You are on page 1of 16

全球「去中國化」:在華外企降級、裁員,「卷」起來了|端傳媒... about:reader?url=https%3A%2F%2Ftheinitium.com%2Farticle%2F20...

theinitium.com

全球「去中國化」:在華外企降級、裁
員,「卷」起來了|端傳媒 Initium
Media
8–11 分鐘

愛立信廣州研發中心全員將被裁撤的消息傳出後,身在北京辦公室
的陳棟梁心裡沒有太大波瀾,而是一種「果真不出所料」的松快
感。儘管各路小道消息指向同一個結論:接下來,北京將迎來下一
波裁員動作。

工作20年,陳棟梁遇過三次裁員危機,都發生在近三年。

第一次是在2021年夏天,他供職15年的前公司——一家美國知名交
換機、路由器品牌,突然在某個忙碌的週三上午通知將關閉中國辦
公室,解散全部員工,同周週五為所有人的last day。

留給員工的時間只有兩天。

「非常突然」,陳棟梁說,當天上午他們還在和歐洲、印度、美國
等地辦公室的同事開會。公司提供了N+4的賠償方案,但除此之外
沒給員工留出任何討價還價的空間,「比方說,是否願意放棄賠償
以換取transfer(調動)到公司在全球其他辦公室的機會,就像此前
谷歌撤出中國時所做的那樣。」

2000年,陳棟梁碩士畢業於北京一所知名工科高校。彼時,外企魚
貫而入,在逐步開放的中國設立辦公室,以搶奪優惠政策、人才和
空白且龐大的市場,並將中國納入他們產業佈局的全球版圖。陳棟

第 1 頁,共 16 頁 20/12/2023 13:54


全球「去中國化」:在華外企降級、裁員,「卷」起來了|端傳媒... about:reader?url=https%3A%2F%2Ftheinitium.com%2Farticle%2F20...

梁們曾被稱為外企的黃金一代,進入外企在那時也成為一種身份象
徵——優秀、高薪、國際化。

但今日的外企比昔日谷歌在中國遭遇的處境艱難許多。中國經濟的
大幅度萎縮,疊加戰爭風險、法治不彰、民族保護、國家主義的崛
起以及黨政思維的滲透,對外企而言,中國已不再是應許之地。

中國外匯管理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外商直接投資額為
1903億美元,相較2021年的3340億美元,降低了43%。

中國美國商會(AmCham China)發佈的2023年度《中國商務環境調
查報告》則顯示,49%的會員企業認為,相較前一年,他們在中國
更「不受歡迎」;同時,有55%的受訪美商表示,中國已不再是其
首要或前三大的投資目的地,這一比例創該調查25年來的歷史最
高。

宏觀數據背後,僅在2023年11月,便傳出多個外企撤離的消息:美
國科技企業思傑系統(Citrix System)宣佈退出中國市場並裁撤南
京研發中心的所有員工,美國網絡安全公司趨勢科技(Trend
Micro)撤出中國並裁撤大部分員工,美國芯片企業德州儀器
(Texas Instruments)裁撤中國MCU(Microcontroller Unit,中譯
為微控制器)團隊並將原MCU產品線全部遷往印度。

與很多外企「大張旗鼓」退出中國的動作相比,更多企業與中國的
解綁在沈默中悄無聲息的進行,只有身處其中的人才能感受到徹骨
的寒意。

第 2 頁,共 16 頁 20/12/2023 13:54


全球「去中國化」:在華外企降級、裁員,「卷」起來了|端傳媒... about:reader?url=https%3A%2F%2Ftheinitium.com%2Farticle%2F20...

2023年11月15日,中國北京,市民經過奢侈品牌Louis Vuitton的零
售店。攝: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全球「去中國化」

2021年,楊明磊因無法忍受越發內卷的工作環境而辭去一家互聯網
大廠的程序員工作,加入某全球領先的美國半導體公司的北京辦公
室。在他看來,他趕上了好時代的末班車。

「我加入這家公司的時機,恰好是公司在中國最後一次開展大規模
招聘。2022年,公司開始陸續裁員,減員代替招聘成為人力部門的
主要工作內容。」他說。

這家美國半導體公司給出中國員工的裁員賠償方案為N+6,對工齡
10年以上的老員工來說,豐厚的裁員「大禮包」在某種程度上抵消
了裁員帶來的焦慮。「這些人大多都趕在北京房價飆升前買了房
子,作為外企黃金一代,他們有一定的財富積累。在技術層面,他
們處於程序員食物鏈的頂端,所以很多人非常自信可以在國內找到
其他工作。」楊明磊說。

不過,相較於有形的財富,諸如楊明磊一樣的年輕員工更想搭乘外
企的末班車,在對外的窗口完全關閉之前,從目前身處的大環境脫
身。

從2022年開始,他便時不時借助工作溝通的機會與美國辦公室的同
事套近乎,詢問相關的崗位有沒有空位。礙於自尊,在收到兩次否
定答案後,他放棄了這個方案。

第 3 頁,共 16 頁 20/12/2023 13:54


全球「去中國化」:在華外企降級、裁員,「卷」起來了|端傳媒... about:reader?url=https%3A%2F%2Ftheinitium.com%2Farticle%2F20...

2023年,他等到了新的機會。10月,他所在技術團隊的一個負責人
來中國出差,並與該團隊的中國員工一塊兒爬了長城。在長城的一
座烽火樓上,楊明磊向該負責人不斷兜售自己的項目經歷及解決技
術難題的能力。

這次溝通非常愉悅,楊明磊加上了該負責人的微信,準備穩步推進
自己的「潤」計劃。

但團建結束不到一個月,他收到公司發給中國區員工的一封信,表
示所有中國員工將被划入公司的中國序列,意即,大家所屬公司從
「××」降級到了「××中國」。雖然薪資待遇沒有發生變化,但業務
範疇將發生巨大改變。

「舉個例子,我們現在對接惠普全球的業務,但是划撥發生後,我
們只能做’惠普中國’的業務。這也意味著我無法通過公司內部的崗位
調整去到中國外的其他區域了,因為本質上中國公司與全球公司已
經是兩家企業了。」楊明磊說。

他指出,不是中國不需要這些公司,所以採取去全球化的策略,而
是全球在「去中國化」。

對於中國辦公室的「降級」,在楊明磊看來更像是公司高層將中國
視為高風險地區的一個信號,以免重蹈俄羅斯的覆轍。

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楊明磊所在公司俄羅斯辦公室的員工有
人流離失所;有人攜家人逃亡;有人被迫去往一線戰場、生死不
明。

戰爭導致該公司俄羅斯辦公室僅有30%的員工可以正常工作,對公
司的全球業務造成沈重打擊。高層不得不緊急協調其他區域的員工
承接團隊空缺,並將願意離開的員工緊急轉移到公司位於中東的辦
公室。但時至今日,因此受損的全球業務仍未完全恢復。

第 4 頁,共 16 頁 20/12/2023 13:54


全球「去中國化」:在華外企降級、裁員,「卷」起來了|端傳媒... about:reader?url=https%3A%2F%2Ftheinitium.com%2Farticle%2F20...

2023年11月15日,中國北京,工人人進入正在建造的外國奢侈品牌
零售店的門。攝: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此前俄羅斯一直是全球業務的一環,但俄烏戰爭的爆發給公司敲
響了警鐘。而台海局勢的不穩定,加上中國包括經濟數據在內的多
項數據、信息的不透明,以及『人質外交』的發生,共同促成了公
司高層對中國辦公室的決策」,楊明磊認為,「這是全球化公司去
風險的基本操作」。

此前,中國一直與歐洲、美國並駕齊驅,是這家全球領先的半導體
公司的三大研發中心之一。在中國被剔除出全球業務的鏈條後,原
有的業務將被陸續轉移至波蘭、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印度。

全球業務的對外轉移意味著該公司會繼續縮減中國辦公室的人員,
因為現有的中國業務帶來的利潤無法承擔中國辦公室的人力成本。
「中國市場並沒有小粉紅們想象中的那麼大,相比全球,中國市場
真的非常非常小。事實上,我們這些員工都是靠全球業務養活
的」,楊明磊指出。

對於這一點,陳棟梁也深表贊同。他認為,沒有任何一家全球化的
公司會為了某個區域的小市場而不顧戰爭可能為全球業務和全球市
場帶來的風險。「這是很多外企在陸續裁掉中國研發團隊,只留下

第 5 頁,共 16 頁 20/12/2023 13:54


全球「去中國化」:在華外企降級、裁員,「卷」起來了|端傳媒... about:reader?url=https%3A%2F%2Ftheinitium.com%2Farticle%2F20...

客戶服務和銷售人員的主要原因」,他表示。

楊明磊非常後悔沒能抓住最後的逃離機遇,範晶晶對此也深有體
會。她是陳棟梁在愛立信的同事,已在愛立信工作13年。加入愛立
信的北京辦公室之前,她在一家同樣全球領先的美國互聯網公司工
作,並在2008年拿到了transfer到該公司硅谷辦公室的機會。

至於後來為什麼從美國回到中國,範晶晶坦言,那時太年輕,看待
問題的方式不夠深刻。

「當時在硅谷,那些老外知道我們要排隊等綠卡,故意把所有髒
活、累活都推給我們這些潛在的新移民,而我當時的民族自尊心不
允許我忍受這種屈辱。再加上當年北京舉辦了奧運會,我真心覺得
國家會越來越好,我們會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佔據優勢。」她說。

在愛立信工作的最初幾年,她也幾次因稅收、整體收入、家人等問
題而放棄transfer到瑞典的機會。如今,愛立信在歐洲和北美辦公室
的崗位已不再公開對中國辦公室的員工開放,她再也無法通過內部
調崗去到更開放的世界。

在範晶晶看來,相較於前二十年的黃金時代,現在外企員工已進入
了一個「爹不疼娘不愛」的新階段。公司層面的業務剝離、國家層
面對民族產業的扶持,均在壓縮中國外企員工的生存空間,「雙方
博弈的過程中,我們永遠是會被最先放棄的棋子」,她說。

第 6 頁,共 16 頁 20/12/2023 13:54


全球「去中國化」:在華外企降級、裁員,「卷」起來了|端傳媒... about:reader?url=https%3A%2F%2Ftheinitium.com%2Farticle%2F20...

2009年7月22日,中國北京,孩子們戴著谷歌(Google)護目鏡觀
察日全食。攝:Bao Fan/Visual China Group via Getty Images

激蕩的民族保護主義

2021年是愛立信在中國的一個分水嶺。

在這之前的2020年10月,瑞典電信監管機構宣佈,出於安全考量,
將禁止華為和中興參與該國的5G網絡建設。瑞典成為繼英國之後,
又一個明確將華為等中國企業排除在外的歐洲國家。

隨後的2021年,愛立信在中國市場連續兩個季度營收暴跌。財報顯
示,2021年第二季度該公司在華營收為15億瑞典克朗,同比下滑
63%;第三季度營收13億瑞典克朗,同比下滑74%。其相關市場份
額至今沒有恢復,並在持續萎縮。

「愛立信根本無法中標中國國內的很多項目」,陳棟梁說。另據財
政系統消息人士透露,各政府部門、各地方機構使用中央財政和地
方政府財政採購設備,只能採購新華三、華為以及中興等中國民族
企業的產品。這使得愛立信的日子更加不好過。

不過,陳棟梁也強調,對跨國公司而言,始於市場競爭的國家政治
博弈是在所難免的,不能因此而簡單地苛責任何一個國家的政治行
為。比如,「在禁止華為和中興參與本國項目後,瑞典郵政和電信
管理局批准的四家可以參與其5G頻譜拍賣的通信服務商均為瑞典企
業」。

但Kathy Xu無法這麼冷靜。她供職於一家國際知名體育品牌的中國
辦公室,負責品牌在中國大陸的市場營銷與推廣。2021年3月,瑞
典時裝公司H&M在前一年發佈的一則聲明引發中國互聯網熱議。該

第 7 頁,共 16 頁 20/12/2023 13:54


全球「去中國化」:在華外企降級、裁員,「卷」起來了|端傳媒... about:reader?url=https%3A%2F%2Ftheinitium.com%2Farticle%2F20...

聲明對新疆少數民族被強迫勞動、受宗教歧視的報道表示了關切,
並承諾「不與任何位於新疆的服裝製造廠合作,也不從該地區採購
產品或原材料」。

隨後,Kathy供職的品牌也被憤怒的中國網民扒出曾發表抵制新疆棉
花的聲明,並成為繼H&M後被網民大規模抵制的對象。

公司總部要求Kathy及其團隊立即停止該品牌在中國大陸的一切推廣
工作,她的工作瞬間停擺。她非常擔心這種停擺會成為常態,更擔
心大規模抵制會導致外國品牌被迫退出中國或對中國市場望而卻
步。

這一切讓她寢食難安。焦灼中,Kathy每天會準時收看外交部舉行的
例行記者會,以期發現事態得以被遏制或扭轉的蛛絲馬跡。

但她的期待落空了。2021年3月25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
人華春瑩在回應中國網民的抵制行為時表示,中國人民的民意不可
欺、不可違。

兩年後回想當時的心境,Kathy坦言,那是她工作中的「至暗時
刻」。

彼時,恰逢包括李寧、安踏、鴻星爾克甚至老牌體育用品飛躍在內
的中國品牌被官方媒體和民間輿論極力推崇,在「民族」「愛國」
的保駕護航下,國潮一度取代國際大牌成為了時尚的代名詞。

而在這兩年時間內,很多外企不得不學習根據互聯網輿論生態去不
斷修正在中國的品牌傳播策略。

第 8 頁,共 16 頁 20/12/2023 13:54


全球「去中國化」:在華外企降級、裁員,「卷」起來了|端傳媒... about:reader?url=https%3A%2F%2Ftheinitium.com%2Farticle%2F20...

2023年4月11日,中國上海,市民在智能手機的廣告前經過。
攝:VCG/VCG via Getty Images

Janice Cheng在一家國際公關公司的上海辦公室工作,主要幫助在
中國的外企進行品牌聲譽和危機管理。她坦言,2021年新疆棉事件
爆發之前,外企在中國需要規避的風險主要為,涉民族、疆域(主
要為西藏和新疆)、港澳台歸屬以及南海爭議等問題。在遇到這些
問題時,企業需嚴格照搬中國外交部的外交辭令,而在保證在上述
問題上不越界的前提下,其他一切危機都可以在事後進行管理。

但現在,這一套理論行不通了。「在中國輿論場,作為一個外國品
牌,不積極擁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便會被認為在掙著中國人民
的錢的同時還在砸中國人民的鍋,然後會被在網絡平台喊話離開中
國。大家現在必須要積極做出改變,以迎合中國的主流輿論場」。

「in China for China」成為了這些外企的立身之本。Janice為依賴


中國消費市場的外企客戶制定的傳播策略為:積極與中國國家項目
合作、聯名,比如航天產業、敦煌文化、大型國家體育賽事、故宮
博物院、三星堆遺址等。以支持中國民族事業和民族文化的方式,
參與到中國民族主義保護以及民族自信提升的行動中去。

其次,獲得官方媒體的背書也是外企獲得免死金牌的一大法寶,而
如果能與國家高級官員見到面,「那一切就妥了」,Janice說。她
將這種策略定義為——用魔法打敗魔法。

完美執行這些策略的經典案例是,某美國咖啡品牌因拒絕中國國家
公職人員使用自己的桌椅,在社交平台引發中國網民的口誅筆伐和

第 9 頁,共 16 頁 20/12/2023 13:54


全球「去中國化」:在華外企降級、裁員,「卷」起來了|端傳媒... about:reader?url=https%3A%2F%2Ftheinitium.com%2Farticle%2F20...

大規模抵制。在漫長的品牌聲譽重建和市場輓回過程中,該品牌創
始人親自來到中國,對中美貿易戰中美國政府的行為提出了批評,
並成功以外資企業代表的身份與中國國家某領導人會面。該會面被
包括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在內的多家官方媒體以報
道中國國家領導人行程的方式全平台發佈。毫無疑問,國家力量戰
勝了民間輿論場的「烏合之眾」,該企業在中國順利翻身。

Janice也很幸運,新疆棉事件爆發時,正值北京冬奧會舉辦前夕,
她所供職的運動品牌是多個外國國家體育隊以及明星運動員的品牌
贊助商。據知情人士透露,因擔心引發國外對北京奧運會的抵制,
所以對於涉及新疆棉事件的體育品牌,相關部門決定網開一面。再
一次,國家意志改變了事態的走向。

2022年6月7日,中國北京,男士在辦公大樓外抽煙休息。
攝:Bloomberg

我們辦公室在被逐漸中國化

工作間隙,範晶晶同事們閒聊的話題已不再是項目進展、哪個國家

第 10 頁,共 16 頁 20/12/2023 13:54


全球「去中國化」:在華外企降級、裁員,「卷」起來了|端傳媒... about:reader?url=https%3A%2F%2Ftheinitium.com%2Farticle%2F20...

的外國同事不好相處,而是公司的裁員進展、如何與公司談判以拿
到更多賠償、公司內部的轉崗機會等。

「最近討論的最多的是,上海辦公室一個團隊的技術大佬被調到愛
立信在加拿大新成立的研發中心,他走時帶走了很多他手下的技術
人員。這是近期我們辦公室里人人艷羨的一件事」,範晶晶說。

此外,如何發現公司內部機會、並找到相關人脈實現內部調動也成
為躲避裁員的一個途徑。範晶晶舉例稱:「有一位在愛立信工作20
餘年的員工,其所在的團隊被整體裁撤,他提前打聽到另一個項目
團隊缺人,並通過人際關係的運作成功加入那個團隊」。

範晶晶所在團隊的負責人甚至毫不避諱地告訴他們,公司正在西班
牙的辦公室組建他們這個團隊的backup(候補團隊),以防突發事
件影響公司的全球項目進展。領導甚至要求他們將正在做的項目轉
移一部分工作給西班牙候補團隊的同事,並要求他們對候補團隊的
同事進行業務培訓。

範晶晶於是決定利用閒暇時間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其他機會。經此前
共同在美國互聯網公司共事的前同事內部推薦,她獲得某發展勢頭
迅猛的中國互聯網大廠的面試邀約,HR通知她,第一輪面試安排在
晚上9點。

獲悉這一時間安排後,範晶晶直接拒絕了這次面試邀請。「我不能
接受剝奪生活的工作,晚上9點的時間應該屬於我自己,而不是公
司」,她說。

但她對前同事的選擇表示了理解,「很多人有孩子後都要鉚足勁買
學區房,即使大家都知道北京的房子在降價。」

在觀察人士看來,很多人在經濟好的時候貿然高估了形勢和自己的
能力,以致盲目加槓桿。其中,投資、買房以及生孩子都屬於加槓
桿,而在自身的年齡紅利、社會紅利甚至時代紅利都結束後,這輩
子再難以擁有翻身的機會。

第 11 頁,共 16 頁 20/12/2023 13:54


全球「去中國化」:在華外企降級、裁員,「卷」起來了|端傳媒... about:reader?url=https%3A%2F%2Ftheinitium.com%2Farticle%2F20...

因此,在外企式微、收入下滑的情況下,很多背負財務壓力的職場
人只好投奔包括互聯網、通信技術領域在內的中國企業。

「活得像牲口」——楊明磊如此形容自己在之前的互聯網大廠的狀
態,「生活毫無質量可言,而最可怕的是這種奴性會成為一種行為
習慣」,他說。

剛加入現在的美國企業時,到了下午六點——公司規定的下班時
間,他根本不敢離開辦公室。直至團隊領導幾次委婉提醒,最後言
辭稍顯嚴厲的告訴他,到點兒後,他就應該下班,而不是繼續工
作。

但是這種幸福時光正在逐漸消逝。在中國辦公室被降級後不到一個
月的時間內,楊明磊再次感覺到了「卷」。「可怕又熟悉的氣氛重
新向我襲來,最明顯的一個表徵是,到了六點,大家都不下班了,
甚至之前要求我准點下班的領導都會主動待到七點再走。」楊明磊
說,「我們辦公室在被逐漸中國化」。

對於這種職場氛圍的轉變,大家私下總結原因:沒有了外國人的規
則壓制,每三個中國人就能組建一個小江湖,「卷」也因此成為內
部競爭的主要手段。出於對這種環境的抗拒,脈脈上一項不記名的
統計顯示,楊明磊所在中國辦公室的員工有超過一半的人想跟著美
國總部的團隊調動到美國。

第 12 頁,共 16 頁 20/12/2023 13:54


全球「去中國化」:在華外企降級、裁員,「卷」起來了|端傳媒... about:reader?url=https%3A%2F%2Ftheinitium.com%2Farticle%2F20...

2023年6月7日,中國北京,兩名男子站在地鐵站外等候。
攝: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如今,這種期待中的調動顯然不可能發生。雪上加霜的是,人力資
源部門有同事私下對楊明磊透露,在中國辦公室降級後,公司準備
與包括已經簽訂了無限期勞動合同在內的全部中國辦公室員工重新
簽訂勞動合同,這是公司全盤中國化過程中的一個環節。這種變動
意味著,當裁員再次來臨時,公司再也不會像外企一樣「文明」且
守法的給足賠償金,而是會採取各種手段非法解約或逼迫員工離
職。

在辦公室逐漸中國化的過程中,Joyce Chen在2022年主動離職。離
職前,她在一家位於上海的外企辦公室已工作21年,做到區域行政
部門負責人的職位。對於離職的原因,她給公司的說法是要去歐洲
陪女兒讀書。但真實原因是,她認為「中國化」後的公司價值觀已
與她的個人理念漸行漸遠,「我不想助紂為虐」,她說。

「作為行政工作人員,在外企,我們工作的主要內容是更好地為公
司員工服務,關注員工的精神心理健康,並會時常開展反性騷擾、
反歧視、反賄賂等員工培訓。總而言之就是打造平等、自由、多元
的職場氛圍,而不是一味想著如何去壓制和壓榨員工,這突破了我
個人的道德底線。」Joyce表示。

對於離職後想要去中國企業的人來說,後者的情況也相當不樂觀。

中國企業也在「去全球化」

在跨國企業「去中國化」的同時,中國企業也在被迫「去全球
化」。

「愛立信背後好歹還有瑞典政府的支持,還有除中國外的全球市場

第 13 頁,共 16 頁 20/12/2023 13:54


全球「去中國化」:在華外企降級、裁員,「卷」起來了|端傳媒... about:reader?url=https%3A%2F%2Ftheinitium.com%2Farticle%2F20...

可以去開拓。但是中國的民營企業遠沒有外企的這種幸運,對內,
企業永遠無法完成對政治的穿越,對外,則受限於全球市場對中國
的天然不信任。尤其是在去風險、脫鈎成為國際主流輿論後,中國
企業在國際市場步履維艱。」中國某互聯網大廠的前高管表示。

程磊對此深有感觸。他在一家互聯網大廠已經工作了十餘年,經歷
了所在業務條線從高歌猛進在全球多個區域設立辦公室、到海外客
戶紛紛棄之如敝履的全過程。

在前幾年行業發展的鼎盛時期,程磊所在公司的員工只要在公司工
作滿兩年即可申請調動到海外更發達的地區工作,程磊的多個同事
借此機會去了英國、法國、西班牙和比利時等國家定居。

但中美貿易戰以來,海外市場對中國的不信任加劇,海外客戶不再
購買程磊所供職的大廠的服務。該大廠不得已將目標客戶轉向了出
海的中國公司,但隨著中國公司出海業務的萎縮,程磊所在公司的
海外業務量銳減,相對應的,「潤」到海外辦公室工作也成為了奢
談。

不僅如此,據程磊說,兄弟部門幾乎每個季度都有裁員指標,之所
以沒有同時大規模裁員,是擔心引發外界對公司的猜測,以及帶來
社會風險。

「公司的頹勢在員工身上的反應是,我手裡公司股票的現在市值與
2020年的高點相比,打了三折。」他表示。

在分析了公司財報、業務架構調整以及公司所在城市的官員任免
後,程磊得出結論,公司被拖入「囚徒困境」的主要原因是,業務
前景幾乎被牢牢鎖定在國內市場、業務出海的難度極大。

轉了一圈後,又回到了中國與世界的關係。

第 14 頁,共 16 頁 20/12/2023 13:54


全球「去中國化」:在華外企降級、裁員,「卷」起來了|端傳媒... about:reader?url=https%3A%2F%2Ftheinitium.com%2Farticle%2F20...

2020年2月1日,中國北京,一名員工坐在蘋果專賣店內。
攝: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國內所謂的模式創新其實都是新瓶裝舊酒,市場對此已經去魅。
現行制度下,包括監管制度、政治資本博弈等,國內沒有幾家公司
真正在做產業創新、在研究技術迭代、在引領行業的發展。不是不
想做,而是被無形的手卡住了脖子,做不了。」程磊說。

他繼續指出,出海業務難度加大的原因,除了中美貿易戰引發的國
外對中國科技公司的天然不信任、以及種種政策障礙外,公司內部
的意識形態泛濫也是非常大的一個原因。「說白了就是,政治風險
比較高,公司高管因為種種原因很難再大施拳腳。」

無獨有偶,原某互聯網大廠旗下的金融公司也因為類似的原因近期
在大幅裁撤國際業務及相應的員工。

高明即在此次被裁的行列。他今年38歲,不準備再去應聘其他公司
和年輕人拼體力、拼熬夜、拼加班了。「我的年齡也不允許我再像
之前那樣拼了」,他說。但他自認為很幸運,前幾年沒有跟風買
房,於是在清點積蓄後決定進入半躺平狀態。接下來的日子,他準
備在小紅書做旅行博主,「為自己而活」。

而在遭遇晚上9點的面試「鬧劇」後,範晶晶也下定決心絕不加入中
國的民營企業,尤其是互聯網企業。她做好了打算,假如愛立信最

第 15 頁,共 16 頁 20/12/2023 13:54


全球「去中國化」:在華外企降級、裁員,「卷」起來了|端傳媒... about:reader?url=https%3A%2F%2Ftheinitium.com%2Farticle%2F20...

後真的辭退了她,她也不會再應聘其他外企了,「因為最後的結局
都會是一樣的」。她準備失業後在小紅書或騰訊視頻開設一個科普
賬號,為大家普及一些科學知識。「學會用科學思維思考問題後,
人會不會就不容易被情緒裹挾了?」她問到。

楊明磊則打算利用新年假期去加拿大考察技術移民的路徑,他是一
個悲觀並且危機感很強的人,很擔心行動慢了,對外的窗口會一縮
再縮,導致他再次喪失走出去的機會。「誰知道下一步國家會不會
收護照?」他說。

在上一次從互聯網大廠離職時,楊明磊在網絡社區給公司的同事們
留言:「大家,江湖再見了」。「江湖再見」是很多人在換工作時
喜歡使用的告別語,因為在中國頂尖級別的公司不論外企還是民營
企業只有那麼幾家,離開的人兜兜轉轉後,總能再次遇到。但這
次,他和範晶晶以及高明的想法一致:江湖,再也不見。

應受訪者要求,楊明磊、陳棟梁、Kathy Xu、Janice Cheng、範


晶晶、程磊、Joyce Chen、高明為化名。

第 16 頁,共 16 頁 20/12/2023 13:5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