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中五級《魚我所欲也》評分參考

一、語譯
孟子說:「魚,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
1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
的。如果這兩者不能同時得到,我就捨棄魚而選擇熊
掌。生命,是我想要的;大義,也是我想要的。如果
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
兩者不能同時得到,我就捨棄生命而選擇大義。

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

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

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生命是我想要的,然而我想要的東西還有比生
2 「生亦我所欲,所欲 有甚於
命更為重要的,所以我不會苟且地取得/苟且偷生。
死亡是我厭惡的,然而我厭惡的事情還有比死亡更厭
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
惡的,所以有禍患我也不會躲避。如果人們喜愛的東
西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將生命視為最重要的事情),
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
那麼凡是可保存性命的方法,哪有不使用的呢?如果
人們厭惡的事情沒有比死亡更厭惡的(將死亡視為最
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
厭惡的事情),那麼凡是可以躲避禍患的方法,哪有
不去做呢?憑着這些方法就可保存性命,而有人卻不
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
使用;憑着這些方法就可躲避禍患,而有人卻不這樣
做,由此可知人們所想要的東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
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
人們厭惡的事情有比死亡更厭惡的。不僅僅賢人有這
種本性,人人都有這種本性,只不過賢人能夠(保存
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
這種本性)不喪失罷了。

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

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

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

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

勿喪耳。

1
This study source was downloaded by 100000821153045 from CourseHero.com on 11-15-2023 07:14:27 GMT -06:00

https://www.coursehero.com/file/211706670/%E9%AD%9A%E6%88%91%E6%89%80%E6%AC%B2%E4%B9%9F-%E6%95%99%E5%B8%AB%E7%89%8820
「一筐飯,一碗湯,得到它便可活下去,失去它
3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
便會死去。呼喝着給人吃,飢餓的過路行人不會接
受;踐踏着給人吃,乞丐也不認為值得接受;(但有
生,弗得則死。嘑爾而與之,行
人)為了優厚俸祿卻不分辨是否合於禮義就接受了。
萬鍾的俸祿對我有何增益/好處呢?為了華美的居
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
室、妻妾的侍奉,為了我認識的貧困者得到我的恩惠
並感激我嗎?(對這些不合禮義的東西)從前寧願犧
不屑也;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
牲自己的生命都不接受,現在卻為了華美的居室而接
受了;從前寧願犧牲自己的生命都不接受,現在卻為
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
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過去寧願犧牲自己的生命都
不接受,現在卻為了我所認識的貧困者感激我而接受
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
了,這些做法也/難道不能停止嗎?這就是說喪失了
人的本性。」
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

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

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

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

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

其本心。」

二、分析與探究
1 本文共有3段,試在下表填寫各段的內容大要。(9分)
段落 大意

第1段 以「魚」和「熊掌」作比喻,說明義重於生,當兩者不可兼得,應捨生取義。

第2段 從正反兩面論述,論證「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是根於善性的

「義」。

2
This study source was downloaded by 100000821153045 from CourseHero.com on 11-15-2023 07:14:27 GMT -06:00

https://www.coursehero.com/file/211706670/%E9%AD%9A%E6%88%91%E6%89%80%E6%AC%B2%E4%B9%9F-%E6%95%99%E5%B8%AB%E7%89%8820
第3段 以事例說明「義」本來人人皆有,但後來人為錢財放棄,可謂喪失本性。

2 試寫出本文的主旨。(4 分)
借魚與熊掌的取捨,說明生與義之取捨,由此論證視仁義比生命重要是出於人的本心,並

指出不失本心與失本心之分別。

3 試解釋以下文句中的粗體字。(10分)

(1) 二者不可得兼。 兼:同時 / 一併 (2分)

(2) 所惡有甚於死者。 甚:超過(2分)

(3) 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禍患 / 禍害(2分)

(4) 嘑爾而與之。 爾:着(2分)

(5) 妻妾之奉。 奉:侍奉(2分)

4 試把以下文句語譯為白話文。(6分)

(1)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為了優厚的俸祿卻不分辨是否合於禮義就接受了。(2分)俸祿對我有甚麼好處呢?(1
分)

(2)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過去寧願犧牲自己的生命都不接受,(1分)現在卻為了我所認識的貧困者感激我而接受
了,(1分)這些做法不能停止嗎?(1分)

3
This study source was downloaded by 100000821153045 from CourseHero.com on 11-15-2023 07:14:28 GMT -06:00

https://www.coursehero.com/file/211706670/%E9%AD%9A%E6%88%91%E6%89%80%E6%AC%B2%E4%B9%9F-%E6%95%99%E5%B8%AB%E7%89%8820
5 根據第 1 段,孟子想藉「魚與熊掌」的比喻說明甚麼道理?試摘錄原文加以說明。

(1) 句子: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1 分)

(2) 說明:孟子以魚喻生命,以熊掌喻義,指出兩者都是人類想要的好食物,當要取捨時,
人們必選較珍貴的熊掌。由此可見,義的價值高於生命,面對取捨時,也必捨

棄生命而選超越生命價值的義。(7 分)

6 第 2 段論證的觀點是甚麼?試摘錄原文加以說明。

(1) 句子: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1 分)

(2) 說明:人的本性視義比生命重要,視不義事情比死亡更厭惡,故在面對生與義的

取捨時,會選擇捨生取義。(4 分)

7 根據第 3 段,孟子舉了甚麼例子,論證人有禮義之心?(7 分)

孟子舉了「簞食豆羹」的事例論證人有禮義之心。當人餓得要死,只要有一筐飯,

一碗湯,就可以活下去。可是,即使飢餓的過路人也不會接受呼喝着給予他的食物。
即使乞丐也不會接受踐踏着給予他的食物。

8 孟子在本文指出有些人為了得到甚麼而「失其本心」?(2分)

1 充飢湯飯
2 高官厚祿
3 華美居室
4 妻妾侍奉
5 別人感激
A 1、2、3
B 2、4、5
C 1、3、4、5 A B C D
D 2、3、4、5 ○ ○ ○ ●

9 本文中,孟子怎樣運用對比手法突出能否保存「本心」的分別?試加以說明。(8分)
孟子以能保全「本心」的人,會捨生取義(1分),即使餓死也不會接受被人呼喝着給予(1
分)或踐踏過(1分)的食物;對此不能保全「本心」的人,則會不顧禮義,接受高官厚祿
(1分)。他又以有些人從前即使犧牲性命也不願做違反禮義的事(1分),對比他們後來

4
This study source was downloaded by 100000821153045 from CourseHero.com on 11-15-2023 07:14:28 GMT -06:00

https://www.coursehero.com/file/211706670/%E9%AD%9A%E6%88%91%E6%89%80%E6%AC%B2%E4%B9%9F-%E6%95%99%E5%B8%AB%E7%89%8820
為了華美的居室、妻妾的侍奉、認識的貧困者感激自己(3分)而不惜違背禮義。

5
This study source was downloaded by 100000821153045 from CourseHero.com on 11-15-2023 07:14:28 GMT -06:00

https://www.coursehero.com/file/211706670/%E9%AD%9A%E6%88%91%E6%89%80%E6%AC%B2%E4%B9%9F-%E6%95%99%E5%B8%AB%E7%89%8820
進階題目
10 試閱讀以下引文,然後回答問題。

甲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仁》第 7 則)

乙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魚我所欲也章》)

(1) 甲、乙兩引文有何共通之處?(2 分)
共通之處就是在「仁」「義」與生命做抉擇時,便捨棄生命,成就仁義。

(2) 你認為人在甚麼情況下可能會面對「舍生而取義」的人生抉擇?試舉出一個例子加
以說明。(4 分)
當我們面對一些處境,若顧全正義便會危及生命,若只顧自身安危便會有乖正義,
便面臨這種抉擇。例如有醫護人員堅守崗位,冒着生命危險,照顧染上「沙士」的
病人/ 有消防員把氧氣罩讓給被困火場的災民,結果自己因吸入濃煙而殉職。

11 孟子最後認為應該停止貪圖名利的行為,你同意這看法嗎?(4 分)
我同意這種看法。世上有很多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比如道義、尊嚴,它不僅對有才德
的人,對所有人都是更值得追求的東西,因為良知、重義之心令人類有別於禽獸。我們應
該明辨事非、體察情理,弄清甚麼是人最需要、最應該追求的東西,不要因為貪得利益而
喪失自己最美好的情操和品質。(言之成理即可)

6
This study source was downloaded by 100000821153045 from CourseHero.com on 11-15-2023 07:14:28 GMT -06:00

https://www.coursehero.com/file/211706670/%E9%AD%9A%E6%88%91%E6%89%80%E6%AC%B2%E4%B9%9F-%E6%95%99%E5%B8%AB%E7%89%8820
Powered by TCPDF (www.tcpdf.org)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