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第 ○

一 、二、三)练习 2

彼此密密地挨近。

它们是那么渺小,

第 ____ 单元 (思乡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渺小得没有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态赏析与题式回应:(a)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它们用自己的光圈,
(b)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告诉自己的存在。
第 1—3 题
阅读下面的新诗,然后回答问题。 [15 分]
扬起脸来,

我爱听,
向着那白茫茫的银河,

人家把星
一,二,三,你数!

叫做星星。
呵,它们是那么多,那么多……

臧克家《星星》
夜空是另一个世界,

1. 读完此诗,你认为星星“谁也不排挤谁”的原因是什么? [4 分]
星星是它的子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谁也不排挤谁,
2. “渺小得没有名字”说明什么?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3. 试说说“它们用自己的光圈”一句中“自己的光圈”的含义。 [3 分] 丝》。1926 年秋,考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曾参加讨伐反动军夏斗寅的战役。大革命失败后,
逃亡东北。1929 年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发表新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静在晚林中》。1934 年毕业于国立山东大学中文
系。在校期间,在新诗创作上得到闻一多、王统照的鼓
4. 读完这首诗以后,你有什么感想? [6 分] 励与帮助。1932 年在《新月》4 卷 7 期发表第一首诗作
《难民》。1933 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出版。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着又出版了《罪恶的黑手》、《运河》两本诗集和长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的写照》。1936 年参加中国文艺家协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前方度过了 5 年的艰苦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38 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出版有《从军
行》等诗集。1942 年秋到重庆,参加“文协”的活动,
次年出版长诗《古树的花朵》、《泥土的歌》等诗集。

赏析提示: 抗日战争胜利后,到上海主编《文讯》月刊和《创
造诗丛》,出版了政治讽刺诗集《宝贝儿》、《生命的零度》。1948 年底,由于国民党政府的
A 对黑暗社会的驱赶,充分表示它们的存在和价值。
压力,逃亡香港。
B 指黑暗社会。
C 但在人民群众之间没有尔虞我诈,有的是纯真、团结。 1949 年 3 月到达北平,7 月参加第—次文代会。以后历任华北大学文艺学院研究员、中国
D 表达个人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有多得是数不过来的人民群众才能显示 作协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主要诗集有《欢呼集》、《凯旋》,出版了《学诗断
他们存在的价值。 想》等理论、随笔集。粉碎四人帮以后,散文写得比诗更多,除两次增订了《臧克家诗选》
外,出版了散文集《怀人集》、《诗与生活》、《臧克家抒情散文选》等。
E 借咏星星而赞美广大的人民。
F 指光芒,象征能力、作用。
他曾任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顾问和《诗刊》顾问,中国写作协会会长。
G 虽然在黑暗社会里是渺小。 2004 年 2 月 5 日,臧克家因冠心病、尿毒症导致多脏器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 98 岁。
H 比喻,指人民群众虽是黑暗社会的一部分。
I 以致不引人注意。 臧克家的诗多以旧中国农村生活为题材,被称为农民诗人或泥土诗人。《星星》写于 1946
年,是诗人后期代表诗作。《星星》借用对星星的赞颂,热情歌颂了人们群众的品格、价值、
力量、意义,以及对人民的新世纪的热切向往之余,也反映了诗人对旧中国黑暗社会的憎恶。

臧克家(1905 - 2004)山东诺城人。18 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胶东半岛的农村。1923 年入济


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受五四运动影响,学习写诗。1925 年处女作《别十与天罡》载《语
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