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閱讀下文,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月跡 賈平凹
(1)我們這些孩子,甚麼都覺得新鮮,常常又甚麼都不覺滿足。中秋的夜裏,我們在院
子裏盼著月亮,好久卻不見出來,便坐回中堂裏,放了竹窗簾兒悶著,纏奶奶說故事。奶
奶是會說故事的,說了一個還要再說一個……奶奶突然說:

(2)「月亮進來了!」

(3)我們看時,那竹簾兒裏,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俏沒聲地溜進來,出現在窗前穿
衣鏡上了:原來月亮是長了腿的,爬著那竹簾格兒,先是一個白道兒,再是半圓,漸漸地
爬高了,衣鏡上的圓便滿盈了。我們都高興起來,又都屏氣兒不出,生怕那是個塵影兒變
的,會一口氣吹跑了呢。月亮還在竹簾兒上爬,那滿圓卻慢慢又虧了,末了,便全沒了蹤
跡,只留下一個空鏡,一個失望。奶奶說:

(4)「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們快出去尋月吧。」

(5)我們就都跑出門去。它果然就在院子裏,但再也不是那麼一個滿滿的圓了,滿院子
的白光,是玉玉的、銀銀的,燈光也沒有這般兒亮的。院子的中央處,是那粗粗的桂樹,
疏疏的枝,疏疏的葉,桂花還沒有開,卻有了累累的骨朵兒了。我們都走近去,不知道那
個滿圓兒去哪兒了,卻疑心這骨朵兒是繁星兒變的;抬頭看著天空,星兒似乎就比平日少
了許多。月亮正在頭頂,明顯大多了,也圓多了,清清晰晰看見裏邊有了甚麼東西。

(6)「奶奶,那月上是甚麼呢?」我問。
(7)「是樹,孩子。」奶奶說。
(8)「甚麼樹呢?」
(9)「桂樹。」

(10)我們都面面相覷了,倏忽間,哪兒好像有了一種氣息,就在我們身後裊裊,到了
頭髮梢兒上,添了一淡淡的癢癢的感覺;似乎我們已在月裏了,那月桂分明就是我們身後
的這一棵了。

(11)奶奶瞧著我們,就笑了:
(12) 「傻孩子,那裏邊已經有人了呢。」
(13)「誰?」我們都吃驚了。
(14)「嫦娥。」奶奶說。
(15)「嫦娥是誰?」
(16)「一個女子。」
(17)哦,一個女子。我想:月亮裏,地該是銀鋪的,牆該是玉砌的,那麼好個地方,
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18)「有三妹漂亮嗎?」
(19)「和三妹一樣漂亮的。」
(20)三妹就樂了:
(21)「啊啊,月亮是屬於我的了!」

(22)三妹是我們中最漂亮的,我們都羨慕起來;看著她的狂樣兒,心裏卻有了一股嫉
妒。我們便爭執了起來,每個人都說月亮是屬自己的。奶奶從屋裏端了一壺甜酒出來,給
我們每人倒了一小杯兒,說:

(23)「孩子們,瞧瞧你們的酒杯,你們都有一個月亮哩!」

(24) 我們都看著那杯酒,果真裏邊就浮起一個小小的月亮的滿圓。捧著,一動不動的,
手剛一動,它便酥酥地顫,使人可憐兒的樣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個人的心
裏了。

(25)奶奶說:
(26)「月亮是每個人的,它並沒走,你們再去找吧。」

(27)我們越發覺得奇了,便在院裏找起來。妙極了,它真沒有走去,我們很快就在葡
萄葉兒上,瓷花盆兒上,爺爺的刀刃上發現了。我們來了興趣,竟尋出了院門。

(28)院門外,便是一條小河。河水細細的,卻漫著一大片的淨沙;全沒白日那麼的粗
糙,燦燦地閃著銀光。我們從沙灘上跑過去,弟弟剛站到河的上灣,就大呼小叫了:「月
亮在這兒!」

(29)妹妹幾乎同時在下灣喊道:「月亮在這兒!」

(30)我兩處去看了,兩的水裏都有月亮;沿著河沿跑,而且那一的水裏都有月亮了。
我們都看著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裏看見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裏也
一定是會有的。噢,月亮竟是這麼多的:只要你願意,它就有了哩。

(31)我們坐在沙灘上,掬著沙兒,瞧那光輝,我說:
(32)「你們說,月亮是個甚麼呢?」
(33)「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說。
(34)「月亮是個好。」妹妹說。

(35)我同意他們的話。正像奶奶說的那樣:它是屬於我們的,每個人的。我們就又仰起
頭來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覺得,我們有了月亮,那無邊無
際的天空也是我們的了,那月亮不是我們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嗎?

(36)大家都覺得滿足了,身子也來困意,就坐在沙灘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會
兒。

解釋 1. 請解釋文中以下各詞語的意義:
(1) 裊裊
(2) 倏忽
(3) 相覷

解釋 2. 本文找出文中兩句運用了擬人法的例句:
例句一:
例句二:

重整 3. 請找出全文的結構段落,並填寫相關的段落大意:

自然段 結構段 結構段落大意


第1至4段 第一大段 孩子們在屋中盼月、賞月。
(1) 第二大段 (2)

(3) 第三大段 (4)

複述 4. 文中的場景共換了三次,分別是 、 、

重整 5. 奶奶在文中起甚麼作用?

伸展 6. 面對孩子們的爭論,奶奶端來甜酒「給每人倒了一小杯,每杯酒裏也就有了
一個小小的月亮的滿圓」。奶奶這樣做的目的是甚麼?
伸展 7. 怎樣理解妹妹說的「月亮是個好」一句?

伸展 8. 為甚麼文章要以「月跡」為標題?

創意+ 9. 如果不用「月跡」為題,你能為文章擬寫一個全新而又能概括全文要旨的標
重整 題嗎?

評鑑+ 10. 你認為將「那月亮不是我們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嗎?」一句改為「那月亮不是


重整 我們掛在天空上的明燈嗎?」會更好嗎?為甚麼?

參考答案

解釋 1. 請解釋文中以下各詞語的意義:
(4) 裊裊 搖曳的樣子
(5) 倏忽 轉眼之間
(6) 相覷 相互對看
解釋 2. 本文找出文中兩句運用了擬人法的例句:
例句一: 原來月亮是長了腿的爬著那竹簾格兒。
例句二: 它(月亮)便酥酥地顫,使人可憐兒的樣子。
重整 3. 請找出全文的結構段落,並填寫相關的段落大意:

自然段 結構段 結構段落大意


第1至4段 第一大段 孩子們在屋中盼月、賞月。
第 5 至 26 段 第二大段 孩子們在院內、沿河尋月,聽奶奶講述月亮的
故事,都希望月亮屬於自己。
第 27 至 36 段 第三大段 孩子們發現院門內外,月亮無處不在,它屬
於我們每個人。

複述 4. 文中的場景共換了三次,分別是 屋中 、 院中 、
河灘
重整 5. 奶奶在文中起甚麼作用?
奶奶是推動情節發展的線索人物。
伸展 6. 面對孩子們的爭論,奶奶端來甜酒「給每人倒了一小杯,每杯酒裏也就有了
一個小小的月亮的滿圓」。奶奶這樣做的目的是甚麼?
目的為證明月亮是屬於每一個人的,每個人都有希望、也可以擁有美好的東
西。

伸展 7. 怎樣理解妹妹說的「月亮是個好」一句?
「好」就是指美好的東西,月亮那麼美麗和純潔,給每個人都帶來美的享受。
伸展 8. 為甚麼文章要以「月跡」為標題?
因為「月跡」表達了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跡的主旨,也指代月亮在
文中變化的軌跡,以及尋月就是尋找美的過程等含義。

創意+ 9. 如果不用「月跡」為題,你能為文章擬寫一個全新而又能概括全文要旨的標
重新 題嗎?
學生可自由作答

評鑑+ 10. 你認為將「那月亮不是我們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嗎?」一句改為「那月亮不是


重整 我們掛在天空上的明燈嗎?」會更好嗎?為甚麼?
不會,因為文章主旨是孩子領悟到每個人都有希望享受美好的事物,並應努
力追求。可見賞月、尋月象徵著享受、追求美好的事物的道理,這個道理
經 過這一夜已在孩子們心裏打上了印記,因此用印章暗喻月亮,並配上動
詞 「按」,最能表達這信念能鮮明地刻在孩子的腦海中,難以磨滅,如果
喻體為 明燈,只能配動詞「掛」,不能貼切表達信念對孩子影響的深遠。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