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

目 錄

第五級

試卷一示例一

第一題

試卷一示例二

第二題

試卷二示例一

第一題

第三題

試卷二示例二

第二題

第四題
第五級

試卷一示例一

第一題
評語

文章開首,兒子大學畢業後決定以腳踏車在台灣環島遊,因而與父親爭吵。兒
子獨自旅行,在台南的一個分叉路口上與一位同樣推着腳踏車的老人相遇,同
行了一段路,二人互相傾訴剖白自己與父親、兒子的經歷,最後在十字路口分
道揚鑣。文章布局完整,創作意念豐富,思想深刻。獨自成行的旅途,因與有
緣人相遇,而反思父子親情的牽絆,不落俗套,感情真摯,例如「老人漫步在
旁的身影與父親在記憶中的身影重疊,竟有相似的氣質。除卻那略有佝僂的身
段、喋 喋 不 休 的 低 沉 聲 線,那 種 名 為『 慈 愛 』的 氣 質,在 不 苟 言 笑 的 父 親 身 上 ,
竟也能回憶一二。」又如「原本要找尋的自由,不再是獨自完成的風景,而是
完成心願後的釋然。」對素材觀察敏銳,具優異的表達能力。語言富感染力,
善用呈現的手法描寫抒情,例如「兒時自己總愛偷穿不合腳形的成人大皮鞋、
搖搖晃晃的身子快要跌倒時在背後穩穩地扶住的,是一雙熟悉的大手。」能展
現個人風格。
試卷一示例二

第二題
評語

文章主題清晰,結構嚴謹。主人公自幼父母離異,與母親同住,因顧及母親感
受,平日較少與父親相聚,而每年的父親節卻是在母親允許下父女二人安心相
聚的日子,故此女兒特別期待。文章創作意念豐富完整,以倒敍開首,先寫期
待 已 久 的 節 日 終 與 父 親 相 聚 ,「 彷 彿 心 中 的 期 待 開 滿 了 燦 爛 的 花 朵 」, 末 段 亦 以
二人渡過期待已久的父親節作結,首尾呼應。中段虛實交錯,一邊寫現實中期
待的心情及行為反應,一邊回憶以往一家人共渡節日的情景,銜接自然,去取
精確,想像豐富,情感真摯。此外,寫作鋪排亦見用心,構思周密,例如文章
先暗示母親對父親心存芥蒂,使情節發展更合理自然。又例如,以兒時送給父
親紙摺領結與現在送給父親的名貴領結相對,前者物輕情意重,當時女兒是與
父 母 親 一 同 渡 過 節 日;後 者 價 值 雖 高,但 完 整 的 家 庭 不 復 再,父 母 已 分 開 多 年 ,
只剩父女二人過節。文章具優異的表達能力,有意識運用恰當的文學手法,例
如 善 用 有 延 伸 性 的 比 喻 描 寫 父 母 的 關 係 ,「 在 媽 心 中 ,『 父 親 』 二 字 一 直 是 個 禁
忌,猶如清水和墨水般,兩者決然是敵對的,提及『父親』就如一滴混濁的墨
水加入清水中,令乾淨的水霎時間變成炭灰色。」又善以細緻描寫的情景和行
為 呈 現 敍 事 者 期 待 的 心 情,
「 我 輕 靠 在 餐 廳 的 牆 上,不 一 會 就 看 看 手 錶。隨 着 時
間的流逝,心中儼如有一條小溪的滾滾流動……我按捺着心中的期許,深呼吸
一下,但手指卻是不知不覺地緊握手袋的握手,重重地捏着……」整體文字流
麗,語言富感染力,通篇具文學意味,亦見文采。文句雖偶有生澀,然瑕不掩
瑜,屬上品之作。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