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2001 年第 6 期 外国语 总第 136 期

No.6, November 2001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General Serial No.136

文章编号:1004-5139(2001)06-0013-08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评价系统及其运作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
王振华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开封 475001)

摘 要:系统功能语言学(简称 SFL)创立 40 年来,基本上一直以词汇语法为手段,视小句为“交


换”,“体现”和“信息”的载体,研究语言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其研究有广度也有
深度,但忽视了对对话人的赋值语义(semantics of evaluation)的研究。James Martin 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注意到了这一盲点,在 SFL 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系统(APPRAISAL Systems)的理论,进一
步发展了系统功能语言学。本文主要介绍评价系统产生的缘由、背景、理论框架及其运作,并在结束
语中展望该理论的未来。
关键词:评价系统;介入;态度;级差

APPRAISAL Systems and Their Operation:


A New Development in the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WANG Zhen-hua
(Faculty of Foreign Languages Studies,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China)

Abstract: The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SFL) has centered on the lexico-grammatical study of
the three metafunctions of ideational meaning, interpersonal meaning and textual meaning by taking
clause as representation, exchange and message. It covers a very vast scope in great depth. But it elides
the semantics of evaluation. James R. Martin, with this challenge in mind, developed SFL and set up the
APPRAISAL Systems (AS) in the early nineties of the 20th century. This paper tries to present some
background knowledge of AS, the framework and its operation. In the concluding section, the author
makes a prediction of the prospect of AS.
Key words: APPRAISAL Systems; Engagement; Attitude; Graduation

男男女女在使用语言时,不知不觉地表现出
0.引 子
他们不同的地位、立场、观点、感情、态度
人有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 等,但程度有异。2000 年悉尼奥运会上中
性决定人分男女等。社会属性决定男女分工 国体操代表团夺冠时,CCTV 在悉尼做奥运
和角色,以及他们——无论男女和肤色—— 会专题报道的主持人白岩松按捺不住激动的
的社会地位、阶级地位、经济地位等。这些 心情,把这次夺冠比喻为高速公路上奔驰的

13
“战车”,说中国体操队的战车在“高速公 系统功能语法通过语气、情态、情态状语等
路”上一路顺风,“车好,路好,风景 系统来揭示人际关系的亲疏。但就通过语言
好!”从功能语法上看,这是三个小句。从 看作/读者或说/听者对事态的观点和立场这
概念功能上分析,它们都是关系过程,分别 一点,传统系统功能语法(指评价系统以
说明参与者车、路、风景的属性。从人际功 前)尚无完整的体系。任教于澳大利亚悉尼
能上分析,三个都是陈述语气,车、路、风 大学语言学系的语言学家 James R. Martin
景分别是语气部分,好是剩余部分,商榷的 博士看到了这一盲点,在 20 世纪 90 年代发
问题是车、路、风景。从语篇功能上看,主 展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创立了评价系统的理
位是车、路、风景,述位是好,信息的起始 论框架。
点分别是车、路、风景。至于说话者的感 评价系统是在 1991-1994 年间对澳大利
情、对事件的判断(态度)和欣赏通过这些 亚新南威尔士州的中学和其它场所语文水平
细微的分析仍无法看到。这说明语言研究只 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研究由
从结构和功能出发是不够的,还需要赋值语 Martin 指 导 , Caroline Coffin , Susan
义的研究(semantics of evaluation),即研 Feez , Sally Humphreys , Rick Iedema ,
究说(对)话者通过语言赋予语言对象的价 Henrike Korner , David McInnes , David
值意义。Martin 的评价系统理论正是这样 Rose , Joan Rothery , Maree Stenglin ,
一种尝试。 Robert Vee 和 Peter White 参与。这项研究
是“写得得体”(Write It Right)科研项目
1.评价系统产生的背景
的一部分。该项目首席学术顾问是
评价系统(The APPRAISAL Systems) ① Martin。后来 Martin 与 Peter White,Rick
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属阐释性 Iedema 和 Joan Rothery 一起将该研究发展
(interpretive)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以系统 成为“评价系统”。
功能语法为基础,但着眼点是语篇分析,即 他们的研究开始时只关注叙事体文
语篇运用的分析。系统功能语法是解释性的 本,后来开始关注文学评论中的评价,媒
(explanatory) 。Halliday (1985;1994)以小句 体、科技和历史文本的客观性、艺术的价值
为基点研究英语语法,总结出英语语言的三 观念和行政话语中的责任根源。他们的研究
大纯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 目的是想建立一整套评价资源,并将这些资
能。概念功能主要由及物性系统来实现。人 源运用于语篇分析。在分析语篇的过程中,
际功能主要由语气系统来实现。语篇功能主 既注意文本展开后人们对评价性词汇的修辞
要由主位系统来实现 [1][2] [3]
。在概念功能和 功能的理解,又注意人们领会人际意义和社
人际功能中,对语言运用的阐释已初见端 会关系之间的联系,尤其是由感情移入
倪。如及物性系统指出,物质过程是指物质 (empathy)和系谱联系(affiliation )所造
世界中主要参与者的所作所为。事实上, 成的社会连带关系(solidarity) [4] ,是社会
“所作所为”就是对参与者的评价。再如, 视角的研究。
对“投射”与“言语功能”的讨论已涉及到
: 255]
2. 评价系统框架
完整命题的重要性 [3 。在语气系统中,
评价系统的中心是“系统”,焦点是

“评价”。语言在该系统中是“手段”,透
本文中评价系统术语的英文大小写形式均按 Martin
本人的标准处理。 过对语言的分析,评价语言使用者对事态的

14
立场、观点和态度。换句话说,评价不只停 络中“{”为合取,“[”为析取。三大次系
留在语言的表层意义上,而是通过表层意义 统为纵聚合系列,是语言评价的选择资源。
看深层的意义取向,就是我们常说的“通过 设入列条件评价系统为 a ,其含项有介入
现象看本质”。因此,它是解读性、阐释性 (x)、态度(y)和级差(z)。若选 a,
的。 就会又 axyz ,axyz ,axzy;ayxz,ayzx;
评价系统包括三大次系统:介入 azyx,azxy 等组合。若选 x,就会有 x:自
(ENGAGEMENT),态度( ATTITUDE), 言/y//z 或 x:借言/y//z 两种选择。也就是
级差( GRADUATION )。它们又分别次系 说,评价系统若从介入考察,因介入的次系
统化。态度次系统化为情感、判断和鉴赏。 统在选择时是析取,所以只选其一与其它同
介入次系统化为自言和借言。级差次系统化 级系统项组合,这时另一项为意义潜势。若
为语势和聚焦。另外,语势和聚焦又可再次 选自言,自言表达态度(通过情感、判断和
系统化。语势次系统化为强势和弱势;聚焦 鉴赏),自言表达的态度有级差(包括语势
次系统化为明显和模糊(见图一)。系统网 和聚焦)。选择借言,组合亦如此。
自言(monogloss)
介入
借言(heterogloss)

判断(JUDGEMENT)

价 态度 情感(AFFTECT)

统 鉴赏(APPRECIATION)
强势(raise)
语势(FORCE)
级差 弱势(lower)
明显(sharpen)
聚焦(FOCUS)
模糊(soften)
图一、评价系统 (根据 Martin 2000)

2.1 态度系统 判断系统、情感系统和鉴赏系统。情感系统


态度是指心理受到影响后对人类行为 为整个态度系统的中心,由它导出判断系统

( behavior ) , 文 本 / 过 程 ( text/ 和鉴赏系统。态度是语言使用者对描述对象
process),及现象(phenomena)做出的判 (物、事和人)的态度,但这是读者的视角
断和鉴赏。因此,该系统又分三个子系统: 根据语篇文本的语言揭示出来的。同样,情
感、判断和鉴赏是语言使用者对描述对象的
② 情感、判断和鉴赏,是读者的视角根据语篇
此 处 用 “ / ” 是 为 了 静 动 互 补 ( to get the static/
dynamic complementarity)(Martin, 2000 年 12 月, 文本语言揭示出的。具体地说,情感系统作
电子通讯)。

15
为解释语言现象的资源,用来解释语言使用 句,此句中或过程指向外物,即 the child
者对行为、文本/过程及现象做出的感情反 liked the toy,或外物通过过程指向“感觉
应。判断系统作为解释语言现象的资源,用 者 ” ( Senser ) , 即 the toy pleased the
来解释语言使用者按照伦理/道德(规章制 child。后一句为行为过程小句,the child 因
度)对某种行为做出的道德评判,如是否符 pleased 而 smiled 。 前 句 中 过 程 的 语 态 是
合伦理道德、是否靠得住、是否勇敢等。鉴 “影响态”(effective) ③,后句中过程的语态
赏系统作为解释语言现象的资源,用来解释 是中动态(middle)。 [3 : 161-76] 此外,这种过
语言使用者对文本/过程、及现象美学品格 程还表现出情感的持续,如 the child liked
的欣赏。总之,正如 Martin 所说,它们是 the toy/the child felt happy。当过程为行为
“感情表现、加强和反应(AFFECT),道德 过程时,过程表达的是感情的波动
判 断 (JUDGMENT) 和 美 学 评 价 (Surge),如 the child laughed。the child 因
[5]
(APPRECIATION)”的选择资源 。 情绪激动而 laughed。
2.1.1 情感系统 “评注”情感指语言使用者通过表品
情感属心理学中的反应范畴,是对行 质的副词——情态状语(Modal Adjunct) —
为、文本/过程及现象的反应。该系统又分 —所表达的感情,在小句中为人际主位
三 种 情 况 , 即 “ 品 质 ” 情 感 (Affect as (Interpersonal Theme),来评注小句过程,
‘ quality ’ ) 、 “ 过 程 ” 情 感 (Affect as 例如:Happily, he had a long nap。 语言使
‘ process ’ ) 和 “ 评 注 ” 情 感 (Affect as 用者用 happily 来评注 he had a long nap 的
‘comment’)。 性质。
“品质”情感是指语言使用者通过使 情感意义有肯定和否定两种含义。肯
用表品质的词汇或短语表达的情感,如以- 定含义的品质词总是表达正面意义,如,
ly 副 词 为 中 心 词 的 副 词 短 语 、 疑 问 词 the child was happy。否定含义的品质词总
[3 : 154]
how、how + 适当的副词 及修饰名词 是表达负面意义,如,the child was sad。
中心词的品质形容词。这样一来, a happy 但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意义又都可以根据
child 中的 happy 作为品质形容词,修饰参 强度不同分为低、中、高三个级别。看下
与者 the child,说明参与者的品质。Happy 例:
在 the child is happy 这个关系小句中是属 (1)The child liked the present.
性 , 把 “ 快 乐 ” 的 属 性 归 属 于 参 与 者 the (2)The child loved the present.
child 。 Happily 在 小 句 the child played (3) The child adored the present.
happily 中是方式(Manner),用来阐释参 这三个小句的情感意义均通过“过
与者玩耍的“品质”,即 how happily did 程”情感—心理过程来表示。说话者认为主
he play? 题对 present 的态度都是“喜欢”,但程度
“过程”情感指语言使用者运用小句 不同。句 1 中“喜欢”程度为低度,句 2 中
过程来表达他们的感情。情感系统的过程主 “喜欢”程度为中度,句 3 中“喜欢”程度
要是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和行为过 为高度。如果同样的意义用否定的手段表
程(Behavioural Process)。心理过程揭示 达,以上三句分别为:
情感的心理状态,行为过程揭示体现在行为 (4)The child disliked the present.
上的情感。例如 the toy pleased the child
and the child smiled。前者为心理过程小 ③
亦称非中动态。非中动态包括主动态和被动态。

16
(5)The child hated the present. 义层为恐惧 (fear)和欲望 (desire)。当恐惧
(6)The child detested the present. 时,行为波动可为 tremble, shudder, cower
这三句分别为否定含义上的低、中、 等;心情是 wary, fearful, terrorized 等。当
高三个级别。 有欲望时,行为波动可为 suggest, request,
由过程表达的情感意义分为“反应 demand 等;心情是 miss, long for, yearn for
型 ” ( reactive ) 和 “ 欲 望 型 ” 等。
(desirable)。以上各例均为反应型。但如
2.1.2 判断系统
果我们说 the child wanted the present,此
判断系统属伦理范畴,是根据伦理道
时的情感意义不再是反应型,而是一种欲
德的标准来评价语言使用者的行为。目前,
望。当过程属反应型时,它又是现实型
评价系统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对新闻语言的研
(realis)的,当过程属欲望型时,它又是
究 , 如 White ( 1998 ) , Iedema ( 1994 )
非现实型(irrealis)的。现实型的情感意义
等。对新闻媒体语言的研究把评价系统分为
主要有三种情况,即快乐/非快乐
两部分,社会评判(social esteem)和社会
( un/happiness ) , 如 句 7 , 安 全 / 非 安 全
约束(social sanction ) [6] [4]
。社会评判分
( in/security) , 如 句 8 , 和 满 意 / 非 满 意
正面含义和负面含义。正面含义让人们羡
(dis/satisfaction),如句 9。
慕,负面含义理应受到批评,但批评并不是
(7)un/happiness: The child was sad/happy.
法律意义上,被批评的行为不算是恶行。社
( 8 ) in/security: The child was anxious
会约束也分正面和负面。正面含义是表扬性
/confident.
的,负面含义是谴责性的。谴责性的行为有
( 9 ) dis/satisfaction: The child was fed
法律含义,是严重的。社会评判与行为规范
up/absorbed.
(normality)、做事才干(capacity)和坚
非现实型的情感意义总是外物导致,
忍不拔(tenacity)有关。社会约束与是否
包括外物导致的恐惧或由外物引起的欲望。
真 实 可 靠 ( veracity ) 、 行 为 是 否 正 当
上 义 层 为 “ 非 / 倾 向 ” (dis/inclination) ,下
(propriety)有关。请看表 1:
SOCIAL ESTEEM ‘venial’ POSITIVE [admire] NEGATIVE [criticize]
normality [fate] lucky, fortunate, charmed…; unfortunate, pitiful, tragic…
normal, average, everyday…; odd, peculiar, eccentric…;
‘is s/he special?’ in, fashionable, avant garde… dated, daggy, retrograde…
capacity powerful, vigorous, robust…; mild, weak, whippy…;
insightful, clever, gifted…; slow, stupid, thick…;
‘is s/he capable?’ balanced, together, sane… flaky, neurotic, insane…

tenacity plucky, brave, heroic…; rash, cowardly, despondent…;


reliable, dependable…; unreliable, undependable…
‘is s/he dependable?’ tireless, persevering, resolute weak, distracted, dissolute…

SOCIAL SANCTION POSITIVE [praise] NEGATIVE [condemn]


‘mortal’
veracity [truth] truthful, honest, credible…; dishonest, deceitful…;
real, authentic, genuine…; glitzy, bogus, fake…;
‘is s/he honest?’ frank, direct… deceptive, manipulative…
propriety [ethics] good, moral, ethical…; bad, immoral, evil…;
law abiding, fair, just…; corrupt, unfair, unjust…;
‘is s/he beyond reproach?’ sensitive, kind, caring… insensitive, mean, cruel…

表 1: 英语判断系统 (根据 Iedema et al, 1994, 载于 Martin 1998 和 2000)

17
说明:左栏内大写部分为判断系统的子系统,黑体为次子系统,小句用来验证次子系统内容。中间栏
内为正面含义的例词。右栏内为负面含义的例词。

2.1.3 鉴赏系统 /过程吸引力的程度;质量指文本/过程对感


鉴赏系统属美学范畴,指对文本/过程 情有多大影响力。构成也有两个方面:平衡
及现象的评价,同样有正面含义和负面含 (balance)与细节(detail)。平衡指文本/
义。该系统围绕三方面形成,即反应 过程是否相称;细节指文本/过程是否因复
(reaction )、构成(composition )和价值 杂而影响至无法理解。价值指用社会标准来
(valuation )。Halliday(1994)认为反应 看文本/过程时,判断文本/过程是否重要,
就是情感反应。反应有两个方面:影响 是否有价值。 看表 2:
(impact)与质量(quality)。影响指文本

POSITIVE NEGATIVE
reaction: impact arresting, captivating, engaging…; dull, boring, tedious, staid…;
‘did it grab me?’ fascinating, exciting, moving… dry, ascetic, uninviting…

reaction: quality lovely, beautiful, splendid…; plain, ugly,…;


‘did I like it?’ appealing, enchanting, welcome… repulsive, revolting…

composition: balance balanced, harmonious unified…; unbalanced, discordant…;


‘did it hang together?’ symmetrical, proportional… contorted, distorted…

composition: complexity simple, elegant…; ornamental, extravagant…;


‘was it hard to follow?’ intricate, rich, detailed, precise… monolithic, simplistic

valuation challenging, profound, deep…; shallow, insignificant…;


‘was it worthwhile?’ innovative, original, unique… conservative, reactionary…

表 2: 英语鉴赏系统(据 Martin 1998 和 2000)

说明:左栏内划线部分为鉴赏系统的子系统,冒号后为次子系统,小句用来验证(次)子系
统内容。中间栏内为正面含义的例词。右栏内为负面含义的例词。
2.2 介入系统 这句话只有语言使用者一个人的“声
语言使用者利用介入手段调节其对所 音”说出“市长亲手交给 Iris 姑妈那把城市
说或写内容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语言使用 钥匙和一本墨尔本市政议员签过名的《道歉
者是否“介入”责任,主要通过投射 书》”。语言使用者直接“介入”对言语内
(projection)、模糊词语(hedging)和情 容所负的责任。这种表达往往能体现出语言
态(modality)等的手段来评判。介入可以 使用者的主观性。借言有参照对话性
由自言和借言实现。自言意味着排除对话性 (reference dialogism),主要由间接投射、直
(elide dialogism),没有投射。这里所说的 接投射、话外投射(如例 13 中 so-called)
“对话性”指虚构对话(下文同)。评价活 和领域投射(如例 14 中 technically)来实
动是通过单个人的声音实施的。例如: 现。也就是说,评价活动是通过投射声音来
(10)The Lord Mayor handed Aunty Iris 实施的。这样做,语言使用者可以推卸或摆
the key to the city and a Sorry Book signed by 脱责任,同时能让所说的话显得十分客观。
the Melbourne town councilors. 例如:

18
(11)I bet Aunty Iris never thought, when Rita: Well, there's no suppose about it.
she was living on the mission listening to the 2.3 级差系统
wailing of mothers mourning their stolen children, 级差系统是对态度介入程度的分级资
that she would ever be guest of honor at the 源,包括语势(FORCE) 和聚焦(FOCUS)两
Melbourne Town Hall. 个子系统。语势调节可分级的态度范畴的力
( 12 ) Even the Thacherite premier of 度 ( volume) , 如 是 强 势 (raise) 还 是 弱 势
Victoria, Jeff Kennet, has said, "We're sorry for (lower)。聚焦是把不能分级的态度范畴分
what happened and we're sorry for the hurt and 级 。 聚 焦 分 明 显 ( sharpen ) 和 模 糊
pain." (soften)。例如:
(13)It is probably only where there is so- 语 势 ( 强 势 ) -The hall reverberated with
called vacant Crown Land, and in remote areas sorry business as we felt the anguish of people
where traditional Aboriginal life has not been such as Margaret Harrison, once confined to
disrupted, that native title exists. Ebenezer Mission in Victoria, who pleaded with
( 14 ) A national inquiry last year found the Board of protection: "Please would you
that the government policy of forced removal was kindly allow me to have my two girls here as
a gross violation of human rights and technically [another] one of them died and I have not seen
an act of genocide because it has the intention of her before she died and I should like the other
destroying Australia's indigenous culture by two to be to comfort me."
forced assimilation. 语 势 ( 弱 势 ) - We could just catch its
amplified strains above the racket of construction
例 11 和 12 通过直/间接投射来表现客
work and the rattle of trams.
观性或推卸责任,例 13 通过话外投射、例
聚 焦 ( 明 显 ) - However, the government
14 通 过 领 域 投 射 来 显 示 客 观 性 或 推 卸 责
does not support an official national apology.
任。
聚焦(模糊) - Until last year or so most
模糊词语指的是意义模糊的词汇项,
non-Aboriginal Australians either did not know
这些词语往往会导致不同的解读结果。情态
or were at best dimly aware that for some seventy
指肯定与否定之间的意义范围,或曰“中间
years Australian governments had been involved
状态”,包括语法上的和比喻上的,如
in a more or less routine practice of part-
‘probability’ , ‘ usuality’ , ‘obligation’ ,
Aboriginal child removal.
‘ inclination’和‘ability’[3] 。 模 糊 词 语 有 时
通过情态实现。下例中情态属模糊词语,用 3.结束语
来逃避责任和冷淡亲和:
本文简单介绍了评价系统的理论框架及
(15)Rita: … That's a nice picture, isn't it 其运作过程。评价系统主要通过“评价词
Frank? 汇”(evaluative lexis)评价语言使用者的
Frank: Uh yes, I suppose it is. 意识形态。由于它揭示了其它语言学不能或
Rita: It's very erotic. 很少揭示的东西,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也
Frank: Actually I don't think I've looked at 正是因为它主要侧重词汇层,其不足也是明
that picture in 10 years, but uh, yes, it is, I 显的。词汇层有评价现象,小句层有没有?
suppose so. 不同文章体裁有没有?语篇的谋篇布局有没

19
有?等等。这些都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 [5] Martin, J. R., 1995. Reading
讨。 positions/positioning readers: JUDGMENT in
English [J]. Prospect: A journal of Australian
参考文献:
TESOL, 1995, 10(2): 27-37.
[1] 胡 壮 麟 , 朱 永 生, 张德禄. 系统功能语言学
[6] Martin, J. R. MA Lectures of Academic
[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Register and Genre [Z]. Department of
[2] 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Sydney, 1998.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5. 注:感谢我的导师徐盛桓教授和胡壮麟教授为本
[3] 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文 提 出 了 宝 贵 意 见 。 文 中 例 句 均 出 自 Martin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Edward 1998 或 2000。
Arnold, 1994.
收稿日期:2001-02-01
[4] Martin, J. R. Beyond exchange: APPRAISAL
作 者 简 介 : 王 振 华 ( 1959- ) , 男 , 河 南 扶 沟
Systems in English [A]. S. Hunston and G.
人,副教授,博士生。研究方向:系统功能语言
Thompson. Evaluation in Text: authorial
学、语用学。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C].
Oxford: OUP, 2000.
☆☆☆☆☆☆☆☆☆☆☆☆☆☆☆☆☆☆☆☆☆☆☆☆☆☆☆☆☆☆☆☆☆

来函照登
《外国语》编辑部:
贵刊 2001 年第 3 期钱冠连《语言的递归性及其根源》称:“国内理论语言学文献中,尚未提及
语言的递归性,更不消说把它当成语言的一个根本性质来对待了”。以为是作者首次从国外理论文献
作出的“理论引入”,且译作“递归性”也以作者为第一人。这是不符合事实的。早在 1981 年 10 月
初版的《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中第四章第二节的标题就是“组合的递归性”(本人在
讲授“语言学概论”课程中多次作过阐释)。请将此情况转告作者,今后再作此类宣称务必谨慎;贵
部审稿也应慎重。(《语言学纲要》为高校普遍采用,经多次再版、重印,至今已逾百万册,“递归
性”的认识已广为人知,钱教授的宣言正所谓“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者。)
任瑚琏 (四川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
2001 年 9 月 6 日
尊敬的编辑部先生:
转来任先生信,收。拙作“语言的递归性及其根源”写作之前,我未读到叶蜚声、徐通锵所著
《语言学纲要》,却言“国内理论语言学文献中,尚未提及语言的递归性,更不消说把它当成语言的
一个根本性质来对待了”。然叶、徐书第四章有“组合的递归性”,这说明国内至少是已提及,在讨
论。任先生批评我的判断正所谓“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确也。王维为禅宗六祖慧能写的
碑文说:“大师心知独得,谦而不鸣。”在下知而不全,鸣而不慎,当然也鸣而不谦。愧甚。敢请贵
刊拨宝地一角刊发此信,以谢任先生,并请读者在“是否提及”上不再误也。
钱冠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1 年 9 月 25 日

2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