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3

導讀

單元六
修身立德|文化初探
《左忠毅公軼事》
方苞

課文教學簡報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引入活動
你知道誰是左光斗嗎?

東林黨爭

• 明萬曆三十二年( 1604 年),有一些官員遭罷貶之後,


在無錫東林書院一邊講學,一邊諷議朝政,抨擊宦官,
稱為「東林黨」。
• 左光斗是東林黨其中一名領袖。
• 宦官魏忠賢掌權後大肆迫害東林黨人,天啟五年
( 1625 年)拘捕左光斗等人,折磨至死,次年害死東
林七賢、拆毀東林書院,東林勢力幾被消滅殆盡,直
至崇禎初年才稍有起色。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題解
• 左忠毅公即左光斗。左光斗( 1575-1625 ),字遺直,安徽桐城人,
明萬曆年間進士。
• 東林黨成員。因彈劾宦官魏忠賢而下獄,受酷刑而死。到崇禎初年,
左光斗才沉冤得雪,恢復名號,後來再獲追謚忠毅,所以稱為左忠
毅公。
• 軼事是記述人物生平事跡的文字,多屬史傳中未載,或未經整理的
零星材料。
• 本文選自《方望溪先生全集》卷九。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內容分析
① 慧眼識人

光 ② 師生深情

《左忠毅公軼 的 ③ 剛毅不屈
事》 形
象 ④ 忠誠守正、教導有方

軼事的資料來源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慧眼識人
覺得史可法的文章寫得
讀了史可法的文章後,
好,想讓他好好休息。
左忠毅公脫下貂皮外衣蓋在他身上。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慧眼識人
考試時當着史可法批其為第一名。 坦率表達對史可法才華的認可

在夫人面前大讚只有史可法
召史可法到家中,讓他拜見夫人。
可繼承自己的志向和事業

表現他識才愛才的一面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師生深情
左忠毅公被關進東廠監獄,但魏忠賢一黨守衞森嚴

史可法早晚在獄門外窺看

左忠毅公受了炮烙的酷刑,快要死去 史可法拿了五十兩銀子,哭着
與獄卒商量,令獄卒深受感動

史可法千方百計探望,
突顯二人師生深情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師生深情
探監方法:

佯裝成清除 由獄卒帶着 獄卒暗指出左忠


垃圾的人 他走進牢房 毅公的所在

• 換上破舊的衣服
• 穿上草鞋
• 背着籮筐
史可法冒死進入獄中探
• 拿着長鑱
望,足見情深義重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剛毅不屈
左忠毅公的狀況

 靠着牆壁坐在地上

 面容被燙焦,潰爛得不可辨認

 左腳膝蓋下的筋骨全都脫落

突出左忠毅公堅強不屈的性格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剛毅不屈
左忠毅公受了炮烙的酷刑,兩眼不能睜開,
彼此 卻用手指撥開眼瞼,眼光像火炬一樣凌厲,
大罵史可法。
相愛

左忠毅公受了炮烙的酷刑,仍忍痛拿起刑具
作投擊狀,趕走史可法。

史可法評論:「我老師的內心,都是鐵和石
所鑄成的。」

雖然身陷廠獄仍不忘國事,
突出左光斗的剛毅不屈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忠誠守正、教導有方
史可法奉命守禦鳳陽、廬州一帶

每次有警報,總有 軍官士兵輪流休息,他
有人勸他稍作休息時,史可法說:
幾個月不睡覺 卻坐在軍營外面

我對上恐怕辜負了國家,對
下恐怕愧對我的老師呀!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忠誠守正、教導有方
史可法帶兵路過桐城時

 一定親自到左忠毅公的家中,問候老太爺、老太太的生活
 並且在堂上拜見夫人

史可法盡心報國,敬重師長,
映襯左光斗忠誠守正、教導有方的形象。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軼事的資料來源
那獄中的話是我親耳
左忠毅公 從史可法那裏聽來的
女婿
方塗山
先父
要好

族中長輩 父親

方苞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技巧分析

間接描寫 肖像描寫 行動描寫

語言描寫 前後呼應 修辭手法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間接描寫
涕泣謀於禁卒,卒感焉。
史公聽聞左公因受酷刑將死,為了見左公一面,不惜以身試法,冒
着生命危險持五十金請求獄卒幫忙,連獄卒也備受感動。

突顯師生之情的深厚

後常流涕述其事以語人曰:「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

藉史可法的話評價左光斗,形容左光斗肺肝如鐵石所鑄。

刻畫左光斗剛毅不屈的人物形象。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肖像描寫

 左忠毅公靠着牆壁坐在地上
描述左忠毅公受盡酷刑的慘況
 面容被燙焦,潰爛得不可辨認
 左腳膝蓋下的筋骨全都脫落

突出他忠心耿耿、堅強不屈的性格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行動描寫
左忠毅公
深怕史可法受誣陷,忍着酷刑傷勢的痛
因摸地上刑械,作投擊勢。
楚,摸起地上的刑具作投擊的姿勢

突顯左光斗不顧自身,
愛護學生的形象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行動描寫
史可法 讓軍官士兵輪流休息,
使將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 而自己卻坐在軍營外面

挑選十名身強力壯的士兵,
命令兩名士兵蹲在地上,自
擇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 己一直用背靠着他們而坐,
之,漏鼓移則番代。 士兵就輪流替換。

突顯史可法善體下情的形象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語言描寫
即使身受酷刑仍心繫國事,
老夫已矣,汝復輕身而昧大義, 突顯左忠毅公盡忠國事的
天下事誰可支拄者! 形象
左忠毅公

深恐辜負朝廷和老師,突顯
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 史可法忠心耿耿、知恩圖報
的形象
史可法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前後呼應 第1段
「吾諸兒碌碌,他日繼
吾志事,惟此生耳!」
左光斗對史可法的賞識和
期望。
呼應 呼應

第3段 第4段
「老夫已矣,汝復 「吾上恐負朝廷,
輕身而昧大義,天 下恐愧吾師
下 事 誰 可 支 拄 也。」
者!」 史可法深恐辜負左
左光斗深信只有史可 光斗對他的期望。
法才能承擔國家大事。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修辭手法
頂真
• 「涕泣謀於禁卒,卒感焉。」
• 上句的結尾和下句的開首都是「卒」字
• 語氣貫通,增強節奏感。

「頂真」:
, 。 上句的結尾和下
句的開首使用一
樣的字詞。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修辭手法
借代
• 「解貂覆生。」
• 用貂代替貂皮大衣。

「借代」:
用物件的一部分
或顯著的特徵代
替物件。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善用修辭手法
暗喻
• 「後常流涕述其事以語人曰:『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
(第 3 段)
• 把左忠毅公的肝肺比喻成鐵石所鑄造般堅硬
• 突顯了左忠毅公對國家的剛毅不屈 「暗喻」:
本體和喻體都出現,
中間以比喻詞來表示
比喻關係。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文言特訓

文言字詞 文言句譯

古今
一詞多義 文言詞匯 疑問句
異義詞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文言字詞(一詞多義:奮)
1 試解釋以下文句中的粗體字。
(1) 公辨其聲,而目不可開,乃奮臂以指。(第 3 舉起
牢固 展翅 發揚
段) 舉起 本來
展翅 發揚
(2) 不能奮飛。(《詩經 · 邶風 · 柏舟》) 舉起 展翅
本來 發揚
(3)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過秦論》)
• 題 (1) 從句式可推測「奮」字的詞性為「動詞」,配合文意理解,則意思應為「舉起
來」。
• 題 (2) 從句式可推測「奮」字的詞性為「動詞」,配合文意理解,則意思應為「鳥類
展翅」。
• 題 (3) 從句式可推測「奮」字的詞性為「動詞」,配合文意理解,則意思應為「振
作、發揚」。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文言字詞(一詞多義:及)
2 試解釋以下文句中的粗體字。
(1) 及試,吏呼名至史公。 (第 1 段)觀察
和 到了 比得上
(2)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和 景象
到了 比得上
(《鄒忌諷齊王納諫》)

• 題 (1) 從句式可推測「及」字的詞性為「動詞」,配合文意理
解,則意思應為「到、至」。
• 題 (2) 從句式可推測「及」字的詞性為「動詞」,配合文意理
解,則意思應為「如、比得上」。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文言字詞(一詞多義:微)
3 試解釋以下文句中的粗體字。
(1) 從數騎出,微行入古寺。(第 1 段)
不顯露的
觀察 偷偷 衰敗

(2) 引入,微指左公處。(第 12 段) 不顯露的 景象


偷偷 衰敗

• 題 (1) 的「微」字,指的是「微服」,即「穿着一般人的衣
服」,故句中的「微」有「不顯露的」之意 。

• 題 (2) 從句式可推測「微」字的詞性為「副詞」,配合文意理
解,則意思應為「祕密、偷偷」。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文言字詞(古今異義詞)
1 試指出下列粗體字在句中的意思和現今通行的意思。
一日,風雪嚴寒,從數騎出,微行入古寺。 (第 1 段)
古義:微服;今義:細微

• 「微」字,在現今的意思是「微小、細微」。

• 但於句中, 「微」指的是微服,意思是「穿着平民的衣服」 。
28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文言字詞(古今異義詞)
2 試指出下列粗體字在句中的意思和現今通行的意思。
逆閹防伺甚嚴,雖家僕不得近。(第 2 段)
古義:即使;今義:雖然

• 「雖」字,在現今通行的意思是「雖然」。
• 但古義多用作「即使」之義。
29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文言字詞(諸)
1 試選出以下文句中「諸」字的意思。
吾諸兒碌碌,他日繼吾志事,惟此生耳!
(第 1 段)
 句中的「諸」字表示某範圍的全體,或全體中每一個
體。
各個 在 呢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文言字詞(之)
2 試選出以下文句中「之」字的意思。
久之,聞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 (第 2 段)
 句中的「之」字是結構助詞,不譯。

他 往 的 不譯
單元六 導讀《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文言句譯(疑問句) 疑問詞「何」與名詞「地」放在
一起,反映這是疑問代詞,譯作
「甚麼」。
庸 奴 ! 此 何 地 也 ? 而 汝 來 前 !
語譯沒用的奴才!這是甚麼地方?你卻前來! 關鍵字詞 (i) :庸
• 常見文言字詞
• 「庸」,形容詞,意思是「平庸、不
• 句譯題包括 3 個關鍵字詞,關鍵詞誤譯 高明的」。
或漏譯每個扣 1 分。
• 根據句子的特徵,辨析它所屬的文言句 關鍵字詞 (ii) :何
• 常見文言字詞
式(被動句、判斷句、疑問句、否定 • 「何」,疑問代詞,意思是「甚麼」。
句、省略句、倒裝句)。
• 按照原文語意譯寫為文句通順的白話 關鍵字詞 (iii) :而
文。 • 常見文言字詞
• 「而」,連詞,表示轉折,意思是
「但是、卻」。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