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先秦叙事散文 - 《国语》

《国语》是一部国别史,全书二十一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
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成书约在战国初年。各国“语”在全书所占比例不一
每一国记述事迹各有侧重。《周语》对东西周的历史都有记录,侧重论政记言。
《鲁语》记春秋时期鲁国之事,但不是完整的鲁国历史,很少记录重大历史事件
主要是针对一些小故事发议论。《齐语》记齐桓公称霸之事,主要记管促和桓公
的论政之语。《晋语》篇幅最长,共有九卷,对晋国历史记录较为全面、具体,叙
事成分较多,特别侧重于记述晋文公的事迹。《郑语》则主要记史伯论天下兴衰
的言论。《楚语》主要记楚灵王、昭王时期的事迹,也较少记重要历史事件。《吴
语》独记夫差伐越和吴之灭亡,《越语》则仅记勾践灭吴之事。

国语

《国语》中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西周以来的敬天保民思想在书中得
到了继承。虽然《国语》许多地方都强调天命,遇事求神问卜,但在神与人的关
系上,已是人神并重,由对天命的崇拜,转向对人事的重视。因而重视人民的地
位和作用,以民心的向背为施政的依据。如《鲁语上》鲁太史里革评晋人弑其君
厉公时,认为暴君之被逐被杀是罪有应得,咎由自取,臣民的反抗行为无可厚
非。又如《周语上》邵公谏厉王弭谤中,邵公主张治民应“宣之使言”,从人
民的言论中考察国家的兴衰,政治的得失,国君只有体察民情,行民之所善,
去民之所恶,增加人民的财富衣食,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国语》以记言为主,所记多为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国语》记言文
字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生动活泼
而富于形象性。当然,由于《国语》是各国史料的汇编,素材来源不一,编者亦
未作统一润色,其记言水平参差不一,风格也颇有差异。比如《周语》旨在说教
行文委婉,多长篇大论,《鲁语》篇幅不长,语言隽永,《楚语》、 《吴语》、
《越
语》则文字流暢整饰,颇有气势。 《国语》中的应对辞令,有的与《左传》相同,但
文字不如《左传》精彩,有的则难分高下。有的为《左传》所不载的辞令也颇有特
色。如周襄王不许晋文公请遂,辞婉义严(《周语中》),越王勾践求成于吴,辞卑
气低等(《吴语》),都是很有特色的辞令。而《国语》中一些议论说理文字,往往也
精辟严密,层次井然。如《周语上》邵公谏厉王弭谤,《鲁语下》敬姜论劳逸,《晋
语八》叔向贺贫,《楚语下》王孙圉论宝,都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国语》虽然记言多于记事,但《国语》没有单纯的议论文或语录,有一系列大小
故事穿插其中,因此表现出叙事技巧和情节构思上的特点,有时也能写出鲜明
生动的人物形象。总的说来,《国语》也有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但不及
《左传》普遍、完整。
《国语》中许多事件的前因后果及经过都是一笔带过,而把重
点放在大段的议论文字上。但《国语》也有情节生动曲折,极富戏剧性的叙事,
如《晋语》前四卷写晋献公诸子争位的故事,献公宠妃骊姬的阴谋,太子申生的
被谗冤死,公子重耳的流亡等,都写得波澜起伏,精彩纷呈。其中有虚拟的情节
如骊姬夜半而泣(《晋语一》),谗太子申生,骊姬夜泣及其谗言,非第三者能知
显然是作者援情度理的虚构,刻画出一个口蜜腹剑,阴险狠毒的人物形象。其中
也有精彩的描写,如为分化朝中大臣,骊姬宠幸的优施与朝中重臣里克饮酒,
以歌舞暗示里克,将杀太子申生立骊姬子奚齐,里克夜半召优施,欲中立以自
保等(《晋语二》),描写细致入微,具体生动,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点。更有一些
滑稽的小插曲,写得生动活泼,如重耳流亡到齐国后,安于寄人篱下的生活,
其妻姜氏及从亡之臣子犯将其灌醉载之而行(《晋语四》),《左传》只写到重耳桓,
“以戈逐子犯”,《国语》中还写了重耳子犯相骂的对话,幽默有趣,写出了重
耳流亡集团的内部冲突。对晋献公诸子争位的叙述,展示了春秋时期一场复杂政
治斗争的生动画卷,描绘出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国语》叙事的成就

由于国别史的特点,《国语》有时的记叙某一国事件时,集中在一定篇幅写某个
人的言行,如《晋语三》写惠公、《晋语四》专写晋文公、
《晋语七》专记悼公事,
《吴语》主要写夫差、
《越语上》主要写勾践等等。这种集中篇幅写一人的方式,有
向纪传体过渡的趋势。但尚未把一个人的事迹有机结合为一篇完整的传记,而仅
仅是材料的汇集,是一组各自独立的小故事的组合,而不是独立的人物传记。总
之,由于《国语》以记言为主,虽然叙事和刻画人物有一定特色,但文学成就比
《左传》还是稍逊一筹

《国语》的艺术特色
作者:博学人    更新: 2015-9-24 3:15:09    热度:
从史学和文学成就看,《国语》不 如《左传》。但《国语》也有较为明显的
艺术特色,这就是:一、长于记言,二、有虚构故事情节。虽然在语言上较为质
朴,但从文学的发展角度来看,应该说比《左传》前进了一步。例如,《晋语》所
记骊姬深夜向晋献公哭诉进谗的事,早在秦汉之际就被人怀疑。《孔丛子·答问》
记陈涉读《国语》至此处,向博士问道:"人之夫妇,夜处幽室之中,莫能知其私
焉,虽黔首犹然,况国君乎?余以是知其不信,乃好事者为之词。"虽然博士曲
为《国语》回护,硬说宫廷之中有女性的内史旁听记录,这是不能说服人的。唐
人柳宗元曾写《非〈国语〉》一文,他说:"尝读《国语》,病其文胜而言庞,好诡
以反伦。"并说《国语》"务富文采,不顾事实,而益之以诬怪,张之以阔诞。"其实,
柳宗元列举的非难之词,从文学的角度看,正是对《国语》应该肯定、赞美之处。
我们看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取得暂时和平之后,如何忍辱负重,蓄积力量,准
备复国,作品写得何等生动传神: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
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
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
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
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将免(娩)者以告,公毉
守之。生文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
二人,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
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官其子。其达士,絜其居,美其服,
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
之孺子之游者,无不■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
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
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
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
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这种"十年生
聚"的情景描写得何等生动、深刻。重民如此,焉有不胜之理!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