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范进中举》讽刺艺术分析

 在《儒林外史》中,围绕范进中举这一核心情节,以淋漓酣畅文笔,夸张变形式勾
勒、冷峻锐利的透视,把封建科举制度下醉心功名利禄的士人举子以讽刺的利刃加以
解剖,让其丑态暴露得体无完肤,情伪毕露。对封建社会末期知识分子的无耻和堕落
进行辛辣的嘲讽和抨击。
 讽刺,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 露出来,而不是特别地把它指
出来",这是《儒林外史》的特点。

1. 淋漓酣畅的文笔 (通过场面和情节的描写)

 科举考试、乡试和会试都是三年一次,都有一定的名额,而且能够爬上去的只能是少
数。
-要现实“暮为田舍郎,朝登天子堂”的愿望,不放弃中举机会
-像岳父求资助,而“一顿夹七夹八”被骂的“摸门不着”
-只好瞒着去考 “考他一考”
-归家时,家中已“饿了两天”,穆青更是饿得“两眼都看不见了”
 中举前后的情境
 中举前(贫寒清苦)
-没人来询问半句
 中举了
-“范老爷高中”。岳父立即换了一副面孔,前来贺喜,口口声声“贤胥老爷”,不
断夸美“我这个贤胥,才学又高,品貌又好”。
-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一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
的”

众邻居不同寻常的热情,慷慨资助;岳丈阿谈奉承,都通过社会生活本身个别
现象的独特形式-范进中举自然流露出来,而不是“特地把它指出来”,这些场面
和情节的描写蕴含丰富的讽刺神韵。

2. 夸张的讽刺手法

 作者对范进中举喜疯这一精彩描写,可谓穷形尽相,对范进不无滑稽的表现,进行了
艺术夸张变形,让新贵人得到极端的表现,从而完成讽刺之任务
 范进看到报帖,心头顿然狂喜,喜极发疯。狂喜之极,怀疑这一切是不是真的,看了
一遍,念了一遍,才确信是真的。“自己把两手拍一下,笑了一声” 平日里的读书人的
儒雅风范,猥琐懦弱的性格也荡然无存,失常变态之极。
 “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疯狂十足。“一脚端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漫画
式外形勾勒,疯态跃然纸上
 时而细节零星地穿插在喜疯的每个过程之中,时而又集中安排在正面描写之后,层层
精细的楼刻,多层次烘托渲染,把人物可憎可哀的神态活画出来。“嗯!好了!我中
了!”一连三个感叹,新贵人疯醒之后还说“是的,我也记得中的是第七名”典型化语
言,道破真情。
 范进的所行所议所言并不是科场中个别异常表现,而是与他所生活的那个科举社会有
关,是那个社会的必然产物。报录人讲的让范进吃一唬以便惊醒,就可以说明这种现
象并非偶然。无论是中举发疯采用的夸张变形,还是“十几层地狱”的谈笑,“洗下半盆
猪油”的戏谑,都采用了夸张的写法。
 范进中举发疯虽是经艺术夸张处理,然而他那种狂痴,醉心科举,追求功名的事实在
作者当时的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

3.冷峻锐利的透视

 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失真实的描写,虽不是普遍现象,却也是“会有的实情”。在现实
生活基础之上,加以夸张,更具有尖锐而辛辣的讽刺效果。范进因喜而疯,疯而醒,
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悬,经作者漫画式勾勒,让人窥其肺腑,观其声态,鲜活的人
物形象深刻地揭露八股制对士人心灵的恶害,身心的杀戮。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