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术语学研究

医学术语中的同义现象及存在原因分析
万摇 梅
(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安徽合肥摇 230039)

摘摇 要:文章以医学术语为研究对象,采用描写的方法对医学术语中广泛存在的同义现象进行分析,了解医学术语中同义词
的来源和使用情况。 在此基础上,探讨这种与术语单义性要求不相符现象存在的原因。 文中用例来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
定委员会发布的医学各学科名词。
关键词:医学术语;同义现象;原因
中图分类号:H083;N04;R摇 摇 文献标识码:A摇 摇 DOI:10. 3969 / j. issn. 1673-8578. 2019. 04. 003

Analysis of Synonymous Phenomenon in Medical Terms and the Reasons for Existence / / WAN Mei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ynonymous phenomenon widely existing in medical terms using descriptive methods to understand
the source and use of synonymous medical terms. The paper also examines the reasons for this phenomenon which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univocal characteristic in terms. The data are from Medical Terms published by China National Committee for
Terms in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Keywords: medical terms; synonymous phenomenon; reasons

述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描写的方法对术语
引摇 言
进行客观、多角度的研究十分重要。
术语是指各门学科的专门用语,在专业范围内 医学术语是指称医学领域内科学概念的词和
表示单一的专门概念 [1]
。 也可以说,术语是指称专 词组,是一个涉及疾病、症状、诊疗手段、身体结构、
业领域内科技概念的特殊词语,是对事物本质特征 药物名称等多方面内容的复杂系统。 医学术语的
的抽象与概括。 对术语进行研究一般有两种不同 标准化要求一直伴随着医学的发展,统一、规范的
的方法论,即“ 规定论冶 和“ 描写论冶 [2]
。 “ 规定论冶 医学术语是交流思想、准确传递信息的保证,对于
对术语提出各种规范,研究术语和普通词语的不 学科进步、知识专业化具有重大意义。 在有关术语
同,提出术语应具有单义性、系统性、准确性、简短 的各种要求中,单义性是公认的最基本的要求。 单
性等特 点, 这 也 是 术 语 标 准 化 力 求 达 到 的 目 标。 义性不仅要求一个术语只能有一个意义,并且,要
“ 描写论冶 则注重对术语进行描写分析并对其中与 求术语只能在一个意义上与相关概念相对应。 或
规定不符的现象和问题进行解释。 随着对术语研 者,反过来说,一个概念只能对应一个术语 [3]99 。 单
究的深入,人们渐渐发现,对术语提出的种种规范 义性一直是术语标准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对医学术
要求有时很难完全实现,即使在已公布的关于术语 语而言更是如此,理想的医学术语应该是不存在同
的标准文本中,很大一部分专业术语也不能满足上 义词的。 然而,医学术语的同义现象并不罕见,主

收稿日期:2019-01-03
基金项目:安徽医科大学国际教育类教学研究项目( gjjyxm201507)
作者简介:万梅(1982—) ,女,安徽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安徽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对外汉语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术
语学、对外汉语教学。 通信方式:hywm216@ 126. com。

19
中国科技术语 / 2019 年摇 第 21 卷摇 第 4 期

要表现在同一医学概念往往有不同的语言指称。 两个不同的术语表示同一概念,二者在不同的语境
这种现象不仅在平常的使用中常见,也普遍存在于 中可以互换而没有任何意义上的差别。 值得关注
已发布的关于医学术语的专业词典中。 本文试以 的是,虽然都是指称同一概念,但这种同义现象背
描写的方法对这种“ 不对称冶 现象进行分析,在此 后的形成渠道、存在原因是不同的,可以对此进行
基础上探讨这一现象的存在原因。 文中的用例均 分析并划分出不同的小类,从其源头探索产生和存
来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最 在是否具有合理性。
新版的医学各学科名词,包括《 显微外科学名词》 在一些医学术语词典中,有些医学术语会注明
《 细胞生物学名词》 《 药学名词》 《 呼吸病学名词》 该词的“ 又称冶 ,尤其在身体部位、诊疗手段、药物
等。 为节省篇幅,文中的用例不再一一标明出处。 等的命名中,很多概念使用不止一个术语来指称。
如“ 甲窦冶 ( 指甲两侧缘与甲襞间的间隙) 又称“ 甲
一摇 医学术语中的同义现象
沟冶 ,“ 普鲁卡因冶 ( 一种弱效、短时、安全、常用的酯
同义词有绝对同义词和相对同义词之分,医学 类局麻药) 又称“ 奴佛卡因冶 。 其中,有一种“ 又称冶
术语中的同义现象大体也可分为这两类。 的来源方式很常见,即医学冠名术语,用发明或发
1. 绝对同义现象 现者的名字或地名、动植物名来命名医学概念。 如
绝对同义词是一组等义词,在语境中能够互相 “ 勒血通畅试验冶 ,这是一种检查血管吻合是否通
替代而不引起概念理解上的差异。 医学术语中这 畅的方法,由澳大利亚医师奥布赖恩( O爷 Brien) 于
类绝对同义词不在少数,如“ 骨梗死冶 还可以称作 1978 年首先提出, 因此该实验又称 “ 奥布赖恩试
“ 骨髓梗死冶 ,“ 神经失用冶 也可以说 “ 神经震荡冶 。 验冶 。 其他用例见表 1。
表 1摇 部分有“ 又称冶 的医学术语

医学术语 又称 定义

一种判断桡、尺动脉是否通畅及掌浅弓、掌深弓是否完善的临床试验。 由两根动脉供
应的肢体或指体,在驱血状态下,用手指同时压迫阻断血流,然后,松开一侧的动脉,看
艾伦试验 血管通畅试验
血流是否通过,判断通畅情况。 同法再试验另一根动脉。 由英国艾伦( Allen) 于 1929
年介绍。

以桡动脉为血管蒂的动脉干网状皮瓣。 中国医师杨果凡于 1981 年首创,可做吻合血


前臂桡侧皮瓣 中国皮瓣
管的游离移植和带蒂岛状移位( 顺行、逆行) 。

以第一掌背动脉、腕背动脉和桡神经浅支为血管神经蒂,位于示指背侧近节的皮瓣。
示指背皮瓣 风筝皮瓣 因其形状类似风筝而得名。 法国医师富歇( Foucher) 于 1979 年首先应用。 用于修复
拇指指腹缺损或开大虎口。

神经损伤后或损伤神经修复后,近侧断端出现再生,再生的神经纤维开始呈枝芽状,无
神经干叩击征, 髓鞘,在相应平面轻叩神经干可诱发其分布区出现放射麻痛、过电感等过敏的现象。
蒂内尔征
蚁走征 本质是叩击部位存在不成熟的触觉神经纤维。 法国军医蒂内尔( J. Tinel) 与德国医生
霍夫曼( P. Hoffmann) 于 1915 年同时描述了此现象。

由左右两侧耳门上点[ po] 和左侧眶下点[ or]3 点所组成的水平面。 是颅骨测量和活


法兰克福平面 耳眼平面 体测量中最重要的平面。 可用摩里逊定颅器和立方定颅器及水平定位针确定颅骨的
这一平面。 活体测量时耳眼平面大致与人体直立、眼向正前方平视时头部位置相当。

摇 摇 日常语言中的绝对同义词一般不会长期存在, 有的在意义上产生细微的差别。 相对于日常语言,


而是随着语言的使用逐渐发生分化,有的被淘汰, 医学术语的使用范围较窄,加上跟医学知识的发展

20
术语学研究

更新紧密相关,因此变化程度总体缓慢,需要使用 首先,医学术语的不同语体色彩。 如我们常见


者更多斟酌。 上述同义的医学术语能否继续共存, 的“ 手术冶 和“ 开刀冶 ,前者多用于书面语,后者多用
还要看术语的使用状况。 于口语。 “ 开刀冶 可以看作是“ 手术冶 的一种形象化
此外,有些医学术语有“ 全称冶 和“ 简称冶 的不 的表达,二者都对应英语中的“ operation冶 一词。 但
同,即完整术语另有一个简洁的说法。 与上述的 在专业的医学术语词典中,该英语词只有“ 手术冶
“ 又称冶 相比,这类术语相对较少,除了在专业文本 一种翻译。 “ 手术冶 更多用于标准、正式的书面表
中为了规范起见而采用全称说法,实际使用中人们 达( 如论文和著作) 中,其定义手段也更符合现代
更倾向于“ 简称冶 用法。 “ 简称冶 一般通过提取术语 医学对准确指称概念以及概念系统的要求。 “ 术冶
全称中能准确表达意义的核心汉字构成,起到言简 代表了一种应用的方法和技艺,“ 手术冶 不仅体现
意赅的作用。 如“ 脑瘫冶 ,指人出生前后大脑尚未 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是医生用手操作医疗器械
发育成熟阶段所发生的脑损害而导致的脑功能异 在病人身上进行的各种治疗,同时也和其他术语如
常,其全称是“ 大脑性瘫痪冶 。 显然,前者的使用频 “医术冶 “ 缝合术冶 “ 麻醉术冶 等构成了系统的属种概
率和使用范围远远高于、大于后者,并由专业术语 念。 “ 开刀冶 更多用于口语和日常交流,除了和“ 手
进入了日常词汇,成为通用语言的一部分。 这类同 术冶 构成相对同义词,它还有其他意义,比喻“ 从某
义现象的存在大都与用汉语翻译医学术语外语词 个方面或某个人下手冶 的意思。 医学术语的不同
有关。 “ 全称冶 一般是根据外语词的字面意义进行 语体色彩常表现在不同的使用者和使用场合等方
的较为完整、直接的翻译,而汉语不同的构词方式 面。 一般来说,专业人员和普通民众对医学术语的
和表意方式,有可能在全称翻译的基础上,赋予该 使用情况是截然有别的,在这两大群体中,还可以
术语一个便于使用的简称。 有时候,简称往往比全 根据专业化程度、知识水平等的不同进一步细化术
称更具语用色彩。 如我们熟悉的 “ 激光冶 一词,其 语的使用情况。 即使在专业领域内,不同人员在不
汉译是“ 受激辐射光放大冶 的意思,简称不仅完整 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也可能并行地使用不
地表达了该术语的特殊性所在,而且简洁明了,易 同的说法,如医生在面对同行和面对患者时,所使
于被人们广泛接受。 简称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 用术语的专业化程度一定是不同的。 此类同义现
象,出于经济原则,在语言交际功能得以实现的前 象的例子还有很多,如“ 患者—病人冶 “ 脑卒中—中
提下,人们一般倾向于对语言应用作省力的安排, 风冶 “ 发热—发烧冶 ,等等。
在医学术语中也是如此。 一方面,因为医学知识本 其次,医学术语不同的使用者。 有些医学术语
身的复杂性,医学术语在指称专业概念时既要对相 另有一种“ 俗称冶 的说法,这类同义现象不仅揭示
关概念加以区分,又要揭示这一概念在整个系统中 了医学术语的专业化和通用化程度之分,也从另一
的位置以及与其他概念的相互关系,很多医学术语 个角度为我们研究医学知识发展的历史状况提供
不得不增加构词成分;另一方面,直译外语医学术 了一些素材。 如手术时常采用的“ 脊椎麻醉冶 ( 局
语也会导致过长的汉译名称。 从这些方面来说,符 麻药注入蛛网膜下隙产生阻滞作用的方法) 俗称
合汉语特点并且发挥了汉语灵活的表意特长的简 “ 腰麻冶 ,非专业人士更倾向这种说法,简明易懂。
称,是医学术语得以兼顾简洁性和理据性的恰当方 但就专业性而言,“ 脊椎麻醉冶 更具科学性。 从字
式之一。 面意义来理解,二者都以人体接受麻醉的部位来命
2. 相对同义现象 名,不同的是,“ 俗称冶 使用的是较为通用的“ 腰冶 一
在不同的使用场合以及不同的语体中,有些医 词,不难看出其来源更多是对日常的表象认识,而
学术语所指的概念可能完全相同,但它们在使用范 “ 脊椎麻醉冶 完全来自专业词汇范畴,表达的意义
围和语体色彩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相对的同义现 更加严格、准确,是在医学发展到一定阶段、运用科
象形成的渠道也各有不同。 学的定义手段形成的。 对此,医学专业人员应该会

21
中国科技术语 / 2019 年摇 第 21 卷摇 第 4 期

有准确 的 理 解 并 在 专 业 范 围 的 使 用 中 力 求 精 确 术语,因为在不同时期、经由不同学者翻译,可能会
无误。 出现所选的相对应的语音存在差异的现象,采用了
不同的音译汉字,没有统一的译音规则,导致同一
二摇 医学术语同义现象存在的原因
概念有了不同译名,这也是造成医学术语同义现象
从对事实的描写来看,医学术语中的同义现象 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 沃勒变性冶 ( 神经元的轴
广泛存在,归纳其存在的原因,大体有以下三方面。 突和胞体发生离断后,其远端和近端部分轴突及其
1. 不同的使用范围 所属的髓鞘逐渐发生断裂、 崩解和细胞吞噬的过
从术语的语言功能来看,术语也是词,是在某 程) 也曾译为“ 华勒变性冶 ,“ 施万细胞冶 ( 周围神经
种语言的词汇基础上形成的,也具有普通词语在使 组织内的胶质细胞) 曾被称作“ 雪旺细胞冶 “ 许旺细
用中的相关特征,比如术语的语用意义。 研究医学 胞冶 。 随着医学的发展,统一各种音译名也成为医
术语同样需要关注其在不同领域使用的实际过程。 学术语标准化工作的任务之一。 我们在引进、翻译
从使用范围来看,医学术语虽然是指称医学专业领 西方医学术语时,如何突破东西方思想交流中的语
域概念的词语,但并不局限于医学专业人士使用, 言桎梏,兼顾术语的准确性、简洁性和理据性,不得
不同的使用者、使用场合以及不同的语体都可能对 不说极具难度和挑战性。
术语的使用提出一些“ 变异冶 的要求,使得术语在 3. 不同的形成历史时期
使用中产生了不同变体,因而在语体色彩、构词方 科学与语言是并行发展的。 医学的发展同其
式等方面存在不同。 对此,有学者提出术语的使用 他学科一样,经历了从前科学到原始科学再到现代
范围应有广狭之分 [4]
,也有人认为应该区分术语和 科学阶段等不同的时期。 医学术语随着医学的诞
行业语词 [5]
。 这些不同的分类也说明,医学术语是 生、兴起和演变而不断发展,从出现伊始到成为科
一个专业程度不同的有层级的系统,应该根据其使 学的术语系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过
用范围的不同予以分类,这些措施对于术语的标准 程中,医学术语的命名也经历了一个从对事物表象
化建设、医学科学的发展都将不无裨益。 的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不同阶段,在这些不同阶段产
2. 不同的来源 生的术语,其专业性和科学性程度高低不同。 从事
医学术语中存在的同义现象,很多与它们的多 术语学研究的学者提出“ 原始术语冶 “ 初术语冶 “ 准
渠道来源( 比如本族语或外语的差别) 有关。 汉语 术语冶 等概念,意在借助这些概念梳理出各个学科
的医学术语大多译自英语,而医学英语的语词大多 的发展历程,并且,也有助于对相近的概念做出区
取自希腊语、拉丁语或拉丁化的希腊语,表音文字 分 [3]115 。 不同的形成历史时期是医学术语中同义
所具有的复杂的形态变化与汉语总体上倾向意合 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例如,医学术语“ 压疮冶 ,指
的表意特征差异巨大。 再者, 医学术语在西方衍 “由于压力作用持续作用于机体的局部而产生的皮
生、发展的过程中同时累积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肤组织缺血坏死的病理现象冶 。 因为多见于因截
信息,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思 瘫、慢性消耗性疾患或深度昏迷等长期卧床患者,
维模式。 汉译的医学术语既要表达这类词语背后 早先曾称“ 褥疮冶 。 后来出现的“ 压疮冶 更准确、形
的文化信息, 又要符合汉语规范, 有时并非易事。 象地描述了该现象的病理原因,相比“ 褥疮冶 更具
如根据“ achilles bursa冶 直译的“ 阿基里斯之腱冶 ,可 有科学性,因此渐渐取代后者在专业术语中立足。
能很多人并不了解它指什么。 该术语源于希腊神 随着医学知识的专业化发展,反映在语言上,医学
话英雄阿基里斯( Achilles) 的故事,因其除了脚踵 术语也会更趋准确。 从这方面来说,我们有理由相
之外,全身刀枪不入,后在特洛伊战争中被人射中 信,医学术语中的不规范现象将会随着人们认识的
脚踵部位而死。 该术语标准的汉译名称是 “ 跟腱 提高逐渐得以消减。
痛冶 。 另外,英语中那些以人名、地名等命名的医学 那么,面对医学术语中普遍存在的同义现象,

22
术语学研究

应该采取绝对避免的态度还是可以笼而统之不加 义现象的存在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对
区分? 我们认为,应该视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一方 这一现象的研究不能离开对术语运用的真实图景
面,应该把“ 单义性冶 作为医学术语的基本标准,尽 的考察,医学术语的标准化工作对此应该有充分而
力规范同义术语的使用,尤其是那些相对同义、实 正确的了解。 总而言之,建立起一套完整、标准的
际上存在模糊界限甚至意义不明的医学术语,必须 医学术语体系,对重复性的术语做出统一规定,避
力求命名和概念的统一,以免在实践中混淆了本该 免医学术语在意义上的模糊不清,减少术语乱用、
注意的差别,甚至造成严重的医疗后果,也对医学 混用,对于学科建设、信息交流以及医学事业的未
术语的标准化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也要 来发展意义重大,这是我国目前医学术语标准化建
考虑到医学并不是束之理论高阁的、仅面向少数专 设工作的迫切要求。
业人士的学科,医学问题早已发展为全社会广泛关
注的领域,医学术语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 参考文献
关。 因此,除了规定的术语之外,还会产生使用中 [1]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语言学名词[ M] . 北

的术语,后者往往与日常的语言表达混合在一起, 京:商务印书馆,2012:91.

在不同的环境下产生了术语的使用变体。 据此,我 [2] 孙寰. 术语的功能与术语在使用中的变异性[ M] . 北


京:商务印书馆,2011:30.
们提倡应对医学术语进行层次和等级划分,首先区
[3] 郑述谱. 术语学论集[ M] .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分专业术语和通用术语,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
[4] 刘 叔 新. 汉 语 描 写 词 汇 学 [ M] . 北 京: 商 务 印 书 馆,
究,根据使用范围、使用对象、使用频度以及术语的
2013:287.
来源、命名的渠道,分析医学术语系统从核心到边
[5] 王 德 春. 语 言 学 通 论 [ M] . 北 京: 北 京 大 学 出 版 社,
缘的不同层级衍变;另外,还要认识到医学术语同 2006:77.

动摇 态

计量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京召开工作会议
摇 摇 2019 年 5 月 6 日,计量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召开工作会议。 中国工程院李天初院士,中国计量科
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段宇宁,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专职副主任、事务中心主任裴亚军,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首席研究员陆祖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计量司原副巡视员陈红,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七届委员、中国计
量科学研究院热工所原遵东研究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际合作部高蔚主任,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光学所林延东所长,中
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力学所王健副所长,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部吴金杰副主任,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所卢晓华
研究员,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才磊、郭剑等与会。 会议由段宇宁主持。
会上,段宇宁首先对与会人员远道而来表示欢迎,并强调了计量学名词审定工作对学科发展的基础作用。 裴亚军回顾
了计量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果,并对各位专家为计量学名词规范化工作的付出表示感谢。 中国计量科学
研究院热工所研究员原遵东介绍了本次会议需要讨论的 17 条与国际单位制( SI) 基本单位定义相关的名词和计量学通用名
词,前者包括米、千克、国际千克原器、国家千克原器、开尔文、安培、秒、坎德拉、摩尔;后者包括计量学、测量结果、比对、测量
仪器、实物量具、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的选择性、最大允许测量误差。 其中重点讨论了 2018 年 11 月国际计量局( BIPM) 表决
通过了关于“ 修订国际单位制( SI) 冶 的 1 号决议后,计量学名词定义需要做的相应调整。
此次会议形成的国际单位制的 7 个基本单位的定义,将于 5 月 20 日国际计量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官方网
站、官方微信公布。
为促进计量学的学科发展,会议还讨论了筹备第二届计量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相关事宜。 本次会议实现了既定目标,
与会专家充分交流,制定了相关计量学名词及定义的调整原则,推动了我国计量学名词的更新和完善。
( 郭摇 剑)

2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