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魚我所欲也 孟子

[1] [2] [3] [4] [5]


孟子曰: 「魚,我所欲 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 魚而取 熊掌者也。生 ,亦我所欲
[6]
也,義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7] [8] [9] [10]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 生者,故不為苟得 也;死,亦我所惡 ,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 有所不辟
[11] [12] [13] [14] [15]
也。如使 人之所欲莫 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 ,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
[16] [17]
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 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
[18] [19] [20] [21]
甚於死者 。非獨 賢者有是心 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 耳。

[22] [23] [24] [25] [26] [27]


一簞食 ,一豆羹 ,得之則生,弗 得則死。嘑爾而與之 ,行道之人 弗受;蹴爾 而與之,乞人不
[28]
屑 也。

[29] [30] [31] [32] [33] [34]


萬鍾 則不辯 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 焉?為宮室 之美、妻妾之奉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鄉
[35]
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
[36] [37]
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 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

1. 欲:喜愛
2. 得兼:兩種東西都得到。得:得以,能夠
3. 舍:通「捨」 ,放棄。
4. 取:選取
5. 生:生命、性命。
6. 義:禮義、道義。此處取其廣義,指善性良知的實踐、普世價值的成全。
7. 甚於:在程度上勝於
8. 苟得:苟且偷生”。苟︰苟且、不正當
9. 惡︰憎厭
10. 患:禍患,災難
11. 辟︰通「避」,躲避
12. 如使:假如、假設。
13. 莫:沒有
14. 凡可以得生者: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或機會
15. 何不用也:什麼(求生手段)不能採用呢。用:選取、接受
16.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根據這些事例,可以活命的方法竟然有人不接受
17. 是故:因此之故。
18. 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人所追求的東西,有些比生命更重要;人所憎惡的東西,有些比死
亡更嚴重
19. 非獨:不僅
20. 心:思想
21. 喪:喪失
22. 簞︰盛飯的圓形竹器。食:飯食
23. 豆︰盛載食物的高腳盤。羹:指帶汁的肉食
24. 弗︰通「不」
25. 嘑爾︰大聲呼喝。與:給予
26. 行道之人︰過路的人,泛指普通人
27. 蹴︰踐踏。爾:助詞,「着」
28. 不屑︰輕視
29. 萬鍾︰豐厚的俸祿。鍾:古代盛酒器,作量詞用,表示俸祿的數量
30. 辯︰通「辨」,辨別
31. 何加︰有甚麼好處?加︰增益
32. 宮室:居所
33. 奉︰供奉、服侍。
34.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讓所認識的窮乏之人感謝我的賙濟嗎?。得:通「德」
,感激
35. 鄉︰通「向」,過往
36. 已︰停止。
37. 本心︰這裏指「羞惡之心」。

孟子說:
「魚是我所喜愛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不能同時得到兩者,我便捨棄魚而選取熊掌。生
命是我所喜愛的,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不能同時得到兩者,我便捨棄生命而選取義。

生命是我所喜愛的,然而,還有比生命更讓我喜歡的事物,所以我不會為了求生而做出隨便、苟且的事;死
亡是我所厭惡的,然而,還有比死亡更讓我厭惡的事物,所以有些禍患我是不會逃避的。假如世人所喜愛的
事物中,沒有一種能超過生命的,那麼,凡是可以求生的方法,怎會不使用呢?假如世人所厭惡的事物中,
沒有一種能超過死亡的,那麼,凡是可以逃避禍患的方法,怎會不實行呢?按照這種方法去做,就可以求生,
卻有人不使用它;按照這種方法去做,就可以逃避禍患,卻有人不實行它。由此可知,有比生命更讓人喜愛
的事物,也有比死亡更令人厭惡的事物。這種心態不僅是賢良的人才擁有,而是人人都擁有,不過只有賢良
的人能夠使它不致喪失罷了。

一簞食物,一豆帶汁的肉,得到它們便能夠活下去,失去它們就會餓死,呼喝地把食物施予別人,路過的流
浪者也不會接受;踐踏食物之後再給人吃,乞丐也不屑接受啊。

不分辨是否合於禮義,就接受豐厚的俸祿,這豐厚的俸祿對我有甚麼好處呢?是為了住宅的華美,為了妻妾
的供養,為了讓我所認識的窮人感激自己?以往寧願死也不接受的(豐厚俸祿) ,現在卻為了住宅的華美而
接受了;以往寧願死都不接受的(豐厚俸祿),現在卻為了妻妾的供養而接受了;以往寧願死都不接受的(豐
厚俸祿),現在卻為了讓我所認識的窮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這些行為不是可以停止的嗎?這就是所謂的喪
失本心啊!

主旨:藉着「魚」和「熊掌」的比喻,指出「義」的價值高於生命,一個正直和有道德修養的人,應當為「義」
而生,為「義」而死,在必要時要「捨生取義」 。此外,人不能見利忘義,不辨禮義而貪求富貴的行為是不
可取的。

段意:
1. 透過「魚」和「熊掌」作比喻,藉此論證生與義不可兼得時,要捨生取義。
2. 透過正反兩面論述,論證在人性中有「義」
,所以人們所想要的東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人們厭惡的事情
有比死亡更討厭的。
3. 透過指出一些人為了優厚的俸祿卻不分辨是否合於禮義就接受了,論證人失去了本性。

在《魚我所欲也》中,孟子運用了比喻來說明「捨生取義」的道理,試從文中摘錄有關句子,並加以說明。
(1) 句子: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 說明:孟子以魚和熊掌分別比喻生和義,指出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下,人們會捨棄魚而選擇熊
掌;這就像在生和義不可兼得的情況下,人們會捨棄生命而選擇義。

(開放題)在《魚我所欲也》中,孟子以「魚與熊掌」之喻來論證「捨生取義」的論點,有人認為並不貼切。
你同意嗎?試加以說明。
我同意。首先,魚是普通食物,熊掌是稀有佳肴,大多數人會在兩者中選擇熊掌;但一般來說,只有少數人
會「捨生取義」。其次,魚與熊掌只是食物,人們不必多作內心掙扎就能二選其一;但如要捨生取義,大部
分人都會內心掙扎很久才能決定。由此可見「魚與熊掌」的比喻把捨生取義說得太簡單和容易,與現實不符。

在《魚我所欲也》中,孟子提出人最重視的並非生死,試從文中摘錄能概括他這觀點的句子,並說明他用甚
麼理據支持死亡並非最為人所厭惡的觀點。
(1) 句子: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2) 說明:孟子的理據是如果人最重視的是死,那麼人
們為了求生、避免死亡,便甚麼事情也願意做。但有些事情即使做了可以保全性命,人們也不願意做,可見
有些事情(合義的事)比生存更為人所渴求,有些事情(違反禮義的事)比死亡更為人所厭惡。

在《魚我所欲也》中,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為段落的結尾,試回答下列問題。
(1) 孟子以這句為段落作結,有甚麼用意?試根據前文的論述和一般人的想法加以推敲。
孟子在前文指出人最重視的並非生死,有些事即使做了就可以生存、不用死亡,人也不會做,由此可知人會
「捨生取義」 。不過,一般人認為只有「賢者」才可做到捨生取義,孟子並不同意,因此以此句作結,強調
人人都可捨生取義,希望游說人們改變看法,接受他的觀點
(2) 這句在文章結構方面有甚麼作用?試加以說明。
作用:承上啟下。
說明:作者在前文論證人最重視的並非生死,而且有「捨生取義」之心(是心),這句有概括前文(承上)
的作用;下文以「行道之人」 、
「乞人」即使餓死也不會接受呼喝着給予或踐踏過的食物為例子,論證捨生取
義之心是「人皆有之」 ,可見這句也有引入下文(啟下)的作用。

孟子說「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他是如何論證「人皆有之」的?
孟子通過舉例說明。有一筐食物,一碗羹,人就可以生存下去,但如果呼喝著給人,就算挨餓的人都不會接
受;如果用腳踩過再給人,就算乞丐也不屑於接受。連過路的挨餓人和乞丐也會因為自尊而拒絕嗟來之食,
由此證明「義」的心是「人皆有之」的。

假如略去「簞食豆羹」的事例,對論述有什麼影響?
會削弱文章的說服力。第一段末尾孟子論述羞惡重義之心人皆有之;第二段起首以「簞食豆羹」事例證明無
論貴賤賢愚,人人都有羞惡重義之心,有所不為,這可以加深讀者理解,並加強說服力。如果略去「簞食豆
羹」的事例,重義之心人皆有之的論證則顯得抽象,也顯得薄弱,難以說服讀者,影響文章整體論述。

在《魚我所欲也》中,孟子運用了排比句來鋪陳論據。試從文中摘錄有關句子,並說明運用這種修辭手法的
效果。
句子: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
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效果:文中以三個結構相同、意思相關、字數大致相等、語氣一致的句子連在一起,能加强文章氣勢,予人
義正詞嚴、理直氣壯的感覺。
作者用了那兩種人作對比?這樣寫有何目的?
作者把重義輕生的人和貪利忘義的人作對比,他說有人「鄉為身死而不受」,但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為
妻妾之奉為之」
、「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見利忘義,失去了本心,並不如「捨生而取義者」那樣高潔,
這樣寫旨在透過對比帶出義的重要性,突出做人應有之道。

在《魚我所欲也》中,孟子提到「此之謂失其本心」 ,「失其本心」指甚麼?「失其本心」與「捨生取義」有
甚麼關係?
「失其本心」 :失去本性 /善性。
兩者的關係:孟子認為所有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重視禮義多於生死,人人都可以做到捨生取義,並非只有
賢者才能做到。但人如果受物欲或虛榮 的引誘而「失其本心」 ,在面對生與義的取捨關頭時,便難以「捨生
取義」 。
(2) 試用一個四字成語概括《魚我所欲也》中「失其本心」的原因。
見利忘義

在《魚我所欲也》中,孟子怎樣運用對比手法突出能否保存「本心」的分別?試加以說明。
孟子以能保全「本心」的人,會捨生取義,即使餓死也不會接受被人呼喝着給予或踐踏過的食物;對此不能
保全「本心」的人,則會不顧禮義,接受高官厚祿。他又以有些人從前即使犧牲性命也不願做違反禮義的事,
對比他們後來為了華美的居室、妻妾的侍奉、認識的貧困者感激自己而不惜違背禮義。

根據以下引文,回答問題。「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此之謂失其本心」
(1)兩段引文中「是心」與「本心」的意義相同嗎?試加以說明。
「是心」與「本心」的意義相同,都是指人具有羞惡之心,懂得捨生取義的道理。
(2)
「有是心」的賢者與「失其本心」的人有何差別?試據此概述孟子對人性的看法。賢者能夠堅持捨生取
義的人生態度,而一般人可能受利慾的引誘而喪失羞惡之心,見利忘義。孟子肯定每個人都有善良的本性,
而「義」的價值高於生命。一個正直、有道德修養的人,應當為義而生。若有違善良本性,不能苟且偷生,
應為義而死,在必要時要「舍生取義」。

在《魚我所欲也》中,孟子怎樣連續運用多個問句來帶出「失其本心」?試從文中摘錄有關句子,加以說明,
並指出這種寫法的好處。
(1) 句子: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是亦不可以已乎?
(2) 好處:這三個問句扣連緊密,步步進逼,第二個問句直接回應第一個問句,具體寫出高官厚祿(萬鍾)
的利益包括華美的居室、妻妾侍奉、貧困的人感激自己。第三個問句針對第二個問句所說的情況提出詰難:
為了利益而不顧禮義,這種做法能不能停止呢?最後直接道出這些做法不能停止的原因是「失其本心」 。這
種寫法使內容層層遞進,情感充沛,給人義正詞嚴、咄咄逼人的感覺。

孟子說「捨生取義」之心「人皆有之」,但又說有些人「失其本心」
,兩者之間是否矛盾?試加以說明。
不矛盾。
孟子認為所有人的本性都是想追求義的,並非只有聖賢才有這種本心。但有些人受物欲或虛榮的引誘,就會
「失其本心」
,不辨是非就收下豐厚的錢財。本性是天生的,人人皆有,但有一部分人受後天因素影響,而
丟失了本心,兩者所說的是不同的時期、情況,所以沒有矛盾。

作者善用對比說明生與義的關係。除魚與熊掌的對比外,試舉出其餘兩組對比,並析述兩者如何說明論點。
(1)以「所欲」對比「所惡」說明:作者以生死作對比,說明人們都渴望生而害怕死,但是人還有比生命
更鍾愛的東西,就是義;還有比死亡更令人厭惡的東西,就是不義。可見捨生取義是人的本性。
(2)以「簞豆」對比「萬鍾」說明:
「簞豆」極言食物之少,攸關生死;「萬鍾」極言俸祿之多,但遠不及
生命的價值。作者指有的人過往在生與義之間選擇了義,後來卻在俸祿和義之間選擇了俸祿,突顯見利忘義
之人的荒謬可笑。

孟子主張「仁政」
、「王道」,提倡「民貴君輕」的思想。有人認為「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與孟子親民愛
民的民本思想有所矛盾,你同意嗎?試述己見。
不同意。孟子「民貴君輕」的思想是指在上位者應憐恤百姓,以人民為重。而「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意思是指即使是用於救濟貧民,也不能接受那不合義的萬鍾之粟。孟子認為「義」的價值高於「生」
,所以,
即使出於用之於民的目的,也不能放棄「義」的前提。這點跟是否「以民為本」並沒有矛盾,反而更強調行
義的重要。

較《魚我所欲也》與《論仁.論孝.論君子》,回答所附問題。
(1)試從《論語.論仁》中摘錄一個與孟子「舍生取義」的主張相通的句子。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2)承上題,試詳細說明兩者的相通之處。
孟子和孔子都認為,為了成就心中崇高的理想,在關鍵時刻,人們應該不惜捨棄生命。孔子指出,仁者應該
「殺身成仁」,寧可拋棄生命來成全仁德,這點跟孟子「舍生取義」的概念是相通的。雖然兩人所主張的分
別是「仁」和「義」,但兩者都是儒家所提倡的理想人格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