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機密 (只限閱卷員使用)

CONFIDENTIAL (FOR MARKER’S USE ONLY)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HONG KONG EXAMINATIONS AND ASSESSMENT AUTHORITY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
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EXAMINATION 2017

中國歷史
CHINESE HISTORY

評卷參考
MARKING SCHEME

本評 卷 參考 乃 香港 考 試及 評核 局 專為 今 年本 科 考試 而編 寫 ,供 閱 卷員 參 考之 用 。
本評 卷 參考 之 使用 , 均受 制於 閱 卷員 有 關之 委 任條 款及 閱 卷員 指 引。 特 別是 :

- 本 局 擁 有 並 保 留 本 評 卷 參 考 的 所 有 財 產 權 利(包 括 知 識 產 權)。 在 未 獲 本
局之書面批准下,閱卷員均不得複製、發表、透露、提供、使用或經
營本評卷參考之全部或其部份。在遵守上述條款之情況下,本局有限
地容許閱卷員可在應屆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考試成績公布後,將本評
卷參 考 提供 任 教本 科 的教 師參 閱 。

- 在任 何 情況 下,均 不得 容 許本 評 卷參 考 之全 部 或其 部份 落 入學 生 手中。本 局
籲請 各 閱卷 員 /教 師 通力 合作 , 堅守 上 述原 則 。

This marking scheme has been prepared by the Hong Kong Examinations and Assessment
Authority for the reference of markers. The use of this marking scheme is subject to the relevant
appointment terms and Instructions to Markers. In particular:

- The Authority retains all proprietary rights (includ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this
marking scheme. This marking scheme, whether in whole or in part, must not be
copied, published, disclosed, made available, used or dealt in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approval of the Authority. Subject to compliance with the foregoing, a limited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markers to share this marking scheme, after release of examination results of
the current HKDSE examination, with teachers who are teaching the same subject.

- Under no circumstances should students be given access to this marking scheme or any
part of it. The Authority is counting on the co-operation of markers/teachers in this regard.

DSE-CH HIST-1-MS-1 1
機密 (只限閱卷員使用)
CONFIDENTIAL (FOR MARKER’S USE ONLY)
 香港考 試 及評 核 局 保留 版 權
Hong Kong Examinations and Assessment Authority
All Rights Reserved 2017

DSE-CH HIST-1-MS-2 2
機密 (只限閱卷員使用)
CONFIDENTIAL (FOR MARKER’S USE ONLY)
評卷參考
一般評卷指引

本評 卷 指引 只 就各 題 提供 一套 建 議的 評 卷要 求 ,供 教師 參 考。 教 師和 學 生不 應將 此 視為 標 準答 案 。
只要 言 之成 理 ,其 他 答案 亦可 給 分。

DSE-CH HIST-1-MS-3 3
機密 (只限閱卷員使用)
CONFIDENTIAL (FOR MARKER’S USE ONLY)

東晉及南朝的士族與寒門 評卷參考

本 文 件 供 閱 卷 員 參 考 而 設,並 不 應 被 視 為 標 準 答 案。考 生 及 沒 有 參 與 評 卷 工 作 的 教 師 在
詮釋文件內容時應小心謹慎。

1. (a) 根據資料一,並援引史實,分析魏、晉時期士族興起的原因。(10分)

 曹魏 九 品中 正 制鞏 固 門第:曹 魏 時創 立 的九 品 中正 制,促 使士 族 勢力 興 起。曹丕 建 立


魏國 後,接 納 吏部 尚 書陳 群的 建 議,正 式以 九 品中 正制 選 官。在 此制 度 下,地方 設 有
中正 官 品評 人 才,以 家世、道 德、才 能 為標 準;中 正官 評 定人 才 後,交 吏部 備案,作
為朝 廷 授官 的 依據。晉 代 以後,中 正 官 多由 士 族出 身,在 評定 人 才時 只 考慮 家世,不
問其才德,從此士族憑藉九品中正制獲評為上品,壟斷朝中高位,政治勢力日漸龐
大。
 西晉 占 田、蔭 戶制 加 強士 族實 力:士 族 憑藉 西 晉占 田制 和 蔭戶 制,建 立 經濟 和軍 事 勢
力。司 馬炎 建 立西 晉 後,頒佈 占 田制,規 定 士 族按 官品 高 低決 定 其佔 田 數 量,如 朝 廷
的一、二 品 大 員,可 分別 佔田 五 千畝 和 四千 五 百畝;即 使 是九 品 小官,亦 可 佔田 一 千
畝,可 見西 晉 士族 擁 有龐 大莊 園,經 濟 實力 雄 厚。晉室 又 制定 蔭 戶制,允 許 士族 按 官
品高 低 蔭佔 一 定數 量 的親 屬、佃 客,所 有蔭 附 者可 免除 課 役,平 日經 營 各種 生產;有
需要 時,佃 客 擔任 士 族的 私兵 作 戰。在 這情 況 下,士族 亦 具有 強 大的 軍 事實 力,可 對
政局 產 生重 大 影響 力 ,終 能在 魏 、晉 的 動亂 年 代崛 興。

(b) 根據資料二,並援引史實,比較東晉、南朝門閥政治格局的相異之處。(5分)

 東晉 士 族壟 斷 要職,南朝 寒門 漸 掌實 權:東 晉 時期,士 族 壟斷 政 府要 職,中 書令、尚


書令 等 宰輔 之 位,近 九成 由士 族 出任;又 執 掌 荊州、揚 州 等軍 事 重鎮,操 控 全國 軍 政
大權。南朝時期,士族雖仍享有崇高的政治地位,但寒門亦開始崛起,掌握軍政實
權;當中 有 的寒 門 甚至 篡 奪政 權,榮 登帝 位。如南 朝四 代 開國 君 主中,劉 裕、蕭 道成、
陳霸 先 都是 寒 門出 身 的將 領, 均 乘前 朝 內亂 之 際而 奪權 。
 東晉 士 族人 才 輩出,南 朝 士族 人 才凋 零:東 晉時 期,士 族中 出 現過 不 少人 才,王 導、
謝安 等 俱為 國 家支 柱 人物,當 中 王導 扶 持司 馬 睿稱 帝,延 續晉 祚;謝 安調 遣 北府 兵 與
前秦 交 戰,終 取得 淝 水大 捷,穩 定東 晉 政局。但至 南朝,士族 中 再無 傑 出人 物,人 才
凋零 , 不 可 和 東晉 同 日而 語, 史 學家 趙 翼因 而 評論 說南 朝 「江 左 世族 無 功臣 」。

(c) 承上題,為甚麼東晉、南朝門閥政治格局有這樣的差異?試援引史實加以析論。(10
分)

 東晉 依 靠士 族,南 朝 重振 皇權:五 胡 亂 華後,西 晉 宗室 司 馬睿 渡 江避 亂,並 在士 族 的


擁戴 下 即位,建 立東 晉 政 權。由 於 士族 對 晉室 中 興 有功,故 獲授 與 中央 和 地 方要 職,

DSE-CH HIST-1-MS-4 4
機密 (只限閱卷員使用)
CONFIDENTIAL (FOR MARKER’S USE ONLY)

出掌 軍 事重 鎮,壟 斷 東晉 政權。及至 南 朝,開 國君 主多 是 前朝 將 領,出 身寒 門,對 士


族壟 斷 宦途 有 所不 滿;又 以東 晉 皇權 不 振、深 受士 族威 脅 為鑑 戒,故 致 力削 弱士 族 勢
力, 重 用寒 門 。如 南 朝君 主改 革 官制 , 提高 中 書舍 人的 職 權 , 讓 寒門 預 聞機 要。
 士族腐化墮落:東晉時期,士族把持政權,當中有的懷有匡時濟世之心,以光復中
原、穩 定 政局 為 目標,故 士族 中 一度 出 現過 王 導、謝安、桓 溫等 人 才。但 到 了南 朝,
士族 內 部暮 氣 日深,他們 養尊 處 優,見 識淺 薄,同 時又 輕 視軍 旅 之職,不重 實務,只
憑恃 祖 先的 家 世資 歷,繼 續盤 踞 高位,故士 族 中再 無出 現 傑出 人 才,呈 現人 才凋 零 的
現象 。

DSE-CH HIST-1-MS-5 5
機密 (只限閱卷員使用)
CONFIDENTIAL (FOR MARKER’S USE ONLY)

2. (a) 你是否同意資料一的說法?試援引史實加以分析。(10分)

考生 同 意江 左 ( 東晉 ) 政 權 依賴 於 士族 , 是門 閥 制度 發展 的 結果 , 可循 以 下思 路作 答 :
 東漢以來門閥制度的形成:自漢武帝獨尊儒術後,重要官員都由熟悉儒學的士人出
任,至 東漢 後 期,社會 上 出現 一 些憑 家 傳經 學 優勢 而長 期 擔任 朝 廷公 卿 的家 族,稱 為
士族。曹 魏時,曹丕 以 九 品中 正 制選 官,以家 世、道德、才 能等 為 評定 人 才 的標 準,
但由於中正官多為士族出身,故評定人才時逐漸演變為只考慮家世,以致士族壟斷
高位。西晉時更把士族特權合法化,如士族可擁有大量田地及佃農,而且可免除 課
稅, 具 有雄 厚 經濟 及 軍事 實力 的 門閥 遂 形成 。
 東晉 依 賴士 族:西 晉 滅亡 後,晉 室南 渡,司 馬 氏宗 室勢 力 薄弱,司 馬 睿 在江 南亦 無 聲
望,初 達建 康 時,江 南士 族對 其 態度 冷 淡,故 需依 靠士 族 的幫 助 穩定 統 治。南渡 士 族
領袖 王 導遂 領 導南 遷 門閥,聯 合 江左 士 族,調 和各 方矛 盾,才 成 功穩 定 東晉 政權。由
此可見,由於門閥制度的發展,令東晉政權建立初期,得以依賴士族的支持穩定管
治。

考生 不 同意 江 左 ( 東 晉) 政 權依 賴 於士 族 ,是 門 閥制 度發 展 的結 果 ,可 循 以下 思路 作 答:
 士族借東晉延續特權:雖然晉室南渡後,皇權削弱,需依賴士族聲望穩固統治,不
過,皇權與士族之關係並非晉室單方面依賴於士族,士族也需要借東晉延續其以往
的特 權,例 如 東晉 制 定僑 寄法,在南 方 地區 設 立僑 州、僑 郡、僑 縣,給濂 江 的北 方 士
民定 居。士 族 亦保 留 了在 北方 的 籍貫 和 特權,不必 承擔 賦 役。僑 州、郡、縣 內的 各 級
重要 官 職, 都 由士 族 壟斷 。可 見 司馬 政 權與 士 族實 為互 相 依存 之 關係 。
 東晉依賴士族源於五胡亂華:資料一指出門閥制度發展的結果,是引致東晉政權依
賴於 士 族,然 而,士 族出 現於 東 漢時 期,至 西 晉時,不 少 士族 已 成為 高 門大 族,故 門
閥制 度 已大 致 形成,但 西 晉政 權 卻未 有 依賴 於 士族。然 而,永 嘉 之亂 後,五 胡入 侵 中
原,西 晉亡,大 大 打 擊了 司馬 氏 的威 望,故 南 渡江 南後,無 法 以 自身 力 量鞏 固在 江 南
的統 治,導 致 司馬 睿 要於 江南 建 立政 權、穩 定 政局,必 須 借助 士 族的 聲 望、軍力 及 財
力。可 見,若 無五 胡 亂華 入侵,打 擊 晉 室統 治 威望,門 閥 制度 發 展並 不 一定 演變 為 東
晉政 權 依賴 於 士族 的 局面 ,五 胡 亂華 打 擊晉 室 管治 威望 更 為關 鍵 。

(b) 根據資料二,並援引史實,闡釋兩晉南朝時期「士庶之分」下的政治現象。(5分)

 根據 資 料一,周人 認 為土 地全 屬 天子 所 有,諸 侯、卿大 夫、士 既 然逐 級 受封 土地,吃


着土 地 上的 出 產,自 然都 是天 子 下臣,需向 上 級肩 負納 貢、服 役、從 征 等義 務,以 為
回報 , 這就 形 成了 以 天子 為首 、 逐層 統 治的 封 建秩 序。
 在封 建 制度 下,周 天 子掌 六軍,佔有 王 畿方 千 里的 土地,掌握 全 國最 優 越的 資源 和 軍
力,實 力凌 駕 於諸 侯、卿 大夫 和 士,故 此他 對 各個 封建 階 級有 強 大的 約 束力,足 以 確
立、 維 持以 天 子為 首 的封 建秩 序 。

(c) 承上題,除了資料二反映的政治現象外,兩晉南朝時期的「士庶之分」還可從哪些
地方反映出來?(10分)

DSE-CH HIST-1-MS-6 6
機密 (只限閱卷員使用)
CONFIDENTIAL (FOR MARKER’S USE ONLY)

 諸侯 不 尊周 室:鄭 莊 公不 滿周 桓 王以 虢 公為 右 卿士,便 派 兵到 王 畿搶 奪 穀物,並 不 再


朝覲 桓 王;及 後 他更 派 兵 與桓 王 的軍 隊 交戰,導 致 桓王 中 箭受 傷。( 共 2 分。如學 生
可列 舉 其他 恰 當的 例 子, 最高 亦 可給 2 分 。)
 列國 卿 大夫 強 橫:春 秋時,魯 國 政權 操 控在 孟 孫、叔孫、季孫 三 家卿 大 夫之 手,其 中
以季 孫 氏勢 力 最強。魯 昭 公不 滿 季孫 氏 專政,乃 出 兵討 伐,但 反 被擊 敗,自 己也 因 而
流亡 國 外至 死 。( 共 2 分 。如 學 生可 列 舉其 他 恰當 的例 子 ,最 高 亦可 給 2 分 。)

DSE-CH HIST-1-MS-7 7
機密 (只限閱卷員使用)
CONFIDENTIAL (FOR MARKER’S USE ONLY)

DSE-CH HIST-1-MS-8 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