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第五十一章 衍存律 2:衍存感应泛化律

作为“一”的未分化原始存在是无所谓“存在单元”或
“存在个性”的,因为最初还没有“多”的存在,即没有
什么“在”和“在者”的区别,海德格尔说得好:当在者
谈论在时,他其实只是在谈论在者。因为对在者说来,在
已无可依托,他(或它)必须依托于其他在者(即以其他
在者为条件)而存在,故此,“在”才退为背景,成为抽
象。【请读者留心,下一卷中拟予讨论的“感知层次”和
“精神层次”即源于此。也就是说,“在”在尚未分化为
“在者”以前,在并不是一种抽象,而是最具体、最坚实
的存在。“抽象”是观念载体为了求得自身作为“在者”
的弱存而不得不向“在”变态靠拢的一种代偿性规定,因
此也将随着弱化过程的进展而进展。】(1)
相互依存的存在者之间既然是一种互为条件的关系, 则
各自作为一个存在单元(即作为“在者”)本质上就仍然
是“一”的整体存在(即“在”)的继续,也就是说,凡
依存者必然被赋予某种对于作为自身条件的他存有所
“感”和有所“应”的属性,而且,这种属性必然随着条
件量的递增而变得相应复杂起来。物理学上的电磁力及万
有引力等等,就是物质存在度相对偏高状态下的初级感应
形式;这种初级作用力又是较为复杂的化学键作用力的前
提;接下来,再以种种理化感应力为基础,随存在度或生
存度之日趋弱化而代偿性地相继发生出单细胞生物的动趋
能力、低等多细胞生物的趋性反应、脊索动物的反射行为
乃至较高等动物的感官发育、本能应答以及学习能力等等
至于人,则已弱化到所需感应的条件如此之多,仅凭感觉
和本能反应不足以迎合诸多自存之条件,反而造成感性的
迷乱,这才有了大脑皮层和思维逻辑得以发生的代偿基础
由此导致感、知、应的分段整合及分裂状态,也由此导致
人们对“知性”本身的茫然无知。(2)
──是为感应性之放大趋势。(3)
可见,人类的“感知能力”本质上不过是物质“感应
作用”的自然延展或代偿性扩容,有如原子状态下的电子
以其负电荷去感应核内质子的正电荷,或如盲目的蝙蝠以
其超声波扫描于依存环境所得的回应,它浅到得不出掠影
深到足以体察他存和自存,这就是“真知”的定义: 感应
于自身在自然梯度中的存在定位而已。(本书第二卷就是
对此项论题的展开)(4)
注释:
(1)未分化的本原存在或始基存在因为近乎无属性,
自然没有任何感应能力,不会言说、不会追求,也无可言
说、无可追问。一旦言说和追问,都是“在者”在言说、
在追问,其追问和言说的对象也只能是“在者”。这就是
第二章“我思他(它)在”的公理基础。
本段中“对在者说来,在已无可依托”中的“依托”
可理解为依存,分化后的在者凭借自己的感应方式相互依
存,即互为条件而存。“在”是均质无差别的始基存在,
无需彼此依托;一旦分化出有差别的“在者”,“在者”
之间才相互依托,依托的目的就是为了回归“在”,但因
为回归的手段导致自身更加分化,故回归只能是越来越难
以达成的求存目标。七十三章也指出:宇宙物理学上的那
个连时空属性或广延属性都不具备的“原初奇点”,由于
尚无任何分化,故此形成逻辑抽象中最幽远的“在”;从
“夸克”或“顶夸克”之类的基本粒子结构分化计起,由
于递弱而致分化,故此演成逻辑直观中较切近的“在者”。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逻辑抽象不是对全体对象总和
的抽象,而是如第一章所言的“观念中的在,不是通过对
众多在者加以艰深的抽象才在,而是先验的沉淀在意识深
层中的一个无意识基底”。第一章注释也清楚地解读了这
句话:人先天地觉得这个世界是统一的、有元因的,所以
哲学家都试图追究这个世界的终极。但在纵向思维的时间
范畴下,一定是先有抽象的均质、无差别的“在”,才有
后续具象或具体的存在。显然,是我们视觉、听觉、触觉
造就了具象或具体的存在,且不论视觉、听觉、触觉本身
就是数亿年才能进化出的复杂的神经感知结果,包括我们
自身都是更复杂的后衍性存在。所以,这个称之为“在”
的终极并不是万物的横向抽象的结果,而是万物的纵向分
化的源头,它作为本原存在是最坚实的存在。
也就是说,从感应属性的角度看,所谓“抽象”是感
知主体为了达成对这个世界的整体依存(即“应”),试
图把分裂(或分化)的 对这个世界的整体的“感”逆向回溯
到未分化的“一”或“在”的状态。 所谓回溯或靠拢的过程

就是在不同感知层级层层抽象的结果。这也是理性逻辑简一
律之先验规定的基础所在。

第二十九章也说过作为本原的始基存在就是最简单、
最坚实、最深刻的存在。如果站在感应属性的角度,自然
也是最本真的存在。后衍的一系列代偿性存在反而是“假
作真时真亦假”的感知中的虚妄“伪在”以及“无为有时
有还无”的无奈“危在”。这里的第二个“假”即始基存
在,是最本真的存在,比后续不同主体在感知规定性下层
层虚拟的感知中的主观存在(即感知主体不自觉的
“真”)更真实;这里的第二个“无”也是始基存在,是
最稳定的存在,比后续存在度越来越低、属性上却越来越
丰富的“有”的存在者更长存不衰。
(2)衍存分化使得分化前无分别的“在”残弱化为不
同的“在者”,“在者”作为“在”的残片渴望通过彼此
相互的感应而回归整体。由此,分化程度递增的“在者”
因为其依存的条件或依存的分化物残片越来越多,也必须
逐级代偿出越来越丰富的感应能力。这个感应能力放大的
过程形成不同的感应层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章的
“感应”概念都是广义的感应,即包括卷二狭义的感应、
感性、知性、理性之全体。
第七十三章指出“任何有限存在者自需发展出对依存
条件的某种感应能力或依存属性,否则镶嵌在依存关系中
的自存之局根本就无从实现。说到底,‘感应’即是相对
存在者的依存方式,此乃感应性得以发生的基础”,这充
分说明了条件和感应属性的一体关系。另外,第八十六章
也指出“所谓‘条件’是相对于依赖物而存在的被依赖物
──即从根本上讲,二者都同样是自然一体存在的分化物
──而依赖物对条件加以依赖的唯一方式就是感应”,更
明确了条件和感应属性的一体性。而且,纵向分化出的衍
存条件就是横向层级化耦合的依存条件。这种层级化造就
了上一段说的“感知层次”和“精神层次”。所以,也就
有了第八十六章中简约原理下对层级化依存条件的感知规
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切近的条件保持最大限度的鲜明
性和普遍性。如人类作为最后衍的存在者面对最复杂的前
衍依存条件,拥有从理化感应、感性、知性、理性这样最
丰富的感知层级。所以,理性并不是特别的存在,不过是
对前衍理化感应、感性、知性的继承和发展。所以,正如
衍存条件或依存条件的繁华程度是存在度弱化程度的指标
衍存感应属性泛化的程度也是存在度弱化程度的指标。
按此感应能力递增的衍存律,衍存分化层次的复杂导
出最后人类感应层次的复杂,这个过程如下:物理存在下
的电磁力、万有引力→化学存在下的化学键作用力→生物
存在下的动趋能力、趋性反应、反射行为等,到扁形动物
初步形成感官(即更强大的感知能力形成)、脊椎动物具
备知性本能,最后才有灵长目的理性以及最终发展为人类
的理性思维。感性、知性、理性是随着感知对象越来越多
而不得不派生出来对感知对象加以整顿的逻辑形式,这种
整顿本身就包括了后衍逻辑形式对前衍逻辑形式的继承、
整理甚至反思。
(3)——这就是衍存进程中感应性的放大趋势,亦即
衍存感应泛化律。递弱代偿的衍存进程就是感应性放大的
进程,就是衍存者的感知能力越来越广泛地寻求递增的依
存条件的进程。
(4)人类的“感知能力”即人的能知,人的能知决定
人的所知,而能知与所知都被人类的存在度决定,故人类
的所知即所谓“真知”不过就是人类存在度的间接反映而
已。其他动物或者万物也一样,如原子状态下的电子以其
负电荷去感应核内质子的正电荷,电子的整个世界即所有
真知就是感应刹那的电中性,这极其有限的“真知”表达
了电子存在度超高的在自然衍存梯度中的前衍位相;而人
类“真知”(即知识)表达的也只是人在自然中最残弱的
后衍位相罢了。更多详解见卷二。
本段中“浅到得不出掠影”指如理化感应、蝙蝠的超
声波那样的低层级的还没有视觉影像的前衍感应方式,
“深到足以体察他存和自存”指后衍生物对前衍存在的感
知体察,尤其是人的感知,不仅能感知其他前衍存在,还
具有自我意识,能自我反思。从浅到深的感应方式就是物
演进程中感应性趋势的放大,放大到最后衍的存在,其拥
有的感应度是前衍存在的所有感应度之和(见第八十七
章),此为衍存感应泛化律,即后衍感应属性的广泛性越
来越大。
注:上一章讲衍存条件递增律,而对衍存条件的感应能

力是随着条件的增加而不断放大的,故顺势导出衍存律之二

衍存感应泛化律。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