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824 运动与膳食对肥胖人群身体形态和机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You might also like

You are on page 1of 58

太原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运动与膳食对肥胖人群身体形态和机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姓名:李建达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运动人体科学

指导教师:任晋军

20080501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运动与膳食对肥胖人群身体形态和机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摘要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0)正式宣布:.肥胖是一种疾病。随着人们物

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以及精神生活和行为方式上的改变,肥胖发

生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目前肥胖己成为全球性

疾病,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肥胖普遍存在,如美国大约有1/3的人肥胖,

更多的人超重。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营养状况的改善,生活方式及

膳食模式的变化,导致了不少人的肥胖。肥胖不仅影响人们的形体美,而

且造成心理负担。

目前,‘对肥胖人群健康关注的文章不断增多,但在全面提高肥胖人群
-一
体质、持续健身锻炼方面缺乏系统性、针对性指导,而对于中国肥胖人群

科学减肥具体方案的研究更是投入的人力和精力少之又少。本工作的目的

是:如何控制和协调好肥胖人群减肥过程中,运动、膳食、生活作息三者

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测评结果为肥胖人群设计出,普遍能够接受并且方便

操作的运动减肥处方、膳食营养计划和生活作息习惯,探讨实验设计的“50

天全封闭减肥方案’’的锻炼效果,为完善此方案提供实验性依据,力求为肥

胖人群找到更科学、更合理的减肥方式,改善其健康状况,增强体质。并

为肥胖人群减肥过程中的体质健康的整体研究和评价提供参考资料,为在

全民健身中预防和治疗肥胖病的科学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对实验者分别在参加训练前、训练三周结束时和训练六周结束后进行3

次全部数据的测试。通过对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的研究结果表明: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1)本研究制定的运动减肥处方、膳食营养计划和生活作息习惯,对肥

胖人群减轻体重、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2)本实验研究过程中的减肥方案可以在短期内让肥胖人群体重得到明

显的控制,并没有发现任何的负作用,达到了健康减肥的目的。所以,此

方案可以推广。

(3)本实验研究表明肥胖人群在身体形态和机能方面有其不同于其它

人群的特殊之处,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或进行纵向追踪调查,并可增加

对他们进行心理方面的研究,以全面精确地反映这一特殊群体的体质变化

情况。

建议: ,

(1)在减肥实施中,不可急于求成,要因人而易。同时,减肥要采用多

种方法综合治疗、合理搭配,贵在坚持。

(2)肥胖人群应走出“减肥一肥胖一再减肥"的恶性循环误区,加强

体育锻炼意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并配合合理的膳食营养和良好的生

活习惯,科学、合理地进行锻炼。

.、(3)为防止肥胖人群减肥后再次出现体重反弹,并能使本实验方案从

“全封闭模式"变为“开放型模式”建议肥胖人群在参加实验后,继续坚

持本方案设计的“运动训练+营养食谱+生活作息表”在今后的生活中养成

习惯,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体重的反弹。

(4)肥胖引起的机制,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所以现阶段的减肥措施也

有待改进,新的减肥方法会不断涌现,在以后研究中应积极探索。

关键词:肥胖人群,减肥运动处方,膳食营养,体质健康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SPORT AND MEAL

TOWARDS THE APPEA刚蝌CE AND FUNCT I ON OF THE FAT CROWD

ABSTRACT

1997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proclaim:Fat i s a kind of

disease.Along with people physical life level of exaltation and meal

structure and spiritual l ife and behavior way up of change,fat

incidence rate year by year ascension,have become severity endanger

mankind health of cutthroat.Currently fat have become global disease,

at the United States etc.west flourishing nation,fat widespread

existence,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about have 1/3 of person fat,

more person’S excess.At China,along with economy of development and

nouri shment condit ion of improvement,1 ife style and meal mode of

variety,cause not a few people of fat.Fat not only influence people’S

body the United States,and result in mental state burden.

Currently,to fat crowd health concern of the art icle

continuously increase,but at overall exaltation fat crowd physical

endowment,keep on do exerc i se to keep fi t toughen aspect to lack

Ill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system and aim at sex instruction,but for China fat crowd science

reduce weight concrete project of research is also devotion of

manpower and energy be little and then little.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i s:How control harmoni ous ly tune up fat the crowd reduce we i ght

process in,sport,meal,dai ly schedule three it of relation,and

according to measure to review result is fat crowd design,widespread

can accept and convenience operation of sport reduce weight

prescript ion,meal nourishment plan and dai ly schedule habit,study

experiment design of toughen of”all of 50 days close reduce weight

a project∥effect,provide an experiment for perfect this project

basis,try hard for for fat the crowd find out more science,more

reasonable of reduce weight a way,improvement it health condition,

strengthen physical.endowment.Combine for the fat crowd reduce

weight physical endowment within process health of whol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provide a reference,is in all the people the workout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besity of science open an exhibition to

provide theories basis.

To experiment difference at before attend train,train three week

be over with train six week be over juniors line 3 times all data

of test.Pass to measure data of statistics analysis,get of research

result enunciation:

(1)This research establishme肌 of sport.reduce weight

IV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prescription,meal nourishment plan and daily schedule habit,to fat

the crowd ease a weight,strengthen physical endowment,exaltation

health the level have aggressive of function.

(2)This experiment research process in of reduce weight a project

can let in the short run fat the crowd weight get obvious of control,

have no a detection any of negative function,come to a health reduce

weight of purpose.So,this project can expansion.

(3)This experiment research enunciation fat the crowd has it

in the body appearance and the function differ from other crowd of

special place,treat in further extension sample quantity or carYy

on lengthways tracking investigate,and can increment carry on to

them mental state of research,with overall by the square reflectibn

this special community of physical endowment variety circumstance.

Suggest ion:

(1)Can’t be eager to beg in reduce weight the implement,

important cause person but easy.Reduce weight and adopt a variety

a method in the meantim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reasonable match,

expensive at persistence.

(2)Fat crowd should come out the vicious cycle mistake of”reduce

weight—fat—again reduce weight—area,strengthen athletics to

toughen consciousness,develop to toughen body of habit,and match

reasonable of meal nourishment with good of life habit,science,Be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reasonab l y carry on t oughen.

(3)In bar of fat the crowd appear a weight rebound,and abi l ity

make from6 whole close mode“this experiment project change into“open

a mode∥a suggestion fat the crowd continue persistence after attend

experiment this project design of∥sport train+nourishment recipe+

dai ly schedule form∥become habit in aftert ime of the l i fe,SO then

can valid of avoid a weight of rebound.

(4)Fat cause of mechanism,didn’t yet complete research clear,

SO present stage of reduce weight measure to also need to be improve,

new of reduce weight a method will continuously flow out now, in

laterly the research should aggressive investigate.

跹Y WORDS:Fat crowd,reduce weight sport prescript ion,meal

nourishment,physical endowment health

Vl

尸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

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

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力之迄
论文作者签名:
隰j雩么一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太原理工大学有关保管、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其

中包括:①学校有权保管、并向有关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原件与复印

件;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复制并保存学位论文;

③学校可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或借阅; ④学校可以学术交流为目的,

复制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⑤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一章 前 言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肥胖已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文明病"之一。据1983~1986

年美国健康统计中心报道,全美有113的成年人(约为七千万),至少一千万少年儿童

超出正常体重的10%。肥胖人群的比例在我国也有迅速增长的趋势,已引起各界的重视。

肥胖症患者不仅体态臃肿,工作生活不便,而且很容易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冠

心病、糖尿病等,严重危害健康。基于这一严酷事实,去脂减肥热风靡世界,五花A.f-J

的减肥方法也应运而生,经过多方面的考虑和权衡利弊后,专家认为:运动疗法、饮食

的控制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相结合是防治肥胖的最佳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治疗,简便

易行,经济可靠n1。

综上所述,我们不得不思考,具体的怎样的运动训练内容、饮食摄入和良好的生活

习惯相结合,才能最有效的让肥胖人群科学的减肥,并达到理想的体重。

本研究试图通过控制运动训练、膳食营养和生活作息习惯三个自变量,经过50天

全封闭的减肥训练实验,来研究运动与膳食相结合对肥胖人群身体形态和机能影响的情

况,对受试者分别在参;hi:iiJll练开始前、训练到第三周结束时和训练六周结束后进行3次

全部数据的测试,并且在每天上午8:50和下午16:30做体重的测量。通过统计分析

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而分析和探讨本实验所采取的运动减肥处方和膳食营养计划对肥胖

人群的身体形态、心血管功能和呼吸功能的影响,为本研究制定的运动减肥处方和膳食

营养计划进行科学性论证,为完善运动减肥处方和膳食营养计划提供实验性依据,以求

为广大的肥胖人群找到更科学、更合理的锻炼方式和饮食选择,改善其健康状况,增强

体质。并为肥胖人群减肥过程中的体质健康的整体研究和评价提供参考资料,为在全民

健身中预防和治疗肥胖病的科学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二章
弟一早 绪
珀 论
T匕

2.1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2.1.1肥胖的概述

肥胖是指构成身体的体成分中,脂肪蓄积过度,超过标准体重20%的病理状态。大

量证据表明,正常人体脂肪组织含有大约300"--'350亿个脂肪细胞,当其数量增多和体

积增大时,就会对健康、长寿产生不良影响口1。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0)于1997年将

肥胖宣布为一种疾病嘲。

肥胖病包括两种类型。一类称为单纯性肥胖病或获得性肥胖病,约占肥胖病人总数

的95%。它是一种与生活方式相关,以过度迸食、体力活动过少、行为偏差为特征,全

身脂肪组织过度增生的慢性疾病,也有入认为它是一种低度炎症反应综合征。另一类是

继发性肥胖病,约占肥胖病人总数的5%。它常常出现于多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发

展过程中,或由遗传素质、外伤后或服用某些药物所引起,治疗应以处理原发病为目标。

肥胖病是一种复杂而未完全搞清楚的疾病,属于世界性疾病。它与艾滋病、吸毒和

酗酒共同组成了新的四大社会医学难题H1。目前肥胖已成为全球范围迅速增加的流行疾

病,减肥也成为席卷全球的新浪潮和国际热点。

2.1.2肥胖产生的原因田

肥胖的发病机理,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研究,提出了各种假说,但目前

还没有一个学说能较完善地解释肥胖的成因,因此普遍认为:肥胖是多因素作用引起的

综合症。+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1.2.1营养过剩

从理论上说,人体发胖是由于机体内体脂过度堆积所致。有人将造成单纯性肥胖的

原因归纳为“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得多,睡得多,身体活动少。也就是说,现代

各种交通工具的使用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使人们普遍“坐着工作”。减少了,体力劳

动和躯体运动。而体力活动的减少并不能降低食欲。据科学家统计,19世纪中叶前,地

球上生产和生活使用的全部动力96%来自人和家畜肌肉的力量,而N20世纪70年代末,

人与家畜的“肌肉动力"仅占l%,其余为机械化与自动化所替代。毫无疑问,若供给

人体的营养素超过了每日消耗必需时,多余的营养物质便会转化为脂肪,并储存于脂肪

细胞内,导致肥胖,这种肥胖称之为单纯性肥胖,亦叫“主动肥胖”。如果每天脂肪的

“吸收"比体力消耗的“支出"多159时,则每月体重可增加O.5Kg,每年则可增加6Kg
左右。

2.1.2.2代谢失调

营养物质的吸收、贮备和利用构成一个十分复杂的体内平衡系统,从而保持相对恒

定的能量贮备和体重。这一复杂过程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实验证明,下丘脑在这方

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体重的调定点。毁损下丘脑腹内侧可刺激体重调定点,产生食欲

亢进,造成肥胖。当食欲亢进时,血液中的血糖在高水平胰岛素作用下进入脂纽胞增多,

同时脂蛋白脂肪酶活性高,也促进脂细胞摄取脂肪酶,增加了脂细胞内脂肪的合成,引

起体重快速增加。

脂肪组织由白色脂肪组织(WAT)和棕色脂肪组织(BAT)组成。WAT将过剩能量以中性

脂肪(苷油三酯)形式贮存,作为贮备能源在必要时分解产能。BAT是一种产热器官,即

当机体摄食或受寒冷刺激时,交感神经刺激细胞内脂肪燃烧,从而决定机体的代谢水平。

由此可见,BAT直接参与体内热量总调节,将体内多余的热量向体外散发,使机体能量

代谢趋于平衡。

有些肥胖症患者吃得并不多,即使一再节食,活动量也不少,体重仍有增无减,这

类肥胖称“被动肥胖’’。其原因可能是棕色脂肪组织的产热功能发生损害,即不能进行

正常的产热作用。部分肥胖者甲状腺浓度正常而基础代谢率明显下降,很可能与棕色脂

肪组织活性降低有关。24h能量消耗值低,易患肥胖病。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1.2.3遗传

Bouchard等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体脂率主要受遗传和生活习惯的影响∞1。若双亲中

有一方肥胖,那么孩子肥胖的机率为25-一50%,若双亲均为肥胖,那么孩子肥胖的机率

为50---75%。最近几年的研究表明,肥胖的发生与遗传基因、环境因素、膳食结构等多

种因素有关,其中主要的决定因素是基因。体重调节是由一个相对庞大的基因组决定的,

基因筛选的结果表明,与肥胖相关的主要基因位于2、lO、11和20号染色体上。将其

称为“肥胖基因"(ob)口1。肥胖病人的基因突变,血清中ob基因的表达蛋白苗条素水

平低下。但有些肥胖者血清苗条素水平反而高于正常人,可能是苗条素受体基因突变引

起的。

2.1.2.4“节俭基因型”学说

1962年,Neel首先提出“节俭基因型"学说,该学说认为人类在进化、生存斗争

中, 逐渐形成“节俭基因",使人在食物不足的环境下节约能量,以适应恶劣环境。

从理论上讲,生存至今的人类都具有“节俭基因”,即在食物丰富时能大量进食,大量

分泌胰岛素并将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起来Ⅱ1。“节俭基因”有利于人类的进化,是人类

适应恶劣环境的产物,但今天“节俭基因’’却威胁人类的健康。

2.1.3肥胖的危害叫

1.肥胖与糖尿病

肥胖与Ⅱ型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n们。调查显示,BMI过高是II型糖尿病发病的主

要危险因子,随着BMI(体重指数)的升高,糖尿病发生的可能性成倍增加。肥胖的糖

尿病人血中胰岛素水平并不低,而且存在胰岛素抵抗,对于这类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消

除肥胖是最有效的措施。

2.肥胖与心血管疾病

肥胖病人的血压高,其舒张压和收缩压均升高,升高程度与肥胖的程度平行。肥胖

病人脂肪组织大量增加,导致血循环增加,心脏每分输出量及每博输出量增加,使心脏

长期负担过重,左心室肥厚而导致血压升高。由于左心室肥厚可增加冠心病和心德失常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等的发生机率,因而肥胖还与冠心病和心律失常有关。另外肥胖病人大多伴有脂质代谢

紊乱,使血液中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异常增加而形成高脂血症。

3.肥胖与日常生活

肥胖还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使人们行动不便,活动困难,妨碍社会交往,影响

形体美,形成精神负担,特别是青少年儿童。

肥胖对经济也有很大影响,在美国人们日渐增长的腰围也给美国的医疗保健系统带

来了巨大的压力。前不久刚刚公布的一个数据显示,美国人每年用于治疗肥胖症及相关

疾病的费用高达907亿美元。与常人相比,每名肥胖症患者在用药和治疗方面每年平均

多花费1034美元nu。

4.肥胖人口

《科学时报》消息,世界卫生组织(WHO)日前公布了一项令人吃惊的数字:全世界

60多亿人中,有13多亿人体重过高。WHO认为,如果按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到2015年,

全世界将有15亿人体重超重n21 繁.

在中国的城市中,有52%的成年男性和42%的成年女性属于超重或肥胖n∞。世界卫

生组织(WHO)资料表明,全球肥胖者数量每5年增长l倍n町。2004年10月国务院公布《中

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的调查结果是: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18%,肥胖率为7.1I%,

估计人数分别为2亿和6000多万,由于超重基数大,预计今后肥胖患病率将以较大幅度

增长n51。

2.1.4肥胖的控制方法

2.1.4.1非运动减肥方法

1.药物减肥

药物减肥主要是通过一些药物刺激改变体成分,达到减肥的目的。如食欲抑制剂减

肥法,主要是通过下丘脑食欲中枢影响进食行为;影响消化吸收的药物减肥,主要是通

过对胃肠道的负面影响,减少能量与营养的吸收、增加饱腹感以及影响胃肠道激素释放

等。药物在减肥中仅具有有限效益,如食欲抑制药物一芬氟拉明,最多仅能降低患者体

重的十分之一,而且减肥过程中,体重的下降还以水分的丢失为主,由于其具有潜在的

心脏毒性会危及生命,已于1997年被禁用n町。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并非所有的肥胖患者均适用减肥药,只有在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无效的情况下,才

可考虑药物治疗n刀。

2.针灸减肥

针灸减肥主要采用耳针、体针、灸法、梅花针、芒针五种方法。其中,应用推广范

围最大的是耳针减肥n町,且主要以耳穴埋针、耳穴压豆最为常用。灸法减肥效果不显著,

亦少被临床采用。针灸减肥往往由于人们不能长期坚持而影响疗效。

3.节食减肥

由于肥胖的发生常与摄入能量超过消耗有关,减少能量的摄入,对一部分肥胖者可

以达到减重的目的。节食减肥的关键是限制糖和脂肪的摄取,减肥食谱应为高蛋白、低

脂肪、低糖的膳食,同时要保证各种营养素齐全,避免产生营养素缺乏症。但控制饮食

要从合理营养角度出发,不能盲目、无限制的节食。也不能控制机体的摄水量。三大热

源物质的热量比应当是:碳水化合物55%,'-,60%,脂肪20%~25%,蛋白质15%~20%,

重量比约为4:1:1n帕。节食减肥应有一定的方法作指导,否则会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

从而造成营养缺乏症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4.脱水减肥

脱水主要是通过穿不透气的衣服进行运动,使人体大量出汗,以减轻体重的目的。

对于非运动员来讲,脱水减肥法是不可取的。

5.外科减肥,

主要是借助手术进行减肥。国内外医学专家所采用的外科减肥方法主要有吸脂术、

空回肠分流术、胆囊一胰液改道术等。大量的实验证明,通过外科减肥法进行手术后,

常会出现胃肠不适、急性肝衰竭、关节炎和多种营养缺乏等合并症。这种减肥往往还会

得而复始,重新胖起来,还要担心医院的信誉和业务能力嗍。因此,外科手术减肥法不

能受广大减肥者的青睐。

6.心理控制减肥

在用控制饮食和参加运动等的综合方法治疗肥胖时,美国医学会研究一种新技术,

那就是充分重视思维因素对减肥的作用。它建议:①要有好的心情,良好的心情可以保

证减肥的顺利进行。②从内心坚定减肥的决心。比如当自己因受甜美的食物所吸引而禁

不住吃上一口,而后发现错了,索性错上加错,吃吧。这样是不会有好的结果的,当发・

现错时就改是来得急的,千万不可错上加错。③制约自己无聊时,不可以进食打发时光,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在自己身边最好不要有冰淇淋之类的食物。④当自己因减肥控制而焦虑时,离开自己常

在的环境,找朋友聊天。

2.1.4.2有氧运动减肥的生物学分析

于素梅研究口订:①有氧运动对脂肪体积的影响。有氧运动可以通过增加能量消耗减

少体内脂肪的积蓄。②有氧运动对胰岛素作用的影响。有氧运动降低体脂含量,增加能

量消耗,可通过调节内分泌代谢来实现,其中以对胰岛素作用的影响最为显著。③有氧

运动控制内脏脂肪积累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

机体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和血浆中抗胰岛素如儿茶芬胺、胰高血糖素、生长素、

糖皮质激素等的浓度升高,抑制了胰岛素分泌。所以随着运动强度增大及运动时间延长,

血浆胰岛素浓度趋于下降。运动引起儿茶芬胺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

减少,促使脂肪水解过程的限速酶、甘油三酯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及柠檬酸合成酶活

性增加,这些酶与脂肪的摄取、活化和动用有关,酶活性的提高会加速脂肪的水解,因

此,运动能促进脂肪分解。

各种类型的运动中以有氧运动对人体内脂肪代谢的影响最为明显。所谓有氧运动,

就是以糖和脂肪的有氧代谢方式提供能量的运动。它可直接影响脂肪组织中脂肪细胞的

体积和代谢特点,也可以影响血浆脂肪代谢降低血浆甘油三酯的浓度,还可以影响骨骼

肌对脂肪酸的氧化利用。一些学者研究,以70%最大摄氧量强度进行30分钟跑台运动,

肌糖原动用速率下降40%,脂肪酸氧化速率升高32%。运动中更多地摄取与利用血浆游

离脂肪酸,从而提高脂肪的供能水平。

因此,大量的研究表明,在进行长距离中等强度的运动时,血浆游离脂肪酸是重要

的化学能源,尤其在运动强度低于50%'---60%最大摄氧量水平的时候。哈维等研究证明,

运动时人体骨骼肌氧化脂肪酸40%来自骨骼肌细胞内脂肪水解,60%来自脂肪组织和血

浆甘油三酯水解后释放的游离脂肪酸。在进行运动时,各种供能物质的利用比例主要决

定于运动强度及运动持续时间.一般来说,运动强度越小,持续时间越长,依靠脂肪氧

化供能占人体总能量代谢的百分率越高。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2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肥胖的测量与评价

2.2.1.1体质指数(BM J)

体质指数又称体重指数,被定义为千克体重除以身高平方米(kg/m2),简称BMI。

常用来对成人体重过低、体重超重和肥胖进行分类,是衡量人群水平肥胖的粗略而最为

有用的基准。WHO将BMI>125规定为超重,BMI≥30规定为肥胖,得到国际上的普遍承认。

分类方法见表2一l。

表2-1 wHo根据BMI值大小所划分的体重和肥胖并发症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眦1

The form 1—1 WH0 basis BMI value size weight for divide the lino and fat compIications

outbreak rate of of relat ion

体重分类 BMI(kg/m2) 肥胖并发症发病的可能性

偏瘦 <18.5 低(但并发生其他临床疾病的可能性增加)

正常 18.5~24.9 一般水平

超重 25.O~29.99 略有增加

肥胖 ≥30.O.

I级肥胖 30.O~34.9 中度增加

Ⅱ级肥胖 35.0~39.9 显著增加

-m级肥胖 ≥40.o 重度增加

由于在世界60亿人口中,不同方域和种族高矮胖瘦各不相同,BMI可能与不同人群

的肥胖程度不符。同时,它还未对肌肉相关体重与脂肪相关体重加以区分,不能说明体

脂分布的广泛差异。因此,这一肥胖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正如1997年6月WH0肥胖咨

询会报告所指出的那样:“将BMI≥30定为肥胖完全是武断的”。基于上述理由,WHO和国

际生命科学学会鼓励各国通过人群调查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BMI,只是在世界统一的流

行病学调查项目中仍要求使用上述国际BMI的体重分类法。如1983~1986年有关世界范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围内肥胖患病率的WHO MONICA项目,1988一--1994年美国肥胖患病率的NmNESⅡI项目,即

是如此。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订了自己的肥胖体质指数(BMI)。兹举例如下(表2—2)

表2-2世界上部分国家的肥胖体质指数表

Fom 1-2 World upper part cent nation of fat physical endowment index number form

国家或地区 年 份 研究者 BMI

美国 1994 Wolf和ColditL >29

加勒比 1996‘ Forrester等 男/>31.1:/k:≥32.3

英国 1997 苏格兰阿伯丁Rowett研究所 ≥30

瑞典 1980~1981 KusKowsKa娟olkA。 >28.6

1988~1989 Bergstrom R. >28.6

法国 1992 ’Leuy等 ≥27

荷兰 198l~1989 Seidel l和Deerenberg


>25蒽.

澳大利亚 1989~1990 Nm恹C >30

2001年9月,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公布的中国人体质指数建议为:以BMI=24

为超重切点,BMI=28为肥胖切点。在超重切点24以上,对于检出高血压、糖尿病、冠

心病的危险因素的特异度接近60%,假阳性接近或小于40%。在肥胖切点28以上,男

性检出各项危险因素异常和聚集达到90%以上,假阳性率小于8%;女性则分勋为90

%和10%嘲。

2.2.1.2腰围和臀围比(WHR)

腰围(wc),是指从肋下缘与骼前上嵴连线的中点,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一周,软

尺紧贴而不压迫皮肤,在正常呼气末测量其长度,读数准确至l毫米。臀围,是测量臀

部的最大周径。腰臀比(WHR),则是腰围除以臀围所得出的数值。

最近10余年的研究表明,腰围和腰臀比是独立于体质指数(BMI)之外的测量指标,

对于确定因腹部脂肪堆积而发生肥胖相关疾病的危险增加的个体,很有实用价值。WHO

肥胖咨询报告认为,高WHR(男性的WHR>1.0,女性的WHR>O.85)提示腹部脂肪堆积。

在特定腰围的相关危险水平方面,不同人群有所不同,因此不能制定全球适用的切

点。中国黄种人的腰围切点:是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通过对以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下两组人群分析得出的结果。这两组人群包括:①1991年以来的13个心血管病、糖尿病、

高血压、营养等流行病学调查项目的数据,抽样人群20岁以上计9.40872人。②前瞻性研

究数据,抽样人群30—59岁计61900人。中国成年人群腰围的切点,工作组建议男性为

85公分(cm),女性为80公分(cm)。若等于或大于此值,肥胖相关代谢性并发症(指高

血压、II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疾病危险加大。工作组专家还认为,腰围的切点用于判

断腹部脂肪积聚,建议与体质指数结合使用估计相关疾病的危险度’(见表2—3)。

表2-3 中国人肥胖与超重的体质指数分类以及肥胖相关疾病的危险n41

Form 1—3 The Chinese be fat and excess of physteal endowment index number classification

and fat related paroxysm dangerous

体质指数(BMI) 相关疾病危险

腰围男<85公分, 腰围男385公分,
数值 分类
女<80公分 ‘女380公分

<18.5 体重过低 #

18.5—23.9 体重正常 疾病危险增加

24.O一27.9 超 重 疾病危险增加 疾病危险高

≥28.0 肥 胖 疾病危险高 疾病危险极高

律考虑存在其他健康问题。

2.2.2体重控制方法的研究

2.2.2.1运动减肥的机理

运动减肥法的作用主要在于调节代谢功能,增强脂肪消耗,促进脂肪分解乜朝嘲。人

体在运动时,大量肌肉参加活动,而肌肉的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其来源主要是脂

肪、糖和碳水化合物。运动时消耗热量的多少与运动量有关,并不是运动量越大达到的

减肥效果就越好,只有适当的运动才能够取得良好的瘦身效果。

10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2.2.2设计运动处方的四个基本要素啪

(1)合理的运动强度:

一般用运动中的脉博数反映运动的强度,准确测量10秒钟脉搏乘以6即代表运动中

的每分钟心率。在运动处方中要求达到个人的“最适合运动心率",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龄(岁);

心力储备=最大心率一安静心率:

最适合运动心率=心力储备X 75%+安静心率

(2)合理的运动项目:

运动减肥主要是以中等强度、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为主,辅以力量运动及球类运动

等,可以根据肥胖者的体质和个人爱好选择运动项目嘲。目前普遍流行的有节律的动力

性有氧运动主要有长距离步行、慢跑、自行车、游泳、健身操以及其他的水中运动(如

水中行走、水中跑、水中跳跃、踢水等)。有研究表明,水中运动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减

肥运动。力量性的运动主要是进行躯干和四肢大肌群的运动,主要活动方式有仰卧起坐:’

下蹲起立、俯卧撑等,也可以利用哑铃或拉力器进行力量练习。

科学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可以有效的改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机能,提高入体一

的最大吸氧量,但并不提高机体疫体重的含量,力量练习虽然不能有效的改善心肺机能

的最大摄氧量,但却可以明显增加体内瘦体重的含量。瘦体重的增加可以提高人体安静

状态下的代谢率,就是说瘦体重多的人比瘦体重少的人消耗的能量要多。因此,有氧运

动+力量练习是最有效的减肥方法。

(3)合理的运动时间:

运动持续时间与运动强度相互影响,增加强度则运动时间会减短,反之,负荷减轻

时则可以持续运动更久,持续时间可用距离或能量消耗来代表。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

建议每天中等强度持续练习30---,60分钟,每次活动能量消耗为300千卡左右。

(4)合理的运动频率:

运动持续时间与运动强度不同,每周的运动频率也不同。例如日本爱知大学运动医

疗中心发现,运动强度为60%一--80N,每次运动150分钟,每周至少运动3次或5~7

次才会取得运动减肥的良好效果。

ll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2.3运动减肥的膳食营养干预

虽然专家们一致认为,减肥的关键在于运动,但科学的饮食也是不容忽视的汹1。我

们提倡科学节食与运动相结合,这会使减肥取得更佳效果。减肥是应当限制膳食的总能

量,而不仅是限制脂肪的摄入,减肥期间应适当增加蛋白质、低糖和适量脂肪。正常情

况下,碳水化合物比例为55%"-60%,脂肪为20%"--25%,蛋白质大约为15%---20%,

重量比为4:l:1,在减肥期间也要保持营养要素的摄入比例。 .

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会使体内的代谢不完全而产生一定量的酮体,酮体能抑制饥

饿感,另外酮体的分解会消耗能量。减少糖的摄入,可以减少胰岛素的分泌,从而减少

脂肪的合成,使糖原的贮存减少,促进运动是脂肪的动员,减少脂肪贮存。摄入适量的

脂肪能够抑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促进机体的脂肪利用。脂肪还会使人产生饱

腹感,使减肥者易接受低热量的膳食而不觉得饥饿难耐。减少食物的摄取比例会导致各

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不足,因此还要食用一定量的水果来补充机体必需的维生素

和微量元素。

2.2.3.1限制膳食热量‘咖

减少摄入热量,造成机体热能负平衡,迫使身体消耗体内的脂肪。可根据拟降体重

数计算饮食的热量,原则上是以原热量摄入水平为基础,根据肥胖的程度,逐渐减掉原

摄入热量的20%"-'40%,依次向低热量饮食过渡。最安全的减肥速度是每周不要超过1

kg。限制热量的饮食,应减少谷类、薯类、糖果、甜点心、肥肉、含油酯较多的干果及

含糖饮料等高热量食物。

2.2.3.2调整膳食结构跚1

采用高蛋白质、低碳水化合物和适量脂肪的膳食。限制热量使摄取的食物减少,蛋

白质摄入量也减少,同时体内热量负平衡动用脂肪时,也会分解一些蛋白质,而蛋白质

对人体非常重要,体内不可缺乏,因此必须增加供给量。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一方

面可降低胰岛素的分泌,减少体脂的合成;另一方面会使体内的糖元储备降低,促进对

脂肪的动用,从而减少体内的脂肪。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2.3.3改变饮食习惯嘲

(1)少吃多餐;

(2)放慢进餐速度,细嚼慢咽:

(3)本着早好、午饱、晚少的原则安排三餐;.

(4)减少盐摄入量,因为钠元素在体内增加了水的储留;

(5)少吃刺激食欲的食物,如辣椒、味精等;

(6)戒酒或少饮酒,因酒精是高热量食物。

2.2.4减肥的负面效应

2.2.4.1减肥的危害

关于减肥的危害,在肥胖病著作中很少提及,但任何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盼。WHO肥

胖咨询会报告指出,减肥的危害主要有三种:

(1)胆囊疾病。体重减少4,-一lOkg的妇女,临床相关胆囊疾病的危险性上升44%。体

重减少越多,危险性越高。

(2)骨密度降低。肥胖患者骨密度显著增加,减肥后则降低。有研究发现白人|;日女从

50岁开始,减肥可增加髋骨骨折的危险性。

(3)痛风急性发作。尤其是在快速节食减肥时可能出现。上述这些危害,需要引起减

肥者的注意。但对于超重和肥胖患者来说,减肥的健康获益是大于风险的。

2.2.4.2减肥后的体重反弹

体重反弹也称为体重波动,是指反复节食而导致的体重反复下降和增长。体重反弹

与每隔一定时间发生的能量不平衡有关。能量不平衡可促进体重增长。体重增长过程分.

为三个阶段: .、

(1)肥胖前静态期,长期保持能量平衡,体重不变。

(2)动态期,长期能量摄入大于消耗,体重增长。

(3)肥胖静态期,再次达到能量平衡,但体重超过了肥胖前静态。

动态期可持续多年且体重有明显波动(体重反弹),这是个体常通过自我努力以恢

13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复较低的体重的结果。减肥后的第一年被认为是预防体重反弹的最困难的时期,因为生

物学和行为过程会极力使体重恢复到基线水平。

体重反弹对减肥者有什么影响?在1986年,Brownel l等首次报道了体重反弹对机体

代谢和健康不利。1994年美国全国肥胖预防和治疗课题组研究结论认为,体重反弹增加

的危险性尚不足以超过肥胖患者适度减肥的潜在益处。wHO肥胖咨询会支持这一观点,

并将其写入《肥胖的防治》一书中。2000年香港中文大学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减肥时

体重反弹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它可能引起体内脂肪代谢的改变,甚至可能增加冠

心病的发病率。由此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化,对于体重反弹的利弊,不久

的将来定会达到共识。

2.3小结

1.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肥胖症与减肥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是目前国内外最为活跃并不断取得进展的领域之

一。而运动减肥无疑在这个领域内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越来越多的运动医学专

家们从事运动减肥理论和方法的探讨,无论是从运动本身还是结合饮食、行为等的研究,

都为渴望从根本上控制体重、找回键康的人们展现了诱人的前景。但不科学的运动减肥

也会给人体造成负面影响,所提出的应对措施也需进一步在实践中加以成熟。还有一些

问题也颇值得研究,如骨骼肌纤维类型与减肥运动强度控制的关系如何?这有助于我们

理解减肥效果的个体差异性并针对不同个体制定出相应的运动减肥处方。因此,如何充

分发挥运动在减肥中的作用以及最大限度地降低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等,仍将有广阔的

研究前景。这一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付出不懈的努力嘲。

2.总结

肥胖是由多种因素产生的,当然减肥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当今比较流行的减

肥法中,大部分方法并不能真正达到减少体内脂肪的目的,通过资料分析等方法进行生

物学分析,有氧运动减肥,可通过改变体脂含量、对胰岛素作用及对内分泌的影响,达

14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到减肥的目的。因此,长期坚持有氧运动是目前较合理、有效的方法。不过在有氧运动

的具体实施措施过程中,再配合上一些力量性的练习和在水中的运动,这样才能达到更

为理想的效果。

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看到通过单一的方法来控制体重的效果均不理想,目前被认

为最为理想且最有效的减肥方法是数项方法的联合治疗,本论文采取的正是运动、膳食

和良好的生活作息方式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即运动营养专家陈吉棣教授提出的㈨:.“适

量的运动+适当的控制饮食+生活方式的改变。"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三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研究对象

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均为山西省籍贯,共计30人。其中男性12人,女性18人,体

重指数(BMI)都大于24,均为超重。参加实验的人群中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的25

岁(平均年龄20.31±2.70岁)。身体基本健康,心肺功能正常,试验样本均无先天和

后天疾病,并且平时都没有运动的习惯。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文献研究工作是作好论文的先导和重要依据,研究中所涉猎的文献主要包括相关的

研究成果、统计年鉴以及有关论著,在研习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进

行了分析和评价,并在研究中加以借鉴、运用。

3.2.2问卷调查法

实验对象均为志愿参加bu大全封刚城月巴训练雷。进入买验丽每位买验对象都认真、

如实的填写《减脂学员个人问卷调查表》和《个人健康状况调查表》,调查内容(附录l

和2):包括生活方式、健康状态、常用的健身手段、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等。发放

调查问卷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受试者的基本情况。

3.2.3减肥运动处方实验法

本实验希望通过控制运动训练、膳食营养和生活作息习惯三个自变量,经过50天

16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全封闭的科学训练,使参加实验的受试人群能够在科学减轻体重的情况下,更多的去提

高自身的身体机能、增强体质。

故研究过程中就涉及N-每日作息时间的安排、每周运动计划的内容、运动减肥中

的膳食营养的设计等一系列问题。

3.2.3.1实验的人员组织

共有3名职业健身教练和1名营养专家跟随本实验全过程。教练员在对受试人员身

体情况了解后,详细的填写出《减肥运动处方报告》,具体内容(附录3):包括体质状况、

锻炼项目、锻炼时间、运动强度、热量的消耗等。实验期间受试者的饮食由营养专家配

餐,并在统一安排的住处按统一时间作息。具体工作分配如下:(见图3-1)

图3-1 实验的组织机构图

17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本次研究从开始进行体质测试,一直到活动结束,共持续50天,训练时间为6周。

分别在参加训练开始前、训练到第三周结束时和训练六周结束后进行3次全部数据的测

试,并且在每天上午8:50和下午16:30做体重的测量。

3.2.3.2每日的作息时间安排

受试人员在山西省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宾馆住宿,每天上午和下午在太原市赛力特健

身俱乐部(专车接送)参加减肥运动训练,就餐也在赛力特健身俱乐部水吧进行。详细

时间安排如下:(见表3—1)

表3-1每日作息时间表

Form 3-1 Bverydays the dai ly t imetable form

时 间 内 容

8:0仔一8:30 早餐

8:30 工作人员上班

8:40 受试人员集合

8:50 测量体重

9:00——ll:00 训练

11:3伊一12:30 午餐

12:30一一14:20 回宾馆午休(山西省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宾馆)

14:3伊一16:30 训练

16:3伊一17:00 测量体重

17:0伊一17:50 洗澡

18:O峥18:30 晚餐

18:30 F
回宾馆休息(山西省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宾馆)

受试人员在回宾馆休息后,都有专门的生活教练陪同,这些教练主要负责受试人员

的安全,同时也监督他们在休息时间的活动,防止他们有再进餐和其他的能量补充行为。

18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3.2.3.3每周运动训练计划

1.目的任务:

应通过以有氧训练、器械训练、控制饮食为主的减肥训练,减少体内多余的脂肪,

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提高身体素质水平、苗条身材、强健体魄。

2.负荷安排及训练内容:

(1)负荷强度:适中。

(2)运动量:多组数、多次数,每次训练时间l/J,时左右。

(3)训练内容:a.热身运动:主要是活动开身体,使神经、肌肉进入准备状态,提高学

员的兴奋性,增加学员锻炼的兴趣。

b.肌力练习:主要以器械为主,配以垫上形体练习。

c.有氧练习:主要以健身操、跑步机、动感自行车为主。

d.放松练习(肌肉伸展):放轻音乐,做一些伸拉放松练习,目的是提

高肌肉弹性和身体的恢复时间。

3.减肥运动训练计划

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安排了在滨河公园的跑步和一次外出登山郊游活动,从第四周

开始,每天都在太原市滨河体育中心的奥林海世界(游泳馆)安排2小时左右的游泳,

通过这些室外的训练和游戏,大大的提高了减肥学员的积极性,让减肥不在枯燥乏味。

具体训练内容如下: (见表3-2)
表3-2战肥运动训练计划

Form 3-2 Reduce weight sport training programme

周 数 训 练 计 划 内 容

第 上午 椭圆仪、卧式健身车或在跑台上走;把心率控制在靶心率的50%左右;运动中防止

缺糖及心率过快现象的发生:运动时间以20_—-35分钟为宜;中间插入腹部训练:
::

周 两头起,一组到力竭;休息15分钟,再做一遍上述有氧运动。

下午 健身操及轻器械组合;轻器械组合:肩 2——3组,每组l昏一20次
臂2-—.3组,每组15-----20次

腿 卜3组,每组15-—-20次
第 上午 跑步或快走4弘一60分钟;中间插入腹部练习:两头起3组,每组15------20次;休息
-—-

‘。—● 15分钟;椭圆仪、卧式健身车,把心率控制在靶心率的50%左右,45分钟。

19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周 下午 健身操及轻器械组合;轻器械组合:肩5_—-6组,每组20次

臂 5----6组,每组20次

腿5-—-6组,每组20次

第 上午 调整跑台程序,相对增大训练强度;把心率控制在靶心率的65%左右,60—120分
钟;中间可休息;腹部训练:两头起5——7组,每组20次;

周 下午 跑步45----60分钟;轻器械组合:肩铲—-8组,每组20次

臂6-—_8组,每组20次

腿 6-----8组,每组20次

第 上午
爬坡跑步60一120分钟;把心率控制在靶心率的65%左右;
四 组合器械训练:扭腰训练 3组,每组15次轻重量训练

周 腿屈伸训练 3组,每组15次轻重量训练

腿弯举训练 3组,每组15次轻重量训练

重锤下拉训练 3组,每组15次轻重量训练

坐姿划船训练 3组,每组15次轻重量训练

坐姿推肩训练 3组,每组15次轻重量训练

下午 跑步60分钟;腹部训练:两头起lO组,每组20次;动感单车训练30分钟。

第 在前四周训练的基础上变化,增大训练强度:

五 上午
跑步60一120分钟;使其心率控制在能和教练员对话的基础上,加大训练强度;
周 休息15分钟;

组合器械训练:扭腰训练 3组,每组15次轻重量训练

腿屈伸训练 3组,每组15次轻重量训练

腿弯举训练 3组,每组15次轻重量训练

重锤下拉训练 3组,每组15次轻重量训练

、, 坐姿划船训练 3组,每组15次轻重量训练

坐姿推肩训练 3组,每组15次轻重量训练

下午 跑步60分钟;腹部训练:两头起10组,每组20次:动感单车训练30分钟。

第 通过前五周的训练及时调整训练强度,以有氧为主,对个别学员出现皮肤松弛现象的,


/、 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器械训练,另外延长跑步时间. .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3.2.3.4运动减肥中的膳食营养

根据每天运动量的消耗和人体自身能量代谢设计出:男性每日摄入热量为1500千

卡、女性每日摄入热量为1250千卡,进行饮食配餐;在减肥过程中膳食营养的设计是

以一周七天为一个周期,每周循环使用。具体饮食内容如下:(表3—3、表3-4、表3-5、

表3-6、表3-7、表3-8、表3-9)

表3-3每周一的膳食安排: .

Form 3-3 Each Mondays of forms of mea I arrangement:

餐次 食物名称 男子1500kcal 女子1250kcal

摄取食物重量(克) 摄取食物重量(克)

玉米粉粥 300 300

早餐 拌莴笋丝 100 100

煮鸡蛋 60(1个) 60(1个) :=.

花卷 30

加餐 豆腐羹 200(豆腐50青椒20木耳5胡萝b 20) 200(豆腐50青椒20木耳5胡萝b 20)

土豆泥 200 100 -

午餐 牛肉 100 i00

香菇油菜 160(香菇40菜120) 160(香菇40菜120) 7

香菇菜心汤 200(菜心30香菇10) 200(菜,5,30香菇10)

加餐 西瓜 200 200

南瓜稀饭 350(小米30南瓜200) 350(小米30南瓜200)

晚餐 拌菠菜 200 200

花卷 30

表3-4每周二的膳食安排:

Form 3-4 Each Tuesdays of forms of meal arrangement:

餐次 食物名称 男子1500kcal 女子1250kcal

摄取食物重量(克) 摄取食物重量(克)

豆腐脑 500 500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早餐 兔肉 100 100

花卷 30

加餐 绿豆汤 1000 1000

大米 80 50

带鱼 100 100

午餐 炒生菜 200 200

拌两丁 250(青椒100胡萝b80) 250(青椒100胡萝1-80)

蘑菇木耳汤 200(鲜蘑菇100木耳5) 200(鲜蘑菇100木耳5)

加餐 豆腐羹 300(豆腐50黄瓜20胡萝b 20杏 300(豆腐50黄瓜20胡萝卜20杏

仁lO淀粉5) 仁lO淀粉5)

蔬菜粥 300(小米20西葫芦100豆角lOO) 300(小米20西葫芦100豆角100)

晚餐 拌圆白菜 100 100

馍馍 30

表3-5每周三的膳食安排:

Form 3-5 Each Wednesdays of forms of mea 1 arrangement:

餐次 食物名称 男子1500kcal 女子1250kcal

摄取食物重量(克) 摄取食物重量(克)

鸡蛋拌汤 350(面30蛋30) 350(面30蛋30)

早餐 拌胡萝卜海带丝 70(海带50胡萝1-20) 70(海带50胡萝b20)

花卷 30

加餐 西瓜 200 200

面条 80 50

鸡肉炒韭菜 200(肉100菜100) 200(肉100菜100)

午餐 炒西红柿酱 85(木耳5鸡蛋20诬红柿60) 85(木耳5鸡蛋20西红柿60)

熟牛肉 50 50

西芹拌黄豆 120(西芹100黄豆20) 120(西芹100黄豆20)

加餐 蔬菜丁沙拉 150(西红柿20豆角50黄瓜50胡 150(西红柿20豆角50黄瓜50胡

萝b30) 萝b30)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蒸南瓜 200 200

晚餐 蒸红薯 200 100

黄瓜鸡蛋西红柿汤 200(黄瓜50西红柿20鸡蛋20) 200(黄瓜50西红柿20鸡蛋20)

表3-6每周四的膳食安排:

Form 3-6 Each Thursdays of forms of meal arrangement:

餐次 食物名称 男子1500kcal 女子1250kcal

摄取食物重量(克) 摄取食物重量(克)

牛奶 200 200

早餐 苏打饼干 20 10

拌圆白菜 50 50

加餐 西红柿 100 100

米饭 80 40

蒜泥茄子 100 100

午餐 炒圆白菜青椒 100(各50) 100(各50)

熟兔肉 100 100

海带木耳汤 200(海带10木耳5) 200(海带10木耳5)

加餐 香瓜 100 100

晚餐 虾米白菜汤 500(虾米20白菜200) 500(虾米20白菜200)

花卷 50 30

表3-7每周五的膳食安排如下:

Form 3—7 Each Fr idays of forms of mea l arrangement:

餐次 食物名称 男子1500kcal 女子1250kcal

摄取食物重量(克) 摄取食物重量(克)

早餐 牛奶 200 200

油条 50 20

加餐 西瓜 100 .

100

大米 80 50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红烧带鱼 200 200

午餐 炒油菜 100 100

拌海带丝 50 50

鸡蛋木耳紫菜汤 200 200

加餐 桃 100 100

蒸南瓜 100 100

晚餐 蒸红薯 100 100

寸断黄瓜条 100 100

花卷 30

表3-8每周六的膳食安排如下:

Form 3-8 Each Sa turdays of forms of mea 1 arrangement:

餐次 食物名称 男子1500kcal 女子1250kcal

摄取食物重量(克) 摄取食物重量(克)

鸡蛋拌汤 400(菠菜30西红柿50鸡蛋50面 400(菠菜30西红柿50鸡蛋50面

早餐 粉30木耳30) 粉30木耳30)

寸断黄瓜 100 100

加餐 西瓜 200 200。

大米 80 40

午餐 烧黄鱼(大) 200 200

炒油菜 100 100

虾皮紫菜汤 200(虾皮20紫菜i0) 200(虾皮20紫菜10)

加餐 蒸红薯 100 100

菜稀饭 500(4、米20西葫芦100豆角lOO) 500(d,米20西葫芦100豆角100)

拌圆白菜 100 100

晚餐 拌海带 50 50

花卷 50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表3-9每周目的膳食安排如下:

Form 3-9 Each Sundays of forms of meal arrangement:

餐次 食物名称 男子1500kcal 女子1250kcal

摄取食物重量(克). 摄取食物重量(克)

牛奶 200 200

早餐 花卷 50 20

拌圆白菜 50 50

加餐 绿豆汤 500 500

炒不烂子 250(土豆100玉米粉20) 120(土豆100玉米粉20)

午餐 蘑菇烧豆腐 150(豆腐100蘑菇50) 150(豆腐100蘑菇50)

冬瓜海带虾米汤 300(冬瓜100海带50虾仁50) 300(冬瓜100海带50虾仁50)

拌青椒 100 100

加餐 蒸南瓜 200 200

玉米粉粥 500 500

’。“
晚餐 拌胡萝卜丝 100 100

海蜇拌黄瓜 150(黄瓜100海蜇50) 150(黄瓜100海蜇50)

花卷 30

备注:调味品平均每天的用量为:油10克、盐5克、酱油lO克、醋10克、葱5克、姜5克、蒜5克、淀粉

5克、糖2克,特别是控制油不能超量。

3.2.3.5测试指标及测试方法

1.测试指标

形态指标: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体脂百分比;

机能指标:安静时心率和血压、肺活量、基础代谢量;

派生指标:体重指数(BMI)、腰臀比(1|『HR)、肺活量指数、基础代谢量(BMR)。根据

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标准,其中计算方法为: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

腰臀比(WHR)=腰围(cm)/臀围(cm),肺活量指数=肺活量(m1)/体重(kg)汹1。

2.测试方法‘

测试的仪器和方法按‘中国成年人体质监测工作手册》(附录4)规定的要求操作。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安静时心率和血压及各围度的测定按人体测量∞啦的常规方法进行。测定受试者锻炼实验

前后指标,三次测试均由相同人员完成。

身高:测量仪器是标准身高坐高仪,使用前校正0点。测试方法:受试者赤足,立

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脚尖分开成60度。足跟、骶

骨部及两肩胛间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使耳屏上缘与两眼眶下缘

最低点呈水平位。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测,将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

者头顶。测试人员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平面等高进行读数。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

小数点后一位。

体重:测量仪器是标准杠杆秤,测试时,杠杆秤应放在平坦地面上,调整。点至刻

度尺水平位。测试方法:受试者赤足,站在秤台中央,测试人员放置适当砝码并移动游

标至刻度尺平衡。读数以千克为单位,精确Nd,数点后两位。测试误差不超过0.1千克。

腰围:测试仪器用尼龙带尺。测试方法:受试者两腿靠近自然站立,两肩放松,双

手交叉抱于胸前。测试人员面对受试者将带尺经脐上0.5一lcm处(肥胖者可选在腰部

最粗处),水平绕一周,测量其围度。记录单位为厘米,.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臀围:测试仪器用尼龙带尺。测试方法:受试者两腿靠近自然站立,两肩放松,双

手交叉抱于胸前,测试人员面对受试者,沿臀大肌最粗处,将带尺沿水平位经背部绕至

前方读数,记录单位为厘米,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血压、脉搏:测试仪器用andon九安电子血压计助一559全自动臂式。测量方法:

受试者采用坐姿,袖带与心脏应处在同一水平面上,捆扎袖带时,要求平整、松紧适度,

上臂自然下垂,肘和前臂自然搭在桌子上,手心向上,开动电源血压计会自动充气,并

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出三个数据,即舒张压、收缩压和脉搏。血压记录单位用mmHg。

lmnlHg=0.133kPa。脉搏记录单位用次/分。

肺活量:用电子肺活量计测肺活量。测试方法:首先将肺活量计接上电源,按电源

开关,肺活量计通电,LDC闪耀“8888”数次后显示“0”肺活量计进入工作状态。测试

时,先将口嘴装在文氏管的进气端,受试者手握文氏管并保持导压软管在文氏管上方的

位置,头部略向后仰,尽力深吸气至再不能吸气为止,然后将嘴对准口嘴做尽力呼气,

直到不能呼气为止,此时液晶显示器上显示的数值即为肺活量值。测试两次,取最大值,

记录以毫升为单位。

体脂百分比、基础代谢量(BMR)等一些人体成分的数据:通过BIA百斯人体成分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分析仪测得,测得数据以《人体成分分析报告》(附录5)输出。测试方法:受试人员光

脚站立在仪器上,双手握紧仪器手柄,重心稳定后,有操作人员输入受试人员的基本资

料,持续站立2分钟既可。工作原理:生物体电阻抗原理(BIA)是一种通过电学方法

测定人体水分的技术。将微弱的交流电流信号导入人体时,电流会随着电阻小,传导性

能较好的体液运动。水分的多少决定着电流通路的导电性,这个可用叫做阻抗的测定值

来表示。阻抗是当电流存在时干扰的力量。以测定阻抗来算出人体构成成分的一般原理

是利用人体水分与身高成正比,与人体阻抗成反比。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的电阻与导

体的长度成成正比,与横截面成反比。在人体中,导体的体积可看作人体水分。

3.3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PSSl3.0计算机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利用OFFICE2003中的

MICROSOFT EXCEL软件包进行能量代谢结果计算,数据均采用(z±S)表示,组间各

指标的显著性检验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P<0.01为差异非常显著。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实施减肥运动处方对身体形态的影晌

4.1.1对体重和体重指数(BMl)的影响

训练前后体重和体重指数的变化如下:(见表4一l、图4一1)

表4-1减肥运动处方对肥胖人群体重和体重指数(BMI)的影响(工士S)(n=30)

Form 4-1 Reduce weight sport prescript ion to the fat crowd weight and the weight index

number(蹦I)Of influence(工±S)(nffi30)

注:U检验差异具显著性书:P<O.05差异具高度显著性料;P<O.01

训练前后体重和BMI比较表明(表4一l、图4—1):训练3周后体重、BMI稍低于锻炼

前,但没有显著性差异,训练6周后体重、劂I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数据还能

看出,前3周体重和BMI指数下降速度快于后3周,这也体现了人体的生物适应性。

所以,想要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减肥运动处方要长期坚持,按照本实验实施的减肥

运动处方至少坚持6周以上。通过减肥运动训练+合理的膳食营养搭配+良好的生活作息

习惯,在短短的50天就能很好的控制体重。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团训练前

・训练3周后

口i)lI练6周后

体重 BMI

图4-1减肥运动处方对体重及BMI影响的变化图

Diagram 4—1 Reduce weight sport prescription diagram to the variety of the

weight and BMI influence

4.1.2对腰、臀围和腰臀比(WHR)的影晌

表4-2减jleAg动处方对腰、臀围及WHR的影响(x±S)(n=30)

Form 4-2 Reduce weight sport prescription to influence the wai st,

beam and the WHR(x±S)(n=30)

注:t检验差异具显著性半:P<O.05差异具高度显著性料:P<O.01

训练前、后腰围、臀围和WHR值表明(表4—2):训练进行3周后,受试者腰围和臀

围有所减小,但统计分析并无显著,又经过3周训练,腰、臀围明显低于训练前,并且t

检验呈显著性(P<O.05),而WHR同样在6周后与训练前比较有显著性(图4-2)。

29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1.0

0.975
,,_0≯麓.?!o≯,00∥7:≤jjl 4≮。≯,;■,,0≯譬::;I
。: j一.‘?。?。’。:o.: 1,I一1 j一・・一t,一、} |_.’‘,,,、:.-,..
’.÷ ,”‘?“ sI::。?:。、。,。’≈;“j母:j??i?:j .1_,#。j .?t。。…,,。 一一。

O.95 ?

’,t”。、

? ‘。.一一j’‘ ’:,’◆一, ’。,i 、’j


。 。。 ,‘

。’‘,
+4’ ;:‘:”;-7一’ , ,j。 二:7 。,j, 一。 十:
,?, 、‘t
0.925
,,,

P,一1’k、
\ ,一’

。。z?-‘,\:.√、~一_,:~ir。¨一,∥专
。.÷。。。:。。∥。。,,,,o, 。’:;’
、~

‘,。 ,j
知 ,:一 |‘t 一.’一j:一:7 r|

。o{

O.9

0.875

O.85
≯一‘?n。一。’。,,,’_:,,i,|。。7.,_- ̄,\。:一■。j?+・奄
0.825 i,’?◆o。、√。一、、。o!‘:,,‘| 0I。0,。o,,.。_’j’,。j_;毒
0.8
:纛纛0:j我乏纛j之匙艺钒蠢,羔蠢。.o幺二,囊淼乏i巅乏菇泛二,j j≤i£二,:≥&菇。霸
2 3 测试次序

图4-2减肥运动对WHR影响的曲线图

Diagram 4-2 Reduce weight sport influence to the WHR of curve diagram

4.1.3对体脂百分比的影响

训练前后体脂百分比的变化如下:(表4—3、图4-3)

表4-3减肥运动处方对体脂百分比的影响(z±s)(n=30)

Form 4-3 Reduce weight sport prescription to influence system percentage(z±S)(n=30)

体脂百分比(%)

训练前 40.2±5.5

训练3周后 34.5±6.6

训练6周后 31.4±5.2.

注:t检验差异具显著性书:P<O.05差异具高度显著性料:P<O.01

训练前、后体脂百分比表明(表4-3):训练进行3周后,受试者体脂百分比有所减

小,但统计分析并无显著,又经过3周训练,体脂百分比明显低于训练前,并且t检验

呈显著性(P<0.05)(图4—3)。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45
o 7:≯“。:?0,一,,.o—j。‘≯。j。?≯?;ojo_:j’’:-j l 7:’

4& 5 - 7’ “

-:,,、: ≯ :
…。; r:7 ,∥,,i.。。7冉… ■
,‘。\一,,’.。,7・’,
・,
”: 。 r, 《 ,

o l
?? :l“’ 一?, ’-j;

体脂百分比

j,,

4O

.。!’,‘?’‘.,‘。,\』一-?、::一。_.|.~:3
.j,,“

。、~ 。,;±,,,二..…《 f

≯-。。‘。‘o。7,j:,一,,。‘,.■\二7。J,。¨,■。j
3 5

3 L引色 5
:,, ,

:,““-’,‘? 。,j?+ ’0‘ ,—’—~・,・ 一。。,≯


。一’?i 7。j一
o√ .,。… ,; ?。鼍

2 3.L 5
≯t j,:o::?’j一,|i,j;-。。7◆,。,,tt’j j、,::0_’。’|。∥{
25 ‰魄蠊.』兹t;;彩≯;。藏疡j≥幺:。露i殇i缸i;缸叠i凄》;#苏缓蜒!巍二幺一。i矗艺。、辑::缸露,ljt:南菇,?‰;i镳二;i罗匀
3 测试次序

图4-3减肥运动对体脂百分比影响的曲线图

Diagram 4-3 Reduce weight sport influence to the system percentage of Curve diagram

从图4—3中可以看出训练前3周体脂率下降幅度快于后3周。这说明减肥运动训练

对受试者的身体成分的改变起到明显的作用,使大量多余的脂肪组织燃烧,肌肉组织含

量相对增加。后3周的体脂率下降幅度减缓,也是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生物适应性表

现,符合正常的生理规律。

4.2实施减肥运动处方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4.2.1对心血管机能的影响

训练前后心率比较表明(表4-4):训练3周后安静时心翠稍低于锻炼前,但不明显,

锻炼6周后与锻炼前就有显著性差异(P<O.01)。运动时的运动强度与心率呈直线关系,

所以在设计减肥运动处方时,心率是作为一种常规指标使用的。

31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表4-4减肥运动处方对肥胖z.z4心血管机能指标的影响(z±S)(n=30)

index Si gn(x±S)(n=30)

注:u检验差异具显著性掌:P<O.05差异具高度显著性二l=术:P<0.01

训练前后血压比较表明(表4—4):血压稍低于训练前,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有不同程度

的降低,‘但统计分析结果并无显著性(P>o.05),这个结果与实验的锻炼时间短有关,
也与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本身平均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有关。血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脏泵

血功能、血管弹性及血液循环的状态。血压的下降和脉压差略有增大是心肺功能发生良

好变化的标志,可能与训练后迷走神经紧张度增加有关。

,螽,缓镶麓,一
/。
囊t ii 一≥ 口训练前

彦 j鎏。≤ 黪
一i)IJ练3周后

帮i。? 雾
叠。1;jIl r-1训练6周后
’;
/ 缆≯.雾 ,霹嚣《;”蠹扩
_|“

”:

篱 豢


妻 ≯l
。溺
。j

挲 。。0
i雾

一叠?。
。≯ 。ig ≯ i‘ _|_I

荔:
j|I;i_{『:

E薹
。{。。?
J一?

毫; 。

,,蠢炭锚 ≮ 4嚣,黎

蝣斗。一 j}‘i、 。,

一 ?萋爹7广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心率(次/分)

图4-5减肥运动中安静时心率的变化图
Diagram 4-5 Reduce weight sport medium peaceful hour heart rate

of vat iety diagram

4.2.2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训练前后肺通气功能的比较表明(表4-5):参加锻炼的肥胖人群肺活量有明显的提

高,训练3周肺活量就有所提高,又经过3周的锻炼肺活量明显高于锻炼前,统计分析

据有显著性(P<O.05),肺活量指数在训练6周后显著高于锻炼前(P<O.01)。

表4-5减肥运动处方对肥胖人群肺通气功能的影响(石±S)(nffi30)

Form 4-5 Reduce weight sport prescription to venti late function to the fat crowd lung of

influence(z±S)(n=30)

注:u检验差异具显著性木:P<O.05差异具高度显著性木木:P<0.01

33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肺活量(m1)
3200

3150

3100 一肺活量
3050

3000

2950

2900

2850
【:--: 一__=:_i: :二-:-二-二::- ::::誊:兰二:j-:=:::-=一-:- ・。・・Lj=!_:‘_j‘__。。。_‘_.二:: -二 : 。・。。_二=:_。‘‘::
2800

l 2 3测试次序

图4—6减肥运动中肥胖人群肺活量均值的变化曲线图
Diagram 4—6 Reduce weight sport medium fat crowd 1ung capaci ty all value

of vatiety curve diagram

口训练前

囝训练3周后

口训练6周后
拈∞

肺活量指数

图4-7减肥运动中肥胖人群肺活量指数的变化图
Diagram 4-7 Reduce weight sport medium fat crowd lung capacity index number

of vatiety diagram

如图4—4、图4-5、图4-6、图4—7所示,实验对象经过6周的减肥运动训练后,心

率、血压、肺活量均产生良好变化,有研究报道体育锻炼可使血压有所下降、肺活量提

高。本研究的结果与其相似,表明所设计的减肥运动处方对改善肥胖人群心肺功能有良

好作用,.但想要达到降低血压使血压稳定就需要长期坚持锻炼,至少6周以上。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4.2.3对基础代谢量(BMR)的影响

训练前后基础代谢量的变化如下(表4-6、图4-8)

表4-6减肥运动处方对基础代谢量的影响(石±S)(n=30)

Form 4-6 Reduce weight sport prescription quantity to the basal metabol ism of influence

(石士S)(n=30)

基础代谢量(kcal)

训练前 2115.2±88.5

训练3周后 1886.5±96.6

训练6周后 1775.4±91.2+

注:t检验差异具显著性奉:P<O.05差异具高度显著性料:P<O.01

训练前、后的基础代谢量表明(表4-6):训练进行3周后,受试者基础代谢量有所

减小,但统计分析并无显著,到第6周训练结束后,基础代谢量明显低于训练前。并且t

检验呈显著性(P<O.05)(图4-8)。

基础代谢量(kcal)


IOC 黪鬻臻琴鬻嚣鬻零黧鬻臻≯薏雾霉?零黑
麓:”≯+~,鑫等巍,j-?秘,j:豢.,i‘鬻誓::lo≮露:,鼋
)oO ∥≯:参鬈”o粼≯麓’¨喾:譬。。,曩?爨麓。娥:,t,j豸
∥一’翟?譬’|≯1 07≮j霉!。?i,磊o:誊j㈡+’o:爹分’々‘镶
)00
≯善≯。!■。;?’麓≮≯:≯j弋,;缪:务曩∥∥∥凑
鹜≯10。≯黪i≯’,!:>≮‘誊o≯j。澎√≯■≯j譬j

扩《:}磐,≥簟?∥i舞:零鬈0 7,‘,∥—孓乏:缪。警毒≯翘
j秀

]OO
I ∥(,糍:谚0≯≯≮7、,’菇奠敷≯≯,■鬈∥>-j多:,!罐
瓣曩芷襄:篷冀‘,皴‰%i露二。二赫站曼互彩貉:笼髫z蠢戳“麓菇z缘二謦致二≯症。岩镌z舞西2兢《承瑰i磁熟臻
驻…:3¨.i墓‘?二j・一.,≯冬:√6§f,,曼’,/o、叫:c:’:r二j~j ::|y。,’|,蓼

t。善7‘:。,r,y/,-,7’;}



测试次序

图4-8减肥运动对基础代谢量影响的曲线图

Diagram 4-8 Reduce weight sport to the basal metaboliSat quantity influence

of curve di agram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有学者研究发现汹】:肌肉是人体代谢中最活跃的组织,每天消耗大量的热量,人体

基础代谢量中肌肉组织对能量的消耗占很大一部分。从图4-8中可以看出,训练前3周

基础代谢量的下降幅度比后3周要慢,这说明在受试者的体重减轻的过程中,前3周身

体成分中脂肪、肌肉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后3周的训练使脂肪组织继续减少,

但是由于力量训练的作用使体内的肌肉含量有所增加,瘦体重的增加可以提高人体安静

状态下的代谢率,所以基础代谢量下降幅度较前3周变小。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五章 实验结果分析

5.1运动与膳食对肥胖人群身体形态的影响

1.体重和体重指数的变化
美国的科研人员认为,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体重指数(BMI)是最有用的测定体脂的方

法,其与体密度法测定所得出的体脂的相关性为0.75一-.0.8,且不受身材和性别的影响,

可用于评价与超重有关的健康危害并用于指导治疗嘲。免疫学的研究表明,人体标准体

重时BMI为22,BMI<20为偏瘦,20~24为正常,24---26.5为超重,>26.5为肥胖口町。

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当BMI>25时,该人群中高血压、脑梗塞的患病率较其他人群高啪1。

美国癌症学会的研究资料表明,BMI值与死亡率的关系表现为“J”形曲线,男性和女性

最低死亡率相当于BMI为22---25。在这BMI范围之上或之下(特别是之上)的死亡率都增

加“∞。参加本研究的受试者训练前BMI平均值为30.65属超重,锻炼3周后BMI有所下

降,平均下降2.55,而锻炼6周后的BMI则显著下降,平均值为26.84接近正常BMI(20~

24)。此结果提示,本处方锻炼时间越长越能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2.腰、臀围度和腰臀比的变化

1956年Vague就提出了以腹部脂肪为主的肥胖者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危险增加。

近几十年来,较多的研究都发现上身型肥胖者的死亡危险增加。脂肪分布是比超重本身

对患病率和死亡率更重要的危险因素Hu。近年来的研究还表明,无论男女,臀围明显大

于腰围者健康长寿。所以,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以腰围(或腹围)与臀围(WHR)的比值来

指示脂肪的区域性分布作为健康危险的指标是有价值的,而腰围对个体的指导更实用。

如某人的腰围在正常男性或女性腰围分布的上15,则这个人患糖尿病和心脏病的危险性

增加Ⅲ1。美国健康女子的wHR(腰臀比)平均为0.75---0.80嘲。参加本研究的受试者训

练3周后和训练6周后的腰围和臀围显著下降,而WHR的下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此结

果说明,本处方锻炼能有效地减少腰腹部和臀部的脂肪,起到预防疾病、增进人体健康

水平之目的。

3.体脂率的变化

体脂百分比又称体脂率(F%),是人体内脂肪(Fat)的总重量占体重的百分比。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青年女子的体脂率是男子的两倍。许多科学家研究认为成年男子理想的体脂百分比范围

是8%--12%,成年女子为18%--22%。通常用20%作为男子肥胖界限,25%作为女子

肥胖界限。体脂%的过高或过低都对人体不利。脂肪过少将会导致慢性饥饿或厌食症以

及贫血和女性的闭经“羽。杨修益等研究结论㈨:体脂率过高会影响VO撕(最大摄氧量)

的水平,运动锻炼能促进体内多余脂肪的燃烧,对提高心肺功能的水平和代谢水平有重

要意义。从本实验的研究数据显示,通过6周的训练,受试者的平均体脂率下降到

31.4%,虽然没有达到正常人的体脂率范围,但是相对于训练前的40.2%,已经有大幅

度的下降,且t检验呈显著性(P<0.05),这说明减肥运动训练对肥胖人群的身体成分

中脂肪含量的减少,起到了促进作用,使身体的肌肉的含量增大了。

5.2运动与膳食对肥胖人群身体机能的影响

身体机能主要是通过心、肺、血管功能的状况来反映的。1996年度世界卫生组织最

新统计年鉴指出,世界上死亡原因排在第一位的仍是心血管疾病嘲。所以,心血管机能的

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健康水平和寿命的长短。

1.心率、血压的变化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6周减肥方案训练后受试者安静时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

说明受试者的心血管功能得到了提高。这一结果与许多学者对减肥运动训练研究的结论

是一致的帆饥蜘。国外也报道过类似的研究结果。Fagard进行不同运动强度对血压影响

的研究中发现,以40%-50%的中等强度每周运动3-5次,每次运动30-60分钟可有效地

降低血压。本次实验受试者训练3周血压下降并不明显,再继续训练3周后,舒张压与

收缩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统计分析结果并无显著性(P>0.05),这个结果与实验

的训练时间短有关。

2.肺活量与肺活量指数的变化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肺活量能预测人的寿命,不少国家将肺活量用为检测健康状况

的首选指标嗍。有规律地参加有氧运动可增加呼吸肌的力量,保持肺组织的弹性,增加

胸廓的活动度,从而使肺活量增加,使人体摄氧能力增加,有助于提高全身的新陈代谢

删。本实验结果表明,参加训练的肥胖人群肺活量有明显的提高,训练3周肺活量就有

所提高,又经过3周的训练肺活量明显高于训练前,统计分析据有显著性(P<0.05),

肺活量指数在训练6周后显著高于锻炼前(P<O.01)。经6周训练后受试者肺通气功能有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所提高。上述结果说明,减肥运动方案能有效地降低血压和提高肺通气功能,锻炼时间越

长效果越好。

3.基础代谢量的变化

基础代谢(BM)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

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维持心跳、呼吸等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最低能量代谢。其数

值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健康状况有关。有研究显示陆¨,成年人l天的基础代谢

量,日本人为1200--1400大卡(kcal),欧美人为1500--2000大卡(kcal),但由于日

常生活方式以及其他的影响,卡数并不是绝对的。

早在1993年,Margaria等在哈佛疲劳实验已提到了运动增加基础代谢率的结果,在

Devries的实验中被进一步得到证实魄1。在实验中发现,进行减肥运动训练6周后,基础

代谢量比训练前有了较大的下降,且t检验呈显著性(P<O.05),这说明实验设计的减

肥方案在成功减轻体重的情况下,使肥胖人群的能量代谢更为平衡,由于实验实施的时

间较短,受试者的基础代谢量还没有达到正常人的基础代谢范围,但总的趋势是向其靠

近。

5.3运动疲劳Sn,b理疲劳的发现与调整

运动减肥同样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它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收到

明显的效果,而运动疲劳的出现是必然的,它主要表现在肌肉反应上,有时可能会影响

到睡眠,教练员及时发现后,针对性地调整训练计划,每次训练结束后都采取:放松性

的运动和洗浴来缓解疲劳。在实验的过程中,受试者有消极训练的情况发生,每当他们

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都有可能发生危险,教练员在训练中能及时发现了这些情况,做好

各种保护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运动损伤的发生。

心理疲劳是在减肥训练开始后-段时间才能出现的,这可能与训练内容的枯燥和环

境因素等有关,与受试者个人心理承受能力也有很大关系,大多表现在情绪上,如情绪

低落、训练积极性下降等至厌烦,做练习懒散、勉强。此时教练员主要是多加开导,鼓

励树立信心,并及时的调整训练内容,比如在减肥训练第4周开始,每天有2小时左右

的游泳练习;外出登山郊游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足球比赛等。这些做法不仅让受试者

的心理疲劳大大缓解,还激发了他们活动的热情,同时还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本研究的局限性

1.本实验还是整体水平的研究,对分子水平的研究还不够。.

2.对于肥胖人群心理上的研究也缺乏深入的调查与分析。

3,实验的样本含量少,实验干预时间较短,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测试指标选择较简单。

6.2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本实验研究制定的减肥运动方案(针对性的体育锻炼+合理的膳食营养搭配+良

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对增强肥胖人群的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2)本实验研究表明肥胖人群在身体形态和机能方面有其不同于其它人群的特殊之

处,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或进行纵向追踪调查,并可增加对他们进行心理方面的全面

了解,以全面精确地反映这一特殊群体的体质变化情况。

(3)本实验研究表明,减肥运动处方、膳食营养计划和生活作息时间不变,训练3

周后,身体形态和机能各项指标值均有好的改善,但除肺活量、肺活量指数以外,其它

项统计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而锻炼6周后,除血压外,统计分析呈显著性。即不同时

间段的减肥运动方案对肥胖人群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影响是不同的。

(4)本研究根据肥胖人群的生理特点,由职业健身教练设计减肥运动处方,营养专

家设计膳食营养计划和生活作息时间。实验表明研究对象参加有规律的减肥运动训练能

有效的改善其身体形态和机能,对提高其心肺功能、身体素质状况而言,是合理和有效

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

(5)为使本减肥运动处方能更有效地降低血压、增强肺通气功能,训练的时间应延长(长

40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于6周),能更好的保持体重,避免体重的反弹。

2.建议:

(1)有关部门关注肥胖人群的健身活动,多为他们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和比赛;

社会应加强引导,让人们去多关心肥胖人群,改变对肥胖人群的歧视,以增强肥胖人群

的自信心。

(2)肥胖人群应走出“减肥—肥胖一再减肥”的恶性循环误区,加强体育锻炼意识,

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配合膳食营养科学、合理地进行锻炼。

(3)为防止肥胖人群减肥后再次出现体重反弹,并能使本实验方案从“全封闭模式”

变为“开放型模式"建议肥胖人群在参加实验后,继续坚持本方案设计的“运动训练+

营养食谱+生活作息表"在今后的生活中养成习惯,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体重的反弹。

(4)肥胖引起的机制,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所以现阶段的减肥措施也有待改进,新的

减肥方法会不断涌现,在以后研究中应积极探索。

41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姚鑫.体腊控制与运动处方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03年6月,第2期.

[2]刘科.肥胖与能量代谢[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8卷第4期.

[3]wHO/NUT/NCD.Obesity:preventing and Managing the Global Epidemic.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 on Obesity.Gneva:硼0,1997,3-5.

[4]刘国良,罗帮尧,周北凡等.肥胖症[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3(9):513.

[5]李香华.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原因与运动减肥原理[J].岳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年9月,第14卷第3期.

[6]罗兴华等.单纯性肥胖与有氧运动关系的探讨[J].辽宁体育科技,2004,5.

[7]Albu J.Pi—-Sunyer FX Obesity and diabetes[A].In Bray GA,Bouchard C,James唧Handbook


of Obesity[M].Marcel Dekker lnc:New York,1998.697—707.

[8]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2--832.

[9]李春生.展望国内外肥胖病研究的现状.

http://www.thinfo.org/bbs/simple/index.php?t 1068.html

[10]贺道远.肥胖与运动减肥[M].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4月,第25卷第二期.

[11]肥胖症:美欧的流行病.http://www.cnhan.com/gb/content/2006-1I/05/content_692545.htm

[12]http://zhidao。baidu.corn/quest ion/10650678.html

[13]shi,Y F.Clinical Handbook of Obesity 2001[M].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Shanghai,ehina.

[14]刘一平.肥胖与运动减肥研究进展[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3,第21卷第l期.

[15]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Z],2004.

[16]于素梅.肥胖与有氧运动减肥的生物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01).

[17]张玉秋.吃减肥药不如运动.中国保健营养[J],2004,(03).

[183杨海霞等.针灸减肥的临床报告[J].中国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4,131.

[19]王安利.另眼看减肥[J].健康,2006,(01).

[20]谭步军.略谈对减肥的再认识CJ].安徽体育科技,2003,(01).

[21]于素梅.肥胖与有氧运动减肥的生物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3.

[22]马晓红,苏卫.肥胖研究进展[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5年6月第15卷第3期174~178.

42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3]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联合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中国成人体质指

数分类的推荐意见简介。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35(5):349-350。

[24]引自:中国成人体质指数分类的推荐意见简介。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35(5):349--350。

[25]Cll Reid,AM Dart,etc.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and weight losson

risk factors, cardiovascular haemodynamics,and left ventricular structure

inoverweight subjects[J].J Hypertens,1994,12(3):291—301.

[26]K Hakala,P Mustajoki,etc.Improved gas exchange during exercise after weight loss

in morbid obesity[J].Clin Physiol,1996,16(3):22争一38.

[27]王海英.减肥处方及运动营养干预[J].忻州师院学报,2004年4月,第20卷第二期。

[28]Lasco RA,Curry Ic}I,Dickson vJ,et a1.Participation rates,weight loss,and blood

pressure changes among obese women in a nutrition—exercise program.Public Health

Rep 1989;104(6):640—乇.

[29]刘科.肥胖与能量代谢[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18卷第四期。

[30]RA Lasco,RH Curry,vJ Dickson,J Powers,S Menes,and RK Merritt.Participation rates,

weight loss,and blood pressure changes among obese women in a nutrition-exercise

program[J].Public Health Rep.,1989,104:640-—646.

[31]EILEEN 0.Guillen Cabrera and SUSAN I.Bart.Comparison of Yukon Women by Weight Loss

Effort and Body Mass Index:self--reported Nutrition and Exercise Practices and

Beliefs and Self--rated Health[J].Can J Diet Pract Res,1998,59(2):67—74.

[32]傅立功,陈琪.健身运动处方[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33]李蕾,陈文鹤.肥胖症与运动减肥的研究进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6月,第24卷,

第3期.

[34]沈超.肥胖干预方法研究进展[J].浙江预防医学,2007年第19卷第7期66.

[35]李佑文,柳方祥,柏人哲.体育测量与评价[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

[36]国家体委群体司国家成人体质监测中心[M】.中国成年人体质监测工作手册.1997.

[37]Key凡Fidanza F,Karvonen|U,Kinuro N’Taylor HL.(1972)Indicesof Relative Weight and

Obesity.J Chronic Dis25:329’343.

[38]刘纪清,李国兰.实用运动处方[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71.

[39]黄松青.老年人体重指数与高血压、脑梗塞相关性的研究[J].实用老年学,1998,12(2).

[40]Lew EA,Garfinkel LYariationsin Mortal ity by Weight among 750,000 Menand Women.JChonic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Di s1997,32:563’576.

[41]Donahue RP,Abbott rd,Bloom E,Reed DM,Yano K.Central Obesity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Men.Lancet l:1987,821—824.

[42]Physical activity,metabolic issues,and assessment.Femball B,Unnithen VB.Phys Med

Rehabil Clin N A M 2002 Noy:13(4):925—947.

[43]http:}|硼.xauat.edu.cn/ex/tsinghua/software/04/03/00I/0I/OO001/zhishi/bj/tzbf.htm
[44]杨修益,张玉亮,吴桂荣等.体脂率对最大摄氧的影响[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年4月第4

卷第4期.

[45]邓树勋,洪泰田,曹志发等.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586.

[46]王影,任淑兰,韩梅.冬泳者心、肺功能追踪观察E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18(2):167.

[47]马英华.慢步长跑对中老年知识妇女健身作用的观察[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6,5(4):244.

[48]宋修妮,张问礼,杨锡让.健身秧歌舞对中老年妇女心功能及体质影响[C].1999中国运动医学

学术会议论文摘要.

[49]孙飙,李宗汉,王梅.实用成年人体质测定指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3.

[503邓树勋,洪泰田,曹志发等.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475.

[51]http://baike.baidu.com/view/51835.html

[52]吴丽萍.对超重和肥胖女大学生实施运动与营养干预效果的研究.江西省南昌市
[53]张育王,张金国.减肥与健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体育成教分会,2005年12月.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附录

附录l:减脂学员个人问卷调查表

为了顺利完成减脂计划,达到良好的减脂效果,请您如实填写以下问卷资料。

45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附录2:个人健康状况调查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档案号
职业 民族 婚否 身份证
单位 电话
住址 电话
联系人 关系 地址 电话
身 身高 g-n]体重 堙,脉搏 跚分,血压 mmHg

体 全身脂肪分布:1、均匀2、不均匀(明显部位: )

基 胸围 cm,腰围 cln,臀围 cm,上围 cm,

目 本 大腿围 cm,小腿围 cm。

状 心率 次,分,心律:1、齐2、不齐
况 体重明显增加于 年 月至 年 月
翮 肥胖度:
个 饮 食欲:1、亢进2、正常 饮酒:1、嗜好2、少量
人 嗜好食物种类:1、肉类2、甜食3、蔬菜4、零食
状 生 食 其他:
活 锻 晨练:1、否2、是 类别 ,每日锻炼时间持续——分钟
习 健身场所活动:1、否2、是类别——,频率——每次 分钟
况 ・

惯 炼 工作性质:1、以脑力劳动为主者2、以体力活动为主
其他: ,

症 1、头晕2、心慌3、气紧4、胸憋闷不适5、头闷账不适6、多饮食、多食、多
尿7、肢体感觉异常8、肢体运动异常9、关节肿痛
状 其他:
用药情况
高血压病:1、有(发现 年)2、无3、未查
心脏病: l、有(病名 ,发现 年)2、无3、未查
既‘ 糖尿病: 1、有(发现 年)2、未查
疾 甲状腺: 1、有(发现 年)2、未查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有2、无3、未查
往 皮质醇增多症:1、有2、无3、未查
胰岛素瘤:1、有2、无3、未查
病 下丘脑一垂体疾病:1、有2、无3、未查
病 脊椎病:1、有(病名 ,目前状况 )2、无
关节病:1、有(病名 ,目前状况 )2、无
传染病:l、结核病2、肝炎(——型)3、无4、其他传染病
史 其他:
手术 手术原因 手术操作日期 手术名称 术后情况 目前状况

外伤 外伤原因 受伤日期 外伤部位 经何种治疗 目前状况

家族史 父亲 母亲 兄弟姐妹 1、超重2、中等3、消瘦


陈述个人资料者: 记录者: 记录日期:
提示:为了使您的训练更加安全、有效,避免意外发生,请您务必认识如实填写此表!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附录3:减肥运动处方报告

受试人: 日期:

体质状况评定

身高:——厘米
体重: 公斥

基础谢(BMR):. KCAL

肥胖程度(OBD): %

身体质量指数(BMI):
METS

F.C。属于——水平
心脏功能能力(F。C。):

您的心脏每分钟可供给全身的最大氧气量约为——升
您的心脏每分钟可以供给每公斤体重的最大氧气量约为 :一!:一塞墨
专家建议根据以上评定,建议如下:
运动强度:

运动能力(E.C.): 一.METS
靶心率(n珉):锻炼时心率保持在—— 次/分,或 2&/lO秒

低于这个强度,锻炼效果不佳;超过这个强度, 有可会出现一此意外情况给身体造成损伤。
锻炼项目;
周期性有氧运动:

健身功率车: 功率约为一

平地走/跑: 对您适合是 .速度大约为 ,或 ,或每400

锻炼时间:——;
其他锻炼项目:自行车、划船等不负担自身体重的项目,并配合力量练习。

锻炼次数:

1次/天:锻炼时间如果大于40分钟很次,开始阶段不能坚持时间活动,可采用2次/天,锻炼时间/2次。

热量消耗:

按照动处方锻炼,每次活动可以增加热量消耗
每月可增加热量耗约 ,相当于减少脂肪

饮食控制:
您本月希望过饮食控制减轻 公斤重,建议您每日少摄入 千卡热量的食物・

注意事项:

l、心率测量方法:在运动5—10分钟后,暂停运动,由动脉或颈总动脉测量10秒脉搏的次数X6,按
此及时调整运动强度。如果经济条件许可,可使用电子心率计,设置靶率的上下限,可随时了解运
动中的心率,并可在低于或高于靶心率时,及时得到提醒。
2、注意平衡饮食,保持健康、乐观的心里状态。

3、以上建议供锻炼时参考,如出现异常现象,请及时向专业厶虽查塑1

47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附录4: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

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增强人民体质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

重要内容。《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我国体育的一项基本制度,它旨在通

过对成年人进行体质测定,评价体质状况和体育锻炼效果,健全督促成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有效机

制,科学地指导成年人开展体育活动,从而不断地增强成年人体质,《标准》是我国即将建立的国民

体质监测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实施将为建立我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标准》的

制定工作开始于1993年,由我国体质研究专家和有关行政售人员组成了《标准》研制组,制定工作

按照工作计划,依照科学程序,经过调查研究、可行性试验、大规模测试、数据运算、确定标准等

项工作,历时三年完成了这一开创性的工作。《标准》作为国家体委的研究课题,通过了课题鉴定。

<标准》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年龄分组、测定项目及评价方法,其中测定项目是从体质

所涵盖的五个方面中,选择能够量化的人体形态、机能、素质三个方面(尚缺心理、适应能力指标),

从我国成年人的实际出发,注意与国际上通用的测定项目接轨而确定的:第二部分测定规则,它包

括使用仪器、测定方法及注意事项,内容科学严密;第三部分评分标准,它是在对全国1 12530人的

有效数据的运算基础上确定的。

测定项目表

类别 甲组 乙组
形态类 身高标准体重 身高标准体重

.机能类 肺活量 肺活量


台阶实验 台阶实验
素质类 握力 握力
坐位体前屈 坐位体前屈
纵跳 闭眼单足站立
lOmX4往返跑 反应时
俯卧撑(男)
一分钟仰卧起坐(女)

年龄分组。(1)甲组18"40周岁;乙组41,--,60周岁(女子为<55周岁)(2)18"--20周岁—个

年龄段:21--,60周岁(女子为55周岁),每5周岁为—个年龄段。(3)年龄计算方式如下:测定时已过生

日者年龄(周岁)=测定年一出生年;测定时未过生日者年龄(周岁)=测定年一出生年一1。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附录5:人体成分分析报告


鬻 懑熏


49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致谢

在我论文完成之际,特别感谢我的导师任晋军教授三年来对我的辛勤培养、鼓励和

帮助,提供一切便利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

弟子。从论文题目确定到提纲审查,从文章框架构思到内容取舍安排,从研究方法到论

文编写都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导师正直的人格、严谨的治学态度、学无止境的学习

作风对我影响至深,将激励我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多位专家、学者、教师的热心指导和帮助,使我受益

匪浅。在此特别向赵富生教授、李继海教授、史东博教授、张元河教授、李瑞年教授,

以及理工大体育学院其他教师致以诚挚的谢意。

同时,还向在研究过程中共同探讨,寻求进步,并给予帮助的研究生同学原超、张

丽杰、王峰i孙亮亮、杨文英和戴震等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肥胖病患者在运动减肥过程中营养食谱的制定》

5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