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9

第五十四章 衍存律 5:衍存质量、时度递

减律

时间和空间在科学的直观表象中是运动的“维度”,在
哲学的直观表象中是实体的“广延”,而在存在的自性中
就是存在本身。(1)
即是说,维度或广延是自然存在演化的产物,或者说是
物的存在质态对于物的存在性的表达。所以,从存在的本
原或存在度趋近于1的那个原始奇点出发,物的存在几乎
无“维”可分,亦即几无“广延”可言,换一个更为精确
的表述的话,则应该说:时空存在与物的存在共和为“一
维存在”(即“一系存在”)而存在,这就是时空的本质
【上述“一维存在”,仅指贯彻始终的演动向度之内涵和
规定,而不是指时空上的某一维度。按照现代宇宙论的物
理学推导,宇宙是在大爆炸的过程中才有了“空间”的拓
展,是在相对运动的背景下才有了“时间”的规定,即在
高存在度的“奇点”上,三维空间或四维时空都是不存在
的(即物理学上的“零维度”),尽管“非时空的存在”
令时空性存在的衍存者全然无法想象也罢。】(2)
可见时空本身照例不过是一种偏于原始的存在属性而已,
细分起来,可以说,空间是物质失存于高“度”势位的
“失位性”存在方式 ,所以它反而对存在者提出了某种
“定位”存在的要求;时间是物质失存于高“稳”势态的
“失稳性”存在方式 ,所以它反而对存在者提出了某种
“求稳”存在的要求;这些要求就表达为一切衍存物在时
空中不断发展的种种后继属性,而这些属性及其代偿功效
就是为了解决失位和失稳的存在难题才使之得以有所表达。
【所谓“失位”,是指从“存在是一”的分化演历中 脱失
而又不得不寻求回归和整合的那样一种状态;所谓“失
稳”,是指从“存在是一”的分化演历中游离而又不得不
寻求还原和依附的那样一种状态;二者其实是同一状态的
不同观照角度。由此亦可看出,在不得不因衰变而演化的
自然进程中,一切顺向发展的动势,其实都不过是为了达
成逆向归原的内在目标而不可得的一种尴尬,亦即一切代
偿举措都不过是为了回溯高存在度的原状而不可得的一场
徒劳,因此,可以说,代偿的激进正表达着保守的内质,
这就是“激进(变革)”与“保守(守旧)”二者各自具
有的价值和悲剧之根本所在。】(3)
于是,随着物质存在度不可遏止的衰变,四维时空在维
度上相应呈现出不断延展的态势(从某种非时空的状态膨
胀到“光年”乃至“亿光年”而不止),这种态势其实并
不是抽象的“时空”(即“绝对时空”)在自行显现,而
是失位和失稳的相对性衍存物在寻求自稳的相对存在位置
(4)
因此,时空绝不是物质以外的某种存在,而直接就是物
性的体现,所体现的正是自然弱化演运越来越趋向于局限
的一隅,即在空间化的规定下后衍性存在者呈现为质量递
减的褊狭存态(从以“亿光年”计的距离尺度退缩到以
“米”或“公里”计的活动范围),在时间化的规定下后
衍性存在者呈现为时度递短的褊狭存态(从以“亿万年”
计的演动尺度退缩到以“时”或“年度”计的历史范围)
而且,相应地,物质运动速度也由亚原子微粒的光速或近
光速颓变为愈来愈慢的分子运动速度乃至生物运动速度,
这正是失位性存在者要求定位存在或失稳性存在者要求自
稳存在的自然配套措施。(5)
也因此,时空存在从与物共在的一维存在演化为多维
存在,从与物同台的前景存在退化为背景存在。所谓“时
空是物质固有的存在形式”之说显然是一句像抽象时空本
身一样空洞的哲言,因为时空既不是“固有”的,也不是
“存在的形式”,它虚化为观念中的“存在形式”正是它
不能“固有”的生动表现。故而应这样定义之:时空是物
质失稳和失位的质态表达,或者说是物质以失稳和失位质
态实现衍存的方式。(6)
——是为时空维度之舒展趋势。(7)
简言之,时空既是自在之物的自然属性延展,又是自
为之物的“先天直观形式”。也就是说,时空作为物的属
性同时规定着物对自身失稳和失位的体现方式与体察方式
(从根本上看,“体察方式”仍是“体现方式”之一种或
一个方面罢了),这就是康德“先验时空”的合理真髓。
【康德只关注着观念的、体察的一面,乃是由于他不明白
“先验主体”与“先验对象”之间的非经验的衍存关系或
非观念的派生关系,虽然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康德实在
又是对这种非经验关系有所觉察的第一人,因为所谓的
“先验规定性”正是失位的弱存者必须依据非经验的“先
天规定性”(即“自然规定性”或“生理规定性”)来建
立包括经验本身在内的自为定位机制而已。可见失位的物
性规定着拮抗失位的经验,即不仅仅是“时空的直观形
式”,而是“认知性”(或“感知性”)本身不外就是某
种在实施感知以前即已被规定了的先验属性。】(8)
注释:

(1)第一段所展示的不同时空本质表达了对时空追究

的越来越深入的一个过程。从科学到哲学,是从浅层到深
层的追究;从哲学的直观表象到哲学的终极本质,是哲学
从浅层到深层的追究。具体而言:

科学研究和观察具体的物质运动,这需要通过时间空
间来界定,故在科学的直观表象中时空就是运动的“维
度”。哲学探讨所有具体存在,具体存在以直观表象即物
象来界定,表现为结构存在(见第五十三章:“存在”表
现为结构存在),结构必占据空间,即所谓的长宽高,这
就是广延。而在具体的递弱代偿的存在论模型中,无机存
在无需时空感知即达成稳定存续,只有最后衍的人类因为
前衍依存条件过于复杂,才需要通过越来越复杂的时空感
知(包括感性、知性和理性的感知)来联系作为依存条件
的万物。这是,如果把万物视为最大的作为整体“一”的
“物”时,该“物”的内部结构关系就是整个时空的结构
关系。同时,因为物的结构或质态由“存在性的度”或
“存在度”(“存在性的度”或“存在度”是衍存偏位线
上的同一点,内涵一致)决定,所以,时空在存在的自性
中就是存在本身。

换句话说,存在者的物性或物存内涵完全由递弱代偿
的存在性自行滚动(或矢量运行)到达的具体的衍存位相
决定,而存在性自行滚动(或矢量运行)就是存在度递弱
的物演化进程,也是时空从奇点经由宇宙大爆炸逐步膨胀
的进程。时空的变化和物存内涵的变化表达的是同一进程。
也就是说,时空演运与物质演化为同一的一维衍运进程。
甚至可以直接说,时空本来就是宇宙大爆炸由奇点的存在
度转化而来,存在从此从几乎无属性渐次属性丰化,所有
属性丰化的指标也都是与时空属性变化同步的针对同一存
在的指标,即是说,包括了时空属性在内的所有不同的属
性只是从不同的角度表达着同一存在者的特定存在度而已。

从根本上说,基于时空表达的衍存律“衍存质量递减
律和衍存时空递减律”所表达的就是第十三章存在度递弱
的六个指标中的存续质量、存续时间这两个最基础最重要
的指标。所以,“衍存质量递减律和衍存时空递减律”在
时空上表达着随着时空维度之舒展,越后衍的存在所占据
的时空比例越小,其内涵就是存在度递弱,就是递弱代偿
存在性的本质表达。故,时空在存在的自性中就是存在本
身。

学到卷二我们会明白,作为感知结果的属性皆是武断,
而武断必然导致割裂。时空属性也一样。时、空、物本是
一体的,但出于认知的需要,感知中必须将时、空与物武
断的割裂开来。人感知中的时空是主观时空或观念时空,
感知无法抵达客观时空或自然时空。这里与“物”一体的
自然时空就是有限衍存区间内一维衍运的自然存在本身。

所以,人类的时空观随着人类感知的分化而分化,从
芝诺否定运动证明时空内在的矛盾,到休谟怀疑时空的客
观性,到康德证明时空只是先验直观形式、牛顿的绝对时
空观,最后到爱因斯坦提出相对时空观。这说明,最后衍
的理性阶段,对时空感知的主观性已经显化,时空观就是
主观的逻辑模型,所以,时空观就是宇宙观。而这个作为
宇宙观模型的主观的逻辑代偿只是为逻辑载体(即人类)
的求存服务的,是人类将自身实现为自然存在的一部分的
感应属性代偿,其不断增益的代偿的程度彰显着人类不断
递弱的存在程度。即是说,人类不断变化的观念时空从根
本上表达的是作为观念载体的人类自身不断递弱的存在度,
亦即自然时空本身的演化,亦即存在性自行滚动的物演进
程。所以说,时空在存在的自性中就是存在本身。

(2)也就是说,运动的“维度”和实体的广延都是自
然演化出的相对存在,这些相对存在的质态本身就是其特
定存在性的表达。而时空存在和物的存在是一体的,共同
从奇点一维演化而存续,故时空实际上就是物存内涵(即
存在度、衍存位相或存在性)的另类表达。也就是说,本
段中的“一维存在”就是落实为物演坐标示意图的有限衍
存区间,其中“一维”就是物演坐标示意图上的横轴演运
维,因为它超越我们主观感知中所说的“四维”时空,所
以才说它是超时空的。显然,这里“超时空”的“时空”
指的是观念时空,即我们感知中的主观时空。因为物演坐
标示意图表达的是自然时空本身的演运,是物演的演动向
度,所以“超时空”指的是“超主观时空”;只不过,自
然时空演运的外在呈现是通过存在度或物存内涵来表达的
而存在度的外在彰显就是特定存在度下的主体感知中的主
观时空或广延属性等属性存在。所以,时空与物存内涵始
终是一体的存在,根本上是一回事,只不过关照的角度不
同而已。也就是说,对于某一具体存在,我们既可以视其
为一“物”(在递弱代偿存在论模型中就是特定的存在度
或物性),也可以视其为一特定的“时空存在”。 简言之,
有限衍存区间是超越主观时空的客观时空或自然维度(即
一维演动向度)下的衍存区间,该区间的刻度是表达物存
内涵的存在度(或存在性的度)。故,时空的本质直接表
达为物的存在度,有限衍存区间内的存在度分布直接就是
客观时空或自然时空(相对于主观时空或观念时空)的分
布。
(3)可见,时空也是一种属性,而且是奇点爆发后最
先出现的原始属性。为了认知的需要,我们会把特定存在
度下的一体存在主观划分出不同属性去分别表达其属性代
偿的矢量规律(与之对应即存在度的矢量规律),如衍存
条件递增律、衍存感应泛化律、衍存动势自主律、衍存结
构自繁律。时空作为属性之一,同样也是对存在度内涵的
表达,即对特定存在度下的衍存者失稳失位程度的表达。
时间偏于衍存者失稳程度的表达,指衍存者从始基存在层
层分化后耦合越来越困难、越来越无法回归“存在是一”
的稳存状态;空间偏于失位程度的表达,指衍存者从始基
存在层层分化后,虽然企图回归“存在是一”的存在本原
但其回归的代偿努力却导致其离本原的始基存在越来越遥
远。因为时间、空间归根到底是一体的,一如感应属性和
结构属性是一体的,所以,失稳、失位总归是一回事,只
不过关照角度不同罢了。

如人类作为最后衍的失稳失位程度最严重的存在,所
有的活动都是感知中主观的定位依存运动,包括感知中的
主观时空不断膨胀也只是自身失稳失位程度的表达,正如
存在度递弱是物质失稳失位程度的表达。只是“失稳”是
偏纵向时间范畴的存在度递弱的表达,指衍存者从始基存
在层层分化后,虽然企图回归“存在是一”的存在本原,
但其回归的代偿努力却导致其离本原的始基存在越来越遥
远,是趋于失存的“危在”状态;“失位”是偏横向空间
范围的代偿越来越无效的表达,指衍存者从始基存在层层
分化后耦合越来越困难、越来越无法回归“存在是一”的
整体稳存状态,是代偿趋于彻底失效的“伪在”状态。但
归根到底“失位”和“失稳”只是同一状态的不同观照角
度,所以是一回事。正如时、空一体,存在度、代偿度同
一。
分化代偿由一而多实现为衍存,感应属性遵循简约原
理而生,试图把分化后的“多”构合成“一”(庄子“天
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也是此意),只是构合后的
“一”不是最初的未分化的“一”,而是随衍存而展开的
绵延的“一”。时空作为存在的原始属性也成为连接不同
层级的失位、失稳之残体的一种绵延的“一”,或者说时
空直接就是作为“一”的存在性的表达。
所有构合下的不同层级的相对存在,其实都是分化后
想弥补自身本性不足而不能或改善其失稳失位状态而不得
的结果。也就是说,代偿是为了求存,但手段反而导致其
趋于失存,这只是分化后的相对存在想回归高存在度的整
体“一”而始终不得的无奈,一如代偿度正是存在度的实
现,代偿的激进也是保守的内质的实现,如人类面对日益
残弱化的自身,总想更有效的耦合,反而越是在耦合的同
时实现为进一步的分化。所以,分化从根本上表达的也是
耦合归一的欲望,只是越在这欲望中挣扎,欲望的实现就
越遥远,还必须越来越艰难地坚持,否则即刻就无法存续。
人类思想的“激进”与“保守”与 生物阶段的“变
异”与“遗传”要表达的都是二十九章最末一段“超越于
简一而存”与“贯彻简约原则”的意思。也就是说,“保
守”和“遗传”都是“简约原则”下对存在度的维护,是
从根本上求存的本性力量;“激进”和“变异”都是“超
越于简一而存”的代偿的力量,致力于当下的最切近的求
存要求。所以,人如果不是自身处于激烈竞争的环境,本
性上是能不学习就不学习、能不用脑就不用脑的。人类的
大多数永远是庸众,但正是他们的平庸维护了人类的慢走
缓行,维护着人类的存在度,所以,《知鱼之乐》中才有
一篇《平庸者伟岸》,可以作为最好的参考资料理解“激
进”与“保守”、“变异”与“遗传”。
另,扩展一下,“激进”与“保守”在文化上表现为
主流的建构文化(如西方的神学、东方的儒家)和非主流
的解构文化(如西方的犬儒、东方的老庄和佛学)。建构
和解构,分别表达的是代偿和对代偿的抑制(或者说对代
偿的反思、对存在整体的观照和思考),代偿不足无以存
代偿过快则失存更快。这就是人类想虚无、想无为也虚无
不了、无为不了的原因。二者的平衡和微调是人类自我拯
救的限度。文化或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 自然演化的衍存区间中最后衍的部分 。
由此可知,人类的意志就是自然意志的表达,人类追求的
发展进程归根到底就是整个存在递弱代偿的自然进程。
(更多详解文化部分见卷三,意志部分见卷二,这段辅助
理解卷二卷三和本书整体。)
(4)物质演化运动和时空运动共为一体的运动,故自
然时空的运动就是物质演化运动,即四十二章的“物质的
非定位运动”。该运动也是自在的衍存运动,故衍存位相
(或该衍存位相的存在度)决定了衍存者对时空的感知方
式和感知结果。所以,衍存者感知中的时空运动,即四十
二章的“观念的非运动定位”,包括了衍存者所有的自为
运动。也就是说,人类感知中的时空(即观念时空)只是
自身衍存位相或存在度的体现,所以,奇点爆发后四维时
空的不断延展或宇宙的膨胀,表达的只是人类作为后衍的
残体试图回溯元在而不得的与元在越来越遥远的衍存位相
及其越来越失稳失位的状态而已。

具体而言,自然维度的时空指客观时空或客观世界或
自然元存,是作为“在”或自然存在的时空,自然维度的
时空运动即物演坐标示意图上的物演运动,即《物演通
论》四十二章提到的“物质的非定位运动”,即存在度不
间断的衰变运动,即自在的运动。我们因为形而上的禁闭
而无法直接抵达的自然维度的时空或存在本体或自在之物,
只能靠逻辑推导出自然维度的时空,正如存在本性是依据
存在属性导出的逻辑假设。所以,自然时空作为一个概念,
是感知主体求存愈发艰难下必须导出的寻求自身定位依存
所导出的一个概念,在高存在度的存在状态下比如本原存
在状态中都不需要这样的概念。
观念维度的时空指我们感知中的时空,是作为“知”
的时空,即作为“先验逻辑形式”或“逻辑模型”的时空,
被自然时空的演化进程所决定。不同存在度下的人类社会
有不同的时空观。

在统一的物演进程下,因为感知主体也是自然衍运或
时空演运的产物,所以观念维度的时空与自然维度的时空
遵循同样的衍存律而预定和谐。我们感知中的空间是后衍
客体可感属性和我们的感应属性耦合后的广延属性,我们
感知中的时间是后衍存在相对运动的背景产物,相对运动
实际上四十二章提到的“观念的非运动定位”,即我们感
知中主观的定位依存运动,它包括了我们自身所有的自为
运动,而非物演坐标示意图上自然时空的演化运动。

递弱代偿的存在论模型下,存在只是存在度这样一个
弱演变量,以说明万物在物演区间的存在度分布状况。自
然维度的时空运动表达的也是这样一个弱演变量,说明万
物在物演区间的时空分布状况;而存在度递弱的分布就是
后衍存在占据时空比例越来越小的时空分布,二者同一。
客体是我们感知无法抵达的,但客体演运的规律已经在客
体演化进程中赋予了不同主体不同的感知规定性及其特定
的具体内容,而这些都是对客体演运规律的间接表达。因
为我们也是客体演运的产物,受演运规律的支配,所以,
虽然形而上学的禁闭无法突破,但还是能从非真的感知结
果中找到正确的衍存规律,即递弱代偿的存在性。同样的
道理,自然维度的时空我们无法抵达,但自然时空的演运
的规律已经在自然时空演化进程中赋予了不同主体不同的
感知规定性及其感知到的观念时空,而这些都间接表达了
自然演运的客观规律,因为我们也是自然时空演运的产物,
受同一演运规律的支配,所以,虽然形而上学的禁闭无法
突破,但还是能从非真的主观时空的“观念的非运动定
位”中找到正确的“物质的非定位运动”的衍存规律,即
递弱代偿的存在性。

(5)故,观念时空直接就是感知者自身物性的体现,

亦即自身物存内涵的表达。

我们日常所谈论的时空都是观念时空,它既有主观性,
也有客观性。因为它是感知主体特有的感知规定性下的产
物,所以有主观性。因为感知主体本身就是一个客观存在,
其感知规定性也是其特有的客观的存在程度或存在度的彰
显,所以感知中的观念时空也有其客观性。也就是说,任
何具体的存在,其横向感知中的存在样态都是非真的或主
观的;但其做为纵向“在”的存在程度或存在度是客观的。
而它的感知方式和感知结果正是它自身存在程度或存在度
的彰显。
所以,时空(包括自然维度的时空和观念维度的时
空)就是物性的体现,是物存内涵的表达。比如,人类的
观念时空表达着人类的存在程度或存在度,是人类的物存
内涵的表达:人类观念时空中奇点爆发后四维时空的不断
延展或宇宙的膨胀,表达的只是人类作为后衍的残体试图
回溯元在而不得、与元在越来越遥远的衍存位相,亦即越
来越失稳失位的状态。而人类的衍存位相和失稳失位程度
本身就是自然时空的表征或彰显。也就是说,人类的观念
时空或时空观的变化在表达着物性(此处即人性)变化的
同时,直接表达着自然时空演运的程度,也直接表达着自
然的衍存律或存在性。

这个由物性或存在性表达的自然衍存律显示:越后衍
的存在者质量越少、存续时间越短、运动速度越慢,这正
是失稳失位的存在者自为性定位求存的配套措施。这里可
以复习下十二章存在度递弱的证明和十三章存在度的六个
指标,尤其是十二章特别指出:这里存在着一个空间和时
间上的限度,而这个限度就是一切存在者或存在形态终归
不能改变自然规定的存在梯度之证明。这里“空间和时间
上的限度”就是自然时空不断分化舒展的证明。
虽然自然时空(即自然衍存下的客观时空)和观念时

(即感知中的主观时空)是不同的,但它们都是同一衍存
进程下的产物,是统一的、通约的、预定和谐的。
(6)所以,第九十章指出:像其他所有作为对象而存
在的东西一样,时空一定是一种客观属性或客观维度,但
它的“客观状态”一定又与“感性直观”(即处在“主观
状态”)中的时空维度有所不同,这一点目前已被爱因斯
坦给出了旁证”。
九十一章指出:应该承认康德是第一个将范畴联系在
时间轴上的思想家,但康德的时间是一个空洞的延续(这
与康德的绝对时空观有关),而我所说的时间却直接代表
物存质态的演动内涵或衍续函量。
也就是说,自然时空的演化与物质衍存进程同一,所
以,
人类的观念时空从奇点的零维爆发为四维后不断舒展绵延
在存在度最高的前衍阶段,时空作为最原始的属性和物共
为一维存在;在存在度越来越低的后衍阶段,时空退化为
背景。这正如存在度最高的“在”一旦分化就逐步退为后
衍存在者的背景。所以,归根到底,观念时空只是感知者
衍存进程中存在位相或存在度的表达,或者说,直接就是
衍存者失稳、失位状态的质态表达和物性体现。
(7)——这就是时空维度之舒展趋势,亦即衍存进程
下的衍存质量、时度递减律,因为时空的舒展程度就是衍
存者的失稳失位程度及其质量、时度递减程度的表达。或
者说,时空维度的舒展就是递弱代偿存在性的自性滚动,
前述四条衍存律都是对存在度递弱或衍存质量、时度递减
的具体表达。在这条衍存律下,前衍存在制约着后衍存在
的时空占比(即存在度),如马尔萨斯陷阱就是这种制约
在生物存在阶段的表达。生物的繁殖量总是远大于现实生
存量,是存在阈要求下保证物种不会因极端状态而轻易灭
绝的自然设定。
(8)简单的说,时空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因为
观念时空是客观时空的可感属性与主体感应属性耦合的结
果。所以,它既是客观存在或自然元存(即康德的“自在
之物”)的属性彰显,也是衍存主体自身感知规定性下的
属性体现,但归根到底是衍存主体存在度或衍存位相的体
现。故,体现着衍存者衍存位相的时空规定着衍存者对自
身失位失稳状态的感知方式与体察方式,这种感知方式和
体察方式就是衍存者的先验性感知规定,由此决定了衍存
者对时空感知与体察结果。以人为例子,简单的说就是:
人的观念时空体现了人当下的衍存位相(或存在度),而
人当下的衍存位相(或存在度)决定了人对时空的感知与
体察,即人在出生睁开眼之前,人的存在度已经决定了人
出生睁开眼后对时空的感知。这种感知方式就是人类企图
拮抗其失稳失位状态的对存在度的代偿,但根本上它被存
在度决定,被自然时空维度的舒展程度或演化程度决定。
所以,所谓存在度,实际上就是自然时空的舒展程度。所
谓代偿度,实际上就是观念时空的展现。存在度决定代偿
度,自然时空的舒展决定了观念时空的展现。

注:上一章末尾指出“生物的社会存在与生物的理化存

在同样都是宇宙递弱代偿进程的自然产物”,本章随即对整

个递弱代偿进程的衍存律做总结。因为时空观就是宇宙观,

所以,本章推出的第五条衍存律衍存质量、时度递减律是最

根本的衍存总定律,是在更深的程度上的对前述四条衍存律

的综合,然后顺势导出下一章对五条衍存律的进一步归纳和

总结。

附:本章重要概念:
一、“失位”和“失稳”

(概念注释):

失稳:随着存在度的流失,后衍存在者的代偿属
性和求存能力虽然越来越高强,但其生存形势的流变
速度却越来越快,生存结构越来越动荡,生存方式也
越来越难以维系,是谓“失稳”,它是濒临“失存”
的前兆。
失位:字面上,是“失落于衍存之位”,特指“越
后衍的存在位相越摇摆”,这是它的自然哲学含义。
它的精神哲学含义是,感知代偿越来越失真,知识的
“准确落实概率或依存可靠程度逐步沦丧”。它还有
一重社会哲学含义,旨在说明“人类晚级社会体系越
来越动荡”,其中生存度极低的社会成员越来越难以
找见自身的结构定位。

(第五十四章):

所谓“失位”,是指从“存在是一”的分化演历
中脱失而又不得不寻求回归和整合的那样一种状态;
所谓“失稳”,是指从“存在是一”的分化演历中游
离而又不得不寻求还原和依附的那样一种状态;二者
其实是同一状态的不同观照角度。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