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3

1

3.1 李白《菩萨蛮 · 平林漠漠烟如织》p36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一片平远的树林之上飞烟 缭绕有如穿织,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秋天的山峦还 留下一派惹人伤感的翠绿苍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 碧。 暮色已经映入高楼,有人独在
归程?长亭更短亭。 楼上心中泛起阵阵烦愁。

她在玉梯上徒劳无益地久 久凝眸站立,一群
群鸟儿飞回 栖宿多么匆急。什么地方是你
回来的路程?一个个长亭接连 一个个短亭。

1 平林:平展的树林。
2 漠漠:①迷朦貌。②广阔貌。
3 暝色:暝音鸣。暮色。
4 伫:音柱,久立。
5 长亭:古路旁亭舍,常用作饯别处。《白孔六帖》卷九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一切经
音义经》有“汉家因秦十里一亭。亭,留也。”
6 驿:旅舍。
思想内容:

怀人词——写闺中思妇登楼远望,怀念久候不归的游子。

寂寞、无奈、遥遥无期的等待。

古代出门多用水路,因此“楼上遥望”“水上烟波”“落日远山”“孤鸿归雁”等都成了思念词常
见的意象。

“日暮”“岁晚”“秋高”常是游子归乡时刻,经常与思念联想一起。

艺术特色:

视觉效果极佳:从远景到全景,由远至近,再到特写镜头。

由景及人,富层次感。

含而不露、情辞俱婉——失望之余又起思念、哀怨之中不忘关切。

烘托之笔:以环境、气氛、气候、天色来侧写思妇的忧伤和寂寞,意境高远。

3.2 唐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p40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
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1 曾:曾经。

2 谙:熟悉。

3 江花:江边的花。胜,一作“似”。 

4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此指蓼蓝。《旬子·劝学》:“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思想内容:

江南在白居易的仕途生涯中留下美好印象,他因病卸官回洛阳 12 年后,67 岁时写下三首《忆江南》,


可见江南胜景对他的意义。

白居易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抚今追昔,回忆江南往事,时空跨度极大,《忆江南 · 江南好》是
第一首。

印象中的江南春景:先写总体印象,再写亲身经历,继续转入具体描写。
2

艳阳、红花、江水、蓝天,交织成美丽壮观、绚丽耀眼的春天景色。

词中洋溢着春天的欢乐气息,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由衷的怀念。

艺术特色:

白居易巧妙地用 27 字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

以“江”为中心下笔,通过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红胜火”“绿如蓝”),展现鲜艳夺目的江南
春景。

烘染、映衬手法令江南春景跃然眼前。

3.3 温庭筠《菩萨蛮 · 小山重叠金明灭》 p43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 小山重重叠叠,晨曦闪闪或明或灭,鬓边发丝飘
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 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双金鹧鸪。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前镜又地后镜,红花与容颜
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
鹧鸪。

1 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另外一种理解为:小山是指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
以说小山重叠。

2 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3 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4 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形容发髻蓬松如云。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
像云影轻度。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5 度:覆盖。 

6 香腮雪:雪白的面颊。 

7 弄妆:梳妆打扮。 

8 罗襦:丝绸短袄。 

9 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
“贴金” 

思想内容:

细致入微地描写少妇寂寞无聊的心情。

少妇晨起的生活情态:精神上的苦闷和对爱情的渴望。

上片写床前屏风和梳洗姿态:美人对镜晨妆,却又娇懒松散,“懒”“迟”别具意味——心上人不
在身边,打扮的再漂亮又给谁看?

下片写美人妆后照镜,面孔、装饰相互辉映,格外好看,但是短袄上的一对金线绣的鹧鸪,勾起她
的情思。

3.3 温庭筠《菩萨蛮 · 小山重叠金明灭》 p43

艺术特色:
3

几个醒来梳妆的镜头,就透露了女主人公复杂的内心感受,神情毕现。

称物芳美,“其文约,其词微”,富有暗示性,引人遐思。

前呼后应,脉络最清,温庭筠写词极工于结构严谨,回互呼应,这是最好的例子。

“懒”“迟”是画龙点睛之笔,全篇主旨所在。

“弄”字甚奇,是一篇眼目。

4.1 韦庄《思帝乡 · 春日游》 p51

春日游, 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 足风 我在春天出游,飘落的杏花吹了我满头。


流。 路上站的是哪家少年人,这么的翩翩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 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 不能
羞。 我打算要嫁给他,这辈子也就无悔无尤。
即使被他遗弃了,我也绝不烦恼不害羞。
1 足:足够,十分。    
2 一生休:这一辈子就算了。    
3“纵被”两句:即使被遗弃,也不在乎。

思想内容:

爱情词:活泼少女热情大胆追求爱情——对自由爱情的向往。

春日游:季节(春季);气候(晴日);事件(春游)

杏花吹满头:以杏花渲染春天的热闹,繁花簇锦、心花怒放。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女子对风流少年一见钟情。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期盼爱情,自甘奉献、矢志不移的宣言。勇敢爽快又一厢情愿。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不后悔为追求爱情而牺牲。

少女大胆追求、勇于承担一切代价、表现大无畏的不悔精神。

艺术特色:

情景交融、景中有情、层层递进

季节风景(春日)——人物(妾、年少)——抒情(嫁与,弃不羞)

叙述层层递进,感情步步推进,34 字勾画女子对自由爱情的殉身精神——爆发式的感动和无限的联
想。

白描手法勾勒人物心理感受,直抒情怀的风气

笔触清新明朗,以淡雅方式表现女子的坦率个性。

用简练笔墨描绘一个“违反传统”的不羁姑娘,非常传神。

长于勾勒,直接描述人物心理,笔调疏放秀美,开启用词直抒情怀之风气。

语言朴质清新、节奏紧凑明快

长短有致的句式,表现突发的情愫,不计后果的轻率行动虽令人侧目却也扣人心弦。

浓郁民歌风味,在“花间词”中独树一帜。在当时以婉约为正宗的文艺领域别开生面、独放异彩。

4.2 李煜《虞美人 · 春花秋月何时了》 p56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春天有花、秋天有月,一年年过了,何时才会了结?
4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悠悠往事浮现在我的心头。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昨夜春风又吹入了我的小楼阁,明月一轮当空,让我
想起不忍心再回忆的故国。 

美丽豪华的宫殿应该还都在吧,只是人们的容颜衰
颓。

如果有人问我,我到底能有多少忧愁,只能说我的忧
愁像春天的滔滔江水一样,不断向东流去。
1 了:了结,完结。

2 故国:指南唐都城金陵(现在南京)。

3 雕栏玉砌:雕有图案的栏杆和玉石铺就的台阶。此泛指宫殿建筑。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砌,台
阶。

4 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

5 应犹:一作“依然”。 

6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7 君:作者自称。

8 能:或作“都”、“那”、“还”、“却”。

思想内容:

亡国之痛,故国之思。

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

起句问得突然,令人错愕。今昔对比,悔恨难受。绵绵不绝的悲伤周而复始,就如春花秋月永无了
结。

美好的往事已经不堪回首,苟延残喘,不断的折磨。

在圆月下追思过往,今日的狼狈对比昔日的欢乐。江山易主,人事已非。再怀想都只剩悲愤。

将抽象的愁思比作具体的春水,涨溢恣肆、奔放倾泻、连绵不断。

艺术特色:

两相对比、隔句呼应,反复强调自然界的周而复始和人生的短暂易逝,感慨深沉

通过普遍的自然现象道出深刻的情感。富有哲思、极具内涵。

上下片六句,匠心独运又自然不过反复对比和回环相应。

比拟、夸张手法结成一体又应用自如

一泻千里、形象逼真。

句式多变、节奏紧凑

节奏与感情配合无间,使人回味无穷。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给李煜词评价最高,认为李氏有赤子之心,写出血书般作品,是用生命来
写词,故境界尤高。

4.3 冯延巳《鹊踏枝 · 谁道闲情抛弃久》p60


5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 谁说闲情意致被忘记了太久?每到新春来到,我
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的惆怅心绪一如故旧。为了消除这种闲愁,我天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 天在花前痛饮,让自己放任大醉,不惜身体消
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瘦,对着镜子自己容颜已改。

河边上芳草萋萋,河岸上柳树成荫。见到如此美
景,我忧伤地暗自思量,为何年年都会新添忧
愁?我独立在小桥的桥头,清风吹拂着衣袖。只
有远处那一排排树木在暗淡的月光下影影绰绰,
与我相伴。
1 闲情:闲散之情。 
2 病酒:饮酒沉醉如病,醉酒。 
3 朱颜:这里指红润的脸色。 
4 青芜:丛生青草。

思想内容:

自寻烦恼的苦闷“闲情”——经常浮现,又难以摆脱。

此情难以弃绝,举杯消愁愁更愁。意在言外,作者明知不可消极,却又无力抗阻负面情绪,真是个
自我折磨。

旧愁未消,新愁又生,缠绕不断。

横接景语作结,余音不尽,境界全出。

艺术特色:

个人感受的情绪抒写,和其他“艳词”极大不同

虽然词中所用意象和一般花间词相似,但是冯延巳对情的抒写,已经从外在感官感受转入内心感情
的刻画。

冯词对韦温的继承和拓展

冯词没有特定对象和范围,是一种难以言状的内心感情,朦胧幽深。

隐含内心极大的痛苦和惊觉生命流逝的震撼,沉郁之极

“可谓沉着痛快之极,然却是从沉郁顿挫来。”(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深邃朦胧的艺术特征,个人形象鲜明,开启词人抒写个性化之方向。

5.1 范仲淹《苏幕遮 · 碧云天》p68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大地,秋景连绵江中水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波,波上弥漫苍翠寒烟。群山映斜阳蓝天连江水。芳
草不谙人情,一直延绵到夕阳照不到天边。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
除非夜夜都做好梦,在好梦中才能得到片刻安慰。不
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
肠,一杯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1 “芳草”:暗指故乡。 2 黯:形容心情忧郁。 3 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

4 旅思:旅居在外的愁思。 5 思:心绪,情怀。

思想内容:
6

上片写景,景中带情;下片抒情,情意深切。

一片秋景,由近而远,从天到地,延伸前方,停驻江上云烟。扩展两旁,从山引出斜阳,从斜阳引

出芳草,再延伸到山外、斜阳外、芳草外的家乡。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六一诗话》

“黯”字点出沉郁心情,良辰美景却佳人亲友不在身边,只会倍添苦闷,借酒消愁愁更愁,酒化成

泪,将愁绪具体化,说明内心的忧伤。

艺术特色:

情因景见、景因情生

迂回往复、曲折多变的羁旅乡思。视觉效果极佳,秋景层层有序。

意境深远、气象阔大

将时空浓缩概括其中,落笔不凡。

外在的寥廓,内心的曲折深邃,组成立体的图景,以强烈的主观感情来写景,成为有力的铺排。

造语奇特、表达深切婉曲

一波三折的情绪缠绕心头。结拍从心到眼,无形情思化作有形之泪,宣泄苦到极点的忧伤,再戛然
而止,神伤依旧。

此词写景阔远秾丽,没有一般秋思的萧瑟,以辽阔意境衬托悲伤离情,有别于其他离愁词的柔靡。

5.2 张先《青门引 · 乍暖还轻冷》 p72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乍暖的天气还透着丝丝微寒,一天风雨到傍晚才
庭轩寂寞近清明, 消停。庭院里空落寂静,又快到清明了,对着落
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花醉酒酣饮,这伤心病痛像去年一样。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 晚风送来城楼上的画角声把我惊醒,入夜后重门
那堪更被明月, 隔墙送过秋千影。 紧闭,庭院里更加宁静。哪里还能再忍受着溶溶
月光,隔墙送来秋千的影子

1 中酒:喝醉。酒酣也,意即醉了。

2 病:字承上”中酒“来,言酒病。

3 画角:古代军队中绘有彩色图案的管乐器。

4 那:为”奈何“之合音,读平声,亦读上声。

思想内容:

伤春怀人心情。通过日常景象,表达人们共有的无奈伤感。

春日天气变化频繁(“乍”),让敏感的词人深有所感。

寒食节近清明时,百花日渐凋零,引发词人怀旧忧苦心境。
7

面对暮春,对酒消愁,年年如此,变成一种病。

酒醉醒来,事与愿违,深夜醒来,寂寞沉重,惆怅之际,月光送影,触动内心,倍感忧伤。

“描神之笔,极希微窅之致。”(黄蓼园《蓼园词选》)

艺术特色: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风雨、庭轩、残花、秋千影(清冷幽微意象)——孤寂忧苦心境(寄寓)。

用语奇特、感情深沉、表现含蓄、意味隽永

从细节落笔,含无限思绪。调动多种身心感受,有机结合,营造凄凉伤感氛围。全词感物兴怀,描
述可望不可及的感受。写物不写人,似幻似真,亦虚亦实,让人回味惆怅。

张先词以含蓄和韵味著称,此词可以充分印证。

5.3 晏殊《浣溪沙 · 一曲新词酒一杯》p76

一曲新词酒一杯,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时节
去年天气旧亭台, 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但眼前的夕阳西下
夕阳西下几时回。 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见过
小园香径独徘徊。 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自己不禁)
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1“去年”句:语本唐人邓谷《和知已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2 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3 香径:花园里的小路。

思想内容:

在闲愁中体会生活情趣,有种典雅况味。

词人黄昏时分感叹流光易逝,徘徊花径,企图从自然界中寻得生命希冀。

上片咏叹景物变化,即伤今,也怀旧。去年今日景物依旧,然人事全非了,良辰美景很快过去,令
人惋惜。

下片是“名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有依恋、有惆怅、有遗憾、有期待,深婉感
受,细腻深远,又不失人生哲理感悟。

此词不仅以词境胜,还以理致胜。
8

艺术特色: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全词如珠玉圆转,晶莹剔透。

本来自是个人的悲欢离合,在词人妙笔下启迪着读者对大自然和人生宇宙的深思,给人理性思维和
艺术美学的享受。

用语生动贴切,音韵流畅

“名对”浑然天成,以虚字构成工整对仗,词人巧思令人一唱三叹。生动表现了词人心情之无法平
静,既有淡淡哀愁,还有深深无奈。

6.1 欧阳修《玉楼春 · 尊前拟把归期说》 p84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1 尊前:即樽前,饯行的酒席前。 2 春容:如春风妩媚的颜容。此指别离的佳人。

3 离歌:指饯别宴前唱的流行的送别曲 4 翻新阕:按旧曲填新词。

5 洛阳花:洛阳盛产牡丹,欧阳修有《洛阳牡丹记》。

思想内容:

宾主话别开篇,意欲挽留者情深意重;离别已定者内心凄凉。

拟说而未语,极力以重逢欢乐掩饰离别伤痛,伤感之外多了 一抹宽慰暖色,文思过人。

第一处点睛之笔:“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情到深处,难以理性抑制。淡淡离愁中透露深深意蕴。

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

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锺,正在我辈。”

简服其言,更为之恸。(《世说新语 · 伤逝第十七》)

第二处点睛之笔:“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9

自身离情引向洛阳城内春花春风,扩宽抒情境界,格外缠绵感人。

艺术特色:

扩大词境,在离愁中暗寓独特的人生体验

此词脱出“罗绮粉泽”的男女离情,使常情生出奇趣,亦使词境为之扩大,“才人出手,必有所
观”。

白描手法写离情,格外曲折委婉

开篇两句匠心独运,传神地表现难舍难分、欲说还休的吞吐之态,更将深情包蕴其中,神情毕肖。
五六句则以白描手法表现离歌翻新后的苦境,与首句遥相呼应,愁肠难耐,含蓄动人。

沉郁而不失放达的风格

两处点睛之笔最为成功。前者以旷逸之语写“情痴”,议论入词却不显呆板说教;后者要“看尽洛
城花”,豪迈不群。

王国维《人间词话》:“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

6.2 柳永《雨霖铃 · 寒蝉凄切》 p88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
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 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
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 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
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
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
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
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
残月了。这一离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我料
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便有满腹的
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1 寒蝉:蝉的一种,又名寒蜩(tiáo)。

2 对长亭晚:面对长亭,正是傍晚时分。长亭:古代供远行者休息的地方(类似于今天的公交车站)。

3 骤雨:阵雨。 4 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都门:京城门外。

5 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6 执手:指握手,手拉着手。 7 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即是“凝咽”。

8 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烟波:水雾迷茫的样子。

9 暮霭:"霭"读 aǐ,傍晚的云气。[4]10 沉沉:深厚的样子。

11 楚天:战国时期楚国据有南方大片土地,所以古人泛称南方的天空为楚天。

12 清秋节:萧瑟冷落的秋季。13 经年:经过一年或多年,此指年复一年。

14 千种风情:形容说不尽的相爱、相思之情,风情:情意。情,一作“流”。

15 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16 更:一作“待”。17 纵:纵然,即使。18 那堪:怎能承受。

思想内容:
10

上片写词人离开都,与心上人难舍难分的话别场景。

开篇三句寥寥数笔表现出凄凉心境,为全词定下伤感调子。

后三句继续渲染惜别之情,在催促声中不得不别,千回百转。

接着两句爆发出万般不舍与留恋,伤心失魄情状跃然纸上。

过片三句写别后思念。近景、远景连成一片,融入词人不可名状的离愁,是全词主旨所在。

下阕设想别后独处之凄凉处境。凄冷秋季离别更添愁绪,酒醒更加无处着落、精神朦胧。“杨柳”
“残月”寓意破镜难圆,离人的凄楚惆怅、孤独忧伤,充分而真切。

结尾数句推进一步残不成欢的离情,将感伤之意推向高潮,以问句作结,更是余味无穷。

艺术特色:

层层深入、情景交融

全词围绕“伤离别”构思,将离时不舍和别后冷落刻画得入木三分,读来行云流水,起伏跌宕中不
见雕琢痕迹。

看似句句写景,实则句句含情

借用古人情思表达自身别绪,亦使更有新意

以白描手法铺叙景物,层次分明。写情感人肺腑;描景如在目前,无愧为抒写离情之千古名篇。

6.3 王安石《菩萨蛮 · 数家茅屋闲临水》 p93

数家茅屋闲临水,轻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黄鹂一两声。

1 月偃:即偃月,半弦月

思想内容:

集句词,即集诗句为词,展示词人才富学高的创作功力,是王安石的发明。

简朴的起居、幽雅的环境,显示了退隐闲居生活的恬静自适。

“轻衫短帽垂杨里”:作者生动的自画像,宁静生活的传神写照。

今年花红似去年,今年的人却不再意气风发,物是人非,当年一心推行新法,奈何两次罢相、被迫
闲居至此,个中酸甜苦辣,尽在不言中。

最终无法忘却尘世烦恼,借酒消愁,以大醉来排解无处申诉的愤懑。黄鹂歌声看似委婉动听,可以
使人忘掉苦恼,此时作者好像怡然自得,实则不过是故作豁达之语、自我解脱之辞。

艺术特色:

文笔精炼、笔意清新、韵味无穷
11

以精炼笔墨勾勒闲居风光,浑然天成。

不做全景描写,只是以花开之盛和花红之美,含蓄表达内心物是人非之感。

集句中有独创

集句中又有自己的原创,创造出独特 的审美意象,也是词中亮点:

“仅仅承认词人的集句之奇, 恐有失偏颇”(王兆鹏《王安石集》)。

7.1 晏几道《临江仙 · 梦后楼台高锁》 p100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深夜梦回楼台朱门紧锁,宿酒醒后帘幕重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重低垂。去年的春恨涌上心头时,人在落花纷
记得小苹初见, 两重心字罗衣。 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双翱飞。

琵琶弦上说相思。 记得与小苹初次相见,她穿着两重心字香

当时明月在, 曾照彩云归。 熏过的罗衣。琵琶轻弹委委倾诉相思。当时明

月如今犹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

1“梦后”二句:梦后、酒醒为互文。楼台高锁与帘幕低垂,写居处环境的冷落寥寂,隐喻往昔欢娱
的消逝难见。
2“落花”二句:出自五代翁宏《春残》诗。
3 小蘋:晏几道友人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歌女。
4 心字罗衣:指衣领绣有心字图形。两重心字,重叠的心字图形。
5“琵琶”句: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本句由此化出。
6 彩云: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此句由李白诗化出,喻指小蘋。

思想内容:

上片写春恨,以春景为烘托,写今日梦后酒醒的无尽相思。

当年留下快乐记忆的地方今已楼锁幕垂,独处一室,在寂静阑夜倍感孤独空虚。“梦”字多重意蕴,
既是醉后梦中重温往日欢聚,也感慨人世亦幻亦真的悲欢离合。

下片进一步回忆往事:初见小苹时她的夺目衣着和端庄举止,令词人一见倾心、难以忘怀。羞涩的
小苹也借琵琶乐音传递心中爱慕情愫,这次的相遇确实是“一拍即合”。

“两重心字”一语双关,既是秀丽服饰,亦暗示两人的心心相印。而今有情人却天各一方,焉能不
暗自神伤?

结尾陡然回到现实,更见惆怅,明月依旧,彩云远去,月下词人独自愁苦,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
难再的淡淡哀愁。

艺术特色:

运思巧妙、用笔回环反复、蕴藉含蓄、清婉自然

以形象抒情、以境界会意,或虚或实,将无尽思念寓于暮春景物的细致描绘之中,言有尽而意无穷。

上片用倒叙,以故为新,点铁成金

造境极高,将伤心人的真实感受跃然纸上。康有为谓之“华严境界”,可谓至语。借用前人诗句,
另成新境。
12

下片以双关借喻诉说无尽相思

全词以虚笔作结,无穷感喟蕴蓄其中,情深意厚,耐人寻味。

7.2 苏轼《念奴娇 · 赤壁怀古》 p104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多少才华横溢的英
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 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都说,那就是三国时周郎大
一时多少豪杰! 破曹兵的赤壁。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   如此多娇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   
梦,一尊还酹江月。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是多么
姿态雄峻。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
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就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神游于故时三国战场,应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
致过早地生出斑斑白发。
  人的一生就像一场春秋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
上的明月,且和我同饮共醉吧!

1 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

2 大江:指长江。

3 淘:冲洗,冲刷。

4 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

5 故垒: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6 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7 雪:比喻浪花。

8 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

9 雄姿英发(fā):谓周瑜体貌不凡,言谈卓绝。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

10 羽扇纶(guān)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

11 樯橹(qiánglǔ):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樯橹”

一作“强虏”,又作“樯虏”,又作“狂虏”。
13

12 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神游:于想象、梦境中

游历。

13 华发(fà):花白的头发。

14 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

情。尊:通“樽”,酒杯。

15 强虏:强大之敌,指曹军。虏:对敌人的蔑称。

思想内容:

上阙咏赤壁,着重写景,为描写人物作烘托。前三句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而且把千古
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表达了对英雄的向往之情。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咏的人物。

“乱”“穿”“惊”“拍”“卷”等词语的运用,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
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下阙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写“小乔”在于烘托周瑜才华横
溢、意气风发,突出人物的风姿,中间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

“多情”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
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苏轼是个旷达之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
情的集中反映,词中虽然书写失意,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词作
中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长江的非凡气象,古战场的险要形势都给人以豪壮
之感。周瑜的英姿与功业无不让人艳羡。

艺术特色:

词境扩大、气势磅礴

以“骏马下注千丈坡”的雄健笔势,生动表现“怀古”主题,借此将自己的不平心境淋漓尽致展现
出来。

以衬托手法塑造鲜明人物形象

词人目送大江东去,遥想赤壁之战激烈场面,逸兴遄飞、豪气喷发。小乔倩影、周郎得意,刚柔并
济、舒放自如,用墨不多而人物形象却异常鲜明,颇见词家功力。

7.3 黄庭坚《清平乐 · 春归何处》 p109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春天回到哪里?留下一派清寂,我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   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归去之处,请叫它记得仍旧回来与我同
住。 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可是春天消失得无影无踪,谁知到它到底去了哪里,除非
你问一问黄鹂吧。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可惜黄鹂的叫声太婉转,无人能够理解,只有任凭轻风飘
过蔷薇。
14

1 寂寞:清静,寂静。 6 黄鹂(lí):黄鹂:又叫黄莺、黄鸟。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
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啼声非常悦耳,食森林中的害虫。益
2 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 鸟。
行路,指春天来去的踪迹。
7 百啭:形容黄鹂宛转的鸣声。啭,鸟鸣。
3 唤取:换来。
8 解:懂得,理解。
4 谁知:有谁知道春的踪迹。
9 因风:顺着风势。
5 问取:呼唤,询问。取,语助
词。 10 蔷薇(qiáng wēi):花木名。品类甚多,花色不一,有
单瓣重瓣,开时连春接夏,有芳香,果实入药。

思想内容:

黄庭坚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放逐,尝遍世态炎凉,在这首词中词人将自己这独特的人生体验融
入“惜春伤春”的传统题材中,内心孤寂跃然纸上。

开头一个问句,道尽词人心中眷恋。无处寻春,不知归处,无人知晓,连歌声千回百转的黄鹂鸟因
无人能解而飘然离去。寥寥数语,写尽春的寂寞,也表达了词人心中无尽的惆怅孤独。

前人惜春词,多局限在春光不在而带来忧伤,黄词妙处在于突破前人藩篱,将“春”拟人化,赋予
“春”具体的人的特征,颇见新意,亦可见词人文思独到之处。

艺术特色:

风格清新,语言新巧 词韵隽永,耳目一新。

词风流宕豪迈 运笔曲折、跌宕起伏、引人深思。

情景交融、动静结合 惜春心情融入寻春之路,动中有静,妙趣横生。

8.1 秦观 《鹊桥仙 · 纤云弄巧》p115


15

纤云弄巧,飞星传
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 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
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
     柔情似水,佳期 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
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

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

乐呢。

1 纤云:轻盈的云彩。弄巧:指云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花样。

2 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3 银汉:银河。迢迢:遥远的样子。暗度:悄悄渡过。

4 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李商隐《辛未七夕》:“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
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5 忍顾:怎忍回视。

6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

思想内容:

秦观咏七夕的节序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赋予神话故事浓郁的人情味,讴歌真挚坚贞的
爱情。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上片写牛郎织女相会之景,两人在秋风白露之际久别重逢,短暂的相会如此细腻专深,胜过人间那
些轻佻的欢乐时刻。

下片写深情,牛郎织女美好而短暂的万般柔情,在不得不再次分离时迸发无限愁思。结尾两句“化
腐朽为神奇”的点睛之笔,以直白、豪爽又充满希望的语言作结,使全词异峰突起,可谓匠心独运。

艺术特色:

词境凄婉、实为抒情之绝唱

融情入景,景中处处见情。句句写天上仙星,句句喻人间真情,天人合一,遂成千古抒情之绝唱。

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将牛郎织女相聚的喜乐和相离的痛楚交织一体,自由卷舒又波澜层出。
词中有写景、有抒情、有议论,虚实相生,达至景、情、理三位一体的完美境界。

结尾构思超然脱俗

全词最动人处便是结尾的“空际转身”,一改前词多叹息牛女悲剧命运的悲情基调,化腐朽为神奇。

8.2 周邦彦《浣溪沙 · 雨过残红湿未飞》 p119


16

雨过残红湿未飞, 疏篱一带透斜晖。 春雨刚过,落红满地,沾地不起。

游蜂酿蜜窃春归。 一带疏篱,透过了星星点点的斜晖 。

游蜂采花酿蜜,它在傍晚时分窃香满载而归。
金屋无人风竹乱, 衣篝尽日水沉微。
室外风竹成韵,但所待之人未归,
一春须有忆人时。
室内的沉香经过一天的燃点 ,已经变得微弱
了。

整个春天只好在怀人的苦闷相思中度过。

思想内容:

春闺怀人词。上片写少妇从闺中往外看所见到的景象。暮春雨后,残花湿枝,没有随风飘落,似乎
留恋这美好春光,依依不忍离去。淡淡斜晖,透过疏篱把最后光辉洒向大地,也洒向残红。游蜂窃
得花香酿蜜,尚会归巢,可是自己思念的良人却音讯全无,如此凄景,对于这位忍受着青春消逝与
闺房寂寞的少妇,是一种敏感的刺激;不能不勾起她内心难以言状的感触。

过片,少妇的目光由室外转向室内。空间的转移,使她的情绪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乱的其实不是竹,
而是少妇心思。“金屋藏娇”的典故则比喻少妇似陈阿娇宠后被弃的悲剧处境。纵有华丽屋子、舒
适生活,没有爱人相伴,只有竹影青烟,更烘托出那份孤独感。

结句似应仍从闺中少妇着笔,进一步深化主题,但作者却不然,而是到第五句一笔顿住。第六句转
向用作者与读者的口气代闺中少妇剖白内心世界:“一春须有忆人时”。 结句轻轻点明怀人,如画
龙点睛,使全篇皆活了,这是作者用笔妙处。

艺术特色:

情景交融、浑然天成

上阕寥寥数句便展现一幅趣味盎然的春景图,一个“窃”字写活了蜜蜂采花情景,可谓“避俗出新
之笔”。下阕由景及情,动静结合,以风竹之动衬托金屋之静、沉香之微带出思人之盼。末句将感
情推至高潮,一切景语化作情语,情意绵绵,读罢意犹未尽。

结构严密、层次分明、语言清新

短短六句四十二字,即景抒情,前呼后应,含蓄动人。

8.3 李清照《一剪梅 · 红藕香残玉簟秋》p122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红藕香残,鲜艳的荷花凋谢了,从竹席上感
到深深的凉意,轻轻提起下薄纱罗裙,独自划着一叶
兰舟。天空中雁群排成队形飞回来,有没有传回谁的
17

家书?鸿雁飞回的时候,转眼间已是夜晚,如洗的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光倾泻在西楼,我这在这盼望着。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这是一
种离别的相思啊,你与我,相互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相思,这离愁,实在无法排除,刚从微蹙的眉间消
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1 玉簟(diàn)秋:意谓时至深秋,精美的竹席已嫌清冷。

2 兰舟:木质坚硬而有香味的木兰树是制作舟船的好材料。一说“兰舟”特指睡眠的床榻。

3 锦书:对书信的一种美称。
思想内容:

词人思念丈夫时寄送的作品。

首句以女性特有的敏感,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的体验捕捉到季节的变化。深秋时节,词人就别丈
夫,一个“独”字反衬出昔日与丈夫同游的快乐与而今的孤寂,便一厢情愿地盼望鸿雁为她捎来佳
音。秋夜月圆之际独自登楼,不着一字写愁而离愁自见。

过片以落花流水比喻易逝的青春、难再的盛年。上承对景怀人之意,下启直抒胸臆之情。

下片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超出前词偏执自我感受之弊,推及对方,强调了两方心有灵犀的默
契,温馨甜蜜,别有韵味。

结尾再抒情,传神地表达词人难以自拔的深思,读之使人更觉思念之深、感情之真。

艺术特色:

委婉细密、曲折动人

善于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细腻化入词中,将相思之情移入景里,字字写景,又字字动情。首句引领
全篇,渲染了深秋的凉意,还外化了词人内心的孤寂,很是引人入胜。

善用白描手法抒情

顺序写词人一天内所做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接着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营造一种目
断神迷的意境。过片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使词意不断,更让读者体会到词人感叹年华不再的愁思。

语言清丽、用笔锤炼

“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运用语言上对称所造成的“既一致又矛盾”的特点,由外而内,传神地表
达了浓烈的相思之情。看似脱口而出,实则千锤百炼。

9.1 岳飞《满江红 · 怒发冲冠凭栏处》 p130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
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 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
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 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
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 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
18

切。 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 切。
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
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
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
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
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1 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2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3 长啸:大声呼叫。

4 三十功名尘与土:三十年来,建立了一些功名,如同尘土。

5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6 等闲:轻易,随便。

7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 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8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一说是位于邯郸市磁县境内的贺兰
山。

9 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思想内容:

岳飞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开头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的“怒发上冲冠”,表明这
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不
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翻助郁闷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
抒此万斛英雄壮志。着“潇潇雨歇”四字,笔锋微顿,方见气度渊静。

开头凌云壮志,气盖山河,写来气势磅礴。再接下去,作者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
月”十四个字,如见将军抚膺自理半生壮志,九曲刚肠,英雄正是多情人物。功名是其所期,岂与
尘土同埋;驰驱何足言苦,堪随云月共赏。(此功名即勋业义,因音律而用,宋词屡见)试看此是
何等胸襟,何等识见! 令人肃然起敬。

过片前后,一片壮怀,喷薄倾吐:靖康之耻,指徽钦两帝被掳,犹不得还;故下言臣子抱恨无穷,
此是古代君臣观念。此恨何时得解?功名已委于尘土,三十已去,至此,将军自将上片歇拍处“莫
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勉语,说与人体会。雄壮之笔,字字掷地有声!  

艺术特色:

气势磅礴、结构严谨

岳飞“精忠报国”的誓言,舒放自如,有极强的感染力。除了出色的填词技巧,也是心中收复河山
的一腔热忱。英雄的热血和生命的铿锵有力,痛快淋漓地抒发壮怀激烈的报国热情。

风格豪放

壮志凌云之气毕现,多角度的英雄形象取得先声夺人之效。
19

9.2 陆游《卜算子 ·驿外断桥边》 p136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 驿亭之外的断桥边,梅花自开自落,无人理睬。暮色
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
雨的摧残。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
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对百花的妒忌与排
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
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1 著:值,遇。

2 一任:完全听凭。 

3 碾:轧啐。

思想内容:

这是陆游的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

上片写梅花的孤寂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
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
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高洁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
依旧保持着清香。词人托梅寄志,既是歌颂雪梅的卓然不群,也包含着对自己生命精神的写照和期
许。这里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
的崚崚傲骨。

陆游的友人陈亮有四句梅花诗说:“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写出
他自己对政治有先见,不怕打击,坚持正义的精神,是陈亮自己整个人格的体现。陆游这首词则是
写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兀傲形象。有人认为在宋代,这两首是写梅花诗词中最突出的好作品。

艺术特色:

托物言志 借寂寞绽放的早梅表达词人高洁情怀和坚贞气节。

情景双绘 整个上片,乍看句句写梅,实则句句以梅自况。效果动人。

比兴手法 下片以梅自喻,将写景与写人交织一处,借歌颂梅花之高洁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的心
志。

9.3 辛弃疾《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 p138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愁苦的滋味,
为赋新词强说愁。 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
为了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 现在总算尝尽了忧愁的千般滋味,
天凉好个秋。 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
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思想内容:

全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
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和人生体验的变化。
20

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是上片的核心。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深受北方
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
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爱上层楼”,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
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也只有不懂忧愁为何物时才有兴致登上高楼,效仿前辈的文人雅
士们抒发一下所谓的忧苦之情。

下片时,话锋一转到了如今,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
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恢复
大业。谁知,南宋政权不仅让他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
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这所有的愁绪着重体现在这里的“尽”字,它包含着作者许
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

艺术特色:

构思奇特

少不更事的轻狂和深谙世故的缄口形成鲜明对比,从生动真切的感受中体会到作者无处诉说的愤懑
忧愁。结尾一句实是神来之笔。

善用叠句

两句“爱上层楼”生动表现不涉世事的轻狂少年形象;两句“欲说还休”极致地渲染了心中的悲愤,
也曲折地反映现实的险恶。

10.1 姜夔《鹧鸪天 ·肥水东流无尽期》 p146

肥水东流无尽期, 肥水汪洋向东流,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早知今
当初不合种相思。 日凄凉,当初真不该苦苦相思。梦里的相见总是
梦中未比丹青见, 看不清楚,赶不上看画像更加清晰,而这种春梦
暗里忽惊山鸟啼。 也常常无奈会被山鸟的叫声惊起。

春未绿,鬓先丝, 春草还没有长绿,我的两鬓已成银丝,苍老得太
人间别久不成悲。 快。我们离别得太久,慢慢一切伤痛都会渐渐被
谁教岁岁红莲夜, 时光忘去。可不知是谁,让我朝思暮想,年年岁
两处沉吟各自知。 岁的团圆夜,这种感受,只有你和我心中明白。

1 肥水:源出安徽合肥西南紫蓬山,东流经 4 春未绿:本词作于正月,这时气候很冷,草未发
合肥入巢湖。 芽,所以说春未绿。

2 种相思:种下相思之情。 5 红莲:指灯笼。欧阳修元夕词有「纤手染香罗,剪
21

3 丹青:泛指画像。 红莲满城开遍」之句。

6 沉吟:沉思。

思想内容:

这首怀人词记元宵之夜的梦中情事。时光往往能把一切冲淡。当初痛不欲生,以为今生休矣之事,
待到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也许只有淡淡的伤感了。姜夔在此词中展现出来的情感却不同。

上阕抚今追古,二十多年前,词人曾逗留淮南合肥,于勾栏坊曲间结识善弹筝琶的姐妹,此后虽天
各一方,词人旧情难以自抑,岁岁红莲夜,依旧是两处沉吟,这是一份何等浓烈的情感!

下阕抒发梦醒后的感怀,词人被流光抛掷,当初轻狂多情的少年如今已是鬓发如丝的中年人,不知
心上人的下落,更不能相见,悲伤沉入心底,不堪重负。“别久不成悲”,不是不悲,而是悲痛已
沁入心骨。结语“两处沉吟各自知”,出之以淡语,是怕触动更多的心思,还是以淡雅写深挚?白
石自有匠心。

艺术特色:

化抽象情思为实物 首句以流水起兴,滔滔不绝,“种”字表示多年情思已深入骨髓;
“不合”则显示饱受折磨的情思之深。

语取对照、情抱奇悲 绿春白鬓表示物是人非的休戚,富象外之致。

结尾余韵无穷 “两处沉吟各自知”,余韵袅袅,回味无穷。

意境空灵、语言清新 全词以短语写长情,别有一番清峭隽永之情韵。

10.2 朱淑真《蝶恋花 ·楼外垂杨千万缕》 p150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 楼外的垂杨千丝万缕,似乎想借此系住已然远去
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的春日。在那和风而舞的杨柳,仿佛想要随春而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 去,找到春天的归宿。
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春残之时,花落草长,鲜绿覆满山川。只听到
远处杜鹃鸟的凄厉叫声。杜鹃即使无情,也在悲
鸣春去的人间之苦啊。进酒赠春,春却依旧漠然
而去,只是到了黄昏时候,落下一片漫天的大
雨。

1 犹自:仍然。

2“绿满”句:在漫山遍野茂密的丛林中听见了杜鹃的叫声。

3“莫也”句:(鸟儿)莫非也因为人间的愁苦而忧愁吗? 苦:又作“意”。

4 潇潇雨:暴雨、疾雨。潇潇是雨声。
22

思想内容:

宋代惜春词作中别具一格的佳作。

上片抒发对春的眷恋之情。楼外的杨柳垂下千万缕柳丝,想把春天系住,可是尽管杨柳多情,春也
无意“少住”。柳絮随风,春归何处?外写杨柳,内抒孤苦,以柳自喻青春不再,心灵无处憩。

过片承上启下,“杜宇”意象使“惜春”之情过渡到“伤春”。

下片描绘暮春景致,抒发伤春感怀。绿满山川,杜宇声声,潇潇暮雨,春将归去,令人不胜眷恋。
风雨凄凄,更见词人内心惆怅与悲凉。

艺术特色:

以丰富的想象力和贴切的拟人手法寓情于景

独有一份女词人的巧思妙想与慧心深情。杨柳的留春随春,就是词人对好春的不舍与依恋。

笔调委婉多姿、描写细腻动人

以一连串凄凉意象突出伤春之叹和惜春之情。读之耳目一新、韵味无穷。

语言质朴自然、立意新奇

全词了无雕琢痕迹,结构层层递进,意境清幽,抒情委婉,悱恻缠绵,深沉含蓄。值得细细咀嚼。

10.3 吴文英《唐多令 ·何处合成愁》 p154

何处合成愁? 怎样合成一个“愁”字?是离别之人的心上
离人心上秋。 加个秋。纵然是秋雨停歇之后,风吹芭蕉的叶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 片,也吹出冷气飕飕。别人都说是晚凉时的天气
有明月、怕登楼。 最好,可是我却害怕登上高楼,那明月光下的清
年事梦中休。 景,更加令我愁绪滋生。
花空烟水流。 以前的情事如梦一样去悠悠,就像是花飞花
燕辞归,客尚淹留。 谢,就像是滚滚的烟波般向东流去,群群的燕子
垂柳不萦裙带住, 已经飞回南方的故乡,只有我这游子还在异地停
漫长是、系行舟。 留。丝丝垂柳不能系住她的裙带,却牢牢地拴住
我的行舟。

1 心上秋:合起来成一“愁”字。两句点明“愁”字来自惜别伤离。
2 飕飕:风雨声。这句是说即使不下雨,芭蕉仍然发出飕飕的秋声。
3 年事:往事。这两句是说往事如梦,似花落水流。
4 燕辞归:曹丕《燕歌行》“群燕辞归雁南翔”。 客:作者自称。 淹留:停留。
5 萦:旋绕。 裙带:指别去的女子。
思想内容:
全篇以明畅清新的文字抒写游子悲秋之情和深重的离情别绪。

上片写眼前景色,触景生情,抒发离别之愁。开篇即提出一问:什么情况是最使人忧愁的?接着便
回答一句“离人心上秋”,不仅点明了分别的季节,还别出心裁地表现了自己此时悲凉的心情。
“心上秋”三字,把秋天的萧瑟和内心的悲凉紧密结合起来,让人感到秋天更寒冷,心情更悲凉,
颇为新奇。芭蕉叶在风雨中摇曳,让词人又徒添了几分愁苦和凄凉。“飕飕”不仅是描写风吹芭蕉
叶的情景,实际上也是词人内心的真实感受,是自然景物和他的情感的交融。“都道晚凉天气好”
23

一句虽然写得直白,却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将词人沉郁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本是个合家
团圆的日子,词人却不得不承受离别之苦。此情此景,站在高楼上远眺的词人,想到自己即将踏上
遥远的征程,其内心的不舍和愁苦越是一发不可收拾,愁不堪言。

下片承上启下,继续抒情。所不同的是,下片的情感较之上片更为深广,既有对友人的不舍,也有
对年华已逝的惋惜。开篇词人直抒胸臆,以一句“年事梦中休”表达流水无情、年华不再的感叹。
“花空烟水流”的比喻非常形象逼真,营造了一个美妙的境界,给人一个随意想象的空间和一种完
美的视觉享受。秋深燕归是自然景象,表达了词人在外漂泊、回不了家的痛苦;连垂柳也不能把词
人与家人系在一起,就更痛苦了,这两句表现了词人离别在际的复杂心情和无限愁绪。

艺术特色:

曲调哀婉缠绵、表达曲折含蓄

全篇主旨一个“愁”字,写景抒情皆浸润着淡淡忧愁。悲秋之愁,加上韶华不再、故乡难归之恨,
交杂一处。

造句奇特

开篇用“拆字法”,将悲秋之愁渲染成离别愁绪,更见愁深。

语言隽永含蓄

内容自然深刻,字字情深意切。各种凄冷意象和鲜明对比诉说着一个“永恒的流浪者”的苦境。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