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2011年11月 润滑与密封 NOV.201l

第36卷第1I期 LUBRICATl0N ENGINEERlNG VoI.36 No.11

DOI:10.3969/j.issn.0254—0150.2011.11.021

基于信息关联的润滑油燃油稀释快速监测方法研究

徐广‘ 邢志娜2瞿军2韩晓1
(1.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 山东烟台264001;
2.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飞行器工程系 山东烟台264001)

摘要:针对军用特种车辆的发动机润滑油燃油稀释监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息关联的润滑油燃油稀释快速监测
方法,即通过近红外光谱对润滑油理化指标的分析。实现对润滑油燃油污染的快速分析。其中,润滑油使用性能和理化
指标之间构信息关联分析是该方法的核心。对两辆跟踪特种车辆油样信息的主成分分析结论表明润滑油燃油稀释是影响
油液黏度与闪点的主要参数,对跟踪车辆及20组随机车辆油样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同一类型车辆油液的燃油稀释、黏
度、闪点三者闭的信息关联程度较为稳定。该方法结合红外与近红外光谱分析的优势,为润滑油燃油稀释快速可靠的监
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关键词:信息关联;燃油稀释;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
中图分类号:THll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4—0150(2011)11—087—6

A Fast Monitoring Method of Oil Diluted by Fuel

Based on Information Relationship



Xu Guang Xing Zhina2 Qu Jun2 Han Xia01

(1.Graduate Students’Brigade,Naval Aeronautical and Astronautical University,Yantai Shandong 264001,China;2.Depart珊斌


of Airborne Vehicle Engineering,Naval Aeronautical and Astronautical University,Yantai Shandong 264001。China)
Al螺traet:A fast monitoring method of oil diluted by fuel for army special vehicle was put forward based on information

relationship.which realizes the fast analysis of the oil polluted by fuel tIlloush the analysi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aram-
eters by NIR,the fiscosity and flash point by physical and chemical analysis.Information relationship analysis between the

and its physical and chemical parameters is the COre of this method.The resdts of
using capability of lubricating oil princi—

pal components analysis on the oil samples of two motor vehicle show that the diesel is the first parameter that influences

viscosity and flash point.Throush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all samples including 20 random samples,the result shows

that information relationship of diesel,viscosity,flash point from the motor vehicle of sanle style is stable.This metl】od tom—
bines the advantages of FI"一IR as well鹄NIR.it provides a new method for momtofing oil diluted by fuel quickly and cred-

ibly.

Keywords:information relationship;oil diluted by fuel;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grey correlation

润滑油燃油稀释是影响润滑油油品性能的常见原 性,工作条件苛刻,容易劣化变质,加速发动机零件
因,发动机的部分燃料由于雾化不良而未燃烧,会流 磨损p1。据实际调研,军用车辆启动频繁,较多时间
到润滑油中,稀释润滑油,参与生成油泥及破坏添加 处于怠速、起步提速工况下,所以柴油不完全燃烧稀
剂,使设备磨损增加,产生故障…。据英国机械工程 释机油的情况发生的较为普遍一o。因此,对军用特种
协会对高速内燃机车柴油机所进行的故障统计表明, 车辆润滑油的燃油稀释进行快速有效的监测是亟待解
不属于直接磨损的失效远远超过磨损监测所能发现的 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故障,而由于燃油泄漏引发的故障占总故障数的 由于燃油和润滑油基础油的主要差别在于它们的
22.7%[21。军用特种车辆由于其工作及环境的特殊 分子量(或沸程)和芳香组分含量的不同,无论用
何种方法直接检测燃油含量都是十分困难的”o。目
收稿日期:201l一05—12 前,在发动机润滑油燃油稀释的监测领域最有效的方
作者简介:徐广(1987一),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 法是气相色谱法,该方法分离效率高,样品用量少,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E-mail:181897848@qq-corn. 检测灵敏度高,是一种较好的定性、定量方法。但是

万方数据
润滑与密封 第36卷

气相色谱在燃油稀释的监测问题上存在以下几点不 测方法的可信度。研究思路如下:
足:(1)油样须预处理后才能进样,不同化合物的 (1)对两辆某型军用特种车辆实施跟踪采样,
测定须更换柱子,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2)多 并进行黏度、闪点等理化指标及红外指标的检测;
种化合物同一时间流出时,定性能力较差,且定性、 (2)分别对采样油品信息中的黏度、闪点进行
定量测定都须有标准品; (3)维护量大,成本高, 主成分分析,判断影响黏度和闪点的主要因素,利用
测定的及时性有效性较差。近年来,红外光谱分析技 变化趋势图判别这种关联的可信度;
术(简称Fr—IR)以其快速、简便、无损等特点广泛 .(3)对20辆相同型号的特种车辆进行随机采
应用于油液衰变与污染方面的监测。目前,润滑油信 样,并进行以上信息的检测;
息的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已被美军列入国防油液分析计 (4)通过对跟踪车辆的样品及随机采样的几种
划,AsTM也制定了针对润滑油质量监测的E.2412
灰色关联度计算,判断润滑油燃油稀释相关指标的关
方法旧-,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但是,红外光谱分析一
系在相同型号车辆中是否具有稳定性,以验证主成分
般用于趋势分析,难以分析燃油稀释的程度,而且目
分析的结论是否适用于相同型号的特种车辆。
前在国内外尚未有针对润滑油燃油稀释的换油评价标
2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信息关联
准,这给润滑油燃油稀释的监测工作带来了一定的
2.1主成分分析模型

难度。
主成分分析是将原来的回归自变量变换到另一组
发动机润滑油中燃油的混入会直接降低润滑油的
变量(即主成分),选择其中一部分重要的主成分作
黏度与闪点,通过对在用油黏度和闪点的测定也能反
为新的自变量,达到降维的目的,然后用最ds-"乘法
映出润滑油燃油稀释的程度,能更直观地实现对润滑
对选取主成分后的模型参数进行估计,以评判影响目
油燃油稀释的监测。因此,确定燃油稀释与润滑油黏
标参数的主要变量,其基本步骤一1如下:
度、闪点的关联程度是该监测方法的前提。在用润滑
(1)线性模型的标准化:设原始数据矩阵x=
油黏度和闪点的检测如果采用常规方法,需要依托理
化实验室器材,耗时耗力,难以实现军用特种车辆油 (茁。)。。。,其中样本数为n,数据指标为rn,对其进行

液维护工作快速准确、机动式保障的要求。而近红外 标准化变换(毛一霉)^,后得到的线性模型为・
光谱分析以其快速、及时、有效检测的特点恰好弥补 y=/30I+】够+占,占一N(0,仃2I) (1)
常规理化方法的不足。 ,^厂彳——F————一
针对上述情况,本文作者提出一种基于红外与近 式中:亏2音;%,々2√了与善(%一亏)2,I=
红外光谱分析信息关联的燃油稀释快速监测方法,即
利用近红外光谱检测黏度、闪点的理化信息,通过信 (1,1,…,1)’,卢o=Y=÷∑K。
息关联对润滑油燃油稀释程度做出判断,并通过红外 (2)模型的线性变换:将原变量的主成分作为
光谱分析做分析验证,得到一个可靠具体的结论。该 新的自变量,对原模型作线性变换,组成新的典型
监测方法结合了红外光谱法与理化指标法的优点,实 形式
现了简化监测指标。优化检测资源的目的。 F=flol+Z:口+F,占一N(0,盯2I) (2)
l研究思路
式中:z=工Q,球=Q‘。p,Q=('7。,’72,…,竹。),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发动机工作条件、润滑油性
其中田;为rx标准正交化后的特征向量,对应的特
能的不同,氧化、硝化、硫化等作用的共同影响,润
征值为Ai,AI≥A2≥…≥A。I>0。
滑油燃油稀释、闪点、黏度等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可能
(3)计算贡献率,确定主成分个数:由特征向
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而且对于一个确定的摩擦学
系统而言,其组成与外部条件是相对稳定的,故系统 量吩=(u“,u掣,…,‰)7组成m个新的指标向量
2’7lI菇l+’72l茗2+…+,7mI菇-
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是相对稳定的。然而不同车
fyl
y2 2%髫l+,7矾"“+,7被‰
辆发动机的运行条件存在差异,由某一辆特种车辆发 J (3)
动机上采集样品得到的润滑油指标间的关系不一定适
用于同一类型的其他特种车辆发动机。因此,为了解 【立:叼。i茗。+田:。戈:+。jj.+田二茗。
不同条件下油品燃油稀释相关信息的关联性,须对这 式中:儿表示第i主成分,计算主成分,,。的累计贡
些信息进行关联分析,以验证上述润滑油燃油稀释监 献率

万方数据
2011年第11期 徐广等:基于信息关联的润滑油燃油稀释快速监测方法研究89

口=QaI (6)
∑A。
k=I
(4)
a-= 式中:主成分变量的回归系数a。=/11_1z:y,根据标
∑A。
‘z1
准化变量的回归系数可知数据指标对目标参数的影响
当a。≥85%时,选择指标变量Y;(i=1,2,…, 程度。

P)作为P个主成分。 2.2信息的检测与来源

(4)计算回归系数:根据确定主成分的情况将 选定两辆同一型号发动机的某型军用特种车辆作

特征值对角阵A,口,z,Q作相应分块 为跟踪对象,在跟踪车辆上采集的油样均为长城牌
CD.15W/40柴油机润滑油。在试验开始时两辆车均

A=【三1二)2】,口=【三】,z=cz-z:,,Q= 更换了新油,车辆行驶里程约6
别得到10组油样。
000 km,跟踪采样分

【Q. Q:】 检测的理化指标为开口闪点、100℃运动黏度,


式(2)变为 采用近红外光谱模型计算。检测的红外指标为氧化、
y=风J+Zl口l+Z2嘞+g,g~N(0,矿2,) (5) 硝化、硫化、抗磨剂、积炭、水、乙二醇和燃油,采
根据主成分估计原理,剔除z:嘞,求得和标准 用ASTM—E168【81及ASTM.E2412进行定量计算,得到
化变量的回归系数为 的检测数据见表l。

表1跟踪车辆润滑油性能指标检测数据
T{山le 1 'resting data of lubricating oil properties for the test vehicles

黏度∥ 闪点 氧化∥ 硝化,/ 硫化,/ 抗磨剂,/ 水,/ 柴油,/ 积炭// 乙二醇,/


一一
钢々
(姗2.s‘1)t/。C (A.cm-1)(A・cm.1)(A・cm.1)(A・cm-1)(A・cm一)(A・cm一)(A・cm-1)(A・cm-1)
1.1 14.55 237 8.484 4.602 15.541 15.676 7.292 0.349 7.389 1.235

l 12.32 235 8.466 6.444 16.915 17.682 14.22 0.505 5.535 1.273

1 乏o 12.05 233 9.074 7.46l 16.778 18.251 16.0r76 0.5∞ 6.503 1.339

l 11.73 232 10.44 7.464 16.328 17.84l 23.614 0.642 8.122 1.007

l 11.5l 230 10.594 7.604 17.020 18.054 20.124 0.66l 7.820 O.9916

l 11.∞ 231 11.464 8.570 17.220 18.795 17.483 0.665 8.254 1.14l

l 4巧石J 10.8l 230 11.706 8.67l 17.648 18.879 15.610 0.620 8.607 1.171

I 10.8l 229 11.918 9.∞8 16.919 18.815 15.843 O.667 9.947 1.279

lO.59 228 12.479 9.684 17.173 19.596 19.518 0.665 8.856 1.342

10.14 229 12.884 9.918 17.253 19.705 17.266 O.665 lO.Oll 1.381

l卜2 14.55 237 8.484 4.602 15.54l 15.676 7.2925 O.349 7.3∞ 1.235

2 13.13 233 8.614 5.537 15.552 16.405 15.608 0.387 8.8507 1.131

2aP母¨4之o 12.44 230 8.229 6.467 16.34l 17.626 23.024 0.474 5.237 1.096

2 12.15 23l 8.943 6.50l 15.629 17.09|0 22.578 O.420 10.3跖 1.00r7

2 11.79 230 8.684 6.821 16.463 17.943 17.1醯 O.529 7.305 1.2跖

2 11.71 229 9.488 7.763 17.004 18.674 16.115 0.556 6.417 1.363

2 11.62 230 9.359 7.550 16.983 18.883 19.294 0.575 7.020 1.195

2 11.38 23l 9.576 7.920 17.383 18.813 20.793 O.665 5.899 1.138

16.870 18.590 22.322 O.666 8.265 1.062


24巧石刁{母 10.99 229 11.099 8.255

2.10 10.64 229 11.856 8.948 16.736 19.065 19.554 0.649 11.544 1.247

2.3主成分分析及结论 红外指标作为原始数据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
分别以1。车、2。车油品检测数据中的氧化、硝 系数矩阵的特征根及贡献率见表2,3。
化、硫化、抗磨剂、水、柴油、积炭、乙二醇等8个

万方数据
90 润滑与密封 第36卷

衰2 1。车样品主成分分析结果 表4 l’车样品主成分特征向量
Table 2 PCA results of No.1 vehicle Table 4 PCA eigenvectors of No.1 vehicle

表3 2’车样品主成分分析结果 衷5 2’车样品主成分特征向量
Table 3 PCA results of No.2 vehicle
Table 5 PCA eigenvectors of No.2 vehicle

从表2,3可以看出,两车油液样品前3个特征 分别以l’车、2’车的100℃运动黏度指标、开口
根的贡献率均达到了95%,主成分分析效果较好, 闪点指标作为目标参数,标准化后进行主成分分析,
故l’车、2’车均选取3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向量见 碍到100℃运动黏度、开口闪点的标准化变量的回归
表4,5。 系数见表6,7。

表6黏度的回归系数
Table 6 Regression coefficient of viscosity

由表6可以看出,1’车、2’车油样的主成分分析 度的影响程度超过了油液氧化等因素。因此,随着车
结果均表明影响运动黏度的主要因素是柴油,而且两 辆行驶里程的增加,黏度的整体表现为逐渐下降。由
者的关系呈负相关,即柴油稀释降低润滑油的黏度, 表7可以看出,1。车、2’车油样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均
以上分析结果与理论是相符的。而抗磨剂、硝化、氧 表明影响开口闪点的主要因素是柴油,而且两者的关
化等指标与柴油的关系也是呈负相关的,事实上,这 系呈负相关,即柴油稀释降低润滑油的开口闪点。
是由于跟踪车辆工作及环境的特殊性,柴油稀释对黏 根据表I作燃油稀释、黏度、闪点三项指标的变

万方数据
201 1年第l 1期 徐广等:基于信息关联的润滑油燃油稀释快速监测方法研究 9l

化趋势图,如图1—3所示,与上述结论也是相符的。 3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信息关联

O.7
3.1灰色关联度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通过确定参考数列和若干比较数据
一O.6
昌 列的几何形状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它反
:0.5 映了曲线间的关联程度,是一种能通过计算关联度来

0.4
度量2个因素间关联性大小的方法,能较好地适用于
0.3 样本量较少、无规律的系统。以下是几种关联度模型
样品编号
的计算方法。
图l柴油变化趋势图
(1)邓氏关联度:
Fis l ChIlgillg trend of diesel

15
,,.、叩叩fyo(t)一九(t)f+f-擎-峄fyo(t)一x(f)f
14 ro.‘㈨2—丽矿丽币面面可而j酉广
乙13
H。
(7)
目12

¨=÷主ro.;(I|})

(8)
≤ll
lO
i刍・{【七’
ro・‘2

9 式中:分辨系数f∈(0,1),儿为量纲一化处理后
样品编号 的序列。
图2黏度变化趋势图 (2)绝对关联度:
隐2 Changing trend of viscosity 1
ro.;(忌)= k=1,2,…,
23 7
I+f△%(k)一Ay。(k)l
23 5
}; n一1 (9)

r0.;=击芝‰(.|})
2 33
p,J
2 3l

22 9
2而刍‰・i(詹J
・i (10)

式中:Ayi(矗)=Y;(k+I)一Yi(||})。
. Lr. , .。 1-.。 L
22 7
K『 (3)T型关联度:将时间区间[口,b],b>8≥
样品编号

图3闪点变化趋势图
0分成n份,原始时间序列集X={气=(筏(t,),
Chins

Fig 3 trend of flash point 毛(t2),…,气(t。))},则

锄小一啪∥讹炉等糍特镶群 鲰(气)‘甑(气)≠0 (11)

2—石三殍。4’
00 Ayo(气)・Ay;(气)=0

,0,t
2土荟△”,o.i(詹) (12) FO,i

式中:Ay;(t。):,,;(tt+1)一,,。(气),),;(气):些, 舭‘ 式中:△器=∑l yf(I|})一yo(k)I,“::=∑I△以(丘)一


她5者荟㈨・)~(tt.t)l。 峨(.|})I,《:=寺∑I△2,,;(后)一A2yo(k)I,
(4)斜率关联度:
△2,,;(k)=Yi(k+I)一2yi(1|})+儿(矗一I)。

i鹰盔三巫霸一“t
h“”2 3.2信息的检测与来源
随机选取20辆不同的特种车辆作为油液采集对
Yo(k+I) Yi(k+I)I
2,…,n—I (13) 象,其发动机型号均相同。采集了20组CD.15 W/40
柴油机润滑油样品并编号,检测指标为100 oC运动黏
ro.。的计算公式同公式(10)。
(5)B型关联度: 度、开口闪点与柴油水平,检测方法与上文相同,得
到的数据见表8。

万方数据
润滑与密封 第36卷

襄8 20组随机样品机油性能指标检测数据 表9黏度与柴油的关联度
Table 8 Testing data of the properties of 20 Table 9 Relationship of viscosity and diesel

random vehicles lubricating oils

注1):邓氏关联度分辨系数f=O.5。

表10闪点与柴油的关联度
Table 10 Relationship of flash point and diesel

注1):邓氏关联度分辨系数f=0.5。

由表9,10可以看出,T型关联度表征黏度、闪
点与柴油指标之间存在负相关性,与主成分分析的结
论是相同的。相同因素之间不同类型的关联度差别较
大,这是由于不同关联度的构造思想与计算方法不同.
所造成的。但是相同因素之间的同一类型关联度都比
较接近,表明针对同一类型特种车辆的发动机润滑油
而言,其柴油稀释与相关因素之间存在的关系较为稳
定,在某一特种车辆上研究得到的关于黏度、闪点与
柴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适用于该种类型发动机的一
般特种车辆。事实上,由于军用特种车辆的特殊性。
3.3灰色关联度的计算与结论 其工作环境与运行时段较为固定,发动机的运行条件
在对灰色关联度的研究中发现,量纲一化处理的 较为相似,因此,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结论在同一类型
方法不同,得到的关联度也不同,所以亦没有统一的 特种车辆中也是适用的。
关联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仅凭借关联度与关联序 4结论
对因素之间的紧密程度做出的判断也会有偏差。目前 (1)提出了一种军用特种车辆润滑油燃油稀释
尚没有一种关联度适用于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需要 的快速监测方法,该监测方法充分利用了红外与近红
计算多种关联度以保证结论的可信度。而且同一种关 外光谱分析的优势,简化了监测指标、优化了检测
联度采用不同的量纲一化方法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会 资源。
直接影响对实际因素做出的评价…。因此,以下的关 (2)对两辆跟踪车辆油液样品的主成分分析表
联度计算时,量纲一化方法均采用初值化,即以新油 明,在实际的工作中,柴油是影响黏度、闪点的最主
的指标参数为标准。 要因素,三者的关联性较强,在监测中可以起到相互
原始数据初值化后,依据上述模型分别计算l’ 印证和补充的作用。
车机油样品、2。车机油样品、20组随机机油样品各 (3)结合跟踪车辆与20组随机油液样品的灰色
因素之间的灰色关联度,表9,10主要给出了三类油 关联分析结论表明同一类型车辆内部油液黏度、闪点
液样品黏度与柴油、闪点与柴油的五类关联度。 与柴油因素之间的关系较为稳定,(下转第104页)

万方数据
104 润滑与密封 第36卷

3结束语 neering,1993。18(2):29—31.

特种工业润滑油液的基础油应用技术研究是一种 【4】佐藤刚久.人,p p式燕段变速橇油(cⅥ下)刃最新技衍勤向

尝试,需要不断的技术和经验积累。本文作者提出的 [J].I-多彳水口≯灭h,2009,54:248—253.

基础油测试方法是业内的一些测试基础油不同性能的 【5】Sato T.仉nds of metal pushing V—beh CVT fluid[c].CVT-


HYBRID 2007 Yokohama.20074558(2007):95—98.
常用手段,对基础油应用的见解属于作者的经验体
【6】李茂生,刘长期.中国CVTF技术市场分析[C]//2008中国
会,针对性较强,仅作参考。介绍的测试方法和应用
润滑油技术经济论坛论文专辑.大连,2008:80—83.
技术能否作为普遍适用原则,还需业界的不断补充完
【7】李茂生,蒋沧相,徐立庶.半合成极压切削液的研究与应用
善并有待实践检验。
[J].润滑与密封,2001,26(1):5l一54. .

参考文献
Li Maosheng,Jiang Conxiang,Xu“肌.Preparation and applica-
【1】李茂生.工业润滑技术及产业发展趋势现状调查和发展建
tion of a hiigh performanceextreme pressure semi-synthetic cut-
设报告[R].2009.
ting fluid[J].hlbrication Engineering,2001。26(1):51—54.
【2】赵江.润滑油基础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M].大连:中国润
滑油科技情报站,2002. 【8】刘长期,李茂生.金属加工油液用基础油的合理选择[J].润
滑与密封,2009,34(5):94—98.
【3】梅焕谋,黄柏玲,李茂生.用四球法测试润滑性能[J].润滑
Liu Changqi,Li Maosheng.How tO choose base oils in metal・
与密封,1993,18(2):29—31.
Mei Huanmou,Huang Bailing,Li Maosheng.Study on lubricant working fluids[J].IJJbr/cation Engineering,2009,34(5):94—
a four-ball tester[J].Lubrication Engi・ 98.
performance through

(上接第92页)主成分分析的结论适用于同一类型 Detlg Guangyong,Cui Guangshu,Wang Chenggong.The influ-


of diesel engine oil diluted by diesel oil
军用特种车辆。 enee on the viscosity

and w∞r property of diesel engine oil for urban bus[J].Lubri-


(4)通过多分析方法信息关联,不仅能快速监
eating oil。2008.23(12):33—38.
测发动机润滑油的燃油稀释,得到可靠的结论,对油
【5】毛美娟,朱子新,王峰,机械装备油液监控技术与应用[M].
液衰变和污染的监测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6】ASTM E2412-04 Standant practice for condition monitoring of
【1】关子杰.润滑油与设备故障诊断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
出版社。2007:24—25.
used lubricants・by trend analysis using Fourier n鼍118l-0咖ir缸
【2】杨俊杰.油液监测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red(gr-lR)spectrometry[S].United States:ASTM Committee,

2004.
【3】瞿军,徐广,邢志娜,等.特种车辆发动机油液性能评估指标
体系研究[J].车用发动机,201l(8):84—88. 【7】ASTM E168-06 Standard practices for general techniques of in-

Qu Jun,Xu Guang.Xing Zhina,et a1.Lubricant property eva]u- frared quantitative analysis[S].United States:ASTM Commit-

ation index system of special vehicle engine[J].Vehicle En- tee,2006.

gine,2011(8):84—88. 【8】周秀文.灰色关联度的研究与应用[D].吉林大学,2007.
【4l邓广勇,崔光淑,王成功.燃油稀释对城市公交车发动机润 【9】丁士晟.多元分析方法及其应用[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
滑油粘度和磨损性能的影响[J].润滑油。2008,23(12):33— 社。1981.
38.

(上接第70页) ciple of metal friction and abr8de wear[J].Journal of Tianj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1,17(1):19—22.
【4】邵奇,蔡振兵,林修洲,等.碳化钨热喷涂涂层与QPQ盐浴
复合处理层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C]//2008青年摩擦学与 【8】Wang You,Lei Tingquan,Liu Jia=j珊.Tribo—metallographie be-

表面保护学术会议论文集.武汉,2008. havior of hiigh carbon steels in dry sliding:I.Wear mechanisms

and their transition[J].Wear,1999,231:1一11.


【5】王观民,张永振,杜三明,等.不同气氛环境中钢/铜摩擦副
的高速于滑动摩擦磨损特性研究[】].摩擦学学报,2007,27 【9】施雯,万紫,徐颍婕.CrTiAIN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及应用试
(4):346—351. 验[J].中国表面工程,2006。19(4):245—248.
Wang Guanmin,Zh明g Yongzhen,Du Sanming,et a1.Study on Shi Wen,Wan Zi。Xu Yin西ie.Friction and wear properties and
tribologlca]behavior of steel・hiass couples in different atmos- application of test of CrTiAIN c∞tings[J].China Surface Engi-

phere under high speod and dry sliding[J].Tribolngy,2007。27 neering,2006,19(4):245—248.


(4):346—351. 【lo】岑启宏,孙琨,方亮,等.二体磨料磨损犁沟及脊的三维有
【6】温诗铸.摩擦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限元动态模拟[J].摩擦学学报,2004。24(3):249—253.
【7】詹武,闫爱淑,丁晨旭,等.金属摩擦磨损机理剖析[J].天津 Cen Qihong,Sun Kun,Fang Liang,et a1.3D dynamic simula-

理工学院学报,2001,17(1):19—22. tion of groove and ridge in tWO—body abrasive wear by finite el・
Zhan Wu,Yan Aishu,DiIlg Chemu,et eL!.Analysis on the prin- ement method[J].Tribolngy,2004,24(3):249—253.

万方数据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