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4

赛艇运动专项技战术及体能训练特征分析

武汉体育学院 王壮壮
心理强化 体
恢复与再生 营养策略

力量训练 专项体能
训练


体能训
能量代谢 身体功能
训练 训练


周期性安排 训练计划 一
设计

运动能力 专项特征 个
评估 分析
训练理念

体能评估系统 体能训练系统 恢复再生系统
主要内容
一、赛艇运动概述
二、赛艇运动专项技术特征分析

三、赛艇运动专项战术特征分析
四、赛艇运动体能训练特征分析
五、赛艇运动能量代谢特征分析
六、赛艇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分析
七、赛艇运动力量与爆发力测试评估分析
八、赛艇运动损伤分析
九、结论
科学认识专项特征

• 专项特征:既项目特征,以运动形态特征为基础,以比赛规范为
导向,以特定的个体为载体的竞技能力表现特征。

• 专项特征:指一个运动项目在比赛规则的允许下,以获得最大的
运动效率为目标 , 在力学、生理生化等方面表现出的主要运动特
点。

• 专项特征可以分为技战术、体能、心理和环境等不同的方面 , 每
一个方面又由不同的因素构成。
• 在竞技体育 : 不能准确地认识专项特征,运动训练将失去目标与
方向。
• 不能正确把握专项特征,体能训练将难以有针对性实现科学化训
练。
一、赛艇运动概述

• 赛艇比赛全程 2000m ,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由有氧和无氧混合代谢系统提


供能。有氧供能比例占 65%—85% ,无氧供能比例占 21%—30% ,其中第
一和最后一个 250 米分段无氧代谢供能占比最大。
• 赛艇对运动员生理机能水平要求较高,要求赛艇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有氧
耐力和无氧能力,同时还应具有出色的技术能力。
• 比赛成绩受艇上运动员数量、比赛类别(轻量级或公开级)、单桨或者
双桨以及性别的影响。
• 另外,风速、风向、温度等都会对水流以及空气阻力造成一定影响,进
而影响比赛船速。
二、赛艇专项技术特征分析

• 赛艇运动的技术特征可包含准备阶段、入水阶段、拉桨阶段、操
向阶段、空中回桨五个技术动作环节,其中概述为抓水要“柔”,
拉桨要“狠”,出桨要“快”,回桨要“慢”,其中拉桨是技术
的关键环节,表现为速度要快、要狠;就是利用上手支撑点要稳;
加快抬体速度、充分利用抬体的力量,另外赛艇运动要求具备良
好的稳定平衡能力。因此合理的运用运动技能,发展其技术性具
有显著性意义。
桨入水阶段

• 这个阶段包括运动员将船桨放入水中以产生使艇前行的初始推进
力。
• 由于单人单桨项目只有一支桨,因此运动员将桨放入水中时身体会
产生不对称的动作,表现为脊柱旋转和侧屈,主要发生在胸椎上半
段。
• 桨在左舷或在左侧划桨时运动员躯干向左侧旋转和屈曲,桨在右舷
或在右侧划桨时则向右侧旋转和屈曲。
• 桨入水阶段,运动员的髋、膝、踝三关节的屈曲角度会达到最大以
此延长划距(即桨在水中移动的距离)。
拉桨阶段

• 这个动作阶段通常被称为——“腿部驱动”,可分为早期和晚期
两个阶段。
• 肌电图( EMG )测试结果显示,早期阶段主要来自膝关节伸肌
(股直肌、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收缩产生的力量。
• 晚期阶段,臀部和背部伸肌(臀大肌、股二头肌和竖棘肌)收缩
产生的力量进一步使艇前行,此时通常伴随着身体的前后摆动。
• 整个动作阶段, EMG 显示躯干和上肢的主要参与做功的肌肉有背
阔肌、斜方肌、三角肌后束、肱二头肌和肱桡肌,由于缺乏联动
关节参与使得这些肌肉似乎是在进行等长收缩。
拉桨结束阶段

• 这个动作阶段出现在完成拉桨动作之后,此时腿部和躯干已完全
伸展并且桨柄已被运动员拉向自己的身体,最终桨叶离开水面。
这个动作通常被称为“手臂拉”
• EMG 测试结果显示,此动作阶段腿部肌肉未被激活,参与收缩做
功的肌肉主要有背阔肌、斜方肌、三角肌后束、肱二头肌和肱桡
肌。躯干屈肌(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横肌 / 腹内斜肌)在
该动作阶段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它们能够在运动员向后拉桨时
减缓躯干后伸的速度。
回桨阶段

• 回桨动作与拉桨动作正好相反,是从运动员拉桨结束之后手臂向
外伸出开始的。
• 然后,运动员向船尾移动身体(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为桨入水
做好准备。
• 在回桨阶段, EMG 测试结果显示大多部肌肉活跃度都较低,然
而,当躯干屈曲向前超过伸直的下肢时躯干屈肌会收缩做功并且
当运动员将身体拉向船尾时膝关节屈肌(主要是股二头肌)会进
行收缩做功。
三、赛艇运动专项战术特征分析

• 体能涉及到战术水平的合理应用,从当今赛艇运动项目的战术领
域研究来讲,领先战术、匀速战术以及终点冲刺战术是现阶段战
术运用的常用手段。
• 领先战术即是指运动员在起航过程中就处于领先位置,并通过优
异的专项能力,以力争取得比赛的良好名次。
• 匀速战术即是指在运动全程过程当中,运动员的每一段划行时间
几乎相同,使其在匀速中到达终点以取得良好名次。
• 终点冲刺战术是在前程中采用紧跟战术,而在比赛后程通过良好
的速度耐力冲刺终点,该战术应用也是目前我国女子赛艇运动常
用的有效手段策略。
四、赛艇运动能量代谢特征分析

• 赛艇比赛全程 2000m ,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由有氧和无氧混合代谢系统供


能。
• 有氧供能比例占 65%—85% ,无氧供能比例占 21%—30% ,其中第一和最
后一个 250 米分段无氧代谢供能占比最大。
依据赛艇运动项目特征进行分析

• 起航阶段:呈现高强度运动负荷,运动在此时能量供应依托于肌肉中的 ATP 和 CP ,获得


增加速度的能量。
• 加速阶段:克服生理惰性,无氧供能占到 40-45% ,运动员产生一定的乳酸。
• 航程转换阶段:无氧供能为 20-30% ,有氧供能占其 70-80% 。
• 途中划阶段:时间为 1-5 分钟,能量供应以有氧氧化为主,无氧供能只占能量供应的 5-
10% 。
• 冲刺阶段:提高桨频,无氧供能状态提高,代谢产物乳酸堆积,无氧供能占 10-15% 。
五、赛艇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分析

• 划桨过程最大力量:在划桨周期初始的抓水阶段达到的,通过大腿发
力驱动实现。
• 划船前进总动力是由腿、躯干、手臂产生的,其中腿贡献了 46 %,
躯干贡献了 31 %,手臂贡献了 23 %
• 腿利用其最大能力的 95 %,躯干利用 55 %,手臂利用 75 %,运动
员全身 70% 的肌肉参与运动。
• 身体各部位协调用力,需要将腿部产生的动力传递到躯干,再通过手
臂传递到船桨。
身体机能
评估
伤病风险 身体形态
评估 评估

有氧能力 身体基本
评估 功能评
体能评估

系统

无氧耐力 肌肉力量
评估 评估

速度 爆发力评
评估 估
六、赛艇运动力量与爆发力测试评估分析
• 有充足证据表明,力量和爆发力与 2000m 比赛成绩有关,并且赛艇
运动员需要有持续保持力量输出的能力。
• 有证据表明,最大卧拉和深蹲能力与运动成绩有较大的相关性,与
此同时,力量训练对起航速度有很大的影响。
表 3 1RM 预测系数
表 1 男性的体重系数强度

训练 U23 俱乐部 国家队 奥运会 重复次数 系数


深蹲 1.3 1.4 1.7 1.9 1 1.00
硬拉 1.3 1.4 1.7 1.9 2 1.04
卧推 0.9 1.05 1.2 1.3 3 1.09
4 1.13
5 1.18
表 2 女性的体重系数强度
6 1.22
训练 U23 俱乐部 国家队 奥运会 7 1.25
深蹲 1 1.25 1.4 1.6 8 1.29
硬拉 1 1.25 1.4 1.6 9 1.33
卧推 0.8 0.95 1.1 1.2 10 1.36
[1]
McNeely 等

[12]
改编自 Thompsond 等
• 第一种方法是完成 250m 冲刺。将测功仪表盘距离设置为 250m 。根据队伍需求统一设置阻
力系数,以确保所有测试人员一致。
• 通常在 ConceptII 测功仪上将女性的阻力系数设置为 130 ,男性设置为 135 。测试中要求
运动员桨频保持在 44 ~ 42 桨,并且要求滑座至少收到 3/4 。
• 目标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 250m 。
• 测试结束从测功仪显示器上获取测试的平均功率。
• 测试的优点,技术要求高,符合运动项目特点。缺点,身体机能消耗较大,需要 40 ~ 45
秒完成测试。

测功仪 250 冲刺平均功率目标

类别 平均功率(瓦特)
公开级男子 700-900
公开级女子 420-580
轻量级男子 550-750
轻量级女子 380-500
• 第二个测试为使用更短距离的测功仪测试,例如 7 ~ 10 桨的最大功率测试。
• 对瓦特功率进行测试,不是所用时间,可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 运动员既可以从静止状态出发,也可以从运动状态出发。
• 但需要保证所有测试人员阻力系数一致。测试中需运动员尽最大努力完成 7
~ 10 桨。
• 记录最大平均功率。
• 测试优点,测试所需时间短,运动员机体机能消耗较少。缺点是对技术能力
要求较高。运动员经常缩短滑座距离以求最大限度的完成力量输出。
七、赛艇运动损伤分析

• 赛艇是一项全身运动,运动员自身产生动力并作用于脚蹬板,通过躯干传递到
上肢并作用于桨柄,从而产生动力驱动艇身前进。
• 由于这种全身运动,以及对于运动员躯干的过度需求,最常见的伤病出现在胸
腔,肋骨和脊柱,其中腰椎受到的影响最大。
• 女子运动员胸腔受伤率较高,而男子运动员通常遭受更多的腰椎损伤。
• 单桨运动员在拉伸过程中,会发现明显的竖脊肌左右不对称对称现象。
• 骨盆后旋使腰椎弯曲这在赛艇运动员中很常见的。腰椎屈曲度增加是下腰痛发
作的危险因素。大腿腘绳肌肌群的长度和柔韧度是骨盆运动的主要限制因素。
八、结论

• 赛艇是现代奥运会最古老的项目之一,自 1900 年奥运会起就是夏季奥运会的比


赛项目。
• 赛艇比赛全程 2000m ,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由有氧和无氧混合代谢系统供能;有氧
供能比例占 65%—85% ,无氧供能比例占 21%—30% ,其中第一和最后一个 250 米
分段无氧代谢供能占比最大。
• 划船前进的总动力是由腿、躯干、手臂产生的,其中腿贡献了 46 %,躯干贡献
了 31 %,手臂贡献了 23 %;腿利用其最大能力的 95 %,躯干利用 55 %,手臂
利用 75 %,运动员全身 70% 的肌肉参与运动。身体各部位协调用力,需要将腿
部产生的动力传递到躯干,再通过手臂传递到船桨。
• 最常见的伤病出现在胸腔,肋骨和脊柱,其中腰椎受到的影响最大。女子运动员
胸腔受伤率较高,而男子运动员通常遭受更多的腰椎损伤。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