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郁文華章─中華文化學與教資源套》

:「選篇分析」 編號︰4

議論⽂:論點 論據 論證

魚我所欲也 孟子

中⼼論點:捨⽣取義 想要 同時得到
比喻論證:
⿂>⽣命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熊掌>道義
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正⾯論證:
透過指出⽣/死都不 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
是最想要/厭惡的東
⻄,論證道義更加重 苟且偷⽣
要,應該捨⽣取義。 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
反⾯論證:不會不惜 禍患 躲避 假如⼈最想要的東⻄沒有比⽣命更加重要的
⼀切的保全⽣命/避開 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
禍患,證明⽣命/死亡 凡是可以獲取⽣命的⽅法,怎麼不會⽤呢?
不是最想要/討厭的東 假如⼈所討厭的東⻄沒有比死亡更加厲害的 凡是可以
⻄,反⾯論證道義比
⽣命更加重要,要捨
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
⽣取義。 避開禍患的⽅法 怎麼不會⽤呢? 所以有⼀些求⽣的⽅法,我不會⽤,有可以避開禍患的⽅法我也不會⽤。
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
所以 有比⽣命更加想要的東⻄ 有比死亡更討厭的東⻄ 是:這
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承上啟下 是⼼:本⼼:捨⽣取義之⼼
承上:「有是⼼也」 呼應前⽂提及的捨⽣取義之⼼
⾏道之⼈/乞丐:地位較 不丟掉/不忘記/不喪失 啟下:開啟下⽂論證「⼈皆有之」
低 但⾯對嗟來之食嗤之
以⿐,寧願餓死不會接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嘑爾而與之,行道之人
受,論證⼈⼈都有捨⽣ ⼀碗飯,⼀碗⾁湯 得到就可以⽣存,得不到就會死 ⼤聲呼呵著給他 飢餓的⾏⼈不會接受
取義之⼼ 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
⽤腳踢/踐踏/踩 乞丐因為輕視⽽不接受 豐厚的俸祿不分辨是否符合禮義就接受
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
對比論證: 益處 是為了華美的居室、妻妾的侍奉、所認識的窮⼈感激我嗎? 以前寧願死也不接受
以前vs現在 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
有本⼼vs冇本⼼
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
停⽌
失其本心。」 這種做法不是可以讓它停⽌了嗎?

一、簡析

本文透過討論人生價值的取捨,闡釋了儒家思想中「捨生取義」的觀
點 。「 義 」 是 儒 家 最 重 視 的 道 德 價 值 , 是 人 皆 有 之 的 , 為 了 維 護 道 德 價 值 ,
不惜 放 棄一 切 名位 財富,甚至 放 棄生 命也 在 所不 惜,故 有所 謂「義 生 之辨 」
和 「 義 利 之 辨 」。

‧ 生與義的取捨

文 中「 魚 與 熊 掌 」代 表 了 不 同 的 價 值 觀,兩 樣 都 是 人 渴 望 得 到 的 東 西 ,
1
但當「二者不可得兼」時,一般人的取捨判斷自然是捨賤而取貴,故
必 然 「 舍 魚 而 取 熊 掌 者 也 」。

「魚與熊掌」的價值高下尚且容易分辨,但當「義生」相衝突時,那
就令人困惑了。一般人都視生命為最高價值,孟子卻指出「所欲有甚
於 生 者 」、「 所 惡 有 甚 於 死 者 」, 就 是 「 義 」, 那 才 是 終 極 價 值 。 他 又 指
出「 捨 生 取 義 」的 道 德 判 斷 能 力,不 僅 賢 者 具 有,而 且 是「 人 皆 有 之 」
的。

‧ 生與義的實踐

孟子在本文中舉了一個例子,提醒人們不應失掉義的本心。一筐飯,
一碗湯,得到就活下去,得不到就死亡。如果呼喝着把食物給別人,
就連過路的饑民都不會要;用腳踹過再給別人,就是乞丐也不屑於接
受。因為這是公然的侮辱,乞丐已把人格尊嚴放得很低了,尚且羞於
接 受,寧 願 餓 死 路 上 也 不 屑 一 看,其 他 人 就 更 會 自 覺 尊 嚴 受 損 而 抗 拒 。
這就是實踐義的理由,既然乞丐都知道堅持原則,衣食無憂的人便更
應該堅守道義、力拒誘惑。

二、想一想

1. 古人說︰「義者,宜也。」「宜」就是「適當」的意思,即是能作出正確和
合理判斷。你認為當人面對問題時,都具備作出正當判斷的能力嗎?如果具
備這種能力,卻沒有依仁由義作出正當的判斷,你認為那是甚麼緣故?

2. 根據孟子的看法,怎樣才能實踐「義」呢?

2
三、活動

閱讀以下一段文字,回答所附問題:

齊大饑,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
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 ! 」揚其
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
焉。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
可食。」(《禮記‧檀弓下》)

1. 這段文字和哪一個成語有關?

2. 黔敖雖一心幫助別人,卻犯了甚麼錯誤?

3. 有人說儒家「捨生取義」的立場陳義太高,動不動就教人以身殉道。試就曾
子的一番話,談談你的看法。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