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

1883 年上海金融恐慌:历史与启示

赵磊 孙晨俊 张旭
摘 要:
1883 年,清光绪八年到九年,中国发生了近代历史中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金融危机。
危机从上海爆发,进而波及全国,给当时政权和经济都面临着严峻考验的中国带来了不
小的冲击。本文试图从对历史的分析出发,将金融危机的根源和发生发展的原因总结出来,
并得出对于当今金融发展的一些启示。和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排除了意识形态层面的情
感褒贬,单纯从现代金融学的观点和视角对历史进行了理论解读,并从国际贸易、国内工
商业和国内金融业三个层次对金融恐慌做出系统的考察。

关键词:
1883 年,金融恐慌,国际贸易,近代工商业,金融体制

正文:
一、1883 年上海金融恐慌的过程分析
1883 年,即清光绪八年到九年,中国发生了历史上第一次现代意义的金融恐慌。危
机从当时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 58.5%的上海爆发, 1并且迅速波及全国,给正处于政治和
经济危局中的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光绪八年旧历年底,即 1883 年初,一些丝商因资
金周转不开纷纷倒闭,使得 40 多家为丝商提供资金的钱庄受到影响。市场上的银根立刻
陷入紧俏。加上 1883 年 7 月左右的股市低迷,以及 1883 年年底胡雪岩和徐润两大官商的
破产,牵连大批钱庄倒闭。金融恐慌十分严重,并使得当年的贸易几乎全部停顿。2
这次金融恐慌的影响非常巨大,在股市方面,金融危机使得民众对于股票产生恐惧
和厌恶心理,进而令中国的股市难以继续发展;在贸易方面,危机给当时中国的传统农
产品贸易商带来了巨大打击;在金融业发展方面,中国本土的银行机构之一的钱庄遭受
集体性的打击,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
对于这次金融恐慌的研究和分析,需要基于对于事件本身的梳理:经过梳理,我们
认为这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和扩大,主要是由四股力量组成的。它们分别是:银洋投机造成
的市场银根吃紧、股票市场的低迷、商人贸易失败和崩溃以及中法战争对市场心理的影响。

1、银洋投机造成的市场资金动荡
清代的基本货币制度是白银和铜钱平行流通的复本位制。但到了 18 世纪末开始,外
国银元逐渐深入中国内地,形成选用货币制。(详见附表<清代货币制度与货币流通简表
>)在当时两银并用的背景下,银两对应利率为银拆,而银元对应利率为洋厘。在上海市

1
余捷琼,《1700-1937 年中国银货输出入的一个估计》,(北京:商务印书馆,1940),第 16 页
2
参看《中国金融通史 第二卷 清鸦片战争时期至清末时期(1840-1911 年)》,(北京:中国金融出版
社)
场上,对银两与银元的需求并不一致。因此,银拆与洋厘背离,形成两种行市,这为投机
分子提供了追求暴利的途径。3
银两 银拆

VS
.
银元 洋厘

银两、银元投机关系图
这种银洋投机活动造成金融市场上的资金动荡。比如,当洋厘高于银拆时,钱庄通过
释放银两,收回银元来进行投机。而内地习惯使用银元的商人就要遭受银元供给不足和高
利率的双重负担。实际上,在 1883 年初,一些丝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破产,进而累及钱
庄,从而引发了金融危机。

2、股票市场的低迷和崩溃
股票市场的低迷不是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但却对金融危机的加剧产生了巨大
影响。即使其他因素不发生问题,股票市场的崩溃也足够对当时的金融业造成伤害。
1873 年,轮船招商局创办,首先采用了股份制的融资方式。由于政府运用自己的资本
保证了股息的发放,使得股票的信誉在民间树立。1873 年到 1883 年这十年间,有至少 15
家煤矿、金属企业来上海进行股票融资。上海的股市到 1883 年时,达到了高潮。尽管各融
资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为外界明确披露,但股民仍然疯狂购买股票,股市的泡沫形成并迅
速扩张。到 1883 年,由于经济形势的下滑,股民纷纷抛售股票,终于造成了股票市场的
崩溃。由于这其中有不少人是通过钱庄贷款而进行买空投机,因此股市的低迷进一步加剧
了资金市场上的银根吃紧,也就进一步加深了金融危机的影响。

3、商人贸易失败
商人的贸易失败,主要指的是胡光墉为代表的中国丝商与外国商人竞争的失败。胡光
墉的破产,导致了其在全国的阜康钱庄一起倒闭。与他有债务关系的钱庄均受到了冲击。
使得大规模的金融危机爆发,并延伸到全国。通常将胡光墉的生丝贸易战的失败认为是
1883 年金融恐慌的主要原因。下面较为详细地叙述一下胡光墉生丝贸易失败的过程。
光绪初年,连年频繁的气象灾害让农产品,包括生丝产量很不稳定。4依藉左宗棠的势
力发展起来的官商胡光墉在此期间更是操控本地市场迅速扩大市场份额,成为国内生丝
行业的领导者。当时中国的生产力还较原始的情况下,而欧洲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已经逐
渐进入机械化时代,生产能力和产量在逐渐扩大。虽然中国的生丝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失去
了竞争优势,对外贸易的议价能力已经低于外国商人,而中国商人一味认为对外贸易中
丝价的降低是外国商人为了打击中国而进行的有意压价。根据一份《英国国会文件》,1882

3
同上,367-370 页
4
《清史稿》第 4 册,纪
年 9 月份,上海的普遍丝价比英国本地的上等丝价格还高 1 先令 1 便士,外国商人没有理
由出高价进口中国生丝。 51882 年,生丝产量低于预期,这被胡光墉等本土生丝商人看作
一个巨大投机的商机,从而纷纷控制货源,囤积生丝。而欧洲的生丝正常丰收,中国丝商
的投机活动没有成功。同时,茶叶市场出现类似现象,中国茶叶和印度茶叶的竞争中失败,
汉口的茶商因周转不灵转向上海吸收资金。到年底,上海的钱庄中资金已经十分紧张。这
给丝商增加更大的困难,1883 年 1 月,金嘉记钱庄最终倒闭了,与之关联的有四十多家
钱庄。金融震荡开始迹象明显。
而胡光墉由于产业庞大,且有官僚资金支持,没有倒闭。从 1881 年开始到 1883 年中
大量收购囤积了 14000 包。61883 年中国由于自然灾害,生丝歉收,胡光墉坚守高价,试
图彻底从洋商手中夺回生丝价格的控制权。继续遭遇失败,最终不得已将所囤积的生丝低
价卖给洋商,12 月 1 日,终于破产。上海道邵小村观察向胡光墉征缴军饷,胡光墉“靳不
之予”。7消息传出,存款者聚集胡光墉的钱庄取款挤兑。导致胡光墉在各地的阜康钱庄全
部闭歇。至此,危机前上海的 78 家钱庄倒闭了 20 家。

4、中法战争对市场心理的影响
1883 年,上海的市场上已经开始出现了恐慌的症状,而中法战争的逼近又再次加深
了这个情况。受中法战争影响最大的,要数当时另一个大商人徐润。徐润是从经营洋行起
家,主要从事茶叶的贸易。19 世纪 70 年代起,徐润开始通过抵押地产来贷款投资房地产
行业。随着其地产购置规模的飞速上升,其贷款数额也达到惊人的数额。到 1883 年,总共
欠下 2522247 两的资金。83 年底法国兵船开到吴淞口,对拦截检查进出口船只。上海的商
人和百姓认为法国军队要进攻上海,纷纷逃走迁离,市场信心崩溃。8徐润的房地产资金断
裂,难以继续。由于钱庄纷纷逼债,徐润最终抛售了 2900 余亩地产。9徐润的失败同样波及
了上海金融市场的众多钱庄等。中法战争的爆发,造成了市场心理的崩溃,金融恐慌迅速
扩大,危机进一步加剧了。

经过上面对金融恐慌事件的细致梳理,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危机的根
源进行分析:
一是国际贸易环境。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影响了中国出口商的决策和行为。国际贸易
额间接影响了金融市场上的通货供给;
二是国内的工业发展状况。危机中重要一个部分是股市的崩溃,而当时采用股份制融
资的主要是国内的工业部门。所以需要分析工业部门发展的状况,采用股份制的原因和操
作中的问题,进而研究股市风潮的发生原因。
三是国内商业发展状况。由于商人的贸易失败在这次危机中起直接的作用,并且商人

5
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145 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
同上,146 页
7
《异辞录》卷二, 八十六页
8
徐润《徐愚斋自叙年谱》
9
杨二兰,《从徐润房地产投机看 1883 年上海金融风潮》,(<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 年,第 29 卷,第
1 期)
的投机给金融恐慌制造了背景环境,因此有必要从晚清商业发展的角度来对危机进行分
析。
工业和商业,合成工商业,共同组成了国内的实体经济。除此之外,还需对于虚拟经
济,也就是金融业的状况进行考察:
四是国内金融市场与体制。金融部门是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者和主要牵涉方。晚清的
金融制度十分纷繁,其中有一些隐含的制度问题是导致金融恐慌发生的根源。
下面就从这几部分来进行分析。

二、国际贸易环境与危机
1、中国当时的国际贸易地位和竞争力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的变化虽然不直接和金融危机有关,但它间接影响了中
国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商人的经营活动。由于当时的信息不够发达,本地的商人难以掌握国
际贸易环境,进而不能够对于贸易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一点在胡光墉囤积生丝导致巨亏一
例当中体现尤为明显。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壁垒降到非常低的程
度,外国进口商品的关税只有一个 2.5%的子口税。同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欧洲国家的
工业产品低成本,高质量的优势体现出来。而中国对外出口的产品,如生丝和茶叶,则从
开放对外贸易以来就一直在西方有稳定的市场需求。当时,中国和西方的国际贸易几乎很
好的吻合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中国的生丝、丝绸和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绝对优
势自不必提,不仅因为这些商品在当时是中国的特产,而且中国传统手工业的积累使得
该产品在中国生产时生产率更高。而西方,尤其是英国的工业品,如棉纺织品、呢绒、五金、
火柴和机器等,在中西贸易中同样具有绝对优势。就国际贸易理论来看,这种模式会相当
时间存在,但是不会再足够长的时间里存在。在当时中国的实践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但这个状况在 1883 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前渐渐地发生了变化。首先,中国的茶叶贸易
迎来了印度、锡兰及日本茶叶的激烈竞争。中国的茶叶在英国茶叶进口的份额逐年下降。而
19 世纪 80 年代开始,中国的生丝也开始遇到了日本的竞争。加之欧洲本土也开始有大规
模生丝生产,中国的生丝出口也受到了限制,贸易量不断下降。中国的传统农副产品在国
际市场上的价格也在不断降低中。10
而正是这个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使得中国商人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大大下降了。由
于信息的不发达,中国商人没有看清这一国际市场形势,从而没有在产业升级方面进行
投入,进而在国际贸易争夺中惨痛的失败了。

2、巨额贸易逆差的影响
由于中国的商品在国际竞争力的下降,以及欧洲工业品的竞争力加强,中国对外贸易
额逐渐呈现出巨额贸易逆差的状况。如下表
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货值统计(1877-1884 年)

10
参看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史教程》,(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单位:关两
年别 净进口 出口 入超
1877 73233896 67445022 5788874
1878 70804027 67172179 3631848
1879 82227424 72281262 9946162
1880 79293452 77883587 1409865
1881 91910877 71452974 20457903
1882 77715228 67336846 10378382
1883 73567702 70197693 3370009
1884 72760758 67147680 5613078
资料来源:《关册》统计。
巨额的贸易逆差产生了至少以下两点影响:第一,本国的金属货币大量外流,造成
本国通货的短缺。第二,外国的货币银元供给量在中国不断增加。而这两方面的影响又相
互作用,彼此加强。本国货币的供给不足,使得市场不得不依赖外国货币;而外国货币的
引进引起的银洋投机又加剧了本国市场上通货不稳的状况。
可以说,国际贸易大环境的这两个特点均给金融恐慌创造了条件。而真正主导了此次
金融危机的则是国内的工商业与金融业的发展。

三、国内工商业的发展与危机
1、工业:高市帐率的压力和风险
1873 年到 1883 年间,通过股票进行融资的企业均为工业企业。它们的发展特点直接
导致了 1883 年股市风潮的爆发。而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就是官督商办。也就是由国家首先
出资并进行监督管理,具体经营由商人负责。
虽然由于数据有限的缘故,这些企业的发行股数和市值难以计算。但一个明显的事实
是,这类企业在股票市场上融资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非常高的市帐率。以轮船招商局为
例,根据现有的数据来看。从 1874 年到 1882 年,公司的股东权益平均增加为 6.7%/年,
其中,最快的增长为 1880 年的 20.5%。11而该公司的股价从 1874 年的 100 两/股,增长到
1882 年的 231 两/股,增长了 131%。12考虑到公司股票数的增加,其市帐率至少也应在数
十倍以上,表明公司被严重的高估了。高市帐率给公司和股民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股市的
畸形繁荣必然会导致泡沫的破裂和股市的最终崩溃。
1)、官督商办企业:企业制度的弊端
高市帐率的组成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是公司股本增加过于缓慢,二是股票市场的炒
作过于严重。公司权益增长缓慢的第一个原因,和官督商办的公司制度有关。换句话说,
官督商办的企业制度是工业企业股权增加缓慢的根源。

11
计算依据: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第 168—
169 页表。
12
夏建圩,《近代中国第一次股票风潮研究》,(<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Jul.2006,第 26 卷,第三期)
官督商办企业有两大特点:
第一,成立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盈利。而这些企业成立的一大关键目的,由其性质
决定,就是收回利权,排挤外国企业。比如,“招商局是以鲜明的排外思想为基础建立的。
无论是从资金方面还是其他方面,它都受到有权有势的官员们的支持,而不接受外国股
东”。
第二,政府是企业实际的支持者。不但在企业组建到运营的过程中,政府的资金一直
是企业资本构成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且政府是工矿和军事产品的主要购买者。政府理应从
企业享受比外资企业更低的价格。
由上述两个因素决定了公司的盈利状况不能够发挥得很好,进而公司的权益增值就
非常缓慢了。

2)、工矿企业:发展易受限制
工矿企业股权难以增加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其企业自身的特点:即工矿企业易受到
自然资源的约束。
由于煤矿和地产都是利用尚未开发但存量有限的自然资源作为支撑,所以不能长期
发展。开采和利用规模越扩大,也只能是竭泽而渔,迅速进入瓶颈。比如地产业,起初徐
润投资地产是有商业眼光的,看准了中国开始对外开放带来的商机,但是如果一旦地产
买无可买,其持续经营就不能带来保障了。而继续投资,只能带来地产泡沫。再说轮船运
输,其由于商业贸易规模的限制,没有旺盛的市场,发展也很艰难。轮船招商局于同治十
二年招股,本拟招一百万两,而实际只招到四十七万两,直至光绪八年才招满。轮船招商
局在最初发展的时候,其主要支柱是包揽了上海至天津的海路漕运,经营一度陷入困境,
以至于光绪二年收购旗昌轮船公司使徐润觉得“商局根基可以从此稳固”。 13总的来说,
实体经济是晚清经济发展中的十分薄弱的环节,几乎没有能带动经济发展的工业和高利
润的行业。

3)、高资本成本
除了工业企业的利润难以增加的原因之外,公司融资的困难,和融资成本过高同样
也是公司股权难以增加的原因。
由于官督商办企业大体都是排除外资的,所以外国资本在公司建立时几乎从来没有
进入过公司的资本构成中。这样公司的融资渠道就大大缩小了。仅仅利用政府提供的资金
和从商户借贷来的资金并不足够,所以公司必须通过发行股票进行融资。然而,由于股份
制在中国民众中不受认可,公司只好凭借政府的信誉,用政府资金定期发放高额的股息,
来使得股民认可企业的股票。如招商局,就定期发放被称作“官利”的固定的一分利息。14
这种固定的高额利息支出成为工业企业普遍的巨大负担。
归根到底,公司信誉的不足使得公司不得不面临更高的资本成本。如下表

13
徐润《徐愚斋自叙年谱》
14
陈伟宁等,《近代中国第一次金融风暴》,(<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年 3 月)
1874-1884 年招商局利润分配
净利 2926665 100%
股息 970834 33.17
利息 1781191 60.86
其他 159077 5.44
余额 15563 0.53
资料来源:招商局各年帐略15
由此表可以看出,轮船招商局在 1874 年-1884 年间,其利润的 94%都用于支付股息和
利息。再除去其他支付外,公司的剩余收益仅仅占约 0.5%。根据剩余收益模型,公司的股
票价值可以大略估计:
P=100+100*0.005/r
如果要求回报率设定为 5%的话,股票价值就是 110 两。当然,当时的股东要求回报率
远远不会只是 5%。要求回报率越高,则股票价值就越应减小。然而事实上,股票价格却至
少在其价值的两倍以上。

4)、股票市价:投机与炒作
企业高市帐率的另一方面组成部分就在于公司股票的哄抬。上文已经证明了,当时工
矿企业的股票价格往往比其股票内在价值高两倍以上。这表明,股票被严重高估,股票市
场出现了虚假繁荣。
出现这个情况的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由于中国民众对股份制的不熟悉而产生的不理
性投机行为。一方面,股民受《申报》的舆论影响,蜂拥购买股票,将股票作为投机生财的
工具,“其意专在乎买卖股票,而初无意于公司。” 16另一方面,中国的公司看准股份制
融资之快之便,以莠充良,不管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猛吹自己的股票。 17市场的极度不
理性是公司和市场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的必然状态。晚清在公司和制度及其不完善,以及
法制没有发展的情况下,采取股份制的融资方式为投资价值很低的工矿企业融资。后果就
是产生巨大的金融泡沫,并最终导致危机。

2、商业:低经济附加值行业与投机盛行
可以看出,1883 年金融恐慌的发生,与金融和工商部门的各种投机密切相关:金融
市场上的银洋投机,商人囤积货物进行的贸易投机,以及资金融通市场上股民对于工矿
企业股票的投机。这些投机活动的最主要的参与者,就是晚清的商人。因为当时的国内金
融部门之一的钱庄多为商人所开,商人们不但在贸易战中进行贸易投机,而且通过钱庄
进行银洋投机,以及将资金贷出帮助股票投机。商人们所参加的这些投机活动都可以说是
不理性的。不理性的投机活动,出于商人追逐利益的市场规律,因此只能通过市场的规范

15
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第 179 页
16
上海《申报》,1883-6-3
17
叶世昌,《上海股市的第一次高潮和危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年第 2 期)
来尽可能消除。但商人的投机习惯还有更深的根源:那就是清代的商业的经营范围,都是
低经济附加值的行业。
清代商人进行贸易的主要商品有七大类:农业、林业、水产业、畜业、虫业、矿业和工
产业。18这其中前五项可对应我们今天说的农、林、渔、牧、副,即大农业的范畴。而工产品
包括纺织业、制器、食品消费品,这些产品长期来讲没有核心和本质技术变革,且都是简
单加工,利润率很低。矿产品贸易则取自有限自然资源,包括金属开采物、煤、宝石,它们
的产量没有保障,且不具长期发展潜力。而中国进行国际贸易的产品主要是丝、茶,还有
部分棉,均属农业产品。
农产品生产的主要特点就是很强的季节周期性、发展的缓慢性和因气象条件的不稳定
性。周期性导致从事农产品贸易的商人经营极具规律,不断重复日常经营,赚取微利。而
中国的农业经济是小农经济,农民没有集中大规模生产和机械化扩大产量的动力。因为农
产品需求不会随农业的快速扩大产量而扩大,相对固定,一旦产量骤增,必定谷贱伤农。
清代仍然以农业作为国之根本,顾及人口居众的农民的利益,政府也不会推行改革,推
广农业的集中化。也就是说,农产品的贸易不但程序固定,而且规模难以扩大。而气象等
条件引起的不稳定性给商人带来投机的机会,投机是商人藉以突破日常经营,快速盈利
的途径。长期以来这种贸易格局使商人形成了投机的习惯。晚清商人贸易的投机模式如图 1
所示。

由于气象预测的不足和困难,让商机不会提前被预测和发现,而一旦投机机会确实出现,
18
徐柯编《清稗类钞》第五册二二八零页,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4.10(2003 年重印)
商人们便开始不断追加投机。直至商机失去,价格却没立马下跌,商人们没有及时撤资,
就导致最终由于积货过多而最终失利。如果失利不至于破产,则往往继续往常的经营。而
甚至有时这些商机没法被部分商人抓住。这个投机模式是从清朝历史中许多商业案例中抽
象出来的。
长期形成的投机习惯在清代商人中延续下来了。即在对外开放后,进行国际贸易的时
期,商人们仍然重复这上述的投机模式。这是因为农产品和低附加值的商品获利能力有限,
且出口规模难以扩大,因为外国对中国农产品的需求也随着贸易打开很快饱和,且农产
品具有可替代性,即如丝和棉,非独中国有生产,所以中国农产品经营商不可能通过不
断扩大国际贸易来获益。到后来以胡光墉为代表中国最基层的商人实际就是做做最简单中
间商业务,没有什么真实有议价能力的,所以利润其实并不大。而且,金融业的发展,使
得商人比从前更易获得资金而无处使用。所以,从事投机就成了商人逐利的选择。而金融
信贷业的发展,让商人加大了投机的规模。加上当时信息封闭,使商人对商情反应迟钝,
进而经常出现小规模的经济危机。
如 1861 年,清同治二年,由于美国内战开打,并且美国国内棉花歉收,使得印度、
英国等依靠美国棉花的织造业商人转向中国贩运。作为外商登陆首先到达的港口,上海的
棉价顿时猛涨,一两日间上涨了百分之三十左右。商人只见有利可图,并不知道商机真正
的原委,就疯狂参与投机。贸易额和棉价一起骤升。但国内的棉花产量有限,许多商人收
了定金又交不出货,只能采取掺水的方法。货物运出遭到洋商拒收,中国商人大亏,引起
了一次经济震动。19
如此,投机活动的长期盛行是造成晚清金融危机主要原因之一。

四、国内金融业的体制与危机
1883 年之前的晚清金融业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是发展的质量存在很大的问题。当时
存在的金融机构之间混乱的利益关系就体现了金融体制的不完善,也为金融恐慌的发生
埋下了隐患。在分析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和其与金融危机的关系之前,先将晚清的金融机
构做一下说明:

19
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第八册,98 页,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如图 2 所示,清代金融机构彼此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政府又参与其中,使得我们要
高清金融市场的运行方式并不容易。复杂的问题要用简单的方法来分析,因为票号主要从
事国内汇兑业务,对当时上海金融市场影响不大,暂不予单独考虑;我们主要从政府与
商人的关系、钱庄在市场中的作用、外国银行在市场中的作用以及钱庄与票号、外国银行的
关系四方面来看当时金融市场的运行。
A、政府与商人的关系
清代商人与政府的关系可谓千丝万缕,政府的支持是商人成功的必要条件,而商人
为此付出的代价则是为政府筹集资金。这里仅以胡光庸与政府的关系来说明这一点:胡在
1860 年左宗棠入浙时为湘军筹助粮饷,在其攻打太平军的战争中为之办理后勤;1866 年
协助左精英福州船政局;在左进军西北后又为其收解协款、举借洋债。为政府之事如此尽
心尽力自然会得到应有的回报,胡在国内的商事不仅拥有了部分特权,资金紧张时甚至
可以接管款周转。但在胡与洋商争夺生丝定价权失败后,这种“亲密”关系却给胡带来了
巨大的压力,官绅提款对胡手下钱庄的破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B、钱庄在市场中的作用
1883 年前后钱庄的业务主要包括:银钱兑换、接受存款、发放信用贷款,其所发行钱
庄票可以自由转让流通。虽然钱庄并不具备现代商业银行的现金制度,但其在资金融通方
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却是不能忽略的,信贷业务为资金的供给者(老百姓、资金闲置商
家)和资金的需求者(需要融资进行商业活动的商家)提供了一条较为有效的途径,促
进了商业的发展。
但其追逐利益的本性也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伤害,尤其是在金融市场规制不健全的
背景下,如上文所提到的银两、银元投机。
C、外国银行在市场中的作用
1) 国际汇兑(服务)
外国银行的进入首先打破了洋行垄断的金融汇兑,其国际汇兑业务的开展不但方便了进
出口商的结算,还为进出口商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资金融通,使之可能经营自有资金范围
外的业务。
2) 存款与发钞(资金的吸收)
在外国银行营运过程中,存款为其主要资金来源。其不排斥小额存款、为客户严格保
密的现金制度为其博得了在华外资企业、本地商人甚至清政府贵族、官僚的信任,获得了
巨额存款。
发钞是为外国银行“特许的营业项目”,但应该说其钞票的发行是不具有合法性的,
是外国金融势力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一项重要工具。
3) 放款及对清政府提供贷款(资金的释放)
外国银行放款的对象主要是在华外资企业,其原因主要是国内外商业贸易发展的重
大及外国在华企业投资的扩大。但随着钱庄在商业中积极作用的体现,外国银行也开始接
受钱庄庄票,为钱庄提供短期贷款,这在下一点“钱庄与票号、外国银行的关系”有详细
论述。
对清政府提供贷款则主要是基于其政治特权,这是中国在金融上半殖民地性质的又
一体现。
D、钱庄与票号、外国银行的关系
钱庄作为当时市场上主要的资金融通机构,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但钱庄自身的资
力薄弱,缺少股份制,每年结帐时所得收益基本上全部分光,无法形成一定规模的积累。
且所处分散,1883 年金融恐慌之前,上海就有 78 家钱庄,但每一家都难以形成现代商业
银行这样的规模。
因此同业拆借成为其主要融资手段,以放手做大额的放款生意,博取利息差额。
票号作为自成体系的中国旧式金融机构,少与外国银行、外国银行发生往来,但其资
力雄厚远超钱庄,使之成为钱庄赖以融通资金的靠山之一。
外国银行在积极吸收存款之后,形成了大量的低利率的资金,正好迎合了钱庄的迫
切需要,又能提升其自身在贸易清算中的地位,二者自然地形成了紧密的拆借关系,外
国银行的短期信贷成为了钱庄运营资金的主要来源。
如上所述,清代金融体制是在法治没有建立的背景下建立的。进而市场和公司规制都
没有完善。各个金融机构彼此利益纠葛在一起,关联交易和内幕交易频繁。这种环境为各
种金融危机的发生都提供了可能性。而晚清金融制度的弊病主要在于一下两个方面:

1、金融市场缺乏规制
晚清由于国际贸易的兴起、外国银行的进入,金融业得以快速发展,信贷业务广泛开
展,杠杆经营成为商业运行的主要方式。而我们的市场规制的发展速度却远远落后于金融
市场。
政府是市场的参与者,其自身利益的维护使得它不能够对市场进行规制。举一个例子,
晚清地方政府的资金,经常存于当地的钱庄中。而出于对自己资金增值的期望,政府往往
纵容钱庄,甚至委托钱庄进行各种投机活动。但一到危机爆发,政府就以保护公款的名义,
查封钱庄,使得商人和百姓的存款无法提取。 20政府的这种做法,体现出晚清法治的不健
全。而整个金融市场实际上就是一个等级制度下的利益角斗场。因此,国家和政府利益的
保证,伴随着商人和民众利益受损成为必然结果。
这样的监管缺乏同样给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勾结留下了空间,例如钱庄与外国商业
银行的密谋,加大了金融市场的振动。

2、主要金融机构的高风险经营
通过跟现代商业银行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晚清钱庄存在以下几方面缺陷:
1) 资力薄弱;
2) 缺乏现代商业银行吸收余资的功能;
3) 资金来源上外国银行和我国票号;
4) 贷款形式局限在个人信用贷款21。
上述四点决定了钱庄高风险经营的特点,而这样的高风险使之无法应对金融市场的

20
曹流,《1883 年金融危机中的商人与政府》,(<上海经济研究>,2001 年第 1 期)
21
《中国金融史》 姚遂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年 9 月第一版
巨大波动和商家的破产,一旦贷款收不回来,巨大的杠杆效应便对钱庄形成倒闭的威胁。
由于缺乏市场管制,使得金融机构进行任何形式的利益追逐成为可能。以钱庄为主的
中国本土金融机构,永远愿意为了更高的经济利益承担更高的风险。而外资银行由于有了
较为良好成熟的风险管理体制,使得它们能够在金融危机中及时收回资金,避免了损失。
因此,法治的不健全和金融机构自身风险控制意识的薄弱共同成为晚清金融发展的弊病,
并且为金融恐慌埋下了深刻的隐患。

五、1883 年金融恐慌对当今的启示
1、促进产业的升级有助于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由晚清的工商业发展的状况可以看出,当时无论是工业还是商业,都是劳动密集型
的低经济附加值的产业。产业的落后加强了工商业企业进行投机的需求。通过产业升级,
使工商业成为价值创造者,可以进而推动经济的真正的高速增长。这样既避免了企业大规
模参与非理性投资行为,而且也使得股市泡沫不太容易形成。从而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就被一定程度降低了。

2、金融业发展必须要求法制健全
各种金融工具作为现代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使
得企业实现杠杆化地扩大利润成为可能,但同时它却能够加剧市场的不确定性。健全的法
制是克服金融业过大的风险的唯一根本途径。通过 1883 年上海金融恐慌的案例,我们可
以看到:法制的不健全使得各市场利益方相互勾结,各种投机方式被允许,政府加剧干
扰经济和金融秩序等等现象在当时发生。同样,货币制度的不稳定也引起了市场秩序的混
乱。而这各种秩序的不稳定都源于法制的不健全。

3、维护市场的信心对于金融稳定十分重要
从晚清金融恐慌中可以看到,市场的信心对于金融稳定的重要性。由于中法战争的逼
近,导致上海对于经济的信心崩溃,从而使原本不必扩大的商业损失和部分金融损失演
变成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金融恐慌。因此,政府在宏观经济中应扮演调整市场心理和市场
预期,并创造出安定的金融交易环境的角色。

4、对于主要金融中介的风险控制是预防危机的最有效手段
钱庄作为晚清主要的金融中介机构,如果可以做到良好的风险控制,危机很可能不
必发生。因为钱庄是市场资金的主要来源,它的投资偏好直接导致了市场上的整体风险水
平。由于钱庄一直热衷于高风险的投资活动,所以信用水平不高的企业可以通过钱庄贷到
资金,于是市场整体的风险提升,金融危机也就难以避免。因此,要维护经济稳定,防御
金融危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加强主要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水平。
附表:清代货币制度及流通货币简表22
前期(顺治到乾隆 中期(嘉庆到光绪初年 晚期(光绪十五年到

年代 1644-1795) 1796-1889) 宣统三年清朝灭亡

1889-1911)
沿 用明 代货币 制 度 , 外国银元逐渐深入中国 中国开始自己铸造银

白银与铜钱平行流 内地,形成选用币制。 元,并作为法币,但

币制 通 , 白 银为主, 铜 钱 银两并为退出流通。

只用作零星支付。 银两、银元、铜钱平

行的货币制度。
银质货币 银两 ( 银块 ,以两 位 银两 银两
(主币) 单位,金属称量货 外国银元(标准铸币, 外国银元

币) 使用时只看枚、点数,不 自 铸 银 元 ( 1889

论重量成色) 年,“龙洋”发行)
铜质货币 铜钱(模范手工铸 铜钱(模范手工铸钱) 铜钱(改为机器铸
(辅币) 钱) 造)
铜 板 ( 1900 年 开 始

发行,逐步取代铜钱

成为主要辅币)
货币 清政府 1651 - 1661 顺 治 年 1853-1861 咸丰年间的 1897 年 设 立 中 国 通

纸币 间 , 钞 贯,发行 数 量 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为 商银行,发行银两

少,流通时间短。 应对太平天国而发,不 票 , 银 元 票 , 1905

具有完全法尝能力。 年大清户部发行新的
纸 钞票。
币 民间钱 私人钱庄使用的银票、凭贴、兑贴、期票等


外国银 1848 年秋丽如银行在香港发行小量钞票。此后各

行纸币 外资银行发行外钞逐年扩张,70 年代在华南一

代广泛流行,80 年代后期已普遍流行。
(注:该表中年代划分已主要货币银质货币的发展阶段为依据,将其它货币性质加

入这种年代划分是为了便于观察。)

《中国货币金融史略》 石毓符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4 年 3 月第一版


22

《中国货币发展史》 宋杰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11 月第一版


参考论文:
叶世昌,《上海股市的第一次高潮和危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年第 2 期)
(日)中村义,《清末政治与官僚资本——以盛宣怀的活动为中心》
曹流,《1883 年金融危机中的商人与政府》
YANG Er-lan,《从徐润房地产投机看 1883 年上海金融风潮》(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 年
1 月)
刘良山,王闯,《简论 1883 年上海金融风潮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影响》
李烨,《胡雪岩倒于金融危机》(《新理财》)
夏建圩,《近代中国第一次股票风潮研究》(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 年)

参考书籍:
张国辉,《中国金融通史第二卷:清鸦片战争时期至清末时期》,中国金融出版社
石毓符,《中国货币金融史略》,天津人民出版社
佚名,《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1822-1911)》,文海出版社
上海市通志馆,《上海市通志馆期刊》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
杨端天,《清代货币金融史》,武汉大学出版社
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市档案史料丛编——旧上海的证券交易所》,上海古籍出版社
史志宏,《清代户部银库收支和库存统计》,福建人民出版社
潘连贵,《上海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姚燧,《中国金融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陈锋,《清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陈明光,《钱庄史》,上海文艺出版社
刘诗平,《汇丰金融帝国:140 年的中国故事》,中国方正出版社
汇丰官网,《汇丰集团简史.pdf》
李允俊,《晚清经济史事编年》
《上海金融史话》编写组,《上海金融史话》,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编辑室中央档案馆明清档案部编辑组, 中国史学会主编,
《中国近现代史资料——洋务运动》,上海书店出版社
(清)刘体智,《异辞录》,中华书局
徐柯,《清稗类钞》,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宋杰,《中国货币发展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第 4 编《中国海关与中法战争》
《清史稿》第四册,第三十九册
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史教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赵磊、孙晨俊、张旭,均为 2007 级国际商学院学生。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