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51

申请中国传媒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绘本书的传播功能研究

Communication Function
in Children’s Picture Books

培养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研究生姓名:黄若涛 学 号:2003603001
专业: 传播学 研究方向:传播理论学
导师: 陈卫星教授 导师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入学日期:2003 年 9 月 毕业日期:2006 年 6 月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传媒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
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 名: 日 期: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国传媒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
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 名: 导师签名: 日 期:
目 录

中文摘要 .................................................... 1

ABSTRACT .................................................... 4

第一章 前言 ................................................. 9

第一节:开展绘本书研究的意义 .............................. 11

第二节:论文所使用的主要术语的界定 ........................ 17

第三节: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 24

第二章:绘本书的界定与内容要素研究.......................... 26

第一节:绘本书的界定 ...................................... 26

第二节:绘本书的表意符号 .................................. 32

第三节:绘本书的表意功能 .................................. 43

本章小结 .................................................. 48

第三章:绘本书在多媒介环境中的传播意义...................... 51

第一节:表意符号发展:从原始图画书到现代绘本 .............. 51
第二节:绘本书所面对的多媒介环境分析 ...................... 59

第三节:图书的媒介化变迁 .................................. 65

第四节:儿童的多媒介选择 .................................. 69

第五节:绘本书的意义 ...................................... 77

本章小结 .................................................. 80

第四章:绘本书对儿童的媒介教育功能 ......................... 83

第一节:绘本书——对“儿童”的哺育 ........................ 83

第二节:儿童对“什么是阅读”的认知水平的实验性研究 ........ 87

第三节:绘本书与儿童的阅读学习 ............................ 90

第四节:儿童读者绘本书阅读行为研究 ........................ 94

第五节:图书阅读与儿童的社会经验获取 ..................... 105

本章小结 ................................................. 110

第五章:绘本书对儿童出版专业化发展的传播价值............... 113

第一节、中外绘本书的出版与市场差异 ....................... 113

第二节:绘本书选题专业性开发的探讨 ....................... 117

第三节:绘本图书的分类与儿童图书“市场分级”的思路 ....... 122

第四节:儿童出版的专业化与产业化发展的意义 ............... 128


本章小结 ................................................. 131

结 语 .................................................. 135

参考书目 .................................................. 137


中文摘要

论文以绘本书作为研究的载体,通过对绘本书的传播功能的研究,关注了在当代
多媒介环境中图书对儿童的价值。媒介与儿童发展的关系问题是传播学研究中一个重
要的环节,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的媒体不断挑战和改变着旧的媒体,
对于图书而言,在过去 100 年间,图书经历了从独一无二的媒体主宰到如今以辅助媒
体形式而存在,陆续受到来自报纸、广播、电视、电脑、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所带
来的传播手段和方式的冲击。多媒介环境中不同媒体所使用的信息传递方式和获取成
本有很大的不同,对信息的选择加工和传播角度及侧重点各有差异。面对众多的差异
和多种的选择,以图书为主的传统媒体由于信息接受效益上的弱势和付费购买的阅读
成本,已越来越多地被新媒介时代的儿童所忽略。而这种改变,带来了我们对图书与
儿童有效接触的意义的关注。
儿童图书的类型繁多,论文选择了绘本书作为研究的载体,主要考虑到:从叙述
结构上来说:绘本书兼具文字和图片两种叙述形式而带来对儿童阅读研究的便利性,
使我们更易于在同一个叙事环境中来考查儿童对文字与图片阅读不同的发展轨迹和
相互影响;从内容上说绘本书的内容具有很强的传统性,在儿童阅读前就从别的媒介
渠道:如听父母讲故事或看电视、听广播等,听过或看过大致的内容,为在新媒介环
境下儿童的信息接受差异的探讨提供了操作上的可行性;从绘本书的行业发展而言,
我国与西方出版发达的国家的绘本书市场差异非常巨大,对中外不同的市场理论和操
作的探讨可以对我国儿童图书出版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1
作为儿童出版物中的一种类型,绘本书是 :
“依靠文字语言(verbal)和视觉图
片(visual)的相互关系来共同起到故事情节的叙述作用的图书类型,绘本书中的图片
(picture)作为书的内容在每一页中都出现,并对故事叙述的完整性起到不可缺少
的工具性作用。”所以:绘本书的构成要素为文字和图片,并以图片为主要的工具性
元素;绘本书的情节和意义表述建立在文字语言与视觉图片的相互关系上,并以图片
的叙述性为主。虽然绘本书的读者对象并不局限于儿童,但从论文的研究范围而言,
主要以儿童绘本书为研究的载体。为了对所研究的绘本书有一个更为明确的界定,论
文区分了与儿童绘本图书有类似之处的其他儿童出版物,如:插画书、连环画书、漫
画书和动画书。从叙述的主体、图片与文字间的关系、图片间的关系和图片的独立性

1
Maria Nikolajeva,Carole Scott(2000):《How picture books Work》Garland Press

-1-
四个层面探讨了这些不同出版物间的关系,并在这个基础上,对绘本书的本质给出了
界定,即绘本书以图片的逻辑性作为意义生成的主要手段,而文字主要作为辅助性的
工具来引导对图片意义的解读。绘本书中图片具有逻辑关系被认为是绘本书区别于其
他各类带有图片的插图书的重要标志。在此基础上绘本书所具有的特点是:多渠道的
叙事结构,开放的空间性和内联的解读性,这些特质赋予了绘本书在阅读中的极大的
延伸性和使用功能上“非图书性”。
在探讨媒介与儿童发展的大框架下,论文对绘本书传播功能的研究主要建立在三
个层面:从多媒介的竞争环境与儿童的媒介接触的层面;从儿童阅读与认知发展和社
会经验的获得层面;从儿童出版业产业化与专业化发展的层面。这三个层面从媒介环
境、儿童发展、出版市场三个不同角度互相支撑,为绘本书的传播功能分析提供了依
据。
从多媒介的竞争环境与儿童的媒介接触的角度,论文从媒介生态的角度关注了在
多媒介环境中媒介接触的差异性。绘本图书的发展有着很长的历史,但随着人类文化
发展中表意符号的运用的变化和现代媒介技术的更替,多媒介环境带来了不同媒介的
表意方式的差异。图书已从单一的载体转变为兼具媒介的属性,这些变化影响到图书
本身的出版策略,结构方式和内容构成。对儿童读者而言,在面对绘本书的同时,他
们还面对着广播、电视和网络等众多其他媒体,媒介的差异性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不
同的影响:不同的文本符号、互动性和信息获取效益。论文提出了媒介接触的差异性
的概念,即与不同媒体的接触对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和认知发展都会带来有差异的影
响。不同的传播学者对它所带给儿童的影响有不同的认识。但无论媒介的接触差异性
对儿童带来的影响有多大,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媒介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参照渠道。在
儿童的成长中需要不断完成对社会意义的解读,其解读能力成为了儿童成长的重要标
志,在这个过程中,图书对社会意义的传递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如
何才能帮助儿童通过阅读来从图书中获得社会意义的理解,是图书在媒介环境的竞争
中所必须面对的。
从儿童的阅读教育与认知发展的层面而言,论文首先关注了绘本书对儿童的“哺
育”所具有的媒介教育性。儿童是一个独立于成人的个体,有自己的尊严和权利。对
于儿童的教育,教育者要“尊重未成熟状态”
。而这种“未成熟的状态”就是儿童独
立性存在的意义。绘本书真实地反映了孩子们所认识的世界,绘本书的逻辑结构与认
知符号、想象和节奏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儿童世界中的丰富性和无限性,它的魅力在于
它用儿童可以感知的方式引导儿童在“未成熟的状态”下,完成对“成熟性”社会意
义的理解。从这样的角度,论文探讨了儿童对阅读的本质的理解,提出了儿童阅读深

-2-
层面的特殊性和他们的发展过程。强调在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中很重要的是并不
是加快识字量,而是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进入方式和获得多种阅读手段的体验。儿童
对文字和图片的识读过程是有差异的。对儿童阅读能力的早期发展而言,需要帮助他
们建立起对文字符号和图片的识读经验。而阅读教育的本质要求就是为儿童的多种阅
读体验提供科学的引导。论文还讨论了中英文由于语言的差异而带来的在阅读学习中
存在的不同和阅读能力获得中共同需要的基础,关注了在阅读教育中所采用的不同的
方法和给儿童读者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对儿童的早期阅读学习而言,绘本书的阅读体
验就如同儿童在练习走路前的爬行一样,是十分必备的基础,不仅对儿童的文字阅读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儿童的图片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意义的获得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
作用。除了对儿童的阅读与认知发展有促进之外,绘本书为儿童提供了获得社会公共
经验的有效渠道。论文分析了图书对社会公共经验的传播和儿童对社会经验的获取方
式,绘本书作为儿童早期所接触到的有效的媒介渠道,在故事的意义表达中为儿童的
社会化发展和对社会公共经验理解提供了帮助。
从儿童出版业产业化与专业化发展角度而言,论文从分析中外绘本图书的出版与
文化差异中提出了对绘本选题开发和市场分级的专业发展思路,对绘本图书的专业化
发展在我国现代出版管理的产业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展开了讨论。我国的绘本出版还
处于起步阶段,从前端的选题开发到后端的读者阅读需求的开发都有着需要培育的地
方。论文提出了儿童出版专业化分化的必要性,并讨论了现代绘本图书出版所需要的
对绘本选题多层次开发的意义和建立儿童图书的市场分级的标准。从行业发展的角度
对绘本图书的传播现状和功能提出了思考
论文围绕在现当代多媒介环境下的儿童发展与媒介选择的有关问题,对绘本书的
传播功能作出了一定的回答,分析了多种媒介对儿童发展的不同影响,提出了图书和
阅读对儿童发展所具有的重要的意义,强调了媒介的教育性和在产业化发展背景下,
绘本图书专业化发展的基础要求。对儿童教育、媒介研究、儿童出版都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绘本书 阅读 传播功能 多媒介环境

-3-
Abstract

Picture books are main research topic in this dissertation. By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 function of picture book, the dissertation paid more attention on the values
of books to contemporary children in multimedia environ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and children’s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 in communication theories.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media technology, mew media have
challenged and changed the old media greatly. In the past 100 years, Books experienced
the changes from dominant media to support media and have to face the challenges from
new media. New media, such as newspaper, broadcasting, television, PC, Internet and
mobile phone, use their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modes to build a
complicated multimedia environment and have different way to deliver and receive
information. Their ways to choose, express and emphasis information are also very
different. Because of low efficiency to receive information and pay for reading, books are
more and more ignored by contemporary children in the competitions with other fungible
media. All these changes brought us the thoughts about the situation of books and their
effective connection with Children.
There are quite different kinds of books suitable for children’s reading. The main
reasons for choosing pictures book as the research topic are as the following three points:
Firstly, from the narrative construction, picture books are convenient for children’s reading
with the narration of both pictures and words, which is helpful for my research on
children’s reading behavior development and the different influence from picture and
words under the same narrative background. Secondly considering the narrative contents,
most of picture books talk about the traditional stories which are quite also delivered by
parents, TV or broadcasting and brought children the background to understand the
pictures. In that case, the reading affection study is under a multimedia environment and

-4-
creates the chance to conduct the research about the difference channels and children’s
information receive. As for the situation of picture books industry, there are big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 countries. The research about picture book marketing theories and
practical method is useful to provide some thoughts on the developing way of Chinese
children’s book industry.
As a special kind of children’s books, picture books are identified as “ the books
which narrate the story by the connection of verbal and visual, and the pictures appear in
each pages and work as necessary tool to support the story narration”. From the
identification we could conclude that the two narrative elements, picture and word, have
different situation for the story building: picture works as the main tool and u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rbal and visual to develop plot and express meanings. Although the
readership of picture books is not limited to children, picture books are more referred as
children’s reading materials in this dissertation.
For a more clear identification of picture book, this dissertation has discusse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picture book and other similar children’s books as illustrated book,
picture-story book, comic book and cartoon book.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ed their
differences at four different levels: the narrative subj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rbal
and visu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ictures, and the independence of pictures. On the
basis of these four levels discussion, the essential of picture book are identified as
“ pictures in picture book have logic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other and could contribute
to meaning-building without words”. Different kinds of picture book have diff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pictures and words but all picture book have the following four
characteristics: multi-channel narrative construction, open structure, inner decoded and
extended reading function to “extra-book-reading”.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relationship study of media and children’s development,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ed the communication function of picture books on the basis of
three different levels: the first level i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munication of
public social experiences and children’s media choosing in the multimedia environment;
the second level i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s reading behavior and their
cognitive development;Third level is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ldren’s book
publishing industry in China; These three levels support each other within the fields of
children, social and media and provided instruction for communication function study of

-5-
picture books.
The dissertation started research from the communication meaning study of picture
book in the media environment. Following the discuss of the communication of public
social experiences and children’s media contact, this dissertation paid attention to the
media contact difference to children under the multimedia environment. Books have
changed their characteristics from simplex knowledge carrier to the concurrent media of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These changes have also brought the influence on the book
publishing strategy, its narrative construction and content structure. Changes are not only
happened in books but also in young readers. They have more and more new media to
choose and more and more prefer to use new media. Is there an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using of different media and what is their different influence to children’s development?
Started the research from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media, as content symbols,
the interactive ways, the efficiencies of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the dissertation pointed 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media contact and emphasis that difference could brought
different influence to children’s socialization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Children’s
developments have three levels: biology development,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socialization development. Children’s socialization achieved by the interactive between
children and their social environment and infected by their personal conditions as sexual,
age, talent, characteristics and physique.
The study of children’s reading behavior and their cognitive development started from
the nurture of children. Children are independent human beings with their own dignity
and rights. Educator should understand children’s immature state and respect it. Picture
books exhibit this immature children’s worlds which children could cognized and show the
abundance and unlimited by their logic construction. About the reading behavior study,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d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tial to reading at first and
pointed out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 reading behavior and their developing
process. The dissertation emphasis that the more important meanings for early reading
capability development is to help children find good entering way to flute reading and get
many experience from different reading methods.
The process for children to read words and pictures is different. For children’s early
development of reading behavior, we need to help them build the experience of symbols
decoding of pictures and words. The essential of reading education is to provide the guide

-6-
line to children’s many different reading experience.
The dissertation also talked about different influence elements on children’s reading
study and the same basic needs to the acquisition of reading capability. Besides the
language elements, English and Chinese, it also discussed the influences from different
training methods and found that young readers’ capability of reading and meaning
acquisition are positive effected by the word-and-picture reading training. Picture book
reading, as the climbing before walking, is an very necessory foundation for children’s
early reading study.
During the early period of children’s socialization, they did not have standard
reference and their judge capability is very limited. In their early start of biology and
psychology development children accepted all information and experience which received
from different media with different influences. Although different influences could be
brought from different media brought, different media all worked as important channel for
children to get public social experiences. The capability to understand the social meanings
is the mark to judge children’s growing. Different from other media, books are addressed
as the core channel to deliver social experience. But as we know, more and more children
did not like reading. How to help young children to decode the social meanings from book
reading is a challenge task of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books and the other media. From
the point of multimedia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and the situation of publishing industry,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d both the historic needs and the current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picture book publishing.
Picture books have a long development history. Meaning symbols had been used to
express meanings in different human being’s culture before the appearance of modern
publishing industry. In different language and culture environment, the level to using
no-words (as pictures) as the meaning carriers to express meanings is different, which also
brought the different publishing and reading culture. Picture book publishing industry in
China is currently on the first stage of development.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more
research needed to be given to support the new titles building and end-users satisfaction.
This dissertation talked about the specialization of children’s publishing industry and th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children’s book market. Some thoughts also are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shing industry in China.

-7-
In one word,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d the communication function of picture book
from the research of children’s development and media contacting in the contemporary
multimedia environment.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media influences to children’s
development, this dissertation point out the important meanings of book rea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emphasis the media educational function. It also brought the
needs analysis for the speci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picture books under the publishing
industrialization environment in China. All these thoughts would benefit the theories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education, media research and children’s book publishing
industry.

Key words:
Picture book、Reading、Communication function、Multimedia environment

-8-
第一章 前言

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不断挑战和改变着旧的媒体,对于图
书而言,这种冲击又是尤其剧烈。在过去 100 年间,图书经历了从独一无二的媒体主
宰到如今以辅助媒体形式而存在,陆续受到来自报纸、广播、电视、电脑、互联网和
手机等新媒体所带来的传播手段和方式的冲击,不仅仅在传播量上远远落后于新的媒
体,更主要的是新媒体所带来的信息传播方式和表达方式在培育和改变着我们的信息
接受者,特别是对于出生于多媒介时代的儿童,不仅使他们对传统媒体的认知和需求
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多媒介环境下,不同媒体所使用的信息传递方式和获
取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信息的选择和传播角度及侧重点各有差异,在面对众多的差异
和多种的选择,以图书为主的传统媒体由于信息接受效益上的弱势和付费购买的阅读
成本,已越来越多地被新媒介时代的儿童所忽略。而这种变化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对儿
童认知方式和阅读能力的影响,对儿童的知识建构和人格形成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有些问题尤其值得我们关注:如如何看待信息接受的媒介
化差异?载体的差别、传播环境的区别使得传播环境与读者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不同媒介形式所使用的信息接受方式对我们是否具有相同的意义和影响?印刷
性的文字与图片的符号阅读对儿童认知发展是否具有特定的意义?他们如何帮助儿
童来建构认知观念和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在多媒体环境下,图片阅读是否对儿童
的文字阅读产生影响?等等。这些问题的思考是对“媒介环境与儿童发展”这样一个
命题的关注,在这个复杂而庞大的思考体系中,我力图以一个出版研究者的角度,以
图书这样一个传统媒体为起点,以儿童早期主要的阅读物:绘本书为载体来探讨儿童
的阅读发展及其影响因素,从儿童的阅读能力的发展角度来探询答案。而之所以选择
绘本书作为研究的载体,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绘本书不仅是儿童阅读发展早期的主要读物,它更以兼具文字和图片两种叙
述形式而带来对儿童阅读研究的便利性。文字阅读和图片阅读相比所揭露出的阅读过
程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所需要的阅读技能和训练的方式也是不同的。绘本书我们能
更易于在同一个叙事环境中来考查儿童对文字与图片阅读的不同的发展轨迹和相互
影响。
二、许多绘本书的内容具有很强的传统性(长期连续出版,有的出版历史长达七、

-9-
八十年)
,一些传统的儿童绘本故事,在他们阅读前就从别的渠道:如听父母讲故事
或看电视、听广播等,听过或看过大致的内容。为儿童绘本阅读的研究与在新媒介环
境下儿童的信息接受差异的探讨提供了操作上的可行性。
三、绘本书在我国的发展十分缓慢,而在西方出版发达的国家却发展地十分成熟,
有人预言中国绘本书市场的成熟还需要 30-50 年的孕育期。在市场差异如此巨大的今
天,理论性的探讨尤其重要。或许正因为如此,本文所使用的调研案例和绘本书分析
主要是对英国和欧洲儿童绘本市场的理论和操作的引进,借助对英国和欧洲儿童绘本
读物的考察和对儿童阅读发展的相互关系的反思,来对我国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和儿
童图书出版所应承担的作用带来一些思考。
在关注儿童对绘本图书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媒介环境的大
背景下,如何评估和认识在新媒介时代儿童的阅读行为决定了如何定位我们的儿童出
版物。而对儿童阅读的研究也需要重新评估:如何在新媒介环境中引导儿童建立面向
多媒介环境的有效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如何为新媒介形式下的传统媒体寻求到
来自于受众需求层面的发展空间和新的出版形式?如何拓展面向多媒介环境的受众
研究的理论?面对这样一系列问题,本文站在媒介发展的角度,以儿童的阅读与认知
行为在多媒体时代的变化与差异为研究的圆点,探讨儿童在信息接受过程中,特别是
在有图像符号的文字阅读环境中阅读行为的发展为研究主干,借助儿童绘本书来探讨
儿童阅读认知的建立过程及其意义。
了解儿童自身对什么是阅读和什么是读者的判定,了解他们文字和图片阅读行为
发展的阶段性与培养的针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多媒介环境中如何发展和培育儿童的
文字与图像符号的阅读能力和多媒介信息接受的平衡力提供一定的参考。对儿童图书
出版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如根据儿童的认知能力的特点来设定儿童读物的结构,完成
文字与图片的平衡;从图书的形式感和儿童的兴趣发生的特点来了解儿童图书的形式
多样性所具有的阅读价值等,对儿童出版的一些操作性的问题也提供一些自己的思
考,并在此基础上审视我们的受众研究理论和儿童出版理论,探讨儿童出版的社会需
求和意义,发现并提出在媒介融合及全球化背景下的儿童出版业所面对的机遇与挑
战,为做好儿童出版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 10 -
第一节:开展绘本书研究的意义

一、多媒介环境下的媒介教育性需求

生活在多媒介环境中的儿童是幸运的,又是艰难的。在“痛并快乐着”的成长过
程中,与他们的前辈相比,他们拥有了更多的信息资源,可以更加广阔与轻松地获取
信息,同时可以跨越空间的阻隔来交流。他们的娱乐生活也更加丰富,电脑模拟了一
切过去不曾展现的图景,把一切不可实现转变为可能,强大的技术支持赋予了新一代
没有禁锢的思维空间。而在这种获得的同时,也带给他们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媒介技
术的巨大挑战。当信息的获得紧紧地与掌握媒介使用技术和拥有媒介的能力相结合
时,儿童被迫在不断地跟进。而媒介的多样化也带来了对媒介内容把握和选择能力不
断提高的要求,儿童提前进入一个更加复杂的环境,或许在他们还不具备一定的判断
能力的时候,他们就需要对信息内容作出选择,而媒介环境中不同意见的差异使媒介
失去了指导性,儿童在不确定和摇摆中不断地总结和固化自己的判断,在这个过程中,
儿童所面对的信息干扰、不完善的信息选择能力和需要不断提高的操作技术成为了多
媒介环境带来的挑战。
传播学者曾对不同媒介时代的人的差异作出过研究,发现媒介环境对人的影响是
十分巨大的。从单一性的图书到目前第五媒体的出现,社会的价值标准和交际方式发
生了较大的变化。新媒介更多地带来了世界性文化的交流,打破了东西方国家在道德
判断、价值取向上的隔绝,使得现代的儿童更加易于接受新的和不同的观念,而在这
2
个过程中,儿童的开放度和改变能力会远远快于他们的前辈, 有时,他们的改变会
受到来自传统文化和前辈固有思想的置疑,使得在他们身上,观念的改变有时比信息
的获得所带来地冲突更加地突出,而这样地挑战也是现代儿童所必需面对的。
媒介所具有的社会属性中,教育性是不容忽视的。媒介具有开展社会教育的价值,
体现出公众对媒介所提供的信息和提供方式上的社会性要求。不同形式的媒介在信息
内容的选择上具有差异,在信息发布的渠道和主要受众对象上也有不同的侧重点。在
媒介逐渐大众化的今天,儿童具有了媒介介入更便捷的渠道和方式,使得信息公开的

2
卜卫:《大众传播对儿童的社会化和观念现代的影响》,《新闻研究资料》,第 55 期。

- 11 -
范围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地扩大,媒介的社会教育性需求也就越来越多地被公
众所倡导。
媒介的教育性不仅仅表现在对媒介内容的要求上,同时随着媒介技术的专业性
发展,也越来越多地要求媒介本身的专业化。专业化要求是多媒介环境中媒介从信息
广度走向信息深度的历史性发展,当信息的获取成本逐渐降低时,信息的品质要求就
越来越多地成为媒介参与信息竞争的因素。媒介的专业化不仅要求媒介形成自己比较
确定的信息领域和表达方式,同时对媒介信息的使用价值和介入方式需要提供面向受
众的社会指导。而这种指导对儿童的信息介入显得尤其重要。媒介内容的专业化站在
信息区分的角度对不同媒介的社会教育意义给出了界定,而媒介发布的专业化则对媒
介的社会使用提出了要求:媒介不仅仅是信息的供应商,同时对信息市场提供受众接
受中的标注和引导。
对儿童而言,媒介是他们获取社会信息的重要渠道,早期的信息接触和对媒介
的使用经历会对他们的身心发展起到很大的影响。3所以面对儿童读者的媒体,其引
导性和教育性就显得尤其重要。不仅提供合适的内容,同时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帮助
儿童完成其社会性和认知能力上的发展。

二、传统图书和阅读在多媒介环境中的意义

如果我们的出版人有机会看到并研究现在的还孩子们在手机短信和网络聊天室
里所使用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如用~>_<~符号代表“哭泣”和“伤心”
,用^_^来代表
“微笑”和“快乐”
)我们或许可以更多地理解他们花在图书阅读上的时间和兴趣在
逐渐减少的原因。我们的出版语言和模式仍然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的标准,而我
们没有发现在那个年代——图书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的渠道,而现在——一
个新媒介时代,图书被看作电子媒体的“辅助媒体”而存在。在这种差异下,我们需
要调整的不仅仅是增加出版物的量和提高图书的“针对性”,以量来抗争“海量”的
电子媒体对传统印刷出版物的冲击,更主要的是要调整图书在大的媒介背景下的对人
们信息需求的契合,找到图书和阅读对人和社会的意义。而这种意义的建立对我们所
面对的出生和成长在电子和网络媒体时代的孩子们而言则显得尤其重要。这些被冠之
以“电子读者”的孩子们是否还有兴趣来阅读印刷出版物——通过接触纸张和解读文
字来获取信息?什么是阅读对儿童的当下意义?

3
卜卫《进入“地球村”——中国儿童与大众传播》,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 年。

- 12 -
“阅读”的意义所涉及的领域已经远远超出了对出版与图书的价值的探讨4。图
书作为阅读行为发生较早的比较系统的媒体受到了来自其他媒体的冲击,但这并没有
影响阅读行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阅读行为开始在多种感知器官的配合下发展。对文
字阅读而言,儿童的阅读能力的要求较之以前并没有减弱,但却发生了变化。之所以
说这种阅读能力没有减弱的原因在于:即便是影音符号具有了传播优势的今天,我们
的教育基础本身仍然还是要以文字为基础,所有的升学就业都要通过以文字表达为标
准的考试。运用文字的能力随着文字在不同媒介环境中以不同形式来出现提高了人的
逻辑思维与文字的关系。而对于整个社会的环境而言,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的制度建
构、观念建构乃至于概念演绎还是基本上基于文字的表达,甚至美学意义上的形象推
理还是要依附在文字的基础上。这就是哲学家说的有元语言,但是没有元影像,因为
后者是可以任意解释的。至于视听传播的泛滥对当下少年儿童教育的影响,虽然说是
越来越大,当然是由于商业传播的动力。但是,教育以文字为基础的制度目前还没有
看到被颠覆的可能。所以阅读对儿童的要求并没有随着印刷媒介的减弱而削弱,但发
生了要求上的变化:当下少儿所处的阅读环境,互动的信息或者需要互动的反应越来
越多,阅读训练越来越需要考虑到信息环境的复合性。
最近十几年的研究表明:阅读不应被看作是简单的认知能力的学习,而是社会心
理语言(sociopsycholinguitic)的互动性行为(Teale, Sulaby, 1989)5。即便是很
小的孩子,在其获取信息和能力的过程中,也需要成为读者,而其阅读行为建立在文
字意义解读的基础上并不断地进化(Gibson,1989 6 ; Schickedanz,1986 7 ; Sulzby,
1985)8,故此,文字解读能力的发展被看作是开始于婴幼儿时期的多面向的复杂过
程。而对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研究表明:他们的阅读行为往往和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有

4
在(美)Jill Howard Allor 和 Rebecca B. McCathren 的论文:Developing Emergent literacy Skills Through Storybook
Reading, Reading Psychology Vol 39,No 2, 2003 中,提出了阅读与儿童文学发展的关系不仅是作为对文字和印刷作
品的认读,同时,对以语言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思维与认知能力的发展,对图片与空间的意识能力都有很多的促
进性。
5
见 Teale W &Sulzby E(1989) Emergent Literacy: New Perspectives. In D. Strickland &L.M. Morrow (eds), Emerging
Literacy: Young Children Learn to Read and Write (pp1-15) Neward,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提出阅读
能力的发展与写作能力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而制约这些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儿童对文字意义的掌握,儿
童的阅读过程就是对对言辞符号意义在文字环境下的释放。
6
见 Gibson, L (1989) Through Children’s Eyes: Literacy Learning in the Early Year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提出早期儿童识字能力的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结合儿童对意义在口头语言和文字环境下
的不同使用才能得以更快地发展。
7
见 Schickedanz J (1986) More than the ABC’s: The Early Stages of Reading and Writing.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提出对早期阅读学习者的阅读发展所必备的材料支持,包括对语音
环境和文字环境的使用,对多种图片符号的应用等,强调了多形式的接触环境是儿童阅读发展的必要支持。
8
见 Sulzby E (1985) Children’s Emergent Reading of Favourite Storybooks: A Developmental Study.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20,458-481 提出故事书对儿童阅读发展的有利促进作用:建立起一定的可以理解的逻辑环境和叙事结
构,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利于儿童对意义建构和表达的学习。

- 13 -
不同的含义,如儿童并不认为阅读是需要了解图书作者在图书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的
(Bissex,1980)9,在幼儿的阅读中,他们更倾向于去发现的和辨认,而这样的过程
差异性之大充满了他们整个阅读的学习阶段,但当幼儿有更多的机会与阅读材料互动
或与有经验的成熟读者交流时,他们的阅读行为会发生改变(Forester,1986)10,会
开始学习如何准确地获得对作者意义地了解。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英国儿童阅读研究学者 John Downing11 在其对幼儿与阅
读相关的概念(如:词、字母)的理解性研究中发现:幼儿在入学阶段仍然处于对阅
读的“认知困惑”
(cognitive confusion)状态。而图书阅读的意义,只要社会制度
还建立在文字的基础上,恐怕现在还不可能被颠覆。一直以来的研究不管是行为主义
还是心理主义,所争论的主要问题在于儿童的语言性活动中的秩序性问题:社会性、
自我中心的、交流的等等。而这些问题的形成是否与媒介接触形式有关?我们是否可
以从早期的语言与文字体验与媒介形式的关系,或者图书阅读对幼儿的影响中来找到
一些答案呢?
1997 年,美国学者 Linda Teran Strommen 和 Barbara Fowles Mates 发表了他
们对“幼儿对阅读的本质的理解”的长达三年的研究报告。研究表明:幼儿对什么是
阅读和什么是读者的理解和我们传统的对阅读和读者的界定是不同的,图书的意义就
在于这样的常规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而阅读的过程就是建构一个有意义的可以解释
的次序,而这个次序是由书上显示的页码决定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研究发现儿
童阅读的自主建构性和自我完善性在逐渐增强,阅读被儿童理解为“推测一个特别意
义解释的过程”,儿童开始了解到如何应用社会心理语言的知识来建立联想、推理等
基本的人类认知秩序。对许多孩子而言,这意味着虽然图书上的文字和图片含有固定
的明确的意义,但对文字的选择却并不是要那么确切的。如何才能有效地帮助儿童从
原始的阅读状态开始进入这样一个科学与系统的阅读过程,需要我们考虑儿童心理对
于外在世界的识别过程,同时也要考虑到心理学意义上的经济原则,就是说什么方式
更有效,什么方式可以产生一种过程的循环和深入,这成为对儿童阅读认知很重要地
出发点。
在这样的意义背景下,我们就需要重新了解儿童阅读心理的发展过程和不断变化

9
见 Bissex G (1980) Gnys at work: A Child Learns To Write and Read. Cambridge, 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提出儿
童的阅读是自我创造意义的过程。
10
见 Forester A D(1986) Apprenticeship in the art of literacy, Roles in Literacy Learning: A new Perspective (pp66-72)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11
见 Downing, J (1972) A summary of evidence related to the cognitive clarity theory of read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Reading Conference, New Orleans, LA.在这次会议上,John Downing 提出了幼儿对阅
读的认知困惑的状态。

- 14 -
的阅读需要,在引导儿童的过程中我们的管理者,教育者,出版者自身也需要不断地
学习。同时,我们过去对受众的研究多停留在把受众作为某类信息接受者的单纬度层
面来进行,而没有考虑到信息本身不同的传递和解读方式也会对受众产生综合的影
响,要把受众作为不同的信息接受方式下的一个综合体来考虑。同样,在受众的研究
中特别是对儿童读者的研究,在国内开展得比较晚,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以儿童为
核心的受众研究理论。我们的儿童教育也存在着较大的需要改进的地方。虽然我国已
经形成了重视儿童教育的精神土壤,但许多投入带有盲目冲动的色彩,再加上中国还
缺乏一套针对儿童教育的专业、权威和系统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我国,如何对儿童
开展图书阅读的教育与培养,在不断发展的高新电子媒体的包围中就显得尤其突出。

三、儿童教育与儿童出版的需求

对早期阅读教育的认识往往倾向于把阅读与识字联系在一起,将识字量作为主要
的教育目标来追求,却忽视了儿童独立价值的培养,强制性教学和考核体系对阅读教
学的开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随着外部媒介环境的不断变化,儿童的阅读培养也需要不断调整。而目前,仍然
缺乏建立在儿童认知发展科学基础上的新的儿童阅读能力培养方案,使得学校与家庭
阅读教育都缺乏相应的指导。有关调查显示:83%的家长把早期阅读当作提前开始的
识字教育,不能理解儿童阅读活动的正确含义。当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
的:首先,和我们的阅读文字的要求有关。和英语由 26 个字母组成单词和句法不同,
中文有好几千个常用字和 400 个常用音节,每一个汉字都需要单独记忆并了解在不同
环境中的用法,对字的识别数量和记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开展自我阅读的
时间。其次,在我们的教育思想中,存在着追求功利性的阅读目标的设计,将儿童的
读书活动作为儿童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工具,而忽略了兴趣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才
是早期阅读的价值所在。让低幼儿童大量阅读知识性、文学性内容,对他们的成长起
到拔苗助长的作用。而在这个现象的背后,反映出我们在儿童教育中成人化的倾向,
简单地按照成年人思维和学习的接受方式来指导儿童的教育,而没有考虑到儿童自身
的成长需求和接受的发展性。
在阅读方法上也缺乏科学的指导:如对起始年龄的认识和对各年龄段的阅读训练
的发展要求等。对学校教育而言,阅读教学的策略上大多依照字、词、句、段、篇的
传统来进行,重视测验,忽视阅读兴趣的培养,过分注重对一篇文章的深入分析而缺
乏对正确阅读行为的培养和促进阅读能力的增长。对处于阅读能力发展关键期的低幼

- 15 -
儿童来说,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基于年龄特征,如儿童个体差异大、接受信息方式不
同等,必须确保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是快乐的、轻松的、游戏化的,单纯强调阅读能
力的发展而缺乏对方法的选择会陷入给孩子增加学习负担的困境,从而剥夺孩子的快
乐童年。同时,许多家庭缺乏阅读的氛围和习惯。据调查,能够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
的家庭,即使是在北京这样文化教育最发达的城市,比例也不足 20%。对阅读教育方
式的缺乏,一方面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衔接上的脱节,而另一方面也反应出由于
出版物本身指导性的不够和出版业在出版规划中专业发展的不够成熟而没有尽到对
读者的有效指导。
儿童阅读材料的出版与市场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儿童教育的基本
状况。在我国,儿童学校教育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需要儿童家长支付购买,这对我国
的儿童图书出版业而言是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利润来源。但对家庭支付能力而言,无疑
削弱了购买其他类型图书的能力。这样的市场购买力的分配,反过来又会更多地刺激
儿童出版社投入大量地精力和时间来开发教材与教辅图书,在这样地循环和反复中,
我国的儿童出版物市场带有了很深厚的“面向教育”的特色,即便是儿童课外的读物,
如果没有合适的理由来与某些考试或辅导挂上边,可能在市场上的反映就会减弱许
多。而儿童所需要的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多功能的阅读材料。什么是优秀的儿童读物?
那就是要能感动儿童和吸引儿童的,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并与儿童分享这些感受
的同时,也能给予儿童积极的引导。一本好书,就如同一位智慧的老人。但创造这样
的好书,需要的却是对儿童的研究和专业性的出版管理。
而我国的儿童书出版,在专业化的道路上只是刚刚开始。儿童图书具有了划分儿
童年龄段的出版概念,但段级区分仍不清晰,并且尚未形成清晰的市场分级和内容分
类的操作办法。从内容设计而言,对少儿读物的语言难度缺乏统一的测定标准和指标,
对内容的设定缺乏系统性,对图书的形式设计也缺乏儿童审美意义的设计标准,还没
有广泛的认识到儿童图书形式设计对儿童阅读的意义。而从儿童图书的阅读功能来
说:儿童读物仍以文学性内容为主,功能性读物比例很小。如果说目前的儿童读物在
满足一般阅读需求方面已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那么在培养儿童阅读能力的功能性读
物及以此为基础的儿童阅读发展服务还很缺乏。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儿童图书的
主题过于单一,唐诗宋词、古典童话,新老三字经仍然备受推崇,小猫小狗仍是常见
的主角,扬善抑恶的道德说教仍是常见的主题,具有时代感和现代气息的作品很少。
传播媒体的多元化,尤其是电视卡通的滥觞,吸引了儿童相当多的注意力,如果
没有较好的外部阅读气氛和环境,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将会带来不良影响。而在我
国的一些大城市,目前正在形成社区型的社会交往方式,但在社区花园、社区购物中

- 16 -
心的落成之时,对社区的图书馆普遍忽视使得没有能在较大的社会环境中形成阅读的
氛围,未能在阅读的方便上获得发挥作用。同时,针对阅读和读书活动的社会组织和
兴趣小组也非常缺少, 2004 年是国际阅读协会成立 40 周年,中国尚未加入会员国。
正是受到上面种种不利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儿童教育,特别是在阅读方面的教育与西
方发达国家相比有了一定的差距。西方发达国家的儿童在 6—9 个月时就开始阅读,
而中国儿童则普遍要到 2—3 岁左右才开始阅读活动。美国儿童在 4 岁后进入独立的、
自主性的大量阅读阶段,而中国儿童平均到 8 岁(小学二年级)才能达到这个水平。
据我国阅读研究学会公布的资料:虽然汉语阅读在阅读障碍发生率上比英语国家低,
但是根据专家对城市儿童的测量,汉语儿童阅读障碍的发生率也在 6—8%左右。中国
儿童阅读能力落差极大,有的 4 岁儿童能读名著,而有的 10 多岁的儿童却不能完整
地读书,这种现象具有相当的普遍性。由于社会发展不平衡,在地区差距、城乡差距、
贫富差距背景下,中国儿童的阅读教育获得严重不足,除去那些能够接受正常学前教
育的儿童,中国有将近 2000 万的流动儿童,6000 万的残障儿童,以及数量更为庞大
的农村儿童,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书本对他们而言仍然属于昂贵的奢侈品,使得阅
读教育在媒介高度发达得今天,仍然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第二节:论文所使用的主要术语的界定

一、儿童
“儿童”针对“成年人”而言,是身体形态上“尚未成人的人”。但把“儿童”
的社会意义的概念与其物理形态的概念区别开,并形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需要加
以关注却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时间。在法国历史学家菲利普·阿里耶斯于 1960 年发表
的《儿童的世纪:家庭生活的社会史》,12中认为:“直到中世纪的欧洲,作为一个独
立的社会意义上的“儿童”并不存在,孩子们只是作为“小的人”而存在于成年人之
间。”
“儿童”直到 16 世纪才被“发现”,而发现“儿童”的是现代印刷技术出现所带
来的“识字与阅读作为社会交往的必要要求”所产生的“儿童”对一些社会信息的被
迫的隔绝。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尼尔.波茨曼13认为“儿童的发现”是文艺复兴以来人类

12
见 Philippe Ariès 《 Centuries of Childhood:A Social History of Family Life 》 由 Robert Baldick 译 自 法 语 论 文
(L'Enfant et la vie familiale sous l'ancien régime,巴黎,1960),Jonathan Cape Ltd,1962 英文出版.

13
见 1982 年,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尼尔•波茨曼出版的《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 17 -
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印刷术以及大众识字文化致使一种新的沟通环境产生,
它创造了一个崭新的象征世界,同时也改写了成年人这一概念的意义:成年人指有能
力阅读的人,相对的,“童年”指欠缺阅读能力的人。儿童必须到学校接受教育,才
能掌握成人必须掌握的知识。阅读能力成为区分年龄阶段的标志。波茨曼认为“儿童”
观念的形成来自于传播环境的变化:“在口语沟通的时代,成年的概念并不存在。因
为所有社会活动都涉及口头传播,只要一个孩子具有口语沟通能力,他就是一个能够
通过经验参与社会活动的成年人。
对儿童年龄的界定,不同的国家所采用的标准也不同。我国通常把 0—14 岁的人
口定位为少年儿童人口。根据 2001 年 3 月 28 日国际统计局《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
要数据公报(第一号)》公布的数据:祖国大陆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
的人口中,0-14 岁的人口为 28979 万人,占总人口的 22.89%;在 2002 年“六一”国
际儿童节期间,联合国宣布把儿童年龄的上限从 14 岁调整到 18 岁。北京市妇联儿童
部表示:由于国际上的惯例是把 0—18 岁的人口统称为儿童,18 岁以上划分为成年
人,为与国际接轨,北京市已采用这一划分方法。依据新的划分标准,我国儿童数量
将超过 38000 万人,占人口的比例超过 30%,成为一个庞大的人口群体。14在如此庞
大的群体中,不同年龄段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面对儿童出版的研究需要,我们把儿
童读者又划分为不同的几个阶段:
低幼儿童——0-3 岁儿童
中幼儿童——4-6 岁儿童
高幼儿童——7-12 岁儿童
少年儿童——13-15 岁儿童
青春期儿童——16-18 岁儿童
在本文中的阅读与绘本书的研究中儿童主要指中高幼儿童,即 4-12 岁的儿童。
这个阶段的儿童是阅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阶段也是开展阅读教育的主要对象,所
以在没有特别指出的情况下,本文所指的儿童都是这个阶段的儿童。

二、图书
“图书”一词最早出现于《史记·萧相围世家》,刘邦攻入咸阳时,“何独先入
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这里的“图书”其内容多是记事性质的,如甲骨卜辞、
青铜器铭文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其作用主要是为帮助记忆,以便需要时检查参考,
其性质相当于后世的档案。其后 “书”被进一步引申为一切文字记录。如“书信”、

14
见国家统计局《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2001 年 3 月 28 日公布

- 18 -
“文书”“刑书”、
,“诏书”、“盟书”等等。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从实践中认识
到,这些记录的材料可以改变成总结经验、传授知识的工具,于是便出现了专为传授
知识、供人阅读的著作,人们对于图书的认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到了今天,人们已
经不再把一切文字记录都称作“书”了。图书一词有了较新而又较窄的意义:凡不以
传播经验、传授知识、供人阅读为目的的文字记录就不算图书了。同时随着生产力的
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有意识她运用文字来宣传思想,传播知识,同时也逐步
地形成了一套书籍出版制度,于是,“书”看作是一种特指概念,把它与原始的文字
记录和一般性的档案就逐渐被区分开了。
今天的图书概念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 “图书”泛指各种类型的读物,
既包括甲骨文、金石拓片、手抄卷轴,又包括当代出版的书刊、报纸,甚至包括声像
资料、缩徽胶片(卷)及机读目录等新技术产品;而狭义的“图书”则只指用文字或其
它信息符号(如图片)记录于一定形式的材料(如纸)之上的著作物。随着图书内容
和知识范围的不断扩大,记述和表达的方法增多了,使用的物质载体和生产制作的方
法也发生了多次的变化,因而就产生了不同的图书类型、著作方式、出版及生产方式。
如电子图书(e-book)、网络图书(internet-book)、洗澡书(bath-book)和形式多
变的礼品书(gift-book)。
本文所讨论的“图书”是指以纸界为印刷材料以文字和图片为信息传播的载体
的传统的图书,而这里所讲的“图片”包含在图书中所使用的所有非文字性信息传播
载体,如:照片,卡通画,图表,插图等。

三、出版
“版”是古代用以书写的木片,而“出版”是刻录于木片上向世人公布的意思。
将“出版”的概念与“书籍”联系起来并进而成为一个产业的特有界定,是随着人类
社会的信息传播技术和社会传播需求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早期的“出版”概念反映
出与书写材料制作的密切相关性。如在唐、五代时期被称为“梓行”、
“模勒”、
“雕刻”

“雕印”、“滩版”
;宋元时期称为“镂板”、“刻版”
、“印刷”、“开板”、“幕刻”、“印
行”、
“刷印”等;到明清至近代以前称为“印版”、
“梓行”、
“版行”等,这些概念反
映出当时主要的出版工作是手工复制性的原始印刷工作,而不同时期称呼的变化表现
了不同历史阶段所采用的主要手工工艺和这种工艺的变化与发展。
以手工复制为主要手段的原始形态随着现代机器印刷技术和大众传播社会的出
现而结束,而同时出现的还有“出版”概念里所蕴涵的与“图书”有关的“编辑”的
思想和与“图书市场”有关的“发行”的概念随之,在“出版”的概念不断的丰富的

- 19 -
进程里出版行业也逐渐成为一个除包含了传统的印制工艺外还包含巨大的对人类文
明和智慧进行疏理和传承的“智力性”工作和对大众阅读市场不断开发的“市场性”
工作。出版既是人类文明的必然结果,也是保全和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成为人类社
会生活中传播思想、普及知识、传承文化的重要一环。而对“出版”的概念界定也反
映出现代出版所具有的这种特性: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出版的《世界版权公约》
第 6 条给“出版”所下的定义是:
“可供阅读或者通过视觉可以感知的作品,以有形
的形式加以复制,并把复制品向公众传播的行为。”我国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
出版》认为:“出版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将著作制成各种形式的出版物,以传播
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出版通常是指图书报刊的编辑、印
刷和发行;广义的出版不仅是指图书报刊,还指录音、录像以及其他文字和图像的媒
介载体的编辑、印刷、制作和传播。在 1991 年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实施条例》中指出:
“出版是将作品编辑加工后,经过复制向公众发行。”所以“出版”
的概念包涵三个与之紧密相连的概念:“出版物”“复制”“广泛的传播性”

1.出版物:出版是对一定信息产品进行体系化的过程,是出版者(作者与编辑)
的智力劳动的体现,是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社会开发的表现载体。作为一种可供读
(听、视)者消费利用的具有一定物质形态的产品,出版物包括图书、期刊等印刷出版
物,还包括其他用可见、可触及、可听到的符号或信号系统(如图画、乐谱、音频、
视频等)制作的非印刷出版物。
2.复制:出版物的生产还包括一定的复制过程,如传统的印刷。只有通过大量复
制,作品中所含的知识信息才能被众多的读者所接受,从而产生阅读的效果和一定的
社会效益。
3.传播:出版是“公诸于众”的过程,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公众获得这些出版物,
是出版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出版活动的内在动机和根本目的。
随着网络和数字媒体的不断发展,带来了对“出版物”
“复制”手段和“传播”
方式的巨大变革。“出版”的概念也在这些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再一次得到修正。但
无论其外延有怎样的发展,作为出版内核的“对人类传造性智力与精神劳动的记录与
传播”是不会改变的。

四、阅读
什么是阅读?“阅读”的过程从表面上看是大脑接收印刷媒体的视觉符号的信息
并对其进行加工以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意义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思维和语言相
互作用并转换的过程。从眼睛感知到对接收的符号进行意义处理,阅读的关键在于对

- 20 -
符号意义的理解和加工,而思维与语言的介入是完成意义解读的必要条件。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问题是我们理解阅读的起点。一切文字符号都是以一定的语言
结构为基础对一定思维的再现。虽然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由于其复杂性而很难获得
圆满、充足和明确的解释,但一般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物质外壳,是实现思维和
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认知客观世界的工具。语言与思维之间存在一种“辩证统一”
的关系。每一种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理论似乎都无法提供充分的论据让我们相信语
言与思维的关系就是这样的,柏拉图的理念论、萨丕尔和沃尔夫的假说、Steven
Pinker 的“思维语” 以及其他一些著名理论都未能逃脱这一命运的摆布,但思维不
等于语言却是早为人们所确认的。
思维是人类独有的高级心智活动,是行为,思维行为的结果以一种生化形式存在
于大脑细胞中就是思想。思想是思维的产物,也是思维的目的。思维的产生远远早于
语言,也就是说抽象的思维并不产生于语言。即使人类产生语言后,抽象思维也不使
用语言。作为抽象思维成果的思想的存储单位和运作机制与语言的存储单位和运作机
制没有直接的关系。人类还有形象思维、动作思维等不同思维行为和活动,与抽象思
维是层级和方式的差异。语言、文字、其他的图形、图象、声音等都能成为思想的独
立单位和独立存储形式,可见思维本身就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北京大
学中文系教授,博士导师陈保亚(1996)15提出了思维活动的四个层面:思维能力、
思维轨迹、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其中思维能力“既包括人脑对信息的加工、输送、
存储和使用而产生的各种思维过程、思维环节和内部结构,也包括这些环节在实际思
维中的组合模型和演化过程”;思维轨迹是思维能力在语言系统中的实现,模式和方
法分别属于思维运用的范式和策略,是思维能力在具体运用过程中产生的策略和手
段。
而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测试中发现:儿童的思维与语言在发生上是异源的,思维
起源于动作,语言来自学习。儿童在没有掌握和理解类的名称以前,即未能给事物命
名以前,就能将图片上的衣服、植物或器皿归类,按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概括。这说
明在儿童心理的发展上,思维是先于语言的;但在儿童掌握了语言之后,儿童的思维
与语言是紧密地联系着的。如维果茨基曾指出儿童的思维与语言有不同的发生根源和
不同的发展路线。在 2 岁以前,思维和语言各自发生。思维按动作发展的阶段发展,
早于语言就已形成智慧动作-"言语前思维"。而语言则按发音、模仿、练习、重复的
路子独自发生"智力前的时期"。到了 2 岁左右,思维与语言第一次交叉。(关于这一

15
见 陈保亚:《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 语文出版社,1996 年

- 21 -
点,后来的不少心理学家提出过质疑。)儿童发现每一个东西都有一个名字。这一重
大发现使儿童的语言变得理性化,而思维也变得具有言语性了。从此,儿童的词汇量
以高速度剧增。 同时,维果茨基把言语分为三类,一是外部言语;一是自我中心言
语;一是内部言语。自我中心言语是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的过渡。儿童最终掌握的言
语结构,也就是他的思维结构。当儿童的内部言语与外部言语日趋一致后,它们之间
的联系也就越紧密,表达方式也变得越一致。也就逐渐开始使用语言来进行思维,这
就是在大脑皮层中具体的条件刺激所形成的信号系统与概括的语词的条件刺激所形
成的信号系统协同活动,进行多阶段的、多种水平的分析综合的过程。巴甫洛夫把具
体的条件刺激所形成的信号系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把概括的语词的条件刺激所形成
的信号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的。巴甫洛夫说过,词对于人来说,正如其他一切为人与动物所共有的条件刺激物一
样,乃是一种现实的条件刺激物。词与来自体内外进入大脑半球的一切刺激物相联系
着,并成为那些刺激物的信号,可以代替那些刺激,因而词能够引起那些刺激物所能
引起的动作和反应来。言语运动的生理器官同其他活动的生理器官一样,也是由三个
相互紧密联系着的部分组成的:(1)它的感受器官(外周神经末稍)分布在发音器官的
肌肉、韧带中;(2)它的相应的传入神经纤维;(3)它的中枢神经终末,在一般情况下,
主要集中在大脑左半球皮质的额中回和额下回区域。此外,还有两种用来感知言语的
器官──言语听觉器官和言语视觉器官。言语听觉器官感知可听到的词,而言语视觉
器官则感知书面的词。言语运动器官、言语听觉器官、言语视觉器官,都与其他活动
的生理器官相互联系着的。儿童的言语是在成人的言语刺激物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例如,在妈妈对儿童发出“妈妈”(ma ma)这一词音的影响下,儿童自己也发出“妈
妈”这一词音,并同时看到妈妈这一具体人的熟悉的面孔。在儿童的大脑皮层上就同
时产生了三个兴奋中心:在言语运动器官、言语听觉器官、视觉器官的大脑皮层的投
射区各自产生一个兴奋中心。这三个兴奋中心接通起来,在它们之间就形成了较复杂
的暂时神经联系,这暂时神经联系由于多次重复而日益巩固起来。“妈妈”这一词音
的动觉刺激和听觉刺激就成为妈妈这一具体的人在儿童大脑中直观的、视觉的映象的
信号。但是,儿童在其生活过程中不断地跟妈妈交往接触。儿童对妈妈不但有其视觉
的印迹保持在大脑中,而且还有一系列的触觉、嗅觉、听觉……的印迹保持在大脑中,
“妈妈”一词对儿童也就具有妈妈这一具体人相应的意义和作用。妈妈这一具体人对
儿童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越丰富,则“妈妈”一词对儿童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也就越
丰富,它对儿童能引起为妈妈这一具体人所能引起的反应来。由此可见,在说出和听
到每一个词时,皮层内所产生的兴奋中心,与由这个词所标明的物体的直接作用所产

- 22 -
生的兴奋中心相结合,词便成为它所标志的物体的信号刺激物,它对人能引起为那些
物体所能引起的反应来。由单词所组成的句子(词与词按照语法结构的联合)则是一个
更复杂的过程。起初,词是靠着它与具体事物的直接作用的结合来获得自己的意义的。
但是后来,大量新的词却是靠着它们与已熟知的词的结合而获得自己的意义。这样一
个熟知的词就成为理解一个新的词的工具。人在实践中,在巩固的言语系统的基础上
又可以建立起新的言语系统,一级一级地建立上去,乃至终身。正是依靠着这种多级
的言语系统,我们在实践中运用言语进行思维,在头脑中把事物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
又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合成整体,对事物各个方面进行多阶段的分析和综合,这样我
们就能对事物有所认识,并运用文字将思维的成果记录下来,进行交流,成为阅读的
开始。
对文字符号而言,符号学家 C.S.Peirce 在阐述符号与所指之间的象征问题时谈
到:最重要的不是形象象征(例如照片)
,而是图式象征(diagrammatic icons)。图
式象征指一个图式(diagram)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与所指相应的部分是对应的。语
言的临摹性就是一种典型的图式象征,其基本观点是:句子或词语的顺序与思维的顺
序是想对应的。该理论经常引用的一个经典例证是凯撒的名言:Veni,vidi,vici
(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其词序与事件发生的顺序是一致的;台湾国立中
正大学语言所教授戴浩一(1994)16通过对汉语事实的细致研究提出了著名的“汉语
时序原则”:两个句法单位的语序决定于其所描述的时间或状态在时间上的先后顺
序。由此,我们也许可以得到这样一个观点:思维不仅决定语言,而且思维的顺序和
结构与语言的顺序和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可对应性。
“阅读”概念的形成所界定的对象是印刷媒体,也就是说,我们仅把对来自于印
刷媒体的上的信息符号的解读过程称之为“阅读”。与“阅读”这个概念相对应的有
“收视”(电视)
、“浏览”(网页)、“收听”
(广播)
、“检索”(文献)和“查看”(短
信)等。从这些感念的表述中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到即便同样是文字和图片的符号信
息,在不同形式的载体条件和环境中也存在着解读方式和手段上的不同,而这种不同
不仅会影响到对符号本身的解读结果,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符号解读过程同时也是我们
获取新的社会经验并建构自我经验体系的过程,不同的解读载体会带给我们自我建构
模式的差异。
在本文的研究中,由于所讨论的对象是儿童绘本书的传播功能,所以对“阅读”
的研究主要从儿童教育的认知心理来探讨直观形式的阅读心理及语言与思维,文字与

16
戴浩一: 《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见戴浩一、薛凤生主编《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
,北京语言学
院出版社 1996 年。

- 23 -
图片的关系及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而没有涉及在结构主义符号学下探讨阅读的过程。

第三节: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论文以“绘本书的传播功能”作为研究的对象,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分析工具,对
出版物中的独特类别:儿童绘本图书作出了对其在多媒介环境中的传播功能的分析。
对绘本书的外在传播功能的分析,从中国与外国、理论与实践、文化与技术三个
方面展开。对绘本书的内在传播功能的分析,从儿童与成人、文字与图画两个维度展
开。着重分析了在现代多媒介环境中,绘本书在内容构成中所具有的独特的传播要素
和表述结构;在多媒介环境下的功能和所肩负的竞争性的媒介意义;在儿童阅读发展
和社会经验获取中所具有的媒介教育功能;在出版专业化发展中对选题开发和市场分
级所具有的传播价值。从绘本书的历史发展与现实的状况,内容结构与阅读效果,中
西方出版的差异等不同层面对绘本书的传播功能作出了回答。
论文的结构框架可以参看下页的论文结构图。
论文的论证过程建立在大量的文献研究和资料总结的基础上,对中外有关绘本书
研究的成果做了一定的梳理。特别是在 2004 年 9 月-2005 年 9 月,作为访问学者在
英国牛津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对英国儿童出版业的调研,收集并整理了英国儿童出版物
(尤其是绘本图书)的大量资料和文献,对论文的前期准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文
献调研的基础上,论文比较注重运用结构分析法对研究对象的不同层面作结构性解
剖。对绘本书的功能研究起始于对绘本书的界定性与内容性的结构研究, 并在此基
础上开展了对绘本书的媒介环境与语境环境的结构分析和对专业化出版的行业结构
的分析。从表意功能分析、媒介功能分析和行业功能分析,采用层层递进的结构分析
法对绘本图书某一类属性展开探讨,同时在前后之间又有着铺垫性的逻辑关系,使论
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论文的论述过程中,还比较注重对科学实验和调研的运用,
不仅引入了在绘本研究中比较重要的由西方科学家已经完成的若干实验与结论,还运
用观察性实验来对儿童的绘本阅读过程与反应提供一定的支撑,这些材料对论文结论
的可信度提供了帮助。

- 24 -
论文结构框架图

章节与目的 主要的论述点 作用

第一章:
•多媒介环境的现状
•媒介的教育性问题 提出了绘本书研究的意义
背景性分析 •图书阅读的现状
•儿童出版与儿童阅读教育的关系

第二章:
•绘本图书的界定
•叙事结构的特点 提出了绘本书多层面的本质
•意义解读的特殊性 特性和区别性,是界定性分析
•意义生成的方法
内在性分析 •使用功能的多样性
•绘本书的内容构成 对绘本书内在结构与功能
•图片与文字在绘本结构中的作用 的探索是绘本书阅读研究的
•图片与文字的表述差异 基础
•图片与文字的意义关联性

第三章:

表意功能分析 •图片作为表意符号的发展历程
•多媒介环境的媒介接触差异性 绘本书的功能研究扩大多媒介的
•图书媒介特性的转变和意义的表达 背景中,在媒介接触的差异性和绘
•绘本对儿童意义解读与理解的促进 本书的意义表达中寻求绘本的功能。

第四章:
•绘本书在多媒介环境下媒介意义
•对儿童使用阅读媒介的现状的分析
媒介功能分析 •绘本书对阅读发展与训练的作用 将绘本书作为阅读行为的媒介工具
•对儿童阅读行为的研究 在文本阅读、社会意义理解两个层
•对意义解读与理解的促进 面的功能性探讨。
•社会经验的需求随媒介环境的变化

第五章:
•中外绘本书出版与市场中的差异
行业功能分析 •绘本书的出版环境、市场开发和表现手法 将绘本书放在出版产业的大
•图书作为产业发展的历程 背景下,探讨绘本出版所带
•出版产业专业化分化的历程 来的专业性的行业促进作用。
•图书形式与内容和题材结合的立体的选题开发思路
•儿童图书专业化分化下的市场分级的需求

- 25 -
第二章:绘本书的界定与内容要素研究

第一节:绘本书的界定

一、绘本书的翻译源头

“绘本书”就是“picture book”,虽说以图画作为图书的内容自原始图画书就
存在,但作为儿童图书的一个出版类型,绘本图书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在我国的出版
发展史中,建国初就有“Picture book”的出版记录,只是那时我们多将其称之为“连
环画”或“图画书”。将“picture book ” 翻译为“绘本书”并取代“连环画”或
“小人书”而成为我国少儿出版物分类中的一个类别名称,主要是 90 年代后受到欧
美和日本出版文化的影响。与传统的“图画书”或“连环画”相比,现代的“绘本书”
具有了全新的创作理念和现代电脑设计技巧辅助下的新的构图风格,在开本和图文关
系上也有了较大的不同,更重要的是“绘本书”的界定具有了多媒介环境的背景,其
传播功能较之“连环画”或“小人书”具有了完全不同的现代性和技术性。

二、绘本书的定义

什么是绘本书?在瑞士比较文学学者 Maria Nikolajeva 和美国学者 Carole Scott


联合完成的著作《How picture books Work》17中给出了如下的界定:“绘本书是依靠
文字语言(verbal)和视觉图片(visual)的相互关系来共同起到故事情节的叙述作用
的图书类型,绘本书中的图片(picture)作为书的内容在每一页中都出现,并对故
事叙述的完整性起到不可缺少的工具性作用。”而英国学者 Cullinan 在 1989 年所给
出的定义18表明:
“绘本书是一种独特的类型,其故事的讲述需要通过文字(text)和
插画(illustration)的结合来完成。从这样的一些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出绘本书的
本质特点是:绘本书以图片的逻辑性作为意义生成的主要手段,而文字主要作为辅助

17
见 Maria Nikolajeva,Carole Scott(2000):《How picture books Work》Garland Press
18
见 Cullinan, Bernice E (1989) Literature and the Child, 2nd, San Diego: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 26 -
性的工具来引导对图片意义的解读。绘本书中图片具有逻辑关系被认为是绘本书区别
于其他各类带有图片的插图书的重要标志。
作为具有逻辑联系的图片是绘本书意义形成的主要工具。绘本中的图片有各种不
同的创作形式:可以通过手工,摄影或电脑制作来完成;在创作上也有完全不同的风
格:有的写实、有的抽象、有的夸张;而在色彩的运用上也不同:有黑白的,有彩色
的。
绘本书中的文字语言与视觉图片具有不同的关系,文字与图片结合所形成的表叙
结构是一种有区别性的新的表叙结构,在不同的绘本结构中,文字与图片间的关系结
构有所不同。但无论什么类型的结构,以图文间的相互关系为文本基础的绘本书都被
19
认为具有多渠道描绘的思想体系 ,而这种多渠道性也是绘本的表述结构被认为是一
种有区别性的新的表叙结构的主要原因。所谓多渠道描述的思想体系主要指在绘本的
意义生成中并不像文字的直线性推导或演绎过程那样,具有唯一性的连贯与明确的逻
辑关系,绘本中所使用的图片是一个多层面的解读体,具有不同层面的空间性,而这
种多层面的空间性在不同图片的相互关联中又得以级数倍的扩大,而形成多种不同的
意义解读渠道,虽然这些不同的意义解读渠道有强弱、大小的不同,同时在不同图文
关系状态下出现的频率也会有影响,但作为一种新的表述结构形成了绘本独有的阅读
价值。
绘本书故事情节表述的完整性以图片的叙述性为主(我们甚至会发现没有任何文
字的绘本书,如《无字书》)。在绘本的创作和研究中,有一个问题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什么是绘本书故事的完整性?对以文字为主要表叙载体的一般性图书而言,其故事的
完整性和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比较容易建立认知和判断上的标准,而故事情节的表述以
图片为主并建立在图片与文字关系之上的绘本书,由于图片本身解读的不确定性和个
体差异性,对故事情节的认知和建构就会带来一定的个体差异和不确定的影响,对于
阅读能力尚不成熟的儿童尤其如此。那么理解上的完整性或称之为对作者创作意图的
完全解读性是否就在绘本书中缺乏实现的环境呢?由于绘本的故事表述主要工具—
—图片——具有多渠道描绘的思想体系,而在这些体系中,具有主渠道和分支性渠道
的差异,儿童图片解读能力的逐步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个逐渐在易于走向分支的
“噪音”信息的干扰下学会判断主要渠道和主要意义线索并形成对作者创作意义的理
解过程。在这个角度而言,绘本故事情节在阅读中的开放性和非完整性正是绘本对儿
童的意义所在,如果我们在绘本的文字中过多地加入引导反而削弱了绘本本身地存在

19
见 Roberta Seelinger Trites(1994):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education Vol25, No 4 1994

- 27 -
意义。

三、绘本书的区别性

对绘本书的区别性研究是绘本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开端,德国学者 Gregersen 在
1974 年对图书插画内容的分析中首先提出了对儿童绘本书的界定的问题。德国学者
Hallberg 在 1982 年对图书中运用插画形式的差异的分析部分地区分了不同的绘本书
的形式。德国学者 Golden 在 199020年对儿童绘本书不同的叙事性图片的象征意义进
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绘本图片的象征意义的研究的重要性。1993 年瑞士学者
21
Rhedin 在对绘本书的理论分析中提出:绘本的界定性的研究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把
绘本书与一般性的插画书区别开来。

(一)插画书

作为儿童出版物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出版类型,绘本书与一般的插画书最大的不同
就在于绘本书中的图片不仅具有叙述性,并且作为主要故事情节的载体而独立存在。
绘本书中的图片会出现在绘本书的每一页上并对故事叙述的完整性起到不可缺少的
作用。而一般的插画图书的叙述性建立在文字的基础上,其插画多零散地分布在书的
内文中起到解释,明示和装饰的作用,是对图书内容的补充而非必要。

表 1:绘本书与插图书的对比分析

区别 绘本书 插画书
叙述的主体 图片具有主体地叙述性 以文字为叙述的主体
图片与文字间的关系 文字对图片起到引导或暗示的 图片对文字起到解释、明示和
作用 装饰地辅助性作用
图片间的关系 图片具有连贯性和情节性 图片孤立、零散地存在
图片的独立性 独立性 非独立性

(二)连环画(小人书)

20
Golden, Jane(1990): Looking at Pictures in Pictures Books. Stroud: Thimble Press, 1993
21
Rhedin, Ulla(1993): The Picture Book –Towards a Theory, Swedish Institute For Children’s Books, 1993

- 28 -
“连环画”多指在文字之上配有多幅连续的图片来辅助文字讲解故事的出版物,
传统的连环画多改编自先期出版的文学作品。对于开本较小,多以黑白线描为构图的
主要方式的连环画图书又被俗称为“小人书”。
“连环画”在我国又非常悠久的出版历史:221925 年,上海世界书局就陆续出
版了《连环图画西游记》
《连环图画三国志》
《连环图画岳飞传》等使用了“连环图画”
为称谓的出版物,确立了“连环画”作为一种出版物类型而逐渐被广大读者,特别是
儿童读者所接受,风靡全国达大半个世纪之久。然而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
也是有起有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连环画出版进入第一个高潮:上海人民美术
出版社组织出版了 64 册的《三国演义》连环画,成为连环画史上的经典作品;而同
期贺友直创作了连环画《山乡巨变》标志着连环画的艺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文革开
始后连环画创作陷入低潮,出版种类和质量锐减,1972 年以后又开始复苏至八十年
代初达到鼎盛期。当时,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几乎都有连环画专柜,许多老百姓喜爱的
作品一印再印,
《铁道游击队》更是重印 20 余次,累计发行量高达两千多万册,成为
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进入 80 年代中期以后,连环画突然盛极而衰,逐渐被卡通漫
画所取代。而从上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连环画(小人书)却在收藏领域异军突起,
成为继瓷器、书画、钱币、邮票之后的第五大收藏类别,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和资
金。在 2004 年中国书店举办的连环画拍卖会上,1958 年上海人美版的 64 册《三国
演义》成交价为 12000 元,1961 年上海版贺友直的《山乡巨变》则拍到了 4100 元,
创下了行情新高。这股收藏带来的市场又带来了出版界对“连环画”(小人书)再版
的升温。
由“读物”而成“文物”,虽然连环画(小人书)在中国的出版史发展中有其特
殊的历史性(如:记录了文革前后较为丰富的出版内容和较为民族性的创作风格),
但就其自身的创作而言,连环画(小人书)和绘本书有较大的不同:连环画的创作多
建立在已有的文学作品(或人物形象)上,故事情节的表述以文字为框架,图片多为
写实性地再现文字所表述的内容,与文字内容具有较大地一致性。虽然图片之间具有
连贯性的情节和一定的独立性,但在文字与图片所构成的解读关系中,图片仍然要受
到文字的支配。

22
参考连环画小人书的专业网站 http://www.cartoonwin.com 关于我国连环画发展历史的资料。

- 29 -
表 2:绘本书与连环画(小人书)的对比分析

区别 绘本书 连环画(小人书)
叙述的主体 图片具有主体地叙述性 以文字为叙述的主体
图片与文字间的关系 文字对图片起到引导或暗示的作用 图片对文字起到辅助的作用,具有
较大地一致性
图片间的关系 图片具有连贯性和情节性 图片具有连贯性和情节性
图片的独立性 独立性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三)漫画书

什么是漫画?不同的社会背景、政治背景以及不同民族赋予它不同的定义,但是
有一点是基本相同的:漫画是笑的艺术,是绘画与哲学的集合体:它既有绘画特征又
具有在哲学层面用幽默的方式对事物提出看法并加以评论的特点,是同时涉及绘画艺
术与哲学思考的“边缘”艺术,具有引人开怀、发人深思和启人心智的特质,讽刺和
幽默构成了漫画最基本的属性,漫画艺术就是讽刺和幽默的艺术,也是逆向思维的艺
术。
漫画最早可以在十五世纪欧洲绘画中出现的一些夸张变形的具有讽刺意味的人
物形象中找到痕迹,讽刺性的漫画也由此被认为是现代漫画的雏形,它所具有的夸张
变形的表现手法和指桑骂槐的隐喻性使它在其萌芽期就成为宗教教派和政治派系间
斗争血不见刃的利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讽刺漫画开始向多元化拓展,不断派
生出不同风格和内涵的漫画艺术作品,如出现了具有冷幽默特点的黑色幽默漫画、荒
诞漫画及前卫漫画。除此之外,还衍生出具有广告和插图作用的实用和现代性漫画,
所以现代漫画是讽刺漫画,幽默漫画及实用漫画三大类型漫画并存的时代。
作为出版类别之一的漫画书以漫画的艺术创作手法来形成故事的表现方式。大多
数漫画书一开始是沿用连环画的形式,是连环画的一种变体,只是在连环画的创作中
采用了漫画的艺术手法。而漫画的后来居上甚至有了比连环画更多的读者并形成固有
的出版模式,除了漫画本身所具有的夸大的讽刺与幽默的表现手法有关外,却是和现
代性的动画发展所提供的构图形式,流行性小说所提供的丰富资源和相关肥皂剧所推
动的市场热潮紧密相关的,所以在香港就有这样的说法:是金庸的武侠小说拯救了港
派漫画,而同样在日本,漫画也和"日剧"具有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发展轨迹。

- 30 -
漫画书的创作在形式上借鉴了影视构图的手法,生动而多变,文字多以对白、画
外音的形式出现,少有连环画习惯于使用文字来交代故事情节的作用,同时在形式上
更具视觉的冲击力,更适合现代人的口味。与连环画在形式上的传统和保守,题材上
的单调和封闭相比,漫画书的创作常有自己的脚本,题材更加通俗广泛且具有许多流
行元素,切合了儿童的阅读兴趣,成为他们早期阅读的主要媒体作品。
绘本书受到漫画书的影响也比较大,但作为两种不同的出版物形式,他们的差别
还是显而易见的:

表 3:绘本书与漫画书的对比分析

区别 绘本书 漫画书
叙述的主体 图片具有主体地叙述性 图片具有叙述与评论的双重作用
图片与文字间的关系 文字对图片起到引导或暗示的 文字对图片起到辅助的作用,多以
作用 对白和画外音形式出现
图片间的关系 图片具有连贯性和情节性 图片具有连贯性、情节性和评论性
图片的独立性 独立性 具有较高的独立性

(四)动画书

动画书是依据电视(或网络游戏)中播出的动画作品的内容改变出版的图书,具
有画面内容和表现形式与原动画片的一致性,所以,动画书是动画节目在印刷媒介中
的产品延伸,动画图书的出版与动画节目具有紧密的联系。而动画书(或相关动画节
目)的内容差异可以从不同国家对“动画”的不同称谓中有所发现:在日本“动画”
被称为〝动漫〞,是动画与漫画的合称,表现出日本市场中动画的生产制作与漫画市
场的紧密相关性。而在英国,动画业被称为〝创意产业〞,表现出内容的创新性。在
台湾“动画”则被习惯地称呼为〝数位产业〞,体现出对数字媒介技术的重视。不管
内容的差异如何,就动画(或相关的动画图书)的本质而言,动画产业是〝图形+娱
乐〞相结合的产业,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富媒体+数字化〞的时代,动画(书)的娱
乐性是它区别于“绘本书”的主要特点。

- 31 -
表 3:绘本书与漫画书的对比分析

区别 绘本书 动画书
叙述的主体 图片具有主体的叙述性 图片具有叙述性
图片与文字间的关系 文字对图片起到引导或暗 文字对图片起到辅助的作用,多以
示的作用 对白和画外音形式出现
图片间的关系 图片具有连贯性和情节性 图片具有连贯性、情节性和娱乐性
图片的独立性 独立性 对动画节目的映像具有依赖性

第二节:绘本书的表意符号

一、绘本书的文字符号

在儿童绘本书里文字有着特殊的意义,由于绘本的故事情节主要依靠图片来传
递,而文字在绘本中出现的主要目的是它需要帮助不成熟的儿童读者完成对画面意义
的理解,而同时体验到不同表达工具所带来的差异,并能更好地理解文学的意义表达。
在这个意义上,文字的表达性,画面性和可朗读性就显得十分重要,使得文字间的韵
律和结构需要有一定的画面性的表达,而同时,绘本书的文字作者需要考虑如何在图
片的环境中产生文字的悬念和文字的节省。对于儿童读者而言,文字的解读是一个多
面向的过程,(Bissex,198023; Clark,198424; Schickedanz,198625; Sulzby,198526)
并不像成年读者仅仅是对文字符码的解释。
在不同的绘本书中也存在文字表现的不同,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绘本故事中文字的
地位,结构和作用是有不同的。下面我们看几本不同的儿童绘本书,来考察他们文字
的不同和差异。
1、具有提示性的意义
文字的提示性对儿童读者而言是可以帮助他们发现单靠图片阅读可能忽略的内

23
见 Bissex G(1980)Gnys at work: A Child Learn to Write And Read 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4
见 Clark M M (1984) Literacy at home and at school: Insights From A Study of Young Fluent Readers.Awakening to
Literacy(pp.122-130) Portsmouth, NH:Heinemann
25
见 Schickedanz,J(1986) More than the ABC’s: The Early Stages of Reading and Writing. Washington,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26
见 Sulzby,E(1985)Children’s Emergent Reading of Favorite Storybooks: A Development Study.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20,458-481

- 32 -
容和关系。图片的多细节性是儿童读者阅读的乐趣也是儿童读者开展反复阅读的动
力,这也表明儿童的图片阅读是不完全的。文字来提示出这种遗漏,是绘本书中文字
的主要功能之一。如在著名的儿童绘本故事《彼得兔的故事》27(《The Tale of Peter
Rabit》)中:先看一下他第一页的文字: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ere


Four little Rabbits, and their
Names were
—Flopsy
Mopsy
Cotton-tail
And Peter.
They lived with their Mother
In a sand-bank, underneath the
Root of a very big fir-tree.
作为一个优秀的儿童绘本故事,
《彼得兔》比较适合于低幼儿童的阅读学习,他
的文字相对比较饱和,文字的结构和表达方式非常传统、严密,并且负有韵律。在英
文原文中,文字以诗歌的创作方式来表现,在文字的排版上也体现出对结构的追求,
如:把四只小兔的名字按照从右至左的方式依次隔行排列,不仅富有美感同时很明显
地表明在画面中有四只小兔。但对小读者而言,往往他们只会发现其中的三个,而另
一个,由于躲在了树洞里,只露出了一点小尾巴而被大部分读者忽略。文字的提示作
用不仅让儿童对画面的结构有了更细致的认识,同时也对文字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
识。
2、补充了图片无法包含的意义
图片所能传递的意义只能局限于图片内的构成要素
和图片间的先后关系,而许多故事的内涵需要依靠文字
28
来强化和补充。在这本《活了 100 万次的猫》 里,文字
所具有的这一作用显得尤其突出。在书的第一页,文字
写道:
“有一只 100 万年也不死的猫,其实它死了 100 万
次又活了 100 万次,是一只漂亮的虎斑猫。有 100 万个
人宠爱过这只猫,有 100 万人在这只猫死的时候哭过。
可是猫连一次也没有哭过。”在接下来的图片里,表现了

27
The Tale of Peter Rabit by Potter- Beatrix (EDT: NEW Juvenile Babies & Toddlers Penguin 1992
28
(日)佐野洋子 著 唐亚明译 《活了 100 万次的猫》 接力出版社 2004 年 10 月

- 33 -
猫作为国王,水手,马戏团,小偷和孤零零的老奶奶,小女孩的宠物时所过得不同的
生活和感受,虽然儿童可以在图片阅读中感受到虎斑猫的不同经历,但如果没有第一
页的提示同样会给阅读带来混乱。在接下来的图片中表现出虎斑猫后来它成了一只野
猫,受到了众多母猫的喜爱,但它只爱它自己,直到遇到一只美丽的白猫,它才发现
它比喜欢自己还要喜欢白猫和它的孩子们,当最后,白猫老了死掉时,那只死了 100
万次都没有哭过的虎斑猫却哭了,最后一动也不动地躺在白猫身边,再也没有起死回
生过。故事的感人之处同样来自于文字,100 万次的文字解释增加了对虎斑猫最后再
也没有起死回生的结局的感动,而这些如果仅依靠故事的画面所表达的内容是很难理
解的。在这个程度上说,文字对图片起到了增加新的意义内涵的作用,这是绘本读物
面对较高年龄阶段的读者群所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原因。
3、创造出意义的儿童表达
绘本书的文字在意义表达中所具有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传达出儿童在图片阅读时
所产生的感受,并运用儿童可以接受和模仿的方式来表达。好的儿童绘本故事往往是可以帮助儿
童记住比较抽象的概念的内涵并可以学习再次使用这样的概念来自我表达的。如这本由少年儿童
出版社引进出版的《猜猜我有多爱你》29,书中的文字体现出绘
本文字的魅力:为“爱”创造出一种概念性的表达方式。爱对儿
童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的涵化教育有很多关于“爱”的主题,
但能深入儿童意识层面的效果却不多。在这本书的文字表达中:
小栗色兔子要大栗色兔子猜猜它有多爱它?小兔子把手臂张开
说:“有这 么多”-它把手臂张得不能再张了,而大兔子的
手臂要长更多;小兔子把手臂举起来,“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
就有多爱你”,可大兔子得手臂更高;小兔子倒立,把脚撑到树
上“我爱你一直到我得脚趾头”,可大兔子举起来就又超过了他;
小兔子最后找到的最远的距离是“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
” 小兔子快乐的睡着了,而大兔子躺
在小兔子身边,微笑着轻声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来。” 多么美的
解释!而所有看过这个故事的孩子都会记住这最后一句话:原来爱可以有这么多,这么远。这是
一种诗意的表达,是儿童可以想象到的表达方式,而这样的表达也为孩子传造了一种模仿的空间。
而对这,我有亲身的体会。一次出差在外给 6 岁的儿子打电话,他说很想我,我问有多想?他说:
“从地球到月亮到土星到木星到火星到金星到冥王星到海王星再到地球那么想。”就在那一刻,
我深深体会到绘本文字所具有的魅力。

29
(英)山姆•麦克布雷尼 著 梅子涵 译 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5 年 4 月

- 34 -
4、创造出故事表达的特殊句子结构
故事的创造具有很强的结构性和表述性上的要求,而绘本作为一种特殊的出版结
构,使得简单短小的句式就可以以文字故事的形式出版,而这些短小的句式,在图片
的表现下,被赋予了无穷的表现空间。
如由美国天才绘本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创造的
《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30用简单的文字和朴实的图
片,传递出淡淡的人生讽刺与人生哲学,书中每一页
都只有简单的一句话,如开头写道:
“失落的一角孤独
地待着……”“等着有人过来把它带走。”“有些合
适……”“却动不了。”“有些能滚动,但有不合适。”
“有的连什么叫合适都不知道。”
“有些太脆弱。” ……
“有的缺了太多的角。”
“有些太贪多”
“有些从它身边
走过却没有注意到它。” “终于出现了一个正好合适
的。”
“但是,意外的是失落的一角开始长大。”
“再见”
“遇见了大圆满。”
“或许你可以自己滚动的,”
“棱角会磨掉,形状也会改变”
“后来,
它不再一蹦一跳,开始自由滚动……”“它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它不在意。”“一直
向前” ……故事表达了一个等待被发现并怀有期待和梦想的小三角在大圆满的鼓励
下磨去棱角成为一个可以自由追逐自己梦想的小圆的故事。每一句话都很简单,如果
单靠这么几句简单的文字很难实现对故事内容的表达,但在画面的配合下,这些简单
的句子构成了一副有趣味性的故事结构,并扩展为一个可以将复杂的意义(如:自强,
自立,自我挑战等概念)用通俗趣味的方式来传递的方法。

二、绘本书中的图片符号:

作为绘本书中重要的表达工具,绘本书中的图片对儿童的意义理解起到了非常重
要的作用。儿童是如何来理解图片的呢?关于绘本书中的图片对儿童阅读的影响,
2002 年美国 Stephen F.Austin State University 的教授 Jamye Brookshire 和 Lauren
等人在对“插图对儿童图书的选择偏好和理解力的影响因素”31的分析和测试中,对
图片在儿童阅读中的作用和对儿童的阅读影响进行了调查。依据他们的调查,我们可
以把图片首先依据下面的两个指标来进行分类:
30
(美)谢尔••希尔弗斯坦 文 图 陈明俊 译 南海出版公司 2003 年 8 月
31
见 Stephen F.Austin State University 的 Jamye Brookshire 和 Lauren:The influence of illustration on
children’s book preferences and comperehension, Reading Psychology,23:323-339,2002

- 35 -
依据图片与真实形象的差异来分类:从极其抽象的卡通形象到极端真实的照片我
们可以把图片分为真实性和抽象性两种;依据图片的色彩来分类:目前一般性的儿童
绘本书多为彩色图片,我们把应用阴影和冷色调较多的图片称之为冷性图片,把运用
明亮度高和暖色较多的图片称之为暖性图片。
在这样两个评测指标的共同测量下,绘本书的图片可以依据其抽象的程度和色彩
的冷暖分为四大类。其差异可以从下面依据相同的文字内容所创造的不同的图片表现
来看到。
如:表现“农场中的房子和一棵树”的主题在四种不同图片创作方式下的四种图
片效果:32

抽象性的暖色图片 抽象性的冷色图片

真实性的暖色图片
真实性的冷色图片

而这些不同的表现手法的图片,到底什么样的才更能吸引儿童的阅读兴趣呢?
Jamye Brookshire 和 Lauren 教授组织了对这四种图片形式在相同的故事内容条件下

32
图片选之 Lauren Scharff 的网站:http://hubel.sfasu.edu/research/illustr/illustr_exs.htm
这些图片是本试验的研究者 Jamye Brookshire 和 Lauren 为控制试验内容的客观性而委托 Lauren Scharff 特别
创作的。用四种不同风格来为同样一个故事创造出不同的表现形式。

- 36 -
的测试:被测试的儿童有 71 人,来自当地两所小学的一年级和三年级。每一个被测
试的儿童都被测试者以介绍故事的大概内容为开头: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农场里,讲
述了一个叫汤姆的小男孩和他的好朋友佳思亭及一只叫欧柔的小狗的故事,这个故事
主要想告诉小朋友人和动物看不同的事物时有多么地不同。这个故事由 Jamye
Brookshire 和 Lauren 教授为这个测试而请儿童绘本书编辑特别创作,故事的文字内
容都是一致的但配上了四种不同风格的图片,其差异如上面四副图片所显示的。参加
测试的儿童每人都分到一本由不同风格的图片混合而成的绘本书。
在被测试儿童看完这本由几种不同风格的图片组合而成的图书后,测试者要求他
们对自己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图片形式作出选择:

33
结果如下 :

真实性暖色图片 抽象性暖色图片 真实性冷色图片 抽象性冷色图片


被选为最喜
37 27 4 3
欢的风格
被选为最不
2 12 37 20
喜欢的风格

从他们的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到:儿童受到色彩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表现的形式,暖
色性的明亮的色彩更易于被儿童所接受;儿童大多比较喜欢暖性色彩的具有一定真实
性的图片,真实性的表现手法比抽象性的表现要更易于吸引儿童,但其间的差异并不
像色彩那么明显。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插图的表现形式不仅仅具有形式上的意义,同时还
会影响到儿童对图书的偏好和理解。不同的插图表现形式同时也会在儿童的自我读物
选择中产生不同的被选择性。

三、绘本书表意符号的差异性研究

图片和文字作为绘本书的主要表意符号同时也是主要的视觉符号。从视觉接受角
度,图片和文字具有很大的不同。图片,具有把实际事务的原本型态呈现出来的特性,
与文字的信息传播特性具有很大的不同:

33
测试结果参见 Jamye Brookshire 和 Lauren:The influence of illustration on children’s book preferences
and comperehension, Reading Psychology,23:333,2002

- 37 -
主要表现为:
图片 文字
具有空间性抽象 所显示抽象的向值与空间位置无关
有统合作用,显示整个概念结构外貌 有分析作用,显示整个概念内在细节
可同时传达多个概念 逐步的传达一个一个的概念
直觉式表达 逻辑式表达
倾向个人思考, 不易于沟通 倾向综合思考,易于沟通

从这些差异我们可以看到,文字与图片在传播上各有优劣之处,但他们在认知思
考和阅读中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纯粹的图片符号印象虽然容易获得却容易被认错误
解,需辅以文字符号来给予界定,帮助思考;文字符号固然容易引起人们在概念交流
上的强烈作用,但若辅以图片来显示某个概念结构的轮廓外貌,对概念的统整很有助
益。对儿童而言,由于图片的意思理解能力较之文字符号发展地更为成熟,所以应该
鼓励儿童用图片来辅助和强化对文字符号的理解。从日常生活的感受中我们可以看
到:图片为读者带来的在瞬间就可以完成的内容识别和意义生成是文字无法比及的,
同时在图片的阅读中所产生的意义和情感反应具有多层面和复杂的特点,使得文字的
表述无法比及,有时连语言都无法阐述出来。而我们语言(或文字)所能描述出的仅
仅是对图片的“肖像”(Portrait)层面的内容,也就是构勒出我们对图片内容的感知
上的框架。从根本上说文字和图片都是一种符号(sign),即代表某种事物或思想的记
号或标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体系的创始人皮尔斯(C.S.Pierce,1839—1914)把符
号分为三种:图像符号(ICON)、指示符号(INDEX)和象征符号(SYMBOL)。图
像符号是通过模拟对象或与对象的相似而构成的,人们对它具有直觉的感知,通过形
象的相似就可以辨认出来;指示符号(INDEX)与所指涉的对象之间具有因果或是时
空上的关联。如路标是道路的指示符号等;而象征符号(SYMBOL)与所指涉的对
象间无必然或是内在的联系,它是约定俗成的结果,它所指涉的对象以及有关意义的
获得,是由长时间多个人的感受所产生的联想集合而来,即社会习俗。比如桃子在中
国人的眼中是长寿的象征等。三种符号类型同时并存并不可相互取代,是逐次深化的
三个层次,由图像符号至指示符号再至象征符号,其程度不断深化,信息含量也更加
广泛。在绘本书中出现的大都是图像符号,图像符号通过形象元素的组合关系展示图
形的语意,靠直觉理解意境,而绘本中的文字需要借助对文字意义的解码来理解语义,
文字和图像处于一种互补的关系之中。在文字与图像的关系上,可以视其为是两种符
号系统间的对话。它们彼此之间互为语境,互补意义。而绘本书则是由这两种不同类

- 38 -
型的符号所构成的一种“文本”形式,这种“文本”具有独特的“文本功能”即:在
“文本”所承载的信息和读者接触的过程中产生意义。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de Sassure)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34中指出:任何
一个符号都包括能指(形象)和所指(概念)两部分,离开其中的一方,任何一方也
不能单独组成符号。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在本源论上是任意的,但是,在存在样态上符
号的任意性,并不意味着符号在语言集体中确立后个人有选择的可能性。按照索绪尔
的思想,语言这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实质上是一种典型的符号体系。因为,任何
语言都有能指和所指两部分。不过,作为符号语言学对象的语言,必须满足符号所具
备的条件:音响形象和所指概念的对应性结合。换言之,在索绪尔的符号语言学中,
暗含着从音响形象(语音)的差别引出所指概念(语意)的差别的逻辑。从符号学的
角度来看,文字和图片都是符号,都由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构成。能指是
具体的事物(符号形式),所指是心理上的概念(符号内容),两者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
武断的;符号的意义来源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或文化背景。”35而文字作为语言符号
的一种表达形式,具有符号意义的二度性。正如我国传播学者李苓所说36:“虽然意义
的获得有赖于符号与指示物之间的联系,但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语言符号所表示的
真正的‘意义’,则要通过二次联系(secondary associations)才能获得,是对第一次联系
(primary associations)后获得的意义的再一次延伸,是二度符号化的结果”。首次联系
获得的是语言符号的外延意义,而第二次联系获得的是内涵意义;内涵意义的获得往
往与解码者的文化背景、个人经验、感情色彩等密切相关。而这更多地表明了符号的
运用环境所产生的对意义理解的影响。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因为最早关注了在日常语言使用中
所产生的理解上的困惑而闻名,
“带给我们困惑的是文字在口头使用,手写和印刷时
(Wittgenstein, 1968)37因为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我们在不同状
完全一致的出现”
态下所使用的那些有限的词时,我们会看到他们在当时在作者的使用中所力图表达的
其实是不一样的。从这个意义而言,文字的使用具有一定的限定性,它约束了文字内
涵和意义的表达。另一方面,文字的出现也会对图片带来限制和界定。所以在文字和
图片的结合中,文字的适度的“沉默”是十分重要的。在文字与图片的关系中,图片

34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Open Court 出版公司,1989 年版
35
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年 6 月第一版
36
李苓:《传播学理论与实务》.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年 9 月
37
见 R.Haller 和 K.Puhl 编辑的论文集《维特根斯坦与哲学的未来·50 年以后的重估》(Wittgenstein and the Future
of Philosophy.A reassessment ofter 50 years/Wittgenstein und die Zukunft der Philosophie.Eine Neubewertung nach 50
Jahren,Wien,2002),第 40—49 页。

- 39 -
是在表现(show),而文字是在讲述(tell),但图片与文字有并不像水和油那样难以
融合。视觉的图片从来也不是哑巴,但如果我们对他们的认知只能通过有限的语言来
表达时他们又能是什么呢?他们所展现出的我们可以识别并理解的一些“面貌”
(face),我们几乎是瞬间就可以完成,但在我们头脑中所留下的意义层面的理解却
都是以语言为中介的,语言形成了我们思维的框架,而我们对图片的认识往往要受到
这个语言框架的限制,文字符号对建构人们认知关系的可靠性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图片具有较为松散的构成(discursive component),在他们所要表达的内容中,
一定有一些内容比另一些更为松散,而使我们无法用语言来系统化起来。在儿童绘本
书的表意构成中,一切的工作都建立在认为“图片可以像文字一样的阅读,并连贯形
成一定的意义”这样的假定上,特别是对于现在的儿童而言,生活在一个影像化的时
代,读图的能力较之前几代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具有了更强的视觉阅读能力(visual
literate)。就像对我们的语言能力(水平)的发展有自信一样,对我们的影像能力
(reading image)也有一定的认识。但文字和图片仍然有边界,就象我们无法用学
字、词、句等学习文字的方法来学习对图片的认知一样,图片有其自身的差异性的存
在方式,与语言和文字不同,同时当文字和图片混合一体形成为绘本书时,其表述的
方式也会有不同。
单一的图片如果没有任何文字来引导也会在儿童的阅读中形成一定的故事性或
连贯的情节上的理解,但这些理解的确定性远不如单一的文字性的阅读文本。也就是
说:单一的图片也会对儿童带来一定的意义的理解但仍有较大的局限性,而有了文字
的解释对图片理解和把握就会有一定的提高。在由文字和图片共同构成的绘本书中,
文字和图片的关系是怎样形成的呢?他们对彼此的作用是一致的吗?

四、绘本书的叙述关系分析

在由文字和图片共同构成图书内容的出版物中,文字和图片的关系也是不一样
的。首先我们来看看两个极端的关系:文字为主导的叙述环境和图片为主导的叙述环
境。
在文字性叙述占统治地位的叙述环境中,图片在叙述性的表现上往往会受到文字
的限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不同版本的《格林童话》或《伊索寓言》的绘本读物,虽
然还是一样的文字内容但图片的内容却差别很大,有时甚至完全不同。我们或许可以
评价出对哪些图片的喜爱或其图片对文字内容表现的完善性如何,但由于对这些故事
的了解是完全依靠原有文字的描述,受到的来自图片的影响相对就比较小。也就是说

- 40 -
文字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不必依赖图片来传递必要的信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大部分
儿童小说或学习类读物都是以文字的叙述为主,而图片只是辅助和补充的作用。
语言的理解具有很高的抽象性,对词汇在一定文本背景中的意义的理解也需要读
者有一定的相关的个人体验和知识,也就是说,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背景中所具
有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就好象同样一句话:
“我已经精疲力竭”放在一个辛苦一天回
到家的父亲的嘴里和一个面对血雨醒风的世界战争的斗士嘴里是完全不一样的内涵,
而儿童可以理解一个父亲的话语中的意义,而对战争和反抗者的理解可能就会因为缺
乏个人体验而带来理解上的不准确。所以,在单一的文字性的叙述环境中,需要的是
读者对文字环境本身的了解和体验,并借助一定的背景来完成阅读意义的形成。
另一方面,以图片为主导的叙述环境中,对每一个单一的图片而言,其内容结构
相对比较简单明确,少有理解歧义的产生可能,而对在连续的图片,若其间没有理解
上的突兀或沟壑,相互的关系非常明确,也就无需靠文字来矫正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
可能产生的歧义。所以文字的作用主要是辅助阅读和明确意义的作用,图片本身是主
要的表述途径。读者自身依据图片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来创造图片叙述的故事情节,并
生成一定的意义连接。在这类的图书中一个最主要的对文字必要性的检验标准就是:
故事的情节是否可以从图片中完整地并唯一地获得?而文字的作用就是在对故事的
完整性和歧义产生起到补充和更正的作用。对年龄偏小(小于 3 岁)的儿童阅读而言,
他们的文字能力发展比较有限,而早期的图片阅读并产生一定意义理解的体验中,可
以帮助他们完善阅读的能力发展。
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是不同程度的图片与文字的配合与关联性的连接并创造意
义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文字与图片却又延续其自身独有的叙述方式在表述一定
的意义:文字的表述以线性的文字的意义解码为主,其阅读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定性:
如要遵循着文字的写作结构以一定的次序来进行。而对图片的阅读而言,图片在外表
上以静态呈现,但却缺乏对解读过程的规定性:也就是对视觉线索的规定性较弱,眼
睛在对图片的阅读中需要自我建立起面对意义搜寻的路线来,同时依据这些路线来完
成逐步完善的叙述性理解。而对许多儿童文学的出版物而言,情况好很多。因为儿童
本身在阅读发展中所具有的独特的性质,儿童绘本书在处理文字与图片的关系上有了
更多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是图片不再是受制于文字的统辖,而具有了独立的叙述性。
儿童在早期的阅读发展中可以只借助对图片的理解来理解图书的主要内容,同时来带
动对文字的形象性的理解。
在绘本书的文字和绘图的共同叙述中,文字和图片的关系也是不一样的。在现代
绘本的发展变化中,绘本的结构和元素关系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其理

- 41 -
论与实践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一般而言,图片与文字的关系有下面的分类38:
1、对称性(symmetrical)的互动关系:
在这样的关系结构中,文字和图片对故事内容的叙述具有较多的一致性。文字和
绘画主要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以形象码和言语码在传达着主要一致的内容。在这样的
关系中,如果文字告诉我们有一个小男孩站在雨中的花园里,图片所显示的就是:一
个男孩,站着,在花园的中,下着雨。但正如我们前面看到的,图片所能提供的意义
解读具有多层面的松散的特性,我们能表达的是基于语言层面的内容,也是最基础最
浅的层面。就如前面这个例子,什么样的男孩?快乐还是悲伤?什么样的花园?为什
么他要站在下雨的花园里?这些问题我们无法从文字中找到答案,但却可以从图片得
到满足,同时,我们甚至可以找到更多的细节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对图片而言,在
提供细节性信息和状态性信息上较之文字有更多的优势,而文字在确定性信息的提供
上是十分必备的。所以,即便是对称性的信息:看起来一致性比较多的文字和图片的
关系,也其实不是 1+1=2 的结构,文字和图片的结合创造了一种新的内容关系:“在
新的结合体中展示并讲述着”(David Lewis,2001)。
2、提升性(enhancing)或补充性(complementary)的互动关系
在这样的关系结构中,文字和图片依靠相互提供对方所缺乏的补充性的信息来共
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意义的建构,而这些补充性的信息或者是非常少的,有时甚
至是对方完全没有的。“提升性”是对图片与文字双方面的,但也有不同层面。
最低层面的“意义提升”
(minimal enhancement)主要是图片对文字意义的提升:
在文字与图片的相互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字的叙述能力要更强一些,所以在最小
层面的提升性或补充性的互动关系中,主要的叙述任务由文字完成,而图片起到提升,
补充和丰富的作用。如用文字解释图片人物的关系和他们的情绪,使读者易于理解人
物的背景。而图片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显示人物的表情,姿态和行为中对文字内容
的理解起到了辅助的作用。
较高层面的“补充性的意义提升”(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如在前面分析
过的《彼得兔》的第一页,文字部分的解释是:“很早很早以前,有四只小兔,他们
叫:Flopsy, Mopsy, Cotton-tail 和 Peter,他们和妈妈一起住在河岸边一棵大树
下的树洞里。”而画面所展现的却只有三只小兔和妈妈在一起,还有一只呢?仔细地
在画面中寻找会发现一个小兔的尾巴和后腿,那一定是一个特别的小兔!“特别的小

38
分类方法参考了:David Lewis (2001) Showing and telling: the difference that makes a difference, Dearing Literacy
and Language, Nov, 2001 和 Nodelman P (1988) Words about Pictures: The narrative Art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s,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Athens Georgia.

- 42 -
兔”这个意义的显现是文字中没有的,是在文字与画面的配合中才得以产生。而随着
读者对故事内容的不断了解的深入,在这个“特别的”之下,读者会附加上如“淘气”、
“勇敢”
、“善良”等不同的理解。在这种文字和图片的互动关系中,文字和图片在信
息呈现中出现了一定的不一致(discrepancy),而这种不一致成为引导读者开展图片
阅读的线索,带领读者在对文字和图片的前后关系中发现答案。
3、相对性(counterpoint)的或矛盾性(contradiction)的互动关系
我们知道文字与图片间的关系越紧密,对彼此的解释越多,留给读者的想象的空
间就会越少。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如果阅读中没有断层(gap)或文字与图片间的
断层非常地相似,都会对读者阅读兴趣的激励作用有一定的非积极性的影响。同时由
于文字与图片的表述方式是不同的,他们可以提供多样的甚至是矛盾的信息来给读者
阅读带来对意义理解和解释的一定的空间,从而形成相对的或矛盾性的互动关系。这
种相对性或矛盾性的互动关系依据对图片与文字在信息提供中对彼此信息关系的界
定不同,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反讽的相对关系”通过具有相互反讽性的内容提供文字与图片间的独特的联系,
这种关联性中所产生的幽默能极大地刺激读者的阅读想象带来阅读的快感和想象的
创造性。在这样的关系中图片所传达的并不是完全与文字的内容不同,而且大多数文
字已具有了完整的叙述能力,文字的幽默性或反讽性来自于文字与图片的结合中,也
就是说,没有图片的介入,文字的真正意义很难得以全面地了解。
“视角性的相对关系”通过两条不同的叙述视角来在文字和图片中呈现不同的内
容,从这个意义而言,可以把文字和图片理解为在讲述两个有关联但不同的平行性的
故事,而图片与文字在各自的叙述中也存在者孰轻孰重的问题。有时,一个故事是主
要讲述的,而另一个是虚幻的想象,而这两条线索中的若隐若现的关联性和对不确定
的情节的解读成了读者展开想象力的空间。
“角色化的相对关系”通过“角色化”的认定在图书的不同部分和其间的相互关
系中营造出读者理解上的困难和疑惑,而图书的文字内容往往没有明确地指出相互间
的联系,在读者对疑惑的解答过程中,需要对画面中的人物、相互关系和文字所暗示
的背景资料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才能完成,也就是说阅读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在文字高
度不明确的暗示下对图片意义和人物关系的解读和认定。在这样的相互关系中,文字
没有对什么是图片所表现的做任何的解释,而读者也是在自我的意义解释中有可能形
成不一样的结论,而这样的结论与读者的自身判断和经验有着较强的关联性。

- 43 -
第三节:绘本书的表意功能

作为儿童阅读启蒙的重要途径,绘本书所具有的最本质的特性就是其多渠道的叙
事结构,开放的空间性和内联的解读性,这个特质也是绘本书在儿童心智发展中具有
重要地位的主要原因,而这种“开放的空间性和内联的解读性”赋予了绘本书在阅读
中极大的延伸性和使用功能上“非图书性”的阅读功用。

一、多渠道的叙事结构

如果我们考察日常的媒介环境中对一般性叙事结构的使用就会明白什么是故事
的叙事方法。故事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叙述,叙述产生了故事的情节。那些以描述、论
证为主的媒介内容也都会运用叙述作为一种吸引观众的手段。在新闻报道里,如果对
某一事件只是作平铺直叙的复述,仅仅是信息的传递;如果加入一些叙事特征的就成
为一个故事。叙事的作用在广告中体现得尤其突出,广告在初期时候,内容表现往往
采取描述和说明的修辞手段,而现在更多的是在制造一种精练的叙述,使观众在虚假
的故事情节中不知不觉就接受了产品。叙事不仅成为了媒体中占主导地位的文本类
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叙述结构就像一只栅格,即使是非叙述性的文本内容也必须
穿其而过。
对叙述的考察可以从两个方面:叙事结构(故事的形成机制)和叙事主体(谁
在说话?)
。在对叙事结构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看似千变万化的故事内容,其形成
规则却是有限的。俄国学者普洛普研究了 100 多个俄罗斯民间故事,发现许多故事具
有某种令人惊奇的一致性,他请读者比较以下几个故事:1、沙皇赐给一名英雄一只
雄鹰,雄鹰驮着他去到另一个王国;2、一位老人送给苏森林一匹骏马,这匹骏马驮
着苏森林去到另一个王国;3、巫师给了伊凡一只船,小船载运伊凡到另一国度;4、
公主给了伊凡一个指环,从指环中跳出一个年轻人背负伊凡至另一个国度。普洛普得
出的结论是:人物在童话中具有稳定和不变的功能,而童话的功能类型是有限的和次
序一致的。普洛普的功能分析只要稍做变动,很多功能也适用于现代叙事——小说、
戏剧、连环画、电影、电视节目。用普洛普的术语说,不同的故事只是改变了旧故事
中的可变项,如具体的人名、地名和行动方式,而保留了故事中的常项(即故事功能)。
托多洛夫在《〈十日谈〉的语法》中谈到,文本结构与语言的句法可以类比,一个叙
事文本可以被看成是一个被扩展了的句子。句子包含主、谓、宾,小说说到底不就是
人物(主语)发生了(谓语)什么事(宾语)吗?因此“文学是,而且仅仅是某些语

- 44 -
言属性的扩展和应用”。最常见的叙述结构就是:
“故事中一个平衡向另一个平衡的过
渡,就构成一个最小的完整情节,典型的故事总是以四平八稳的局势开始,接着是某
一种力量打破了平衡,由此产生不平衡的局面。另一种力量进行反作用,又恢复了平
衡,第二种平衡与第一种相似,但不等同。”
而作为用图片传达意义的主要工具的绘本,对叙事结构的最大改变是绘本书通过
在一页上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相互分离的图画来发展不止一条叙述线路:如主人翁在每
页的下部展开叙述,而上部是相互补充的对在主人翁家里发生的事情的描写,运用画
面提供次描述来支撑故事的发展。由于这些故事有不止一条线索具有多渠道描绘的特
性,其故事结构依靠在书的主要页面上再现那些多意义的组织来实现,同时,多视觉
叙述结合了较多的阅读操作,而与阅读的原始状态有很大的区别。视觉阅读的原始状
态被认为是作为故事大纲的装饰品而存在,只靠运用大纲来扩大故事的情节。而多渠
道描写系统被认为是后工业时代的文化碎片的反映,提高了与传统图画书在翻阅过程
中所存在的过程的决裂:因为在一页上存在好几条不同的解读路径,同时也成倍地提
升了叙述间的割裂,这种割裂不仅在页码间,同时也在独立的页码内部,与传统书依
赖完全不同的意义生产形式:靠形象码和言语码间的相互间的张力来表达。画和文字
分别提供特殊的信息类型,再结合在一起去创造一个意义,哪个脱离开任何一个都无
法形成的意义。文字和图画相互影响,使暗指的读者和全部的文本互动起来并赋予意
义。当阅读时,体验到与多层对话系统进行复杂对话并产生意义的过程。

二、图片与意义解读的空间拓展性

所谓“开放的空间性”是指绘本书在图书的内容框架和情节的构成上具有空间性
的拓展,而这种空间性的拓展能力来源于绘本书特有的图文构成。由于绘本书中的图
片是主要的故事和情节的载体,我们一般会认为绘本书图片的主要意义在于利用图片
间的相互链接而产生对一定故事情节和意义的传达,然而在儿童的阅读过程中我们不
难发现:绘本中的图片所具有的意义却不仅如此,每一幅单幅的图片都具有独立的阅
读意义,而这种对单幅图片的阅读意义的追求使得绘本图片的阅读空间得以扩大。从
这个意义上来说:绘本书对儿童而言是“连续性的有故事意义的图片所汇集而成的故
事树。”将“绘本”形容成“故事树”形象地表现了绘本书在儿童图片阅读中所具有
的效果:

- 45 -
图 1:图片阅读的“故事树”结构

图片 1 图片 2 图片 3 图片 4 图片 5 图片 6 图片 7

如果我们把这个结构图示中的 7 个方框看作是绘本书中的 7 幅独立的图片,而儿


童在阅读中所形成的理解性的意义用箭头线表示,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意义像树
木的分支一样围绕着图片的链接而展开,并且他们之间在指向和关系上也有很大的不
同。若绿色的箭头所表示的对图片承上启下性意义的理解和记忆,我们可以看到:儿
童并非在每一副图片间都能完整地建立图片间意义的联系和理解(如图片 4 和 5 间就
可能有阅读上的困难或忽略而没有意义的链接)。而黑色箭头所表示的是对每一幅图
片所生成的独立的意义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到:对每一副图片而言,对其理解的多少
和发散性程度各有不同。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儿童会在这些独立性的理解中建立起
一些联系(如图片 2 和 3 间一些意义的联系,并由此与图片 5 的一些意义结合形成为
对绘本故事自我性的意义生成)
。在绘本阅读中另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如图中红
色箭头所表示的:后面的图片形成了对前面图片中某些细节或内容的重新关注和理
解。以无字儿童绘本故事《飞机》39的阅读反映为例来说明这个结论:全书只有 15
页,图下面的文字记录了一个 6 岁男孩在阅读这本书时的反映和他的意义建构过程。

封面 小老鼠在看天 不是天,是屋顶,他在推墙

39
(瑞士)莫尼克•弗利克斯 编绘 明天出版社 2003 年出版,全书没有任何文字,因其独特的画面构图具有培
养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和思考能力而风靡全球。

- 46 -
在跳舞 把在地上挖洞 是在挖沟

原来是一张纸 小老鼠在啃纸 小老鼠要吃纸了


原来刚才小老鼠在纸盒里

不是要吃,是拿来玩 叠纸 叠纸
不是在纸盒里,是在撕书

叠飞机呀 小老鼠还能坐飞机飞到书里去呀?在吃麦子,不是书呀,还是纸
盒子,原来他是发现了
盒子外的麦子呀!

- 47 -
三、“内联性”的意义生成手法

绘本不同于连环画和漫画最主要的地方在于他们所采用的意义生成手法的差
异。绘本的意义生成主要采用内联性的手段。所谓“内联”性手段是指依靠在文字辅
助下图片间意义解读的内部关联性来传达意义。与“内联”性手法相对的就是“外扬”
性手法:如连环画采用的依靠“文字阐述”的意义生成和漫画采用“夸张和讽刺的反
向表现”等形式。“内联”性手法不仅是在表现形式上具有隐晦含蓄的特点,更重要
的是由于绘本书的主体意义的形成蕴涵在图片和文字所形成的理解联系中,使得绘本
书能够在一定的意义主题下成为儿童理解和记忆该意义的重要载体,而绘本在意义理
解的推进过程中所使用的具像的表现手法和结构关系对儿童在对其他意义的学习理
解过程中(意义的理解对儿童而言是困难和具有挑战性的)提供一定的辅助和借鉴。

四、“非单纯阅读性”的使用功用

从功用上说,如果只把绘本书作为一本简单的图画书来看,就只是利用了绘本功
能使用中不到一半的功能。除阅读功能外,绘本书“非单纯阅读性”的使用功能是充
分开发和利用绘本书中的图片、主要人物形象及其叙述关系来组织相关的活动和寻求
新的体验。
绘本书最显著的出版优势是我们可以利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向儿童讲述比较复杂
的意义和内容,也就是说,依靠文字和图片的结合提供了进入较高层面的内容和较为
复杂的意义体验的途径,而这种途径有多种演化的方式:如依据图片内容所进行的对
语言表达开展训练的“故事会”活动:可以安排儿童开展对故事内容的讲述和表演活
动,让儿童在不同的表述中发展和培养对各自差异的认识和对语言与思维的训练。依
据绘本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所开展的“角色扮演”活动:依据角色所特有的人物特性和
性格开展对特定人物形象的模仿和表演活动,在一定的氛围中强化儿童的个体自我体
验。除此之外,还有如对绘本的临摹和其他美术学习,对绘本书儿童多次阅读兴趣的
利用和绘本的收藏等。
绘本书的内容研究是我们揭开绘本叙事结构的主要途径,在对绘本书中的文字与
图片及其关系与差异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同时需要参照儿童的接受能力与实际的阅读
反映,通过这样对不同因素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涉及与使用绘本
书,同时,给予儿童有意义地引导。

- 48 -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完成的是对绘本书的界定与对绘本结构的探讨。在对绘本的界定过程
中,论文运用了对比研究的方法,把绘本书和其他比较类似的带有插图的图书进行比
较来分析绘本图书的特殊之处。
首先,在对绘本图书的界定过程中,探讨了绘本图书的翻译来源。与传统的“图
画书”或“连环画”相比,现代的“绘本书”具有了全新的创作理念和现代电脑设计
技巧辅助下的新的构图风格,在开本和图文关系上也有了较大的不同,更重要的是“绘
本书”的界定具有多媒介环境的背景,其传播功能较之“连环画”或“小人书”具有
了完全不同的现代性和技术性。
“绘本书”的定义参考了国外的相关研究,从这样的一些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出
绘本书的本质是:绘本书以图片的逻辑性作为意义生成的主要手段,而文字主要作为
辅助性的工具来引导对图片意义的解读。绘本书中图片具有逻辑关系被认为是绘本书
区别于其他各类带有图片的插图书的重要标志。绘本书的构成要素为文字和图片,并
以图片为主要的工具性元素;绘本书的情节和意义表述建立在文字语言与视觉图片的
相互关系上,并以图片为主要的叙述载体;绘本书故事情节表述的完整性以图片的叙
述性为主。
在对绘本书的界定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在出版物类型里,还有许多类似的出版
物具有了一个或两个这样的特点,那绘本书与这些出版物,如:插画书、连环画书、
漫画书和动画书又有什么差异呢?论文主要从叙述的主体、图片与文字间的关系、图
片间的关系和图片的独立性四个层面探讨了这些不同出版物间的关系。并在这个基础
上,进一步探讨了绘本书的传播符号:文字与图片的表意功能。力图从绘本的内部来
揭示绘本图书的传播功能。
首先从绘本图书的文字、图片以及他们之间的差异与关系谈起,论文首先关注了
在不同的绘本图书中,文字所具有的差异性的功能:1、具有提示性的意义。2、补充
图片无法包含的意义。3、创造出意义的儿童表达。4、创造出故事表达的句子结构。
对绘本书的另一个元素:图片的研究中,着重考虑了不同的图片在儿童选择中的
差异。有关的研究表明:插图的表现形式不仅仅具有形式上的意义同时还会影响到儿
童对图书的偏好和理解,不同的插图表现形式同时会在儿童的自我读物选择中产生不
同的被选择性。
在完成对文字与图片的有关分析之后,论文重点讨论了在绘本书的整体结构中文
字与图片的差异与联系。对文字与图片的差异而言,由于文字与图片本身就是两种不

- 49 -
同的传播符号,在信息传播种具有不同的特点。论文从符号学的角度论述了其间所具
有的在意义表达、接受和阅读感受中的差异。与文字相比,图片具有更为松散的结构,
但在这样的结构背景下,同样有对一定确定的意义的理解的达成,而这个过程是对读
者(尤其是儿童读者)的视觉阅读能力的要求,这对生活在影像时代的儿童来说是十
分重要的。
如何才能引导儿童学习在图片与文字的阅读环境中开展有效的阅读呢?论文讨
论了文字与图片不同的结合方式:首先是两个极端的关系:文字为主导的叙述环境和
图片为主导的叙述环境。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是不同程度的图片与文字的配合与关联
性的连接并创造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字的表述以线性的文字的意义解码为
主,其阅读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定性。
而对图片而言,图片在外表上以静态呈现,但却缺乏对解读过程的规定性:也就
是对视觉线索的规定性较弱,眼睛在对图片的阅读中需要自我建立起面对意义搜寻的
路线来,同时依据这些路线来完成逐步完善的叙述性的理解。在共同的叙述中,文字
和图片的关系也是不一样的。论文讨论了三种不同的关系:对称性(symmetrical)的互
动 关 系 、 提 升 性 ( enhancing ) 或 补 充 性 (complementary) 的 互 动 关 系 和 相 对 性
(counterpoint)的或矛盾性(contradiction)的互动关系。这些不同的互动关系构成了绘
本书内在不同的表述结构。
作为儿童阅读启蒙的重要途径,绘本书所具有的最本质的特性就是其多渠道的叙
事结构,开放的空间性和内联的解读性,这个特质也是绘本书在儿童心智发展中具有
重要地位的主要原因,而这种“开放的空间性和内联的解读性”赋予了绘本书在阅读
中的极大的延伸性和使用功能上“非图书性”的阅读功用。在对儿童的图片阅读的解
读过程的研究,通过对我儿子在阅读无字图书《飞机》的阅读反映的记录,验证了在
论文中提出的图片阅读的“故事树”的结论:绘本书图片的主要意义在于利用图片间
的相互链接而产生对一定故事情节和意义的传达,每一幅单副的图片都具有独立的阅
读意义,而这种对单幅图片的阅读意义的追求使得绘本图片的阅读空间得以扩大。正
是由于绘本在结构与意义生成中的特点,使得绘本图书具有了在使用中的特殊性:
“非
单纯的阅读性的”使用功能。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绘本图书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出版物形式和类别,具有自
身的出版要求和特点,有着和其他儿童出版物不一样的功能和作用,对儿童的阅读发
展和认知发展都有比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对绘本图书的研究,不仅是对一类儿童出版
物的关注,更多地是对在出版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儿童的发展需求如何被关注到并加
以引导的研究,而这种需求是未来出版产业专业化发展的基础。

- 50 -
第三章:绘本书在多媒介环境中的传播意义

对绘本书传播功能的研究,我们无法回避对绘本书在多媒介环境中意义的考察。
我们需要关注图书在现代信息环境中从单一的载体转变为兼具媒介属性的变化,而这
种变化在绘本书中也有反映。绘本书在出版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与绘本书本身
的出版策略,结构方式和内容有关,还受到其他媒体的影响。对儿童读者而言,在面
对绘本书的同时,他们还面对着电视和网络等多种媒体。所以从整个媒介环境的角度,
从媒介与儿童的关系的角度来分析绘本书的媒介意义,是我们探讨绘本的传播功能的
一个重要环节。

第一节:表意符号发展:从原始图画书到现代绘本

媒介环境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媒介技术的进步和媒介表意符号的变化,
前者是外在的具象的,而后者是内在的抽象的。在媒介表意符号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可
以看到许多有着古老历史的媒介符号也在不断变化的媒介环境中有着不同程度的转
变。

一、图画文字——原始图画书的表意符号

据美国出版评论员罗博特•卡特(Robert A Carter)对国际图书出版历史的考擦
40
发现 :图书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已有 4000—5000 年的历史,现存最古老的图书是在公
元前 4000 年用图画文字刻在一块泥片上的有关古巴比伦洪水的故事。41虽然不同地区
的人们采用了不同的刻录工具:如埃及人用的纸莎草、印度人用的桦树皮和中国人用
的木与竹,但原始的图书在形式上都具有相似之处:都是用线条或图形,以图画文字
来表述一定的信息与意义。所以,以图画文字为表意符号的原始图书是现代图书的启
蒙。 “如果说语言标志着人从禽兽中分离出来”,英国人类学家闵斯爵士写到:“书
40
见罗博特•卡特(Robert A Carter)
《国际图书出版史》载自(英)伊恩•麦高文 主编《国际出版原则与实践》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0 年 1 月翻译出版
41
见(英)伊恩•麦高文 主编《国际出版原则与实践》pp22-23,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0 年 1 月

- 51 -
写的发明及其改进而成为一种实用的系统则应当可以被看作是引向完全的文明的第
一步”。而这一步,开始于对线条和图形的利用。

(一)人类社会早期的意义表达

在从语言到文字的漫长发展历程中,为了帮助记忆,记录和传播经验与信息,人
们进行了多种尝试:结绳记事、契刻、图画和刻画符号是文字产生的重要基础。认为
这些仅仅是原始人类的一种“回想的”、回忆的手段是具有局限性的,许多文物表明
他们起着比较复杂的记事的和交际的作用。
所谓结绳记事,是用绳子打结采帮助记忆。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利用过这种方法。
我国的古书上就有许多“上古结绳而治”的记载。例如《庄子》中说:“昔者……民
结绳而用之。”直至现代,这种结绳记事的方法在一些少数民族中还在使用。刻契,
是在竹、木等材料上刻上各种痕迹和记号,用以记事或帮助记忆。这也是古今中外曾
广泛使用过的方法。古代双方订约时,将两块木片合拢起来,在上面划刻记号,双方
各执一块,以帮助记忆,并有符信之意。
《易经》、《北魏书》、《隋书》等古代史书中
还记录了当时 “无文字,刻木记契”的情况。契刻同结绳一样,留下了代表某件事
情的符号不仅能唤起对某种事情的回忆或想象,还能表达一定的意义,具有一定的记
录性。作为一种原始的意义表达,结绳与刻契是一种“事件性”的,是对所发生的某
一事件的记录,而这种记录以一种象征性的抽象工具来力图达到对事件细节的表达,
包含对事件的环境、发生过程和情绪的记录。要完成这样的表达需要的是对事件的共
同参与。虽然结绳与刻契这样一种原始的意义表达方式和记录方式所能完成对“事件
性”的记录是十分有限的,但他们开始了人类在意义表达与记录的过程中寻求中介载
体的努力。
手势与肢体语言是口头语言的重要伴随物,手势与肢体语言作为一定意义的载体
对口头语言和书写符号的意义发展都有较大的影响。虽然在现代的语言学研究中已经
确定了这样的观点:手势虽然在原始人的交际中也起过重大的作用,但它在言语发展
中并不构成一个特殊的“阶段”,而只不过是有声言语交际的一种辅助性的成分。如
布纳克写道:“在言语掌握之前不可能有继发性的手势.而原发性的手势是不能表达
概念的”。但我们仍不能否认,手势和肢体语言不仅渗透到了我们的文字符号体系,
丰富了有声语言的表达意义同时开始探索对一定意义比较统一的可认知的抽象表达
方式。相对于结绳与刻契在意义构成与传达中开始了对可认知性的探讨。

- 52 -
(二)图画文字的产生

图画是文字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劳动和生活的需要,上古人常把所观察到的和
自己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事物画在所居住洞穴的石壁上。起初,这些记事的图画是非常
生动而逼真的,人们一看便知道画的是什么。如想要人知道所说的是鹿,就精心地画
出一只鹿。有时还同时画几件东西来表示一件事情。但时间久了,当人们习惯了这种
图画之后,就不再画得那么复杂、细致,只用几根线条勾勒个大概轮廓,把原来画的
复杂图画,简化成一定的图案符号,人们见到这个符号,也就知道它所代表的是什么
了。这样,图画就逐渐脱离了对具体事物的描绘,变为事物的一般意向的代表,可以
拿它所代表的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于是,图画便和语言相结合而成为交流思想的工
具了。这就形成了原始的图画文字或称图形文字。
根据考古学家考证,在大约公元前 8000-6000 年的原始社会的石器时代,古代苏
美尔及埃及就已经产生了这种图画文字,以绘画的形式来表达意思。而在我国,刻画
符号和刻画文字大约出现在原始公社的后期,即新石器时代的发达阶段。如在公元前
四千年的仰韶文化和其后的龙山文化遗址中都曾发现了这种刻画符号和文字。在我国
山东莒县陵阳河和大朱村出土的陶器上,发现刻画符号十八个,可以归纳为八种,不
少学者认为它们就是文字,如于省吾认为第一、二为“旦”字,第三为“锛”字,第
四为“斧”字(于省吾《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载《文物》一九七三年第二期)。
唐兰先生认为第一为“灵”字,第二为“炅”字的繁体,第三为“斤”字,第四为
“戍”字和“戊”(古为一字) (《文物》一九七五年第七期)。学者大都认为这些早
期的刻画符号是“代表个人或氏族的形象化的图形标记”。它们大都是对事物形状的
模拟,属于山东大汶口文化晚期,约为公元前 2800——前 2500 年。将其与更晚一些
的甲骨文及金石铭文相对照,可以发现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有些刻画符号,
与青铜器上表示族徽的文字就更为相似。从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过程来看,这种陶器
上的刻画符号和刻画文字与汉字的产生、发展是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的,它们是汉字
的始祖和萌芽。这些原始的图画文字大都是“句意文字”,也就是说:它表达整个信
息但在字形上并不分为一个个的单词。按所用的手段来说,句意字分为两类:“形象
的图画字”和最古老的“约定符号”。作为原始的文字,他们有固定化的图形,可以
记录语言中的声音和意义。
早期图画文字或图形文字的符号结构有许多来源于手势,例如,伸出一指的手的
图形用来指明方向;汉字“友”按其古代图形是表现伸开的两手;许多数目字符号(中
国的、罗马的等)都是摹拟用手指来计算所得到的。手势对图画(形)文字的结构产

- 53 -
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并非对所有的语言体系。如语言学家 J.Fevrier 所指出的:许
多古老文字体系(如埃及、苏美尔)的符号形式几乎不反映手势。他写道:“埃及圣书
字正如苏美尔表意字一样,只是准确而恰当地表现事物本身的形状,而不是用来指出
该事物的手势图形,这是眼见的事物形状,而不是手指企图表示的事物形状”。
对早期图画文字或图形文字的意义表达方式而言,原始艺术是形成图画文字的最
重要的源泉,他们不仅充实了图画文字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更重要的是他们带来
了对这种表达的意义肯定和区分。当原始图画被开始用来认识世界,满足巫术,祭祀
或生活交流中交际和记事的目的,即表达某些信息(作为口述的补充)或者保存这些信
息(保存在述者和听者的记忆中),这个时期可以被认为是图画文字形成的开始。而图
画文字的最终形成应该认为是这样的时代:图画不仅开始用来补充口述的内容,而且
用来独立表达信息,尤其是向那些制作图画符号时不在场的人表达信息,这些接受信
息的人与图画符号制作者相距遥远,或者时间上相隔久远。

在前苏联著名的书籍学家 B.A.伊斯特林
的《文字的产生和发展》42一书中他详细分析
了对属于图画文字的文物所具有的某些特有
的图形特点,而弄清这些特点就有助于解决各
种不同的原始图画是以哪种用途为主的问题:
是用来表示艺术形象还是达到实际交际的目
的,是用作记事还是留作记忆。“例如,大部
分无可怀疑的图画文字文物的最重要的外部
特点是:它们不是一个个单独的孤立的图形,
而是一组一组复杂的叙事性的图形,或者是一
套一套彼此顺序相联的图画,就像连环画故事一样”。属于前者的有:图画符号记载
的交换条件,如下图上半部分图画文字记载了一头野牛,海濑和绵羊交换 30 头猎获
的(用猎枪符号来表示)海狸的条件。而下半部分是 7 个印地安部落致美国总统地图
画文字信:请求准许他们迁移到五湖地区,连接动物地头和心脏的线表明这几个部落
的思想和感情是一致的。
此外,大部分图画符号的书信记载重大事件、战争、诉讼等。古人用图画符号通
知战争和狩猎的消息,作为大部分纪念性的墓碑铭文和一部分书信;还包括部落的图

42
(俄) B.A.伊斯特林《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左少兴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9 月第二版

- 54 -
画符号编年史——年代纪,记录祈祷辞、咒语、习俗和神话传说。这些用途表明,把
图画文字只看作具有巫术的用途或者只起记忆(回想)的作用是不正确的。除了记忆和
巫术的作用外,许多图画符号还有别的一些用途——记事性的(墓碑铭文、记载交换
条件,重大事件等)和交际性的(用图画符号通知战争和狩猎的消息,外交书信和情书
等等)。不仅如此,只具有记事功能的图画,即只为口头通知而用作可依据的、备忘
性的标记的图画(用图画符号记载祈祷辞、咒语、风俗和神话传说,部落的编年史一
年代记等等),只能有条件地归之于文字;在这方面它们类似于这样的文字:不用来
独立传达信息,而用来给口述(或者文字叙述)插图;带有巫术目的(如保证狩猎成功
的目的)的图画与文字相距更加遥远。因为文字的主要功能在于它用来独立地把信息
传至异地异时。”
作为表意工具的图画文字与一般性的艺术表达是不一样的:图画文字的表达概括
而有条件,为了保证理解画出的內容,象征性成分具有约定性。有时候无法明确图画
文字的所指时, “连环画故事”式的叙事结构被广泛的运用,出现了复杂叙述性的
图形,尤其是出现了在顺序相连的图画(“连环画故事”)中包含象征性成分和符号的
成分。使得具有概括性和非直观性的图画文字具有了情节的叙述性质。而这个趋势的
发展,是原始图画书作为一种意义表达的手段而出现并存在于人类文字符号出现后的
漫长传播历程。

(三)我国的原始图画书

原始图画书的出现是随着图画文字在意义表达中的逐渐成熟而发展起来的。在我
国图书历史的讨论中“河图洛书”被认为是有代表性的原始图画书。相传“伏羲统治
天下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
羲根据这种“图”和“书”画成八封,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由一系列神秘的数
、《洛书》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图画书43,为此可见,在
字方阵符号所组成的《河图》
文字发明以前就先有了图画和一些简单的符号作为传播信息的工具,而图画文字也是
人类图书最早期的表达方式。
就我国的情况而言,原始的图画书所使用的主要表达工具是线条符号和简单的图
形,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不确定性,可以在不同的线条符号和图形的联系中产生意义。
相对在图画文字产生之前的意义表达,人类开始进入借助更有指代确定性的符号并利
用符号间的联系来产生意义的阶段。
43
见《大学图书馆通讯》一九八八年第四期

- 55 -
二、文字符号——现代文字图书的出现

图画虽不是传递信息的最好工具,但是它在文字的产生上有不可低估的贡献。因
为世界上有许多文字往往是从图画里萌芽的。人类为了交流思想,传达感情,将图画
简化,使它们代表语言中的词,让它们具有社会公认的一定的读音和意义。从而创造
了最早的文字

(一)文字符号的出现与发展

古代埃及和苏美尔的表词文字的形成是在公元前 4 千年,而那时正是他们的奴隶
制国家形成的时期;古代亚述---巴比伦和原始印度的奴隶制国家形成的时期是在公
元前 3 千年,而古代亚述---巴比伦和原始印度表词文字也正在那一时期形成;古代
中国和腓尼基及其它西部闪米特表词文字都是在公元前 2 千年形成的,而古代中国和
腓尼基及其它西部闪米特也正是在那一时期形成了奴隶制国家。即使更晚时期的玛雅
表词文字的形成也是与上述民族形成表词文字的社会条件、发展水平相似。所以说,
奴隶社会的出现,生产生活的需要的扩大使图画文字中的义符和音符逐渐固定下来,
形成了表词文字。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是现在所知最早的汉字,从甲骨文开
始,汉字的发展历史走过了“表形(象形)、表意(指事、会意)、趋向表音(形声)”
三个阶段,最后是形声制文字的确立。汉语是一种非黏着的孤立型语,或称作单音节
语,它的结构单位本身没有语法的变化。汉语的音节,与印欧语不同,是直接与意义
相联系,是表意的语音单位,汉民族语音感知单位是声韵调而不是音素,声韵调是能
够区别意义的。汉语的这种语言结构特点决定了汉字的性质。
汉字里最早产生的是象形字,象形字就是从图画里脱胎而来的,象形字为数不多
(《说文解字》里象形字只有 364 个)却是汉字造字的基础,后来的合体字有相当一
部分是用象形字构成的。经过长期变化,现在很多象形字都变得不象形了,可是,汉
字从产生到现在还没有发生文字体系的大变动。在象形字上加上象征性符号就创造出
了指事字,如表示刀锋的“刃”是在一个“刀”的象形字上在表示刃口的地方加上一
个点,这一个点就是指示符号,因而构成了“刃”字。
《说文解字》说:“刃,刀坚
也,象刀有刃之形。”指事字和象形字不同:象形字是一个独体实物的形象;指事字
的表意没有象形字那么明显,所表示的东西是抽象的,或者虽不抽象,却是局部的,
不便单独表示出来的。汉字里指事字比象形字还少,在《说文解字》中指事字只有

- 56 -
125 个。指事字有时还不能清楚地表达意义,就有了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物形体会
合起来,从他们的联系或配合上表示出一种新的抽象的意义的方法,这种造字办法叫
会意。会意是为了补救象形和指事的局限而创造出来的造字方法。和象形、指事相比,
会意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第一,它可以表示很多抽象的意义;第二,它的造字功能
强。
《说文解字》收会意字 1167 个,比象形字、指事字多得多。直到现在人们还用会
意的方法创造简体汉字或方言字,例如“灶、尘、国、孬”等。会意法造字方便,但
是它往往是由几个字拼合成一个字,就使新字的笔划繁多,书写不方便。于是人们又
创造了形声字。形声,“形”即形旁,也叫形符或意符;“声”即声旁,也叫声符或
音符。形声字是由“形”和“声”两部分组成的:形旁表示形声字的意义是属于哪一
类的,它是形声字的表意成分;声旁表示这个形声字该怎么读,它是形声字的表音成
分。

(二)文字符号对原始图画书的改变

随着文字符号的逐渐成熟,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将文字刻写在各式各样的材料上以
记录经验,阐述思想,并使之传播得更为久远。由于意义的确定性,带来对文字符号
的时间和空间跨度的传播优势,人们越来越多地创造来源于图画的文字符号,并在运
用和书写的过程中逐渐明确其所指的范围和规范的书写形式,大量的复制带来了原始
的图书,而在由图画符号转变为文字出版的过程中,在表达上,原始图画书自身的自
我表现方式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渐转变为一种专业性的意义表达,具有独特的意义空
间。而这种转变的另一端,是文字作为纸界媒介意义表达的主要工具而存在的历史替
代性。
但文字符号的出现对图画的意义表达不是削弱了,反而是加强了。主要的原因在
于文字符号体系的完善引导和反映了人的思维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建构。文字不仅仅作
为一种语言而存在,它完成了对意义的结构化过程,从所指到能指,文字符号的使用
法则形成了人的思维路经。而这种变化对图画书的影响是使图画作为符号体系中的一
种被纳入到由文字符号所建构的意义体系中。图画的意义表达开始需要借助文字的思
考路经,在获得具有明确性的意义界定的同时,图画逐渐丧失仅靠图画和其间联系来
获得意义的空间。图画书也越来越多地成为文字图书的辅助性载体,对文字符号无法
传达的意义来作进一步的界定与延伸。

- 57 -
三、影音符号——多媒介环境中的“读图时代”

随着电影、广播、电视和网络的逐步出现,媒介的多样性打破了传统文字表述所
构建的次序。影音符号以独特的信息表达优势成为主导性的媒介符号。从电报、电话、
传真、电影、广播、电视到因特网,电子媒介技术的每一次进展,对人类的交流方式
和生存方式都产生极大的影响。1964 年,加拿大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
媒介:人体的延伸》一书中提出:广播是耳朵的延伸,电话是嘴巴和耳朵的延伸,电
视是眼睛和耳朵的延伸。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每一项新的延伸,都会使人的各种感
官的平衡状态产生变动,使某一种感官凌驾于其他感官之上,造成“心理上和社会上
的影响。”正如麦氏所言,电子媒介凭借其独有的传播优势带动了人类的感官的发展,
集声音、图像和文字于一体,活动图像和声音打破了印刷媒介的无声世界,丰富了视
觉和听觉这两个最重要的感觉器官。而到了网络传播阶段,这种延伸达到了极致,交
互的沟通方式和海量的检索信息,带给了人类感官的不断膨胀和日益外化,使得人类
了解世界、认识社会的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而在这场变化中,对图书的文字性阅读
所带来的阅读感受也发生了变化。与影音符号所建立的新传播帝国次序相适应的图片
阅读成为新的阅读需求,并产生了多媒介环境中的“读图时代”的变迁。
“读图时代”
是出版人站在多媒介环境下对出版环境的表达,是对一种新的出版热潮的反思。“读
图时代”的界定并不是代表文字阅读的消失,而传达出的是对阅读需求的现实变化,
表现出现代读者对简单明了、快速形象的阅读符号的偏好。
“读图时代”阅读需求的出现是现代绘本书出版的主要环境动力。就绘本书的发
展而言,现代绘本书是多媒介时代的产物,尤其是带动了绘本书的成年化阅读。越来
越多的成年人开始力图用简化的方式来表达意义,对于 80 年代后期出生的新一代尤
其如此。他们已经有良好的对图像符号的意义建构和解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他们
的信息发布与接受的经验中,影音符号和网络技术不仅打破了他们对空间、时间和地
域的确定性的要求,同时建构了他们通过不确定性图片来完成意义交流的习惯。而这
种变化,是我们看到的在图书的出版中,越来越多的使用不断创作符号来代替既定的
文字,或者不断给已有的文字新的符号形式和意义,在图片的不确定性的背后,隐藏
着在一定传播群体中的确定性的认可。而这种认可,对于新一代而言,是在网络淹没
和虚拟中的寻找到的归属性认同。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读图”的意义也就是现代绘
本书的出版意义,即通过对不确定性符号的“认读”来完成对一定群体性意义的归属。

- 58 -
第二节:绘本书所面对的多媒介环境分析

绘本书的媒介环境是绘本书所面对的信息选择、加工、使用与购买的外部环境的
总称。信息的选择和发布不仅受到信息本身强度的影响,来自受众和市场的选择与需
求,信息的意义转换与接受程度都会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是
媒介差异的问题,受众使用媒介是为了获取信息,但媒介对受众而言决不仅仅是工具,
受众对不同媒介的接触方式和强度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异就表现为受众在信息接受过
程中所具有的媒介化的差异。

一、受众信息接受的媒介化差异

(一)媒介概念的变化

媒介(media)或称“传媒”、“媒体”。指传播信息的载体,是信息传播过程
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1943 年美国图书
馆协会的《战后公共图书馆的准则》一书中首次使用“媒介”作为术语,指代各种传
播工具。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在 1982 年出版的《传播学概论》44中提出了“大众
媒介”的概念,并认为这个概念是在广播电台出现后才有的一个名词,指的是在传播
途径上有用以扶植和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
居间的传播渠道,具体又可分为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而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被威
尔伯·施拉姆所界定的大众传播媒介如:图书、报纸、期刊和杂志、广播、电视等在
以网络与手机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下,又增添了一个新的界定:
“传统媒介”,相对新
媒介而言,传统媒介所具有的要素是(1)职业传播者制作信息,(2)采用某种机器复制
信息,(3)拥有广大的接受者。而“新媒体”
,如计算机网络,电子出版物和手机媒体
则在传统媒体的界定之外,因其传播者与受众间所拥有的互动的平台和海量信息的获
取与发布的便捷性而改变了媒介与人的关系,从而在不同的媒体之间产生了信息接受
中的差异。
媒介的概念受到不断进步的媒介技术的影响而扩大,从早期的“媒介”、“新闻
媒介”到后来的“大众媒介”,再到“传播媒介”和最近由加拿大学者凯尔奇提出的
“信息媒介”,对媒介的研究不仅了包括新闻和娱乐,而且涵盖了通讯和网络。不同
媒介形式在技术和介入方式上的进步,不仅创造了媒介差异,同时也产生了受众的接
受差异。

44
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中译本,1984 年

- 59 -
(二)信息的媒介化

媒介,在信息社会中,不仅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而存在,更是一个社会的中介者
和控制者。它负载的信息作用到人的身上,不仅影响到人的语言方式、行为方式和思
想方式,同时,媒介成为人们重新征服时空、占领市场和建构存在意识的工具,是现
代社会的发动机。这使得“媒介化”这一社会现象变得日益复杂,透过传媒所反映出
来的信息传播与人的关系在目前成为个人、集体乃至社会利益的中心,人的主体性、
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在不同技术条件下的传播情境中相互干扰、相互作用,而每一种
传播工具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机制在建构社会秩序和权威时被社会和公众自觉认可和
服从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而现代媒介,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依托现代的信息技术而进入公共的全
球化资讯平台,成为操控主流话语力量的增效器,而带动了社会媒介化的进程。正如
麦奎尔所言:大众传媒是一种权力资源、一种话语力量的增效器,是塑造社会生活意
象形态的主要方式,也是获取声望并对现实生活拥有重要影响力甚至操纵力的关键途
径。在社会媒介化的过程中,信息的媒介化过程成为了标志性的特征。信息的媒介化
就是将具有特定传播意图的信息按照媒介的传播要求而进行生产加工和转化的过程,
在信息的媒介化过程中,不同的媒介介质所具有的差异性特性在信息的使用与表现形
式中最终得以体现,而这种差异的最终表现主要体现在媒介的“话语”差异上,也就
是说:信息的媒介化过程就是信息的“媒介话语”转化过程。
按照福柯的理论,“话语”作为基本的文化符码,统一控制着认知图式、语言和
什么是“知识”。学科构成了话语生产的一个控制体系,它通过同一性的作用来设置
其边界。因为任何话语实践都是由与其他话语的关系来界定的,并以复杂的方式利用
其他话语。而在信息膨胀成为社会发展的逻辑的今天,英国学着戴维·莫利和凯
文·罗宾斯在其《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45中提到:
“视听地理正逐步脱离民族文化的象征性空间范围,而在国际消费者文化这一更为普
世化的原则下加以重新调整。
”而“媒介新秩序的定位是一种全球化的秩序。” 在这
样的秩序形成中,我们可以看到:信息的媒介化的进程其内涵表现出潜藏在现代传播
方式中的矛盾,因为每一种传播媒介都是在技术进步的前提下和社会制度的特征、公
众接受的能力和文化内容的嬗变相关的,这三者之间的融合、冲突和演变推动了对“媒
介话语”的发展。这证明了法国文化研究专家德·塞尔托在其《多元文化素养》46中

45
见(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 著 司艳 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8 月
46
见(法)米歇尔·德·塞尔托著、李树芬译《多元文化素养》(大众文化研究与文化制度话语)/法兰西语境丛书 天津人

- 60 -
的一个观点:“在一个社会与其科学模式之间,在一种历史背景和与之相适应的思维
工具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这种关系构成某种文化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对自然资
源的利用技术、集体的整合方式和对于宗教或人文的主体观念的采用,只要其中一个
构成因素发生变化,体系本身就会发生变化。而当一个社会的整体结构发生变化以后,
必然产生新的控制模式,随之而来的是解释模式的转换。
从这个意义而言,信息的媒介化反映出社会文化体系的关系和建构。

(三)受众的信息接受与媒介选择

对信息接受和媒介关系的研究是传播学中受众研究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探
讨受众的信息选择和媒介的信息发布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受众研究理论随着媒介技
术和形式的发展也处在不断的发展中,存在不同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早期对受众的研
究主要关注受众在态度或行为上对媒介信息的反应,发现并测量这种反应差异与程
度。而与之不同的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从“文本—话语模式”出发,关注传播过程中意
义的建立,认为意义是由传播者与受众通过文本进行协商而产生的。由此,确立了受
众在传播活动中的主动性,并通过考察传者与受众两方面的情况,即受众如何解读文
本,以及受众如何在日常生活语境中接受文本来关注信息在接受过程中所具有的媒介
化的差异。
在从“文本—话语”模式出发,关注意义的建立中所带来的媒介差异时,英国文
化研究学派导入了符号学方法,在代表人物霍尔的《编码/解码》47中提出了对信息的
发送与接受中的差异,而差异的来源是存在对信息意义的编码和解码过程,而同时节
目制作者的编码过程和受众的解码过程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不同的受
众可能对相同的信息有不同的解码,所以受众的解读过程和结果造就了信息的意义。
此外,符号学认为任何信息的解读都是多义的,不存在“最终的”或“真实的”意义,
正因为此,符号学对“文本”提出了“开放性”的要求。
受众不同,信息不同,媒介不同,对受众信息接受的媒介化差异的研究成为以“文
本”为纽带的对传播环境,传播者,文本符号和受众的多层面的研究,而来自于这些
层面的差异影响并导致了在受众信息接受中的不同。在这个意义上讲,受众对信息的
接受存在着媒介化的差异。在受众面前的是各有差异的媒介和蕴涵不同“话语”的内
容,这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种群在激烈的竞争与选择中寻求生存之路,而受众的选择与

民出版社 2000 年
47
见 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编码解码》,罗钢 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第 345 页。

- 61 -
偏好却并非只与媒介的内容有关,在媒介的生态背景下,我们可以发现媒介与社会及
人类的更深的联系。

二、媒介的生态性

“传播系统包含于社会系统之中”的观点是媒介生态理论的基础,而这个观点在
“媒介生态”的概念提出之前就存在于传播学的理论研究中。美国学者尼斯卓姆 48
(Nystrom)被认为是首次提出了“媒介生态”的概念的人,从而揭开了对媒介与其
环境关系的关注。而“媒介生态”的概念也包括“内生态”和“外生态”两级层次。
内生态层次主要是指媒介内部的生态机构和媒介间的协调机制。外生态层次则涵盖了
政策法律环境、技术经济环境、传播人才和教育环境、媒体的国际交流环境等若干要
素。就影响信息接受的媒介化差异而言,媒介的“外生态”环境相对不同的媒介而言
具有相似之处,而媒介的“内生态”环境却千差万别,尤其是媒介间的协调机制。
媒介间的协调机制在调整不同媒介间的关系时也会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制约:如
由于媒介所依赖的技术的差异,不同媒介的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差异,受众存在的固有
的期望和使用程度上的差异等,而媒介的调节机制在不同媒介的角逐中逐渐形成了对
不同媒介的信息传播角色的要求和在媒介内生态环境中的地位,从而形成媒介间的差
异,而这种差异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受众对媒介信息的选择和接受,进而影响到受众的
依赖评价体系。
在受众和媒介互动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依赖与评价的体系是媒介生态的重要
表征。受众依据不同媒介对其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而产生在其认知、情感、意愿三个
相关层次上的意向表达和行为趋向,进而形成在个人层面上的评价。如有关媒介效用
性、可信赖性,还包括对于媒介(信息)作为满足当前‘需求’手段有多大用处的判
断等,它是在媒介接触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并在以后媒介接触行为中根据满足的程度不
断的得到变更和修正,不断地影响到受众地媒介选择。
从媒介生态的角度来看,每一个单一的媒介都是整个信息传播链条的一个环节,
有着不同的优势和劣势。传统的图书在媒介的生态发展中受到的冲击和质询是最多
的,但同时也在产业本身的发展中寻求着新的更好的与其他媒体相配合的方式。从不
同媒体所具有的文本符号的差异、与受众的传播互动的差异和受众信息获取效益的差
异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到,图书与其他媒体相比并不是没有优势的,同时很重要的一

48
见尼斯卓姆(Nystrom):《面对媒介生态理论:人类传播系统研究理论范式集锦》及大卫·阿什德著,邵志择译
(2003):《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华夏出版社

- 62 -
点是,受众的层次划分是复杂的多样的。如果我们仅仅只在技术的层面对媒介的生态
地位作判断,难免是片面的和没有意义的。作为任何一个媒体,都必须发展与特定受
众需求的对接,同时在借鉴和吸收其他媒体传播优势的基础上丰富自己的传播方式,
文本编辑方式,话语风格及减少接受成本。这也是,我们把绘本书放到一个多媒介的
环境中来考察它的媒介意义的原因。绘本书在整个媒介生态环境中所具有的特点就是
它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对目标受众),多种传播手段的结合(图文并茂)和不断发展
的表现形式(历史的手法与新的技术的有效结合),而这些特点都使得绘本书具有了
很强的生命力来参与媒介环境中的竞争。

(一)媒介的文本符号差异:

媒介的信息传播依赖于媒介所特有的系统性的符号体系。声音、语言、文字、图
画、手势、姿态、表情等都是符号,但在不同的媒介里对符号的使用的方法和程度却
有着很大的差异,而媒介符号体系的差异性也由此成为在信息接受中产生媒介化差异
的主要原因。
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就必定伴随一些新的媒介符号的出现,所以媒介环境的丰富
意味着媒介所使用的符号的多元化,使我们的信息表达更加丰富和复杂。同样,媒介
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也是在信息符号的变革和发展中产生,几乎每一种新的符号语言产
生就会伴随着一种新的媒介技术走入千家万户。因此,大众媒介的符号语言不同,也
就代表着不同的媒介种类,这并不意味着一种媒介符号就代表一种媒介,而是在多种
符号结合与相互作用中,突出媒介特征的那一类符号元素作为媒介分类的一项标准。
印刷媒介如报纸、杂志与书籍主要依靠记录文字、图片和其他书面符号在一定材
料来完成信息的传播。由于纸界媒介所具有的信息容量大、易保存、携带方便、可随
意反复查阅等符号特性使其至今仍作为保存性媒体而存在。但是,由于缺少生动性、
灵活性与流动性,加上文字作为抽象符号所需要的对解读能力的学习而在信息接受中
形成了一定的难度。而电子声像媒在信息接受中的巨大成功正是由于它有效地克服了
纸界符号难以突破的困难,作为一种可以更为广泛的接受的媒介符号,电子声像媒介
传输的声音及活动图像信息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不仅扩大了信息共享的范围
而且保证了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和接受中的同步性,而其覆盖面在便捷的复制和强大的
传输技术的支持下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从而颠覆了对受众媒介符号解读能力的评估
和要求,实现了媒介的大众化。而信息社会的实现依靠围绕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网络

- 63 -
技术和数字化媒介而完成,不仅在信息量、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上进一步扩大了媒介
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时新媒介的符号带来了对以往传统媒介符号的最大限度的综合运
用和创新,而这样的包容于创新对受众的媒介符号解读能力再一次提出了挑战和要
求。再传统与变革,新与旧,熟悉与陌生,个体与大众的碰撞与磨合中不断产生新的
意义解读和新的符号,而这种变更的速度和程度是网络对受众信息接受能力的挑战。

(二)媒介的互动性差异

不同的媒介所具有的互动性在互动的方式和程度上都有很大的不同。网络媒体以
其全开放性为参与者提供了最大的互动平台,而传统媒介在互动性上的差距也依靠网
络和通讯(手机及电话)手段的进步而得以提升。媒介的互动性又如何对受众的信息
选择产生影响呢?
媒体互动,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的互动,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了媒介状态下的人
际交流的一部分。与真实的现实世界的人际交流不同的是,与媒介的互动(或通过媒
介而开展的人的互动)所建立的是对信息环境的反映与情感,是对信息社会的群体关
系和交往模式的认知与使用,而这种互动所带来的对受众信息选择中的影响并非是单
一的扩大和提高了受众的信息选择参与度,而同时也固化和促使了受众在媒介互动和
信息交流中的偏好,而这种“选择性偏好”的固定又使得受众沉寂在一定的“传播圈
层”中而形成对信息选择的局限。正如在 1996 年的第 17 届国际信息秩序会议中,阿
斯特尼和杰佛逊(Marshall Van Alstyne&Eric Bryn Jolfsson)就提出49:“网络传
播带来的未必是地球村,而只是人们交流方式的一种转换,从原先地域性交流转变为
以共同兴趣和偏好为基础的交流。”也就是说:媒介的不同互动形式在不同层面上形
成并固化了受众在信息选择中的“选择性偏好”,是受众在个人现实环境与媒介信息
环境进行相互转化时所建立的交互形式。对受众而言,与媒介的互动行为体现了受众
个体在媒介世界中的现实存在和个体差异性。可以说:受众的媒介互动方式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受众的信息选择的“偏好性”,与媒介的互动形式没有完全一致的必然性。

(三)受众信息获取效益的差异

受众的信息处理能力是个非常有限的常数,在面对不同的媒介形式进行信息选择

49
资料来源:www.xinhuanet.com,传媒研究“网络表达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作者:陈红梅 2004 年 9 月 20 日

- 64 -
的时候,受众的信息选择的媒介差异性会体现出对信息获取效益的考虑。所谓信息获
取效益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信息获取的效益=信息收益÷信息成本
信息成本是为获取信息而开展信息搜寻所必需付出的代价,而信息的收益就是信
息所带来的确定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K.J.阿罗指出,人们可以花费人力及财
力来改变经济领域(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这种改变依靠的
就是信息的获得。这表明,获得信息是为了改变不确定性,也表明信息的获得是要付
出代价的。他同时指出,把信息作为一种经济物品来加以分析,既是可能的,也是非
常重要的。
受众对不同媒介的信息选择,对其所需要的信息的收益和搜寻的目的性有自我的
把握,而不同媒介在信息提供中所需要的搜寻成本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包括
对信息承载工具的拥有和使用上的硬要求,也包括对信息获得能力的软要求。在不同
收益要求下,受众所能付出的信息成本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对于信息收益较大或预
期较高的信息,受众往往会倾向于满足一定搜寻成本的要求而获得信息;反之,对信
息收益较小或期望较小的信息,过高的信息收集成本往往会带来受众对信息的放弃或
向低成本的媒体寻求信息的获取。

第三节:图书的媒介化变迁

图书的变迁来自于人类社会信息交换需求的变化。人类的信息需求在现代传播技
术的促进下高速地发展着,特别是在影音符号越来越多地取代文字符号作为主流媒体
的信息传播载体时,人类的信息需求呈现出多元的裂变。信息需求的变迁和随之出现
的图书媒介化,对出版业的发展而言,是进步还是倒退?是优化还是退化?在目前还
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但就对现代绘本图书的发展而言,是有促进的。信息需求变
迁带来的出版形式的多样化和图书出版媒介化所带来的在实践操作中的空间的扩大,
都为现代绘本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绘本以一种新的叙述方式进入到出版结构
中,并逐渐成为一种出版语言影响到多媒介时代的文字出版。
信息需求的变迁有其社会性的背景。社会是一个传播与控制的系统,生活在一定
社会中的个人、团体、机构都会出于自身利益和社会控制能力的考虑而与其他的个人、
团体、机构交换信息。信息交换中所形成的外在的传播关系是背后社会关系的表征。
社会成员间信息交换的程度与效率反映了社会系统的运行状况,而信息交换作为一种
社会系统的组织化机制,成为个体社会化和团体、机构赖以存在的基础。这些被交换

- 65 -
的信息可以被看作是参与社会游戏所必须要了解的把握秩序的尺度(规则),在不同
的区域和时间中这些信息的分布是不同的,同样不同社会关系的单元间所交换和了解
的信息内涵也会有差异,信息在社会成员间的交换过程中生成的意义显示出这种差
异。

一、人类社会信息交换需求的变迁

人类社会对信息交换的最初需求就是建立在这种稳固社会秩序的需求上的。图书
自其产生就背负者对社会秩序建立所要求的载体的特性,她以一种深入性的叙事体方
式来记录和见证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进程。它抛弃了口耳文化中复杂的动态的不可预
测的传播缺陷,以统一的文字符号作为表述的渠道,使得信息可以保存和对比,从而
使得人类文明摆脱线性逻辑的简单推理而具备反思的可能性,把不同文明中理应保留
的具有普适性、恒古性和尺度性的规则、经验与思想传承下来,而这种传承既建立起
规范的社会秩序同时也是社会秩序的一部分,等级与秩序、规范与传统成为对人的社
会化和认知方式产生巨大影响的因素。
19 世纪初的工业化和都市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社会中社会成员对信息交换的
需求本质。新兴的工业生产方式和强大的劳动生产力突破了传统社会中对稳固秩序的
需求。“在传统联系的削弱、理性观念的发育和社会分工的专业化这三个基础上所形
成的无数松散个人组成的社会被叫做大众社会”。大众社会的形成也伴随着媒介工具
的技术发展,以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在对人类社会的信息交换提供技
术支持的同时也改变了人类社会信息交换的传统地位和固有功能。我们虽然很难分辨
出是媒介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人类社会信息需求的改变,还是人类社会信息需求的改变
促进了媒介技术的进步,但对于究竟是技术先于社会还是社会先于技术的观点之争,
我们可以把握的是技术的作用和产生来源于社会文化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现实市场
需求。信息技术只有和现实市场需求相结合才有可能具有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力量。在
这样的大众社会的背景下,媒介所满足的是一种社会性表达的需求。而这种社会性的
表达所反应的是人的社会结构在市场经济中落脚点。
人类社会信息交换的目的从最初的建立稳固的社会秩序转向社会性的表达,对图
书这个古老信息交流工具而言是痛苦的,因为表达并不是她的优势,特别是和新兴的
广电媒体和网络相比。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多种媒体共存的时代,信息技术一旦
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所产生出来的种种趋势涉及到对图书及阅读的整体的环境因素的
影响是深远的,在教育思想、制度观念、工具水平、市场模式尤其是传播者的利益导

- 66 -
向等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变迁。这样的变迁在图书上的表现,主要体现了它载体性的减
弱和媒体性的增强。

二、图书的媒介化变迁

图书的载体性是过去图书产生和存在的理由,是她历史性存在的本质属性。统一
的文字符号和规范的线性的连续性的解读方式是图书载体性的技术保障和传播优势。
由于要依靠书写和释读,额外的学习使接触成本加大,带来了图书的特权地位。同时
制作与传播的周期也注定了图书的信息选择倾向。虽然是在目前看来,图书所具有的
这些特点有的已成为它参与媒介市场竞争的劣势,但正式这些特点,确保了图书在过
去几千年作为文化载体的独一无二的地位。图书在面对多媒介环境中所作的调整和改
变:如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网络发布”(我更愿意用“发布”来界定被滥用的“网
络出版”)行为,利用在线技术的“网络阅读与交互”等,作为后现代信息环境中,
信息被“按需”分配所带来的图书信息的整体性被肢解的困惑,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
图书,这个传统载体所做的“媒体化”的妥协或称之为发展。而图书在“媒介化”中
所呈现出的特性,是图书媒介性的表现。

(一)图书的载体性

把图书作为传统文化的外化物来看,图书的载体性现为对出版内容的传承和沉
淀,是对知识与经验的追求,她的生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稳定性:
图书的结构方式和解读方式具有稳定性,需要按照规范化的线性的方式来使用这
一媒介。这种解读的稳定性不仅带来了对文化的固化和传承中的一致,对人类自身的
发展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对建立基本认知体系和知识体系的一致性起到重要的作
用。
2、传承性:
图书的生成与解读特性决定了图书具有纵向传播的地位,而这种纵向的对人类信
息体系的梳理所关注的是需要作为文明的一部分来沉淀的知识与经验。图书的价值就
在于作为出版的行业性操作来记录和整理这样的文化遗产。传承的知识和经验与一般
意义上的信息的概念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这种区别反映了作为载体的图书所需要完成
的是和媒介不一样的记录内容和鉴别方法。

- 67 -
3、普及性:
图书内容所具有的具有普适性与恒古性的经验与思想,是记录“不变”的和“新
增”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容,是具有广泛价值的思想。普及性不是大众性,不是对图
书适应面的界定,而是对图书思想的要求。图书思想的核心不在出版的“当下”,而
更关注图书思想在文化发展坐标中的位置与变化。
可以说,图书的载体性满足了依靠信息交换来稳固社会秩序的需求,而随着媒介
环境的变化,图书媒体化的出现则是满足电子媒体与网络所要求的社会性表达的需
求,是图书在信息传播链中角色迁移的结果。虽然这种迁移使图书不再是一统天下的
信息传播工具,但阅读仍然是人类传递信息最有效的、不可替代的手段。因为通过阅
读接受信息,最能体现信息接受者的主体性。比如,阅读速度完全可以根据自我需要
来调节,有些段落可以反复琢磨,做笔记,甚至对之质疑、挑战。接受信息的过程和
思想的过程可以充分地混合。这一点仍然是图书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在新媒介的视听
环境中,解读被媒介限制了既定的速度,信息的接受者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这样的信
息传送,常常是灌输式的,缺乏思想的空间,不具有阅读中的对话性。此外,阅读的
另一特点是“个人性”。阅读不是朗诵,是默读,不和别人分享。读者和书之间可以
建立个人的关系。其他新传媒,大多有某种公共性。即使自己关起门来看电视,常常
也感到四周有人。所以,阅读给个性化的信息传递创造了最大的自由。信息的接受者
对所接受的信息有充分的个人解释权,最大限度地免除了其他受众的影响。图书和阅
读的这种优势,是图书的载体性所秉承的。但优势之外,图书也无法抗拒视听媒体的
“身临其境”和面对“当下”的参与性,图书的媒体特性可以说是图书商业化的特性,
而在图书商业化的过程中,图书的价值与地位也在发生着变化。

(二)图书的媒体性

图书的媒体性是图书作为一种媒介形式在参与社会信息交换所体现出来的特性,
是图书媒介价值的体现。主要表现在:
1、媒介性:
媒体与载体的主要区别在于媒介是依靠对信息的挖掘、加工与传递而获利的工
具,媒介的产品是信息,信息具有不确定性和传播形态的多变性。对信息的挖掘和加
工是媒介对信息产品的信息消费市场价值的利用,媒介的获利性要求媒介更多的是横
向性的和关注当下的。媒介的获利性不仅仅体现在媒介对利润的追求上,在社会观念

- 68 -
的改变和对公共意见的形成上的影响,使媒介同样也会成为政党和国家管理的一部
分。图书的媒介性扩大了图书的内容空间,在知识与经验的传统层面,增加了图书的
信息内容,同时图书的出版时效也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市场标准。
2、特定性:
与传统图书的普适性和恒久性不同,现代图书的主题选择面向特定兴趣的满足,
阅读与购买行为出现相对集中的读者归属。从内容到形式寻找图书的特定性成为现代
编辑工作的重要内容。图书也随着大众媒介市场的分化进入到“小众化”的阶段。
3、消费性:
图书的一次性阅读成为图书的主要消费方式,大大缩短了图书的消费周期;消费
性同时带来了对图书的文字表达方式和外在包装形式的追求,而图书品种的争夺使内
容的传播需要依靠形式的识别标签和大量的广告宣传才能完成。特别醒目的变化是,
我们越来越容易地发现图书的社会反应和热潮是可以用广告投入量的大小来作对等
的考量,阅读的思考性被消费性所取代。同时,图书出版的资源控制还带来了对出版
资源本身的交易市场,书号可以有市价,而图书本身也可以成为具有商业目的的广告,
在这个唯一一个不能刊载广告而需要为自身投入广告的媒体上传递其他媒介无法比
拟的更深入的商业信息。
图书的媒介性改变了传统图书的出版特性,是图书在现代媒介市场的角逐中媒介
化的结果。作为一个行业的发展需求,图书的媒介化是必然的。在图书媒介化的同时,
信息的传播同样也为图书的载体性出版带来了新的题材和视角从而丰富了图书的内
容。在图书出版的变化过程中,值得我们注意的倒是如何分辨和鉴定不同图书的出版
意义与价值。特别是对儿童读者,如何认识在多媒介环境中图书的价值是我们开展儿
童出版研究的出发点。

第四节:儿童的多媒介选择

当图书成为媒介环境中向儿童提供可供选择的信息资源时,图书参与到了与其他
媒介的竞争。儿童的差异化选择形成了儿童媒介接触的差异性,同时也影响到儿童的
社会化发展。

- 69 -
一、媒介接触的差异与儿童的社会化

社会化是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人形成社会属性、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同时也是社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培养、塑造自己社会成员的过程,是一个社会的文化不
断延续和发展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化过程通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并受
到个体自身条件(如:性别,年龄、智力、性格,体质等)的影响。
精神分析学派强调的是儿童生物本能的作用以及个人愿望和冲动如何在与社会
需求的冲突中获胜的可能性。按照其代表者弗洛伊德的观点,“欲望是人体中通过遗
传机制巩固下来的,属于天性的动物本能。
”他认为欲望对人的控制异常强大,内在
刺激是一种持久的力量,与感官受到的外在影响不同,内在欲望是无法逃避的,它顽
强地要求获得满足。行为主义则强调环境的作用,认为儿童社会性和个性是环境作用
的结果。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50指出:
“个人生活史的主轴是对社会所遗留下来的传统
模式和准则的顺应。每个人,从他诞生那刻起,他所面临的那些风俗便塑造了他的经
验和行为,到了孩子能说话的时候,他己成为他所属的那种文化的小小的造物了。”
对于认知发展理论和人本主义来说,更为重视的是儿童的自我认知过程。人本主义认
为,每个人都有一个个性(人格)结构,这一结构决定了人的社会行为。一些心理学家
还说明,儿童应该发展自我实现的人格,而不应该被外部力量所塑造。
社会化过程贯串人的一生,而儿童的个体社会化作为人类早期社会化阶段所产生
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的整个社会化进程。在儿童阶段所完成的是个体的个性建立
与获得社会认可(即被社会认为是重要的和合适的)的态度和行为的过程。51在这个过
程中,儿童不断地积累与社会和环境相协调的个体经验,经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并逐步形成自我地意识,建立思维和判断的个体方式并对环境产生反馈性的意见。正
是由于在儿童早期的社会化过程中,他们没有固有的参照对象,所有接触到的信息和
体验都会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与此同时,由于儿童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初级发育阶段,
对外界的信息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仍然是形式化的接受外来的信息,在这个阶段,
环境所提供的意见对儿童就起到了较大的影响。这些环境意见来源广泛,如来自儿童
的生活环境:家庭、学校、社区和同伴;还有围绕儿童的媒介环境,如电视,网络和

50
(美)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人类学中文化模式论学派创始人;文化与人格理论(心理人类学)的重
要人物: 《文化模式》北京 三联书店 1992 年,首次把通常用于个人的那些心理学分析概念和心理学概念应用到
集体上,提出“文化模式”理论,认为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人类可能产生的行为范畴只能有一小部分得到发挥或
受到重视。因此,人们应根据文化发生的来龙去脉来评价文化现象,而不能只偏重于文化特质,即个性的分析。
51
卜卫《大众传播对儿童的社会化和观念现代的影响》,《新闻研究资料》,第 55 期。

- 70 -
电影及传统媒介等都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儿童个体的社会化教化过程中。关注儿童的社
会化过程中所受到的来自媒介的影响也越来越多地成为儿童教育者和传播学、社会学
者讨论的话题。
特别是 20 世纪后期,出现了电视和互联网之后,关于媒介内容对儿童社会化发
展的影响的研究,特别是当媒介内容中关于暴力和性等儿童不宜内容在毫无防范的环
境里完全暴露在儿童的面前时,对媒介的恐慌和谴责成为了家庭和学校向政府和社会
提出的重要质询。在政府的介入和政策的管制下,媒介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在很长一
段时间里被认为基本上是负面的和破坏性的。公众相信媒体力量的强大和儿童与生俱
来的脆弱,认为大众媒体向儿童提供了世俗和成人社会中的真相甚至是负面的内容,
大众媒体由此背负着造成“童贞丧失”的罪名。而与此同时,我们又不能否认,新的
媒介有更强的展现“社会场景”的能力,在一种更为直接和简单的方式下,“教会”
儿童社会化。
在现代多媒介的环境中,媒介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
信息资源、娱乐资源和知识资源的主要提供者。而我们回顾媒介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
媒介把儿童作为特定的受众并开始生产与儿童有关的信息内容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
程。52
从新媒介的产生到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媒体的受众不再限于特定的阶层和群
体,开始成为分散的、异质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大众也不过七、八十年的时间。而
在这个过程中,大众媒介一开始并没有把儿童作为特定的服务对象,媒介内容毫无保
留地呈现在儿童的面前,儿童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媒介的吸引而主动地接受媒介所传递
的内容,媒介对儿童所可能产生的影响逐渐地受到了来自社会和家长的置疑,随着现
代电子媒体的出现与逐渐普及,尤其是电视和网络,其强大的发展势力和内容中所涉
及的“儿童不宜”的主题与画面,如爱情、暴力、犯罪和性,加上存在着的与主流社
会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越来越简易的获取方式,其所可能产生的对儿童的负面影响构成
了社会对大众媒介的普遍忧虑和恐惧。
至 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媒介与儿童的关系的探讨已成为传播研究中的重要分
支。其中关于不同的媒介形式的影响方式及其对儿童成长所可能产生的影响的研究,
由于涉及到对媒介发展本身的关注,而提供了一个纵向的评估媒介影响的角度。在这
些研究中,所共同支持的观点就是:认为媒介接触的差异性会对儿童的社会化产生一
定的不同影响。

52
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研究报告《“试论媒介内容对儿童现代观念的影响》,
《台湾新闻学研究》,
1994 年 48 期。

- 71 -
二、媒介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不同影响

儿童的发展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生理性发展、认知性发展和社会性的发展。而
认知发展是在儿童基础性的大脑、身体的生理性生长发育和不断成熟的过程中,通过
个体经验、模仿与学习而获得,是对注意、感知觉、记忆加工和重建能力、问题解决
和推理能力、语言发展等能力的获得。儿童心理获得发展的原因,瑞士儿童心理学家
皮亚杰 (Jean Piaget,1896~1980)53认为是在内外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儿童心理
不断产生的量变与质变,儿童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经验,
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而人的心理是生物适
应的延伸,是后者的一种特殊表现,换言之,人的心理或智力也被看作是一种适应环
境的手段。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 (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中,他认
为儿童的思维或心智活动异于成人,儿童随年龄增长而产生的智力发展,并非表现于
他的知识在量上有所增加,而是在思维方式上产生了质的改变。不同年龄的儿童,采
用不同概念看待事物,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而凯斯的“认知发展的信息加
工理论”则提供了信息加工的有效性与认知发展的研究视角:认为建立良好的认知结
构以及掌握有效的认知策略,并使之达到熟练化是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儿童的认知
也可比喻为从环境中接受信息,贮存信息:按需要提取和操作信息,然后做出外显反
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用逻辑和数学的概念来分析说明儿童思惟的发展过程,并引
进了一些逻辑、数学的术语。他用符号逻辑作为工具,对实验材料作了结构性的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结构模式。他用运演(operatiOn)这一术语来说明儿童的活动类型。
各个运演的协调就组成结构的整体,包括群(group)
、格(lattice)和群集(grouping)
等,群集又是在群和格的基础上形成的。群和格是数学上的排列、组合结构;群集是
一个分类系统。皮亚杰用它们来说明儿童行为的心理协调的初级逻辑形式和运演。当
儿童的思惟达到了高级形式,就具有了形式运演,用逻辑符号表示就是有了 INRC 群。
它表示思惟结构达到了综合性水平,这时儿童就能够通过假设进行命题的演绎推理,
在各种可能变换形式之中建立各种组合系统,并从而解决有关命题。 皮亚杰认为活
动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惟发展的基础。运演是一种认识活动,它能协调各种活动
成为一个整个运演系统,又渗透在整个思惟活动中。运演具有如下特征(1)它是内
化了的动作;(2)它是可逆的,可以朝着一个方向进行,也可以朝着相反方向进行,
如减法是加法的可逆性运演。可逆性又可分为逆向性和互反性,如+A 是-A 的逆向,
53
让·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是瑞士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对生物学、哲学、心理学和逻辑学都有精湛的研
究。他自 1921 年开始,就从事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在于由此探讨认识论问题。 《发生认识论原理》一书是皮
亚杰在 1970 年出版的一本理论性著作,较集中、系统地阐述了他对于认识论的观点。

- 72 -
AA 的互反;(3)它是守恒的,一个运演的变换经常使整个体系中的某些因素保持不
变。这种不变性称为守恒,如狭 X 高=宽 X 矮,其容量不变;
(4)它不是孤立的,能
协调成为整个运演系统。皮亚杰就是以运演作为儿童思惟发展的标志来划分四个大的
年龄阶段的。这四个阶段是:(1)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两岁左右),这时儿童能
运用某种原初的格局来对待外部客体,能开始协调感知和动作间的活动。但其感知运
动的智力还没有运演性质,因为儿童的活动还没有内化。
(2)前运演阶段(两岁左右
到六、七岁左右),这时儿童开始以符号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儿童认识的发展
仍有对感知运动经验的依赖性,但大部份是依赖表象的心理活动。当他在实际活动中
遇到挫折需要加以校正时,他是靠直觉的调整而不是依靠运演。
(3)具体运演阶段(约
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左右)。在这个阶段,儿童能进行具体运演,也就是能在同
具体事物相联系的情况下,进行逻辑运演。这时儿童的思惟已具有了可逆性和守恒,
而守恒是这个阶段的一个主要标志。儿童已有了一般的逻辑结构,如群、格和群集等。
这时的群集运演有五个特点,即:组合性或直接性,如 A 类和它的补余类 A'组成总
类 B,因而 A+A'=B;逆向性,
如 A+A'=B,则 B-A'=A;同一性,如+A-A=0;重复性,如 A+A=A;
结合性,
(A+A')+B=A+(A'+B)。
(4)形式运演阶段(十一、二岁左右到十四、五岁
左右)。在这个阶段,思惟能力已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物。思惟的特点是
“有能力处理假设而不只是单纯地处理客体”,“认识超越于现实本身”,而“无需
具体事物作为中介了”;在结构上则是合并成为命题联合(或一般的一切“子集的
集”之内的反演和互反性的一个单一的四变数群(即 INRC 群),它标志着一个新的运
演系统,即所谓命题运演。这就是说,儿童能依据四种可能性把逆向性和互反性进行
各种变换。这个阶段的形式运演是使个别结构达到综合性水平。这是逻辑思惟的高级
阶段。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考察儿童认知能力与发展水平的新的途
径。但对于不同阶段的儿童我们的媒介内容如何发挥着影响,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还
需要我们在对媒介的考察中来寻找答案。

如不同媒介形式对儿童有怎样的影响?现代印刷与图书对儿童的影响是什么?
1982 年,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尼尔·波茨曼出版的一部电视批评著作《童年的消逝》54,
提出了印刷业发明与发展对儿童的影响,认为是印刷媒介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隔开
了,印刷术以及大众识字文化致使一种新的沟通环境产生,它创造了一个崭新的象征
世界。形成了按照阅读能力来划分的社会不同的信息群体,并成为区分年龄的阶段性
的标志。一个成熟的成年人被认为是应该具有阅读的能力并运用这一能力来参与社会

54
尼尔·波茨曼著,萧昭君译:《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 73 -
的交往。而儿童必须接受一定的教育,通过向成年人来学习而获得这一能力,成年人
被赋予了对传播工具掌握与使用的权威性。
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的传播学教授梅罗维茨55也分析指出,印刷和读写能力的传
播可能是“天真”儿童出现的首要因素。正是由于对传播能力的权威性和服从性的界
定标准的建立,使得“儿童”这样一个群体的概念得以从“成年人”中分离出来,而
成为一个特定的传播群体:具有有限的传播能力,需要被关注并可以通过一定的学习
提高。
在儿童被独立出来的同时,也建立了对不同社会群体的传播地位和认知程度的划
分与界定,树立了对“成年人”的权威性传播能力的社会尊重。同时,由于社会群体
传播(识字)能力的差异,个体的独立意识和差异意识受到了促进,不仅形成了在社
会中对不同传播(识字)能力的划分和界定,也因为此能力的差异而带来了对信息传
播的一种屏蔽手段,从而逐步改变了社会群体的认知和兴趣结构,改变了社会群体的
符号结构和象征工具。在这个意义上,不仅由于印刷和图书的出现形成了“儿童”,
也形成了依据传播能力的差异而划定社会群体的标准。
关于电视媒介对儿童的作用,在肯定了相对图书、报刊等传统媒体,电视所具有
的强大传播功效外,不同的传播学者对它所带给儿童的影响有不同的认识。有学者认
为电视是儿童成长的“催化剂”
,对电视的作用给予了一定的肯定,认为电视促进了
儿童的成长,塑造和改变了儿童。如麦克卢汉56所言“电视出现之后儿童己经习得了
一套崭新的感知,他们和以前的孩子截然不同。”他将印刷媒介与电视媒介作了比较:
认为印刷媒介的特征是“同一模式和快速的线性运动,儿童被迁移到热性的印刷媒介
中,是不得要领的”
。而电视媒介“具有低清晰度、使人深刻介入的特性,看电视儿
童的眼睛追随的不是行动而是反应,电视形象强调参与、对话和深度。”他在《理解
媒介》一书中指出,电视己改变了感知生活和脑力活动过程,并己造成了欣赏一切深
度经验的口味,所以电视时代儿童接触世界时带着与书面文化对立的精神。他们期待
着参与,热望承担深刻的社会责任。在他看来,“冷”的、被动的电视反而更容易激
发儿童“热”的、积极的潜质。
而同为技术论者,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则认为电视是造成“文化同质”的原因,
宣称是电视导致了童年的消逝。他同样将电子文化与书写文化进行比较,认为电视的
传播符号不需要学习,不需要复杂的心智来理解,也不存在对观众的分类和隔离,这
种简单的获得方式削弱了文化批判和认知的能力。对儿童而言,童年理念的存在取决

55
见:梅罗维茨的《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年津大学出版社出版,1985 年
56
见: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人民出版社,2000 年

- 74 -
于当时社会的大众媒介形式。印刷媒介有效地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相隔离,而电视
替代阅读,导致认知退化、个性消失,不仅将识字能力推移到文化的边缘,更暴露性
地把“成年世界”和“成年人的话语符号”展现在儿童的面前,导致了“儿童”的消
失和所谓的“成年儿童期”的出现,是电视促使儿童在不成熟的状态下进入了成人世
界,并最终带来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认知群体的“摧毁”。在梅罗维茨的《消失的地
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57一书中,他引入“场景”的概念来探讨媒介形态
对社会群体的影响:从以印刷品为主要传播载体的社会进入到以电视广播等电子媒介
为主要传播载体的社会的过程,其实是某种社会公共活动“场景”的转移:从“印刷
场景”转移到“电子场景”。这种转变对社会角色产生的潜在影响同时也影响到了儿
童和成人的关系,他认为:“电视为儿童提供了进入幕后来了解世界和了解人类知情
的满足感”而其主要的原因是电视将原本属于“后台”的内容展现到了儿童活动的“前
台”,而这样的“场景”的转移,带来的是对社会群体分布和界定的模糊,带来的是
对“成人社会”的扩大化,其结果就是成人社会的符码开始被儿童所接受并学习,
“摧
毁”了儿童作为特定的社会群体的特殊性和独立性。58
如果说视觉媒介消解了文字读解的困难,电脑技术则开辟了掌握信息的崭新渠
道。在丹﹒泰普司哥特59的《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一书中他首次提出“网
络世代”这一概念。相对于生活在报纸与电视媒介环境中的儿童而言,“网络世代”
面对的是一个更为开放、更易于交互的信息平台。面对这一平台,儿童具有先天性的
优势:他们更易于接受和获得新的知识,而在这个迅猛变化的媒介技术环境下,他们
所拥有的优势往往会帮助他们转变自身在社会群体划分中的现状。新的技术,无疑成
为了一只“转变剂”
,正如在在美国学着尼葛洛庞帝所著的《数字化生存》中所言:
“新的一代将从数字化的环境中脱颖而出,网络的特殊结构可能使他们摆脱传统的偏
见而产生某种新型的亲善关系。”他声称自己的乐观主义来自于数字化生存的“赋权”
本质。
“Internet 文化有一种年轻化的特质,年轻一代通过对新媒介的熟练掌握,在
对神奇未来的前喻型理解中获得了新的权威。
”无怪乎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
中也对带来这种转变的原因做了如下的评论:
“社会的、种族的或经济的力量都不是
重要的影响力,代际差异才真正举足轻重。现在年轻人是富有者,而老年人是履乏者。”

57
见:(美)梅罗维茨的《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年津大学出版社出版,1985 年
58
国内许多学者也有相同的研究,如卜卫《儿童电视:谁是主体?——兼论我国儿童电视的成人化问题》 ,
《新闻
与传播研究》,1998 年 2 期。
59
唐·泰普斯科特 美国著名的数字未来学家(digital futurist)及畅销图书作家,著有《数字经济:全球网络生
活新模式》等六本重要著作。他同时身兼“聚合科技联盟” (The Allance for Converging Technologies)主席及“新
典范学习公司” (New Paradigm Learning Corporation)总裁。《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东北财经大学出版
社 1999 年 3 月

- 75 -
媒介传播的开放度越高,介入度越高,儿童与成人的趋同度也越高。网络作为“赋
权”本质的媒介,所赋予儿童的又是什么权力呢?对新技术的快速的认同与使用的权
力。因为这些技术的快速发展,都会把老的一代无情地抛在脑后,尼葛洛庞帝有句名
言:“人类的每一代都会比上一代更加数字化,这种控制数字化未来的比特,比以往
任何时候都更多地掌握在年轻一代手中。”越年轻地一代就会越有优势,而这种变化
改变了在印刷媒介时代由文字所带来的信息对儿童的隔绝,也改变了社会群体的角色
分布和社会权威的构成。这种改变对儿童的意义是深远的,它第一次让儿童有可能比
成年人更容易地获得他们需要地信息,而且更多地参与到这个社会的进步中来。

三、影响儿童媒介接触的因素

不同媒介环境下的儿童,其接触到的媒介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即便在现今的互联
网时代,也存在有些地区由于贫穷或者封闭,仍处在印刷媒介为媒介环境主导的现象。
儿童的媒介接触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不容置疑。而如果我们考察一个特定的环
境,影响儿童的媒介接触的因素又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呢?60
首先是儿童的社会差异性:媒介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文化的选择,不同的
经济文化背景、不同家庭或学校教育影响,以及拥有不同年龄群体的家庭背景都会带
来对儿童媒介接触产生影响,产生对媒介接触种类、数量和内容偏好的差异。
儿童的生理差异性: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儿童其媒介接触的种类、内容偏好及数量
不同,也将导致不同的效果。儿童的生理发育有着特定的规律性,儿童的认知能力、
自我控制和表达能力、感知外界情绪的能力和理解意义的能力都存在与年龄发展的相
关性;同样,儿童的兴趣、偏好和群体关系也受到不同性别的影响,而且具有性别性
区分的特点目前被越来越多地认为具有小龄化的趋势。
儿童的个性差异性:不同个性的儿童其媒介偏好不同,同时媒介偏好也将影响他
们的个性。儿童的个体差异性的形成本身就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来自先天的遗
传,有些来自后天的养成。儿童在媒介的选择中往往会显示出他们的个性,而所选择
的媒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又强化了他们的个性和爱好。

60
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新华出版社,2001 年

- 76 -
第五节:绘本书的意义

一、阅读与社会性的意义解读

对什么是阅读,加拿大学者阿尔维托·蔓古埃尔在其论著《阅读史》中有这样一
段文字:“阅读书页上的字母只是它(阅读)的诸多面相之一。天文家阅读一张不复
存在的星星图;日本的建筑师阅读准备盖房子的土地,以避免它受邪恶势力侵袭;动
物学家阅读森林中动物的臭迹;玩纸牌者阅读伙伴的手势,以打出获胜之牌;舞者阅
读编舞者的记号法,而观众则阅读舞者在舞台上的动作;织者阅读一张待编织的地毯
的错综复杂的设计图;弹奏管风琴的乐手阅读譜上的管璇乐的各种同时性的音符;双
亲阅读婴儿的表情,以察觉喜悦或惊骇或好奇的讯息;中国的算命先生阅读古代龟壳
上的标记;情人在晚上盲目地在被子底下阅读爱人的身体;精神科医生帮助病人阅读
他们自己饱受困扰的梦;夏威夷渔夫将手插入海水中以阅读海流;农民阅读天空的天
气;这一切阅读都和书本的读者共享辨读与翻译符号的技巧。有些阅读因了解到所读
之物是其他人为了特定的目的而创造的,因而沾染上了色彩—比方说,音乐记号法或
路标—或是神明为了特定目的而创造的—比方说,玳瑁,夜晚的天空。其他则属于机
会。”
“但是,不管是哪种情况,阅读其意义的都是读者;允诺或承认事物、地方或事
件具有某种可能性的是读者;觉得必须把意义归诸一套符号系统,然后辩读它的是读
者。我们每个人都阅读自身及周遭的世界,俾以梢得了解自身与处所。我们呼吸以求
了解或是开窍。我们不得不阅读。阅读,几乎就如同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
在阿尔维托·蔓古埃尔的眼里,阅读是一个可以有广阔意义空间的概念,凡是对
社会意义的辨识都可以被界定为阅读,而需要辨识的社会意义存在于我们生活环境中
的所有的地方。在如此广泛的范畴内,我们通常所界定的对书本的阅读只是其中一种
稍有特色的形式而已。阿尔维托·蔓古埃尔的表述具有他可取之处,但对我的研究而
言,阅读的概念被限定在了一个面对纸介媒体的层面上,从这个角度而言,我倾向于
将阿尔维托·蔓古埃尔所列举的行为称之为一般层面上社会性的意义解读,而将阅读
的概念留给以纸介媒体为主的读者研究的范畴内。
虽然对我的研究的言,主要所针对的只是这种面对书本的阅读。但我仍有兴趣在
开始专门性的书本阅读研究之前,探讨一下阿尔维托·蔓古埃尔所提到的如此广泛的
阅读的某些特性。意义的解读是一个社会化的社会完成交流所必须要完成的一部分。

- 77 -
而意义的解读具有两个前提的要求就是具有一定的符号和编码体系。在阿尔维托·蔓
古埃尔所列举的意义解读的不同领域,其符号的使用和编码的标准化是不同的,但之
所以仍然可以被解释主要由于:
对一个社会而言,阅读具有怎样的意义呢?“一个社会可以没有书写而存在----
很多社会的确如此,但是没有社会可以缺乏阅读而存在”
((法)菲利浦•德斯寇拉《蒙
昧之矛》)。缺乏书写的社会由于缺乏对历史和当下的必要记录而产生对时间的线性
感,而在所谓的文学社会中,文字和各种符号保存了前人的判定和经验而使其时间呈
现累积的现象。 两种社会各自在不同但同样复杂的时间轨道里运行时,都需要借着
阅读使这个社会良性运转所必须解读的各式各样的符号而移动。对于缺乏书写的社会
而言,这种阅读的体系并不因为缺乏文字阅读的载体而改变。而对那些在自身的发展
变迁中已有所记录的社会而言,阅读的复杂性要高得多,其要求也严格得多。但阅读
仍是先于书写的,也就是说要成为书写者必须能够先识别和辨读社会系统的符号,然
后才可能按照惯常的规律和要求将其记载于书页上。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是了解社
会契约,学习交流模式和保存个人经验的开始。
对每一个个体而言,
“人生犹如单趟车旅,一旦结束,你就不能重新再来一次了”
(欧汉·帕姆克《白色城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个体的经验和体会是短暂的也是
片面的,在每一个人都在花一生的时间不断地休正和改进自己的体验的同时都需要得
到指导。另一方面,由于阅读的过程是对社会符号的意义解读,而这个解读的过程中
存在着许多的不可把握的标准,对每一个参与社会阅读的人而言,学习已经记载下意
义的符号是我们了解他人和社会的重要渠道。
社会性的阅读是一个庞大的意义体系,就如阿尔维托·蔓古埃尔所列举的,形态
多样标准不同。有些甚至成为专门的技能而只有少数的人可以掌握。在所有这些不同
标准的阅读活动中,对图书等印刷性符号的意义解读是相对具有比较统一的标准和发
展要求的。在社会性阅读的大体系之下,图书的阅读同样秉承着对社会意义的解读的
功用。但与读天、读地、读人不同的是读书是现代社会环境中对人的社会意义学习的
最底要求。虽然与其他的社会性阅读有着不同的学习和发展方法,但放在一个社会的
大的体系中去认知时就会发现图书的阅读更像一个工具,去利用掌握它的能力而去阅
读其他的社会对象。
图书阅读的过程,简单地说是从书面印刷物中发现意义的过程,是对书面印刷符
号进行翻译和译码的过程。在解读的过程中,为了对原本文字或图象所蕴涵的意义有
最准确和全面的获得与释放,对读者而言,需要的不仅仅是阅读能力:文字符号具有
的抽象性使得在文字的解码过程中需要以口头语言为中介,借助对文字符号的发音和

- 78 -
一定意义理解的联系来完成,也就是说需要完成“文字符号—语音—意义”的连接的
形成。而绘本书中的图片具有较高的具象性,相对文字而言,在早期的儿童阅读中阻
碍要小些,但对阅读能力的建立和发展有着与文字不同的要求。在多媒介的阅读环境
里,特别是在以网络为主的影象世界里,儿童图片的阅读能力(visual literacy)
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正如英国学者 Kress61指出的:
“图片阅读的逻辑,即在图片中
展现时间和空间关系的逻辑是和语言文字展示这种逻辑的方法完全不同的。语言和文
字对时空逻辑关系的展示是借助一定的语意结构来完成的,而图片中个元素的“管理”
或“展现”依据的是其显著性。

二、阅读对儿童的意义

阅读对儿童的意义是阅读功能的目的指向性,也就是为什么要儿童开展阅读,对
文本意义的获得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需求?正如前面所论及:不同的媒介对儿童的影
响是不一样的,以电视为中心的媒介环境提供声像诉诸感性来替代阅读,导致认知退
化、个性消失、成年世界与儿童世界的界限模糊,所以阅读对儿童意义就决不仅仅是
对文字和图片阅读能力的问题。
对于文学,尤其是儿童文学,被认为肩负着神圣的知识和教育的使命。道德和伦
理的教育,在幼儿文学中占据着异常重要的位置。这一切都很自然地发生的,或者说
要演绎的像自然一样。相对于其他文学作品而言,这也是绘本书所承载的教育与其他
儿童文学形式不同的地方。
做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社个什么样子的?什么
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为什么有不同?怎样去爱?在一个儿童成长的早期,他(她)
需要一定的渠道来获得父母之外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而这些问题与知识无关,是一个
儿童建立与他(她)之外的所有关系的起点。这是教育,但更是艺术。儿童文学中的
教育体现了一个作家的责任感;而在文学中艺术地体现教育作用,则体现一个作家的
才华。我毫不怀疑在我们的读者——尤其是成人读者中——对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图书
在理解中有不同的一面。对一些家长而言而言,他们更乐意接受文字性的或知识性的
图书来作为儿童阅读的主要材料,那些图书是帮助幼儿对客观现实,如身体、颜色和
身体的认知。但除此之外,这些家长忽略了情感、想象、审美、道德、伦理等也是知

61
Kress, G ( 1998 ) “reading as engagement with the word”, Londo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London

- 79 -
识,或者有时候他们会在这些单纯的概念中加入现实性的元素。这种对儿童图书的判
断和认识,体现的是一种功利主义的阅读导向,这也是许多绘本书在我国的儿童读物
市场上并不畅销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从这个角度来说,绘本的价值不仅仅是在多媒介
时代对文字与图片阅读两个不同能力发展的重要工具,对儿童的“哺育”和“用儿童
可以感知的方式教育儿童”才是绘本书阅读的媒介意义所在。
绘本书所具有的传播功能不仅表现在她与其他多种媒体的环境竞争中,同时也是
更主要的,体现在儿童的阅读接触中,如何用绘本书来引导儿童的发展是我们需要继
续关注的问题。

本章小结

对绘本书在多媒介环境中意义的传播意义的考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
多媒介环境的形成和媒介表意符号的发展;二、图书在媒介属性上的变化和儿童的多
媒介选择;三、图书与阅读在多媒介环境中的意义。
绘本书在出版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与绘本书本身的出版策略,结构方式和
内容有关,还受到其他媒体的影响。对儿童读者而言,在面对绘本书的同时,他们还
面对着电视和网络,所以从整个媒介环境的角度,从媒介与儿童的关系的角度来分析
绘本书的媒介意义是我们探讨绘本的传播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本章的论述中,主要关注了儿童的图书阅读与媒介环境的关系。其中包括对整
个媒介生态中图书的地位与所面临的挑战的关注;对受众信息接受(尤其是儿童读者)
的媒介化差异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绘本书特定的媒介环境而言,探讨了中西方
绘本出版的差异。从大的角度来看,媒介生态的变化是随着媒介技术和生产结构的不
断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但从小的角度来看,中西方都有着不同的行业操作环境,这种
变化和差异,对儿童读者的阅读与认知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章详细论述了这
些影响与儿童发展的关系,进而提出了对儿童发展而言,阅读所具有的社会意义。
对绘本书媒介环境的论述,论文从媒介表意符号的发展开始,论述了言辞符号和
图画符号的发展和变化历程,并考察了在表意符号的变迁过程中对图画书意义传达的
改变,特别是在多媒介时代下的影音符号的影响下,带来了“读图时代”的阅读环境,
从而形成了多媒介的阅读环境。在这个形势下,论文对多媒介环境的形成与其带来的
影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受众信息接受的媒介化差异”的观点。
绘本书的媒介环境是绘本书所面对的信息选择、加工、使用与购买的外部环境的

- 80 -
总称,它不仅受到信息本身强度的影响,来自受众和市场的选择,信息的意义转换与
接受程度都会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是媒介本身的信息发布渠
道的差异问题,受众对不同媒介的接触方式和强度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异表现出受众
在信息接受过程中具有媒介化的差异。这种差异最终表现为媒介的“话语”差异上。
在信息的媒介化过程中,信息具有“媒介话语”的转化过程,同样的信息内容在不同
的媒介传播渠道中具有不同的“媒介话语”
。在这样的理论下,绘本书在多媒介的传
播环境中也具有特定的“话语”
。媒介的“话语”形成依赖于媒介所特有的系统性的
符号体系。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在不同的媒介里对符号
的使用的方法和程度却有着很大的差异,而媒介符号体系的差异性也由此成为在信息
接受中产生媒介化差异的主要原因。在媒介生态理论的支持下,本章的第二小节探讨
了媒介的文本符号的差异、媒介的互动性的差异和受众信息获取效益的差异,这些差
异形成了在多媒介的环境中,不同的受众选择不同媒介的影响因素。
在本章的第四部分,论述了儿童的多媒介选择问题。在具有多种差异的媒介环境
中,儿童的信息与娱乐渠道具有多种选择。而不同的媒介生态环境与产业环境也会对
儿童的媒介选择产生影响。但作为媒介研究人员,对儿童受众,我们需要给予一定的
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在儿童成长的早期,儿童的媒介接触经验对儿童成长具有重要的
影响。主要表现为:
媒介接触的差异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儿童的个体社会化是在儿童阶段所完成的
是个体的个性建立与获得社会认可(即被社会认为是重要的和合适的)的态度和行为
的过程。由于儿童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初级发育阶段,对外界的信息缺乏足够的判断能
力,仍然是形式化的接受外来的信息,在这个阶段,环境所提供的意见对儿童就起到
了较大的影响,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儿童个体的社会化教化过程中。
不同媒介对儿童的认知发展的影响:探讨了现代印刷与图书对儿童的影响。《童
年的消逝》提出了印刷业发明与发展对儿童的影响,认为是印刷媒介成人世界与儿童
世界隔开了。印刷和图书的出现形成了“儿童”,也形成了依据传播能力的差异而划
定社会群体的标准。关于电视媒介对儿童的作用,梅罗维茨的《消失的地域:电子媒
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认为电视带来的是对社会群体分布和界定的模糊,带来的是对
“成人社会”的扩大化,其结果就是成人社会的符码开始被儿童所接受并学习,“摧
毁”了儿童作为特定的社会群体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在丹﹒泰普司哥特的《数字化成
长:网络世代的崛起》一书中提出“网络世代”这一概念,数字化生存具有“赋权”
的本质,让儿童有可能比成年人更容易地获得他们需要地信息,而且更多地参与到这
个社会的进步中来。

- 81 -
在不同的媒介作用下,儿童对媒介的接触还同时受到多种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儿
童的社会差异性、儿童的生理差异性和儿童的个性差异性。但不论儿童的差异如何,
阅读对社会而言都具有巨大的意义。
在讨论我们关注阅读的意义前,论文关注了阅读的对象:图书在多媒介环境中的
变化,提出了图书媒介化特性的问题。图书的媒介性改变了传统图书的出版特性,是
图书在现代媒介市场的角逐中媒介化的结果。作为一个行业的发展需求,图书的媒介
化是必然的。在图书媒介化的同时,信息的传播同样也为图书的载体性出版带来了新
的题材和视角从而丰富了图书的内容。在图书出版的变化过程中,值得我们注意的倒
是如何分辨和鉴定不同图书的出版意义与价值。特别是对儿童读者,如何帮助他们认
识在多媒介环境中图书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思路。
论文对图书对儿童的价值的思考起始于阅读对儿童的意义。首先探讨了阅读对社
会发展的意义:缺乏书写的社会由于缺乏对历史和当下的必要记录而产生对时间的线
性感,而在所谓的文学社会中,文字和各种符号保存了前人的判定和经验而使其时间
呈现累积的现象。由于阅读的过程是对社会符号的意义解读,而这个解读的过程中存
在着许多的不可把握的标准,对每一个参与社会阅读的人而言,学习已经记载下意义
的符号是我们了解他人和社会的重要渠道。在社会性阅读的大体系之下,图书的阅读
秉承着对社会意义的解读的功用。
在对社会意义的解读过程中,为什么要求儿童开展阅读,对阅读文本的意义的获
得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需求?正如前面所论及:不同的媒介对儿童的影响是不一样
的,以电视为中心的媒介环境提供声像诉诸感性来替代阅读,导致认知退化、个性消
失、成年世界与儿童世界的界限模糊,所以阅读对儿童意义就决不仅仅是对文字和图
片阅读能力的问题。在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提出了阅读,尤其是绘本书的阅读对儿童
发展的重要作用:做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社个什么
样子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为什么有不同?怎样去爱?在一个儿童成长的早
期,他(她)需要一定的渠道来获得父母之外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而这些问题与知识
无关,是一个儿童建立与他(她)之外的所有关系的起点。这是教育,但更是艺术。
儿童文学中的教育体现了一个作家的责任感;而在文学中艺术地体现教育作用,则体
现一个作家的才华。从这个角度来说,绘本的价值不仅仅是在多媒介时代对文字与图
片阅读两个不同能力发展的重要工具,对儿童的“哺育”和“用儿童可以感知的方式
教育儿童”才是绘本书阅读的媒介意义所在。

- 82 -
第四章:绘本书对儿童的媒介教育功能

儿童是绘本阅读的主体,就像他们对游戏或玩有着长久的迷恋一样,他们的热情、
固执、耐心和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想象和观察在我们成年人看来常常不
可理解,而恰恰在这一点上,他们和绘本书的本质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绘本书的阅读,
对儿童而言,不仅仅是帮助他们建立起个体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更主要的是对他们的
认知发展有着必不可少的影响和作用。

第一节:绘本书——对“儿童”的哺育

对绘本书的发现过程就是培育“儿童”的过程。对于“儿童”,美国心理学家詹
姆斯·0·卢格在他的《人生发展心理学》中作过这样的阐释:
“好几个世纪里,小小
的儿童都是被视作尚未成熟的成年人,他们需要的不过是在身体和心理方面继续成
长,一个婴儿和成人只是在量方面有差别而己。儿童穿的衣服常常是由成人穿旧的衣
服缩小改制而成的,早期绘画中出现的儿童形象便是小大人。玩具起先是提供成人玩
耍的东西,只是到后来才给了孩子们。直至十九世纪前,还没有真正的儿童读物。”
从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和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中我们不难看到:在 15 世纪的欧洲文
艺复兴运动以及 18 世纪欧洲思想启蒙运动前,儿童一直仅仅是一种“客观的事实的
存在”而与“观念的存在”无关,还没有对儿童所具有的独特的心理、生理和情感发
展的差异性有足够的认识与重视。卢梭在《爱弥儿——论教育》62中谈到:要“把孩
子看作孩子。”儿童是一个独立于成人的个体,有自己的尊严和权利,而教育不应为
成人的利益而牺牲儿童的利益,应该把属于儿童的东西还给儿章。2 0 世纪美国教育
家杜威同卢梭一样,主张儿童的心理需求要从儿童现在的角度来考虑,而不是从儿童
的未来角度来考虑。而对于儿童的教育,教育者要“尊重未成熟状态”。而这种“未
成熟的状态“就是儿童独立性存在的意义。
绘本书,相对于其他的出版物形式,作为文学和艺术在最为洁净的层次和阶段的

62
见中译本《爱弥儿——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3 月.

- 83 -
结合,似乎也处于这样一种“未成熟的状态”中,而这种状态真实地反映了孩子们所
认识的世界,和他们所拥有的想象、观察、认知、情感、逻辑、心灵、道德、伦理中
的一切要素。绘本书的逻辑结构与认知符号、想象和节奏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儿童世界
中的丰富性和无限性,它超越了成年人的想象,跨越了现实与幻想间的一切障碍表现
出不是奇迹和理性可以完成的划分,而同时,绘本的“未成熟状态”又不表明它的幼
稚与无意义,恰恰相反,绘本的魅力在于它用儿童可以感知的方式引导儿童在“未成
熟的状态”下,完成对“成熟性”社会意义的理解。而这种引导,更是一种“哺育”,
它不像对小树成长而作的施肥,而更像是给予必要的阳光、雨露,或者狂风、严寒,
是在一种最自然的方式下完成的对“不成熟状态”的尊重。正如安武林在《每个孩子
63
都是一本绘本书》 里所论及的:
“在成人看来,一滴水里有太阳的光辉,其实不过是
太阳一个可怜的微不足道的碎片而已;在孩子那里,一滴水中就藏着一个太阳;甚至
装着全世界的光亮。这就是成人和孩子的区别,也是绘本书和其它书的区别。”
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中,其认知知识的获得和技术的建构大部分来自于媒介。不同
的媒体运用了不同的语言和交流方式,而绘本书作为儿童的重要认知客体,对儿童的
书面阅读认知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儿童阅读的认知分化理论

对于儿童的认识过程,传统理论认为是通过 “符号+对象”的结合来认识事物,
如:看了红色这个对象,学习"红色"这个语言符号,儿童就认识了红色。概而言之,
是一个简单的接受不连续的、孤立的信息的过程。但艾黎诺•J•吉布森在《知觉学习
与发展的原理》64中不这样认为。她认为认知的过程是分化信息的结果。儿童在认识
对象时,不断地辨别信息,通过分化出对象特征来认识事物,这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如:儿童看到很多颜色,而后逐渐分化出红色的特征信息,从而认识红色。对儿童阅
读能力发展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点,认为阅读能力同认知能力的建立过程一样,也是
一个分化的过程。儿童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来修正自己原有的体验和感受,以逐渐了
解图书所传递的本来的意义,而在发展到这个阶段之前,对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研究
表明:他们的阅读行为往往和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有不同的含义(Downing,1986 65 ;

63
见 www.xinhuanet.com 2004 年 12 月 10 日新华论坛读书沙龙
64
艾黎诺•J•吉布森:《知觉学习与发展的原理》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65
见 Downing J (1986) Cognitive Clarity: A Unifying and Cross-Cultural Theory for Language Awareness Phenomena in
Reading 提出了儿童的早期阅读中与语言意识建立的关系,在他的研究中发现,儿童读者的语言意识发展是需要
借助文字媒介来完善的,而对幼儿读者而言,阅读是一种运用口头语言的工具。

- 84 -
Dyson,198466; Ferriero,197867)

二、阅读能力发展的基础

在了解儿童图书阅读能力获得的途经之前,我们需要了解阅读能力发展的基础构
成。阅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过程性,对于中文和英文而言,由于我们的语言构成结构
有很大的不同,使得我们建立阅读发展的过程也有很大的差异。
在以英文为阅读母语的国家,研究表明:阅读的发展与早期语言的意识建立有关,
如最早的音素意识(Phonemic awareness),儿童需要对语言(特别是口语)的语音
构成有一定的了解,认识到语言可以分割为一个又一个小的音素,而这些小的音素和
我们的文字符号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并在音素的基础上建立起看字读音的
(phonics skills)能力,能按照一定的音素的发音要求来读出印刷文字的读音的能
力,同时建立起文字本身是和一定的声音相联系的观念。在这样的基础上,才逐渐发
展准确流畅地在文章中读单词的能力、建立起单词与文章的关系的概念,认识到同样
一个单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学会把单词意义的产生与一定的背景
相结合。并在阅读中有意识地有意地运用理解的策略,对阅读文本的体裁,特点和难
易程度的把握有一定的把握,并能有意识地根据阅读目的和要求来使用不同的阅读方
法。
而对中文的阅读能力的发展,在语言能力的发展上还需要儿童建立起对汉字结构
的认识,对汉字构成的把握可以帮助他们去推断汉字所表达的大概的意义。同时,由
于中文在表达中比较讲究语言环境所赋予的意义,所以对中国儿童而言,对语境的感
知和把握能力也是在阅读中需要建立的,依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在阅读中有意识地加
以分辨是十分重要的。

三.阅读能力的发展

阅读的发展有不同的级别,初级的程度是可以达到对文本字面意义的认读,而较
高级别则是达到了理解的层面,并能引导读者对所读的内容开展有目的性的自我反思
66
见 Dyson A.H (1984) Learning to Write/Learning to do School: Emergent Writers’ Interpretations of School Literacy
Tasks. 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18,233-264 在对学校语言读写教育的测试状况进行考察后发现,低幼阶
段的学生还比较缺乏阅读意识:即对文字意义的解读,不仅是源于识字能力的缺乏,同时与相关阅读指导和适应
性的阅读材料缺乏有关
67
见 Ferriero,A H (1984) What is written in a written sentence? A Developmental Answer. Journal of Education,
160,25-34 提出了儿童在阅读学习对书写文字的表述特性的了解的必要性,而早期儿童阅读学习对书写文字与口
头文字的差异性没有一定的认识。

- 85 -
性的理解。对儿童的图书阅读能力的发展,又包含下面四项能力的综合,
1、词意的界定能力(word identification) 这其中又包含几个不同的能力:
如利用音素意识来分解和组合字的发音;对一定的字形和发音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能应用已知的字和发音间的联系的经验正确地在文章中读出字来;能在发音的基础上
对字词的意义产生联想。
2、理解力(Comprehension) 对阅读理解力的发展有三项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对一定的字词的含义有理解的能力;对文章结构如字如何构成词,词如何连成句,句
如何形成篇有一定的把握,并能在文章的理解中发现语言形成意义的规律;另外儿童
已有的背景知识的多少也是形成其理解力差异的主要原因。
3、流畅性(Fluencythe)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对阅读的流畅性有重要的影响,
在口头语中,所有的意义必须通过一定的语音来表达,也就是说意义与一定的发音相
联系。在儿童的日常口头交流中,对别人发音的模仿和对自己发音的矫正是随时随地
都会发生的,在一定量的积累后,意义的语音基础在儿童的交流模式中被确定了下来。
而阅读的流畅性就是需要在此基础上把一定的文字符号与之联系,形成对符号-语音-
意义的关联性的联想和反应。对儿童而言,流畅性的发展需要:发展高效的对字词意
义的反应体系,确保阅读进展的顺畅;会利用短语,成语或口语中的固有表达来简化
顺利的阅读过程。阅读的流畅性对儿童的阅读学习而言十分重要,不仅带来了儿童开
展阅读的兴趣和提高阅读效果的积极性,同时建立在对阅读技巧掌握上的流畅性的发
展也是阅读能力发展的方向。
4、阅读的动力性(Motivation) 儿童阅读的动力性来自于儿童对阅读过程中乐趣
的追逐,由于儿童已经形成阅读行为属于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的观点,他们更易于在共
同的阅读中来分享彼此的看法,在这样的交往方式中阅读成为拓展他们兴趣的渠道,
在快乐的同时也了解其他儿童的看法,得到了一定的信息。可以说共同性的阅读是儿
童早期阅读学习中很重要的模式,同时也是他们阅读动力的来源。
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受到语言的差异的影响,中西方有许多不同的意见。最
近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研究报告《中文的阅读能力取决于书写能力》68(Reading
depends on writing, in Chinese)提出:儿童阅读中文的能力与汉字书写技能有直接的关
连。这项新发现对传统理论提出挑战,因为一直以来,西方的阅读学主流意见均认为
阅读能力是建基于儿童听的能力,所以对语音的敏感度直接影响儿童阅读能力的发
展。 在过去的四十年来,大量有关英文和其它拼音文字的研究显示,儿童学习阅读

68
Dr.xiao Huiting: Reading depends on writing, in Chinese: 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5,6

- 86 -
与他们的听力,尤其是对于语言音节的敏感度有很大的关系。近年,学术界与教育界
已建立了一种假设,就是读与听之间的密切关系通用于世界不同种类的语言文字。中
文有很多同音字,而文字主要是基于意思,与语音没有直接关系。中文的这种独特性
令港大研究人员对语音决定阅读发展的传统理论提出质疑。
港大的研究队伍做了一系列有关阅读、抄写、画图、以及声音辨认的测试,对
象是 131 名年龄为 7 至 10 岁的北京小学生。在抄写方面,这些小学生要抄写一些中
文单字;画图方面亦采取相似的方法,要求他们按一些简单的对象图像照样绘画出来。
结果发现在学习中文时,写字技巧对阅读能力有极大的帮助,画图与阅读中文亦很有
关联,而辨认声音的技巧对阅读能力的发展帮助不大。这些研究结果显示,学习阅读
不同语文时存在两种不同的途径:通过手写学习中文,通过耳听学习英文。去年九月,
该研究小组发现脑部不同的部位,分别与中文和英文的阅读有关。这项新研究的重要
发现,显示治疗阅读障碍的方法要因应不同文化而有所不同。 该研究的另一发现是
儿童的绘图表现,可以预测他们的阅读能力。这一结果证明了“字画同源”的语言理
论。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我们可以发现在西方儿童出版市场中绘本书存在的依据:
可以在语言的语音环境之外,创造一种图片的阅读环境。而对于中文环境中的读者而
言,似乎我们也可以发现绘本阅读习惯欠缺的一些理由。

第二节:儿童对“什么是阅读”的认知水平的实验性研究

近一个世纪来,对阅读的认知的研究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更多的学者开始认识
到阅读的复杂过程,并力图探询儿童阅读的特殊性。通过不同类型的实验研究发现,
即便是很小的婴儿也具有对信息的搜集和解读能力,并不断尝试将这些能力运用到对
文字和图片的认读过程中。而这个过程,也就是儿童对文字符号的认知过程却是逐步
进化和发展的。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儿童的早期阅读行为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是不
同的,这种差异往往被忽略,使得许多儿童即便到了入学的年龄仍然没有打下与阅读
有关的好的基础。那么儿童的阅读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阅读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1994 年至 1997 年的三年时间内,美国学者 Linda Teran Strommen 和 Barbara
Fowles Mates 对 18 名 3 岁的学龄前儿童到他们入小学前 3-6 岁间的阅读认知发展过
程及家庭学校的生活对他们的阅读认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69。

69
见 Linda T S & Barbara F M (1997): What readers do : Young children’s iders about the nature of reading, The
Reading Teacher, Vol 51 No. 2 Oct, 1997

- 87 -
一、实验背景

对 3-6 岁的学龄前儿童而言,主要的社会交往和学习都以幼儿园为主。幼儿园教
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非正式的以儿童为中心的娱乐方式来培养儿童的社会性,在幼儿
园阶段儿童的阅读读物多为儿童绘本图书(picture book)、观念教育类图书(concept
book)和信息类图书(information book)。而儿童交往获得阅读经验的渠道主要是通
过老师的故事讲读和小朋友间的讨论。研究者采用面对面访问的方式来调查这 18 个
小朋友在三年中的发展,他们每一年调查五次每次 15 分种。在每一次的调查中,小
朋友都被要求在一些提供给他们的儿童绘本书中自由地选择一本来读,然后要回答诸
如:“你拿到的是不是可以读的东西?”
;“你都读到了些什么东西?”;“你怎么知道
该如何阅读?”及“读者在读书时都做什么?”“你知道谁会读书?”等来鉴定儿童
对阅读的认知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些涉及他们所阅读的图书的内容的问题,这些
问题主要用来鉴定儿童真实的阅读过程并判别儿童思维的发展阶段。而每一个被调查
儿童的家长都被要求回答一份关于家庭教育观念,期望和实践的问卷表来考察家庭的
影响因素。这项调研揭示出儿童阅读深层面的特殊性和他们的发展过程70:

二、主要发现

1、阅读是人的生活常规之一
在儿童的眼中,书被视为是社会环境中需要他们去接触的一种客观性的存在,具
有较强的现实性。就像 3 岁 2 个月的 Kristina 所描写的阅读就是“先在水龙头下洗
澡,然后上床睡觉,然后看书,最后睡着”的一件他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对被调查
的儿童而言,阅读已被认为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他们对图书的角色的了解
还是比较浅的。
2、阅读需要集中注意力在书上
在孩子的眼里,图书是需要阅读的材料。他们是有意义的并按照一定的次序装订
起来。儿童对阅读就是在一个人和一本书间的交流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
通过对老师和父母的观察了解到一些程序性的阅读办法,如在 Kristina 的眼里阅读
就是“把书从头一页一页翻到最后一页”的一件事。但在翻动书页的过程中,孩子们
却显现出与成年读者不同的阅读过程。当 3 岁 9 个月的 Keely 被要求读一本绘本书时,
她大声说了句:“开始了”而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她并不是安静地看着书页上的内

70
以下观点参考了 Linda 和 Barbara 的试验结论。

- 88 -
容,而是在图书内容的提升下不断地融合自己的体验和判断来发表评论,如:看到一
页有不同颜色蝴蝶时她说:
“这是蝴蝶吗?为什么有不一样的颜色?”
“怎么有黄和绿
的?”她又指着一只小兔说:
“因为冬天了所以小兔要带帽子”过了一会儿,她又说:
“我冬天也不戴帽子,我只穿棉袄。”在儿童早期的阅读过程中,一般而言都基本形
成了对图书内容的关注,只是所关注的角度与成年人的阅读是不同的,他们所关注的
内容具有一定的非连续性,也就是说在他们建立起组合不同页码的内容并形成具有连
贯性的意义理解的阅读能力之前,对图书内容的注意具有较强的随意性。
3、阅读就是读者要加工自己可以理解的意义
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儿童读者对自我的阅读表现都有较高的评价,其原因在于无
论他们的阅读水平到底如何,几乎每一个孩子都会对图书的内容作出自己独特的判定
和解释,而这些判定和解释的形成大大超出了图书内容的限定性。在儿童的阅读过程
中,图书本身的内容和意义到底是什么是不重要的,图书不是一个要费大力气来解读
的东西,他们更关注自己依赖图书的文字(可以认识的部分)和图片所形成的对意义
的理解,而在这样一个无拘束的状态下,儿童的阅读体验得到了激发和促进。在这个
过程中还有一点非常值得注意地是儿童对自己已有经验的使用,儿童的每一次阅读都
是一次记忆过程,这些记忆形成了儿童对一定题材和情节的熟悉,同时更主要的是在
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儿童加强了对一些字、词和句的理解和记忆 并为下一次的阅读提
供了更好的基础。儿童把所认识的字的量的多少视为是否能像成年人一样开展阅读的
主要的标准,他们认为成年人之所以可以阅读主要是他们有认识字的能力。
4、读者需要借助印在书上的文字才能生成意义
许多被调查的儿童都把印在图书上的文字看作是通向解读书面符号的工具和线
索,是读书的主要任务。有这样认识的儿童一般都会写自己的名字并认识一些简单的
字。然而认字能力的形成并没有随时带来对阅读技能的提高,孩子们还没有认识到阅
读与识字间的差异:阅读是需要使用多种技能来解释用文字符号来编码的语言。许多
孩子无法解释为什么他们在并不认识字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知道故事的内容,大多数人
认为这是神奇的或天然的过程。有些孩子认为是他们原先就听过这些故事而图书只是
帮他们在回忆,所以对大多数孩子而言,他们一般会认为去读一本他们原先不知道的
书是比较困难的。而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大,他们会在对文字的学习中体会到对文字解
码的方法,学会在面对不认识的字时通过上下文来判断其意义,并不断积累在阅读过
程所需要的如语音,句法构成和语意等其他技能。在调查中发现,18 名儿童中只有 2
位在阅读中逐步形成了这样的意识:即同时借助多种技能来开展阅读。如 6 岁的
Cordelia 在阅读一本她不熟悉的绘本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借助图画来理解她不认识

- 89 -
的字的内容,每次遇到不认识的字她就会去看图,依靠文字与图画间的某些关联和提
示作用来帮助她完成对意义的了解。
5、利用图画和其他装禎的提示可以帮助完成阅读
有些孩子们已经注意到图书中除文字外的其他元素对阅读的影响,如绘本书中的
图画,并开始学习利用这些元素来帮助他们发展多种阅读的技巧。儿童绘本书是目前
指导儿童阅读学习的最重要的工具,而面对文字和图片两种不同的意义表达方式时,
儿童所获得的认读体验是不一样的。
在 3-6 岁的阅读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的儿童在阅读方面的增长主要表现为:儿
童对阅读材料的认知在不断提高;儿童的阅读自信有很大提升;儿童逐步体验到如何
在阅读中完成意义的生成并学习利用文字和图画的关系来帮助理解。所以说,儿童的
阅读发展不仅仅表现在他们认字能力的提高上,从某种角度而言识字水平和阅读水平
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没有决定性。在学龄前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中很重要的是
并不是加快识字量,而是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进入方式和获得多种阅读手段的体验。
在目前的研究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人对文字和图片的识读过程是有差异的。对儿童
阅读能力的早期发展而言,主要是建立起儿童对文字符号和图片的识读的经验。建立
在儿童与文字相关的四个方面的能力的同步发展的基础上,他们分别是:儿童对词(词
组)的识读能力,儿童对文字意义的理解能力,儿童使用语言的流畅性和他们开展阅
读的动力性。而与儿童阅读相关的这些能力的初期发展都来源于儿童的早期对图书的
个人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指导更主要的是帮助儿童在自我性的图书阅读中
逐步导入有意识的阅读行为,建立起对图书内容理解力提高的自我意识,并激发他们
的阅读兴趣和动力性。而这种早期的介入,最主要的工具就是图书本身。所以儿童教
育和出版的人士很重要的是要了解如何通过儿童的图书来引导儿童阅读,也就是如何
在儿童自我接触图书的阶段来帮助他们走向良好的阅读行为。

第三节:绘本书与儿童的阅读学习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儿童利用识字卡片在学习认字,这虽然不是一般意义的阅读但
却是儿童阅读的起点。阅读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复杂性一方面来自
于并没有一种独特的所谓的阅读能力可以让儿童来专门地学习并一步一步地提高,另
外更为重要的是在儿童进入小学开始系统地进行阅读训练之前,儿童已经或多或少地
积累了与图书接触的体验。这些早期的接触体验不同于在小学里学习阅读时所需要的
对一定的文字和结构的相对标准性的学习,而是儿童自由地接触图书并按照自己的认

- 90 -
读能力来使用图书时所积累的经验,它们是零散的不系统的,还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性,但这些早期的阅读体验对儿童的阅读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直接决定了
后期系统的阅读学习的好坏,所以在儿童早期形成阅读体验的发展过程中加入必要的
指导是十分重要的。而对于儿童教育专家和儿童图书的出版者而言,最基本是要了解
儿童早期阅读体验的形成过程和儿童使用图书的方法,因为对儿童而言,图书与阅读
的作用和意义与成年人是不同的。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儿童的阅读学习过程。

一、阅读学习和口头语言的关系

口头语言是自然习得的,每一个孩子从一出生就在一定的外部的口头语言的环境
中来摹仿和学习口头语言。所以说口头语言能力的获得是自然的过程。而阅读能力的
提高却是需要后天培养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口头语言主要在于摹仿,而阅读是对书
写符号的解码,是解释或还原被书写符号所编码的语言,这个过程需要高度序列化的
思维能力。所以阅读需要后天的学习,需要学习阅读的不同技能来提高阅读的效率和
效果,并且不同的人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和问题。

(一)口头语言与意义理解的发展

语言是意义表达的工具,它借助于约定俗成的、用来交流的符号体系从而得以表
达,是有组织的一系列符号的代码。图片,作为视觉符号的一种载体形式,同样传递
着一定的意义,与口头语言相比,在图片的符号体系中,观看者的任务是阅读图片创
造者所使用的视觉符号,而这种符号与语言符号相比,其不确定性和变迁性要大得多。
作为意义表达的符号都需要具有客观的表达性和一定程度的理解性。
“言”、
“象”、
“意”是中国哲学史上三个重要的范畴。 “言”是指语词或语句,又称为辞或语;
“意”是指概念或命题,有时又称为“志”
。而“象”是表意的工具,只有“象”才
能尽意;
“言”是明“象”的工具,只有“言”才能尽“象”;忘“言”忘“象”才能
得“意”。所以在“言”和“意”之间这种表达与被表达的关系中有“象”作为表达
的手段而存在。正如王弼所言“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
尽象莫若言”;“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指出了“象”在“言”的意义表达中与
“言”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同时指出,在认识过程中要透过“言”和“象”
而把握最终的“意”。而这个对意义生成和理解的分析,也对应了 1978 年 Lahey71提

71
见 Lahey 的“Language Disorder and Language Development” (1978)

- 91 -
出的语言模型:语言使用中的三个主要构成是:形式、内容和使用。口头语言的形式
包括声音、词汇以及安排词汇的方法。Lahey 模型提出的形式、内容和使用恰好与符
号的形式、符号的意义和符号的使用者三个因素是相对应的。其中,符号的意义是对
这三个部分的连接。图片与语言都是符号,意义是沟通不同符号系统的纽带。视觉语
言与口头语言相比,也有不同的特点。Kepes(1994)72 认为视觉语言比口头语言更加
完整。视觉语言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也比其它交流形式更为有效。
儿童对的意义的理解,具有同时沿着不同方向、以不同的连续的方式发展的特点。
“新皮亚杰主义”的理论承认儿童的概念和技能的变化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但是其变
化的快慢受到儿童信息加工能力的整体系统变化的调节。儿童在对符号意义的理解过
程中,虽然存在着不同符号类型的意义理解上的差异,但对儿童个体而言,其早期的
发展应该被看成是一个整体,各种能力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而这些能力反映了
在其背后的一种感知能力的协调发展。

(二)口头语言和阅读学习的关系

口头语言为阅读学习提供了理解的基础。在儿童的早期阅读学习中很重要的是要
借助口头语言来唤起对文字意义的理解,所以儿童的阅读学习过程就是培养把他们口
头语言中已经掌握的发音和一定的符号有意识的进行结合,并不断地提高由发音来
(sound out)来带动意义的生成 。在口头语言的学习阶段儿童形成了对音素
(phoneme)的认知:音素不仅是发音的最小单元同时也是书面语言建构的基础,如在
汉语言中拼音的声母、韵母等。对音素意识的获得主要有利于儿童把发音和字的联系
建立起来,相同的字不同的音或不同的字相同的音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在这个过程中
也培养了儿童对字型的辨认能力 (character principle ):了解到一定的发音是和
一定结构和形状的字紧密联系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字是可以读出来的了。

二、儿童早期阅读训练的方式

一般而言,儿童的早期阅读训练开始于听老师,父母或其他成年读者来给他们读
故事或看他们所演示的认字卡片来认字,这是两种不同的途径,他们对儿童的早期阅
读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儿童进入小学开始系统的阅读学习前,这些学习所积累的

72
见乔治﹒凯布斯(Gyorgy Kepes)在他那部杰出的著作《视觉语言》 (Language of vision)对静态图画中运作的
视觉原理进行研究﹐提出了"联想场"(association-fields)的概念,物体间"场"的某种结合中﹐要求具有一种可以相比
拟的性质﹐但是这种类同不应该逐字逐句地来理解。同一物体的每一不同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性质﹐因此它和文字
不一样﹐文字在不同的关系中可以更容易起变化,使得视觉语言比文字在表述上更加完整。

- 92 -
与阅读有关的体验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种途径:如听老师,父母或其他成年读者来读故事,我们称之为:“语言的
阅读教育”它着重于在对书面语的语音表述和意义理解的培养。我们知道书面语和口
头语在意义的表述方式上存在差异,儿童对口头语的意义表述的经验需要在文字的朗
读环境中得到修正和完善才能对后期的阅读学习提供一定的支撑。所以在“语言的阅
读教育”下培养的是对图书的意义表达方式的了解。研究表明:在家庭环境中对儿童
的朗读的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儿童的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家庭成员中母亲的教育程度
和家庭的收入水平又会对这种家庭性的朗读状况产生影响。
第二种途径我们称之为 “看字读音的阅读教育”它着重于对字的发音和一定字
型的联系的培养。对一定的字型的发音的反应过程我们称之为“解码”(decode)或
(sounding out – words)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熟练程度对阅读的流畅性有较大的
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看字发音的完成并不仅仅是对声音的反应,而是在抽象的文
字和具体的声音间借助意义而形成的一种链接。
在对意义的理解和对字的解码的过程中保持一种平衡和融合是十分必要的,第一
种的语言的阅读教育关注到培养儿童如何利用文字的声音来理解意义,让儿童了解书
面语言利用语言的结构方式。在对儿童的朗读中培养了儿童对语言的表述的掌握能
力,对他们的阅读学习提供了在结构和表述上的支持下。
相当一些学者认为:广泛的多样化的语言和文字的解读体验对阅读能力的获取有
着积极的影响。英国学者 Clark M M 在他 1984 发表的论文“Literacy at home and
at school: Insights from a study of young fluent readers.”73中提出对熟练阅
读者的研究表明文字解读能力的训练需要建立在多样的语言环境中。而 Morrow 和
Rand 在 1991 年发表的“Promoting Literacy during play and designing in early
childhood classroom environments”74也揭示出在不同的游戏与娱乐环境中对语言
的运用有利于儿童对文字理解能力的提高。1984 年学者 Snow 和 Ninio75在研究儿童的
阅读学习过程时也发现,儿童在阅读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不仅仅是阅读技能,更重
要的是了解到阅读所面对的印刷性的符号与口头语言的差异,而在对这种差异的把握
中提高解读的能力并获得文字的意义。

73
见 Clark M M(1984) :Literacy at home and at school: Insights from a study of young fluent readers.
Awakening to Literacy (pp 122-130)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74
见 Morrow L M ,Rand M(1991)Promoting Literacy during play and designing in early childhood classroom
environments The Reading Teacher,44, 396-403
75
见 Snow C &Ninio A (1984) The contracts of literacy: What children learn from learning to read books? Awarding to
Literacy (pp 116-138)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 93 -
第四节:儿童读者绘本书阅读行为研究

一、儿童绘本书的阅读动机

儿童的阅读行为和动机和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许多家长习惯地认为看文字才算
阅读,看图画、色彩不算阅读,特别是针对那些已经有一定识字量的小学低年级孩子,
家长更相信多看纯文字的书才会提高阅读能力,六七岁了还是特别喜欢看绘本书,是
不是太幼稚了? 要了解这样的差异,我们首先要分清儿童的阅读动机和阅读在儿童
生活中的地位。图书对儿童的价值,用新西兰图书馆馆员多罗西·怀特的话来说就是:
“一个孩子从图书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而儿童时代的阅
读感受,也将影响他长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 图画作为有别于语言的符号,是一种
早于文字且比文字更加直观的语言。孩子思维的表象性和想象力决定了图画的表达方
式更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所以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看得懂也非常喜欢图画书,图画语
言甚至比文字更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而一个人的想象力,恰源于其幼时所得到的呵
护、支持、引导和培养。绘本书对真实与想象完美结合的“特别语言”,表达了对孩
子想象力的绝对相信带来了解读的空间性。英国儿童文学研究者利利安·H·史密斯76
经常举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图画书的本质:一个男孩子和他的弟弟坐在一起看威
廉·尼克尔松的《聪明的彼尔》
。哥哥对弟弟说:“托米,你不认识字,也没关系,
只要挨页翻,看画儿就能明白故事。” 挨页翻看画儿就能明白的图画书,故事却需
要阅读者去添加和丰富。不管孩子把故事讲得多么简单甚至不合逻辑,都可以在不断
地启发、鼓励、夸奖,不断的提问、对话和交流中提升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理解
力。

二、儿童早期阅读中“居间经验”的发展

儿童最早所表现的是萌芽状态的认字意识,阅读的学习过场是相对漫长的但认字
意识却在儿童正式接受小学的系统阅读教育前就出现了并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儿童的
认字意识下,儿童会获得较多的识字体验,这不仅仅是发展了他们掌握字词的能力,
更主要的是发展了他们对书面印刷性文字符号与认读能力间关系的认识。
从儿童最初具有的对文字和一定故事背景的了解的经验开始,在对老师和成年人
的阅读观察中,儿童开始发展他们将一定的字和相应的发音相联系的能力,借助口头

76
见 Linian H Smith(1998): What do the picture do? London: RouledgeFalmer

- 94 -
发音的记忆的帮助,儿童走向阅读的第一步是在头脑中建立起对字的构成的把握。在
其后的学习中,儿童不断地强化了这种认知的模式并在这种方式下达到对文字的语音
反应的熟练程度,并进而达到流畅性阅读的要求。对阅读的学习有一点十分重要的是
阅读是要有一定的指导的。儿童的读写能力的发展需要与印刷文本的经常性的不间断
的接触。读写能力发展所需要的特有的训练在于帮助孩积累“居间经验”:也就是建
立在口头语言发音和文字符号解码间的联系。
儿童的“居间经验”的建立过程也是非常多样化的,他们往往借助了在口头语言
之外的其他工具,如:象征性的符号,图画,日常工作中的娱乐等。在多途径地混合,
创造和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丰富了对文字和其意义,发音间关系的理解。在儿童的早期
阅读过程中,孩子们往往带有一定的偏好,对他们了解的内容有更强的偏好。在反复
的不厌其烦的阅读中通过不断地自我修正和提问-回答来引导自己获得对图书内容的
理解。

三、如何有效地通过对印刷文字的解读来获得意义

儿童读者在阅读中的对文字意义的获得不仅仅与儿童的认字水平有关,也就是说
具备对单个字的认读的能力并不一定带来儿童在图书环境中开展文字阅读相应的水
平。1987 年 Lomax 和 McGee 在其论文《小孩子对印刷文字和阅读的观点:面向文字
阅读能力获得的模式》(《Young children’s concepts about print and reading:
Toward a model of word reading acquistion》)77提出对文字阅读能力的获得建立
在以下几个元素的共同基础上:
对文字的图像性因素的认识
对印刷文字的认识
对文字的语音性因素的认识
文字阅读能力
对阅读文本的语言结构和语法规则的把握

对相关背景的了解

有关的研究同时表明:儿童的阅读能力的提高还必需建立在下面几种技能的提高

77
见 Lomax 和 McGee《Young children’s concepts about print and reading: Toward a model of word reading
acquistion》

- 95 -
上:
1、对有关背景知识的利用能力:
阅读时需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识来辅助理解的形成,对相关背景知识的把握
程度不仅影响到儿童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同时可以帮助儿童逐步建立对特定内容
的差异性的感受,并由此获得自我的判断和感受。
2、对字、词和篇章结构的把握能力:
对文本的单词的意义有充分的了解,对字词的结构构成有一定的把握,能利用其
规律来确定不熟悉的字的大致意义,并能借助篇章中的句子结构来提高对作者表述意
义的理解。对文本本身的把握能力是儿童阅读训练的主要目的,不同的语言环境和文
本结构可以帮助儿童不断获得对字词和句法结构的把握。
3、对阅读技巧的应用能力:
了解如何依靠不同的阅读目的来设定不同的阅读技巧,在阅读的过程中使用读与
写的结合,能及时地总结、梳理和预测接下来的阅读材料,随时用问题来引导阅读,
是阅读技能提高的主要目的,阅读对儿童而言是具有功能性的,学习在不同目的和材
料的阅读环境中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是儿童阅读学习的主要目的。

四、阅读中的图片的作用

儿童图书中是否需要图片?图片应该在图书的内容构成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不同的研究者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在传统的看法中,我们认为图片应该是对文字的理
解起到一定的辅助和引导的作用。这样的观点来自于我们一般对图书的认识:书是用
来读的,对儿童图书的认识也是如此。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都认为图书对儿童的作用
就是提高他们运用文字的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也就是解码和在文字符号中寻
求意义的能力,所以对图片的要求首要地就是要恰当地协助文字来传达作者的意义,
特别是能有效地帮助儿童在图片的指示下建立起对词汇和概念的理解。其次有了图片
就会大大减弱文字阅读的难度还能为文字阅读带来乐趣, 而这种乐趣是引发小读者
与图书有效互动的重要触媒。最后,儿童图书中的图片往往在文化性和审美性上有一
定的继承性,儿童对这些图片的阅读经验的积累同时也帮助了他们对视觉性艺术的欣
赏和理解的能力。
但同时也有研究者表示:儿童的图片类图书(如绘本书)削弱了儿童对文字中信
息的理解能力和再现能力,同时引发了儿童由于受到图片的触动而产生非作者本意的
其他联想而削弱了对图书本身的理解。如 Elster 和 Simons 在他们 1985 年发表于
《阅

- 96 -
读教师》(《The Reading Teacher》)中的论文:《对儿童读者插图有多重要?》
(《How
important are illustrations in children’s readers?》78谈到:绘本书中文字和
图片的互动削弱了儿童读者对文字的解读能力,对阅读的教育是没有益处的。同时他
们也认识到文字和图片的不同关系也会对儿童的理解力培养产生不同的影响。根据故
事的内容主要依靠文字还是图片来传递可以把绘本书分为:图片依赖型和文字依赖
型。在图片依赖型的图书中文字只是对图片中所包含的信息的提示,也就是说图片所
包含的信息要远远多于文字的信息;与之相反,在文字依赖型的图书中读者的理解仅
借助对文字的认读而不必借助于图片,而在这种情况下,图片多作为对上下文及有关
线索的补充。
有些研究者认为:由于文字与图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符号体系,需要不同的解码
能力。在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符号结构下形成的绘本书会给阅读的初学者和阅读能力较
低的读者会带来一定的阅读障碍。因为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对
文字和图像进行分配并形成各自独立的理解性的影像,而这样的分配过程不仅存在一
定的冲突同时降低了读者的阅读速度和增加了阅读的困难。特别是对图片依赖型的图
书,故事内容的解读建立在对图片的理解的基础上对儿童的阅读发展会带来困难。就
如 Elster 和 Simons 在他们的论文中指出的:图片只应该作为儿童阅读训练中的特
定材料加以补充使用,儿童的阅读仍要以对文字意义的理解和发现为主。
美 国 学 者 Beck 在 他 的 论 文 《 发 展 理 解 力 : 直 接 性 的 阅 读 课 程 的 影 响 》
)79
(《Developing comprehension: The impact of the directed reading lesson》
中谈到:图书中的图片会对儿童的阅读理解力发展带来干扰,特别是对阅读的初学者。
她认为只有在图片的内容和文字的内容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时,图片才会对文字的理解
带来帮助。如果图片的含义与文字的内容有出入时,儿童的阅读就会带来干扰。同时
她还界定出太过抽象的和精美的图片都会在提升儿童读者阅读需求的同时而降低理
解的能力并减慢阅读的速度。同时她认为,图片对儿童的视觉认知也会带来一些影响,
如在不同的页面上出现的同一个形象由于大小的差异会带来儿童视觉认知的困惑。与
这样的观点相反:大量的学者认为图片在儿童读物中的益处要远远大于其潜在的副作
用。1977 年由 Read 和 Barnsley 主持的关于图片阅读的实验中80,发现在基础性的阅
读材料中加入图片会对儿童的长期记忆有促进的作用,其原因在于图片可以在帮助儿

78
见 Elster,C & Simons,H (1985) How important are illustrations in Children’s readers? The Reading Teacher,148-152
November
79
见 Beck I(1984) Developing Comprehension: The impact of the directed reading lesson. In R C Anderson (Rds)
Learning to read in American schools: Basic rReaders and Content text (pp 3-20) Mahwah, NJ: Erlbaum
80
见 Read J &Barnsley R (1977) Remember Dick and Jane? Memory for elementary school readers. Canadia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Digest,7, 312-326

- 97 -
童读者形成对文字内容的思维的影像(mental images)
,而这种影象不仅加深了儿童
对文字的理解,同时帮助他们形成较长时间的记忆。
大多数支持在初期的儿童阅读中加入图片作为阅读引导的学者并非忽视了图片
所可能带来的儿童阅读中的困惑或一定的障碍,而是认为对早期的阅读训练而言,图
片加强了儿童与图书互动的深入程度并带来儿童的阅读兴趣,而这样的带动能有效地
刺激读者对图书内容的探究和把握。也就是说,图片在儿童阅读中的作用被看作是一
种象征性符号的介质,由于儿童易于感受图片这种较为熟悉的符号体系的内涵并可以
在图片的引导下建立起图片内容与自身的个体经验间的联系,所以这种联系作为一种
介质可以帮助儿童读者开展对更为抽象的文字符号的解读。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图
片的使用可以大大的突破对儿童阅读中由于认字量的有限而带来的对故事内容的限
制,对超出儿童年龄段的比较难的词和表述结构可以用图片描绘的方法来提供一定的
辅助。
1974 年 Peeck 对儿童阅读的研究中提出了图片能有效地帮助儿童读者来掌握图
书中的文字的含义。在他的研究中,他把被测试的儿童分为两组来提供有相同文字内
容的测试图书,其中一组只提供文字的内容(文字组),而向另一组同时提供符合 9-10
岁儿童阅读能力的卡通画作为对文字内容的解释(图片组),在被测试儿童阅读完后
对他们进行了“内容保持性”的测试,被测试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只涉及
文字内容,第二部分只涉及卡通图片中的内容,第三部分涉及文字与图片两部分的内
容,来考核不同组儿童对有关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的程度。Peeck 在孩子们阅读完后进
行了即刻性的实验,发现有图片辅助的儿童对图书文字内容的记忆的量要远远多于仅
仅阅读文字的儿童。Peeck 认为其原因在于在图片的辅助能帮助儿童从形象上获得对
文字意义的更深的理解。在接下来的第二天和一周后 Peeck 重复了对被测试儿童的同
样的测试,结果发现,图片组的儿童仍然能对涉及文字内容的问题比仅接触文字的儿
童回答出更多正确的问题。
认为儿童书中加入图片能有意于儿童的阅读的观点有一个最主要的假定就是认
为图片能有利于儿童对文字的理解,因为图片可以提高儿童的阅读兴趣,调动儿童的
探求欲并降低了阅读的难度。而图片的这些有用之处又是如何和为什么能提高儿童的
文字阅读能力呢?仍然有许多地方需要探讨。Gyselinck 和 Tardieu 在他们发表的论
文《插画在文字理解中的作用:什么?何时?为谁?和为什么?》(《The role of
illustrations in text comprehension: what, when, for whom and why?》)81提出

81
见 Gyselinck V &Tardieu H (1999) The roal of illustration in text comprehension: What, when, for Whom, and Why?
In H,Van (Eds), The construction of mental representations during reading (pp 195-218) Nahwah, NJ: Erlbaum

- 98 -
了“副本假定”
(Repetition Hypothesis)理论,认为来自图片的影像信息是文字信
息的副本,可以和来自文字的语音信息在绘本书中被结合并以不同的形式被传递两
次,使儿童读者有协调,平衡和选择理解通道的空间,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了儿童
读者的理解和记忆的水平。
另一个有关的理论被称为“双码理论”
(Dual-code Theory)
,这个理论与“副本
假定”
(Repetition Hypothesis)不同,它认为被重复的或二次编码的信息在被测试
时更易于识别出来。然而这个理论还是认为:文字和图片是两种不同的意义表现载体,
一个是具有口头陈述性的,而另一个是非口头性的。基由两种不同表现载体的共同作
用,儿童的理解力被提升。这两个理论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都认为图片对文字中
未涉及的信息不存在什么影响。
关于儿童会对图片的阅读有什么反应,我们可以从来自红泥巴网站的一篇对孩子
阅读无字绘本书的观察记录中得到启示,这个记录是一个网名叫椰椰妈的母亲在
2005 年 11 月发表于该网站的:这个妈妈记录下女儿读书的过程和反应:
“当我把世
界著名插画大师莫妮克.弗利克斯的代表作《无字书》82拿回家后,椰子表现出来特别
的兴趣。 翻开书大约十秒钟,她就开始嘀嘀咕咕自言自语起来: “老鼠它想看什
么?” “哦,阿姨、猫猫都出去了….” “它把颜料盒子打开了!” “还有笔…它
在挤颜料!等我看看,它在干什么?” “它画了红颜色!…它又画了红颜色…它又
画了蓝颜色…” “它跑了!” 看完之后,椰子扭过头兴奋地对我说:“妈妈,真好
看!” 椰子的故事书有几十本之多,为什么偏偏对这本无字的产生了如此大的兴趣
呢?在以往的亲子阅读中,她总是拿来书让我讲给她听,尝试着让她讲时故事时,她
的回答总是:“妈妈,我不会讲。”只有当我故意说“妈妈实在不会讲”时,她才会
用自己稚嫩的童音讲述她脑海中的故事。 今天她却主动地讲完了故事,而且一遍一
遍地重复翻看… 这是都是“无字”的功劳。
这位母亲评论到:
“书中没有一个字,孩子没有把它当成一本书,看它就像看每
天上幼儿园途中的花花草草一样。在观察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抒发着自己的情感。 孩
子每翻一遍,都会有新的发现。有些是孩子自己发现的,有些是家长发现的,只要肯
挖掘,每一遍都会有收获,有时孩子的观察能力甚至超过了大人,看到大人们惊奇的
表情,孩子得意之余越看越有趣味。再加上没有固定的故事模式,想怎么讲就怎么讲。
因为没有文字作为参考,孩子们在“说”故事的过程中,父母、特别是祖父母只有点
头和肯定的份。而不是像以往那样:“又说错啦,应该…”比方椰子看见老鼠在啃纸,

82
(瑞士)莫妮克.弗利克斯《无字书》明天出版社 2003 年 3 月第一版

- 99 -
便对妈妈说:“它肚子饿了,在吃墙壁!”“妈妈,它肚子好圆,它吃饱了。”她首
先考虑的是吃,而不是我讲故事时用的“啃” 。这很符合她所处的年龄段。
”“无字
书一套八本,椰子每本都喜欢。例如看《字母》第一遍时,情不自禁地唱起:“ABCDEFG、
HIJK…”每次读到《反正》,看到黑老鼠栖在天花板上,总要把书倒过来看。 即使当
时在看别的书时,只要眼角瞅见这套,她都会用手摸摸封面:“老鼠把它咬缺了!” 我
拿着“无字书”来到孩子们中间,听他们七嘴八舌地讲故事,发现不同的孩子对同一
个画面的观察、想象和理解是不一样的,用词和语气也很能反映出孩子们不同的性格
和口头表达水平。”
另一位叫 rkevin 的母亲在 2005 年 09 月发表了她所记录的儿子这套书的过程:
“他拿着书给我讲,我忽然有了个惊奇的发现,他竟然每次讲的都有不同的情节和故
事,开始是几句话,后来是具体的描述和启发,到后来快变成长篇大论了!这倒挺新鲜!
我也翻翻了书,发现很快就被吸引了,而且,每次看图都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
在同一个网站,名叫陶丽的小学教师发表了同样这本书的在幼儿园小朋友中阅读
时的反应。
“我拿着“无字书”来到孩子们中间,听他们七嘴八舌地讲故事,发现不
同的孩子对同一个画面的观察、想象和理解是不一样的,用词和语气也很能反映出孩
子们不同的性格和口头表达水平。 比如面对《小船》一册小老鼠的出场,性格活泼
的梁雨菲( 7 岁) 就说:“小老鼠莫西跑来跑去地玩。”(她给老鼠起了名字!)文静
的谭祺(6 岁)说:“一只小老鼠没什么事干,走来走去。”(独生子女常有的寂寞?)
说话慢悠悠的刘成旭(8 岁)则说:“猫抓老鼠,老鼠使劲逃跑,跑到这里来了。”(想
象出了画面外的可能性) 。
”“对接下来小老鼠啃咬纸的理解,梁雨菲说:“莫西想知
道纸后面有什么,啃开看看吧!” (把自己的好奇心投射给小老鼠) 。性格内向的姚
杰夫(8 岁)说:“小老鼠想到一个很美的地方,应该去哪儿呢?噢,应该去海里。他
想起来船是用长方形纸叠的,他就开始啃纸。”(先有目的,啃纸就变得很合理了)。
刘成旭慢条斯理地说:“小老鼠槽牙疼,越来越疼,疼得不得了,就开始啃纸。”(根
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小老鼠托腮的动作进行解释)。 讲故事时的用词和表情更是因人
而异,梁雨菲喜欢用像声词,“啊”、“哎呀”、“喔塞”不断,言之不足,还辅以
动作表现。刘成旭讲述小老鼠咬开白纸海水涌进来的画面时说:“水洒出来,他闹大
事了!他想撕掉纸,又漏水了,他心里可害怕了。水越来越多,他越来越害怕,只好
叠了一只船,坐船跑了。”( 他的家长似乎应该反省一下平时是不是对孩子太严厉
了?)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她认为无字书是值得看很多遍的,因为:
“有时孩子
可能没有注意到画面中的某些细节,甚至把飞在空中的鹰看成“公鸡来了”;有时孩
子看不出事物之间的关系,比如《反正》册中的一些画面;有时孩子会词不达意,比

- 100 -
如“他咬开纸一看,惊讶死了,外面都是世界!”这时你也许想笑,想提醒他们,甚
至想帮他们把故事讲得更完美些..慢!切莫代替孩子观察和思考!你可以提问,比如
哪些东西是会飞的?哪些东西是可以漂在水上的?除了大小、多少,还有哪些东西是
相反的? 和孩子一起阅读无字书的过程有点像智力测验或个性测试,有助于家长和
老师了解孩子。但最好别当着孩子评说,以免挫伤孩子的阅读积极性。别忘了你的态
度将直接影响孩子的阅读质量。聪明的家长不应是冷漠的旁观者,也不是权威的讲述
者和评判者,而是平等的参与者、热情的鼓励者,应该把读书的过程当作亲子之间进
行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和孩子一起充分享受阅读的美好和乐趣。”

五、关于儿童对绘本书文字阅读与图片阅读的实验

2003 年, 澳大利亚教育学家 Arizpe 和 Styles 主持了对儿童文字阅读和图像阅


读的对比性的研究83,揭露出儿童在面对两种不同阅读文本时的差异。研究以儿童对
两本儿童绘本书:《我走路》(I went
walking Machin,1989)和《弗里思与
亚力克山大》(Felix and Alexander
Denton,1985)的语言反应为主。 研究
者之所以选择这两本书主要是因为书
的内容有着较强的多角度的展示性,而
且文字和图片间有着很强的相互独立
性。书中的图片具有多层面的意义解读
空间,对这一点,早在 2000 年澳大利
亚学者 Walsh,M 就在其论文“叙述性
儿童绘本书中与文本相关的变量因素
研究”84中就有一定的分析。Walsh 将
影响儿童绘本阅读的因素归结为与文本相关的因素和与读者阅读行为相关的因素,并
在定性和定量两个层面对各自独立和相互的关系作了一定的分析。
下面我先对这两本书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我走路》由苏•威廉姆(Sue William)

83
见 Maureen Walsh: Reading pictures: what do they reveal? Young children’s reading of visual texts.
Reading literacy and language Nov.2003
84
Walsh,M(2000):Text-re;ated variables in narrative picture books: Children’s responses to visual
and verbal text.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cy, 23.2 pp139-156

- 101 -
85在 1989 年创作完成,书的内容对儿童极具吸引力。在封面所显示的是就是一个小
男孩和一只鸭子对视的画面(如下所示)。
故事讲述了小男孩在乡下小路上遇见各种不同的小动物的故事。故事以一问一答
的方式在一个暗示存在的成年问题者和小男孩间展开。如:
我走路
你看见了什么?
我看见了一个黑猫在看者我。
而下一页内容就变化为:
我走路
你看见了什么?
我看见了一个棕马在看者我。
一系列的不同动物陆续出场:红牛,绿鸭,粉色的猪和黄色的狗。而书的结尾是:
我看见有许多动物在跟着我!
虽然这个暗示存在的成年人提问者并没有出现在画面中,但他的形象在文字中得
以体现,而且对整个故事的推动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在成年人和小男孩间的这种
对话具有了在人际间完成信息转换的功用。在书的图片中,每一页都显示出这个小男
孩和一只动物的形态,同时在书的右页给出了下一页会遇到的小动物的一些线索,来
引发小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故事的叙述也呈现出多层面的不同水平,对儿童在日常
性的活动如:爬树,骑牛,给猪洗澡和被狗来舔中所积累下的真实的体验赋予了在影
象层面的认知要求。所以,在这本书的叙述线索共有三个不同的层面:通过小男孩的
各种行为呈述出的对日常行为和对各种动物的认知知识的叙述;在小男孩和成年人之
间的问答性的人际交流的叙述;在图片画面中所呈现的人与动物关系的叙述。三个不
同层面的叙述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不同的,有的通过文字,有的通过图片;有的可以
在画面中找到线索,有的无法在画面中看到。所以这些不同层面的叙述是要通过不同
的层面来完成和达到的。
参与本次研究的儿童来自悉尼几所小学的一、二年级, 在每次由他们的老师读
完这些书后把这些书发到他们的手里,并摄录下他们各自的阅读反应。在各自的阅读
中,他们会问到诸如:
“告诉我你都记住了些什么?”
“你喜欢故事的那些内容?”等
问题。孩子们有时会被要求读一遍故事,或者和研究者一起来读,他们的反应和口头
回答被区分为是特有的反应,还是对文字的反应,或者是对图片的反应。下表显示了

85
Sue William: I Went Walking First published 1989 by Omnibus Books

- 102 -
在这项实验中一二年级儿童的反应,和他们的反应是受到的图书中哪些因素的影响。

表一: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对《我走路》的阅读反应86:

儿童的阅读评论 对文字的反应 对图片的反应


一年级:
1.他不认识那些跟着他的小动物 *
2.小男孩爬树是为了看那边有什么 *
3.鸭子在水槽里喝水 *
4.我们班里还有一本书上面也有这样的话:“我看见一只蓝鸭 * *
子在看者我”。
5.我喜欢这个猫,它的毛很短,而且这个小男孩在抱它。 *
6.我曾经得到过一只黑猫,我常拍它。 *
7.当我住在农场时,我骑过牛。 *
8.他朝那个鸭子上下打量 *
二年级:
9.他要给猪洗澡,因为它太脏了。 *
10.他不得不给猪洗澡。 *
11.(指着猪)看,它弄了自己一身泥。 *
12.(指着鸭子)看,它想追上那头猪。 *
13.那是一座房子。 *
14.那是一只鸭子 *
15.我喜欢这副画,那是一只狗。 *
16.他在爬树看动物。 *
17.我喜欢这个画,它看起来很好看 *
18.那是马的尾巴 *
19.那头猪要洗澡了,它太脏了。 *
20.我喜欢这个画,那个猫在跟着那个小孩 *
21.那个狗躲起来了 *
22.他在给猪洗澡 *
23.我喜欢这个结尾(指着所有的动物都跟着小孩) *

儿童的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呢?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儿童的反应都与对图片
的认识有关,但在这些对图片反应中也存在着不同的层面。“儿童对图片的反应”或
称之为儿童对视觉符号的反应是儿童运用画面的内容和对它的认知来理解和形成一
定情节的故事的主要手段。而我们可以把儿童对这些画面内容的反应依据发展程度的
不同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层面。在 Clay(1979) 87,Ferreiro and Teberosky(1982) 88和

86
见 Maureen Walsh: Reading pictures: what do they reveal? Young children’s reading of visual texts.
Reading literacy and language Nov.2003
87
见 Clay M.M(1979) The early detection of reading difficulties, 2nd edition. Auckland: Heinemann Publishers.

- 103 -
Sulzby(1996)89对儿童早期阅读行为的研究中,他们把儿童早期对图片的反应程度划
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标示(Labelling)性的反应,观察性(Observation)的反应和
评论性(Commenting)的反应。
标示性(Labelling)的反应指儿童能够对画面中的影象进行鉴别和命名。1978
年在 Ninio 和 Bruner 的界定中,儿童指着画片中的一个物体说:
“这是一匹马。”就
是一种图片阅读的标示能力,但这种标示的能力并不一定仅仅体现在语言上,儿童表
现出的对画面中一定物体的笑,指点,触及或连续的发音都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有的标
示能力。而 Sulzby 在她 1996 年的研究中认为:儿童的标示性能力是他具有了翻阅书
页,指着图片中一定的物体命名它或有一定程度的描述。也就是具有了对抽象的画面
表现与客观实际的客体相联系的能力,这是儿童阅读发展在早期萌芽状态的一个重要
的表现。
观察性(Observation)的反应比标示性(Labelling)的反应表示儿童可以给出更
多、更细节化的反应。如在上面的调查结论中儿童所说的“他(小男孩)爬树要看那
些动物” 或:“鸭子在水槽里喝水。”有时这些观察性的反应会跟上些自主的评论,
如:“我妈妈会不同意我爬树”来表示出儿童可以把一些阅读的感受和他的个人生活
联系起来。
评论性(commenting )反应指儿童能够提供对图书内容所作出的有标识性或意
义性的信息。与标示性的反应不同的是,评论性反应多与情绪或情感的反应有关,是
对阅读态度的反应。其中包括对文字内容(或叙述)层面的评论性反应,如:
“这个
故事讲了一个小男孩的故事”。另外,还包括对情感和态度层面所作出的反应,如儿
童所作出的“看,他(小男孩)想抓住那头猪。”就显示出儿童已经具备在图片显示
的内容的引导下对一定的“意欲”
“感情”
“情绪”的的体验,建立起在观念和感情的
体验和文本内容间的联系。而在其他有关的研究中,也显示出图片的确具有引起情绪
体验的作用,儿童比较易于在图片的提示下获得对所表示的内容的感情上的理解和回
应。
儿童所能获得到的评论性的反应也是多样的:有些反应能唤起儿童的幽默性,他
恤性(站在他人角度体会其感情的能力)
,恐惧和爱等多种感情体验。如儿童说:
“我
喜欢那只猫,他的毛看起来比较柔软。”我们会奇怪从哪里他们可以知道这只猫的毛
比较柔软? 因为猫的毛是黑色的,这一般不是一个可以带来柔软感觉的颜色,而我

88
见 Ferriro E and Teberosky a (1982) Literacy before schooling, New Hampshire : Heinemann Education
89
见 Sulaby E (1996) Roles of oral and written language as Children approach conventional literacy, Mahwah,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 104 -
们所能作出的解释是儿童的阅读评论性的反应与他们的已有体验有关,阅读所作出的
评论性的反应唤起了他们所积累的生活体验。有些反应又显示与他们以往的阅读知识
和文字体验有关,如“我还看过一本讲各种动物的书”
,这样的反应显示出儿童对特
定内容不同的表述文本的区分,他们开始具有了对图书是对一定内容的不同的结构化
的认识。
儿童的这些反应有时会引导儿童形成新的故事,而与图书的原文(图片和文字所
力图讲述的内容)形成一定的差异。而这样的差异往往显示出小读者在阅读理解的过
程中出于对文字或图片本身理解的缺失的情况下力图寻求对所理解的信息的联系和
一定解释的尝试。在这样的尝试背景中,完成对信息的相互关系和逻辑联系的理解,
这种理解包含了认知,情绪和评价等多层面的内容。而在儿童对绘本书图片阅读所作
出的这些包含了认知,情绪和评价等多层面的内容的反应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他们的
阅读过程中图片带给他们的影响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儿童的阅读反应不是
来自于文字或图片结合的某一部分,或图片的某一部分,而是会在文本内容的共同影
响下形成对阅读的整体的反应,包含有不同的要素和层面,但不可分割。而儿童在不
同的年龄阶段下,这种整体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逐步提高的倾向,从一般性的标示性
的反应到逐步增加的更有针对性的评论性的反应显示出一定的“发展的尺度”
,这种
发展的过程不是一个可以量化的外显的尺度,而是显示出儿童对文本反应所积累下的
能力的表现。就象美国学者 Meek 在《文本如何教读者学习什么》90中所提到的“文本
造就读者”的所指。儿童在图片阅读中所得到的这些反应为他们的文字理解提供了基
础:帮助他们分辨并观察细节,唤起相关的生活体验作为阅读所需的背景知识,解释
和预测所无法理解或文本没有提供的内容并引导他们产生情感和评价等更高层面的
反应,带来阅读的快乐和美学的体验。
在这样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图片的阅读相对对文字的阅读是完全不同的也
同样非常复杂的过程。图片的阅读会带来儿童多层面的整体性的反应,而这种通过图
象的认知所产生的阅读体验同样需要我们通过对儿童的认知发展的研究来加以认识。

第五节:图书阅读与儿童的社会经验获取

在现代出版业寻求生存与发展的搏击过程中,
“图书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是出
版业不能回避的问题。虽然人类社会对文字的需求不会因为视听媒介的出现而消亡,

90
见 Meek M (1988) How text teach what readers learn ? Exeter: The Thimble Press.

- 105 -
但越来越多的网络化和电子化的出版形式使得纸界的出版物受到冲击。图书的载体形
式的变化并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不同,不同的阅读介质对读者的文字符号的接受过程也
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介质中相同的文字内容,从技术层面而言,其解读会受到介
质环境和操作方法的限制,形成不同的阅读空间和程序;从消费层面而言,不同介质
的获得手段和阅读成本形成了对读者的市场性的分割。图书介质的改变同样也带来了
对纸介图书价值的重新认定,在不断发展的网络环境下对纸介图书价值的界定,或许
已经超越了对纸和电子屏幕的技术层面的分析,是我们对自身的文明该如何追随、关
照、疏理与引导的界定,其界定的意义远远超过出版产业的市场需求。
而在对图书价值的认识中,有两个方面的关注是不容我们忽视的:即图书对社会
经验向大众的传播和图书对儿童发展的价值。这两个方面的链接就在于:对于儿童而
言,由于缺乏成年读者对高科技技术的掌握能力和运用其他媒介获取信息的途径,缺
乏家庭和学校之外的社会交往渠道,纸介图书就成为儿童读者了解、学习和获得社会
公共经验的主要渠道,成为儿童完成社会化的主要依据,同时图书的阅读学习过程是
儿童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不可缺少的训练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图书为儿童存在的
意义要远远大于成年人。

一、图书对社会经验的传播

从对图书的本质属性的考量中我们可以看到:图书作为人类文明史上曾经占
统治地位的信息传播方式,以其规范化的线性的连续性的方式把不同文明中理应保留
的具有普适性与恒古性的规则、经验与思想传承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图书影响了早
期人类社会中社会经验的形成,并以公共经验为核心来对社会秩序的形成和稳固带来
影响。

(一)社会经验的形成

对于以社会化方式生存的人类而言,个体经验的传播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但
社会公共经验的产生却是用人工的表达媒介获得的经验来取代真实的个体经验的过
程。媒介在个体的直接经验之外总结并传播了公共经验,媒介中所固有的独特品质也
在创造公共的社会经验的同时渲染了公共社会经验的类型。
图书是形成公共社会经验的第一个人工媒体,图书的符号性品质为人类社会最初
的社会经验打下了解读性的烙印,这对建立统一的、有序的、稳定的社会规范和社会
秩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也对以图书作为主要传播方式的那个时代的人的人格形成产

- 106 -
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保守、有坚定的信念和等级观。虽然在其后出现的新的电子
媒体,如电视,在多元形态的外表下,依然有建立在经济和文化门槛差异基础上的信
息的等级制度,但媒体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填补了信息等级所带来的差异,同时,在现
代社会里,信息的等级差异与社会的等级差异的相关性受到了来自媒介大众化发展的
挑战。
传统图书所传递的经验是与社会成员的个体经验有差异的,它从来就不会是所有
个体经验的综和,它是有选择的。公共性需要通过信息产生和社会需求所博弈出来的
信息集合来形成的信息共识。在满足信息需求的框架下,图书的个性通过作者的个性
表达和社会经验的互动来完成。公共的社会经验是人类文明的沉淀,但却有以个体的
形式而存在。一个简单的常识就是凡是能够留传下来的作品,几乎都是个人的签名。
但在社会性需要的选择与不同利益的平衡中,图书对社会经验的传播反映出社会管理
与统治的方向。如以国家和政府机构的名义所确立的重大出版计划或所颁布的需要申
报批准才能出版的选题方向等。对个体成员而言,在接受个体选择与社会管理所产生
的差异时,也在不断地调整着与现实环境的象征意义。

(二)新媒介与社会经验的变迁

图书非常适合于表达思想,但它在保存经验的感观方面仍有不足,需要用其他的
文化技术来拓展。在新的文化技术带来新媒体出现的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内在品质也
改变了公共经验的性质,同时也就带来了新的信仰和新的人格模式。而这对青少年的
影响明显超越对成年人的影响。
如在图书之后,主导公共的社会经验传播与形成的电子媒介,它所改变的不是信
息传播量的增加,而是信息接受的质的改变。人们通过媒介来获得社会经验、感受世
界,在文字阅读世界、广电视听世界和网络互动世界人们采用了不同的接受方式,不
同媒介的特性在不同的接受过程中产生了比媒介内容更深远的影响:广电媒体以一种
片段式的点状结构来呈现公共经验,与图书的纸质中经纬交割的面状结构完全不同,
信息以分割、跳跃的状态出现,但这种缺陷却被其强大的现场感所掩盖。电子媒介的
这种网状结构完全模拟了人们在信息接受中的生理感受,信息接受者很难分辨出公共
经验与个体经验差异的存在。点状结构的信息传播,其信息内部缺乏固有的联系,信
息接受者在不同生理器官信息接受的整合过程中完成对信息理解上的自我完善,完善
的结果因人而异,而由于外部信息环境宽松的认可度,社会经验的提供只作为了个人

- 107 -
经验的建构背景,而没有太多的压力。同时在商业导向下,强调从受众感受角度制作
信息来模拟客观与主观的差异。个人自我意识的泛化使得信息越来越成为小众化或者
个性化的建构。电子媒介环境中,社会公共经验在肢解和以商业化需求为目的的重构
中被公众接受,娱乐性成为公共经验的卖点,使得以这种社会经验为社会化背景的人
呈现相关化、跳跃性、现实性和丧失独立批判精神,正如麦克卢汉所描绘的成为“再
部落化”的人。(虽然麦克卢汉出于基督教文明理念的三段论格式本身没有批判的成
分)。而接下来来的网络,其海量信息和交互的呈现方式对公共经验而言,其革命是
致命的,它打破了一切又建构了一切。公共的经验在扩大的同时也在萎缩:权威被打
破、正确性消失、统一与一致只是相对性的存在。而人,其平等、独特和虚拟性被大
胆地得以传播。网络打破了图书时代所建立的社会经验的信条和游戏规则,社会的公
共经验由绝对概念演变为相对概念。在网络的海量信息环境中,越来越少的人是通过
人际交流来丰富个人经验的。网络以点的状态来呈现信息,在这样的背景下,个人理
性的建立,从技术条件上说是更加简便了。问题在于如何建立公共理性,这就涉及到
多元自由主义或是社群主义的权衡。但最终,点状的信息呈现方式和易搜易拷的消费
方式为无边界的个人意志提供了寻找到合理支持的途径。
从面到网再到点,人类社会的信息呈现方式以“回到源头”的模式解放了社会经
验下的个体经验,为个体经验的自我生长提供了途径。但我们的确很难判断个人理性
是否会由此而的获得发展。在便利的背后,为信息识别和信息筛选所付出的社会成本
同样是很难衡量的,同时不良信息所带来的“噪音”污染也同样是我们为这种便利所
不得不付出的成本。

(三)公共性社会经验对出版业的需求

无论人类社会的信息需求发生了怎样的变迁,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文明发展的今
天,我们如何看待不同文化、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文化变迁中对公共经验的需求是
我们发展现代出版业的基础。在这样的变迁发展中我们也应看到,社会经验的内涵本
身也发生了变化:具有了更强的相对性与表达性,同时与技术相结合的专业化经验也
成为公共社会经验的一部分。如博客写作的盛行就是对受众或者自发的传播者的技术
分层。作为以传播社会经验为己任的出版业,只有顺应这种变化带来的需求才能在人
类的信息市场中找到契入点。
出版业不是信息的转让者,而是加工信息来收集社会经验的信息增值者。在信息
加工获取公共社会经验的过程中,现代出版的操作方式发生了变化,市场竞争的压力

- 108 -
使得创造合适的表达方式成为比创造伟大的思想成为更为重要的操作标准。社会经验
的出版标准在于它的接受需求和专业性,图书之所以区别于其它媒体就在于其对公共
社会经验的集中、深入、专题性的传播,特别是图书对社会经验中来自历史和面向未
来的经验的关注。而现代社会的技术分化和阶层分化使得对社会经验的需求从普适层
面进入差异层面。出版业在媒体分化的同时也在分化,依据出版者的出版哲学和经营
目的的不同,出版社也需要寻找符合自身视野范围的主要的社会经验类型。区分和确
立社会经验是出版者的任务。
与出版业的社会经验传播手段的变化相对应的是出版经营对社会公共经验的选
择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出版管理制度。国外的出版程序和中国的出版管理有着
完全不同的政治文化和产业背景。在我国出版机制改革中所建立的面向市场的出版管
理办法就是力图鼓励出版机构参与社会信息需求的竞争,建立更加有效、公平的对社
会公共经验传播的管理。

二、儿童的社会经验获取

儿童的社会经验获取过程是儿童社会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目标。儿童在个体成长
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受到周围环境意见的影响,这些环境意见,除来自于生活环境中
的其他个体成员外,主要的来自媒介。媒介提供了儿童可以参考的依据,而这些来自
环境的依据,又可以分为不同的层面:
1、其他个体的经历:个体的“经历”是环境可以提供的最具有模仿性的依据,
在媒介或身边真实个体的不同的个体经历中,儿童不仅看到了差异,而且在差异的背
后看到了不同的结局。这种具有过程性的可模仿的经历提供了儿童对社会经验抽象内
涵的理解的可能。
2、环境事件或发展过程环境事件及其发展过程是独立在个体性生活之外的但同
时又关系到一个群体,组织或地区的经历,对环境事件的接触提供了儿童对超乎个体
的体验,了解到社会性的内涵对社会构成、相互关系和社会与群体、个体的互动关系。
环境事件提供了儿童进入社会层面的参照。
3、环境评价和裁定环境的评价与裁定是环境言论的汇合,是公众舆论给予儿童
个体的参照,在环境评价和裁定的过程中,儿童可以发现不同的角度和观点,即便是
同一个事件,也会又不同的感受。环境评价和裁定的结果同样会帮助儿童修正自己的
角度和立场,在矛盾与冲突的过程中,儿童可以逐步形成自己的思考角度并积累对一
定社会问题的背景性知识。

- 109 -
4、社会公共经验环境经验中最重要的是社会公共经验的获得,儿童的社会公共
经验的获得过程就是其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他们在前面几个层面中所不断建立的个体
感受与经验都会影响到其社会公共经验的获得程度与效果。相对前面几个层面而言,
社会公共经验具有一定固化的社会判定、价值标准和体系,虽然也存在不断的发展和
修正过程,但主要的基本的理念和信条是不会变化的。儿童社会公共经验的获得需要
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不同方面的协作,但媒介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媒介不仅是
事件的集合,也是意见的汇合,同时媒介也不断地在发布和影响着舆论、评价和社会
裁定,同时社会公共经验也是由媒介之一——图书来提供的。
从这样的不同层面,儿童不断地完成其个体成长与社会需求间矛盾的磨合,不断
地修正自己的观点使之符合公共意见的环境,不断地参考社会公共经验并把他们融入
到自己的经验体系中,在这样的过程中,社会公共经验起到了指导和完善的功用,因
为社会公共经验是抽象的,固化的,儿童需要更直接的载体来获得体验,但面对个体
体验走向接受社会公共经验的过程,儿童需要一定的指导才能完成。而图书所承载的
面对儿童的使命就是将社会性的公共经验传递到儿童的心灵中,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建
立个体的经验体系。
绘本书媒介教育功能的实现需要行业和产业的支持,但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对儿童
绘本书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我国儿童出版业仍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发展,在行业
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儿童出版业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绘本书用自身的发展实践和
需求为行业的发展提出了依据和借鉴,所以对绘本书的考察,我们需要把她放到一个
更大的行业发展的环境中,来了解绘本书对行业和产业发展的功能与意义。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探讨了绘本书在儿童阅读学习中所起到的媒介教育的功能。主要关注了
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儿童的阅读认知现状和阅读学习的发展;二儿童的绘本书阅读
行为;二 绘本书的媒介教育性,即绘本书对社会公共经验的传播和儿童的社会经验
获得。
在这样三个问题下,本章从绘本书对儿童的“发现”与“培育”谈起,提出对绘
本书的发现过程就是培育“儿童”的过程。相对于其他的出版物形式,绘本书的“未
成熟的状态”,反映了孩子们所认识的世界,和他们所拥有的想象、观察、认知、情
感、逻辑、心灵、道德、伦理中的一切要素想符;绘本书的逻辑结构与认知符号、想
象和节奏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儿童世界中的丰富性和无限性,可以跨越现实与幻想间的

- 110 -
一切障碍表现出不是奇迹和理性可以完成的划分,而同时,绘本的“未成熟状态”用
儿童可以感知的方式引导儿童在“未成熟的状态”下,完成对“成熟性”社会意义的
理解。在这个层面上不仅提出了对儿童的“发现”与“培育”的新的理解,同时对什
么是“符合儿童发展需求的儿童读物”作出了回答,不仅需要面对“儿童的不成熟状
态”还需要有符合这种“不成熟状态”的出版物,而绘本书是面对这个阶段需求的最
好的材料。
对儿童的阅读与认知发展层面而言,本章首先引入了关于儿童阅读学习的认知分
化发展理论。认为同认知的发展过程一样,阅读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分化的过程。
儿童的阅读行为同传统的阅读有着不同的意义。关于儿童的阅读发展的研究,论文引
用了美国学者 Linda Teran Strommen 和 Barbara Fowles Mates 对阅读认知发展过
程及家庭学校的生活对儿童阅读认知的影响的研究报告。
如何依据儿童阅读认知的发展状况和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水平来开展对儿童的
阅读训练,论文用绘本书为载体讨论了绘本书对儿童阅读学习的促进。
在儿童的早期阅读训练中有两种不同的途径,第一种途径被称之为:“语言的阅
读教育”它着重于在对书面语的语音表述和意义理解的培养。第二种途径我们称之为
“看字读音的阅读教育”它着重于对字的发音和一定字型的联系的培养。在这样的训
练中,需要帮助孩子积累“居间经验”:也就是建立在口头语言发音和文字符号解码
间的联系。儿童的“居间经验”的建立过程也是非常多样化的,他们往往借助了在口
头语言之外的其他工具,如:象征性的符号,图画,日常工作中的娱乐等。从这个意
义上说,绘本书用文字与图片的结合,为儿童的“居间经验”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过
渡平台。
在本章中,还详细探讨了图片对儿童阅读的意义,分析了图片如何可以帮助儿童
建立起阅读发展中的“居间经验”。图片在儿童阅读中的作用被看作是一种象征性符
号的介质,由于儿童易于感受图片这种较为熟悉的符号体系的内涵并可以在图片的引
导下建立起图片内容与自身的个体经验间的联系,所以这种联系作为一种介质可以帮
助儿童读者开展对更为抽象的文字符号的解读。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图片的使用可
以大大的突破对儿童阅读中由于认字量的有限而带来的对故事内容的限制,对超出儿
童年龄段的比较难的词和表述结构可以用图片描绘的方法来提供一定的辅助。
认为儿童书中加入图片能有意于儿童的阅读的观点有一个最主要的假定就是认
为图片能有利于儿童对文字的理解,如 Gyselinck 和 Tardieu 提出的“副本假定”
(Repetition Hypothesis)理论。另一个有关的理论被称为“双码理论”
(Dual-code
Theory),这个理论与“副本假定”(Repetition Hypothesis)不同,它认为被重复

- 111 -
的或二次编码的信息在被测试时更易于识别出来。这两个理论都肯定了绘本书读物对
儿童早期阅读发展的意义。
为了验证文字和图片在儿童阅读中的现实表现,论文讨论了在儿童绘本读物《我
走路》中的实际应用,并对与文本相关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澳大利亚教育学家 Arizpe
和 Styles 主持的对儿童文字阅读和图像阅读的对比性的研究中,对儿童早期对图片
的反应程度提出了三个不同的类型:标示(Labelling)性的反应,观察性(Observation)
的反应和评论性(Commenting)的反应。儿童所能获得到的评论性的反应也是多样的,
而我们所能作出的解释是儿童的阅读评论性的反应与他们的已有体验有关,阅读所作
出的评论性的反应唤起了他们所积累的生活体验。
绘本书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促进不仅表现在对儿童阅读的促进中,还同时表现在对
儿童社会经验获取的促进上。图书所承载的面对儿童的使命就是将社会性的公共经验
传递到儿童的心灵中,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建立个体的经验体系。

- 112 -
第五章:绘本书对儿童出版专业化发展的传播价值

绘本书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其传播功能不仅仅体现在终端读者的阅读使用中,
同时还表现在作为出版物在出版行业发展中的意义,绘本书的专业化发展对整个儿童
出版的意义表达和市场组织形式的规范化所具有的促进作用。出版专业化的发展体现
了媒介竞争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媒介成熟性的分化结果。

第一节、中外绘本书的出版与市场差异

绘本书从其原始图画书算起,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就现代绘本书的历史而言,
在中国也有百年。而绘本书国外在过去 3 0 0 多年的出版历史的洗炼中,其创作理念
与手法已越来越成熟,改变了过去绘本只是作为一种设计和装帧的形式而存在。现代
绘本已发展成为当代出版的一个重要类型,以丰富的色彩和线条、不断发展的创作风
格和精练的意义传达满足儿童对阅读的需求,并进而征服阅读界。但是绘本书的专业
发展和市场拓展并不是一致的。从绘本书的专业发展来讲,绘本书叙事结构的建立过
程其实就可以看作是绘本书由传统的儿童图画书完成自我蜕变的过程,这种结构上的
改变的依据在过去 20 年里不断被发现,其最大的改变是绘本书对多渠道描叙的使用,
在一页上包含两个或更多相互分离的图画来发展不止一条叙述线路。叙述的割裂不仅
在页码间,同时也在独立的页码内部,要求暗指的读者和全部的文本互动来给予意义。
而这样的阅读需求在视觉和心理体验上与传统图书都是不同的。
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对绘本结构的认可和接受同样也需要一定的培育和市场的转
变过程,这或许就是在绘本书比较成熟的国家里也会出现绘本市场的周期性的波动的
原因,同时,也是绘本市场不成熟的环境需要几十年所需要转变的原因。
在绘本市场成熟比较早的国家,如日本、美国和欧洲(尤其是北欧),绘本的专
业性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市场的拓展程度。如在日本对绘本书的需求形成一定的市场规
模也不过 50 年左右的时间,而对中国儿童绘本市场的发展,正如日本白羊社在中国
投资开办的北京第一家儿童绘本专业书店“蒲蒲兰绘本馆”的总经理石川郁子所预测
的也需要 30-50 年的市场发展过程。
在欧美市场,绘本书一直有比较稳定的市场需求,这可能和欧美电影业的市场成
熟度较高有关,而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绘本书的整体销售出现了后退,但对于

- 113 -
优秀的创作,市场的反映仍然是十分强烈的。就如企鹅出版社青少部总裁兼出版人
道·惠特曼指出:
“我们就没有看到简·布莱特(Jan Brett)、托米·德鲍拉(Tomie
Depaola)或其他有知名度的人写的书有难销的现象。受到打击的都是绘本书中的非
主打书。
”绘本书的品种数量在那个阶段有了减少同时也减少了绘本书的首印数,一
些原准备出精装本的也改成平装本出版。但对于有把握的重量级绘本出版物,则加大
了印刷数量,如最新版的《小火车到了》(The Little Engine That Come )首次印
刷就达到 30 万册,而《高在云端》(High in the Clouds)更是以 50 万册的首印量
让人咂舌。这样的变化,反映了绘本市场的竞争性的加强,同时,绘本创作在欧美市
场已经开始由数量需求转化为品种和风格性的需求。
造成绘本书市场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对美国市场而言,儿童读者的人口结
构的变化和在超市、连锁店的包围下独立儿童书店数量的减少是主要的,同时影响到
绘本书市场需求的还有政府给学校或社区图书馆的预算及采购的指导。一位出版人
说:
“从某种程度上说,绘本书市场的变化是周期性的。绘本书还能再出现往日辉煌。”
绘本书的发展现状除了与经济环境、文化思潮或商业周期有关外还和绘本的选题状况
有关。绘本发展初期,绘本故事多来源于其他类型的儿童出版物,而随着绘本选题开
发的不断成熟,绘本书可以充分地利用其内在叙事结构的特点而不断地丰富起来。
对绘本的传播功能的分析,除了包含对整个媒介大背景的关注外,更重要的是关
注对媒体所属的行业发展的关注,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尤其如此。对绘本书的媒介状况
的探讨,与之相关的不仅仅是互联网,电视等新媒体迅猛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更主要的是在图书出版这个行业发展的圈子里所存在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不仅仅表现
在我们的经济环境,文化政策和出版法规的差异上,更细致的差别来源于行业操作习
惯,信誉建立与破坏标准,传统民风习俗,甚至语言。有些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交
流来促进的,但有些却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操作方式中的不同所带来的。

一、 绘本出版的体制背景和市场基础的差异

出版体制的差异是带来出版运作方式和竞争模式差异的主要原因。少儿出版作为
出版产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我国和西方大多数国家具有不同的体制环境。西
方的儿童出版社一般为盈利性的商业出版社,属于大众性图书出版的一部分,多采取
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形式。有许多儿童出版社为家族所有,已经发展了很长的一段历
史。在英国,专门以儿童图书为出版类型的出版社共有 130 多家(是我国少儿专业出
版社的 3 倍)
,对于一个地理面积不足 25 万平方公理(相当于我国面积的 2%),人

- 114 -
口不足 6 千万(相当于我国人口的 0.4%)的岛国来说,其竞争可想而知了。
我国 50 多家国有儿童出版社大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还不单纯是
大众性出版物的出版单位,同时肩负着开展教材出版和文化教育的重要责任。不是真
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没有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资本不联、信息不通、物流不畅。再加上国内盗版盗印活动猖獗,私
营工作室对市场份额的侵占,折扣回扣节节攀升,带来国内儿童出版物的竞争无序和
与国外儿童出版物的竞争乏力。作为世界第九大出口国,中国的文化产业出口额却极
低。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世界出版物出口额,美国占 22%,我国仅占 0.4%。
而儿童出版物的世界性交流也表现出引进大于输出的局面。
从市场发展的基础而言,西方出版业由于不存在行业进入与退出壁垒,在激烈竞
争中,出版社生生死死、分合易手,调节着出版物市场的供求关系和竞争格局。不享
有中国出版业所享有的垄断“租金”,带来儿童出版市场的显著特点就是个体差异悬
殊。就市场状况而言,我国的儿童出版社的设置仍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按照地
区行政部门管理出版生产,形成地域平衡、产业结构均衡、经营规模均衡,缺乏个体
差异和专业出版的战略。造成条块分割,结构离散,经营雷同,资源浪费,没有形成
特定的市场特色。

二、绘本书出版运作和市场开发的差异

西方儿童出版社在绘本书运作过程中积累了比较成熟的出版资源,现代化程度
高,不仅绘本文字图片信息的收集、处理,图书的编、印、发、供等各环节均实现了
高度的计算机化与网络化,提高了图书质量,缩短了出版周期、降低了出版成本。还
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编发稿件、组织出版或者展开市场调研,并以极低的成本向读
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书目、内容介绍、作者介绍等内容。从前期的内容加工到为终端
读者的服务都充分地利用了出版资源。
西方儿童出版社的规模不同,但大、中、小配套成龙。不管规模如何,他们对于
在出版选题开发中的思维工具、制作工具、资讯工具、工艺工具等的组合开发的思路
却大致趋同,表现出对以往出版产品所具有的资源的充分尊重和开发。对于绘本的开
发而言,由于开发成本相对较高,出版社非常重视对已有文字与图片资源的不断开发
和利用。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些出版历史超过 50-60 年的绘本书,虽然在表现技术
上有了不断的改变,但在对原始资源的开发上却做到了级致。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是
西方绘本图书的出版与电影、电视、广播、电子、音像、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交叉

- 115 -
互动的开发,特别是对绘本人物的利用,为出版社的图书宣传带来了很大的促进。
而我国大部分儿童出版社还没有形成对出版社出版资源在新选题开发中的利用,
加上绘本加工成本相对较大,许多绘本选题都是模仿和跟风的产品,形成对一定的热
销题材和表现形式的集中出版,而对儿童出版社而言往往是出了一本又一本,之间却
没有任何联系,在整个绘本图书的产品链上表现为断裂与重复。而这种现象又与绘本
图书本身在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市场需求有关,儿童读者和家长、父母对
绘本图书的传播价值还没有一定的认识也影响到出版人对绘本专业资源的研究与开
发,反过来,出版人的非专业性出版又没有给予市场和读者很好的指导,在非良性的
循环中,绘本图书的出版等待着我国出版业在产业化发展中的自我产品性分化的成
熟。
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的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再加上长期的文化熏
陶和字母文字本身所带来的对读图性阅读的历史性需求,使得绘本图书的市场需求非
常成熟,儿童的绘本学习受到了鼓励和指导,家长的购买力较强也促进了出版商对绘
本图书的指导和阅读服务,再加上出版商对绘本选题开发与市场销售的连贯性,使得
家长非常容易在整个绘本图书市场中找到合适的读物,带来了一个稳定而成熟的绘本
“出版-销售-使用”的链条。

三、绘本故事表现手法的区别

中国绘本书与西方绘本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绘本结构认识的差异,而这种差异
又反映了对绘本文化与出版文化的不同认识。
西方的绘本书是要儿童去“够”
,儿童阅读绘本并不满足于知道到底讲了一个什
么故事,如果那样,他们就不会要求一遍一遍地反复看同一个故事了。幼儿之所以反
复听同一个故事,是因为他们在这其中获得了审美体验,而审美体验的获得,则是依
靠想象力,真正使幼儿获得审美快感的并不在于他对作品中携带和传递的信息符合解
读了多少,而在于幼儿多大程度上把他所解读的美的信息变成了他自己的体验,并用
自己的再造想象去重新填充这些空间。我国的绘本出版人在绘本创作时仍然有担心小
读者不能明白他到底在讲什么的顾虑,把自己明白无误的引导以权威的方式带入绘本
的内容中,使阅读的想象力空间缩小。一些人物形象、事态景观等可以依靠儿童的自
我观察来获得的内容,也变成了预先设定好的现成物,使孩子失去更多的选择。
在绘本的创作中,我国绘本书中“图”与“文”的一致性较大。中文往往对图片
内容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描写,通过成人对故事的理解,在文字中确定下一定的情节和

- 116 -
故事内容,让儿童顺着故事走,虽然这种编辑方式方便了家长在对儿童教育时的依据
性,但对儿童阅读而言,不见得是个好现象。西方绘本故事中,文字大都比较简单,
文字只对必要的情节给予提示,给了儿童更大的自我发挥的空间,可以自由想象不同
图片链接之下所发生的故事。

第二节:绘本书选题专业性开发的探讨

儿童图书在阅读教育中起着重要的教导和培育的作用,主要在于培养儿童正确的
阅读行为和依据阅读目标来选择有效的阅读方式的能力。在儿童的语言学习过程中,
儿童图书同时创造了区别于口头语言环境的新的文字和书面表达和理解的环境,以帮
助儿童对文字的使用和内涵有一定的了解。建立起在一定的语言空间中理解文字意义
的能力。
在语言和阅读的功用之外,儿童书的多主题内容也提供给儿童来社会化的学习途
径。而所谓的社会化过程是帮助儿童从自然人,从家庭环境走向社会人和社会环境的
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儿童需要了解社会的交往和协作方式,社会生活的准则和标准。
同时,也需要在文字的环境层面上,了解社会,国家,历史等多层面的问题和不完美,
增进对多层面内容的理解并引导他们来建立对这些问题(如战争,暴力,死亡,贫困,
虐待等)的个人性的接受与评价能力,进而认识到文字层面的体验与社会实际的张力。
由于儿童有限的社会生活的实际体验和对文字的有限的认知能力,在儿童图书的
主题选择中往往陷入一种两难的局面:保护还是暴露?完美还是缺陷?在多主题的文
化叙述背景下,尤其是在网络文化无所不包的大背景下,儿童图书所面对的主题教化
和主题选择的压力相对以前要小很多,但挑战却更强了。而这种挑战来自儿童,是面
对他们更高和发展更快的阅读要求的压力。对于 6 岁及以上的儿童读者而言,对揭露
性主题(反映负面事实的主题)的接近是需要引导的。因为对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而言
已经开始具备把阅读和文字阅读中的经验带入个人的体验中的能力。也就是所图书所
具有的观点和态度已开始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儿童的个人体验的一部分。面对这样的读
者,儿童图书所需要把握的是“儿童在没有完全理解的状态下所体验到的一些个体的
经验。”

一、绘本书的选题开发

选题是出版社最宝贵的资源。出版社所拥有的选题数量、市场占有率和特色构成

- 117 -
了出版社参与出版资源竞争的核心竞争力。而同时,围绕选题开发所形成的作者队伍、
编辑队伍和读者队伍反映了出版社所产生的社会影响。选题的开发过程可以说就是一
个出版社不断发展并寻求市场占有点的过程,而如何开发选题才能将出版社所拥有的
资源最大化,提高出版社的运作效力与效率,并通过对大量单本图书的运作来形成出
版社长期的持久的出版特色是我们关注选题开发的出发点。我们看到选题的开发过程
并不仅仅是将一个好的出版思路(idea)制作成图书的过程,它有着复杂而深厚的理
念与操作过程。

(一)儿童图书的选题问题:

儿童图书的选题设定反应出对儿童文字阅读材料所设定的内容范围的设定,同时
也反应出对处于认知发展中的儿童的不同的培养思路。这种差异不仅仅归属于儿童出
版的理论范围层面的差异,同时也受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传承和出版资源的限定。
在传统的教养性的选题内容外,不断有揭露性的选题出现。作为一种反传统,反常规
的选题设定,对这种揭露性的选题的使用和内容设计都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需
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有不同的层次性。
选题本身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没有任何一本书可以全面地涉及到这个选题下的全
部内容。所以在某种意义下,在同一选题范围下提高不同图书内容的侧重并具有对同
一选题下其他相关内容的积极的指向和引导作用是我们评估图书选题开发和内容设
计的重要指标。

(二)出版资源与选题开发的关系:

与选题开发密切相关的是出版资源,我们看待与衡量出版资源的角度决定了我们
进行选题开发的方法。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地大,人多,地区文化差异大,经济不断
发展的出版环境而言,出版资源的丰富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当我们看到全国各地的出
版社的书目时,我们依然能感到其间选题的模仿性,相似性和重复性。这一方面反映
出我国出版市场的不成熟和无序,出版社间缺乏对彼此选题开发工作的尊重和保护,
同时也显现出出版社内部开发能力的不足。选题的开发能力又可以分为新选题的开发
能力和选题的再度开发的能力,出版社对这两种能力的分配和发展程度反映出他的发
展战略和对待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的态度。
开发新选题是对新读者、新作者、新出版思路和新市场的探索,没有两本书会有
一样的结果,所以它是创立新品牌优势和开拓处女地的过程,是扩大市场占有点的围
圈占地,需要投入开发成本,同样有市场的利润和风险。而选题再度开发的能力是对

- 118 -
已有的市场、已有作者、已有读者和已有出版风尚的稳固和挖掘,是整合已有出版资
源的过程,并在整合中逐渐形成稳固的市场品牌。这样的整合过程不是简单的重复,
重要的是不是一生十,十生百,而是依靠建立选题间的网状结构而产生新的结点,带
来开发的资源。
如果我们把每一个现有的选题作进一步的细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来建立
这种选题间的联系。如下图所示,每一个选题都可以分解为四个部分:

版式

类型 选题 主题

形象

首先是选题的主题内容,它是一本书所具有的独特性和特点的核心基础,大部分
的图书分类都依据其主题内容,可以说主题内容的差异也决定了图书作用的不同,不
同主题的图书具有不同的市场作用。
其次是图书的形象,也就是中心角色。可以是人物,动物,建筑或一项技术,也
就是有可以承载内容的载体。主题和形象是图书的内在精神,而图书的外在元素主要
由类型和版式构成。
类型主要指图书的出版形式。相对成人读物而言,儿童图书的出版形式比较丰富。
除了一般性的硬皮书(Hardback Book)和软皮书(Paperback Book) 外,有适应婴幼
儿的布书(Cloth Book)、洗澡书(Bath Book)、触摸书(Touchy-feely Book), 适
应初步阅读儿童的绘本书(Picture Book)、绘点书(Dot-to-dot Book)、找找看书
(Spot Book)、和折页书(Flap Book),还有适应阅读儿童的动手书(Activity Book)、
智力书(Puzzle Book)、模型书(Cut-out Book)等,出版类型的差异带来了对不同
类型的阅读层次的开发和满足,使同一主题的图书有了多次开发的基础。
而图书的版式主要指图书的内在设计,如对封面的设计,对内文版式的设计,对
颜色的选择和对纸张的使用等,我们可以借助改变这些元素而使老的选题具有新的市
场活力。这四个要素构成了一个基础,在选题的深度挖掘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些
要素的改变而形成新的思路,也可以在不同选题间相互借用其间可互通的要素而开发
出嫁接的新选题。
我们如何应用选题开发的理念而实际开发新的选题,特别是整合已有的资源对选
题进行再度的开发呢?选题的开发过程可以说是我们将小草培养成大树,并造就森林

- 119 -
的过程,而森林的形成不仅仅带来稳固的市场份额和卓越的品牌效应,更主要的是可
以为我们不断地输送氧气而带来新的选题基础。

二、绘本故事“农场的故事”的案例研究

英国著名的儿童出版社(Usborne Publishing House)的绘本故事“农场的故事”


(Farmyard Tales)91系列图书最早出版于 1989 年,在迄今为止 17 年的出版过程中,
通过不断地丰富和拓展故事的影响,目前已成为 Usborne 最有生命力的图书而源源不
断地为该社带来利润。其系列故事都发生在一个苹果树农场里。农场里住着布特
(Boot)一家人:爸爸布特先生,妈妈布特太太,姐姐坡皮(Poppy)
、弟弟山姆(Sam)
和农场工人泰德(Ted)。他们有一辆红色的拖拉机,还养了牛、羊、驴、马、鸡、狗、
猫等家畜和宠物,故事就发生在这家人和这些有名字有不同个性的小动物身上。插画
作家 Stephen Cartwright 在创造了这些形象的同时还创造了一只小鸭子,并在这套
书的每一页都设置了这只小鸭子,让孩子们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找找鸭子”
(Find
the duck),增加了这套书对儿童的吸引力。此外,这套书的语言部分也比较有特色,
其绘本书的每页上端和下端都有对同一页内容的不同的文字描写,上端的多为短句,
简单的单词,口语感较强。而下端的文字则更为书面语,使用的词和句子也更复杂。
书的首页有如何使用这些文字的说明,要求父母先给孩子读完一个完整的故事并讨论
图画中的内容,然后鼓励孩子们自己去读书页上端简短的文字,而父母再给他们读书
页下端比较复杂的文字。这种被称作“循环阅读(Turn about reading )”的读书
方式鼓励和培养了儿童的阅读能力。在目前已完成的 20 几个农场故事中都使用了这
样一种特殊的讲述方式。可以说这些基础性的工作为农场故事的初期市场开发奠定了
很好的基础,在家长与孩子们在共同阅读的过程中形成了对儿童阅读的强有力的影
响,并使儿童对每一个人物、动物的性格、特点有了很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Usborne
出版社对这一选题进行了深度的开发。

(一)农场故事与其他选题主题的结合

在农场故事里,每一个形象都有自己的名字。通过 20 几个小故事,这些鲜明的
人物和小动物形象都深深地留在了小读者的心理。在深度开发的阶段,就赋予了农场
以不同的作用。如与儿童早期教育(First Learning)题材的结合,开发出如:《农
场认字书》
(Farmyard First Word Book),把日常生活中要认学,认写的单词放在一

91
Farmyard Tales, first published in 1989 by Usborne Publishing House

- 120 -
定的环境中(如马路上,家里等)让孩子们来学习。
《农场时间表》
(Telling the Time),
通过介绍农场日常工作的时间来让孩子们学习时间的不同意义和特定时间需要完成
的事情,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时间观。与此类似,有许多其他选题都可
以与农场相结合,如涉及不同家畜的皮毛特点,颜色,数量,大小对比等内容的讲质
感,讲颜色,讲数量,讲形状和讲大小的书,这种结合不仅强化了农场故事在儿童读
者心中的影响,更深化了原有选题的内涵,扩大了其品牌的外延。

(二)绘本图书与其他出版物类型的结合

在类型开发上,农场故事系列图书几乎开发出了前面我们所列举的所有儿童书的
类型,做到了以类型差异来开发不同年龄层儿童读者的阅读兴趣并扩大覆盖面的目
的。如对低幼儿童的结带书(Tie-a-bow Book),书的每一页都有一个结(姐姐的小
辩绳,弟弟的鞋带,或羊角等)需要儿童去练习如何结带,十分有趣。对中幼儿童的
拼图书(Jigsaw Book)在对开的每页上都有四块拼图,儿童可以练习结合画面的内
容来放置和配合拼图,从而构成合理的故事。更有特别开发的圣诞节礼品书和音乐教
育书(Farmyard Songbook),围绕农场的形象来创作和汇集的不同的儿童音乐,使图
书的内容得到了扩展。可以说农场故事的人物设计和情节构思早已完成,而将这些已
有的资源的再次利用所需要的就是依据不断细分的市场需求和不断变化的阅读兴趣
来重新组合,这种组合可以说相对开发一个新选题要容易很多。而对读者而言,新的
形式往往意味着新的图书,而出版社一次次用新的形式来使用已有的出版资源时,不
仅开发了新成长起来的读者,满足了不同的需求,也开发了原有资源的潜在价值,难
怪 Usborne 出版社的编辑部主任 Felicity Brooks 女士说,农场故事系列图书十几年
来一直在为我们挣钱。这恐怕也是不断开发所带来的价值。

(三)绘本图书版式的开发

就农场故事系列图书而言,其版式开发之多也令人赞叹。同样是绘本故事书,就
有单本版,全集版,小书版、大书版之分,而不同的幅面大小,版式和用纸带来了图
书定价的差异。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同样一个故事,从 1.5 镑到 12.99 镑不同定价版本
的图书,满足了不同购买能力的读者需求。

(四)对绘本故事中人物和情节的开发

- 121 -
农场故事所发生的苹果树农场,在系列故事中不断地拓展,不仅不断有新的人物
来访(如乘热气球的人,来露营的游客,),新的问题发生(如火灾了,拖拉机坏了或
羊丢了)要找农场外的人帮助解决,小主人也要不断到外面去认识新的事物(如火车
站)和新的朋友,由此,苹果树农场就有了一个更大的空间——苹果树小镇,在那里
有学校、商店、火车站、木材加工厂、庄园、城堡、小河、丘陵等还有其他也生活在
这个小镇的人,这样的拓展,不仅带来了创新选题的机会,也为图书与其他媒体(如
电视、电影)的结合铺平了道路。试想在这样一个小镇上有多少故事发生呀!这样的
一种对选题的培育过程就是把一棵小草培育为大树并造树为林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
看到:对绘本书选题的专业开发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一般性图书的选题开发的操作方
式,是图书选题在内容,形式和意义三个层面的立体的结合,从而具有了更加广阔的
空间。

第三节:绘本图书的分类与儿童图书“市场分级”的思路

绘本图书在专业化发展中所带动的除了对选题的多层面的开发外,更主要的是对
儿童图书市场的操作的方式的促进。在绘本本身的分类和对儿童图书市场的“分级”
的思考中带来了对儿童图书在内容定位和市场定位两个层面的促进。

一、 儿童图书的“市场分级”的内涵与必要性

“市场分级”的概念在媒介市场中早已出现,最先是电影业用“市场分级”的概
念来界定不同的内容等级,主要来区分电影中“性”、
“暴力”等不适宜公众(特别是
儿童)观看的内容在某部电影全部内容的程度,并进而界定出电影的观众适应面和范
围。
“市场分级”的概念在一般的印刷媒介市场中还没有成为行业性的使用标准。同
时,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所谈论的“市场分级”的概念并不是如在电影市场中关
于内容对观众的适宜程度的分级,虽然在儿童读物中,如某些卡通书,绘本书中也会
出现“色情”的性场面或“杀戮“的暴力描绘,但对这些内容的控制是对出版活动本
身的限制,是出版者,作者和编辑对出版内容的“儿童适应性”的基本要求。图书和
电影不同,电影的接受面之广和较高的接触容易度要求电影在内容控制之外还需要有
市场的控制,而儿童图书不同,读者就是读者,内容就必需就有完全的适应性。所以

- 122 -
在这个意义上,儿童书的“市场分级”不是对阅读者的分类和控制,而是对儿童书适
应性的体现。
儿童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发展在整个儿童成长期有很大的变化,其年龄的跨度也很
大(0——18 岁),相比成年读物的出版者,儿童出版就必需对读物的程度和适应性
作出市场的测定和标示,也就是说要有对儿童图书的“市场分级”
。儿童图书的“市
场分级”是对儿童图书依据其适应性与趣味度进行分级的方法,是对图书的阅读水平
和适宜对象的标示,体现了出版者(作者与编辑)对儿童阅读发展的适应性的指导。
儿童图书的“市场分级”不是对阅读对象的限定性的分级,更主要体现的是对儿童读
物购买的市场指导和对儿童读者阅读发展的关注。

二、我国儿童图书“市场分级”的现状

从我国目前儿童出版物市场的现状来看,还没有比较系统的市场分级体系。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儿童读物出版缺乏市场划分的操作理念
儿童读物的出版在近几年呈现出火爆和繁荣的趋势,全国 300 多家出版社没有一
家不出少儿图书的。童书出版的火爆竞争扩大了出版的题材,各类型的出版社都在充
分利用本社优势出版面对少儿读者的图书:如美术社出版少儿美术学习书,外文社出
版少儿英语教材,电子社出版少儿电脑学习版。几乎可以面对少儿读者的出版资源都
在最大程度地被挖掘着。在这场市场的竞争过程中,所有的动力都来自编辑出版部门,
童书出版的运作程序是市场发行为编辑服务,而编辑的出发点是出版社的现有资源。
这样的出版管理程序可以用下面的表来表示:

- 123 -
出版社现有的(面对 寻找出版形式和 图书的编辑过程 通过发行市
儿童读者的)可用资 图书内容与现有 场去寻找读
源 资源的结合 者

由上表可见,在现有的童书出版管理中出发点是“出版者的资源”而终点才是“市
场中的读者”。在这样一个资源管理的链条中,对内容和形式的规划都是基于对现有

童书市场现有 欠缺的资源或 寻找有效的内容, 发行到目标性的


阅读资源的状 断裂的读者层 作者和出版形式 读者中

资源的利用,把现有资源中市场需要的可能性作为一个没有经过市场测定的因素投入
到出版的风险中。而出版部门的发行和市场推广也是建立在如何为加工的现有资源找
到合适的市场需要。从某种程度来说,由于我国的地域广泛和信息资源的不平衡,现
有的这种“加工资源”还存在一定的市场空间,而随着市场本身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
激烈,这样的出版管理必然会越来越多地遇到市场突破的障碍,需要把“市场划分”
提到出版规划的前端来:

对童书市场的现有阅读资源的了解,就是一个对现有童书开展市场分级的划分和
测定的过程,而这个划分与测定的过程主要的目的就是了解是否存在对某些领域的内
容的出版欠缺:如出版量较少,内容陈旧或内容与读者不对位等。在现有市场资源的
了解基础上,开展针对市场的图书出版,寻找针对目标市场的有效的内容和出版形式,
寻找到合适的作者,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接下来的市场发行中做到目标性。从图书的出
版角度,建立市场的划分标准也是转变出版模式的重要动力。
2、儿童读物内容以文学创作为划分的标准
儿童读物的内容应该如何来规划并不仅仅是编辑需要考虑的问题,童书的出版过
程并不是简单地把文字印在纸上地过程,也不是对文学创作的简单的大众化。出版除
了需要考虑作为行业发展所必需的对出版物的限量性外,更重要的是出版是对新的知
识体系和信息收集的整理和划分,这种整理和划分需要考虑的除了面对当代的需求
外,还要面对历史性的继承。从这个意义上,出版物的内容应该具有出版物所面对的
产业和行业的发展要求,而不是简单地以文学创作位标准。
下面以“儿童文学”出版物为例来说明在童书内容划分中所存在的问题:“儿童
文学”是面对 18 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读者的特殊文学形式,在其内部又依据读者年龄

- 124 -
的差异(及相关的心理特征,思维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被划分为低幼文学、儿童文
学和少年文学。这种划分是对儿童文学创作的划分方式,对儿童文学的创作有一定的
指导意义。在儿童文学读物的出版中,出版者也大多采用这样的划分方式来界定出版
物:如面对学龄前或学龄初的“低幼文学图书”、面对小学阶段的“儿童文学图书”
和面对初高中学生的“少年文学图书”。对这些概念的界定,在我国少儿出版界有一
个比较一致的认同,但问题在于对每一个概念下的具体划分标准由于这样的界定本身
存在的跨度过大和居于文学创作而产生等问题就显得十分混乱。如对“低幼文学图
书”,上少社将其划分为“0-3 岁”和“3-6 岁”两个阶段,而中少社则以“2-6
岁”作为标准。这说明不同的出版社对什么时候儿童开始进行阅读和如何判定儿童的
早期阅读发展没有比较统一的认识。而对“儿童文学图书”,大多数出版社统一了小
学的整个阶段“7-12 岁”,而忽视了在这期间的“9 岁的转变期”。9 岁是儿童开始
走出“童年幻想”步入现实的“当前世界”的重要阶段,会引起巨大的失望和觉醒,
同时伴随着对现实世界中他人行为的模仿与运用的逐步成熟,开始建立自己的信念、
意见、观念和一定的独立思考。对这个阶段的确立并运用一定的文学内容来开展有针
对性的辅导是出版人的责任和价值。同样,在“少年文学图书”涵盖了儿童 13-18
岁的阅读发展,而在这五、六年的阅读发展中,儿童间的差异是十分巨大的,特别是
进入高中阶段后,不同性别的儿童读者显现出较大的阅读差异,同时其社会化的成熟
度较之八十年代有了巨大的不同,所以对面对这个群体的图书市场再精细的划分和研
究都是不为过的。
3、儿童读物的发行体系以满足教教学图书需求为主要标准
我国的儿童图书出版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以学校的教育需求为出版的指导,儿童图
书的阅读围绕着学校的教学要求。这个特点不仅反映在教材和教辅的出版中,同样影
响到其他类型的儿童读物上。正因为儿童图书的发行建立在以教学需求为出发点的教
材和教辅上,在我国的儿童出版物发行体系中就逐渐形成了围绕教学图书发行需求的
发行体系,如按照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来分类;按照教材的进度来确定相关读物的读
者对象;按照年级来确定童书的阅读等级等。虽然教学的等级性与学生的认知能力发
展具有很强的对应性,而阅读的需要作为认知发展的一种反映也相应地可以在教学地
等级中找到对应,但儿童图书的市场不是建立在以教育需要为唯一线索的市场开发上
的,儿童读物的市场化来源于对儿童阅读需要和阅读反映的追逐,应该走在儿童教育
的前端,儿童读物所沉淀下来的内容被教育所补充而不是反之儿童读物为教育的需要
提供补充性的读本。

- 125 -
三、其他国家儿童图书的“市场分级”方法92

对儿童图书的分级,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除了儿童图书本身在内容的难易度和
阅读的趣味性的测定外(主要是对文字和表述方式的测定),还需要考虑本国的文化
环境,媒介接触环境和儿童的阅读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图书的“市场分级”
是对本国儿童读者的图书阅读能力和选择性的反映,具有较强的地区性的特点。在国
际上,尤其是童书出版大国,对童书的市场分级也没有完全一致的结论。主要有以下
几种:
英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CLRC)和英国市场研究局(BMRB)在最近的对儿童图书
市场的研究中,将 4-16 岁的儿童分成了 4 个关键的阶段:4-7 岁、7-11 岁、11
-14 岁和 14-16 岁。而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在 7-18 间,8 岁、
11 岁和 15 岁是重要的分水岭,他认为要分为:7 岁,8-11 岁和 12-15 岁、16-18
岁。仔细研讨上面的分类,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他们的细分程度和划分的结果不同,
但基本上是按照儿童、少年、青年的生理发展来考虑的。但对于幼儿,尤其是 4 岁以
前的幼儿(皮亚杰是 7 岁以前),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给予了回避。
对于这样地分类是否恰当,用国外书店对童书地经营态度和管理情况就可以说
明。事实的情况是,对于儿童图书的销售,众多的书店都处于一种恐慌之中。如在英
国,儿童图书目前越来越多地从综合性的书店中转移到专门性的儿童书店和超市、报
亭、购物中心等开展零售销售的地方。而儿童图书的销售也成为和儿童图书一样一种
有尺码有性别有特色的销售模式。当孩子(尤其是年龄低于 10 岁的孩子)的父母或
亲戚来到书店时,往往问:“给 8 岁的孩子读什么书?”或“有没有适合我 5 岁孙子
的书?”由此可见,尽管我们为儿童创造了大量的读物,但当有市场的需求时,我们
仍然没有完整的和可以依据的市场反映体系。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所处的阶段和需
求,当对家长而言,把这种需求变成一种可以在市场中准确找到的目标还需要很多的
经验。
出版者和购买者在需求对位上的矛盾,恐怕还来自于出版者对市场占有的最大化
的考虑。在一个固定的市场中,产品越明确的市场定位在一方面获得目标市场占有的
优势时,同时也越快地失掉非目标性的市场。就好象如果一本书在封面注明“适合 5
岁男孩阅读”可能买出去的量还不如什么都不写,虽然那本书的确不太适合其他年龄
的孩子或女孩。另外一个风险是,5 岁的男孩,可能有的不喜欢这本书或认为它太难

92
部分资料参考《中文儿童图书市场分级初探》杨丽,北京印刷学院,2001 年

- 126 -
或太容易。这些对出版者都是风险。市场有需要而出版人不愿冒风险,许多书店开始
尝 试 建 立 市 场 的 分 级 办 法 。 美 国 马 萨 诸 塞 州 的 八 姐 妹 书 店 ( Eight Cousins
Children’s Books)对各个年龄段的儿童的特点作了详细的划分,建立起依据儿童
的阅读特点来分类的办法:
如新生儿图书:有押韵有节奏的语言,建立对书的触觉认识,建立对文字的发音
认识。
一岁儿童图书:采用硬纸板,适应翻页,建立翻阅的能力,图案易于辨认和切入。
两岁儿童图书:采用硬纸板,开始使用文字,有图解,使用重复和变化来建立对
意义的理解。
三岁儿童图书:使用故事,音乐,运用节奏,韵律和重复,调整注意力的扩展。
四至六岁儿童图书:运用好的故事,神话故事,短篇故事及有特殊兴趣的图书,
加入一定的形象如恐龙等,要求有一定的视觉效果。
五至七岁儿童图书:需要好的故事,文字和插图都要有意义和趣味性,对小说开
始有兴趣。
六至八岁儿童图书:有值得讨论的好故事,同样主题的延伸,在视觉和语言上有
灵巧的展示,诗歌、传记和典型的非小说。
九至十岁儿童图书:与体育、音乐、探险、神话、动物等相关的所有图书,具有
情节和图片,阅读口味开始多样化。
这样的对儿童读者的阅读发展的描述,不是学者的单纯对阅读能力的界定,而是
基于儿童图书的市场需求基础上的对读书适应性的界定,虽然仍比较笼统,当仍可以
作为我们开展儿童图书市场分级的一种测定方法。

四、建立儿童图书市场分级的探讨

对儿童图书的市场分级的探讨,需要界定一个新的概念:儿童的“接受年龄”,
与儿童的“生理年龄”
(自出生开始计算的自然生长年龄)和“心理年龄”
(儿童心智
发育的程度和水平)不同,儿童的“接受年龄”表现出儿童阅读的选择兴趣和接受能
力,而这个概念却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
拿青少年群体为例,在英美等国,青少年被称为“Teen”美国杂志出版商协会界
定为 13-18 岁在中学读书的人群。由于欧美儿童成年化比较提前,出版商一般认为
这个群体在不断变化,个别出版社,尤其是大众性杂志社,有些已把“Teen”的年龄
已下降到了 8 岁。有些出版社还改变了对青少年读者的称呼,而使用“成人前期”来

- 127 -
替代。虽然这不是普遍存在的意见但也表示儿童的“接受年龄”的概念是一个发展的
概念。
对于我国儿童读者来说,虽然这样的儿童成年化的趋势同样出现了但由于整个文
化和教育环境的限制性的存在,儿童图书仍然是相对于成年读物来说比较独立的出版
物类型。对我国儿童图书市场分级的探讨,还主要需要依据我国儿童读者阅读的接受
程度来完成。由于汉语言作为以象形符号需要独立记读的文字,图书的接受年龄受到
儿童认字水平的限制,这和以字母文字为主的欧美语系存在不同。同时,由于 6 岁是
大多数儿童正式接受学校教育的开始,对 6—18 岁读书阶段的儿童而言,其阅读在我
国存在与知识教育紧密结合的特点家长会更主动地引导儿童开展围绕学习来开展阅
读,从这些意义来看:我国儿童图书市场的分级主要的分化在于学校前的教育阶段,
而这个阶段从 0 岁-6 岁,几乎每一年就存在一个完全独立的市场:如新生儿图书、
一岁儿童图书、两岁儿童图书、三岁儿童图书等,而其界定我们就可以按照儿童的接
受兴趣和阅读能力的主要培养目标来划分,并不完全局限于考查图书的内容,更要关
注图书的表达形式和手段。而对于学校教育阶段的儿童图书,则仍然需要按照学校的
教育年级来做参考。

第四节:儿童出版的专业化与产业化发展的意义

许多人一谈到儿童图书就会将其与“教育”的价值联系起来,认为儿童书主要为
知识教育服务,其实儿童图书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知识性的教育只是儿童图书中的
一个环节。绘本图书作为儿童图书众多类型中的一种更主要的是带给儿童社会经验的
传递和理解,在儿童可以理解地层面上对许多抽象的社会概念:如“爱”、“友谊”、
“依赖”
“死亡”等给予诠释,而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儿童保持对社会好的积极的评
价和思考途径,并有效地建立起个人地经验体系。从这个意义而言,儿童出版所具有
的规律和要求是与其他类型的出版物所不同的,儿童出版在其自身的不断发展中也随
着文化与社会的变迁和媒介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在绘本图书的发展历史中,对其功能的了解是伴随着整个图书出版的历史进步和
专业性儿童出版从大众出版中的分离而完成的,所以过去 100 多年儿童出版的专业发
展和图书本身的大众化进程为我们对绘本图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照。

- 128 -
一、图书的大众化出版历程

图书存在的早期,图书的创作不仅需要劳力更需要掌握运用符号表达思想的知
识——虽然还只是以图形的形式而存在的早期原始表达符号——但他们相对固定并
逐渐在完善和变革,而这些技术和知识只掌握在一小部分的社会阶层手里,在很长一
段时间里图书只作为宗教统治的工具而存在。以印刷术与文字的发明为基础而发展起
来的图书是我们人类社会整个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最古老的媒介,但在图书出现的早
期,印证了福柯关于“知识与权力的关系”的思想,传播知识的载体图书本身成为了
权力的象征。
12 世纪出现在欧洲的大学改变了图书出版中宗教的唯一主题性,经典著作、诗
歌、寓言、和浪漫故事使图书成为了流行作品。同时,印刷术的出现降低了创作图书
的成本同时提高了普及率,书籍成为社会知识阶层的心灵家园。这一个阶段可以看作
图书出版的黄金时期,图书不仅是不可替代社会文化与知识的工具,出版的品种数量
和发行规模也都有了一定的扩大。在这个阶段图书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成为了面对
社会知识阶层而存在的交流工具。
至 19 世纪,随着版权法的出台、计算机排版技术的使用、代理人的涌现和图书
俱乐部的成功,西方出版业开始发展成文化与商业结合的产业。在这样一个阶段,对
图书发展最大的影响是电子和网络技术的出现,新的媒介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交流
方式和信息获取方式,也在某种程度上对图书的传播价值和作用提出了挑战,图书的
产业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图书不仅成为了面对大众的阅读产品,同时成为社会消费
品。在这个阶段,图书作为产业发展的工具而存在,而出版业也实现了大众性。
回顾出版大众化的变迁过程,图书在人类信息传播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在发生
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是随着信息传播的需求和信息传播工具的进步而带来的,人们
需要更快捷和方便的获取;需要更海量的信息资源做支撑;需要及时的回馈和有效的
交互;需要个性化的文本和记录,使得近几十年来图书受到了越来越强烈的来自电子
媒体的冲击。虽然通过口头流传或网络交互的信息越来越容易普及而产生信息压力,
但信息的权威性等级还是要依赖信息与出版物的关系,而图书在所有地出版物类型中
所拥有的权威性仍然是最高的。
在最近几年对图书的发展与儿童阅读的研究中,不断发现受成年读者对图书的依
赖逐渐减弱的大背景影响,儿童的图书使用和图书阅读也没有受到足够地重视。随着
整个社会教育水准的不断提高和读者市场开发的推动,社会的阅读需求会有所增加。

- 129 -
但在期望社会公众的阅读需求扩大的同时,出版业也需要建立出版专业化的观念,对
出版信息进行专业化的分类,走专业性儿童出版和儿童出版的专业化相结合的发展之
路。

二、儿童图书专业出版的必要性

儿童图书专业出版的出现是随着儿童文学从一般性文学中分离出来和出版现代
化发展中专业性发展的趋势所带动的。所谓儿童图书的专业出版不是要求儿童图书由
儿童图书专业出版社来出版,而是更多的要求儿童图书按照儿童的阅读与认识发展能
力与需求,以适合儿童阅读的专业性方式来出版,使出版行业与儿童研究的相关成果
相结合。
在儿童的出版领域,经验与知识地获得对儿童的阅读而言是依靠不同类型的图书
来完成的。在我国,受到出版和教育文化的影响,知识性出版物的发展要远远好于经
验性出版物。就如绘本书,作为儿童早期阅读时就开始接触的读物,对儿童的影响是
十分大的,但绘本书的出版地位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家长认为绘本书仅是
图片书,与这种看法类似的还有认为儿童图书就是比较简单的没有什么文学性的图
书。这样的结论不仅表明社会对儿童出版的认识还不高,同时也反映儿童出版没有真
正专业化和科学化所带来的影响力的缺乏。
对儿童专业性的问题,虽然早在 19 世纪 70 年代儿童文学在萌芽和发展的初期,
就有一些作家和批评家对区分儿童性文学的意义提出过质疑,如作家和评论家 John
Rowe 认为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没有什么主要的差异,之所以产生这样一个类别完全
是来自儿童出版物市场扩大下在管理和利润的便利性驱使下,出版人的“武断性”的
间隔。但随着儿童文学和儿童出版物的不断成熟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儿童出
版物的确有其内在的独特的编辑思想和手段的要求,而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阅读发
展的读物之间也存在着差异。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对儿童图书的界定就存在着对图书
内容中的社会反映程度和对儿童阅读能力发展两方面的认识基础。
从内容来说,由于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是渐进的过程,图书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都
会受到这样的发展阶段的限制。如儿童文学多以儿童为故事的主角,在故事的构成中
以人物的行为和对话为主要的叙述途径,而较少利用内省和感情描述的手法。对主题
的表现上,多以表现明确的是非观和积极的世界观来帮助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建立对外
部世界的认识。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多种媒体出现后,儿童图书的
主题也有了多样化的趋势,特别是儿童小说,也会出现负面的内容,而这样内容的出

- 130 -
现都建立在向儿童提供了解他们所希望的美好的世界和现存的某些不美好的状况之
间的一种平衡,使他们通过文字来发现某些不得不接受的事实:如死亡,暴力,不平
等等。通过这个过程,儿童图书为孩子们提供了为现实冲突所带来的心理紧张在书本
中寻求解答的一种积极的途径,一些解决和平衡的办法和一些希望。
从读者的阅读设定而言,儿童书的主题和语言水平都限制了其读者的构成,而一
本以儿童读者为主要潜在读者群的图书也理所应该的称其为儿童图书。儿童读者不仅
在阅读水平上与成年读者有差异,更主要的是具有比较特殊的阅读特点。从某种意义
上说,儿童图书是作者给孩子一定的阅读指导并帮助他们获得乐趣和阅读技能的图
书,而与一般的成人性读物要求读者有一定的理解性具有不同的功用。英国儿童教育
学家 Arthur Applebee 在对 2-17 岁儿童对叙述性内容反应的研究中,发现在这个阶
段的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中虽仍比较注意分散性的内容,还没有完全形成依靠对一定
情节的把握来领会故事的写作意图和潜在的寓意的能力,而且易于把故事的内容当做
真实的事件来接受,但在 2-6 岁就开始逐步对一定的叙述情节和结构建立起了认知;
从 7-11 岁,儿童就可以对故事的情节和内容具有一定的慨括和评估的能力,如儿童
可以说:“这个故事比较有趣”等自我意见性的反应了。从 12 到 15 岁,儿童具有了
分析故事结构和角色特点的能力,并可以分析出故事间的相似性。同时对他们自己的
阅读需求和阅读感受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从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来研究我们可以看到
儿童书在儿童的不同阅读阶段存在着一定的文本差异和特点,需要我们依据一定的背
景和特定的读者对象来具体的分析。
儿童图书从成年人的图书类别中分离出来并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出版领域是出
版现代化发展不容置疑的方向,随着儿童专业出版的不断发展,儿童绘本书作为一个
古老而年青的出版形式在多媒介环境影音文化的推动下又有了新的生长空间,来自社
会经验体系发展的需求,来自儿童读者阅读发展的需求和来自出版产业专业发展的需
求,为绘本书的现代化发展与国际交流平台的建立都提供了新的时机。
绘本书的发展需要行业的支持,同时绘本书的发展进展也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促
进和推动作用,从这个角度,绘本书的传播功能才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本章小结

绘本书在出版专业化发展中的传播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对儿童出版
的选题专业化提供了来自于形式创新与内容和意义相结合的途径;同时对儿童出版物
市场的“内容分级”提出了要求。出版专业化的发展体现了媒介竞争的现状和发展趋

- 131 -
势,同时也是媒介成熟性的分化结果。
论文首先分析了绘本图书在行业发展中的过程和中外儿童图书市场的差异。现代
绘本,已发展成为当代出版的一个重要类型,以丰富的色彩和线条、不断发展的创作
风格和精练的意义传达满足儿童对阅读的需求,并进而征服阅读界。但是绘本书的专
业发展和市场拓展并不是一致的。从绘本书的专业发展来讲,绘本书叙事结构的建立
过程其实就可以看作是绘本书由传统的儿童图画书完成自我蜕变的过程,这种结构上
的改变的依据在过去 20 年里不断被发现,其最大的改变是绘本书对多渠道描叙的使
用,通过在一页上包含两个或更多副相互分离的图画来发展不止一条叙述线路。多渠
道描写系统被认为是后工业时代的文化碎片的反映,因为绘本书提高了与传统图画书
翻阅过程中所存在的过程的不同,而叙述的割裂不仅在页码间,同时也在独立的页码
内部。传统书依赖形象符号和言语符号间的相互张力来表达。画和文字分别提供特殊
的信息类型再结合在一起去创造一个意义,任何一方脱离开另一方都无法形成意义。
而绘本带来了文字和图画相互影响的意义,要求暗指的读者和全部的文本互动来给予
意义。而这样的阅读需求是在视觉和心理体验上与传统图书不同的。但我们也可以看
到来自于对绘本结构的这种认可和接受同样会需要一定的培育和市场的转变过程,这
或许就是在绘本书比较成熟的国家里也会出现绘本市场的周期性的波动的原因,同
时,也是绘本市场不成熟的环境需要几十年所需要转变的原因。
与欧美和日本相对成熟的市场相比,我国的绘本出版有着不同的出版环境和传作
方式。主要表现为:一 绘本出版的体制背景和市场基础的差异:我国的儿童出版社
的设置仍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按照地区行政部门管理出版生产,形成地域平衡、
产业结构均衡、经营规模均衡,缺乏个体差异和专业出版的战略。造成条块分割,结
构离散,经营雷同,资源浪费,没有形成特定的市场特色;二、绘本图书的出版运作
和市场开发的差异:西方儿童出版社在绘本书运作过程中积累了比较成熟的出版资
源,现代化程度高,对于绘本的开发而言,由于开发成本相对较高,出版社非常重视
对已有文字与图片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而我国大部分儿童出版社还没有形成对出
版社出版资源在新选题开发中的利用,加上绘本加工成本的相对较大,许多绘本选题
都是模仿和跟风的产品,形成对一定的热销题材和表现形式的集中出版,而对儿童出
版社而言往往是出了一本又一本,之间却没有任何联系,在整个绘本图书的产品链上
表现为断裂与重复。三、绘本的表现手法的差异:西方的绘本书是要儿童去“够”,
儿童阅读绘本并不满足于知道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国绘本创作中“图”与“文”
的一致性较大。中文往往对图片内容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描写,通过成人对故事的理解,
在文字中确定下一定的情节和故事内容,让儿童顺着故事走。这些差异所反应的不仅

- 132 -
是出版环境中的不同,更主要的是对儿童阅读和教育文化的差异的反应。
在绘本书的专业化发展中,对出版产业的促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选题专业
性开发上的探讨和对市场分级的专业探讨。论文分两个章节探讨了在我国儿童出版专
业性发展的做法和意义。就选题发展而言,论文提出了绘本书在选题创作中讲形式和
内容及意义相结合的立体的开发的思路。
儿童图书的选题设定反应出对儿童文字阅读材料所设定的内容范围的设定,同时
也反应出对处于认知发展中的儿童的不同的培养思路。这种差异不仅仅归属于儿童出
版的理论范围层面的差异,同时也受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传承和出版资源的限定。
选题的开发反应出对出版资源的利用。对绘本书而言,是对主题、形象、类型和版式
的综合利用。如何更好地利用绘本的文字与图片的资源来对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绘本故
事。论文引用了英国 Usborne 儿童出版社的操作办法和经验,并介绍了由他们社出版
的儿童绘本故事“农场的故事”这个出版历史超过半个世纪的优秀儿童绘本图书的创
作经验。
对儿童图书而言,存在对单一选题的多层次的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对
出版资源的利用和对表现方式(设计)的选择。论文在讨论了 Usborne 出版社的经验
与操作实践后提出对出版资源的深度开发所具有的意义和如何在版式设计中创造新
的出版资源。对儿童绘本图书而言,版式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是一种表现形
式,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有功能性意义的设计元素而对儿童的阅读产生引导,而对这
种观点的认识的不足正是我国在绘本设计中的欠缺之处。
对儿童绘本的开发可以是多种形式的,论文以“农场的故事”为例讨论了在
Usborne 出版社的开发思路,这些实践的经验不仅扩大了该丛书的市场影响力,同时
延长了其产品生命线,使其在更广的范围和时间跨度下。对儿童读者产生更大的影响,
而这对我国儿童出版社选题开发能力不足和选题雷同,缺乏竞争力的现状都会有一定
的启发。
除了内容上的开发外,绘本图书对内容的分级和建立市场分级的思路对我国儿童
图书市场的专业化发展也有一定的建设性。
儿童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发展在整个儿童成长期有很大的变化,其年龄的跨度也很
大(0——18 岁),相比成年读物的出版者,儿童出版就必需对读物的程度和适应性
作出市场的测定和标示,也就是说要有对儿童图书的“市场分级”
。儿童图书的“市
场分级”是对儿童图书依据其适应性与趣味度进行分级的方法,是对图书的阅读水平
和适宜对象的标示,体现了出版者(作者与编辑)对儿童阅读发展的适应性的指导。
儿童图书的“市场分级”不是对阅读对象的限定性的分级,更主要体现的是对儿童读

- 133 -
物购买的市场指导和对儿童读者阅读发展的关注。
论文讨论了我国儿童图书市场分级的现状和国外不同的市场分级的思路。从我国
目前儿童出版物市场的现状来看,还没有比较系统的市场分级体系,主要表现为:儿
童读物出版缺乏市场划分的操作理念;儿童读物内容以文学创作为划分的标准;儿童
读物的发行体系以满足教学图书需求为主要标准。
对儿童图书的市场分级的探讨,需要界定一个新的概念:儿童的“接受年龄”,
与儿童的“生理年龄”
(自出生开始计算的自然生长年龄)和“心理年龄”
(儿童心智
发育的程度和水平)不同,儿童的“接受年龄”表现出儿童阅读的选择兴趣和接受能
力,而这个概念却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对我国儿童图书市场分级的探讨,还主要
需要依据我国儿童读者阅读的接受程度来完成。我国儿童图书市场的分级主要的分化
在于学校前的教育阶段,而这个阶段从 0 岁-6 岁,几乎每一年就存在一个完全独立
的市场:如新生儿图书、一岁儿童图书、两岁儿童图书、三岁儿童图书等,而其界定
我们就可以按照儿童的接受兴趣和阅读能力的主要培养目标来划分,并不完全局限于
考查图书的内容,更要关注图书的表达形式和手段。而对于学校教育阶段的儿童图书,
则仍然需要按照学校的教育年级来做参考。
本章最后探讨了儿童出版专业化发展和产业化发展的意义。在图书的大众化出版
的发展背景下,提出儿童图书专业出版的必要性。不仅仅是由专业的出版社来出版和
管理,同时在出版操作中提高专业化的水平和市场的标准。

- 134 -
结 语

经过近两年的调研,资料收集和写作,论文《绘本书的传播功能研究》终于得以
完成。论文的完成对我的传播理论与儿童出版的研究而言,只是刚刚迈出了第一步。
《绘本书的传播功能研究》是一篇将出版传播理论与儿童图书出版的实践相结合的实
论性的论文,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性。对我国尚不完善的出版理论研究是一种探索和
补充,对如何运用传播理论来开展出版实践的指导性也提出了积极的探索,尤其是对
儿童绘本图书的研究填补了我国在这类选题中的空白,具有了探索性的价值。
出版传播学作为传播学在出版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仅其研究构架大量
吸取了传播学的理论思路,传播学对出版学的理论探索还提供了开展多媒介对比研究
的可能,使出版学的理论建设可以在多媒介的背景中完成,而实现了理论的现实意义。
而如何在多媒介的理论背景下开展对出版理论的探讨也成为了我的论文研究的出发
点。图书的出版,不仅需要关注内容和市场,更重要的是对图书在多媒介环境中的现
实状况和存在意义的探讨。正是在对图书的现实状况和存在意义的追问中,图书与儿
童的关系被凸现出来。媒介与儿童的关系是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老话题,但如何分辨
和确定在电子媒介为主的多媒介环境中图书的意义和图书阅读的价值就具有了在大
媒介背景下探讨出版媒介意义的新的角度,尤其是与儿童的发展(如认知发展和社会
化发展等)结合起来考虑,关注不同媒介在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下所产生的儿童选择
接触的差异时就具有了更多的现实意义。
不同的媒介接触会对儿童产生不同的影响是传播学在媒介内容与受众研究中的
重要结论。论文《绘本书的传播功能研究》在这样一个结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印刷性
媒介、电子媒介(如电视)和互联网等不同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在媒介生态的环境中,
提出了图书的变迁和图书对儿童的价值:虽然图书在多媒介的竞争中越来越多地具有
了媒介性的特点,但对人类社会知识与信息的传播体系而言,图书仍然具有很强的传
承性对社会公共经验的传递和解读起着重要的作用。图书的阅读过程就是学习和获得
这些社会公共经验的过程,对儿童的社会发展而言图书与阅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
性。但反观媒介环境的现状和有关的调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儿童与图书的远离,儿
童的文字阅读和文字表达越来越多地受到机器语言的影响,文字的逻辑性和解读的严
谨性受到破坏,儿童的图书阅读的兴趣也在降低,如何才能在多媒介的竞争中寻求图
书的表达空间和与儿童接触的渠道和方式,论文努力从儿童的文字阅读的发展规律中
去寻求答案。

- 135 -
儿童的阅读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在借鉴西方学者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的阅读
行为的观察和实验调查的基础上,论文《绘本书的传播功能研究》提出了对儿童图书
接触的早期培养的重要性。儿童对图书的早期接触其目的不是对图书文字的解读,而
是需要帮助儿童获得对图书阅读的不同手段的体验并激发儿童对文字与图片不同符
号的阅读关系的了解。这个结论对我们以中文为母语的儿童发展是否同样有意义呢?
论文以优秀的翻译版的儿童绘本图书为媒介,分析了这些在英语出版环境中受到儿童
喜爱的绘本图书在翻译成中文出版后在中国儿童的阅读过程中存在的反应。而儿童的
实际反应被发现具有与英语国家儿童的一致性,也就是说,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儿
童具有一定的文化与语言的差异性,但对儿童的早期阅读而言,其阅读认知的发展过
程具有一致的规律性。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西方优秀的对儿童出版物和
儿童阅读规律的认识和一些理论来丰富和发展我们自身的出版传播理论。论文梳理了
西方关于儿童阅读和绘本图书内容与儿童阅读指导的有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
的现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特别是对我国出版产业化的发展进程中图书出版如何发展
专业化,如何加强图书出版的资源开发和充分利用等都提出了一定的思考,使论文以
绘本书的内容与出版为起点旁顾到了我国出版产业的发展。
论文《绘本书的传播功能研究》是传播理论在出版理论与图书出版实践中的探索,
在研究的过程中借鉴了西方的有关理论和实验,并对有关结论进行了梳理和对比,为
我国的儿童出版的研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内容。但论文的完成只是这项研究的开始,
许多内容需要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如论文对不同语言(中文和英文)绘本出版物的对
比研究还只是描述性的分析,还没有建立较为客观的分析思路;对我国儿童绘本出版
物的现状还缺乏深入地接触与调研;对中国儿童阅读发展的现状还缺乏客观的调查和
实验数据;对绘本阅读的实际效果和不同差异还没有比较充实的关于我国现状的研究
报告;对中文环境下儿童的图片阅读与文字阅读的发展与英文环境下的儿童的发展还
没有较为确实的对比研究,而这些缺乏不仅是我论文的不足同时也带来了对今后继续
研究的期待。

- 136 -
参考书目

论文:
1. Beck, I (1984) Developing Comprehension: The impact of the directed reading lesson.
In R. C Anderson, J.Osborn, &R.J. Tierney, Learning to Read in American Schools:
Basal readers and conter texts, pp3-20 Mahwah, NJ: Erbium
2. Maria Nikolajeva , Carole Scott,“The Dynamics of Picture book communication”
Children Literature in Education, Vol 31.No.4, 2000
3. Moebius, William, “introduction to picture book codes” Word and Image, 1986,2(2),
141-158
4. Linda Teran Strommen, Barbara Fowles Mates “what readers do: Young children’s
ideas about the nature of reading” The Reading Teacher Vol 51 No.2, Oct.1997
5. David Lewis “Showing and Telling: the Difference that makes a difference” Reading
Nov, 2001
6. Elster, C & Simons, H.D (1985, November). How important are illustrations in
children’s readers? The Reading Teacher, 148-152.
7. Merrill Morris , Christine Ogan , “the Internet As Mass Media” ,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Winter1996,p.39
8. Jane B.Singer,“Compaign Contributions:On line Newspaper Coverage of Election
2000”,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Spring2003,Vo l.80,No.1,
pp.39-56
9. Dhavan Shah,Michael Schmierbach,Joshua Hawkins,Rodolfo Espino,and Janet
Donavan,“Nonrecursive Models of Internet Use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
Question Whether Time Spent On line Erodes Social Capital”,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Vo l.79,No.4,Winter 2002,pp.964-987
10. Jennifer Stromer-Galley,“On-Line Interaction and Why Candidates Avoid it”,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Autumn 2000,Vo l.50,No.4,p.111
11. Mary E.McCoy,“Dark Alliance:News Repair and Institutional Author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Journal of Communication,March 2001,p.164
12. Jane B.Singer,“Compaign Contributions:On line Newspaper Coverage of Election
2000”,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Spring2003,Vo l.80,No.1,

- 137 -
pp.39-56
13. Jill Howard Allor 和 Rebecca B. McCathren:Developing Emergent literacy Skills
Through Storybook Reading, Reading Psychology Vol 39,No 2, 2003
14. Sulzby E (1985) Children’s Emergent Reading of Favourite Storybooks: A
Developmental Study.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20,458-481
15. Downing, J (1972) A summary of evidence related to the cognitive clarity theory of
read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Reading Conference,
New Orleans,
16. Roberta Seelinger Trites(1994):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education Vol25, No 4 1994
17. Sulzby,E(1985)Children’s Emergent Reading of Favorite Storybooks: A Development
Study.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20,458-481
18. Stephen F.Austin State University 的 Jamye Brookshire 和 Lauren:The influence of
illustration on children’s book preferences and comperehension, Reading Psychology,
23:323-339,2002
19. Jamye Brookshire 和 Lauren:The influence of illustration on children’s book
preferences and comperehension, Reading Psychology, 23:333,2002
20. Maureen Walsh: Reading pictures: what do they reveal? Young children’s reading of
visual texts. Reading literacy and language Nov.2003
21. Walsh,M(2000):Text-re; ated variables in narrative picture books: Children’s
responses to visual and verbal text.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cy,
23.2 pp139-156
22. Linda T S & Barbara F M (1997): What readers do: Young children’s iders about the
nature of reading, The Reading Teacher, Vol 51 No. 2 Oct, 1997
23. Dyson A.H (1984) Learning to Write/Learning to do School: Emergent Writers’
Interpretations of School Literacy Tasks. 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18,233-264
24. Ferriero,A H (1984) What is written in a written sentence? A Developmental Answer.
Journal of Education, 160,25-34
25. Clark M M(1984):Literacy at home and at school: Insights from a study of young
fluent readers. Awakening to Literacy (pp 122-130)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26. Morrow L M ,Rand M(1991)Promoting Literacy during play and designing in early
childhood classroom environments The Reading Teacher,44, 396-403

- 138 -
27. Elster,C & Simons,H (1985) How important are illustrations in Children’s readers?
The Reading Teacher, 148-152 November
28. Beck I(1984) Developing Comprehension: The impact of the directed reading lesson.
In R C Anderson (Rds) Learning to read in American schools: Basic rReaders and
Content text (pp 3-20) Mahwah, NJ: Erlbaum
29. Read J &Barnsley R (1977) Remember Dick and Jane? Memory for elementary school
readers. Canadia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Digest,7
30. R.Haller 和 K.Puhl 编辑的论文集《维特根斯坦与哲学的未来·50 年以后的重估》
(Wittgenstein and the Future of Philosophy.A reassessment ofter 50 years/Wittgenstein
und die Zukunft der Philosophie.Eine Neubewertung nach 50 Jahren, Wien, 2002)
31. Snow C &Ninio A (1984) The contracts of literacy: What children learn from learning
to read books? Awarding to Literacy (pp 116-138)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32. Gyselinck V &Tardieu H (1999) The roal of illustration in text comprehension: What,
when, for whom, and Why? In H, Van (Eds), The construction of mental
representations during reading (pp 195-218) Nahwah, NJ: Erlbaum
33. 吕坤良:《大众传媒·大众文化·文化危机》,《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 年第 2
期。
34. 王静:《儿童图书的市场分级初探》,北京印刷学院,2001 年
35. 徐通锵:《汉语的特点和语言共性的研究》,《语文研究》1999 年第 4 期第 4 页
36. 卜卫:《大众传播对儿童的社会化和观念现代的影响》,《新闻研究资料》,第 55
期。

书:
37. Doonan, Jane, “looking at pictures in picture books” Stround: Thimble Press, 1993
38. Maria Nikolajeva, Carole Scott “How picture books work” Garland Press
39. Meek, M (1988) How Texts Teach What Readers Learn. Exeter: The Thimble Press
40. Gyselinck, V & Langston, W. E (1992) The role of illustrations in text comprehension:
What, when, for whom, and why? “The construction of mental representations during
reading ” Mahwah, NJ: Erbium
41. Raymond Williams, Culture and Societ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8
42. Samuel L. Becker, Marxist (1984) Approaches to Media Studies: The British
Experience,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 139 -
43. Graeme Turner, British Cultural Studies: An Introduction. Second Edition, Routledge,
1996.
44. Andrew Tudor, Decoding Culture: Theory and Method in Cultural Studies. Sage
Publications, 1999.
45. James W. Carey, Communication as Culture: Essays on Media and Society, Routledge,
1988.
46. Graeme Turner, British Cultural Studies: An Introduction.
47. Douglas Kellner, Media Culture: Cultural Studies, Identity and Politics between the
Modern and the Postmodern, Routledge, 1995
48. John Corner, Studying Media: Problems of Theory and Method,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8
49. Teale W &Sulzby E (1989) Emergent Literacy: New Perspectives. In D. Strickland
&L.M. Morrow (eds), Emerging Literacy: Young Children Learn to Read and Write
(pp1-15) Neward,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50. Gibson, L (1989) Through Children’s Eyes: Literacy Learning in the Early Year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51. Schickedanz J (1986) More than the ABC’s: The Early Stages of Reading and Writing.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52. Bissex G (1980) Gnys at work: A Child Learns To Write and Read. Cambridge, 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53. Forester A D (1986) Apprenticeship in the art of literacy, Roles in Literacy Learning: A
new Perspective (pp66-72)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54. Maria Nikolajeva,Carole Scott(2000):《How picture books Work》Garland Press
55. Cullinan, Bernice E (1989) Literature and the Child, 2nd, San Diego: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56. Golden, Jane (1990): Looking at Pictures in Pictures Books. Stroud: Thimble Press,
1993
57. Rhedin, Ulla (1993): The Picture Book –Towards a Theory, Swedish Institute For
Children’s Books, 1993
58. Bissex G (1980) Gnys at work: A Child Learn to Write And Rea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59. Clark M M (1984) Literacy at home and at school: Insights From A Study of Young

- 140 -
Fluent Readers.Awakening to Literacy (pp.122-130)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60. Schickedanz, J(1986) More than the ABC’s: The Early Stages of Reading and Writing.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61. David Lewis (2001) Showing and telling: the difference that makes a difference,
Dearing Literacy and Language, Nov, 2001
62. Nodelman P (1988) Words about Pictures: The narrative Art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s,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Athens Georgia.
63. Sue William: I Went Walking First published 1989 by Omnibus Books
64. Clay M.M (1979) The early detection of reading difficulties, 2nd edition. Auckland:
Heinemann Publishers.
65. Ferriro E and Teberosky a (1982) Literacy before schooling, New Hampshire:
Heinemann Education
66. Sulaby E (1996) Roles of oral and written language as Children approach conventional
literacy, Mahwah,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67. Meek M (1988) how text teach what readers learn? Exeter: The Thimble Press.
68. Linian H Smith(1998): What do the picture do? London: RouledgeFalmer
69. Downing J (1986) Cognitive Clarity: A Unifying and Cross-Cultural Theory for
Language Awareness Phenomena in Reading
70. Dr.xiao Huiting: Reading depends on writing, in Chinese: 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5,6
71. Lomax 和 McGee《Young children’s concepts about print and reading: Toward a model
of word reading acquistion》
72. 卜卫《儿童电视:谁是主体?——兼论我国儿童电视的成人化问题》,
《新闻与传
播研究》,1998 年 2 期。
73. 卜卫《进入“地球村”——中国儿童与大众传播》,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
年。
74. 卜卫《大众传播对儿童的社会化和观念现代的影响》
,《新闻研究资料》,第 55 期。
75.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研究报告《“试论媒介内容对儿童现代观念的
影响》,《台湾新闻学研究》,1994 年 48 期。
76. (美)尼尔•波茨曼出版的《童年的消逝》
,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5 月翻译出版
77. 陈保亚,1996,《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 语文出版社

- 141 -
78. 戴浩一: 《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见戴浩一、薛凤生主编《功能主
义与汉语语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6 年。
79. 罗博特•卡特(Robert A Carter)
《国际图书出版史》载自(英)伊恩•麦高文 主
编《国际出版原则与实践》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0 年
80. (英)伊恩•麦高文 主编《国际出版原则与实践》pp22-23,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0
年1月
81. (俄) B.A.伊斯特林《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左少兴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9
月第二版
82.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Open Court 出版公司,1989 年版
83. 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年 6 月第一版
84. 李苓:《传播学理论与实务》.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年 9 月
85. 《爱弥儿——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3 月.
86. 艾黎诺•J•吉布森:《知觉学习与发展的原理》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87. 乔治﹒凯布斯(Gyorgy Kepes):《视觉语言》(Language of vision)
88. 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中译本,1984 年
89.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 年 4 月
90. (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 著 司艳 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8 月
91. (法)米歇尔·德·塞尔托著、李树芬译《多元文化素养》(大众文化研究与文
化制度话语)/法兰西语境丛书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92. 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编码解码》,罗钢 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
93. 尼斯卓姆(Nystrom):《面对媒介生态理论:人类传播系统研究理论范式集锦》
94.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北京 三联书店 1992 年
95. (瑞士)让·皮亚杰(Jean Piaget)《发生认识论原理》
96. 尼尔·波茨曼著,萧昭君译:《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97. 梅罗维茨的《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年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1985 年
98.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人民出版社,2000 年
99. (美)梅罗维茨的《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年津大学出版
社出版,1985 年
100. (美)唐·泰普斯科特《数字经济:全球网络生活新模式》1999 年 3 月
101. 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新华出版社,2001 年
102. 伍棠棣等主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第 3 版

- 142 -
103.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思维与语言·意识》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104. 伍铁平《语言与思维关系新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年
105. 纪玉仙等:《书写系统与认知心理学研究》南华大学出版学研究所
106. 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之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年。
107. [美]约书亚·梅罗维茨著:《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清
华大学出版社,2002 年。
108. 戴维·披普诺著:《社会学》,刘石德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年
109. 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商务印书馆 2000 年出版
110. [美]尼葛洛庞帝著:胡泳等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 年
111. 罗钢,刘象愚:
《前言:文化研究的历史、理论与方法》
,参见罗钢,刘象愚:
《文
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
112. 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
113. 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01 年
114. 周宪,许钧:《〈文化与传播〉译丛》总序,《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
115. 米米•怀特:
《意识形态分析与电视》,伍迪·艾伦:
《重组话语频道》,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
116. 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
117. 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01 年
118. 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罗钢 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
119. John Fiske 著, 张锦华等译: 《传播符号学理论》,台湾远流出版事业公司,
2001 年
120. David Morley 著, 冯建三译:《电视,观众与文化研究》,台湾远流出版事业
公司,2001 年
121. 施拉姆:《传播学概论》
,新华出版社中译本,1984 年
122. 丹尼斯麦奎尔等:《大众传播模式论》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年
123. 戴元光等:
《20 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24. 鲁宾等:《传播研究方法――策略与资料来源》,华夏出版社,2000 年
125.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200

- 143 -
126. [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127. 国家统计局《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2001 年 3 月 28 日
公布

网站:
128. http://hubel.sfasu.edu
129. http://www.netandbooks.com
130. http://faculty.washington.edu
131. http://www.chinaedu.edu.cn
132. http://home.pchome.com.tw
133. http://lamb.csie.ncku.edu.tw
134. http://www.taconet.com.tw
135. http://ceiba.cc.ntu.edu.tw
136. http://psylab.nccu.edu.tw
137. http://www.nlphome.com
138. http://lamb.csie.ncku.edu.tw
139. http://stmail.fju.edu.tw
140. http://www.cc.nctu.edu.tw
141. http://www.zgxl.net
142. http://www.geocities.com
143. http://www.iest.edu.tw
144. http://www.ep-china.net
145. http://www.chineseedu.hku.hk
146. http://www.uta.edu/huma/illuminations
147. http://www.rheingold.com
148. http://www.xinhuanet.com

分析的绘本图书:
149. (英)《Farmyard Tales》, Stephen Cartwright 绘制、创作, Usborne 出版社
1989 年首次出版
150. (英)山姆•麦克布雷尼 著 梅子涵 译 《猜猜我有多爱你》 少年儿童出版社

- 144 -
2005 年 4 月
151. (美)谢尔••希尔弗斯坦 文 图 《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 陈明俊 译 南海出
版公司 2003 年 8 月
152. (日)佐野洋子 著 唐亚明译 《活了 100 万次的猫》 接力出版社 2004 年 10 月
《The Tale of Peter Rabbit》Beatrix Potter 著, Virginia Albert 绘图, Saalfield
153. (英)
Publishing Company1916 年首次出版

- 145 -
致 谢

论文的构思和写作过程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就像十月怀胎后的生育,在
一次次删改和否定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孩子”慢慢地成型并渐渐地完善起来,却又
是较之自然生育更为不易的。虽然天下所有的父母都会认定自己的孩子是最美丽的,
但对于这个“孩子”即便是今天,我仍然可以发现所存在的不完美和遗憾,正所谓学
无止境。对于绘本书和儿童出版的研究,我才刚刚开始。非常感谢在我整个博士学习
和论文写作的三年时间里,众多的老师和朋友所给予的爱与支持,没有你们我无法走
到今天:

我的博士导师陈卫星老师:感谢您对我理论学习和专业研究的指导;感谢您谦虚
开阔的胸怀和坦荡的为人之气;感谢您在我困难和畏缩时给我的肯定与鼓励,我非常
有幸能有您的指导。

我在英国的老师:伦敦艺术大学出版系主任 Sun Pandit 教授,牛津布鲁克斯大学


国际出版研究中心的 Claire Squires 博士,Angus Philip 主任和 Adrian Bullock 教授,
英国 Usborne 儿童出版社的编辑部主任 FalicityBrooks 女士:感谢你们无私的帮助和
大力的支持。

我的爸爸黄文山,先生袁江橙和儿子袁伟博:感谢你们对我生活的照顾和对我学
习的支持,感谢你们忍受一年的别离之苦让我可以远赴英国进行调研,你们是我的动
力与靠山。

我的朋友们:前英国书商协会国际部主任 Ian Taylor 先生和国际出版贸易顾问


BarneyAllan 先生,美国西北大学的雷世兴博士后,北京蒲蒲兰绘本馆的石川郁子女
士,我的同门师兄吴运起、李庆林和师姐张轶楠:感谢你们对我的研究的兴趣并提供
给我资料与文献帮助。

感谢我已经去世的母亲:孙鸿儒女士,是您的期待让我走到今天。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