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5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汽油发动机减震皮带轮优化设计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学 生
指 导 教 师
职 称
答 辩 日 期
学生诚信承诺书

我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学校和
学院的有关规定,独立研究完成的。本人在论文(设计)写作过程中恪守学术道
德和学术规范,论文(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
等,均已注明并列出了有关文献的名称、作者、年份、刊物名称和出版文献的出版
机构、出版地和版次等内容,除此之外均为本人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本人在学术不
端行为检测中所提交的论文(设计)与毕业答辩论文(设计)在题目、内容上一
致。如有违反,本人愿接受处罚并承担责任。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诚信承诺书

我承诺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
范。在学术不端行为检测中所提交的论文(设计)与其毕业答辩论文(设计)在
题目、内容上一致。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设计)评语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指导教师评语:该生在毕业论文工作期间工作态度(□认真 □一般 □不认真),主

动性(□较强 □一般 □较差),对基础理论、专门知识的掌握(□较好 □一般□较差),

实验技能(□较强 □一般 □较差),论文工作量(□饱满 □一般),理论分析(□较深入

□一般 □较差),新见解、成果(□较突出 □一般 □无)。

指导教师推荐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指导教师(签字)

评阅人评语:论文选题理论意义(□较大 □一般 □不明确),应用价值(□较大 □一

般 □不明确),文献综述中阅读文献资料(□较多 □一般 □欠缺),对论文工作意义

的理解(□较深入 □一般 □较差)。对基础理论、专门知识的掌握(£较好□一般 □较

差),实验工作或模拟工作(□较充分 □一般 □不充分),理论分析(□较深入 □一般

□较差),新见解、成果(□较突出 □一般 □无)。论文条理(□清晰 □较清晰 □不清

晰),文字(□通顺 □较通顺 □不通顺),图表(□规范 □较规范 □不规范)。


评阅人建议:

□准予答辩 □对论文进行修改后答辩 □不准予答辩

评阅人(签字)

答辩委员会评语:

学生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为 。

对毕业论文(设计)的特殊评语(成绩为优秀论文填写):

答辩委员会主任: 答辩委员会副主任:

答辩委员会成员:

年 月 日
柳州工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摘 要
汽油发动机减震皮带轮作为发动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减振
降噪功能。其设计结合了创新的机械结构和材料特性,如通过在皮带轮中加入橡
胶减振层,有效地吸收和分散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冲击和振动能量。这种设计不
仅提高了发动机的运行平稳性,也显著降低了噪音水平,为驾驶者提供了更加舒
适和宁静的驾驶环境。
在工作原理上,汽油发动机减震皮带轮通过其独特的传动方式,将曲轴输出
的动力平稳地传递给各个附件,如压缩机、水泵等,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同时
其橡胶减振层在动力传递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其弹性和阻尼性能,减少
振动和冲击的传递,从而提高整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汽油发动机减震皮带轮还具有重量轻、回收循环使用等优点,符合现
代汽车制造业对环保和节能的要求。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汽油发动机减
震皮带轮的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未来还需要在材料、工艺和设计等方面进行
更多的创新和优化,以满足更高标准的使用需求。
综上所述,汽油发动机减震皮带轮以其卓越的减振降噪性能和稳定的传动功
能,为汽油发动机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
领域的拓展,其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关键词:减震机制; 皮带轮结构;皮带轮工作原理;动力学特性;

I
柳州工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ngine system, the damping pulley of gasoline engine
has a remarkable function of damping vibration and noise. Its design combines
innovativ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such as the inclusion of
rubber damping layers in the pulley, to effectively absorb and disperse the shock and
vibration energy generated during engine operation. This design not only improves the
running smoothness of the engine, but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noise level,
providing a more comfortable and peaceful driving environment for the driver.
In terms of working principle, the gasoline engine shock absorber pulley through
its unique transmission mode, the power output of the crankshaft is transmitted
smoothly to the various accessories, such as compressors, water pumps, etc., to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engine. At the same time, its rubber damping layer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power transmission process, through its elastic and damping properties,
reduce the transmission of vibration and shock, thereby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whole machine.
In addition, the gasoline engine shock pulley also has the advantages of light
weight, recycling and recycling,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gasoline engine shock pulley are also increasing, and more innovation and optimization
in materials, processes and design are needed in the future to meet the needs of higher
standards.
In summary, the gasoline engine shock pulley provides a strong guarantee for the
efficient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gasoline engine with its excellent vibra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performance and stable transmission func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technology and the expansion of application fields, its development
prospects will be broader.

Keywords : Damping Mechanism; Belt Pulley Structure; Belt Pulley Working


Principl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I
柳州工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II
目 录............................................................III
第 1 章 绪 论........................................................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
1.3 发动机减震皮带轮................................................1
1.3.1 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原理....................................1
1.3.2 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分类及作用..............................2
1.4 主要研究内容....................................................3
第 2 章 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动力学分析.................................4
2.1 引言............................................................4
2.2 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建模..........................................5
2.3 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设计..........................................6
2.3.1 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结构及要求..............................6
2.3.2 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工作原理................................7
2.4 本章小结........................................................8
第 3 章 发动机减震皮带轮减震分析...................................10
3.1 引言...........................................................10
3.2 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减震机理.....................................10
3.3 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参数设计.....................................11
3.3.1 传动功率.................................................11
3.3.2 传动比...................................................12
3.3.3 传动速度.................................................12
3.3.4 传动方向.................................................12
3.4 影响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动力学特性的因素.........................12
3.5 本章小结.......................................................13
第 4 章 总结.......................................................14
参考文献...........................................................16
致 谢............................................................................................................................17

III
柳州工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IV
柳州工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动机作为机械设备的核心部件,其性能与
可靠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汽车行业,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技
术工艺的飞速发展,对于发动机的性能要求也日趋严格。这其中,发动机减震技
术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减震皮带轮作为发动机减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
计和优化对于提升发动机的整体性能具有重要意义[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深入探究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工作原理、分类及其作用,
期望通过优化减震皮带轮的设计,提高发动机的减震效果,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
命,同时提升整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发动机制造行业的
技术水平,也有助于推动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

1.3 发动机减震皮带轮
1.3.1 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原理
发动机减震皮带轮[2],作为发动机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设计原理旨在实现
动力传递的同时,有效地吸收和分散发动机产生的振动和冲击。这一原理的实现
依赖于减震皮带轮的结构特点和材料选择。
首先,从结构上来看,发动机减震皮带轮通常包括轮体、轮毂和减震元件等
部分[3,4]。轮体是皮带轮的主要部分,它负责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其他附件。轮
毂则是连接轮体与发动机或其他部件的部分,确保皮带轮的稳固安装。而减震元
件则是实现减震功能的关键部分,它通常采用橡胶或其他弹性材料制成,能够吸
收和分散振动和冲击。而减震元件则是发动机减震皮带轮实现减震功能的关键所
在。这些元件通常采用橡胶、弹性体或其他高性能材料制成,具有优异的弹性和阻
尼性能。当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和冲击通过皮带传递给减震皮带轮。减震元
件能够吸收这些振动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耗散掉,从而大
大减少传递到发动机外部和其他附件的振动和噪音。
除了结构设计外,材料选择也是实现发动机减震皮带轮原理的重要因素。高
性能材料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皮带轮的强度和耐久性,还能进一步优化其减震性
能。例如,采用高强度合金材料可以确保皮带轮在极端工作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
性能;而特殊橡胶材料则能提供更好的弹性和阻尼效果,进一步提升减震效果。
此外,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原理还体现在其与其他部件的协同工作上。在发动机
系统中,减震皮带轮通常与其他附件如发电机、空调压缩机等通过皮带进行连接。
这种连接方式使得动力传递更加平稳和高效,同时也便于对皮带轮进行维护和更

5
换。此外,减震皮带轮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发动机的整体布局和工作要求,以确
保其在整个系统中的最佳匹配性和性能表现[7]。
综上所述,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原理是通过其特殊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
实现动力传递和减震降噪的功能。通过不断优化设计和制造工艺,可以进一步提
高减震皮带轮的性能和可靠性,为发动机和整车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保障。随着
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发动机减震皮带轮 [8]的设计原理也将不
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以适应更加严格的使用要求和性能标准。同时,未来发动机
减震皮带轮的研究还可能涉及新型材料、智能控制等领域,以进一步提升其减震
效果和适应性。

1.3.2 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分类及作用
发动机减震皮带轮作为汽车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9],其设计、分类与功能
在发动机性能和整车表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负责传递动力,还要在
传递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减震降噪,以提高整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因此既可以根
据不同的标准和需求进行分类,也可以依据其结构、材质和功能特点进行划分[13]。
例如,按照功能可以分为单一减震皮带轮和复合功能皮带轮[16]。单一结构皮
带轮的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由轮体、轮毂和减震元件等组成。它的主要特点是结构
简单、安装方便,适用于一般工况下的发动机。而复合结构皮带轮则采用更为复杂
的设计,包括多个工作盘、减震装置和支撑结构等。这种皮带轮通常具有更高的减
震效果和更强的承载能力,适用于高性能发动机或特殊工作环境。
按照材质可以分为金属皮带轮和橡胶皮带轮;金属皮带轮主要由高强度金属
材料制成,具有优秀的机械性能和耐久性。它适用于高温、高压等恶劣工作环境,
能够确保发动机的稳定运行。而橡胶皮带轮则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弹
性和减震性能。它能够吸收和分散发动机工作时的振动和冲击,降低噪音水平,
提高整车的舒适性。
按照功能通常可分为基本功能皮带轮(这类皮带轮主要满足基本的动力传递
和减震需求,适用于普通家用车型)和特殊功能皮带轮(除了具备基本功能外,
还融入了其他技术特点,如自动张紧、温度控制等,以满足特殊工作环境或高性
能发动机的需求。
发动机减震皮带轮在发动机和整车中发挥着多重重要作用。
动力传递与稳定性:减震皮带轮是发动机动力传递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
够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通过皮带有效传递给其他附件,如发电机、空调压缩机等。
它确保了动力传递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整车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减震降噪功能[6]: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振动和噪音,这些振动和噪音如果直
接传递到车身和驾驶室内,会严重影响驾驶和乘坐的舒适性。减震皮带轮上的减
震元件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分散这些振动和冲击,降低噪音水平,为驾驶者和乘客
提供更加宁静和舒适的乘坐环境。
延长发动机及附件寿命:减震皮带轮通过减少振动和冲击,降低了发动机和
其他相关部件的磨损程度 [10]。这不仅有助于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还能减少因
磨损而引发的故障和维修成本,提高了整车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6
优化发动机性能:减震皮带轮的设计和优化还可以改善发动机的工作状况。
通过优化动力传递路径和减少能量损失,可以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性能,使车辆
加速更加迅速、响应更加灵敏。
综上所述,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分类多样且作用关键[14]。在实际应用中,需
要根据车辆类型、使用环境和使用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减震皮带轮类型,以实
现最佳的性能和效果。同时,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发动
机减震皮带轮的设计和制造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于舒适性
和安全性的需求。

1.4 主要研究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将围绕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性能优化
等方面展开。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对现有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工作原理进行深入
分析,揭示其减震降噪的机理。对不同材质、不同结构的减震皮带轮进行性能对比
测试,分析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减震效果和使用寿命。针对现有减震皮带轮存在的
问题和不足,提出优化设计方案。探索新型减震材料和先进制造工艺在发动机减
震皮带轮中的应用,以期进一步提升其性能。通过以上研究内容,旨在为我国发
动机制造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推动发动机减震技术的不断发展。

第 2 章 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动力学分析

2.1 引言
汽车发动机,作为整部车的“心脏”,其每一次的跳动都牵动着整部车的运
行。然而,这种持续、高速的运转也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振动。振动不
仅会影响车辆的乘坐舒适度,更可能对车辆的结构和性能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减轻汽车发动机自身的振动,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一直是汽车
制造业所追求的目标。
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特别是当其运转不均匀或遇到负载变化时,会产生扭
转振动。这种振动不仅会导致发动机内部的零件间隙产生撞击,从而产生冲击振
动,进一步加剧整体的振动情况,而且长期下来,还可能成为转轴破坏的主要原
因。因此,对于发动机扭转振动的研究和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应对这一挑
战,工程师们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减轻发动机的扭转振动。其中,在曲轴平衡块上
加装摆式减振器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这种减振器利用内部的阻尼材料或机
构,能够吸收和分散发动机产生的振动能量,从而达到减振的效果。同时,通过
精心调整减振器的参数,还可以实现对不同频率振动的有效抑制,进一步提高减
振效果[11]。
除了摆式减振器外,曲轴前端皮带轮附加减振器也是一种创新的减振方法。
这种减振器通过在皮带轮上附加特定的减振装置,使其能够在传递动力的同时,

7
吸收和减轻发动机的振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发动机的振动水平,还能
够提高皮带轮的传动效率,进一步提升整部车的性能。然而,尽管这些减振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国内关于这方面的技术资料仍然相对较
少。这使得许多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在面临振动问题时,往往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
因此,从振动理论入手,深入分析汽车发动机减振皮带轮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
和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也为
国内汽车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
步和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未来汽车发动机减振技术的发展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和机遇。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减振方法和技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
环境要求。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与国际先进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吸收更
多的先进经验和成果,推动我国汽车制造业的持续发展[15]。
总之,汽车发动机减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通
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我们才能为驾驶者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环保的驾驶体验,
推动汽车制造业的持续发展。

2.2 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建模
发动机皮带轮与曲轴轮[12],主要由金属内圈、外圈以及中间的减震圈构成。其
中,减震圈是关键部分,它以橡胶层为主要材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缓冲隔振作
用。在发动机启动、停止,以及加速、减速的过程中,这一橡胶层能够有效地减少
振动,保证发动机平稳运行。为了确保减震效果,橡胶层必须具备特定的固有频
率,以避免共振现象的发生。同时,它还需具备出色的力学性能和抗蠕变性能,
能够抵抗内外圈之间的相对位移。过去,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减震圈多采用三元
乙丙橡胶作为主要原料,因为这种橡胶具有出色的耐热和耐老化性能。然而,三
元乙丙橡胶的成本较高,且与金属的黏合难度较大。现如今,天然橡胶的成本低
并且与金属的黏接性能更佳,所以大都选用天然橡胶作为减震皮带轮的减震圈。
此外,轮槽工作表面的光滑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光滑的表面可以减小摩
擦,降低 V 带的磨损,从而延长传动带的使用寿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在
制造过程中对轮槽进行精细加工,如打磨、抛光等。在材料选择方面,带轮通常使
用的材料包括铸铁、钢、铝合金和工程塑料等。这些材料各有其特点,铸铁材料强
度高、耐磨性好,应用最广;钢材料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刚度,适用于高负载、高
速度的场合;铝合金材料轻质、耐腐蚀,适用于对重量有特殊要求的场合;而工
程塑料则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和耐磨性,且成本较低。在选择材料时,需要综合
考虑传动带的类型、工作环境、负载要求以及成本等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小
功率传动,由于其对材料的要求相对较低,可以考虑使用铸铝、塑料或钢板冲压
等成本较低的材料。这些材料不仅可以满足基本的传动需求,还可以进一步降低
制造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8
图 1 减振皮带轮的三维模型

2.3 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设计
2.3.1 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结构及要求
汽车发动机主轴前端皮带轮是整部车辆动力传输的关键部件,它通过三角带
有效地驱动风扇、发电机等工作的。这一设计不仅确保了发动机的动力能够高效地
传递到各个系统,同时也为整车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皮带轮是由轮毂、带有三
角沟槽的外环以及连接两者的橡胶环组成。这种结构不仅保证了皮带轮在高速运
转时的稳定性,同时也为减振提供了可能。特别是橡胶环和外环构成的扭振减振
器,它在减少发动机主轴的扭转振动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图 2 所示橡
胶环和外环作为扭振减振器的关键零件,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减振效果。因
此,在橡胶环投入应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这包括在特定温度下进行耐久
试验(80℃± 3 ℃),输入正弦波信号以模拟共振频率下的扭转振动。经过长时
间的测试(200h),需要确保外环和轮毂之间的相对扭转角误差在限定值以内
(±0.1 度),以保证减振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9
图 2 减振皮带轮的结构

2.3.2 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工作原理
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其结构设计中的橡胶减振块。以下
是其工作原理的详细解释: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减震皮带轮的基本结构。它主要
由内圈轮毂、中间层橡胶减振块和外圈惯量环三部分组成(图 3)。其中,中间层
的橡胶减振块是减震皮带轮实现其功能的关键部分。当发动机开始工作时,机械
传动产生的冲击和振动会传递到减震皮带轮。此时,中间层的橡胶减振块开始发
挥其作用。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变形能力,当受到冲击和振动时,它可以
有效地吸收和分散这些能量,从而减少振动和冲击对发动机和其他机械部件的影
响。具体来说,橡胶减振块在受到冲击和振动时,会发生弹性变形。这种变形可以
吸收一部分冲击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热能等形式消散掉。同时,橡胶减振块的变
形还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减少振动波动的幅度和频率。通过橡胶减振块的这种工
作方式,发动机减震皮带轮可以有效地降低机械传动中的冲击和振动,提高发动
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发动机的噪音和磨损,还可以延长发动
机的使用寿命。
此外,减震皮带轮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其转动惯量和固有频率等参数。转动惯
量的大小会影响皮带轮对冲击和振动的响应速度,而固有频率则决定了皮带轮自
身的振动特性。因此,在设计和选择减震皮带轮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
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能够达到最佳的减振效果。总之,发动机减震皮带轮通过其
独特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实现了对发动机机械传动中冲击和振动的有效吸收
和分散,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0
图 3 减振皮带轮的示意图 (包括轮毂、橡胶减震块、惯量环橡胶环 )

2.4 本章小结
发动机减震皮带轮作为机械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模、设计、结构
以及工作原理都对发动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显著影响。在发动机减震皮带轮
的建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物理特性、动力学特性以及实际工作环境。通
过建立详细的三维模型,可以模拟皮带轮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行为,预测其性能,
并优化设计方案。同时,建模过程也有助于深入理解皮带轮的减振机理,为设计
提供理论支持。减震皮带轮的设计需要兼顾减振效果和机械强度。通过精确的计算
和模拟,确保皮带轮在实际使用中能够发挥出最佳的减振效果,同时满足机械传
动的需求。发动机减震皮带轮通常由内圈轮毂、中间层橡胶减振块和外圈惯量环组
成。这种结构设计使得皮带轮在受到冲击和振动时,能够通过橡胶减振块的弹性
变形吸收能量,减少振动对发动机的影响。同时,惯量环的转动惯量也对减振效
果产生重要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工作
原理主要依赖于橡胶减振块的弹性特性。当发动机工作时,机械传动产生的冲击
和振动会传递到皮带轮。此时,橡胶减振块会发生弹性变形,吸收并分散冲击能
量,从而降低振动对发动机的影响。这种设计不仅可以减少发动机的噪音和磨损,
还可以提高机械传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建模、设计、结构和工作原理都是相互关联、
相互影响的。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减振机理,优化设
计方案,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11
第 3 章 发动机减震皮带轮减震分析
3.1 引言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发动机作为动力源在各类机械设备中发挥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音问题一直是制约
其性能提升和应用拓展的关键因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发动机减震皮带轮作为
一种有效的减振装置,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发动机减震皮带轮作为一种重要

12
的机械部件,其减震性能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深入研究发
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减震原理和设计方法,可以优化其结构,提高减振效果,进而
降低发动机的振动和噪音水平,提高整机的性能和舒适度。
本文旨在通过对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减震性能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工作原
理、结构设计以及实际应用中的优化方法。首先,我们将介绍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
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阐述其如何通过特定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实现减振功能。
接着,我们将分析影响发动机减震皮带轮减震性能的关键因素,包括转动惯量、
固有频率、橡胶硬度等,并探讨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此外,本文还将重
点关注发动机减震皮带轮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验证,
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调整皮带轮的尺寸、形状、材料以及装配方式等参数,实现其
减震性能的最优化。同时,我们还将考虑工艺性和零件通用性等因素,提出具有
实际应用价值的优化方案。
最后,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提供理论
支持和指导。通过不断优化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减震性能,我们可以为各类机械
设备提供更加稳定、可靠和高效的动力源,推动工业技术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3.2 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减震机理
常用的减振皮带轮主要有两种类型,即硅油减振皮带轮和橡胶减振皮带轮。
在众多应用场景中,橡胶减振皮带轮以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等显著特点,
成为了小型柴油发动机的首选减振部件。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一款四气缸、2.5 升排
量、功率为 110 千瓦的汽油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所采用的橡胶减振皮带轮,主要由
内圈轮毂、中间层橡胶减振块和外圈惯量环三个核心部件组成,其结构如图 3 所
示。
减振皮带轮的性能主要受到转动惯量和固有频率的影响,特别是惯量环的转
动惯量和减振皮带轮的固有频率对轴系的扭振有着显著影响。此外,减振皮带轮
的橡胶硬度、装配过盈量、工作温度以及外部激励等因素也会对其固有频率产生作
用。因此,减振皮带轮各技术参数的相互匹配对于其减振效果至关重要。为了优化
曲轴减振皮带轮的匹配方案,本文首先通过轴系动力学匹配优化计算,同时考虑
到工艺及零件的通用性要求,初选出一种较优的方案。接着,通过轴系模态分析
计算,得到不安装减振皮带轮时轴系的固有频率。然后,根据减振皮带轮的减振

13
机理,初步选定减振皮带轮的固有频率和惯性环的转动惯量。随后,建立详细的
轴系动力学模型,并运用变量矩阵计算方法,计算出最佳的固有频率和转动惯量。
最后,综合考虑使用环境(如工作温度及外部激励频率)以及零件的通用性等因
素,对计算得到的减振皮带轮固有频率和惯性环转动惯量进行适当修正,从而得
到最佳的固有频率和转动惯量组合。通过这样的分析和优化过程,我们可以为柴
油发动机选择一种性能优越的橡胶减振皮带轮,有效减少轴系的扭振,提高发动
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根据减振皮带轮的减振机理,当减振皮带轮减振效果最佳时, 应满足如下关系
式:

减震皮带轮固有频率为fd ,单位 Hz;fc 为曲轴扭振固有频率,单位 Hz;I


为转动惯量比;Id 为减震皮带轮转动惯量,单位 kg/m2;Ic 为曲轴转动惯量,单
位 kg/m2;

3.3 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参数设计
正交实验法是一种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它通过合理地安排,以较少的工作
量得出最优或较优的方案。当这种方法应用于减震皮带轮的研究时,可以系统地
分析各种参数对皮带轮减震性能的影响,从而优化设计方案。正交实验法允许研
究者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影响减震皮带轮性能的关键参数,如传动功率、传动比、
传动速度、传动方向等,并为每个参数设定若干水平。通过正交分析,可以构造出
不同的组合,确保每个参数的不同水平在分析中都得到充分的考察。
总的来说,正交分析法为减震皮带轮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一种系统、高效的
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全面考虑各种参数的影响,找出最优的设计方案,提
高减震皮带轮的减震性能。然而,也需要注意到正交法虽然能够减少工作量,但

14
并不能保证找到绝对最优解,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其他方法和手段进行
综合分析和优化。

3.3.1 传动功率
传动功率是发动机减震皮带轮最为核心的动力学特性之一。它表示皮带轮在
单位时间内传递的能量大小,直接反映了发动机输出功率的传递效率。传动功率
的大小取决于发动机的功率输出、皮带轮的尺寸、转速以及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
擦系数等多个因素。通过优化皮带轮的设计,如增加皮带轮的直径、提高表面摩擦
系数等,可以有效提高传动功率,从而提升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减少能量在传递
过程中的损失。

3.3.2 传动比
传动比是发动机减震皮带轮动力学特性的另一个关键参数,通常用于表示主
动轮与被动轮之间的转速比,即主动轮的转速与被动轮转速的比值。传动比的计
算公式通常为:传动比 = n2 / n1,其中 n1 是主动轮的转速,n2 是被动轮的转
速。传动比的大小决定了动力传递的效率和皮带轮的扭矩输出。通过调整传动比,
可以实现对发动机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最佳匹配,从而确保发动机在高效、稳定
的状态下运行。此外,传动比还影响着皮带轮的扭矩输出,对于满足车辆行驶过
程中的各种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3.3.3 传动速度
传动速度是描述发动机减震皮带轮旋转快慢的物理量。它取决于发动机的转
速、皮带轮的直径以及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张力等因素。传动速度的选择需要综合
考虑发动机的功率输出、皮带轮的负载能力以及整车的行驶需求。合理的传动速度
设计可以确保发动机减震皮带轮在高效、稳定的状态下运行,同时减少因速度不
匹配而产生的振动和噪音。

3.3.4 传动方向
传动方向是指皮带轮旋转的方向,它决定了动力传递的路径和方式。在发动
机系统中,皮带轮的传动方向通常与发动机的旋转方向一致,以确保动力能够顺
利传递到其他附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改变皮带轮的传动方向来
实现特定的功能或优化动力传递效率。

15
3.4 影响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动力学特性的因素
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动力学特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来自于
皮带轮本身的设计、制造工艺以及工作环境等。首先,皮带轮的材质和制造工艺对
其动力学特性具有显著影响。选用高强度、耐磨性好的材料以及采用精密的制造工
艺,可以确保皮带轮在工作过程中具有稳定的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其次,皮
带与皮带轮之间的配合也是影响动力学特性的关键因素。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
擦系数、接触面积以及张力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动力传递的效率和稳定性。因
此,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
良好配合。此外,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也会对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动力学特性产生
影响。发动机的转速、负载以及功率输出等因素的变化,都会使得皮带轮的传动特
性和振动水平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在发动机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需要充分
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以确保发动机减震皮带轮始终能够保持良好的动力学特性。
最后,附件的工作需求也是影响发动机减震皮带轮动力学特性的重要因素。
发电机、空调压缩机等附件的工作状态和需求,会直接影响到皮带轮的传动比和
传动速度等参数。因此,在设计和优化发动机减震皮带轮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
附件的工作需求,以实现最佳的动力传递效果和振动控制性能。

3.5 本章小结
综上所述,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动力学特性包括传动功率、传动比、传动速度
和传动方向等关键参数。通过深入研究其传动功率、传动比、传动速度和传动方向
等关键参数,以及影响这些特性的各种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优化发动机
减震皮带轮的工作性能。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发动机减
震皮带轮的动力学特性将得到更深入的研究和改进,以满足更加严格的性能要求
和市场需求。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材料和制造工艺,以提高发动机减
震皮带轮的强度和耐久性,确保其能够在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

16
第 4 章 总结
汽油发动机减震皮带轮作为一种关键的机械部件,在发动机的运行过程中起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主要功能是减少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冲击和振动,降低
噪音,提高整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结构上,汽油发动机减震皮带轮通常采用
了创新的设计,如在全铁皮带轮上切开内外两个部分,填充橡胶层,形成橡胶减
振圈。这种设计使得发动机的动力在传递过程中,先通过皮带轮内圈,再经过橡
胶减振层,最后到达外圈,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振动和响声。工作原理上,汽油发
动机减震皮带轮依靠其橡胶减振层的弹性和阻尼性能,吸收并分散发动机工作产
生的冲击能量。当发动机运转时,皮带轮将曲轴输出的动力传递给各个附件,如
空调压缩机、动力转向泵、水泵、发电机等。同时,橡胶减振层可以有效地减少这些
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提高发动机的运行平稳性。此外,汽油发动机减

17
震皮带轮的设计还考虑了转动惯量和固有频率等关键因素。通过优化这些参数,
可以进一步提高减震皮带轮的减振性能,使其在不同工作条件下都能发挥出最佳
效果。
总的来说,汽油发动机减震皮带轮是发动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
过创新的结构设计和优良的减振性能,为发动机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随
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汽油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
未来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不断优化其设计和性能,以满足更高的使用需求。

参考文献
[1]李亚男.曲轴扭振对发动机整机噪声性能影响的研究[D]. 浙江大学,2017.
[2]张栋,张良良,高文志,等.2.8T 柴油机轴系扭振特性测试与分析[J].机械设计,
2014,31(11):73-74.
[3]李静,王东方,缪小冬,等.发动机曲轴扭振仿真分析与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
造工程,2017,46(5):41.
[4]王国峰.汽车发动机曲轴扭振减振器设计[J].内燃机与配件,2019(13):31-32.
[5]杨连生 . 内燃机设计[M]. 北京: 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 1981.
[6]张林啸 . 橡胶扭转减振器特性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2.
[7]郭一鸣 . 发动机曲轴橡胶扭转减振器动力学建模及性能匹配的研究[D].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 2016.
[8] 王祺. 内燃机轴系扭转振动[M].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136-143
[9] 陆际清, 孟嗣宗. 汽车发动机设计[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9: 134-176

18
[10] 杨礌. 汽车发动机曲轴扭转振动分析及控制[D]. 重庆: 重庆大学, 2005
[11] 李震,桂长林,孙军.内燃机曲轴轴系振动分析研究的现状、讨论与展望[J]. 内燃
机学报, 2002, 20(5): 469-474
[12] Wang Y., Lim T. C.. Prediction of torsional damping coefficients in reciprocating
engine [J]. Journal of Sound Vibration, 2000, 238(4): 710–719
[13] 袁兆成. 内燃机设计[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44-55.
[14] 张 芳 , 王必璠 , 李显戴 . 车 用 发 动 机 扭 转 振 动 的 分 析 与 控 制 [J]. 汽车
科技 , 2011(2):47-51.
[15] 杨连生. 内燃机设计[M]. 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 1981, 133-134,173-173.
[16] 张 芳 , 王必璠 , 李显戴 . 车 用 发 动 机 扭 转 振 动 的 分 析 与 控 制 [J]. 汽车
科技 , 2011(2):47-51.

致 谢
在完成这篇关于发动机减震皮带轮减震分析的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得到了
许多人的帮助和支持,对此我深感感激。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他们在我遇到困惑和难题时,总是耐心地给予指
导和建议。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严谨态度,不仅帮助我解决了问题,还让我对发动
机减震皮带轮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同学和好友。他们在数据收
集、计算分析以及试验验证等方面给予了我大力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共同努力,相
互协作,使得这项研究能够顺利完成。此外,我还要感谢所有为我提供资料和信
息的人,他们的帮助让我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他们在我研究过程中给予了我无尽的鼓励
和支持,让我能够坚持不懈地完成这项研究。在此,我再次向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表示衷心的感谢。没有你们的支持和帮助,我无法完成这项内容。同时,我也希望
未来能够继续深入研究发动机减震皮带轮的相关技术,为工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贡献自己的力量。

19
20
柳州工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