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9

卡片帶領人手冊整理(初稿)

Chap 1:生涯卡與愛情卡介紹

-生涯卡

-愛情卡

Chap 2:卡片媒材在諮商輔導的使用

-卡片為什麼好用?!(卡片媒材的功能)

-當「塔羅牌」遇見「生涯卡」(卡片媒材的類型:投射型

vs.澄清型)

-「前十張卡」的力道(卡片的分類與排序在自我探索中的

重要性)

Chap 3:卡片帶領人的風格建立與深化句型

-找到屬於自己的帶卡風格:個人中心 vs.高度分析

-其他可以深化玩卡過程的問句和回應

Chap 4:卡片的帶領對象與帶領要則

-誰要玩卡片?

‧個人

‧團體

‧青少年/大學生

‧成年人

1
Chap 1:生涯卡與愛情卡介紹

 生涯卡

在尋找人生方向的生涯規劃裡,有三個最重要元素,分別是『能力』、『興

趣』、與『價值觀』。能力指的是「我會什麼」,興趣指的是「我喜歡做什麼」,

而價值觀,就是「我重視什麼」。能力、興趣與價值觀,在人生方向的選擇裡都很

重要,三個能搭配起來時,生涯會很滿足。反之,當少了能力,工作做起來會辛苦;

少了興趣,做起來會無趣;少了價值觀,做起來很難持久。而『生涯卡』,就是諮

商輔導博士黃士鈞針對生涯三元素裡的「價值觀」所設計的卡片,讓玩卡片的人能

夠檢視自己目前的生涯選擇是否符合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同時,在決定未來的生涯

方向時,也可以做出對自己更有意義的選擇。

生涯卡分為成人版與青少年版兩種。成人版生涯卡由 66 張卡片組成,由插畫

分為五類:「大樹」是內在自我類,「小朋友」是人際關係類,「游泳池」是生活

形態類,「風車」是與外在物質有關的,「溜冰鞋」是身體類,適合大專以上的成

人,或思考已較成熟的高中學生使用。青少年版生涯卡由 40 張卡片組成,由插畫

分為內在自我、人際關係、生活形態、現實條件四類。相較於成人版的生涯卡,青

少年版生涯卡除了卡片張數與類別都更為簡化之外,內容與用字也更貼近青少年的

生活與用語,適合國小高年級到高中的學生。

 愛情卡

愛情卡,是諮商輔導博士黃士鈞發明的愛情需求澄清卡,由 65 張卡片組成,

主要拿來澄清個人在愛情關係裡,最重視的有哪些需求。

愛情卡的內容由插畫分成五類:「奶茶杯」代表個性特質,「手套與圍巾」是

經營愛情時的態度,「麵包」是現實條件,「帆船」是能力,「床」是身體與性愛。

透過這套卡片,玩卡片的人可以更清楚的看見自己在愛情裡要的是什麼,也有機會

2
發現自己在關係中能給出去的好東西有哪些。同時,卡片也可以讓玩卡者思考想要

增加、調整些什麼,讓自己更有愛人的能力。

愛情卡可以在諮商情境中玩,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更可以和伴侶一人一副卡

一起玩。每種玩法都可能帶來不同的覺察與樂趣。

3
Chap 2:卡片媒材在諮商輔導的使用

Section1:卡片為什麼好用?

在教書、帶領團體或個別諮商裡,我們常常遇到學生、

成員或個案很想說自己的內在,可是因為沒有習慣說,所以就會

停在那裡不知從何說起。這個時候,如果有卡片這樣的媒材放在

眼前,卡片上頭的內容就成了一個很好的入口與橋樑,通往那些

不知從何說起的豐富故事。卡片媒材在諮商輔導中的功能包括了:

1. 好玩有趣。往往諮商師或團體 leader 一把卡片拿出來放在前面,個案或團體

成員的目光就被吸引了!助人過程頓時輕鬆了起來。

2. 提高個案的自我覺察。藉由挑選或放棄卡片的過程,參與者往往能提高對自己

的覺察與認識,並做出更符合自我的選擇。

3. 省時省力。在個別諮商的情境裡,卡片媒材能夠讓諮商師在很短的時間之內,

認識眼前這個人的個性與質地,並與個案建立關係。卡片也能夠刺激個案思考,讓

主角自動的說話,諮商師就不用花那麼多力氣去「打開」主角的心,只需要藉著問

與卡片相關的問題,帶著個案往內在走。

4. 加速團體成員間的互動。在團體活動的情境中,卡片「輕鬆好玩」的特質,能

夠讓團體成員很快的打開話匣子,並對彼此自然而然的好奇、問問題。團體帶領者

更能藉此機會觀察成員間參與、互動的過程。

5. 玩法與變化無限。愛情卡與生涯卡的玩法可以隨著創意無限的延伸。帶領者可

以根據需要,用卡片創造出或感性溫馨、或好玩刺激、或理性討論的氛圍。

Section2:當「塔羅牌」遇見「生涯卡」

許多對玩卡片有興趣的人,會在看到生涯卡或愛情卡時,很興奮的問:「這像

是塔羅牌一樣可以預知我的事業/愛情嗎?」也有許多對卡片媒材有所接觸的助人

4
工作者會問:「愛情卡/生涯卡和坊間的其他卡片,像是『Oh 卡』、『漣漪卡』

有什麼不一樣呢?」

市面上的卡片林林總總,總括來說,約略可以將設卡片分為三種:占卜型、投

射型與澄清型。「占卜型」的卡片如塔羅牌,主要透過卡片的抽取、排列等,讓占

卜者回答或告知主角想要知道的答案。

「投射型」的卡片如漣漪卡、Oh 卡,多由主角從自己抽出或選出的卡片的圖

案(或文字)做聯想,讓內在關注的情緒、煩惱等議題得以藉著卡片投射出來。投

射型的卡片有「發散性」的特質,能讓主角打開原本可能沒有要打開的主題,或分

享出原本自己沒有覺察到,或沒有打算要說的內容。投射型卡片會引發主角什麼樣

的投射與情緒,是卡片帶領者無從事先得知的,只能在當下同理與跟隨。

至於生涯卡與愛情卡,則是屬於「澄清型」的卡片。兩套卡片完全由文字組成

(插畫只是為了方便分類),所以不是用來做投射,而是做澄清與連結,意即透過

文字,主角可以馬上檢視與判斷卡片上的內容與自己符合的程度。若主角看到特別

有感覺的卡片,他一開始說,就會說到他的內在了‧這能避免成員無目的的述說,

於是,透過有意識的選擇和內在有關聯的卡片,晤談可以持續的聚焦,諮商歷程也

可以較為結構化。另外,在玩愛情卡與生涯卡時,主角的內在運作相對於投射型的

卡片,會較處在意識、思考與自我整裡的層次,情緒的引發則不是必然。

當然,相對於帶有占卜色彩的卡片,有時玩卡者在玩完生涯卡或愛情卡、選完

自己最重要的前幾張卡片後,會出現:「就這樣喔?」「那然後咧?」的反應。那

是因為玩卡者想要得到一個神奇的答案。但是生涯卡與愛情卡並不是為了創造神奇,

而是為了讓對自身的生涯或愛情有好奇的人,擁有一個工具來做進一步的認識和探

索。在玩卡的過程中,若帶領者越能同理、跟隨,並問出深化的問句,主角也就越

有機會往內在深處去體會和探詢。(問句的深化,詳見 Chapter 3)

5
Section3:「前十張卡」的力道(卡片的分類與排序在自我探
索中的重要性)

 卡片分類 Card Sorting

無論是生涯卡或愛情卡,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玩法就是

卡片的分類與排序。根據生涯諮商的研究(Wnuk & Amundson,

2003),卡片的分類與排序,可以直接的提升個案的自我覺察、

增加對自己的認識,進而有機會做出更合適的選擇。

所謂的分類 (card sorting) 指的是,讓玩卡的人把整副卡片分成兩堆或三堆,

若是左右兩堆,一堆代表的是「這是我要的/我重視的」,另一堆代表「這不是我

要的/不是我重視的」。若將卡片分為三堆,則除了「這是我要的」、「這不是我

要的」,還有一堆是「不確定」。

卡片分類的主要目的是,讓玩卡者藉著這個「選擇」與「拋棄」的過程,看到

自己重視與不重視的生涯價值觀或愛情需求。因為在自我認識的過程中,覺察到自

己「要什麼」和「不要什麼」,常常是一樣重要的(例如,玩卡者可能透過卡片發

現:「原來我並不需要富裕的生活,而是經濟沒有擔憂就好!」或例如:「原來我

不在乎男朋友是不是會做家事,但是他一定要能夠聽我說心裡的話)。因此,卡片

的分類,有助於玩卡者更具體明確的認識自己,或是把原本模糊的東西說清楚。

6
 卡片排序 Card Prioritizing

所謂的卡片排序(card prioritizing)指的是,從已挑出的「我要

的」那一疊卡片裡,再篩選出 10 張最重要的,並排出這 10 張

的排序,或排出最重要的前 3 張。排序的主要目的是,讓玩卡者

感受並思考:在我想要、我重視的東西裡面,哪些比其他更重要?

如果真的無法每個都得到,那麼我至少會盡力爭取哪幾個核心價

值/核心需求?

卡片排序的這個玩法與過程,一方面暗示著,人生想要的東西

(那厚厚一疊「我要的」的卡片)並非都能全部擁有,一方面也

提醒玩卡者,並非所有想要的東西都是同等重要。當一個生涯或

愛情的處境無法滿足自己所有的理想與期待時,看到自己最重視

的前幾項是否被滿足了,會有助於此人更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

以及未來可以調整的方向。

7
Chap 3:卡片帶領人的風格建立與深化句型

Section 1:找到屬於自己的帶卡風格:個人中心 vs.高度分析

一如每個輔導諮商人員都會有自己諮商風格,做為一個卡片帶領

人,你的帶領風格也可能自然落在兩個端點之間,一為「個人中

心」,一為「高度分析」(如下圖)
態度:接納與傾聽
方向:探索為主
目標:新的覺察與領悟(主角說出本來沒有意識到的)
行動:帶領者少說多問,多聽主角說
個人中心 →

高度分析
態度:教導、
分析方向:整理、介入為主
目標:透過回饋與洞見,讓主角有新的發

行動:指出主角的內在結構、連結各個面

(◎帶領人的自然風格落點 ★主角的需

求落點)

因此,在使用卡片協助主角時,可以先問自己:(1) 我的自然風

格是什麼?是安靜的陪伴,細細的問一個接一個的探索問句,還

是很自然的給出準確的分析或看見。接著,也思考看看:(2) 主

角的需求是什麼?是需要多探索、多了解自己,還是需要幫忙分

析、整理內在結構好能做決定?然後,(3) 根據一與二的考量,

帶領者選擇合適的助人位置。

以下為「個人中心」與「高度分析」的說明與例句。

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的態度,是接納與傾聽的。玩卡時主要的目的,是讓主

角能夠藉由卡片進一步的自我探索,覺察到自己本來沒有意識到

8
的部分。因此,卡片帶領者「說的少,問的多」,往往藉著一個

個澄清或深化的問句,帶領主角探索與整理內在的世界。個人中

心因為是站在主角的角度看世界,所以敘事治療的許多問句,非

常適合在這裡使用。

 個人中心的例句

1. 反應玩卡過程的問句

『剛剛要挑選出前三張的時候,你的內在經歷了什麼?』

『我剛剛注意到,旅行看看這世界很快就被你挑出來了,

一直握在手中沒有要放掉。』

『我看你剛剛挑…這張的時候考慮特別久,可不可以說說

你心裡發生什麼?』

2. 反應卡片內容的問句

『說說看這一張』(帶領者挑出一張覺得比較特別的)

『剛剛在選前 3(或前 10)時,最難割捨的是哪一張?怎麼決

定放棄的?』

『看到自己前 10 張裡面,有 6 張都是「大樹」(內在自我類),

然後「小朋友」(人際類)一張都沒有,你有沒有什麼新的發現

或理解?』

『這十張裡面,有沒有哪一張對你來說最特別?』『哪一張,是

最近的你最想要說的?』

3. 探索意義、影響的問句

『會賺錢並且有錢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對你來說,怎麼樣才叫做在專業上出類拔萃?』

9
『當你失去溫柔溫暖的對待的時候,對你會有什麼影響?你會

出現什麼樣的情緒或反應?』

4. 從過去—現在—未來的角度來探索的問句

『這一份對於公平正義的重視,是怎麼進入你的生命裡的?』

『在過去的生命裡,你是如何讓自己逐漸的走向身體健康?』

『我好奇,當你的伴侶願意珍惜你 疼愛你的時候,你的生命會

活的怎麼樣不一樣,是沒有珍惜沒有疼愛不會有的?』

5. 與見證相關的問句

『當八十歲的你,回頭看到現在的自己,一路上這麼用心的經營

有意義的情愛關係,會怎麼樣的為自己高興?』

『當你真的完成了旅行看看這世界,誰最不會驚訝你真的完成了

旅行看看這世界的心願?』

 高度分析(讀懂主角的核心軸線與內在結構)

所謂的『高度分析』取向,感覺比較像「算命」的在看完一

個人的八字命盤後,說出一段對這個人的運勢分析與建議。當然,

在這裡並非要諮商師拿卡片的內容來「鐵口直斷」,而是根據主

角所選的卡片,看懂主角可能的核心需求與內在結構,並用「猜

測」的態度與主角做核對,然後給出建議或做介入。

(1)讀懂主角的核心價值或核心需求
當主角選出最重要的前十張卡片,協助者先靜靜的看,然後

在心裡面問自己:「這是一個什麼樣子的人?」想像一個朋友,

如果擁有這些前十特質,你會怎麼描述他?然後,把你看到的描

述出來,與主角做核對,例如:

10
『我試圖說說看/我不確定/我猜猜看…(在尊重與願意猜猜看的態度上放入分析的內

容)。』

『我看見你是個……的人。』

『你好像是個……的人。』

『溫柔似乎是你絕不妥協的需求,是嗎?』

(2)讀懂主角的內在結構
在這裡,帶領者試著從主角的前十張以及前三張卡片中,看見卡

片呈現出的先後的順序以及彼此之間的關連性,並帶著不確定的

心情去說出自己的分析。例如:

『剛剛的過程,我好像看見,有美滿的家庭,你才會有動力為夢想目標而努力,

是嗎?』

『是不是要先有做自己當做基礎,然後發揮自己的能力,你覺得你才有機會在專

業上出類拔萃?』

『所以,你的伴侶一定要先願意傾聽,然後你才能完整的享受身體的觸碰/擁抱,

是這樣嗎?』

 如何調整個人中心與高度分析之間的位置?

1. 習慣站在分析端點的人,要忍住自己想分析的話,先陪主角,讓他有機會

探索自己、了解自己,等到收集的資料豐富一些之後,再有一些分析。

2. 當個案越積極地要你分析的人,實際上通常不太服氣別人的分析,所我們

越要用不確定的語言說話。『我猜猜看…』『你聽聽看,參考看看…』

3. 如果兩端點都有可能幫到主角,就做。

4. 要認出自己的位置和個案的位置,調整到合適的位置,才能幫上忙。

11
5. 高度分析是幫助主角做整理,給建議,直接介入。治療師看見、猜測,然

後反應給主角。教導要帶著對主角的愛進行,心是好意的。

6. 「個人中心」和「高度分析」,同樣都要讓主角有新發現,只是途徑不同。

Section 2:其他可以深化玩卡過程的問句和介入

在玩卡的過程中,卡片其實只是一個工具與入口,協助主角看見、

整理自己的內在世界。所以,卡片如果能夠玩得深入,帶給主角

的幫忙可以是很大的!

在主角挑選卡片的過程中,帶領者若有認真觀察,過程中就不難

發現許多可以深化的材料與切入點,這可能包含了:玩卡者是用

挑選法或是排除法在選卡片;主角卡片擺的位置與身體的距離;

主角幫卡片做的分類;主角在過程中的遲疑、調整…等。藉著將

觀察到的反應給主角(mirror),許多入口將得以打開,並展開

豐富的對話。此外,還有各種類型的深化問句,可以讓你有機會

問出卡片後面的內在世界。

1. 瞭解個案想藉由卡片整理的。內在帶著好奇,去問主角:

『今天你想要看什麼?』

『這裡面還有沒有哪一張你想說?』

2. 聆聽卡片背後的故事。生命中大大小小的事件都影響著一個人的價值觀,每

一個重要價值之所以重要,後面一定都有故事。讓這些故事被說出來!

3. 整理個案的重要價值

『說說你在找這前 10 張(或前 3 張)時自己的發現好嗎?』

12
『這 10 張卡片裡面,有沒有剛剛在挑選的過程中特別抓住你的眼睛的? 可以多說

一點嗎?』

4. 看到「一致」。什麼是個案會一直重複提到,而自己可能沒有注意到的

『ㄟ!我發現你一直提到…喔!』

5. 看到「不一致」。指出個案分享內容中,不相容或衝突矛盾之處。

『等一下,我好像聽見不同的聲音』

6. 整理變化

『最近哪一張有什麼不一樣?』

『說說看這個變化之後的你,你怎麼看待這個變化?』

如果不是第一次玩卡,可以觀察這次和之前有什麼不一樣?

你願意說說『是什麼讓…在你生命的這個時刻變明顯了嗎?』

『最近哪一張有什麼不一樣?說說看這個變化之後的你,你怎麼看待這個變化?半年

前這張卡片沒有進前 10,你看到這個變化有什麼想法或感覺?』

7. 看見目標、找出行動

『…是你有的,…是你想要的,這些你已經有的可以怎麼樣協助你得到你要的』

從覺察到行動(以愛情卡『想要給,但目前沒有能力給』為例)

『這幾張裡面有哪一張是你在接下來的半年裡面很想要擁有的?在其他卡片裡面挑

出可以協助剛剛的目標卡片的。』

『你的退休生活你想要什麼?』

『你大學裡面你想要擁有哪幾張?你最想要擁有什麼?』

13
8. 具體化

就像是『溫柔』,對主角來說什麼是『溫柔』?就是…。

『對你來說,什麼樣的表情、什麼樣的聲音、動作行為,會讓你覺得他有聽懂、互

動與交流?』

帶領者要能夠跟、同理、問問題。每一個問題都要聚焦到『對方做了什麼會讓你覺

得他滿足了你?』

9. 移動位置、增加覺察

我猜想我的伴侶要什麼?

我可以做什麼會滿足他的前 10 的哪幾張?

那你覺得你要的什麼是他做得到的?

挑一張你覺得對方需要的,你猜對方會想要你對他這樣,你可以怎樣做讓他滿意‧

14
Chap 4:卡片的帶領對象與帶領要則

團體帶領(card play in group setting)

團體的概念:經濟效益,有小組和互動,在小組可以看到一個孩子真正的樣子

(reality test),像小型社會

 兩人小組:焦慮感高,所以適合彼此熟識的成員身上

 三人小組:焦慮感中偏低,不熟很熟的成員都可以用

 四人小組:希望成員聽見跟自己很不一樣的分享時最

合適

 整個團體分享:長期團體,讓全部的人都有機會聽見

主角的分享

個人化的帶領(personalized card play):

個人化的卡片帶領,最重要的是:以剛剛主角說的為基礎,

一步一步的更深入的探索與協助。並且,打從一開始當主角

挑兩邊的卡開始,就要開始觀察了,整個施測的過程,主角

的表情、動作、思索時間長短,都是後來陪伴協助主角的重

要資料。

玩卡片的基本操作

1. 要有好奇心

2. 在初期分類時可以加快速度,在找出個人前 10 教要放慢腳步

15
3. 若是個別進行,在主角選出前 10 的過程中就要認真觀察,觀察到的線

索就可能是後續深化的材料,也許是排除法;也許是挑選法…就在過程

中展現他在生活中的方式。

4. 分類時,卡片要攤開才容易看清楚‧

5. 在分享的時候,卡片是面向主角的‧

6. 協助者可坐主角對面或是旁邊,視關係而定,關係越靠近,可以離主

角越近

7. 玩卡片的目的不是提供方向,而是協助主角藉由探索提高個人的自我

覺察,而進而能浮現選擇‧

8. 對學生,可以用比較好玩的語氣說:『不要想太久,就憑你的直覺…

不可以停,不可以停,繼續分繼續分(說的很緊張刺激)』

9. 若對比較有意見的族群(例如:老師…),可請他們慢慢分,沒關係,

慢慢分…

10. 當成員問:「老師,是要挑現在沒有的嗎?還是挑重要的?」,告訴成

員:『不管你現在有還是沒有,挑你覺得重要的,或沒有你會覺得很難

受的。』

卡片的使用對象

青少年或是大學生:

1. 帶領者在帶團體時,指令要非常清楚,像是分類卡片後,可請他們確實將

卡片收到盒子內,『用橡皮筋綁起來,要的卡片放置在哪…』。

2. 與青少年玩卡,可以考慮是否要將性愛抽出來。

處理性方面議題的少女,就不能抽出來,憑什麼抽掉他豐富的東西。

16
3. 除了相關科系,否則需要給更明確的指示詞‧例如:『找出你的前十,找

出你的前三,寫下來。』『想想你過去的伴侶,比較一下,哪個符合比較多?』。

4. 在課程中使用卡片較難深化,但可以讓學生彼此練習澄清;若是小團體,

則可以設計更簡單的問句協助學生進行‧

5. 年紀較小:生涯卡可以給年紀較小的對象玩,但是讓他挑前 20,因為小孩

還沒有確定,不要讓他這麼早就固定下來‧高中以前做前 20。國高中生不要拿

卡片來做生涯決定。

6. 年紀較小的孩子,諮商就是聰明的勾引,卡片讓他講故事,所以他只好講

自己的故事。

7. 高中以前,若玩生涯卡,不要拿來做生涯決定,而是生涯探索。為他打開

可能性(open)。大學以後要幫他縮減(focus)。前為發散,後為收斂‧但這是較

統稱性的,仍要視主角的狀況而定‧

8. 國高中生玩卡,可先使用愛情卡引起動機,在提起等等有另一套卡可以用

來和愛情卡搭配使用,因為「生涯」的意義對他們來說是模糊也困擾的‧或許

可以改點名字‧或用青少年的語言來設計‧

9. 以帶高中生的經驗來說,他們沒有任何問題,往往原因在於領導者的氣勢、

態度和有趣,領導者會說要來「玩卡」,不會說要來「探索」‧

10.帶國高中都會玩一個 trick,叫他們分卡片不可以停。對學生,可以用比較

好玩的語氣說:『不可以停,不可以停,繼續分,繼續分(說的很緊張刺激)』

不要讓他們慢慢分,因為會沒力,請他們在限制的時間裡將卡片分兩堆‧但如

果是年長者,就不需特別限制‧

17
11.蓋牌就是一種趣味的進行方式,領導者在示範的說明,不會說這是要他們

「成長」,會說要讓他們「比賽」,看誰最厲害,挑到最關鍵的讓對方蓋光光

12.年紀越小的孩子越要勾引他玩,催化。我如何催化一個人的學習,常常比那

些知識和技巧還要重要,如何協助她走到一個位置讓他想學習,讓他準備好我

之後要說的那一段話,我後面那段話早就準備好了,但我之前會用一個小時來

準備他,讓他準備好要聽進這句話‧

『等一下我要講到第 6 張的時候,那一張很重要,我要你們把他記到心裡頭,

可是在這之前還有 5 張,你懂了前面 5 張才有機會懂第 6 張。』而第 6 張通

常只有一句話,心智繪圖的理論,一個支線只有一句話,要孩子收進什麼概

念,就只要一句話,一行字‧

年紀較大:

1. 年紀較大:年紀越大做前 10 就好,年紀越小就做前 20。如果是退休的主

角,也是以進行探索為主,因為接下來是一大片的天空,等著他們去做‧

2. 視玩卡的對象團體大小,來決定完前 10 或前 20。如果是一對一,就挑前

20 來慢慢探索,多陪伴他;但若是 30 人的班級,就挑前 10 進行‧

3. 年紀大的需要過去來整理,年紀小的需要未來做想像‧

4. 卡片深淺的原因,來自帶領者塑造的氛圍和成員彼此間的關係‧

帶團體:

1. 熱身:團體需包含熱身+主題,

18
2. 主題活動、招牌活動:帶領者要在所有的卡片玩法理面,要有自己的賣點。

招牌活動千萬不要太晚才上演,要在團體前 1/3 上演,最好有兩個招牌,沒有

也沒關係,因為你帶一個招牌,他們已經被你勾引了。

3. 分享、示範、說明講解

領導者不用對所有的卡片熟悉,但要對幾張卡有感覺,這樣就可以隨時拿出一

張分享「比如說這一張…」,說出自己的例子,做示範的時候最好的例子就是

自己,這是透明化的一部分,這樣別人就會信服你‧

4. 設計適合自己的團體、設計適合成員的團體。

5. 活動設計的架構與取捨(根據對象、時間、成員需求…)。

6. 頭痛成員的處理。

7. 成員分享創意的活動帶法。

1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