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SSN 1672-433X,CN 42-1704/C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网络首发论文

题目: 三教归心:王阳明对三教合一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作者: 尤梦霞,李元光
DOI: 10.19898/j.cnki.42-1704/C.20231106.02
收稿日期: 2023-05-18
网络首发日期: 2023-11-10
引用格式: 尤梦霞,李元光.三教归心:王阳明对三教合一思想的传承与超越[J/OL].中
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https://doi.org/10.19898/j.cnki.42-1704/C.20231106.02

网络首发:在编辑部工作流程中,稿件从录用到出版要经历录用定稿、排版定稿、整期汇编定稿等阶
段。录用定稿指内容已经确定,且通过同行评议、主编终审同意刊用的稿件。排版定稿指录用定稿按照期
刊特定版式(包括网络呈现版式)排版后的稿件,可暂不确定出版年、卷、期和页码。整期汇编定稿指出
版年、卷、期、页码均已确定的印刷或数字出版的整期汇编稿件。录用定稿网络首发稿件内容必须符合《出
版管理条例》和《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学术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符合编
辑部对刊文的录用要求,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及其他侵权行为;稿件内容应基本符合国家有关书刊编辑、
出版的技术标准,正确使用和统一规范语言文字、符号、数字、外文字母、法定计量单位及地图标注等。
为确保录用定稿网络首发的严肃性,录用定稿一经发布,不得修改论文题目、作者、机构名称和学术内容,
只可基于编辑规范进行少量文字的修改。
出版确认:纸质期刊编辑部通过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签约,在《中国
学术期刊(网络版)》出版传播平台上创办与纸质期刊内容一致的网络版,以单篇或整期出版形式,在印刷
出版之前刊发论文的录用定稿、排版定稿、整期汇编定稿。因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是国家新闻出
版广电总局批准的网络连续型出版物(ISSN 2096-4188,CN 11-6037/Z),所以签约期刊的网络版上网络首
发论文视为正式出版。
网络首发时间:2023-11-10 14:18:32
网络首发地址:https://link.cnki.net/urlid/42.1704.C.20231109.0918.001

三教归心:王阳明对三教合一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尤梦霞 李元光
( 西南民族大学 哲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
摘 要:“ 心” 这个概念在儒、释、道理论中一直都居于重要的位置,是三教共有的公约数。 在
王阳明三教合一思想中,他把“ 心” 作为三教“ 统成一间” 、“ 共为一厅” 的逻辑前提。 在这个逻辑前
提下,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三教都是其中一隅。 较之以往的三教合一论,王阳明以一个更圆融、整
全的立场,从本体上认定三教同根同源,将三教原有的理论涵盖于其中,从而消解三教矛盾、对立之
藩篱,使三教合而为一,即三教归心。
关键词:阳明心学;三教合一;心本体;万物一体
中图分类号:B244 Doi:10. 19898 / j. cnki. 42 - 1704 / C. 20231106. 02
文献标志码:A

􀤈􀤈􀤈􀤈􀤈􀤈􀤈􀤈􀤈􀤈􀤈􀤈􀤈􀤈􀤈􀤈􀤈􀤈􀤈􀤈􀤈􀤈􀤈􀤈􀤈􀤈􀤈􀤈􀤈􀤈􀤈􀤈􀤈􀤈􀤈􀤈􀤈􀤈􀤈􀤈􀤈􀤈􀤈􀤈􀤈􀤈

王阳明素来被认为是儒学思想家,其三教 仙;即吾尽性至命中不染世累,谓之佛。 但后
合一的立场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关注,但以什么 世儒者不见圣学之全,故与二氏成二见耳。 譬
样的逻辑达成三教合一,对其研究则相对较 之厅堂三间共为一厅. . . . . . 圣人与天地民物
少。 卿希泰称:“ 王阳明是公开而鲜明的‘ 三 同 体, 儒、 佛、 老、 庄 皆 吾 之 用, 是 之 谓 大
教合一’论者,此与宋代某些理学家那种表面 道。” [2]1299 王阳明形象地将儒、释、道三教比喻
上、口头上反对佛道,而又暗中偷偷援引佛道 一房的三间厅堂,彼此相通、相连,同时也强调
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 [1] 显然王阳明的三教 了天地万物同体,三教所寻求的大道是同一
合一立场较前人更加鲜明、影响力更大,这不 个。 从大道的角度来看,三教平等并列,为我
仅在于王阳明以“ 三教为用” 构建心学,更在 所用,三教“共为一厅”。
于他提出了以“ 心” 作为宇宙万有的根本,以 三教合一的思想,在王阳明著述种多处
“心”作为三教的统摄前提,三教在这个共认 可见。 如在与弟子邹东廓的书信中,王阳明提
的概念下“统成一间”。 到:“道一而已,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
一、三教归心的内涵 之知。 释氏之所以为释,老氏之所以为老,百
[3]219
王阳明谈论三教关系时说:“ 二氏之用, 姓日用而不知,皆是道也,宁有二乎?” 他
皆我之用。 即吾尽性至命中完养此身,谓之 明确提出大道只有一个,儒、释、道三教只是形

收稿日期:2023 - 05 - 1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少数民族儒学通论” (20&ZD031) 。
作者简介:尤梦霞,西南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宋明理学;李元光,西南民族大学教授,主要研究宋明
理学。
1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式、表达不同,但最终追求的大道为一。 又如 除了心与物、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即将天
在《稽山承语》 中,王阳明在同弟子谈论三教 地万物与一己之心看作一个整体,浑然无碍。
异同时说到:“道大无外,若曰各道其道,是小 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出:“盖天地万物与人原
其道矣……其初只是一家,去其藩篱仍旧是一 是一 体, 其 发 窍 之 最 精 处, 是 人 心 一 点 灵
[4]1611
家。 三教之分,亦只似此。” 再次强调了 明。” [3]71 这实质是以心本体为前提的万物同
三教追求的大道是同一个,三教原本是一家, 体一元论,在这样的逻辑前提下,儒、释、道三
若是消除彼此的“藩篱”,三教仍是合一的。 教的藩篱自然在“万物一体” 的本体视角中消
王阳 明 的 三 教 合 一 是 以 “ 道” 为 前 提, 解了,正是王阳明所说的“ 圣人与天地民物同
“道” 涉及到本体论的概念。 冯友兰指出,中 体”,从而三教合一。
国哲学中所谓的本体论,一是探求“ 存在” 的 王阳明以心为基础的三教合一思想,较
本体与“真实” 的要素;二是寻求世界的历史 前人是颇具创新性的。 其实在王阳明以前,
[5]
与归宿。 根据这样的界定,王阳明“心者,天 儒、释、道中都不乏三教合一论者,三教融合思
地万物之主也。 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 潮显著且对阳明心学产生直接影响的是宋代
之矣。” [3]229
“ 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3]16
,明显 先贤。 其中比较典型的,如佛教云门宗名僧契
是以“心” 为存在的本体,将“ 心” 视为世界一 嵩提出“广引经籍,以证三家一致” [7] 的三教
切现象发生的本原与万事万物发展的归宿。 合一观点。 但是契嵩的理论中将三教分为
正因为王阳明把“心” 看作宇宙万有的本 “权教”与“实教”,“抑又闻佛谓于其道未有了
体、囊括三教的共同根本,在他看来,儒释道在 者,谓之权教;于其道了然者,谓之实教[8] ”,
“心”这一本体概念下实现合一。 王阳明和弟 指出道、儒都只是较之“ 实教” 佛教而言的权
子谈论心学与三教关系时说:“ 心学纯明之 宜之教。 因此可以看出契嵩是站在佛教立场,
时,天下同风,各求自尽。 就如此厅事,元是统 尝试以“儒、道归佛” 的方式来实现三教合一。
成一间。” [4]1611 将“心学纯明” 是看作三教“ 统 两宋之际的禅宗大慧宗杲提出了佛教立场的
成一间” 的前提。 在《 重修山阴县学记》 中他 三教合一论,“ 三教圣人立教虽异,而其道同
[9]906
再次指出“夫禅之学与圣人之学,皆求尽其心 归一致,此万古不易之义。” 他强调三教
也” [3]273
,也即佛学与心学都将“ 尽其心” 作为 追寻的根源实则殊途同归,但他提到“ 菩提心
归旨。 同时王阳明也强调“ 圣人之求尽其心 则忠义心也,名异而体同” [9]902 ,将佛教的“ 菩
也,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 [3]274 王阳明在《拔 提心”与儒、道统一起来,强调有了“菩提心”,
本塞源论》中进一步提到:“ 盖其心学纯明,而 则“ 于忠于孝,于事于理,治身治人,无不周
有以全其万物一体之仁,故其精神流贯,志气 旋,无不明了” [9]910 。 将儒、道之追求归为佛教
通达,而无有乎人己之分、物我之间。” [3]60
王 “菩提心”,可见宗杲的三教合一论最终还是
阳明认为心是绝对的存在,天地万物是绝对本 没有脱离佛教立场。
体产生的现象,是对本体的显现,所以从本体 在道教中,同样避免不了“ 以道为宗” 的
的角度而言,心与天地万物是可以流行、贯通 三教合一。 其中张伯端在《 悟真篇》 中提到:
的,三教在本体下也自然是合一的。 秦家懿 “教虽分三,道乃归一。 奈何后世黄缁之流,
说:“阳明的‘ 万物一体’ 说,贯通他全部的思 各自专门,互相非是,致使三家宗要迷没邪歧,
想。” [6] 也正因为这样的“万物一体” 的心物一 不能混而同归矣。” [10]264
提出三教原本归一,
元论,从逻辑上将宇宙万有、世间万物、森罗万 在后文则以道教的性命双修之说来汇通三教,
象都归于心之本体。 王阳明从内在逻辑上消 以强调三教归道。 白玉蟾继承了张伯端这种
2
第 43 卷 尤梦霞 李元光:三教归心:王阳明对三教合一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11]377
思想,提出“ 三教异门,源同一也” 强调 合一是否成立,即“ 三教归心” 是否可能? 这
三教一体同源,但他同样认为“ 清静为真宗, 需要考查“ 心” 这一概念在三教理论中是否
长生为大道” [11]377
,即主张“清静、长生” 的道 共认。
教才是三教“ 真宗”。 王重阳提出“ 儒门释户 “心”这一概念,在儒、释、道文化背景中
[12]693
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 的三教合一命 一直居于重要位置。 洪修平认为佛教把解脱
题。 尽管他强调“ 太上为祖、释迦为宗、夫子 作为核心理论,而人的解脱最终归结为心的解
为科牌” [12]703
,试图把三教放在一个平等的位 脱,儒家哲学注重人心的提升,道家哲学则注
置,但是由于他的理论中缺乏一个三教共许的 重人心的自在,正因为儒、释、道都以“ 心” 为
统摄前提,所以其三教合一只作为全真道弟子 着眼点,才有交融的契机[13] 。
奉行的思想,未得到佛、儒的广泛认可。 儒者对“ 心” 的探究,从时间上可以追溯
可见在王阳明以前,先贤们对三教合一 到孟子。 在孟子看来,心有四端,扩充心的四
的探索,多是站在本教立场上,尝试证明本教 端即是尽心,而“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
的理论优于其他两教,以本教的理论统摄另外 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两教来达到“合一”。 亦有少部分前人试图将 [14]
。 孟子认为心是人与天的桥梁,尽心方可
三教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寻找三教的共同之 沟通天地。 儒家传统经典著作中都重视“ 心”
处以说明三教为一,但是由于没有提出另外两 的概念,然而把“ 心” 上升到本体则是在宋明
教普遍认可的统摄前提,而不被另外两教所接 理学,二程提出“夫事外无心,心外无事” [15]
,
受。 因此,试图以本教理论统摄、囊括另外两 虽然“心”开始具备本体的意义,但依然是形
教的做法并不可取。 三教理论体系发展到宋 而下的存在。 朱熹说:“ 心包万理,万理具于
朝就已经趋于完善、成熟,任何试图用一家理 一心。[16] ”在朱熹看来,心可以“具”、“ 包” 理,
论统摄另外两家的做法,都是不被另外两家所 那么理与心并不相同,理终在心外。 与之相对
认可、接受的。 如果仅仅靠对比三教理论的相 的陆九渊则认为“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
似、相通来说明三教本质为一,但缺乏一个三 宙”已经将“ 心” 与“ 理” 等同,正式把“ 心” 上
教共认的统摄前提,在逻辑上很难证明三教 升到本体的高度。
合一。 “心” 是佛教的核心概念,尤其对受唯识
要得到三教共许,需有一个三教共认的 思想影响的中土佛教而言。 譬如建立在如来
理论前提。 以此类推,若建构儒释道广泛认可 藏思想体系上的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都将心
的三教合一理论,则需在三教共认的理论基础 视为关键理论。 天台宗以中道实相为立宗理
上,提出超越三教原有理论的、具有创新性的 论,并将中道实相最终归于人心。 天台初祖智
理论作为统摄前提,这样三教合一论从逻辑上 顗 认 为 “ 心 是 一 切 法, 一 切 法 是 心 故 ”。
[17]134
则更为合理,也才更容易被三教所认同。 王阳 天台五祖灌顶提到:“ 观一念心,即是中
[17]136
明以“心”为基础的三教合一思想,较前人的 道如来宝藏。” 他们将心与世间诸法相等
三教合一论是具有创新性的,避免了用一教的 同起来,以证心与万物融通无碍。 天台宗著名
理论统摄另外两教,同时也不是简单地类比三 的“一念三千”其理论基石也是“心”,《摩诃止
教的相似、相同之处而泛泛谈三教合一。 观》中说:“ 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
[17]211
二、三教归心的可能性 尔有心,即具三千。” 三千,是宇宙万有、
王阳明以“心”作为三教“统成一间”、“共 世间诸法的代称,而这一切都归于心。 天台宗
为一厅”的逻辑前提。 在“心” 的概念下,三教 以“心”来统摄主客体,内在精神与外在世界,
3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将“心”看作是万事万物的根本。 世界由心而 高哲学范畴的“ 道” 相等同起来,“ 唯道集虚,


生,同时心与世界又为一体。 天台三大部之 虚者,心斋也” [22]77 ,可见“ 虚” 是对“ 道” 的描
《法华玄义》中亦强调“心即诸法之本,心即总 述,而“心斋” 与“虚” 等同,“心” 即无所不包。
也” [17]85 。 庄子还提出了“ 外天下” “ 外物” “ 外生” “ 朝
相比天台宗,华严宗在强调心的本体意 彻”“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 [22]78 ,对于心
蕴上更重。 《 华严经》 言:“ 若人欲了知,三世 修炼的七个步骤以求得人心与道为一。 “ 心”
[18]59
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即 在道教理论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就连“ 心学”
指出了“心” 是万法得以生的根本,一切诸法 一词也是最早出现在道教的经典中。 在南北
依心而生灭。 华严宗将法界缘起作为本体构 朝道教经典《上清紫精君皇初紫灵道君洞房》
建的依据,以“一真法界” 为万法根本,华严宗 提到:“ 夫仙者心学,心诚则成;仙道者内求,
[11]411
的四法界是“一真法界” 圆融无碍的义相。 以 内密则道来。” 即强调“道” 向内求,“心”
“事事无碍” 法界说明万事万物一切即一,一 是得道成仙修炼过程中是最为根本的。 “ 心
即一切。 四法界也就是本体与万法之间相通 学”一词 也 频 频 出 现 在 同 时 期 诸 多 道 教 经
无碍,而都归于一心。 《 华严法界观门》 中言: 典中。
“统唯一真法界,谓总该万有,即是一心。 然 唐代,道教更加重视心、道关系的思辨与
心融万有。 便成四种法界” [18]632
。 “ 心” 最终 阐发。 道教学者王玄览提到:“ 一切诸心数,
统摄一切法界,“ 心” 即是法界缘起的最终本 其义 亦 如 是。 是 故 心 生 诸 法 生, 心 灭 诸 法
体。 所以“一真法界”又叫“一心法界”。 灭。” [11]423 他将世间万物的生灭归于心数,将
而以“直指人心”著称的禅宗更是将“心” 心看作万物变化的根据。 上清派宗师司马承
作为立宗根本,禅宗初祖达摩所传法即是以 祯则明确将道与心等同起来,提出:“ 原其心
“安心”为中心,被称作“ 大乘安心之法”。 在 体,以道为本,但为心神被染,蒙蔽渐深,流浪
《达摩大师破相论》 中有“心者万法之根本,一 日久,遂与道隔。 若净除心垢,开识神本,名曰
切诸法唯心所生” [19]
,可见,“ 心” 是万法本 修道。” [23] 认为心与道同,修炼内心的过程即
体,是一切现象的本原。 赖永海也指出,禅宗 是修道的过程。 宋朝,道教理论则更为普遍地
倡导“即心即佛”,将一切都归于心,将心的地 将心等同于道。 南宗始祖张伯端全在《 悟真
位推到了极端 [20]
。 这种观点在《坛经》得到了 篇》中说:“故心者道之体也,道者心之用也。”
[12]623
充分体现,如“ 外无一物而能建立, 皆是本心 从体用关系上将道与心联结起来,将心
生万种法。 [21]222
” 慧能将心等同于世界的本 看作道体。 北宗祖师王重阳则更近一步,他直
原,认为心是宇宙万法的本体,世间一切现象 接指出:“ 心本是道,道即是心,心外无道,道
[12]536
都是心所造就,“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 外无心。” 即完全将道与心等同,把心看
[20]69
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 将“心” 与 作宇宙最高的存在。
真如本体等同,认为心是囊括万象、包罗宇宙 可见,“ 心” 在三教中历来都是一个至关
的绝对本体,万法生灭尽在一心。 重要的概念,无论儒、释、道都有大量的论著对
在道家看来,道是“道可道,非常道” 的超 心进行探索,思考心与万物的关系,将心视为
言绝象的存在。 不可言说,只可以以心来体 联结宇宙本体的核心概念。 在《别湛甘泉序》
道,所以心是人与道的联结。 《 道德经》 中的 中与弟子谈论释儒异同时,王阳明曰: “ 子无
“涤除玄鉴” [21]45
、“致虚极,守静笃” [21]61
指的 求 其 异 同 于 儒、 释, 求 其 是 者 而 学 焉 可
都是心的状态。 到庄子,则直接将“ 心” 与最 矣. . . . . . 子无求其是非于讲说,求诸心而安焉
4
第 43 卷 尤梦霞 李元光:三教归心:王阳明对三教合一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者是矣。” [3]246 将弟子所关注的佛、儒的异同 认知对象。 正是因为朱熹始终将人心与天理


与矛盾转换到“ 求诸心安” 上。 王阳明在《 稽 分开,他的哲学里就有一个形而上的理本体世
山承语》中谈三教关系时,更是认定“ 心学纯 界,与形而下的有形有迹、物质性的世界。 这
明之时,天下同风,各求自尽。 就如此厅事,元 两个世界缺乏联通的桥梁,也就造成了朱熹本
是统成一间. . . . . . 其初只是一家,去其藩篱仍 体论中世界的二重化,从而导致了人心与天理
旧是一家。 三教之分,亦只似此” [4]1611
,即以 的分裂与对立。 杨国荣评价朱熹:“强调理的
“心”作为“天下同风”、三教“统成一间” 的前 超验性,因而始终未能真正在理论上把这二重
提。 王阳明以心囊括天地万物,在万物一体归 世界统一起来。 正是这一点,在一定意义上构
于心的视角中,三教的藩篱自然也就在其中消 成了朱熹理学体系的致命痼疾。” [26] 朱熹将
融了。 尽管三教的教义、理念、修行方式有着 “理”单独作为形而上的世界,将人心及万物
巨大的差异,但是无论是儒的“ 发明本心”,佛 共同归做形而下的世界,两个世界在逻辑上的
教的“明心见性”,还是道家的“ 涤除玄览” 都 割裂,使得朱熹没有构建出一个贯通人与天的
旨在强调“ 心” 的重要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 本体。
王阳明以“心”作为三教合一的逻辑前提即三 朱熹 “ 析 心 与 理 为 二” [3]46 、 “ 外 心 以 求
教共认的“ 公约数” 是成立的,“ 三教归心” 的 理” [3]47 的理论缺陷,成为了阳明心学的起点。
可能性也是成立的。 王阳明认为大道“ 彻上彻下,只是一贯[3]21 ”,
三、三教归心的超越性 即是心物一体观。 王阳明将“心” 看作是宇宙
王阳明提出以“ 心” 作为宇宙万物的根 万物的本体,给“ 心” 赋予了先验道德理性。
本,作为三教共有的“公约数”,进而作为消解 同时“ 心即理” “ 心外无理”,这就将“ 心” 与
三教藩篱,使三教“ 统成一间” 的前提。 王阳 “理”先验地等同起来,将“理” 安顿在人“心”
明认为囊括一切的“ 心” 是否涵盖、超越三教 中。 用先天道德性的内容把“心”与“理”沟通
的理论,以最终达成“ 三教归心”? 这需要从 联结起来,将心与理、主体与客体融合为一,将
心学本身的超越性及三教中人对阳明心学的 普遍、绝对之理内化于主体,强调了本体世界
认同程度来考察。 中万物一体的特征。 王阳明将外界之物转为
阳明心学对前儒理论的超越,主要体现 内心之物,“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
在他对朱熹、陆九渊两位儒家集大成者的超 物也,格其知之物” [3]44 ,“ 格物” 即是“ 格心”,
越。 朱熹将“ 理” 看作是先天地的根本性存 以此来解决朱熹本体二元对立的困局,对朱熹
在,他 说: “ 未 有 天 地 之 先, 毕 竟 也 只 是 理论实现了超越。
理。” [23]77 他通过“理一分殊”的逻辑构架将形 王阳明继承、发展了陆学之心本体论,实
而上之理与形而下之万物联系起来,使万物都 现了陆九渊理论的超越。 他指出陆之心学虽
具备形而上之理,心是万物之一,即“ 夫心之 有“简易直截” 之长,亦有“未精” 之短[3]92 ,认
体具乎是理,而理则无所不赅,而无一物不 为陆九渊的心学体系较为粗糙。 尽管陆九渊
在” [24]78
。 这样 的 前 提 下,“ 心” 也 就 具 乎 理 是宋明理学心本体论的开创者,但是其心本体
了,“理虽散在万物而其用之微妙,实不外乎 论在王阳明看来还是不完整,譬如陆九渊提
一人之心” [25]
,虽然肯定了“心” 的位置,但是 到:“精神全要在内,不要在外。 若在外,一生
“心” 与 “ 理” 是 割 裂 分 离 的。 在 朱 熹 看 来 无是处” [27] 。 陆九渊强调内在之“心” 有些极
“理”是形而上的超验本体,是客观的;“心” 则 端,认为外在一无是处,完全地“ 重内轻外”。
是超验本体的呈现,是主观的,“理”是“心” 的 王阳明则提出心之本体囊括心物、内外,这就
5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8]879
显得更加圆融、合理。 此外,王阳明对陆学的 家。” 认为道家道教虽然在追求的宇宙本
超越,还体现在他在陆九渊心本体论的基础上 体时与圣学是一致的,但是求道的最终目的是
更进一步融摄三教。 譬如王阳明在解释心本 “独其专于为己”,无论是老子的追求修身养
体时,直接引用了“ 结圣胎” “ 元神元精” [3]19 性,还是道教的长生羽化都是专注于自己。 在
等道教术语,在解释良知时,也直接引用了 王阳 明 看 来,心 本 体 “ 以 天 地 万 物 为 一 体”
“正法眼藏” [3]194
的佛教术语。 王阳明在陆九 [3]273
、“天地民物同体” [2]1299 ,原本没有内外、
渊心本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 儒、佛、老、庄 我与非我之分。 如果只求自我长生养生,而忽
皆吾之用” [2]1299
,使心本体论更加精妙、完善。 略自己以外的天地民物,也就只偏重了一面,
在王阳明看来“圣学之全” 的心学同样超 没有达到内外统一。 所以他在评价佛、道时
越了佛、道理论。 他对佛、道进行了批评:“ 仙 说:“仙、佛到极处,与儒者略同,但有了上一
家说到虚,圣人岂能虚上加得一毫实? 佛氏说 截,遗了下一截,终不似圣人之全[3]20 。” 可见
到无,圣人岂能无上加得一毫有? 但仙家说虚 王阳明认为本体是无所不包的统一体,但是由
从养生上来,佛氏说无从出离生死苦海上来, 于佛、道只强调空寂、虚无、自我的一面,而忽
却于本体上加却这些子意思在,便不是他虚无 略了另一面,就导致了“ 有了上一截,遗了下
的本色了,便于本体有障碍。” [3]121
在王阳明 一截” [3]275 。 不如“ 圣人大中至正之道,彻上
看来,佛、道虽然追求的本体是同一个,但佛、 彻下,只是一贯” [3]279
。 所以在王阳明看来,
道在认识本体后,却在上面赋予了另外的追 心之本体是涵盖、超越了佛、道理论的。
求,佛强调出离苦海,道强调养生长生,这其实 要考察王阳明心本体论的超越性,还需
都是在本体之上多加了“ 意思”,并不是纯粹 要看王阳明之后的三教中人是如何评价的。
的本体。 王阳明说到:“圣人只是还他良知的 王阳明的以“ 心本体” 作为三教合一的前提,
[3]122
本色,更不着些子意在。” 在王阳明看来 在阳明后学中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譬如王阳明
心学比佛、道更加纯粹。 另外,“ 释氏却要尽 弟子王畿被称为“ 三教宗师”,他继承了王阳
绝事物,把心看作幻相,渐入虚寂去了。 与世 明的心本体思想,在《 三教堂记》 中谈到“ 心”
间若无些子交涉,所以不可治天下。” [3]287
他 是“天地万物为一体,范围三教之枢” [29]486 ,可
认为“心本体”既包含世间无形又涵盖世间有 以说是对王阳明思想的直接继承,并且在此基
形,“日月风雷,山川民物,凡有貌象形色,皆 础上进一步完善、推动以心本体为基础的三教
在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 [3]106
,但佛教把外在 合一的思想。 童心说的创始人李贽的经历、著
的世间万物都看作虚无、空寂,引导人产生出 述也反映出他广受阳明心学影响,在谈论三教
离心、脱离苦海,进而否定世间的意义,不与世 关系 的 时 候 他 也 说: “ 儒、 道、 释 之 学, 一
间交涉。 王阳明直言“佛氏不着相,其实着了 也” [30]21 ,“此心此理之无所不同。” [30]48 可以
相” [3]9
,他认为佛教对虚无、空寂的执著,这 看出他认为三教本质是一样的,而且“ 心” 是
就只追求本体虚无的一面,忽略了本体有形有 三教归一的基础。 包括他提出的“ 天地自我
质的一面,因而“ 外人伦,遗事物” [3]274
,这就 乎位,万物自我乎育” [30]380 ,也受到了王阳明
导致佛教追求的本体有所偏颇、遗漏,不如 “万物一体”思想影响。 明末三一教创始人林
“圣学之全”。 兆恩也直言受阳明心学影响,以“ 心” 来构筑
在评论道家道教时,他指出:“ 至于老子 三教本体,“心一道一,而教则有三” [31]18 ,“ 窃
……其修身养性,以求合于道,初亦岂甚乖于 以人之一心,至理咸具,欲为儒则儒,欲为道则
夫子 乎? 独 其 专 于 为 己, 而 无 意 于 天 下 国 道, 欲 为 释 则 释, 在 我 而 已, 而 非 有 外
6
第 43 卷 尤梦霞 李元光:三教归心:王阳明对三教合一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也。” [31]4 ,他强调将“ 心” 与“ 道” 等同,将三教 内外、人我之“ 全” 超越当时道教弟子专求修


都归于“ 心”,三教的理论只是对“ 心” 的不同 身羽化“ 独其专于为己” 之“ 偏”;以心之本体
表述。 晚明四大高僧藕益智旭也肯定王阳明 包含出世入世之“全” 超越当时佛、道弟子“外
的心本体论,他直言:“王阳明奋二千年后,居 人伦,遗事物” 之“ 偏”。 所以客观看来,王阳
夷三载,顿悟良知,一洗汉宋诸儒陋习,直接孔 明之“心”并未完全超越三教原有的理论,但
[32]
颜心学之传。” 这些都是给王阳明及心学非 确也实现了部分超越。
常高的评价。 就超越的意义来看,王阳明以“ 心” 这个
从超越方面来看,王阳明认为心学较之 三教所共有、共许的概念作为统摄前提,以
佛、道理论更加中正、纯粹、完整,在此基础上 “心”的“ 彻上彻下,只是一贯” [3]279 、“ 全其万
实现了超越。 然而深究佛、道理论,就“ 本体” 物一体” [3]60 囊括有无、内外、人我、本末,并使
而言,虽然不像王阳明那样强调内外、出入世 三教在“天下同风,各求自尽” [4]1611 的本体之
的统一,佛、道的本体论在理论上也是完满自 中“ 统成一间”。 较之以往的三教合一论者,
足的,不能因为缺了“人伦物理”,就判定其是 阳明的三教合一论避免了站在一教的立场上
断裂、支离的。 况且大乘佛教的经典也没有排 以本教理论来统一另外两教,同时亦避免了泛
斥入世。 此外佛教有众多的教派,每一教派在 泛比较三教相同、相似之处谈合一。 王阳明以
面对入世的态度和理念各不一样,譬如藏传佛 一个更圆融、整全的立场,将三教原有的理论
教各个教派都和世俗有很大关系,甚至是政教 涵盖于其中,从而消解三教矛盾、对立之藩篱,
合一的。 王阳明注意到的只是当时部分佛教 使三教合而为一,即“ 三教归心”。 从三教中
徒,不能以此盖全。 道教也是,譬如王重阳是 人对王阳明的评价来看,王阳明统三教“ 共为
极力主张全真弟子入世的,他曾告诫弟子“ 山 一厅”思想的影响力是空前的。 王阳明之后,
[10]432
谷幽居虽灭闹,市廛大隐得真诠” 强调要 三教中都有不少人或直接或间接对这种“ 三
在尘世中寻求“大道”。 元代净明道创始人刘 教归心” 的思想表示肯定、认同,并对这种思
[10]639
玉也提到:“或仕宦,或隐遁,无往不可。” 想进行了借鉴、融摄,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三教
也没有让弟子只执着于空寂,甚至强调“ 忠君 合一理论,从而推动了三教合一思想的发展。
[10]639
孝亲,奉先淑后” 这些世俗人伦。 可以看 正如王阳明弟子王畿评价王阳明心之本体
出佛、 道 并 非 只 “ 有 了 上 一 截, 遗 了 下 一 “ 范 围 三 教 之 枢 ” [29]486 、 “ 范 围 三 教 大 总
截” [3]275 。 持” [29]487 。
但尽管如此,王阳明心本体论的超越性 王阳明的三教合一思想,正如王阳明“ 厅
还是毋庸置疑的。 对前儒的超越,王阳明解决 堂三间” 之喻,将三教并列而举,强调三教追
了朱熹本体二元对立的困局,也完善了陆九渊 求的最终本体“ 道一无二”,三教都是绝对本
本体论“ 未精” 的问题。 王阳明在继承朱、陆 体之中的一隅。 反对以“ 拘于俗,束于教” 的
理论的基础上,对其理论弊端进行完善,以主 心态自居,固步自封地囿于一教、一派,强调
客统一、内外兼备之“ 心” 对前儒的本体论进 “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吾之
行涵盖与超越。 在佛、道方面,针对当时的佛、 用” [2]1299
,即在心之本体烛照下,打破三教桎
道弟子,阳明切中肯綮、鞭辟入里地指出他们 梏,将三教理论精华为我所用。 纵观阳明心
追求本体的偏颇之处。 阳明以心之本体囊括 学,无论是哲学体系建构,还是学说特征都有
世间有无、动静之“全”,超越对当时佛教弟子 明显的“三教为用” 的痕迹,也正因为此,阳明
执着本体虚无、空寂之“偏”;以心之本体涵盖 心学才能在整个宋明理学中独树一帜。 此外,
7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王阳明的三教合一思想,以一种圆融、整全的 这充分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也彰显了王阳明
立场,对三教的理论进行充分融摄与再创造, 思想的创造性与自主性。

参考文献:
[1] 卿希泰. 续中国道教思想史纲[ M]. 成都:四川 [17] 大正新修大藏经:64 册[M]. 高楠顺次郎,等,
人民出版社,1999:543. 编. 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21.
[2] 王阳明全集(新编本):第 4 册[M]. 吴光,钱明, [18] 大正新修大藏经:63 册[M]. 高楠顺次郎,等,
董平,编校.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编. 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21:75.
[3] 王阳明全集(新编本):第 1 册[M]. 吴光,钱明, [19] 赖永海. 儒学与中国佛学[ M] 贵阳:孔学堂书
董平,编校.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局,2020:245.
[4] 王阳明全集(新编本):第 5 册[M]. 吴光,钱明, [20] 坛经[M]. 尚荣,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2013.
董平,编校.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21] 道德经[ M]. 张景,张松辉,译. 北京:中华书
[5]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 M]. 北京:中国画报出版 局,2021.
社,2020:3-4. [22] 庄子集释[ M]. 郭庆藩,编校. 北京:中华书
[6] 秦 家 懿. 王 阳 明 [ M]. 北 京: 新 知 三 联 书 店, 局,2004.
2011:114. [23] 司马承祯. 坐忘论[M]. 张松辉,编. 台北:三民
[7] 晃公武. 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卷三[M]. 海:商 出版社,2005:67.
务印书,1937:98. [24] 朱熹. 朱子语类[M]. 黎靖德,编校. 北京:中华
[8] 释契嵩. 镡津文集[M]. 钟东,江晖,编校. 上海: 书局,2020.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160. [25] 朱熹. 四书或问[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 大正新修大藏经:47 册[ M]. 高楠顺次郎,等, 2001:3.
编. 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21. [26] 杨国荣. 王学通论[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0] 道藏:24 册[M]. 张宇初,等,编撰. 上海:上海 1999:11-12.
书店出版社,2019. [27] 陆 九 渊 集: 卷 32 [ M ]. 北 京: 中 华 书 局,
[11] 道藏:28 册[M]. 张宇初,等,编撰. 上海:上海 2020: 468.
书店出版社,2019. [28] 王阳明全集( 新编本):第 3 册[ M]. 吴光,钱
[12] 道藏:74 册[M]. 张宇初,等,编撰. 上海:上海 明,董平,编校.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书店出版社,2019. [29] 王 畿 集 [ M]. 吴 震, 译. 南 京: 凤 凰 出 版 社
[13] 洪修平. 中国佛教与佛学[M]. 南京:南京大学 出,2007.
出版社,2016:27. [30] 李 贽. 续 焚 书: 卷 27 [ M]. 北 京: 中 华 书 局,
[14] 孟子译注[M]. 杨伯峻,编校. 北京:中华书局, 2011:48.
2008:466. [31] 林兆恩. 林子三教正宗统论:卷三[M]. 北京:
[15] 二程集[ M]. 王孝鱼,编校. 北京:中华书局, 宗教文化出版社,2016.
2004:263-264. [32] 蕅益智旭. 灵峰宗论[M]. 九江:庐山东林寺,
[16] 朱子全书[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 2004:170.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吴海伦)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