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 读史札记·

克里斯蒂娜· 德· 皮桑及其“妇女城”思想

李 霞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些概念 ,是与但丁、彼德拉克、达芬


奇等文学家、艺术家联系在一起的。 以往国内对于这一时期欧洲思想文化的研究 ,也主要着眼
于这些人文主义者以人性反对神性的反封建思想 ,以及他们身上体现的近代资产阶级的革命
性。 然而 ,在当时的欧洲社会 ,还有这样一类思想家: 他们同样受到贵族和古典文化的影响 ,他
们的思想在当时同样走在时代的前列 ; 但与我们通常所谈论的人文主义者相比 ,前者思考的内
容更加贴近当时的现实生活 ,他们的作品更加通俗易懂 ,以直截了当的文字提出了一些具有启
蒙意义的思想 ,教导人们如何为人处世。对于这一类思想家 ,国内学者在研究中很少加以注意 ,
而一般人对他们的了解就更加少得可怜 ,几乎都把他们给遗忘了。
克里斯蒂娜· 德· 皮桑 ( Ch risti ne de Pi za n, 1365? — 1430? )就是这样一位几乎被人遗忘
了的女性思想家。 她生活在文艺复兴早期的西欧 ,一生用法语写作 ,著述甚丰 ,流传下来有 30
多部诗歌和散文 ,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历史、宗教、伦理等多个方面。 1405年 ,她先后完成了
《妇女之城》和《妇女的三个美德》两本书 ,里面集中反映了她对女性生活的思考和见解—— 即
以美德为核心的“妇女城”理论。
在《妇女之城》一书里 ,克里斯蒂娜构想了一个完全由女性来统治和保卫自己的王国——
“妇女城”。 “妇女城”中没有任何男性 ,居民们不再有丈夫、孩子和父母 ,她们不需要考虑婚姻 ,
不用生孩子 ,没有土地财产 ,也没有吃饭穿衣之忧。在这里 ,等级的藩篱被打破了 ,妓女、平民和
贵妇比邻而居 ,住在城中宽阔大街两旁的房子里。时空的距离不会阻碍城中居民的相聚。古典
的 ,现代的 ,东方的 ,西方的 ,城中的居民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和时代。这又是一座永恒的城市 ,居
民们也将在这里获得永生 ,不必为生死担忧 ,也不用离开这里 ,只有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高
贵女性 ,源源不断地进入这座城市。 “妇女城”是一座带有乌托邦色彩的理想王国。
女性进入这座“城市” ,不是出于被迫的选择 (如遭到了男性的抛弃 ,或者失去了丈夫和兄
弟 ) ,而是因为她们自己的行为事迹有着过人之处 ,体现了女性的美德。克里斯蒂娜不是通过烦
琐冗长的思辩 ,而是以大量的事实 ,说明了女性美德的方方面面: 勇敢、智慧、审慎、孝顺、执着、
慷慨、真诚、忠诚、贞洁、婚姻之爱、信仰之爱。这些具体方面的背后 ,体现的是理性、忠实和正义
这三项基本原则。克里斯蒂娜以中世纪文学中常用的寓言手法 ,把它们形象化为三位女神。她
们是“妇女城”的建造者和城中居民的挑选者 ,但是 ,她们不像人间的国王和教皇那样手握权
杖 ,而是各自拿着镜子、直尺和上帝赐予的精致金器 ,因为美德不需要权威。
当然 ,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是“妇女城”的居民。 在克里斯蒂娜看来 ,能够进入妇女城的也
克里斯蒂娜· 德· 皮桑及其“妇女城”思想 119

就只有 100多位。以美德为标准 ,她严格区分了“高贵女性” ( ladi es)和“一般女性” ( w om en)。女


性的高贵在于她们自身的美德。在这里 ,克里斯蒂娜发掘出了一个对于女性而言具有启蒙意义
的思想宝藏—— 即女性的美德。 它不是一些外在的非获得性特征 ,例如年龄、容貌、出身等 ,也
不是抽象的概念 ,而是一种崇高的生活方式 ,即通过积极的自我修养和完善 ,来达到个人的内
在优秀和社会成就的有机统一。在此之前 ,几乎没有哪一位男性—— 包括那些传统意义上的人
文主义者—— 曾经从人类品质这一高度 ,给予过女性这样高的认可和期待。而从此以后 ,女性 ,
至少那些“高贵女性”也将可能同男性一样 ,拥有人类的众多美德 ,让这些美德去指导自己的行
为 ,从而为女性自身赢得荣誉 ,并且为他人乃至整个社会带来益处。
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对城外一般女性的放弃。城中高贵女性的行为和事迹给她们提供了信
心。与其说“妇女城”的功能在于为女性提供现实的保护 ,还不如说它的意义在于为女性提供了
一种作为精神支柱的强大信念 ,和一个可资学习和借鉴的典范。对女性来说 ,重要的是以“妇女
城”所体现的美德为指导 ,以城中居民为榜样 ,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地改造自身 ,获得自立和自
强 ,从而尽力去实现理想人生与现实人生的和谐统一。
在《女性的三个美德》一书中 ,克里斯蒂娜从女性的实际生活情况和切身利益出发 ,把“妇
女城”的美德具体化为种种建议和忠告 ,提出来供那些生活在不同社会等级的女性参考。 克里
斯蒂娜认为 ,对于她们来说 ,重要的是“首先应该认清自己 ,了解自己身体的强弱 ,了解自身脆
弱的倾向 ,然后根据上帝所召唤的天职 ,找到合适的生活方式” ①。 一位女性若有缺点 ,就应该
积极改正。 克里斯蒂娜劝告贵妇不要沉迷于生活的享受 ,不应该懒惰 ,而应该早起 ,布置好房
间 ,监督所有的人按时到田间劳动 ,礼貌地对待身边的仆人 ,不应该粗鲁地呵斥他们。女性之间
应该相互团结 ,不要相互散播谣言 ,不要嫉妒 ,因为嫉妒只会给自己带来痛苦。 对于丈夫的不
忠 ,或者是某个敌人的嫉妒 ,她要“假装没有注意到” ,以牙还牙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不要轻易
地相信那些所谓求爱者的忠诚爱情 ,因为它将损害自己的名誉 ,也将损害那些与她有关的人
—— 丈夫、朋友、亲戚。年龄的差距会带来不同的认识和行为 ,因此 ,年长的妇女要宽容 ,年轻的
妇女则要尊重长者。 应该明辨是非 ,分清谁是朋友 ,谁是敌人 ,以求用正确的方式来待人处世。
在这里 ,克里斯蒂娜提出的是非常温和的改造女性的建议。她所提出的女性自身积极修养
和完善的方案 ,是与既有的社会秩序紧密相连的。她承认男女社会角色和地位的差异。她建议 ,
在贵族阶层当中 ,当丈夫出门作战或者处理公务时 ,妻子应管理好庄园及家庭内部的事务 ,了
解财政收支状况 ,量入为出。当王后或者领主的妻子想对丈夫施加影响时 ,她应该小心谨慎 ,讲
究策略 ,最好是在私下里提出来。
同时 ,她也承认社会等级的差异。不同的社会等级 ,意味着不同的成长环境和生活方式 ,需
要处理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因此 ,就妻子而言 ,领主妻子的职责 ,是在丈夫和臣民之间扮演一个
和解者的角色。 当税收加重臣民的负担 ,臣民因信任她而向她陈述怨情时 ,她应和善地接待他
们 ,仔细耐心地倾听他们的不满 ,在明智、坦诚的人相伴下 ,为丈夫的行为辩解。 如果发生了叛
乱 ,她应尽力去实现和平。 当领主之间有矛盾时 ,做妻子的应帮助丈夫去恢复他们之间的正常

① 克里 斯蒂娜· 德· 皮桑: 《妇女的三个美德》 ( Ch ri sti ne de Pi zan, The Treasure of t he Cit y of La dies or the Book of
th e Three Vir tues ) ,企鹅丛书 1985年版 ,第 45页 .
120 世 界 历 史 2000 年第 1 期 

关系。对教会里的各级人士 ,她应邀请他们来做客 ,请他们吃饭 ,处理好人际关系。商人的妻子


不应奢华 ,以致于超过了贵妇的生活标准 ,而应当使自己的穿着装饰和举止行为适合于自身的
等级。 农民和工匠的妻子 ,则要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以帮助丈夫的工作。 佃农的妻子要多
劝丈夫种好地、养好牲口 ,按时向主人交租。穷人的妻子则要劝穷人安于贫困 ,把未来寄托在美
好的天国。
总之 ,克里斯蒂娜清醒地认识到了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对不同女性的影响 ,但是 ,她并不
主张打破既有的社会关系 ,而只是希望每个等级的女性在既有的生活范围内处理好自己需要
面对的问题 ,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 ,同时也为保持社会秩序与平和尽到一份自己的职责。
对于克里斯蒂娜的妇女思想 ,西方学者已经进行过一些研究。早在 1787年 ,梅耶· 德· 克
拉蒂奥 ( M lle de Keradi o)便把克里斯蒂娜看作是第一位女性主义作家。 这一观点为以后大多
数女性主义批评家所接受。 萨拉罕· 洛桑 ( Sarah Law so n)则称赞她为“法国早期杰出的文学
女性 ,欧洲第一个职业女作家”。更有人把她看作为近代早期的第一位女权主义者 ,认为她第一
个勇敢地站出来反对那些厌恶、轻视女性的人 ,在一直是男性争吵不休的文学领域里扬起了女
性的声音。 但也有人认为她是一位保守的思想家 ,作品冗长 ,语言简单 ,“思想意识模糊不清” ,
“只是对既有观念的编纂”。由于在“玫瑰之争”中 ,她的反对者中包括了当时最杰出的几位人文
主义者 ,因而 ,她又被有些人视为一个反人文主义者 ①。
的确 ,在一个或者视女性为敌人 ,或者将其贬低为工具的时代 ,克里斯蒂娜代表女性发出
了自信的声音。“女人或者男人 ,谁有最伟大的美德 ,谁就更高贵。一个人或者伟大 ,或者渺小 ,
不在于性别 ,而在于其行为和美德是否完善。”②但是 ,我们若仅从性别角度来解读她的思想 ,
显然不能真正理解这位生活在文艺复兴早期的女性。从她生活的时代环境来看 ,至少有三种文
化曾经进入了克里斯蒂娜的生活和视野 ,并对她的思想形成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一是古典文化。她的父亲托马斯· 德· 皮桑 ( Tho mas de Pi zzano )出生于意大利的波洛尼
亚 ( Bolog na) ,在波洛尼亚大学获得了医学学位。在那里教授星象学不久后 ,他成为威尼斯共和
国的市政顾问。 此时的威尼斯 ,已是一个繁荣富庶的城市。 彼德拉克和薄伽丘经常访问那儿。
《妇女之城》里的不少女性 ,就直接取材于薄伽丘的《论著名女性》一书。
二是欧洲的贵族文化。在幼年时 ,克里斯蒂娜来到巴黎。 14世纪末时巴黎已成为西欧的文
化和教育中心。 巴黎大学汇集了许多欧洲知名的学者。 曾与克里斯蒂娜在“玫瑰之争”中并肩
作战的让· 热尔松 ,就曾经担任过巴黎大学校长。在以文为生的日子里 ,她穿梭于宫廷中 ,参加
各种宴会、沙龙 ,采访宫廷人物。她还写了一些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和诗歌 ,也因此结交了一些
贵族人士。 她把自己的书献给众多公爵和贵族 ,受到了他们的青睐 ,从他们那里得到大量礼金
和赏赐。

① 有 关克里斯蒂娜的研究状况 ,可以参阅以 下资料: 《妇女之城· 序言》 ; 《女性的三个 美德· 序言》 ; 陈 振尧主编: 《法


国文 学史》 ,外语教学 与研究出版社 1989 年版 ; 艾娃· 马丁 · 桑托里、德罗 西· 温尼 · 兹蒙曼 主编: 《法国 女性作
家》 ( Eva M ar tin Sant oi r& Do ro thy W ynn e Zi mmerman, eds. , French Women Wri ters ) ,格林伍德出版社 1991年版 ;
克里斯蒂安娜· 克拉比施· 祖伯 主编: 《西方 妇女史》 ( Ch ris tiane Kl apis ch-Zuber, ed. , A Hi stor y of Women in the
West )第 2卷 , 哈佛大学贝克奈普出版社 1992年版 .
② 克里斯蒂娜· 德· 皮桑: 《妇女之城》 ( Ch ri st ine de Pi zan, The Ci ty of Ladies) ,纽约 1982年版 ,第 24页 .
克里斯蒂娜· 德· 皮桑及其“妇女城”思想 121

三是市民文化的影响。 中世纪后期 ,西欧社会发展迅速。 过去曾经是乡村和森林的地方 ,


大量城市成长起来。除了封建关系以外 ,建立在商业和货币交换关系基础上的新型网络体系开
始出现。 在克里斯蒂娜笔下 ,就有新兴商人的豪华奢侈生活场景 ,以及他们的妻子在社交场合
盛气凌人的形象。
可以说 ,克里斯蒂娜的家庭及其个人 ,是属于走在时代前沿的那一类人群 ,对于新兴的人
文主义文化潮流 ,她有着相当的接触和感知。 在这种环境下 ,她生活和思考的内容都浸染上了
这一文化潮流的某些特征 ,从而使她自己也成为这一潮流中的一份子。
与此相关的是 ,在“妇女城”思想中 ,克里斯蒂娜所关注的不仅仅是个体的女性 ,她更关注
居于社会网络中的女性如何去处理好与丈夫、孩子、朋友、家庭 ,乃至周围所有人的关系。 她明
白地说出她认为对的行为和认识 ,希望人们改正错误的行为和认识 ,这其中体现的 ,是对社会
现实的深切关注。 当时的西欧社会 ,由于新兴阶层的崛起和新思潮的出现 ,导致了原有的社会
呈现失序、甚至是混乱状态。面对这种现状 ,克里斯蒂娜试图以自己的文字和思想 ,为规范社会
秩序、实现社会和平作出一份努力。
如果我们留意一下同一时期的其他作品 ,就会发现这样一种关注不只体现在克里斯蒂娜
的作品中 ,它同样体现在巴巴罗的《论妻子的职责》、卡斯蒂里奥的《廷臣论》等上面。 在某种意
义上 ,他们可以看作是一个共同的群体: 他们关注现实社会和人们的实际生活 ,直接提出了许
多具有启蒙意义的温和建议 ,试图以这些建议来逐步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和道德观念。他们作
品的表达方式是直接的 ,他们的观点和主张都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 ,不像但丁、彼德拉克等人
那样拐弯抹角 ,因而 ,他们的作品更加通俗易懂。 从关注的内容和表达的方式来看 ,他们与但
丁、彼德拉克等人都形成了明显的区别。
如果说 ,但丁等人代表了文艺复兴文化思潮中倾向于精英文化的一个方面的话 ,那么 ,像
克里斯蒂娜这样的一批人 ,就可以被看作是文艺复兴文化思潮中倾向于大众文化的另一个侧
面 ,一个迄今为止还不怎么为我们所了解的侧面。这个侧面亦是文艺复兴文化思潮的一个组成
部分。 对于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文化 ,以及后来的资产阶级启蒙文化 ,它都是研究者所不
能够忽视的重要内容。只是 ,由于种种原因 ,长期以来 ,它都被我们忽略了。本文在这里仅对克
里斯蒂娜及其思想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 ,提出了一个思路 ,具体的考察和论证还有待于今后进
一步的探索。

   [本 文作者李霞 ,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 ]

(责任编辑: 赵文洪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