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4

實證讀書報告與案例分析

審查重點

林小玲
臺北榮民總醫院 護理部 護理督導長
實證醫學中心 轉譯組組長
台灣實證護理學會 理事長
2023年第24屆 國家醫療品質獎 NHQA實證醫學類競賽評分表
TEBNA第11屆提升照護品質實證競賽評分表 台灣護理學會A類實證健康照護綜整文章撰寫指引
前 言

PICO問題
病人簡介與評估
1

實證讀書報告類 臨床情境

前景簡述遇到的臨床情境,與護理相關。
背景簡述主題重要性、嚴重性與動機。
呈現臨床問題與照護實務間的差異。
臨床情境與PICO 1
P 45歲男性、糞便潛血、大腸鏡檢查

I 鏡檢前一天低渣飲食(LRD)

C 鏡檢前一天清流飲食(CLD)

O 腸道清潔效果、耐受性、副作用

S 【治療型問題】SR+MA/RCT
臨床情境與PICO 2
P 45歲男性、糞便潛血、大腸鏡檢查
高滲透壓型清腸劑
I
(如 picosulfate sodium)
等滲透壓型清腸劑
C
(如 polyethylene glycol)
O 清腸效果、副作用、費用

S 【治療型問題】SR/SR+MA
2

實證案例分析類
病人簡介與評估

針對病人一個值得探討的臨床現象呈現
相關主、客觀資料
以NANDA護理診斷呈現病人健康問題
以PICO方式分析病人臨床待解決之問題
病人情況 案1

75歲男性,民國95年第一次就診身心科診斷為重鬱症,起因為小兒子生意
失敗,常與家人起衝突,女兒也因感情問題有自殺情形,導致病人情緒低
落、負向思考情形,陸續因情緒低落、記憶力差,睡眠斷續,多次於本院
住院。此次住院診斷為失智症及重鬱症,住院期間病人接受常規治療,仍
表示情緒憂鬱,身體不適,會談時發現病人興趣是聽音樂,曾提問:「聽
音樂或唱歌對於失智患者能改善憂鬱症狀嗎?」使用老人憂鬱量表(GDS)
評估病人憂鬱程度,測量結果為13分,顯示有嚴重憂鬱情形,筆者期許能
提供病人常規治療外之治療活動,改善病人憂鬱症狀。

PICO問題【請分別描述P、I、C、O】
P:失智症病人、I:音樂治療、C:常規治療、O:憂鬱症狀
病人情況 案2

個案為28週又5天早產女嬰,出生體重925公克,因病況需要入住NICU,
109.10.15轉入ICN,護理期間自109.10.15-11.06。早產兒因腸胃道功能尚
未成熟,易影響腸道消化與營養吸收,嚴重時甚至造成體重減低及延遲出院。
有位早產兒媽媽提問:「我發現躺向右側躺,寶寶肚子好像沒有那麼脹!可
不可以每次都躺右邊,讓他好消化?」引發筆者動機,期能經由實證文獻探
討右側臥對早產兒進食後改善胃餘量之成效,並運用於臨床案例,減輕早產
兒腹脹不適,維持體重的穩定成長及早日出院返家與父母重聚。

PICO問題【請分別描述P、I、C、O】
P:早產兒;I:右側臥;C:其他臥位;O:胃餘量。
病人情況 案3 前景

賴女士,83歲,曾患直腸癌(s/p R/T、口服UFUR) ,因反覆困難梭


狀桿菌感染近6個月已住院接受過3次抗生素治療,每次感染後的症
狀總讓其感到非常痛苦,尤其是持續腹瀉(1天幾十次) ,常導致皮膚
發炎、疼痛、糞便帶血絲,發燒、食慾減低。
此次因反覆困難梭菌感染再次住院,醫師建議接受微菌叢移植治療
(自費),但病人和案子對於移植糞便可以治療感染這件事情,存在疑
惑,如:糞便怎麼達到治療效果?媽媽年紀這麼大了,安全嗎?
怎麼一直感染 大便治療?
復發,是之前 有效嗎?
沒治療好嗎? 會不會有
一直這樣,怎 什麼問題?
麼過生活啊!
背景 1
Background
 困難梭狀桿菌是一種厭氧菌,可生長在健康者的腸道中而不會引
發症狀,但當病人的疾病或治療(如長期接受抗生素治療、癌症
化療)導致腸道菌平衡(多樣性)遭受破壞時,困難梭菌便可能大
量繁殖並造成感染,其症狀包含腹瀉、腹痛、發燒及腸胃道出血,
嚴重時可能引起偽膜性腸炎,甚至危及生命。
 傳統抗生素治療可能可在短時間內細菌清除,
緩解症狀,但仍可能因腸道益菌也被消滅,
而反覆發生困難梭菌感染,變成為反覆困難
梭狀桿菌感染(Recurrence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s, rCDI),一般會在治療2-8
週內復發,一旦病人經歷過一次復發,他們
進一步復發的風險就會顯著增加。 健康的腸道微菌叢 腸道微菌叢多樣性減少
背景 2
Background
腸道微菌叢植入(FMT)是重建腸道內微菌叢多樣性的一種要治療方
式,健康捐贈者之糞便經收集與處理後,經由大腸鏡、鼻胃管、鼻
腸管、灌腸、口
服等方式,移植
入病人的腸道中,
以恢復缺失的菌
株,打破 CDI 復
發的循環,對於
預防CDI復發有很
好的成效(Minko,
et al., 2023)。
臨床問題 (以PICOS方式描述)

‫ ﻪ‬微菌叢植入治療(FMT)是否能降低反覆困難
梭狀桿菌感染(rCDI)病人之復發率?
• P:反覆困難梭狀桿菌感染(rCDI)病人
• I :微菌叢植入治療(FMT)
• C:常規抗生素治療
• O:復發率
• S :系統性文獻回顧/整合分析、隨機對照試驗
文獻搜尋與篩選流程
微菌叢植入治療(FMT)是否能降低反覆困難梭狀桿菌感染(rCDI)病人之復發率?
PICOs關鍵字
中文 英文 Keyword & Thesaurus Mesh term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rCDI)


反覆困難梭 recurrent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Clostridioides
P 狀桿菌感染 Clostridium C. difficile infection
difficile
者 difficile infection 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rCDI) Clostridioides infections
Fecal transplant
Fecal microbiota
微菌叢植入 Microbiota transplant Fecal microbiota
I transplantation
治療 Donor feces infusion transplantation
(FMT)
Intestinal microbiome transplant
常規抗生素 Standard Standard care
C Standard of Care
治療 antibiotic therapy Routine care
Recurrence rate, Clinical resolution,
O 復發率 Recurrence rate -
Proportion
系統性文獻回顧/統合分析、隨機對照試驗
S
SR/Meta-analysis、RCT
關鍵字(Keywords)
Patient/Population Intervention Outcomes Type of Research

Recurrent clostridium Fecal microbiota


Recurrence rate SR
difficile infection transplantation
Clostridium difficile
Fecal transplant Clinical resolution Meta-analysis
infection
OR OR OR
Microbiota
C. difficile infection Proportion RCT
transplant
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Donor feces infusion
Intestinal
Clostridioides infections microbiome
transplant
AND AND

文章限制:全文 /成人/ 英文/5年


搜尋策略(至少含一個資料庫與歷程)
限制條件 篇名符合 刪除重複 內容符合
註:由標題 註:刪除重 註:由內容
及摘要檢視, 複文章後剩 檢視,排除
‫ﻪ‬ PubMed 資料庫 策 略 篇 數 排除不符合 餘篇數
PICOS文章,
不符合納入
條件之文章,
剩餘符合之 最後可納入
‫ﻪ‬ Cochrane 總篇數 評讀之篇數
P or P2
1

‫ﻪ‬ CINAHL or…


I1 or I2 如:
or… (1)成人 註:僅檢視篇數,依情況不需一一檢視篇名
‫ﻪ‬ 華藝 PubMed O1 or O2
(2)SR(或
RCT)
或 or…
(3) 5年內
P a n d
Cochrane I
或 P a n d
CINAHL O
I a n d
O
P and I and
O
註:挑選文獻考量條件順序:符合PICOS;研究設計:
SR 優於 RCT 優於 Cohort;年代:最新的優先。
History and Search Details

限制
成人、
近五年、
英文、
RCT
的結果
History and Search Details

限制
成人、
近五年、
英文、
MA
的結果
History and Search Details

限制
成人、
近五年、
英文、
SR
的結果
檢索文獻標題或摘要來自
PubMed, Cochrane, 篩選前刪除文獻:
文獻篩選 檢 CINAHL, 華藝: 刪除重複文獻 (n =2 )
資料庫 (n =27 ) 自動搜尋工具標示為不合適者 (n =0 )
流程圖 索 臨床試驗註冊平台 (n =0 ) 其他理由刪除之文獻 (n =0 )

手動排除P,I,O至少一項不符合的文獻
依標題或摘要篩選文獻 (n =19 )
(n =25 )


排除文章:
選 檢視文章全文 計畫草案(n =2 )
(n =6 ) RCT已納入2023年SR中(n =2 )
SR納入文章皆被2023年SR納入 (n=1 )

納入SR篇數
納 (n =1 )
入 納入RCT篇數
(n =1 )
綜合資料庫文獻篩選流程圖
納入文獻綜整表
納入文獻 Minkoff, et al. (2023) Feuerstadt, et al. (2022)

SR with meta-analysis
研究設計 (6 RCT)
RCT

年齡≥18 歲 年齡≥18 歲
P 診斷rCDI (復發至少2-3次) 診斷rCDI (復發至少3次)
I 微菌叢植入治療(FMT) 微菌叢植入治療(FMT)
安慰劑、常規抗生素、其
C 他治療(如:RBT)
安慰劑

O 無發生rCDI rCDI的發生率
rCDI: Recurrence of 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infection
FMT: 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納入文獻
綠茶能否降低代謝症候群病人之血清膽固醇數值
納入 Onakpoya et al. Zheng et al. Kim et al.
文獻 (2014) (2011) (2011)
研究
設計
SR+MA (20篇RCT) SR+MA (14篇RCT) SR+MA (20篇RCT)
高血脂/肥胖者, 高血脂/肥胖成人, 高血脂/肥胖/健康成人,
P
共1536名 共1136 共1435名
綠茶萃取物
綠茶補充劑 綠茶飲料/萃取物
錠劑/膠囊/粉末/飲料
I (兒茶酚胺100-300mg) (兒茶酚胺150-2500mg)
(兒茶酚胺:150-3000mg)
持續3-16週 持續3-12週
持續3-24週

C 安慰劑或飲食控制 飲食控制 安慰劑/低劑量綠茶萃取物

O BP、TC、LDL、HDL TC、LDL、HDL TC、LDL、HDL、TG


A類文章
文獻評讀
文獻評讀工具

北榮護理部
讀書報告
寫作格式
-- SR
引用
Systematic Review
Appraisal Sheet
(University of Oxford,
2020)
北榮護理部
讀書報告寫作格式
-- RCT

引用
Risk of Bias from
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 of
Interventions.
Version 5.1.0 (2011)
證據等級與建議強度
嚴謹評讀 Tip1
描述納入文獻PICO
S Systematic Review與Meta-analysis
共13篇RCT;成人、大腸鏡檢查以篩檢或診斷;
P
美國6篇、澳洲2篇、加拿大、韓國、黎巴嫩、西班牙、墨西哥各1篇
鏡檢前一天低渣飲食(LRD)
前一天低渣餐數:早午晚3餐有4篇、早午2餐有7篇、僅早餐1餐為1篇、
I 低渣餐兩天有1篇
低渣餐天數:僅1天12篇、4天者1篇
清腸藥劑種類:高滲透壓型或等滲透壓型清腸劑各6篇、混合使用1篇
C 鏡檢前一天清流飲食(CLD)/同樣高滲透壓型或等滲透壓型清腸劑
腸道清潔效果(Boston scale 6篇、Ottawa 3篇、Aronchick 3篇
O
Harefield 1篇)、耐受性、副作用
服用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補充劑是否能改善類風溼性關節炎病人之關節疼痛
篇名 Sigaux et al. (2022)

研究方法(Design) Systematic Review與Meta-analysis,文獻共收錄RCT 30篇


炎症性風濕病(IRD)病人,參與人數共1420人;
研究對象 其中27篇納入收案診斷為類風溼性關節炎病人,2篇為銀屑病關節炎、1篇為強直性脊柱炎;
(Participant) 平均年齡為53.3歲,73.5%為女性;
研究文獻中病人的國籍來自歐洲國家共17篇、亞洲國家共7篇、美洲國家共6篇。
介入措施為服用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補充劑。
製劑來源:25篇為魚油(動物油)、4篇為植物油、1篇為混和油。
介入措施
成分與劑量:26篇為Omega-3,服用劑量> 2 g/天共有22篇、< 2 g/天共有4篇;3篇為Omega-6,
(Intervention)
服用劑量均為 > 2g/天;1篇成分為混合Omega-3及Omega-6,服用劑量為< 2 g/天。
服用療程:17篇服用6個月、8篇服用3個月、服用> 6個月有4篇,只1篇僅服用1個月。
比較措施
安慰劑、常規治療
(Comparison)
-疼痛量表-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28關節疾病活動度指標(Disease activity score by 28 joints, DAS28)
-壓痛關節數(Tender joint count, TJC)
成果指標 -腫脹關節數(Swollen joint count, SJC)
(Outcome) -早晨僵硬(Morning stiffness, MS)
-健康評估問卷調查表(the 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HAQ)
-紅血球沉降速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 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
Steps in conducting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ignal plot
• Selection 選樣偏差
燈號圖
• Performance 執行偏差
• Detection 測量偏差
• Attrition 個案流失偏差

Forest plot 森林圖


Results of different studies combined

Funnel plot  成效值


漏斗圖  異質性

Favours treatment Favours control


No effect

Shirling Lin
嚴謹評讀 Tip 2 Validity~研究品質之各項偏倚風險
Random sequence generation 76.9%
Allocation concealment 61.5%
Performance 61.5%
Detection 84.6%
Attrition 69.2%
Reporting 100.0%
other 100.0%
嚴謹評讀 Tip 3 評定GRADE證據品質~不精確性

1112/1302= 0.854
1077/1285= 0.838

Optimal information size


估計樣本數為 7988
類風溼性關節炎病人使用【第一組:亞麻籽(30 克/天)加
抗炎飲食】及【第二組:亞麻籽(30 克/天)加常規飲食】,
對緩解疼痛(VAS)有顯著差異(− 1.53 ± 2.17;
− 2.54 ± 2.23; p < .001)。
綜合整理
綜整結果例1【1. 共收錄文獻篇數 2. 分析成效 3. 綜整結果】
例1. 介入早期腸道營養對腸道手術病人住院天數 例2. 腸造口患者術前造口定位標記能否降低造
影響之成效 口周圍皮膚炎
評讀3篇SR文獻,第一篇整合7篇RCT共748人,實驗組接受 共納入2篇文獻,第一篇SR整合14篇文獻,結果採術
早期腸道營養者,其住院天數比傳統術後禁食者少(MD - 前造口定位標記組,其造口與周圍皮膚炎、疝氣與脫
0.89; 95%CI -1.22~-0.57; I2=78%);第二篇整合5篇RCT 垂等整體併發症發生率較低,但異質性較高(OR 0.47;
共785人,實驗組接受早期腸道營養者,其住院天數比傳統
95% CI: 0.36-0.62; I2 70.6%);整合5篇造口周圍皮膚
術後禁食者少(MD -2.33; 95%CI -4.12~-0.54; I2=0%);第
炎之發生率也較低,且同質性高(OR 0.41; 95% CI:
三篇整合16篇RCT共1346人,實驗組接受早期腸道營養者,
其住院天數比傳統術後禁食者少(MD -1.95; 95%CI -2.99~- 0.32-0.53; I2 0%),此研究提出造口周圍皮膚刺激、糜
0.91; I2=81%)。綜整三篇文獻,異質性高係因含有高風險 爛及潰瘍等相關合併症下降59%,顯示造口定位標記
手術研究之故,由此得知腸道手術病人接受早期腸道營養可 可有效降低造口及造口周圍皮膚相關合併症;第二篇
降低術後住院天數。然合併症、噁心嘔吐、死亡率則無顯著 SR納入10篇文獻,結果造口及造口周圍併發症(OR
差異,第二篇文獻更進一步探討不同飲食種類是否影響排氣、 0.51; 95% CI: 0.42-0.64; I2 39%),造口周圍皮膚問題
排便時間,其結果為任何形式之早期腸道營養都可刺激腸道 (OR 0.30; 95% CI: 0.20-0.44),發生率均較低。故綜
蠕動,相對傳統禁食可縮短排氣、排便時間,且可降低再餵
整結果可知術前腸造口定位標記可減少患者術後造口
食症候群發生率,使腸道更早恢復功能,降低接受腸道手術
周圍皮膚問題。
病人之住院天數。
結論
例1. 介入早期腸道營養對腸道手術病人住院 例2. 腸造口患者術前造口定位標記能否降低
天數影響之成效 造口周圍皮膚炎
傳統臨床醫囑術後多待排氣後從飲水開始, 文章顯示腸造口術前定位標記能降低造口周圍皮膚
文獻中之營養攝取則自術後24小時內由全流 炎發生率,然而造口定位須經相關受訓經驗的醫護
人員執行,腸造口術前定位標記步驟:1.避開皮膚
質飲食開始,並接續給予漸進式飲食至固體
皺摺凹陷處、2.定位於腹直肌上且病人能看到及觸
食物,如此可降低再餵食症候群等共病症發
摸到的位置、3.於坐、站、躺後舒適無壓迫感、4.
生率及降低住院天數。期盼藉此實證結果, 避免平常繫皮帶位置及避免骨突處。上述對腸阻塞
可作為醫護人員的參考,且能降低病人焦慮、 需緊急行腸造口成型術患者常不適用。造口定位尚
提升術後恢復信心,最終以最少住院天數恢 未普及於所有造口,多用於永久性造口,故建議如
復健康。 病患有造口需求但非緊急開刀者,應術前造口定位
標記,降低術後造口周圍皮膚炎、疝氣及脫垂等相
關併發症。
綜整結果例2 【1. 共收錄文獻篇數 2. 分析成效 3. 綜整結果 】
第一篇Hui-Chi Li et al. (2019)為統合分析研究,共納入7篇RCT,6篇進行統合
分析,結果顯示音樂治療介入過程在不同時間有不同效果。音樂治療介入短期間,
第三週(p=0.1)及第四週(p=0.68)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持續音樂治療到第六週開
始對於憂鬱症狀改善具顯著差異(p<.001),及其中三篇RCT顯示音樂治療持續至
第八週對於憂鬱症狀改善具顯著差異(p=0.04),但對於持續時間超過十二週及五
個月後(長期),發現對憂鬱症狀改善並沒有顯著差異(p=0.87)、(p=0.38)。根據
以上結果,針對音樂治療介入持續六至十二週(中期)對於失智症合併憂鬱症狀長者
可以有效改善憂鬱症狀(SMD= -0.37, 95%CI -0.59, -0.14, p= .001, I2=35%)。
第二篇為Van der Steen et al. (2018)系統性文獻回顧,共納入22篇RCT,其中
6篇RCT針對失智症患者使用音樂治療的憂鬱症狀改善效果,顯示至少經5次音樂
治療後,與常規治療相比可有效減輕憂鬱症狀(SMD -0.28, 95%CI: -0.53, -0.04)。
結論
綜合兩篇研究結果,音樂治療五至十二週可有效改善失智症老人憂鬱
症狀,建議將此措施加入常規治療中,與病人討論其感興趣及喜愛的
歌曲作為選擇,配合臨床照護可行性,由護理師設計音樂介入活動。
頻率為每週三次,每次四十分鐘,持續為期八週,選擇於病房內之獨
立空間進行。音樂治療是不具侵入性,且低成本及低傷害之措施,予
強烈建議運用於臨床。
綜整結果例3 【請敘述:1. 共收錄文獻篇數 2. 分析成效 3. 綜整結果】

搜尋38篇文章,扣除重複與主題不符文章,檢視全文後納入3篇RCT文獻。
三篇皆納入管灌餵食早產兒,第一篇隨機分派三組,餐後依順序更改臥位並
測量胃餘量;第二篇為右側臥及俯臥交換,灌食後每30分鐘分別測量胃餘量;
第三篇為隨機分派臥位,第二天及第三天再以雙交叉及隨機重新分派為另一
組並測量胃餘量。綜整結果,餐後採右側臥之胃餘量較其他臥位低,統計達
顯著差異(p<.001、p=.006),餐後採左側臥之胃餘量最高,達統計上顯著
差異(p<.001)。案母為主要照顧者,期望經右側臥改善消化,使體重增長;
經由實證查證右側臥與俯臥可減少胃餘量,以右側臥成效最佳,緩解早產兒
餐後腹脹不適、溢吐奶情形;其他醫療專家亦認同早產兒採右側臥改善胃餘
量之成效,臨床上已運用包布協助早產兒擺位,故不須額外花費。筆者於照
護期間,當協助個案於餐後採俯臥及左側臥時,發現餐前胃餘量為1-2ml,
並含有多量空氣;但採右側臥時,胃餘量皆為0ml,腹部觸診柔軟,顯示右
側臥對於減少胃餘量有顯著成效。
結論
筆者經由文獻查證及應用經驗,發現早產兒餐後採右側臥,
確實較其他臥位之胃餘量為少,建議於臨床發現早產兒胃
餘量較多時,可採右側臥位幫助消化,並將此結果提供醫
護人員及家屬參考。
實證應用於護理過程
綜合整理與臨床應用之可行性評估(<500字) 2022年

證據(Evidence)
高品質的證據支持 2023年

1.對於復發2-3次以上之反覆困難梭狀桿菌感染的成
年病人而言,無論由何種途徑(口服、大腸鏡等)
進行微菌叢植入治療(FMT),預防CDI復發的效果
皆比使用安慰劑或常規抗生素治療者高很多,且
嚴重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兩組並無差異。
2. 無論病人年齡是否大於65歲或之前抗生素治療的
種類為何, 接受FMT(非口服)病人的CDI復發率
都顯著較安慰劑或常規抗生素組低。
綜合整理與臨床應用之可行性評估
專家意見(Expertise)
肝膽胃腸科醫師:
病人半年內已經復發3次CDI,每次復發都導致
發燒、嚴重腹瀉,屬於難治型或反覆困難梭菌感
染病人,表示若再以傳統抗生素治療,治療失敗
或再復發的機率相當高,因此,建議用微菌叢植
入治療,治癒率高,有可能治
療隔天就能看到腹瀉症狀消失,
且能有效降低腸道內困難梭菌
比例,本院目前治療成功率高
達96.4%。
目前仍無健保給付,需要自費。
綜合整理與臨床應用之可行性評估
病人期待(Expectation)
病人 我媽媽年紀很大了,之前還有直
腸癌治療過,這個要用大便的治
醫生有說這個治療要自費,但 療我也是第一次聽到,但如果能
價錢還好,萬把元還付得起, 根治,讓我媽不要那麼辛苦,他
只要能把這個問題(反覆困難 的身體也能受得了這個治療過程,
梭菌感染)治療“好”就好, 我覺得就很值得,自費價格也是
不然1-2個月就發燒拉肚子,一 可以接受的。
天拉幾十次,一吃就拉,一直
來住院,這樣還要生活嗎。

病人的兒子
綜合整理與臨床應用之可行性評估
目前環境(Environment)
• 目前衛福部特管辦法將臨床反覆性或常規治療無
效之困難梭狀桿菌感染(CDI)列為微菌叢植入治
療(FMT)的適應症。
• 本院有國內首座「高規格生物安全等級第二級專
用微菌製備實驗室」,2019成立微菌植入治療
小組小組,至今共完成28例微菌叢植入治療。
• 然而,並非每一位困難梭菌感染的病患皆適合接
受FMT治療,必須先經醫師評估,本院設有腸道
糞菌叢植入治療 (FMT) 特別門診。
• 護理部建有”糞便微菌叢植入術”網路護理指導。
護理案例實證應用過程
實證問題:微菌叢植入治療(FMT)是否能降低反覆困難梭狀桿菌感染(rCDI)病人之復發率?
護理目標:治療後8週內CDI未再復發。
可行性分析 護理處置 實證依據(Evidence)
1. 病人期待(Expectation): 1. 協同醫師一起向病人與案子解釋FMT的適應症,年長 1.無論由何種途
(1) 身:已83歲,CDI復發3次已 與癌症病史已列入治療評估中。 徑的FMT,對反
讓身體無法承受,腹瀉嚴重很 2. 評估病人與案兒對治療的了解程度,利用「糞便微菌 覆CDI感染的成
不舒服,希望治療後可以不再 叢植入術」網路護理指導內容提供衛教,包括: 年病人而言,皆
復發。 (1) 此次醫師評估後安排的執行途徑為大腸鏡。 有顯著預防復發
(2) 心:病人與家屬期望 (2) 治療前兩天要停止抗生素治療,並開始低渣飲食; 的效果(NNT=4),
①認知-了解FMT成效與預後。 治療前一天採清流質飲食,並開始進行腸道準備(服 且無嚴重不良事
②情意-期待FMT後,生活品質 用瀉劑、2000ml水)等。 件發生。
獲得改善。 (3) 治療中可能需要依照指示變換姿勢。 2. 無論年齡與
③技能-學會配合治療準備事項。 (4) 治療後須右側躺4小時,避免含微菌叢之糞水流出, FMT前使用的抗
(3) 社會:病人的兒子已了解自費 必要時需服用止瀉劑。 生素種類,皆不
項目之費用,能負擔。 3. 衛教經由大腸鏡執行之FMT是本院最常見的方式,因 影響FMT(非口
2. 專家建議(Expertise):病人符合接 病人有直腸癌病史,在進行FMT時亦可進行鏡檢, 服)於rCDI病人
受FMT條件,待抗生素治療至症 有雙重的好處。 於預防復發上的
狀緩解後,可進行FMT 4. 衛教CDI復發常發生在治療後2-8週,期間要注意是否 效果與安全性。
3. 環境分析(Environment):本院有 再出現CDI復發的症狀,如腹瀉,因為也有少數病人
執行FMT之專業醫療團隊與資源。 需要進行第二次FMT,故仍需密切觀察。
評值:出院後8週門診追蹤時,CDI未再復發。
心得 (<300 字)
本案例83歲,曾罹患直腸癌,老年、化療病人等本就是反覆困難梭狀桿菌
感染的高危險群,雖然抗生素治療後,短時間可把細菌清除,但總是反覆
發生,導致其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也大幅下降。
對於糞便能夠治療感染這件事情,病人跟家屬對於效果都有疑問,因此,
藉由此案例分析書寫的機會,筆者對於rCDI與FMT皆有更深入的了解,且
能夠將實證知識,配合病人期待、專家意見,以及本院豐富的資源,轉化
應用在照顧病人的過程中,感到相當高興,也獲得病人與家屬的認可,增
加其對治療的認知,最重要的是,病人在治療後未再發生rCDI,生活品質
獲得大幅的提升。

…………
整合證據到臨床決策
GRADE Evidence To Decision
Making recommendations: Balance of all factors
Benefits and Harms
Certainty in evidence
Values
Acceptability
Feasibility
Equity
Costs

For Against
Should we recommend X?
Weak/conditional recommendation for…

Weak/conditional
recommendation
FOR
“X”
For Against
Should we recommend X?
Strong recommendation against…

Strong
recommendation
AGAINST
“X”
For Against
以上課程內容為重點提醒,
並非唯一之標準方法,
期待啟發委員思考的方向

感謝聆聽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