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DOI:10.16723/j.cnki.yygc.2022.22.

018

《基督山伯爵》与
参考文献 《唐璜》中女性形象的
[1] LYOTARD J.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a report on

knowledge[M]. BENNINGTON G,MASSUMI B,


互文性探究
trans.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4.
□ 张晨帆

[2] MARTIN B. Paul Auster’s postmodernity[M]. New

York:Routledge,2008.

[3] MERLOB M. Textuality,self,and world:the


大仲马是法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素
postmodern narrative in Paul Auster’s in the country 有“通俗小说之王”的美誉。乔治·戈登·拜
of last things[J]. Critique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伦是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fiction,2007,49(1):25-45. 在外部因素和作家个人因素共同作用下,大仲
[4] WOODS T. Beyond the red notebook:essays on Paul
马的《基督山伯爵》与拜伦的《唐璜》呈现出
互文性特征,其中女性形象之间的互文性尤为
Auster[C]//Looking for signs in the sky:urban space
显著。本文首先探讨《基督山伯爵》与《唐
and the postmodern in Paul Auster’s in the country of
璜》互文性的缘起,之后分析两部作品中女性
last things. 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形象之间的互文性,力求从新的视角对两部作
Press,1995. 品进行更深入的解读。
[5] 奥斯特. 末世之城[M]. 李鹏程,译. 北京:九州出版 [关键词] 《基督山伯爵》;《唐璜》;互文

68 [6]
社,2019.

陈世丹. 论后现代主义不确定性写作原则[J]. 河南师


性;女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167(2022)22-0068-05
ENGLISH SQUARE

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65-68.

[7] 池笑琳. 宏大叙事在当下文学艺术中的价值和意义[J].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大仲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6):114-117. 马所著长篇小说。该作品以法国波旁王朝复辟
[8] 李琼. 底层空间、自我和语言—— 解读《末世之 时期为背景,讲述了埃德蒙·唐代斯报恩和复
城》的绝地生存[J]. 国外文学,2016(1):106- 仇的故事。小说情节曲折、扣人心弦,自出版
以来至今畅销不衰。
esteachers@163.com Tel: 027-87158992

113.
《唐璜》是英国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
[9] 杨仁敬. 美国后现代派小说论[M]. 青岛:青岛出版
代表作。该诗长达1.6万余行,拜伦原计划写
社,2004.
24章,但因奔赴希腊革命而辍笔,只写到第17
[10] 曾艳兵. 后现代文学文化论稿[M]. 天津:南开大学
章开头。尽管如此,它仍以深厚的思想容量和
出版社,2019. 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了浪漫主义时期欧洲诗歌
(特约编辑:赵雪纯) 创作的最高成就(聂珍钊,2011:214)。
《基督山伯爵》和《唐璜》具有相当的审
美价值和审美意义。以往国内外对两部作品的
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两部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探
析、人物心理分析、叙事学研究和主题解读等
方面。本文另辟蹊径,把两部作品联系起来,

作者简介:张晨帆,武汉大学,文学学士。研究方向:英美
文学。
从互文性角度分析《基督山伯爵》和《唐璜》 大仲马生于1802年,其童年见证了波旁
中的女性形象,探究两位作家对女性的态度。 王朝的兴衰、法国社会的动荡及浪漫主义的发
互文性理论是一种产生于结构主义和后 展。1822年,大仲马移居巴黎,并在其父亲的
结构主义思潮的文本理论。互文性(intertex- 战友的帮助下,凭借漂亮的笔迹成为奥尔良公
tuality)这一术语最早是由法国符号学家、批 爵的抄写员。在此期间,大仲马得以广泛阅读
评家朱丽娅·克里斯特瓦(Julia Kristeva)提 文学巨匠的作品,其中不乏司各特、拜伦、席
出。她认为“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 勒等的浪漫主义之作。
吸收和改造”(Kristeva,1986)。之后许多 大仲马对拜伦的仰慕毋庸置疑。在基督

2022年8月 (总第202期 )
理论家都对互文性的概念进行了阐释和拓展。 山城堡的书房里,大仲马曾用他所喜爱作家的
“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符号文本都不是静 侧身像来装饰窗帘挂钩,其中就有拜伦的。大
态和孤立的,它的存在都会与其他文本符号发 仲马在思想、性格和气质上均与拜伦有着相
生关联,形成互动指涉关系。”(邵长超, 似之处。两位作家都是富于浪漫主义理想且爱
2015)《基督山伯爵》中部分女性形象即是对 憎分明的人。这点不仅体现在他们的文学作品
《唐璜》中相应女性形象的指涉。 中,更体现在他们的所作所为上。在《唐璜》
里,拜伦在赞美几位纯真善良的人物的同时毫
1 《基督山伯爵》与《唐璜》互文性的缘起 不留情地讽刺和批判了欧洲上流社会的虚伪丑

英语广场
恶,以诗为武器为浪漫主义理想抗争。在《基
《基督山伯爵》与《唐璜》互文性的产生 督山伯爵》中,主人公埃德蒙·唐代斯(即基
是外部因素和作家个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督山伯爵)快意恩仇、惩恶扬善,最终,所有
由于文化、历史、地理等因素,英法两 恶人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在现实生活中,拜
国民众在文化心理结构、艺术传统及欣赏习惯 伦投身希腊民族解放运动,义无反顾。尽管不
方面的差异相对较小,加上高度的开放性,两
国易于接受来自对方国家的文学作品。此外,
如拜伦的经历那样轰轰烈烈,大仲马的行事风
格也洋溢着理想主义的激情。大仲马一生过着
69
一定比例的双语公民和频繁的翻译活动也促进 充满豪情、躁动疯狂的生活,他寻求冒险,讨
了两国文学的交流,为两部作品互文性的产生 厌安逸。他斥巨资建造基督山城堡,一时间高
创造了条件。拜伦的《唐璜》一经发表便很快 朋满座、食客如云。席间他吃得很少,却要求
流传到法国,对包括大仲马在内的一批法国作 厨师为所有到场的人提供餐食,即使是素不相
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识的陌生人。
兴起于18世纪末的浪漫主义运动在两部 以上种种因素促使了《基督山伯爵》与
作品互文性缘起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浪 《唐璜》互文性的产生。接下来,本文对两
漫主义作为文学思潮,在产生后的十多年里迅 部作品中女性形象之间的互文性进行分析和
速席卷欧洲,催生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作家 解读。
和作品。以拜伦为代表的第二代英国浪漫主义
诗人成长于法国大革命之后的年代,法国大革 2 《基督山伯爵》与《唐璜》中女性形象的互
命鼓舞了英国人民,激发了英国浪漫主义者对 文性
民主、自由的向往,却也增强了英国政府的反
动倾向,他们的自由理想从一开始就遭到严 《基督山伯爵》中的海蒂与《唐璜》中的
酷现实的压制。拜伦出于对暴政的反感,诗 海黛和小莱拉呈现出明显的互文性特征。海蒂
如其人,始终为自由而斗争(聂珍钊,2011: 糅合了海黛和小莱拉的某些特质,是对这两位
200—202)。拜伦的行事和文学风格激起了同 女性形象的仿拟。此外,两部作品中的女性整
为浪漫主义作家的大仲马的共鸣。 体形象亦存在着联系和共性。

收稿日期:2022-7-14
2.1 海黛与海蒂 不要求盟誓,自己也不发誓,因为她没听过一
《唐璜》中的海黛(Haidee)与《基督山 个钟情的少女会被人欺骗,或必须有种种诺言
伯爵》中的海蒂(Haydee)是一对具有互文性 才能结合;她纯真而无知得像一只小鸟,在飞
的女性角色。 向自己的伴侣时只有快乐,从来不曾梦想到有
两位女性角色有着相似的名字和外貌。 中途变心,所以一个字也没有提到忠贞”(拜
海黛和海蒂都是典型的希腊美人。她们都有 伦,2020:204)。海蒂对待爱情的态度与之
深色的头发、乌黑的眼睛、洁白的皮肤和完 如出一辙。于她而言,爱就是爱,无须再问更
美的身材。她们的周身笼罩着神性的光辉—— 多,她只在乎伯爵是否愿意接受与她相爱,从
海黛的眼里“充满了尽我们能想象到的天庭的 不考虑名分一类的问题。于她们而言,爱情就
和谐”“在她面前你只觉到逼人的光彩,就 是生命之火。被迫与唐璜分离后,海黛承受着
是对她跪下也算不了崇拜”(拜伦,2020: 巨大的痛苦,最终无可挽回地走向死亡。在
253)。海蒂的姿容宛如“维吉尔所见的女 《基督山伯爵》中,海蒂不止一次地向伯爵表
神”(大仲马,2016:1101)。在歌剧院见到 示,如果伯爵死去,她亦不能独活。
她时,弗朗兹很快便被她异乎寻常的美所吸 2.2 小莱拉与海蒂
引,G伯爵夫人认为她身上带有某些超自然的 除了与海黛有互文性之外,海蒂还与
色彩。 《唐璜》中的另一位女性角色——小莱拉存在
两位女性角色的身份存在相似之处。海黛 着明显的互文性。如果说海蒂与海黛在外貌和
是《唐璜》主人公唐璜的爱人,海蒂则在《基 性格上相似,那么海蒂和小莱拉则像在气质。
督山伯爵》故事的末尾成为主人公唐代斯的伴 此外,这两位女性角色与男主人公的微妙关系
侣。海黛和海蒂都是有实无名的“公主”。 也有共同之处。
海黛的父亲是“海盗王国”的首领,海黛是 小莱拉和海蒂都被描述为具有显著东方

70 “她父亲这片领地的公主”(拜伦,2020:
251),享有不输公主的待遇与尊荣。海蒂是
特质和异域风情的少女。“小莱拉有一双东方
人的眼睛,举止也富于亚细亚人的沉静,她对
前希腊总督阿里帕夏的爱女,书中包括基督山 西方的事物并不以为怪。”“她那迷人的姿
ENGLISH SQUARE

伯爵在内的几位人物都称她为“希腊公主”。 态,非凡的经历,使她成为一个人人乐道的
这对女性角色都在相对与世隔绝的环境 迷。”(拜伦,2020:719)海蒂黑发黑眼,
中长大,这促成了她们相似的性格和爱情观。 具有东方女子的姿容和韵味,喜爱“幽独与宁
海黛与海蒂心地善良,有着一股不谙世事的纯 静”(大仲马,2016:1098)。她和小莱拉一
真。当唐璜遭遇海难漂流到岛上时,海黛将奄 样对西方事物不以为意。伯爵曾劝她在巴黎转
esteachers@163.com Tel: 027-87158992

奄一息的他救下并细心照料,不曾考虑他是不 转认识些新人,被她回绝了。尽管深居简出,
是坏人。海蒂在童年虽遭受苦难,却仍然以善 海蒂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一众贵族男女的
和美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她们外表看似柔弱, 注意,成为他们津津乐道的谈资。
内心却潜藏着异于外表的坚韧。当勃兰兑斯 小莱拉与唐璜和海蒂与基督山伯爵这两
要对唐璜开枪时,海黛毫不犹豫地扑到唐璜身 对人物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小莱拉与海蒂都
前,“一分钟前,她眼里满是泪水、柔情和孩 是因战乱失去双亲的孤儿,她们被两位男主人
子气;但忽而她毅然站起,仿佛变成了人世弱 公所救,成了他们的被保护人。唐璜在大屠
者的护卫”(拜伦,2020:299)。海蒂在出 杀中救下年仅十岁的小莱拉,照顾她时,唐璜
庭指证菲尔南的罪行时表现得坚定而勇敢,没 像保护“一颗纯洁而有生命的珍珠”(拜伦,
有一丝一毫的畏惧。 2020:643)。基督山伯爵从苏丹王手里赎走
对待爱情,海黛与海蒂天真、热烈而赤 十一岁的海蒂,对她悉心呵护。随着时间的推
诚。与唐璜坠入爱河时,“海黛没有忧虑,并 移,两对人物之间萌生出了奇妙的情感。“唐
璜爱她(小莱拉),她也对唐璜有好感,但不 对女性的贬抑和蔑视”(彭江浩,2006:61—
像是兄妹或父女的情感”,这种感情无关肉 64)。
欲,也没有“诱惑的危险”,面对小莱拉,唐 拜伦与大仲马在两部作品中所赞美的女
璜心里怀着“最纯净的柏拉图主义”(拜伦, 性类型是一致的,两位作家都偏爱美丽、单
2020:644)。基督山伯爵和海蒂之间的感情 纯、贞洁、钟情的“天使型”女性。这类女性
与此颇有几分相似。海蒂首次在书中正面出场 形象通常以“弱者”的姿态出现,她们或是需
时,她还不清楚什么是爱情,但她已经开始意 要男性保护,或是在精神上脆弱感性。《唐
识到自己对伯爵的爱和对父亲的爱不一样了。 璜》中的海黛、小莱拉和《基督山伯爵》中的

2022年8月 (总第202期 )
当伯爵说出“如果你像爱你父亲那样爱我, 海蒂就是这类女性形象的代表。海黛极其感
我也会像爱我的孩子那样爱你”(大仲马, 性,在与唐璜分离后因为过度悲伤先疯后死。
2016:612)时,海蒂告诉他她对他的爱是另 小莱拉是唐璜在大屠杀中救下的孤儿,活在唐
一种。伯爵对海蒂的爱是克制的,他决意不使 璜的保护之下。海蒂缺乏独立人格,没有伯爵
海蒂的青春受到玷污,甚至鼓励海蒂去寻觅佳 她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活不下去,她更像是伯爵
偶。与唐璜和小莱拉不同的是,海蒂和伯爵在 的一件附属品。作为伯爵的女奴,海蒂是伯爵
小说的结尾终成眷属。不过,鉴于《唐璜》是 复仇计划中的关键一环,是伯爵男性魅力的展

英语广场
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唐璜和长大后的莱拉日后 示。文本中这类“天使型”女性常常被美化到
会发展成何种关系可以做开放性的解释。 一种失真的地步,她们是两位作家对女性的幻
2.3 整体女性形象 想,而非对女性的真实书写。
读者如果把女性角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 两位作家都厌恶“不贞洁”的女性。拜
待,会发现《基督山伯爵》与《唐璜》中的女 伦在《唐璜》中对王妃古尔佩霞和喀萨琳女皇
性形象是存在着共性的,这种共性在一定程度 这两位充满欲念的女性进行了讽刺。在《基督
上反映了两位作家对女性的态度。
两部作品中女性角色大都拥有美丽的外
山伯爵》中,“不忠诚”或是失去“贞操”的
女性角色往往面临着痛苦或是死亡。丹格拉尔
71
表,不论德行与身份。如《唐璜》中,朱丽亚 夫人在丈夫失踪后被情人抛弃,女儿也离家出
拥有摩尔血统,“魅力之于她就像海有盐,花 走。梅色苔丝在唐代斯被捕一年后嫁给了菲尔
有香一样天成”(拜伦,2020);海黛身材高 南,在作者眼里这被视为一种“不忠”。梅色
挑,宛若精灵;苏丹王妃古尔佩霞的美里含着 苔丝并不知道菲尔南参与了陷害自己未婚夫的
专横与欲念;杜杜纯真又妩媚;喀萨琳女皇娇 计划,在唐代斯被捕后她一直为救他奔走,并
艳而丰腴。《基督山伯爵》中,梅色苔丝有着 悉心照料唐代斯的父亲,尽管如此,她仍然没
棕色的皮肤和羚羊般的大眼睛,她的身材仿佛 有得到文本的谅解。小说末尾,她失去了伯爵
以美神为模子塑造;海蒂富有异域风情,有珊 夫人的身份,容貌凋残。作者安排伯爵(唐代
瑚般的嘴唇和珍珠般的皓齿;王霸的恋人泰蕾 斯)与海蒂在一起,而非与她再续前缘。梅色
莎的娇媚中透着野性;瓦朗蒂娜的美温柔而纯 苔丝对此毫无怨言,她认为自己有罪。可她的
真;欧也妮的美中带着锐利,让人联想到狩猎 罪过究竟在何处呢?是嫁给了她误以为良善的
女神阿尔忒弥斯。“美丽是父权文化希冀于女 表哥菲尔南?还是没有苦苦等待被判了无期徒
人的首要品质”,大仲马与拜伦一样,喜欢用 刑的唐代斯?该作品对梅色苔丝是苛刻的。出
羚羊、鲜花 、宝石等意象来形容女性,“表 现在插叙故事中的丽达就更为不幸了。被强盗
面看来是赞美女性,实则是对女性的物化,是 掳走强奸后,她的情人卡利尼选择杀死她再为
将生物属性作为衡量女性价值的重要砝码,强 她复仇,而不是带她逃走。由以上几例可见,
调的是女人的观赏娱乐功能和被看者的客体地 受拜伦影响的大仲马在对女性形象的书写上和
位,把女性视为色消费的对象,潜意识里仍是 拜伦一样带有父权主义色彩。
3 结语
“课程思政”
拜伦的诗作是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一座高 与“立德树人”融入
峰,对同时代乃至后世的文学创作都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出于对拜伦的喜爱和与他的共鸣, 外语教材编写的意义
大仲马在其《基督山伯爵》中多次向拜伦的
《唐璜》表示了致敬。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与方法研究
之间存在着鲜明的互涉。《基督山伯爵》中的
海蒂是对《唐璜》中海黛和小莱拉的仿拟。从 □ 张卫东 逄淑娟 朗 婷
整体上来看,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共
性,这种共性反映了两位作家对女性的好恶。
“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已成为
一方面,两位作家都偏爱美丽、钟情、贞洁的
目前学界研究的热点和各学科努力的方向。但
“天使型”女性。这类女性形象往往完美无
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载体,其在“课程思政”
瑕,带有虚幻色彩而缺乏现实感。另一方面,
中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探讨了“课
两位作家都憎恶“不贞洁”的女性。在性和忠
诚方面犯了“错误”的女性角色往往会遭到讽 程思政”与“立德树人”的内涵,在分析了外
刺或是面临痛苦和死亡。两部作品中女性形象 语教材在“课程思政”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研究
的刻画是多元而精彩的,但同时也存在着对女 现状之后,提出了外语教材编写要始终坚持思
性的误读。 政导向,将“课程思政”内容设计成隐性形
式,并使教材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保持一致
的编写原则。

72 参考文献
[1] KRISTEVA J. Word,dialogue and novel[C]//The
[关键词] 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外语教材编写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Kristeva reader. Oxford:Blackwell,1986:36-61. [文章编号] 1009-6167(2022)22-0072-05
ENGLISH SQUARE

[2] 拜伦. 唐璜[M]. 查良铮,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2020. “思政课程”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3] 大仲马. 基督山伯爵[M]. 李玉民,译. 北京:中国友 但“课程思政”却是近几年才出现的。2014
谊出版公司,2016. 年,上海市各高校开始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开
[4] 聂珍钊. 外国文学史(第2卷)[M]. 武汉:华中师范
展教学改革的试点工作,提出了“课程思
esteachers@163.com Tel: 027-87158992

大学出版社,2011.
政”这一概念,形成了“课程思政”模式。
[5] 彭江浩. 拜伦的女性观[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
上海市高校的教学改革旨在强调课程教学除
社会科学版),2006(6):61-64.
[6] 邵长超. 互文性理论的发展阶段、现状与问题分
了具有知识传授的功能外,还具有思想政治
析[J]. 理论界,2015(11):124-130. 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
(特约编辑:赵雪纯)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
开,会议强调了“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作
用,同时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教育教学全
过程。随着该会议的召开,“课程思政”概念
更加深入人心,并“很快成为学界研究的热
点和高校各类课程的努力方向”(刘思阳,

收稿日期:2021-10-2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