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初中华文语文知识笔记

实词和虚词
实词
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 人、爱因斯坦、科学、今天、北部
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 跑、继续、爱恨、没有、使、敢、来、是
形容词 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 大、高尚、激动、许多
数词 常与量词结合,如“十个” 一、二分之一、一点五、十倍、几、初三
量词 表示计算单位 个、群、公斤、零吉、些、身、圈、拳、立方米
用来代替一件事物 我、你、他、大家、谁、几时、什么、多少、多
代词
比如:我原本要说”汽车”,可我用”它”来表示 么、这、这儿、这会儿、这么、这么些、某
虚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 丝毫、难道、当然、又、刚好、总、再
副词
可修饰多数动词、形容词,不能修饰多数名词
介词 用在名词、代词、短语前面 自从、顺着、就、让、为、除
连接词、短语、句子 和、总之、而且、要么……要么、反而、只要、
连词
表示两个词/短语/句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果、为了
附在词/短语/句子后面的词,有强调的作用 的、了、吧、嘛、啦、啊
助词
需要跟其他的词结合,难以单独使用
叹词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声音的词 哈哈、咳、哎呀、哼、喂、哦、黑嗬
拟声词 用语音来描述事物或自然界的声音 喵喵、哗啦、啪
许多究竟属于什么词?→若是可数词(人),则以数词使用;若是不可数词(时候),则以形容词使用
词的感情色彩
褒义词 表示嘉许、肯定、喜爱、褒扬、尊 成果、坚定、鼓舞、提倡、热心、捍卫、互助、勤奋、忠厚、
敬的感情色彩的词 创造、纯真、廉洁、大公无私、大刀阔斧……
贬义词 表示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的感 后果、悲观、怂恿、鄙视、暗算、抄袭、放肆、傲慢、霸道、
情色彩的词 哄骗、讥讽、孤僻、助纣为虐、浑浑噩噩……
中性词 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词 结果、生日、反应、使用、识别、生平、相等……

短语
并列短语 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样词类组成的词 老师和学生、春夏秋冬、提高或降低、又弹
词与词之间可加上连词 又唱、大喊大叫、美妙动听、博大精深、我
和他、我你他、爸爸和我、一分一毫
偏正短语 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在前面加上一个词语来 抽象的概念、音乐{的}才华、越南{的}难民、
修饰后面的词语 认真地读书、严密{地}包围、屡次{的}惨败、
词语中间可以加的、地 更加{的}强大、极度{的}豪华
主谓短语 主语(名词或代词)加谓语(形容词或动词) 意志坚定、言行霸道、脸色苍白、才华横
组成 溢、价钱昂贵、她真美丽
动宾短语 动词和宾语(名词或代词)组成 实现理想、爱惜光阴、遨游世界、辨别方
向、爱慕钱财、送你一本书
谓补短语 动补短语 动词后补充说明 写得很好、抱怨一番、筹备了半个月
形补短语 形容词后补充说明 可爱极了、安静的反常、美得很
连谓短语 动词加动词 上街买菜、捧腹大笑、拿笔写字、走过去开
跟着时间顺序写 门、洗茶壶泡茶、开会研究这个问题
兼语短语 动宾短语加主谓短语 逼他努力、劝他戒烟、派他去、让我走、请
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动词 朋友吃饭、感谢上司提拔我、听老师讲课
同位短语 前后两部分在指同一件事物 米仓吉打、果后山竹、至圣先师孔子、八月
三十一日国庆日
CIHS Notes Group | pg1
句子类型
陈述句 陈述某件事,语调平直的句子 他是个胆小懦弱的人。(肯定)
我们那儿没有这样的狗。(否定)
祈使句 要求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上课时间到了,快走啊!
句尾通常放感叹号 不要乱动!
疑问句 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 谁是班长?
句尾通常放问号 你喜欢喝咖啡还是汽水?
感叹句 表示某种强烈情绪的句子 下大雨啦!
句尾通常放感叹号 不好啦!失火啦!

中心语、句子成分与主干、主谓句与非主谓句
中心语是什么?怎么找?
中心语,可以说是一小句里面,比较重点的部分
若主语是“我的哥哥”,“哥哥”就是主语的中心语
若谓语是“写了一信”,“写”就是谓语的中心语
“写了一封信”中,“一封信”是被写的(所以是宾语),而“信”就是宾语的中心语
句子成分
一般上都在句子的开端
主语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
主语后面的部分,用来表示主语是”谁”或”怎么样”
谓语
他很诚实:他是主语,而诚实就是谓语;而诚实这句谓语就是为了告诉你他怎么样
带被动成分的部分/带动词的部分,通常在句子最后面
我们感到满意:满意是被感受的,也是一种动作
宾语 阳光照进屋子里:照进屋子里,“照进”就是一个动作
“照进屋子里”其实是谓语,但我们发现到“照进屋子里”包含动词,可作为宾语
因此,我们要找出谓语中心语(照进就是,因为我们要表达阳光照射的过程),而“屋子里”就是宾语
修饰或限制主语和宾语;一个句子也可以有两个定语
只要有”的”的句子,”的”前面的部分就是定语
定语
(一轮)明月升起来了:主语:“一轮明月”,主语的中心语却是“明月”;而“一轮”限制了明月的数量
(我)的爸爸答应了(我)的要求
用在谓语的中心语前面,有”地”的词语前面就是状语
状语
人[都]到哪里去了?:“都到哪里去了”是谓语,“到哪里去了”是中心语,中心语的前面是“都”
通常出现在句子最后面的部分(谓语的后面),有”得”的词语的后面就是补语
表示程度、结果、趋向、数量。时间、处所……
补语
我说{完}了我的话:“完”表示程度
他高兴得{跳起来}:位于”得”之后;而且,“跳起来”表示高兴的程度
把主、谓、宾的中心语连接起来的句子
主干
她||兴奋地抢走了||哥哥的信→她抢信
主谓句与非主谓句
八月三十一日||国庆日。
主 由主语和谓语组成的句子
上课铃声||响了。
谓 动词谓语或形容词谓语是单个动词或形容词,一般上会加上语气助词
妈妈||好忙啊!
句 主谓句可分四种: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
他||性情急躁。
非 由主谓短语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词组成 飞机!
主 后面常用语气助词 走吧!
谓 非主谓句可分:名词非主谓句、动词非主谓句、形容词非主谓句和叹词、 好极了!
句 拟声词非主谓句(较少使用) 哟!

CIHS Notes Group | pg2


复句类型
前后分句可调换 同时、既…又、忽…忽、
并列复句 AA
-秀秀是我的同学,也是我的邻居 不是…而是
B 句更具强调意义 (小到大、浅到深…) 何况、更、不只……还
递进复句 AB
-他喜欢日本文化,尤其是日本舞蹈
A 句/B 句各具一个处境/可能,让人猜想/确认 或、不是……就是、要
-宁可自己辛苦,也不影响别人休息 不……要不、与其……不
选择复句 -
-此句虽然已确定选择,却仍还是个想法,当事人尚可改变主 如

B 句所表达的和 A 句所表达的带有 “唱反调”的味道 但、然而、只是
-虽然他没有来,我们还是照常开会
转折复句 AB
-”他”没有来,”我们”本该延迟会议,但”我们”却照常进行(结
果并不顺着我们想要的进行)
有原因、结果 因为、因此、以致、为
因果复句 - -为了你,我可以什么都不要 了、之所以……是因为、
-”你”是”我”可以什么都不要的原因 既然……就
A 句给出假设,B 句则给出假设会带来的结果 假若、要不是、纵使、
-即使他不来,我们也照常开会 如果……就、就算……也
假设复句 -
-”他”并不是真的不来,作者只是提出假设,而 B 句便说明”如
果”带来的”结果”就是”照常开会”
A 句会提出条件,B 句说明条件带来的结果 只要……才、任凭……也
-除非下雨,我们才暂停比赛
-若要暂停比赛,只有”下雨”才能实现
条件复句 -
-无论你怎么说,我都不会相信你
-本来”你”说了什么,我可能动摇,但我却拒绝了所有条件,让
你改变不了任何结果(不改变结果亦是一种结果)
按顺序进行,B 的句子是为了连接 A(AB 不能调换成 BA) 便、接着、于是、于
承接复句 AB -他上午接了一通电话,就跑了出去 是……就、起先……后来
-他不可能先跑出去,才接电话(没预知能力)
假设和条件的区别
只要你过得好,我不会再插足你的世界
条件
-条件相当于一个要求,只有实现这个要求,才能有下一个结果
如果再拖延, 你就被取消资格
假设
-这没有任何要求,也没有决心,它让人感觉没有退路

句式变换
主动句↔被动句 我打他↔他被我打
-今天天气凉爽→今天天气不热(凉爽→不热)
-把动词或形容词转换为反义词,再在前面加上“不”之类的否定词
肯定句↔否定句
-大家都佩服他→没有人不佩服他(双重否定句)
-我不讨厌你→我喜欢你(把“不”去掉,并把‘不’后面的词转换为反义词)
肯定句↔双重否定句 他们住的地方,明天就要拆了↔他们住的地方,明天非拆不可了
(陈述)理想,是人生的灯塔→(反问)理想,难道不是人生的灯塔吗?;(感叹)
语气不同的句式变换
理想,的确是人生的灯塔!

CIHS Notes Group | pg3


修辞手法
解释 例子
明喻 有很明确的比喻词(A 像 B) 稻田像金色的海洋
比喻 暗喻 “像”的感觉没那么明显(A 是 B) 课室瞬间变成了巴刹
借喻 没有任何”像”的感觉(直接把 A 说成 B) 满天里张着灰色的幔
不直接把要说的东西(人/物)说出来,而是直接用相 秃头最八卦了
关的东西去代替 为了饭碗(生活)吃尽苦头
借代 (特征代替本体/具体代替抽象/部分代替整体/牌号代 拍拍屁股(整个身体)就走了
替本体/作者代替本体/专名代替通名) 我最爱读李白
三个臭皮匠,凑个诸葛亮
把物当人写(为物添加感情色彩、动作、状 椰树在风中婆娑起舞
拟人
比拟 态、语言)
拟物 把人当物写 他们散发光和热,温暖人间
扩大 夸张的趋势向上增长的(高、大……) 她的笑声大得三公里外的人都听见
夸张 缩小 夸张的趋势向下减少的(矮、小……) 他穷得连一片面包也买不起
超前 时间上抢先一步地叙述 看见辣椒,便闻到咖喱鸡的味道
正对 两句都有相近的意义/意思 惨像,让我目不忍视;流言,让我耳不忍闻
对偶 反对 两句的意义/意思是完全相反的 满招损,谦受益
串对 两句有关联的(承接、因果、条件……) 经一事,长一智
把两个相似/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 海面波涛澎湃,海底依然平静
对比
(一个事物两个方面的对比/两个相反事物的对比)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意思、语气相似的句子组合起来 我知道你们不怕艰苦、不怕繁重、不怕危险
引用时直接写出来源/出处,或直接用引号表 古人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明引

引用
不说明这句引用文的出处,而是把它用在句子 路是人走出来的,所以我们不应在困难面前低
暗引
中 头
一个词语/句子,在同种情况下反复出现 你看,你看,我找到了
反复
(连续反复/间隔反复) 只有努力,才能成功;只有团结,才能成功
设问 自问自答 路是怎样来的?路是人走出来的。
反问 疑问句,但其中蕴藏着答案的 学生来学校不是为了学习吗?
顶真 用前一句的结尾,作为下一句的开头(类似接龙)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回文 循环的两个句子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正衬 用相关的事物来陪衬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衬托 用相反的事物来突出某一件事物的特点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反衬
(用寒冷的气候来突出梅花的出色)
仿拟 对原创的事物(句子、短语……)进行改编 我从中学会了道理,真是一举千得啊!
借喻和借代的不同?
借喻最后可以变成明喻;借代不能
满天张着灰色的幔: 灰色的慢其实是为了比喻灰色的天空,最后我可以写成灰色的天空像灰色的慢
摸一摸口袋,硬硬的还在:硬硬的是指硬币,但是我不能写硬硬的像硬币/像硬币硬硬的(表达的东西不清晰)
夸张和比喻的不同?
夸张是为了强调;比喻是为了描述(描述一件事物怎么样怎么样)
他肥得好像随时都会山崩地裂: 强调了他很肥
他肥得像只猪: 描述了他是怎么样的肥,这样的描述给予我们想象的空间
对偶和对比的不同?
对偶: 要求字数、结构一样(对偶里的“反对”和对比通常可以是同一种性质)
对比:字数、结构不一定要一样(内容前后却要求不同)

CIHS Notes Group | pg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