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种树郭橐驼传之价值观

这是一篇传记体散文,暗讽意味深厚。借主角-郭橐驼顺从树的天性种树的方法暗
讽当时社会的腐败现象。

这篇文章通过完整的人物故事的形式来委婉地表达出了“养人养民”的作者开明的
政治思想。文章以老庄学派的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思想为出发点。借郭橐驼之言,由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种树方法引申到“顺民之天,以致其行”的养民方法。

这篇文章完全地贯彻了‘文以明道’的观念。第一,我们可以看到此文章言之有物,
强调文章的教化作用。作者强调主角的顺天致性的种树方法其实也间接地表达了无为而治
的观念。从而间接启发读者跟随自身的天性去行事,凡事顺其自然却又必须遵循事物发展
规律。作者在这里暗示了我们“无为而治”并不等于撒手不管或放任自流。“其本欲舒,
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从这段原句提示了种树的要领。郭橐驼正是顺着树木的
生长天性栽培,从而保护了树的生机。他植者则违背了树的天性,种树时,“根拳而土易,
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因过度干涉树的成长反而害了树。郭橐驼毫不藏私种树
的秘诀。我认为教育者应该对学生倾囊相授,循循善诱。此外,尽量避免给予学生过多的
压力与才艺班,应让学生自己去开发自己的潜能才能最大地保留他们的潜能环境。这样才
会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让文明得到传承。

第二,重视文章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力量。本文借郭橐驼种树的经验和体会,揭露了
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的中唐社会弊端,阐明作者‘养民’治国的进步想法。官吏只懂
得使唤人民而从不听从人民的作风让遵循道家无为而治的柳宗元不满意当时社会的现况。
因此,作者用了种树之道来类比养民之道。种树要顺从树的天性,而治国也要顺从民意才
能起到好的效果。他以此暗讽来反抗和数落当时社会的腐败作风。读者也可以清楚通过主
角的种树经验以及人物生平的传述含蓄表达了作者成熟的政治意愿。政府应听取人民的意
见,照顾人民的修生养息,社会才能回归安宁。我觉得在现今社会当中,领导者很难做到
与下属做到共进退,并不断使唤下属。领导者更应该与下属站在同一个阵线共进退,并积
极了解下属的情况才能服人。

第三,重视文章的文笔。这篇寓言式的传记,既简洁又生动。作者简洁地表达出了
郭橐驼地形象特征。“隆然伏行”就让读者对于郭橐驼地驼背有了深刻的印象。作者通过
简单的叙述和生动的描写,把治民的道理从文章开头进行铺陈到最后直截了当地点出来。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缀饔飧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
耶?”,生动地把当时人民为了招待小吏而劳师动众的现象,借此讽刺当时官吏对百姓发
号施令,貌似爱民,实则扰民的政治观念。

总而来说,本文透露了作者对于朝廷的腐败无能、社会的危机与动荡有所闻见和感
受。他通过了郭橐驼的种树之道类比无为而治的养民之道。柳宗元的一生不得志,让他的
才华被埋没。当时,官吏都靠着势力而非实力坐上官位,也因此导致了官吏对民不聊生不
闻不问。但也正因为长期被贬职的缘故,他更能看清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从而进行批评。
从这篇文章来看,柳宗元十分清楚当时下层社会的日常生活,才能如此传神地用文字表达
出来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足和失望。从这篇文选来看,我认为郭橐驼的“养人术”应
该被贯彻到日常的教育理念当中。教育应该无为而无不为,也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放手
一搏让孩子们去舒展他们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所长让他们自由吸收知识。这才是对他们才
华最大的的尊重。

( 1377 字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