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橋梁延壽及耐震補強設計─

以臺北市橋梁耐震補強為例
張廷犖 博士/台灣世曦工程顧問公司正工程師
吳弘明 主任工程師/台灣世曦工程顧問公司副理
蔣啟恆 土木技師/台灣世曦工程顧問公司經理

摘要
隨著交通建設逐漸飽和,國家財政情況窘迫下,新建工程亦隨之減少。而早期支撐台灣經濟成
長之各項交通建設,迄今大多已有數十年之歷史。因此,在整體經濟性考量下,如何對於既有各項
工程進行維修補強,以期提供安全、便捷的功能,及更久之服務年限,便成為近年來中央及地方政
府之施政重點之一。臺北市政府轄管之橋梁多數設計建造於民國 84 年「公路橋梁耐震設計規範」頒
布之前,而國內現行最新耐震設計規範則為民國 98 年頒布,因此隨著橋梁老舊程度不同、採用之設
計規範 ( 設計地震力 ) 不同、或隨橋梁營運服務後受環境影響而造成之劣化現象等,均有可能使部分
橋梁無法承受未來可能發生大地震之荷載,而發生破壞之情形。有鑑於此,臺北市府新工處為確保
臺北市緊急救援道路於地震災後之可使用性,針對轄管之 18 座跨河橋梁,依據最新耐震設計規定,
全面進行耐震能力評估 ( 側推分析 ),並將依評估結果進行後續橋梁之耐震補強工程。冀望能藉由事
先之預防及補強,有效提昇轄內橋梁之耐震能力,使能於日後大地震時可達到減少損失及避免傷亡,
同時於災變時能肩負運輸及維生之功能,成為輸送救災物資、傷患與災民之交通動線。
關鍵字 : 耐震設計規範、側推分析、耐震補強

一、前言
臺灣因地處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 接由地震所造成的災害則較為輕微,尤其耐震
之交界,屬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發生頻仍, 補強後之橋梁更未見有明顯受損情形,顯見耐
終年受到地震災害的威脅,如 1999 年 9 月 21 震補強的有效性與必要性。因此,吾人應思考
日發生芮氏規模 7.3 之集集大地震,除造成生 如何汲取災害經驗及教訓,及早針對耐震能力
命財產重大損失外,更造成多處橋梁損毀、道 不足之橋梁進行有效之耐震補強作業,期能於
路中斷,部分地區的搶救災工作更因此受到嚴 未來地震發生時,降低橋梁因耐震能力不足而
重的影響,使得災情持續擴大,其所產生後續 損毀,導致交通運輸中斷,社會經濟衝擊之機
之損失更倍數於地震發生瞬間產生的災損。另 率,且災後如能保持道路橋梁之暢通,將能大
2011 年日本 311 大地震,雖然災情相當嚴重, 幅減少地震後所導致之生命、財產損失,同時
災損成因主要是因地震引發大海嘯而造成,直 亦能加速災後工商業界經濟活動之恢復腳步。

18 技師期刊 75
橋梁延壽及耐震補強設計 - 以臺北市橋梁耐震補強為例

臺北市政府轄管之橋梁多數設計建造於民 福林橋、南港橋、民權大橋、華中橋、北新橋
國 84 年「公路橋梁耐震設計規範」頒布之前, 及承德橋等 10 座橋梁亦被規劃為大台北地區
而國內目前現行最新耐震設計規範則為民國 98 重大災害之緊急救援道路。以下即針對本計畫
年頒布,因此隨著橋梁老舊程度不同、採用之 橋梁標的之基本資料及橋梁結構與工址特性說
設計規範 ( 設計地震力 ) 不同、或隨橋梁營運 明如下。
服務後受環境影響而造成之劣化現象等,均有
可能使部分橋梁無法承受未來可能發生大地震 2.1 永福橋
之荷載,而發生破壞之情形。有鑑於此,臺北 位於臺北市中正區思源街與新北市永和區
市政府新工處為確保臺北市緊急救援道路於地 福和路之間,跨越新店溪,於民國 73 年竣工。
震災後之可使用性,已陸續針對轄管橋梁,依 上游側水管橋 ,管徑 2.4m,因與永福橋相距甚
據最新耐震設計規定,全面進行耐震能力評估, 近,考量水利防洪,採兩橋共用下部結構之方
並將依評估結果進行後續橋梁之耐震補強工 式設計。橋梁全長 434m,共計 8 跨,主橋部分
程。冀望能藉由本計畫事先之預防及補強,有 (P6~P9)為三跨連續之鋼箱梁橋 ( 水管橋則為
效提昇轄內橋梁之耐震能力,使能於日後大地 三跨簡支鋼拱橋 ),跨徑 80m。其兩端為 PC I
震時可達到減少損失及避免傷亡,同時於災變 型梁橋,跨徑 30m。下部結構部分為多柱框架
時能肩負運輸及維生之功能,成為輸送救災物 式橋墩及樁基礎。橋附近整體河床與高灘地沖
資、傷患與災民之交通動線。 刷並不顯著,主橋段 P7、P8 橋墩座落於深槽區,
目前尚無基樁裸露情形。
二、橋梁現況調查及探討
本計畫計有 18 座橋梁進行耐震補強,分 2.2 福和橋
別為永福橋、福和橋、百齡橋、南湖大橋、成 位於臺北市文山區基隆路四段與新北市永
美橋、成功橋、望星橋、雙溪橋、福林橋、士 和區間,跨越新店溪,為二代橋梁。舊橋及拓
林復興橋、南港橋、民權大橋、華中橋、北新 寬新橋分別於民國 63 年及 76 年竣工,新、舊
橋、文和橋、萬福橋、承德橋及文昌橋,均屬 橋間原設有縱向伸縮縫,後因行車舒適性考量,
臺北市轄內重要之跨河橋梁。其中,永福橋及 改建為橋面版連續。橋梁全長 818.4m,共計 19
福和橋等 2 座橋梁跨越新店溪,連接臺北市公 跨,上部結構皆為 PC I 型梁,最大跨距 44m,
館與新北市永和地區;百齡橋跨越基隆河,連 最小跨距 35.2m。基礎全部採用場鑄混凝土基
接社子與士林地區;南湖大橋、成美橋、成功 樁,舊橋及拓寬橋橋墩分別為三柱及雙柱式鋼
橋及民權大橋等 4 座橋梁亦跨越基隆河,連接 筋混凝土構架。橋址附近整體河床高灘地沖刷
臺北市南港與內湖、東湖地區;承德橋亦跨越 影響並不顯著,P6、P7 橋墩座落於深槽區,目
基隆河,連接大同區與士林區;望星橋、雙溪 前樁基礎裸露深度約 2~4m。
橋、福林橋及士林復興橋等 4 座橋梁跨越外雙
溪,連接士林與北投地區;南港橋跨越大坑溪 2.3 百齡橋
( 基隆河支流 ),連接臺北市南港與新北市汐 位於臺北市士林區中正路上,跨越基隆河,
止;華中橋跨越新店溪,連接臺北市萬華與新 由中央舊橋與兩側拓寬新橋所組成。舊橋於民
北市中和;北新橋、萬福橋與文和橋跨越景美 國 56 年竣工,拓寬新橋則完成於民國 71 年。
溪 ( 新店溪支流 ),為臺北市文山區對外聯絡 橋梁全長 392m,共計 14 跨,跨距 28m。上部
道路;文昌橋跨越雙溪 ( 基隆河支流 ) 。此外, 結構為簡支 PC I 梁,舊橋支承為金屬搖軸支承,
本計畫中永福橋、福和橋、百齡橋、雙溪橋、 拓寬橋則採用橡膠支承與剪力鋼棒。舊橋下部

技師期刊 75 19
橋梁工程
結構為 RC 構架式橋墩及沉箱基礎,拓寬橋則 2.7 望星橋
為單柱式橋墩及樁基礎。目前舊橋帽梁已設有 位於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上,跨越外
鋼托架增長其防落長度,拓建之墩柱 ( 全橋 ) 及 雙溪,於民國 75 年竣工。橋梁全長 84m,共計
帽梁 (1 墩 ) 已用鋼板包覆補強。 2 跨,跨徑 42m。上部結構為簡支 PC I 型梁,
下部結構為壁式橋墩及樁基礎。主河道位於 A1
2.4 南湖大橋 橋台 ( 台北端 ) 與橋墩間,基礎目前有輕微沖
位於臺北市南港區與內湖區之間,跨越基 刷情形,基礎裸露深度約在 1m 以內。
隆河,為連絡臺北市南港、東湖間之要道,為
二代橋梁。舊橋興建於民國 64 年,並於民國 2.8 雙溪橋
86 年完成拓寬。橋梁全長 344m,共計 11 跨, 位於臺北市士林區承德路六段上,跨越外
採對稱配置,兩側 4 跨徑配置 27 公尺,中央 雙溪,於民國 74 年竣工。橋梁全長 120m,共
3 跨徑配置 39~50m。上部結構為簡支 PC I 型 計 6 跨,跨徑 20m。上部結構為簡支 PC I 型梁,
梁,下部結構為多柱框架式(舊橋)或單柱式 橋面版採用兩處鉸接版構成 3 跨連續橋面,下
(拓寬段)橋墩,基礎則均為樁基礎。橋址附 部結構為多柱框架式橋墩及樁柱基礎。P2、P3
近整體河床高灘地沖淤影響不顯著,P5、P6 橋墩座落於深槽區。
橋墩座落於深槽區,基礎有局部裸露,深度約
1 m。 2.9 福林橋
本橋位於臺北市中山北路五段與福國路口
2.5 成美橋 處,跨越外雙溪,於民國 60 年竣工。橋梁全長
位於臺北市南港區與內湖區之間,跨越基 193.24m, 共 計 7 跨, 採 對 稱 配 置, 兩 側 2 跨
隆河,為連絡臺北市南港、內湖間之要道,於 20.65m,中間 3 跨配置 32.82m~45m。上部結構
民國 64 年完工。橋梁全長 244.1m,共計 8 跨, 為 PC U 型梁,下部結構為多柱框架式橋墩及
跨 徑 採 25m 及 39.7m 配 置。 上 部 結 構 為 簡 支 樁基礎,橋墩均位於高灘地。
PC I 型梁,下部結構為雙柱式橋墩及樁基礎。
橋址附近整體河床高灘地沖淤影響並不顯著, 2.10 士林復興橋
P3~P4 橋墩座落於深槽區,基樁於低潮位時露 本橋位於臺北市福林路至仰德大道一段,
出水面,基礎裸露深度約 3~4m。 跨越外雙溪,為二代橋梁,舊橋於民國 70 年
竣 工, 拓 寬 橋 梁 竣 工 年 代 則 不 詳。 橋 梁 全 長
2.6 成功橋 112m,共計 3 跨,跨徑配置 31+50+31m。上部
位於臺北市南港區與內湖區之間,跨越基 結構為 PC I 型梁,下部結構為壁式橋墩及樁基
隆河,為連絡臺北市南港、內湖間之要道,上 礎,橋墩均位於高灘地。
游側鄰近環東雙層高架橋,於民國 60 年完工。
橋 梁 全 長 276m, 共 計 9 跨, 跨 徑 採 25m 及 2.11 南港橋
42m 配置。上部結構為簡支 PC I 型梁,下部結 位於臺北市南港區與新北市汐止區之間,
構為多柱框架式橋墩及樁基礎,橋墩柱目前已 跨越大坑溪,為汐止與臺北市之間交通要道。
施作鋼板包覆補強。橋址附近整體河床高灘地 橋梁由中央舊橋與兩側拓寬新橋所組成。舊橋
沖淤影響並不顯著,P10、P11 橋墩座落於深槽 竣工年限未知,拓寬新橋則完成於民國 69 年。
區,基礎頂露出常水位水面,於低潮位時可見 橋梁全長 36m,共計 3 跨,舊橋為 3 跨 12m,
裸露情形,裸露深度約 1~2m。 新橋為單跨 36m;橋面最大淨寬 25m,最小淨

20 技師期刊 75
橋梁延壽及耐震補強設計 - 以臺北市橋梁耐震補強為例

寬 21m。舊橋上部結構為 RC T 型梁,下部結 礎。橋址河段整體河床高灘地沖淤影響不顯著,


構為壁式橋墩,拓寬橋則為 PC I 型梁,基礎則 計有 2 橋墩位於行水區,基礎頂露出常水位水
分別為沉箱基礎及樁基礎。橋址河段河道兩側 面。
施築 RC 堤防,河床穩固。
2.15 文和橋
2.12 民權大橋 位於臺北市文山區木柵路五段與新光路二
位於臺北市松山區與內湖區之間,跨越基 段之間,跨越景美溪,民國 69 年竣工。橋梁
隆河,為內湖區與松山區之間交通要道,民國 全長 71.5m,共計 3 跨,最大跨徑 30m,最小
71 年 竣 工。 橋 梁 全 長 1020.6m, 共 計 28 跨, 跨徑 11.5m;橋面最大淨寬 10.6m,最小淨寬
跨 越 主 河 道 為 懸 臂 工 法 PC 梁 橋, 最 大 跨 徑 7.6m。上部結構配置分別為 RC 中空板梁及簡
95m,最小跨徑 13.5m;橋面最大淨寬 26.5m, 支 PC I 型梁,下部結構均為單柱橋墩,基礎為
最小淨寬 24m。高灘地上部結構為 RC T 梁與 直接基礎及沉箱基礎。有 1 橋墩位於深槽區,
PC U 型梁,跨河段則為預力箱型梁,下構為多 基礎頂露出常水位水面。
柱框架式橋墩,基礎則為樁基礎。橋址河段整
體河床高灘地沖刷影響並不顯著,橋墩 1 墩位 2.16 萬福橋
於深槽區,基礎頂露出常水位水面。跨越主河 位於臺北市文山區新光路,跨越景美溪,
道配置為 60+95+60m 之連續 PC 梁型梁,並於 民國 76 年竣工。橋梁全長 188m,共計 5 跨,
中間跨中央採鉸接方式設計,經長期的乾縮潛 最 大 跨 徑 47m, 最 小 跨 徑 14m, 橋 面 淨 寬
變,其橋面於外懸鉸接處有顯著下垂情況,使 24.4m。上部結構配置分別 RC 中空板梁及鋼箱
得線形有點落差。 梁,下部結構為多柱框架式橋墩及樁基礎。有
2 橋墩位於行水區,基礎頂露出常水位水面,
2.13 華中橋 橋墩處有拋置 RC 鼎型塊保固橋基。
位於臺北市萬華區與新北市中和區之間,
跨越新店溪,為連絡新北市之要道,民國 65 2.17 承德橋
年 完 工。 橋 梁 全 長 1179.1m, 共 計 30 跨, 最 位 於 臺 北 市 大 同 區 與 士 林 區 之 間, 跨 越
大 跨 徑 50m, 最 小 跨 徑 30m; 橋 面 最 大 淨 寬 基隆河,為士林區與大同區之間交通要道,民
24.5m,最小淨寬 21m。上部結構為外懸鉸接 國 67 年 竣 工。 橋 梁 全 長 460m, 共 計 13 跨,
PC I 型梁及簡支 PC I 型梁,下部結構跨河段為 最大跨徑 60m,最小跨徑 25m;橋面最大淨寬
壁式橋墩,高灘地為多柱框架式橋墩,基礎則 29m,最小淨寬 26m。上部結構為懸臂 PC I 型
為場鑄混凝土樁及直接基礎。有 6 橋墩位於深 梁及簡支 PC I 型梁,下部結構為長圓形空心壁
槽區,基礎頂露出常水位水面,基樁於新店溪 式橋墩及多柱框架式橋墩,基礎為鋼管樁及反
低潮位時露出水面,露出水面約 1m。 循環基樁。橋墩 P6、P7 位於行水區,基礎頂
位於常水位面上,基樁於基隆河低潮時裸露約
2.14 北新橋 0.5~1m。
位於臺北市文山區與新北市新店區之間,
跨越景美溪,民國 54 年完工。橋梁全長 120.0 2.18 文昌橋
m,共計 4 跨,跨徑 30m,橋面淨寬 22.95m。 位於臺北市士林區文昌路與福國路上,跨
上部結構為簡支 PC I 型梁,下部結構為多柱框 越雙溪,民國 70 年完工。橋梁全長 358.95m,
架式橋墩,橋墩底有地梁連接,基礎則為樁基 共計 17 跨,最大跨徑 24m,最小跨徑 13.6m;

技師期刊 75 21
橋梁工程
橋面最大淨寬 23.64m,最小淨寬 14m。上部結 3. 對於基礎埋於土中無法判定者,除非可能發生
構為簡支 PC I 型梁,下部結構為多柱框架式橋 土壤液化的狀況,否則不建議進行基礎補強。
墩及樁基礎。橋址河段整體河床高灘地沖淤影 4. 目視檢測結果顯示橋梁外觀尚可者,則建議
響並不顯著,橋墩 3 墩位於深槽區,其中 2 墩 採下述補強策略:防落設施補強、結構系統
基礎頂位於常水位面下,有 1 墩基礎頂位於常 補強、包覆工法韌性補強及地盤改良等處理
水位面上。 之。
5. 對於因橋梁老舊,補強費用太高或補強至規
三、耐震補強設計 範規定值有困難者,考量其經濟效益及生命
補強方案之選定,須依個案考慮,將各種 週期成本,若其補強工程費超過同型式橋
可行工法之施工性、經濟性、補強效果、施工 梁新建工程費之某個比率時(初步建議為
工期、未來維護管理等作比較,選擇最佳之方 50%),應研擬橋梁局部重建方案或直接拆
案後方進行細部設計,惟可以經濟性作為優先 除重建方案。
之考量。換言之,儘量不要採用
START
費用昂貴之基礎補強,在特殊情

況下如補強費用過高時,應尋求 土壤液化評估

其他經濟方案來替代,此時可考 是
液化處理對策
慮採用功能性支承將橋梁破壞機
制轉移至其他較易修復之元件, 擴 基 土壤改良 增 樁

或重新檢討補強標準 ( 再使用年
限 ),並配合後續配套之檢測、監 支承強度 OK

NG
測,以達到合理之補強設計,另
支承更換
若有沖刷問題時,須將橋梁之耐
一般支承 功能性支承
震耐洪補強一併考量。有關補強
策略整理如下:
OK
落橋評估
1. 有設計圖、竣工圖資料者,將 NG
依耐震評估結果,參照圖 1 補
增設防落橋裝置 端緣擴座
強設計流程與對策辦理,圖中
下部結構
「韌性不足」、「強度不足」
及「基礎檢核」等判斷項目, 韌性不足 強度不足
參照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之 OK
桿件補強 基礎檢核
研究成果報告「公路橋梁耐震 NG

評估及補強準則」規定辦理。 橋 墩 帽 梁 系統補強 是
可行性
2. 本計畫之 18 座橋應皆可蒐集 否 結 採
外 構 功
適中 補強費用 略高
到設計圖、竣工圖資料,如有 RC

漿







預 新建費用
< 50% 桿 能
包 件 性
包 包 包 工 力 改 支
遺漏,混凝土強度、配筋等細 覆
覆 覆 覆 法 工
採 重
橋梁局部重建

功 新 變 承
或拆除重建

法 基 能 評
節將參照前期耐震能力詳細評 礎 性 估
補 支 補
估報告中所採用之數據,配合 強 承 強

現場目視檢測結果及量測之結 準

構尺寸,進行分析設計。 圖 1圖
補強設計流程與對策
1 補強設計流程與對策

22 技師期刊 75
橋梁延壽及耐震補強設計 - 以臺北市橋梁耐震補強為例

一般耐震補強設計可採用:桿件補強、基 補強對象包括韌性補強、剪力補強與鋼筋搭接
礎補強、防落設施補強及結構系統補強四種方 補強,最常使用之補強方法包括鋼板包覆補強
案,補強時應依據補強策略選擇合適之方案, 及混凝土包覆補強,故在此僅針對鋼板包覆補
茲就各補強方案及工法分述如下: 強及混凝土包覆補強設計做介紹。關於混凝土
包覆補強依一般新建混凝土設計補強之,應依
3.1 桿件補強 據「公路橋梁耐震設計規範」相關規定進行設
可分為橋柱補強及 RC 橋墩帽梁補強兩類。 計與檢核。補強厚度應以韌性補強、剪力補強
3.1.1 橋柱補強 及鋼筋搭接計算所得之補強材厚度擇其最大者
1. 橋柱補強工法 為原則,如最小厚度以滿足補強後耐震性能目
對於 RC 橋柱耐震能力不足之的補強方式, 標之檢核則不受此限。另關於鋼板包覆補強設
大致採用下列五種方法:(1)RC 包覆工法;(2) 計說明如下:
鋼板包覆工法;(3) 碳纖維貼片工法;(4) 噴漿 (1) 鋼板包覆韌性補強
包覆工法;(5) 預鑄 RC 版包覆工法,各補強工 就鋼筋混凝土圓柱言,柱底乃地震時會產
法比較如表 1。 生塑性鉸處,如其韌性需求不足,可進行鋼板
2. 橋柱補強設計考量 包覆韌性補強以提高其韌性。包覆之鋼板不得
橋柱補強包括鋼筋混凝土圓柱與矩形柱, 與基礎面接觸,以留設間隙 5cm 為原則,鋼板
表 1 橋柱補強工法說明

橋柱補強工法 工法比較說明

將原有 RC 柱先作表面處理 ( 如噴砂 ),再配置軸向鋼筋及橫束箍筋後,澆注外圈


混凝土而成。它可增加橋柱之水平耐力,也有利於主筋截斷部位之剪力補強。除
RC 包覆工法
了傳統採用鋼筋外,目前國外亦有採用鋼絞線圍束替代鋼筋之新工法來增加橋墩
之耐荷力之研究。

將原有 RC 柱作噴砂表面處理,其外包覆鋼板,其間注入環氧樹脂接著劑或無收縮
水泥砂漿。本工法佔有空間小、施工快速,適合都市高架橋及河道阻水斷面嚴格
鋼板包覆工法
限制情形之耐震補強。鋼板包覆工法對於矩形柱採用圓形或橢圓形方式,增加原
斷面面積。

使用環氧樹脂浸潤後之碳纖維片黏著於現有混凝土的表面,作為複合材的 CFRP 或
AFRP 形成,讓斷面增加抵抗力,使耐荷力的恢復或增加的工法,本工法碳纖維具
碳纖維貼片工法 有方向性,施工須特別注意,包覆構材形狀若有彎角,應予圓弧化。貼片工法具
有材料輕、柔性、搬運容易及施工迅速等優點,河川橋因橋墩常有受漂流物撞擊
之情況所以較不適用。

本工法為日本最近所實驗研發之補強工法,其係在原有的柱子加設高拉力之圍束
噴漿包覆工法 鋼筋、並灌注砂漿 S96C 來固定保護,噴漿耐震補強工法據研究報告指出具有與鋼
板補強工法相同的補強效果,其主要之優點為施工簡單,不受施工場所之限制。

本工法為一種改良式 RC 包覆工法,軸向仍採用鋼筋,施工時利用預鑄的 RC 版作
預鑄 RC 版包覆工 為灌漿所需之模板,橫向圍束鋼筋則以穿過 RC 版之預力鋼腱取代,待施拉完預力
法 後,先澆置 RC 版和既有橋墩間之混凝土,再則澆置預鑄版之接縫部分。預鑄的模
板可以省去組模問題。

技師期刊 75 23
橋梁工程
與鋼筋混凝土圓柱表面間應留設適當間距,以 2.RC 橋墩帽梁補強工法
2.5cm 至 4cm 為原則,其間可填充無收縮水泥 RC 橋墩帽梁補強的方法,基本上有兩種:
砂漿。就鋼筋混凝土矩形柱而言,包覆鋼板之 (1) 降低帽梁內力需求之補強;(2) 增加強度之
圍束效率不彰,需將矩形柱擴大為橢圓柱後, 補強。為降低帽梁在垂直行車方向地震之內力
再包覆鋼板,鋼板與矩形柱四個角落接觸處, 需求,可在柱中央偏上位置設置連接梁,以降
直角須修整為圓弧。 低帽梁下柱頂之彎矩,達到降低帽梁內力需求
鋼筋混凝土矩形柱之包覆鋼板圍束效率不 之目的。另外 RC 橋墩帽梁之強度補強,一般
彰的原因係四個面的鋼板都是平的,曲率為零, 均以補強帽梁之彎矩及剪力強度,以使塑鉸發
所以無法產生圍束應力。如果要增加其圍束效 生於橋墩柱而非帽梁處。因此,帽梁補強之方
果,須穿透柱斷面,配置螺桿對拉。惟在受反 式包括前述各種包覆工法及外加預力工法。至
覆載重下,其圍束與韌性的性能,遠不如將矩 於構架式橋墩亦可考量於墩柱間增設繫梁以減
形柱擴大為橢圓形再外覆鋼板。因此建議儘量 少帽梁之受力,繫梁之位置應較靠近帽梁,俾
以擴大為橢圓形柱處理。 使塑鉸發生於下段橋墩柱之頂部或底部。
包覆之鋼板不得與基礎面接觸,以留設間 各 RC 補強工法之混凝土澆置常因受現場
隙 5cm 為原則的目的,係不希望橋柱變形後鋼 之施工空間限制,而無法確實搗實,造成補強
板與基礎面接觸,而增加柱底的彎矩強度與剪 之混凝土品質較難掌握,建議可採用自充填混
力,導致增加基礎的強度需求,造成須補強基 凝土 (SCC) 予以克服。自充填混凝土具有高流
礎之情形。 動性及施工性,可克服鋼筋密集及封閉性空間
(2) 鋼板包覆剪力補強 不易澆置之缺點,且可解決因施工不良所造成
鋼筋混凝土圓柱與矩形柱如其剪力強度不 結構耐久性問題。
足,可進行鋼板包覆剪力補強以提高其剪力強
度。矩形柱須以擴大後的橢圓柱考量。 3.2 防落設施補強
(3) 鋼板包覆進行柱底搭接補強 3.2.1 防止落橋對策
老舊橋梁之橋柱如因柱底主筋搭接致使韌 落橋是非常嚴重之橋梁震害,故如何防止
性不足,可進行包覆鋼板補強以提高其搭接強 強震時橋梁自橋墩頂部掉落,是橋梁震害復舊
度與韌性。矩形柱須以擴大後的橢圓柱考量。 或耐震補強對策中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既有
柱底搭接,因鋼筋加倍,因此柱底處鋼筋降伏 橋梁防止落橋措施設計主要規定如下:
不顯著,致使韌性不佳。對沒有圍束鋼板之柱 防止落橋構造基本上應先具有足夠之梁端
底搭接橋柱言,當主筋傳遞的應力增加,致使 防落長度,再加上兩處以上之防止落橋裝置。
鋼筋周圍之混凝土劈裂,就會產生握裹破壞。 若已設有耐震連結裝置者,可視同一處。
3.1.2 RC 橋墩帽梁補強 梁端防落長度須符合現行規範規定,對於
1. 橋墩帽梁補強設計考量 斜橋、曲線橋、長週期橋梁、基礎可能液化之
帽梁為連接橋柱並承放上部結構之構材, 橋梁考慮加大。
在行車向,地震時通常不會發生什麼問題。但 3.2.2 防落補強方案
在垂直行車向,帽梁與橋柱若構成構架式橋墩, 國內早期橋梁興建時尚無防落設施之相關
則垂直行車向地震時,當柱頂與柱底產生塑鉸, 規範,即使有設置相關防落設施,但尚無法符
帽梁引致之內力,常會發現帽梁彎矩強度不足、 合目前耐震相關規定,故對於有落橋之虞的橋
剪力強度不足與鋼筋之伸展長度不足,無法在 梁應檢核其防落設施是否足夠,並採取適當的
上述柱產生塑鉸下不致破壞。 補強措施,以使地震發生時不致發生災情較為

24 技師期刊 75
橋梁延壽及耐震補強設計 - 以臺北市橋梁耐震補強為例

慘重的落橋事件。防落設施補強方案包括: 用鋼製止震塊,並以現場銲接方式或是高拉力
1. 增設防落拉桿 螺栓固定於帽梁。
為防止落橋的發生,於相鄰的橋梁上部結 3. 加長防落長度
構間增設防落拉桿,利用兩側上部結構的牽制 對於防落長度不足的 RC 橋墩可於帽梁側
力量用以限制主梁之大變位,或將防落拉桿固 面加設托架增長防落長度,托架型式可以植筋
定在質量較重的橋墩上。 方式施作 RC 托架、以錨碇螺栓固定鋼製托架
(1) 預力梁橋可於端隔梁處增設防落拉桿,拉桿 或是以 PC 鋼棒固定預鑄混凝土塊。鋼橋墩則
可與鄰跨隔梁或止震塊相連結。設計時需考 可以現場銲接方式或是以高拉力螺栓將鋼製托
慮隔版強度,必要時可予適度補強。 架固定於帽梁,增長防落長度。
(2) 鋼橋之防落拉桿則可設於腹鈑外側,並增設
加勁鈑補強腹鈑。 四、補強設計成果
2. 增設止震塊 本計畫就 18 座橋梁進行耐震補強設計,各
止震塊可設於帽梁上方或側面,對於 RC 橋所需補強之項目彙整如表 2 所示,耐震補強
橋墩可以植筋方式施作 RC 止震塊或是以化學 方案研擬如表 3 所示。
錨栓將鋼製止震塊固定於帽梁。鋼橋墩通常採

表 2 橋梁細部設計耐震補強工項

項次 橋名 橋墩補強 基礎補強 帽梁補強 支承補強 防落補強 橋台補強

1 永福橋 O X X O O X
2 福和橋 O O O X X X
3 百齡橋 O X X X X X
4 南湖大橋 O X O O O X
5 成美橋 O X NA O O X
6 成功橋 O X X O O X
7 望星橋 X X NA X X O
8 雙溪橋 X X X X X O
9 福林橋 O X X X O X
10 士林復興橋 O X NA X O X
11 南港橋 O X NA X O X
12 民權大橋 O X O X X X
13 華中橋 O X X O X X
14 北新橋 O X X X O X
15 文和橋 O X NA O X X
16 萬福橋 X X O X X X
17 承德橋 O X X X O X
18 文昌橋 O X O O O X
O:需補強、X:無需補強、NA:無此項目

技師期刊 75 25
橋梁工程
表 3 本計畫 18 座橋梁耐震補強方案研擬 結論
橋 名 補強建議 工作內容 「 未 雨 綢 繆, 防 範
1. 中空柱填實 + 擴柱混凝土包覆
A. 墩柱韌性補強 2. 增設止震塊 未然」,藉由適時維修補
永福橋 B. 支承剪力補強 3. 增設防落連趕 強達成橋梁生命週期管理
C. 防落補強 4. 增設防撞鋼板
5. 增設鋼防落托座 養護最佳化,亦可達到永
1. 橋墩鋼板包覆、RC 擴柱 續經營的目標。橋梁是防
A. 墩柱韌性補強
2. 帽梁混凝土包覆 ( 舊橋 )
福和橋 B. 橋墩帽梁補強 救災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
3. 增設止震塊 ( 舊橋 )
C. 基礎補強
4. 增設 150cmϕ 基樁 (P8 橋墩 ) 環,具有跨越障礙快速連
百齡橋 A. 墩柱韌性補強 1. 鋼板包覆韌性補強 通二地之特效、災損修復

1. 橋墩鋼板包覆 困難及作為維生管線附掛
A. 墩柱韌性補強
2. 外懸鉸接處隔梁增設對拉鋼棒 的結構體等特殊功能與特
B. 防落補強
南湖大橋 3. 增設止震塊
C. 支承補強 性之生命共同體,而橋梁
4. 增設 RC 防落托座
D. 橋墩帽梁補強
5. 帽梁混凝土包覆
的損毀崩塌,亦將造成二
1. 橋墩鋼板包覆
A. 墩柱韌性補強 次災害及橋下道路交通中
成美橋 2. 增設止震塊 ( 增設 RC 托架 )
B. 支承補強
3. 增設 RC 防落托座 ( 橋台 ) 斷,阻礙救災的進行,因
A. 墩柱韌性補強 1. 橋墩鋼板包覆
成功橋 B. 更換支承 2. 更換原有人造橡膠支承 此,橋梁可說是防救災體
C. 防落補強 3. 擴大隔梁,增設止震塊 系及維生線的基石。而橋
望星橋 A. 橋台補強 1. 橋台處增設水平反力分散裝置 梁服務年限及功能深受平

雙溪橋 A. 橋台補強 1. 橋台處增設水平反力分散裝置 時維護管理之影響,在強

1. 橋墩鋼板包覆 調「永續發展」的今天,
A. 墩柱強度韌性補強
福林橋 2. 外懸鉸接處梁底增設對拉鋼棒 ( 索 ) 使既有橋梁在補強過程
B. 防落補強
3. 增設鋼防落托架
中,同時達到延長橋梁服
1. 墩柱鋼板包覆 + 貫穿鋼棒
士林 A. 墩柱韌性補強 2. 外懸鉸接處隔梁增設防落拉桿 務年限及維修最小化的目
復興橋 B. 防落補強 3. 增設止震塊
4. 橋台增設鋼防落托架 標,亦可接受強震,確實
A. 墩柱韌性補強 1. 橋墩鋼板包覆 為現階段最重要的任務與
南港橋
B. 防落補強 2. 橋墩增設防落托架
工作。
A. 墩柱韌性補強 1. 橋墩鋼板包覆
民權大橋
B. 橋墩帽梁補強 2. 帽梁混凝土包覆
A. 墩柱強度補強 1. 混凝土擴柱、鋼板包覆
華中橋
B. 支承剪力補強 2. 增設止震塊
A. 墩柱韌性補強 1. 橋墩鋼板包覆
北新橋
B. 防落補強 2. 橋台增設防落托架
A. 墩柱韌性補強 1. 橋墩鋼板包覆
文和橋
B. 支承剪力補強 2. 增設止震塊

萬福橋 A.. 帽梁補強 1. 帽梁混凝土包覆

A. 墩柱韌性補強 1. 橋墩鋼板包覆
承德橋
B. 防落補強 2. 橋墩增設防落托架
1. 包覆鋼板更新
A. 墩柱鋼板修繕
2. 增設止震塊
B. 支承剪力補強
文昌橋 3. 帽梁混凝土包覆
C. 橋墩帽梁修繕
4. 增設防落拉桿
D. 防落補強
5. 既有橋墩鋼板除鏽、油漆

26 技師期刊 7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