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于淑静:《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1

《大学语文》课程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于淑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二○一五年四月
于淑静:《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2

一. 大学语文课程背景

1.学分学时: 2/32
2.课程性质: 校核心课(现通识教育改革中)
3.授课对象:
全校本科生(一二年级为主,理工类专业为主,非文学专业)
4.课程目的:
《大学语文》通过对中国古今经典作品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字
阅读和理解能力;通过对写作手法、技巧的深入分析和言说、作文的
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对文史现象和文章
独特之处的讨论和阐析,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训练其形象
思维能力。本课程着眼于“承前启后”,即激活中学语文积累,培养
语文自学能力、端正今后语文学习方向,使课堂语文学习的终结成为
终生语文学习的开始,为学生完善、熟练地表达本专业的有关理论和
实践成果做好准备,为社会实际工作需要奠定基础,促进学生的可持
续发展。
5.课程内容:
精读课文 10 篇:《庄子·秋水》《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谏
逐客书》《答李翊书》《始得西山宴游记》《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宝玉挨打》《灯下漫笔》《追悼志摩》《爱尔克的灯光》
泛读课文 22 篇:《论语·侍坐》《老子四章》《战国策·燕昭
王求士》《和氏》《史记·刺客列传》《世说新语二则》《张中丞传
后序》《徐文长传》《伤逝》《萧萧》《水样的春愁》《谈吃》《钱》
《窗》《独语》《口中剿匪记》《我的母亲》《清华不是读书的好地
方》《文学的趣味》《谈独立思考》《学习研究“十六字诀”》《林
黛玉的学习方法》
6.课程要求:
(1)本课程的课堂教学要为学生日后的语文自学提供一种范例。
(2)要注意精读内容和泛读内容的衔接和有序的安排,要细水
长流,避免期末突击。
(3)要求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课外学习要落实,做到
有要求、有检查。
(4)注重培养写作能力,要勤于练笔,每篇选文都应作为练笔
的范文,多写多练。作文训练 3 篇,读书笔记、随笔若干篇。
(5)适度使用多媒体教学,但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可喧宾
夺主,不能代替教师个性化的讲解和师生间的直接交流。
7.课程安排及方式:
于淑静:《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3

精读课文以课堂讲授、讨论为主;
泛读课文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安排学生自主阅读,可与讨论、演讲、作文相结合;
学生主持、参与的交流、讨论不少于 2-4 课时;
结合教学进度和阅读情况,在学期的各个阶段验收作文和作业。
8.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占 40%,主要包括作文、读书笔记、讨论、出勤
等。
(2)期终闭卷考试占 60%,包括精读和泛读课文内容的考核和
限时作文。
9.教材:
《新编中国语文》王维燕等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另根据教学内容每篇均附推荐拓展性阅读材料。
10.开课教师:
北航人文学院大学语文教研组:王维燕、邢颖立、石天强、于淑静

二.本次展示文案个例背景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苏轼散文名篇,在中国古代散文史

上尤其悼亡文谱系中别开生面,素有盛誉。它内容丰富,且有一定难

度。其中,该文所涉及到的有关绘画的理论,本身重要却也抽象枯燥,

尤其对于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往往一提散文就头疼,再加上又对文言

文本来就特别不感兴趣,课堂极易成为“一沟绝望的死水”,因此拟

作如下教学尝试。
于淑静:《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4

三.《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描述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苏轼
(一)教学课时
50 分钟

(二)教学目的

1. 知识层次: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
(1) 掌握重点语句的翻译;
(2) 掌握“胸有成竹”的文艺思想;
(3) 加深对有关典故的认知;
(4) 分析文章的结构。
2. 能力层次:在掌握上述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引发学生:
(1) 通过阅读人物之间所发生的事件,探析把握文同的性格特点;
(2) 加深对苏轼其人其文的认识。
(3) 归纳、总结文章的主旨;
(4) 加深对记文体特点的了解。
(5) 对墨竹画、竹文化的兴致,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
3. 思维层次:对同一位作家的同一部作品,变换不同的研究视角来进行解读,往往是解决
某些在某一参照平台中无法或难以诠释的问题的思维方法,也是减少有意无意间对其阐释与
评价有所遮蔽的有效方式。即变换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实现手段。变换的最基本因素是所探
讨的作家及其作品在个性与共性、历时与共时坐标中的多维关系:其置入文本叙事层面、思
想文化层面、文学史意义层面等不同参照维度;其与此前、此后作家作品的承继关系,其与
同时期不同作家作品的参照关系,等等。

(三)教学内容
1.背景简介

(1)苏轼生平: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概览苏轼的一生,可以用“四
个三”来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题名、乌台诗案、太后恩宠;不忘三人——敬如父师的欧
阳修、素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马光;不忘三地——黄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
与苏辙的手足情、与王弗的生死情、与朝云的不了情。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断,几乎都与传
奇相联系。

在苏东坡身上,既有儒家积极入世、弘毅坚忍的人格内涵,又广泛吸收了佛禅道玄诸家
超越世俗、达观适意的境界取向,它们共同构成了东坡洒脱无拘、随缘自适的人生哲学,为
于淑静:《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5

后代士大夫解决出处进退的心灵纠葛,提供了绝佳的范型。

天性豪迈旷达,仕途不幸,更促其忘情得失,达于天地境界;又天才不群,发而为诗、
为文、为词,皆卓然为一代大家。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文学艺术成就:

词:是开宗立派的大家,首开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诗:提高了宋诗的质量,成为北宋诗坛骄傲。

文: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领衔人物。

书法:擅长行书、草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为“宋四家”。

绘画: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传世。

赋:把古文引进赋体的创作,他的《赤壁赋》与欧阳修的《秋声赋》同为文赋的代表作。

(2)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欧阳修上继韩柳,近承柳开、穆修、石介等古文提倡者,适应北宋政治改革需要,成为
领导诗文革新的宗师。他与韩愈一样,认为“道”对“文”起决定作用,“道”又以“文”
传。但他的论道更重实际,“道”实为政论。他要求文章“中于时病而不为空言”,提倡“文
简而意深”、“简而有法”,主张平易自然,反对尚奇趋险。

(3)苏轼的文学理念与创作实践

苏轼的文学主张

和欧阳修相近,反对“浮巧轻媚、“磔裂诡异”的文风,主张“有意而言”。在“文”
与“道”的关系上,同样主张文与道俱,但更强调文学的灵感与兴会。

苏轼的散文创作

自由挥洒,姿态万千,说理充分,意绪悠然,风格行云流水,体现出其天真率性与绝世
才华。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典型地体现出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散文特点。

2.课文串讲

(1)导入:

问学生:谈谈苏轼(教师板书题目)

墨竹画

文同《墨竹图》

与学生互动环节 1(所有互动均视具体现场而定)
例 1:问学生:竹子都由哪些部分构成?
追问:画竹子怎么画好呢?自己画。
教师:咱们从苏轼的这篇记中找答案。
于淑静:《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6

例 2:整体感知课文激趣--师:“由老师板书的标题猜文章写什么内容,你认为标题
如何断句?”
辅助:ppt.1-3

(2)翻译课文(略)

(3)分析课文:

第一段 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谈自我艺术实践的体会。(论竹)

第一层 由竹说起,提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

1、胸有成竹 气韵生动(神韵)

2、快(生活体验 艺术创作 灵感思维)

3、内外不一 心手不相应(理论与实践)

“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的创作思想:

“胸有成竹”是指对客观事物必须反复观察,凝神结想,一旦构思成熟、灵感突发,就
应一气呵成地创造出完整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辅以 ppt.3-4

“心手相应”是说必须掌握熟练的艺术技巧,将心中意象化为笔感造型,而技巧的掌握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

第二层 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

“夫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

第三层 评价苏辙的看法,表明自己比弟弟更能领悟文与可的画论。

典故:轮扁斫轮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
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
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
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
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庄子集解·外篇·天道第十三》王先谦注 上海书店 二一七页

与学生互动环节 2
开篇写画竹理论是否跑题?否则有何作用?辅以 ppt5

第二段 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记竹)

第一件 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袜材”)
于淑静:《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7

第二件 书信往来各自表述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万尺竹”)

第三件 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文夫妇为之喷饭(“赦箨龙”)

与学生互动环节 3

请学生分角色朗读并试析文同的性格特点

第三段 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并表明二人关系感情深厚、亲密无间。

曹孟德祭桥玄 “车过腹痛”

辅以 ppt7-9

与学生互动环节 4

问学生回顾标题断句,可知应当如何断?

3.本记主旨:

总结文可的绘画理论,陈述自己对“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创作思想的理解,指
出“艺”与“道”的密切关系。又通过叙述文可的轶事和二人间的交往,表现了他的品德、
个性,因旧谊深厚,故睹物思人,传递出深切的悼念之情。

4.文体特色:

体裁上看,这是苏轼为好友文与可《筼筜谷偃竹》画卷所写的一篇题画记。我们既可
看成是文艺随笔,又可视之为悼念性的记人散文。

(1)主线贯穿中极文章变化之美。

《易》曰:“虎变文炳,豹变文蔚。又曰:“物相杂故曰文”。故文者,变之谓也。
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
变,惟昌黎东坡能之。(刘大魁《论文偶记》)

文章分为三部分,以竹为主线:

一部分(论竹):文论体(玄妙高深,思辨之美)

二部分(记竹):记人记事散文(轻松,风趣之美)

三部分(睹竹思人):哀祭文(抒情,深情之美)

(2)语言运用密不容针,疏可走马。

此文语言天然本色,朴素清新,全文好似从作者胸中自然流出,滔滔汩汩,毫无滞碍,
所用语言不加雕琢,文从字顺,活泼流畅,正如明代王舜俞所说:“文至东坡真不须作文,
只随便记录便是文。”
于淑静:《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8

(3)以乐衬哀: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

王夫之: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如: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欢笑之言者,
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有意识地通过昔日的嘻笑谑闹,反衬出今日失去挚友的孤寂。前段写得愈是热闹,后
段的创痛感愈强。因此,“畴昔欢笑之言”成为反跌入“废卷哭失声”的先决条件,必然
成为全文着力的重心所在。

小结:

这篇悼念性的文字,主要部分却颇多诙谐之语,写得妙趣横生,前人评此作“戏笑成
文”。但唯其如此,才可见出作者和文与可的“亲厚无间”,而文与可一旦故去,作者的
悲痛之深也就可想而知。由此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以喜衬悲,也益见其悲,文笔
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充分体现了苏轼散文的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艺术特色。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
(1)掌握“胸有成竹”“心手相应”的创作思想。
(2)文章如何表现文与可的个性?
(3)本记的主旨。
2. 难点
(1)本文借画竹阐发的哲思:“夫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
(2)本记的主旨。
(3)本记的文体特色。

(五)教学模式
在教法方面主要采用讲授,分析的方法,同时辅以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
(1) 点击学生此前有关苏轼其人其文的语文知识,将其固定化、模式化、僵硬化的“死”
的认知打碎、激活、重组,并结合文本,引入“活”多维度评价参照体系,引导
学生体会、思考如何写作,如何重新走近苏轼及其文学世界,如何重读该文的经
典所在。这是本堂课在能力与思维培养方面的重要内容,这一部分必须做较详细
的说明和阐释。
(2) “胸有成竹”“心手相应”的文艺创作思想在该文中所占篇幅不大,但概念较难
理解,且又是本堂课最核心与关键的部分,因此要花足够的时间加以解释和说明。
说明必须力求形象化,从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清晰明确的认知,这是理解本记
绘画理论甚至全篇的关键所在。

在教具方面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方法。
(1) 多媒体教学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对基本概念的讲解,以
及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分析。
于淑静:《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9

(2) 多媒体教学的不足之处在于屏幕显示内容有限,不能给学生一个整体清晰的知识
线索和内容结构的显示,因此有必要辅以板书。
(3) 板书的内容体现主要的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本堂课的内容逻
辑关系有个总体把握和认识。
(4) 同时板书包括本记重要概念和问题的理解,是学生掌握本节的重点。
(5) 另外板书将所讲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及思维方式加以明确表示,这是课本中没有直
接写出,而又是对学生极为重要的内容。

附: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全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
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
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
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
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
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
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
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
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
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
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
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
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
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
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
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
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
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
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
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