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6

論文

探討「自由意志」

呈交與
北美真道浸信會神學院
講師
李業基牧師

以滿足
道學碩士
系 統 神 學 ( 一 ) MCMS524
課程的部份要求

學生
李品璇
南非
2020 年 12 月 31 日
目錄

目 錄 .................................................................................................... II

第 一 章 、 探 討 自 由 意 志 的 定 義 ............................................................ 1

第 二 章 、 探 討 自 由 意 志 學 說 理 論 ........................................................ 5

一 、 自 由 意 志 決 定 論 ................................................................. 6

( 一 ) 硬 性 決 定 論 .............................................................. 7

( 二 ) 宿 命 論 ..................................................................... 8

( 三 ) 前 定 論 ..................................................................... 8

二 、 相 容 主 義 調 和 決 定 論 ............................................................ 9

三 、 自 由 意 志 非 決 定 論 .............................................................. 10

( 一 ) 自 由 意 志 主 義 ........................................................ 11

( 二 ) 自 我 決 定 論 ............................................................ 12

第 三 章 、「 自 由 意 志 」 的 神 學 概 念 與 神 學 辯 論 .................................. 13

一 、 奧 古 斯 丁 的 自 由 意 志 但 唯 獨 恩 典 ........................................ 14

二 、 伯 拉 糾 的 自 由 意 志 自 決 從 善 ............................................... 16

第 四 章 、 我 見 「 自 由 意 志 」 對 今 日 華 人 與 普 世 基 督 徒 的 重 要 性 ...... 21

參 考 書 目 ........................................................................................... 23

II
第一章、探討自由意志的定義

「自由意志」是人作為「有靈的活人」存在世上的一個非常重要

的屬性與能力。雖然在聖經中並沒有出現自由意志這四個字,但是從

神 創 世 之 初 自 由 意 志 就 貫 穿 著 整 個 人 與 神 的 故 事,與「 罪 」和「 救 恩 」

緊密相連。筆者認為,自由意志是標誌著人之所以為人,與其他生物

最大不同的特點,自由意志是人類文明發展、生活進步的動力。

《 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雙 語 詞 彙、學 術 名 詞 暨 辭 書 資 訊 網 》定 義 自 由

意 志 指 「 能 根 據 自 己 意 思 來 進 行 價 值 判 斷 , 並 決 定 自 己 行 動 方 向 1。 」

自由意志與人的本質和地位、人類的道德抉擇、人的道德責任密切相

關。自由意志使人必須經過思考、選擇、決定而採取行動,肯定人有

控制本身的慾望、意志和思慮的能力,表現人自主的行為,因為人行

為的主權操之在人,所以人有善惡、功過的道德義務與責任。

筆者認為,人根據自由意志判斷、選擇當下採取的行動,不僅是

按照喜好或優先次序做選擇,自由意志更表現在人可以做出反向選擇

的能力。這一點,特別可以用孩子的成長過程來證明:當一個孩子出

生還是小嬰兒的時候,小嬰兒的哭笑表達和吃喝拉撒睡等行為,是根

據生物本能的生存意志驅動。小嬰兒因為肚子餓而哭,是生存意志使

得小嬰兒用哭來引起父母關注給予食物維持生命。小嬰兒本身還沒有

能力選擇不哭、也無法用其他方式來獲得食物,更沒有辦法法決定自

己在幾點幾分哭,小嬰兒沒有做出反向選擇的能力,因此小嬰兒有自

由意志,但是還沒有行使自由控制意志的能力。

1
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雙 語 詞 彙 、 學 術 名 詞 暨 辭 書 資 訊 網 提 供 , 《 自 由 意 志
Free Will》 。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5142/( 2000 年 12 月 ) 。

1
當孩子成長到開始表現自主行為的時候,差不多從兩歲左右萌發

的叛逆期,即是孩子自主意志運用發展的建立。彰顯在任何事情都要

自己決定、自己嘗試,不聽他人的建議,不按照父母的要求行動。因

此需要規範教育開始介入,訓練教導孩子如何正確的判斷、妥善的選

擇,使孩子們不會做出傷害自己和別人的行為,做出有益自己或他人

的行動。也就是教導孩子學會適當的運用自由意志,選擇什麼是可以

做和不能做的、哪些是該做和不該做的。

因為人有自由意志,根據自己的意思想法進行價值判斷、決定自

己行動方向,因此人必須彼此互相尊重。在西方教育理性主義傳統,

孩子從小就學習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想法意見,父母們培養孩子獨立判

斷思考的能力,不盲目隨從附和、人云亦云,並通過理性溝通的意見

表達,在不同的想法中找到互相認同的基點,達成彼此了解的共識,

促 進 和 平 與 和 諧 的 合 作。我 們 可 以 在 親 子 關 係 良 好 的 相 處 模 式 中 發 現,

父母不是以權威或強迫要求孩子服從,孩子也不是用耍賴發脾氣等情

緒來控制父母,父母願意傾聽、理解孩子們的心聲,用大量的溝通和

長時間的陪伴,孩子們也理解父母們的想法和作法,親子雙方能夠建

立更穩固的互信互愛的關係。因此,筆者也建議,不論從哪個年齡層

的孩子開始,或甚至是成年人,都應該具有建立健康社交關係和維持

社會良好秩序的公民素質教育,學習理性獨立思考能力,聆聽並尊重

不同意見和聲音,盡力以和平溝通方式相互理解,與他人和諧共存與

共融。

自由意志的運用,在東方文化傳統中,最常見的表現就是中國或

日本人常講的「毅力」、「人定勝天」的概念。特別是東方的考試文

化,我們常鼓勵學生們要用意志力戰勝懶惰、努力不懈堅持到底、通

過考試,教導學生們如何在想睡覺的時候用意念克服自己睡意等,也

2
就 是 操 練 做 逆 性 選 擇 的 能 力,或 做 自 我 犧 牲 的 選 擇。因 為 有 自 由 意 志,

所以能夠做出違反自己心意的選擇,是自願的、自發的。所謂人定勝

天 的 天,指 的 是 人 的 天 性 包 含 懶 惰、嫉 妒 等 不 好 的 習 慣 需 要 被 克 服 的,

以及需要勝過的人的罪性,而不是指上天、上帝,不是說人可以靠自

己的自由意志勝過神,否則自由意志就會落入人本主義的危機,高舉

人的能力超過神了。

人擁有自由意志的先決條件是:人活在神以祂自己的天命維繫引

導的世界,人存在的世界是神所創造的,人一旦脫離神天命掌控的世

界 , 人 就 等 於 不 存 在 於 世 上 、 人 就 不 會 有 任 何 自 由 意 志 2。

神是人存在的唯一先決條件。沒有神就沒有這個世界,沒有神就

沒有人。有神,創造了這個世界,使創造的人有了存在的環境,人得

以憑自由意志為動物命名、管理治理生活、發展人類社會、使種族生

存延續。

神是創造主,自由是神的屬性,神自由地做任何祂所喜悅的事。

神不在任何權柄之下,沒有任何力量命令神去做什麼,神也不受任何

外界的限制,唯有神自己可限制神本身。在神的本性裡,沒有什麼因

素要求祂決定創造這個宇宙或者救贖人類。神決定要創造並救贖,完

全 出 於 祂 的 自 由 選 擇 , 這 是 神 自 由 的 旨 意 3。

人 是 神 所 創 造 的 , 人 有 神 的 形 像( 創 1:26-27), 神 賦 予 人 管 理 治

理 的 權 力 ( 創 1:26、 28) , 神 要 求 人 順 服 聽 從 祂 的 誡 命 ( 創 2:16-17、

3:17) , 這 些 都 是 聖 經 中 證 明 人 的 自 由 意 志 是 從 神 而 來 的 憑 據 。

2
古德恩,《系統神學》,張麟至譯,初版(台灣:更新傳道會,
2013) , 323。

3
同 上 , 199~ 200。

3
筆者認為,人有自由意志的定義是:在這個神所維繫掌控的世界

中,人有能力按照意志做抉擇,而人所做的抉擇具有真實的果效,因

此人要為自己意志抉擇所帶來的後果負責。

4
第二章、探討自由意志學說理論

自 由 意 志( free will)這 個 名 詞 包 含 著 多 種 複 雜 的 概 念,例 如 自 願

行 為 ( voluntary action) 、 自 我 控 制 ( self-control) 、 選 擇 ( choice) 、

意 識( conscious will)
、個 人 能 動 性( personal agency)
、控 制 錯 覺( illusion

of control) 、 目 標 追 求 ( pursuit of goals) 、 自 我 能 動 性 ( self-agency)

等 詞 語 , 亦 同 時 存 在 於 自 由 意 志 的 研 究 中 4。

與 自 由 意 志 ( free will) 相 近 的 一 個 名 詞 就 是 自 主 (autonomy), 自

主是一個與行動相關的概念。:人根據自由意志、自己的理智判斷和

動機來決定並行動,人必須認同自己的判斷與決定,而非其他權力促

使其行為。如果一個人遵循自己內心自由的意志意圖,成功地引發了

行動,就是在行動上自主的。無論人類的大腦狀態如何,意圖和意願

在還沒有引發行動之前,對物理世界沒有產生真正的影響,當意志決

定引發了行動之時對物理世界才產生真正的影響,因此,人必須對自

身 的 行 為 行 動 負 責 , 人 的 自 主 行 動 對 自 己 與 他 人 都 有 道 德 上 的 責 任 5。

本 來 筆 者 以 為,決 定 論( determinism)是 自 由 意 志 的 反 義 詞、非 決

定 論( indeterminism)是 自 由 意 志 的 同 義 詞。然 而,經 過 仔 細 閱 讀 研 究

後,筆者發現了自己在認知上的錯誤,人有自由意志的主張,說明著

人對自身行動的選擇與控制,而不是行動的隨機發生,因此,自由意

志既不是決定論的,也不是非決定論的!人稱美國哲學史上的康德—

— 齊 碩 姆( Roderick Milton. Chisholm)曾 說:人 是 負 責 任 的 行 動 者,但

4
董 蕊 等 , 「 自 由 意 志 : 實 證 心 理 學 的 視 角 」 , 《 心 理 科 學 進 展 》 第 11
期 第 20 卷 ( 2012 年 ) , 1875。

5
鄔桑,「人工智能的自主性與責任」,《哲學分析》第 4 期第 9 卷
( 2018 年 8 月 ) , 125-198。

5
這個事實似乎與關於人行動的決定論觀點……相衝突,似乎也與關於

人 行 動 的 非 決 定 論 觀 點 … … 相 衝 突 6。因 此,在 本 章 筆 者 要 釐 清 自 由 意

志理論爭議的決定論、相容主義與非決定論等相關學說內容概念與主

張。

一、 自由意志決定論

決 定 論( determinism)是 十 八 世 紀 的 唯 物 論 學 說 發 展 的 自 然 結 果。

唯物論宣告,符合數學定律而行動的物質乃是唯一的實在,物質是最

根本的;人是物理自然界的一部分,思想與意識都是分子的運動,人

的道德狀態只是物理狀態之一的特殊面向,是由人的組織和物理環境

所造成的行為特殊模式;因此,物質是所有現象的原因與解釋。觀察

與實驗等科學活動及物質、力與運動等科學結合了純數學,使宇宙可

以 完 全 利 用 力 、 物 質 和 運 動 的 機 械 概 念 及 數 學 關 係 式 來 加 以 解 釋 7。

例如,牛頓的萬有秩序基礎、透過力學算出的天體運動、愛因斯

坦的相對論質量守恆定律等,古典物理學裡鐘錶機械式宇宙觀認為宇

宙按機械作用運行,每個時刻都環環相扣。在這樣的觀點下,一切都

是由確定的規律決定的,知道原因就能推論結果。決定論的觀點得以

堅 定 : 一 切 都 有 因 果 關 係 決 定 , 因 此 世 界 是 可 以 預 測 的 8。

6
中國社會科學網提供,《自由意志的深問題及其知識論的解決方
案 》 。 http://www.cssn.cn/zhx/zx_wgzx/201407/t20140715_1254865.shtml( 2014
年 7 月 15 日 15:16) 。

7
數學知識提供,《牛頓學派對科學和哲學的影響》。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sm/sm_15_10_2/page9.html#top( 2002 年 2 月
17 日 ) 。

8
Medium 提 供 , 《 〈 天 能 〉 專 欄 : 宿 命 論 、 決 定 論 、 非 決 定 論 與 自 由 意
志 簡 介 》 。 https://medium.com/daniel-j-owen-
%E8%BF%91%E5%A2%A8/%E5%A4%A9%E8%83%BD-%E5%B0%88%E6%AC%84-

6
與 決 定 論 發 展 相 關 的 有 硬 性 決 定 論( hard determination)、宿 命 論

( fatalism) 、 前 定 論 ( predestination) , 簡 述 如 下 :

(一)硬性決定論

硬 性 決 定 論( hard determination)或 強 硬 決 定 論 的 觀 點 為,宇 宙 間

任何事件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任何事物都處在帶有必然性的因果關

係中,只要一事件發生的先決條件即原因具備,此事件就不可避免地

發生。人類生活在這樣一個決定論的宇宙中,沒有意志自由,也不對

自己的行為負道德責任。

其論證如下:

1、 因果法則主宰宇宙

2、 遺傳和環境是人類行為的決定因素

3、 意志自由是虛幻的

硬性決定論舉證,我們可以預見幾百年後日食、月食或彗星等

的發生,以及可以預先決定砲彈的射擊目標,從遺傳學研究發現基因

影響決定一個人的性格甚至同性戀傾向等,在醫學治療中還可以通過

一定的物質性手段,如服用藥物,來改變人的精神狀態,從而影響意

願 和 意 志 9, 所 謂 的 意 志 決 定 其 實 是 被 自 然 機 制 制 約 影 響 操 縱 的 , 並

非自由的。

%E5%AE%BF%E5%91%BD%E8%AB%96-
%E6%B1%BA%E5%AE%9A%E8%AB%96-
%E9%9D%9E%E6%B1%BA%E5%AE%9A%E8%AB%96%E8%88%87%E8%87%AA%
E7%94%B1%E6%84%8F%E5%BF%97%E7%B0%A1%E4%BB%8B-a62444178b37
( 2020 年 9 月 14 日 ) 。

9
賀 善 侃,「 決 定 論 和 自 由 意 志 論 」,《 探 索 與 爭 鳴 》第 3 期( 1991 年 ),
63。

7
(二)宿命論

宿 命 論( fatalism)又 稱 命 定 論 , 主 張 萬 事 萬 物 暨 人 類 行 動 的 發 生

均有其原因,而其結果並非人力所能干預。不僅將要發生的一切是其

產 生 原 因 不 可 避 免 的 結 果,而 且,對 之 加 以 反 抗 也 是 無 用。也 就 是 說,

無 論 如 何 奮 力 去 阻 止 結 果,結 果 都 將 發 生 1 0。該 發 生 的 終 會 發 生,誰 都

無法改變或阻止,故任何積極的作為都沒有必要。

宿命論與決定論有相似之處,但決定論並不排除人在了解事物發

生的原因之後,可以干涉或改變事物發生的進程。

宿命論的缺陷在於其主張與人類日常生活經驗不契合,宿命論認

為註定的結果必然發生,事實證明,經由人為的努力結果往往會有所

不同,有些事情固然為人力所不及,但有更多事情的結果卻受到人力

人為左右。例如,只要我們願意,我們能夠改變自己的性格,用適切

的方法改正習慣等。在不同的環境條件影響下,預先的狀況總是會有

不 同,更 常 是 在 知 其 不 可 而 為 之 的 情 形 下,改 變 了 原 先 猜 測 的 狀 況 1 1。

(三)前定論

前 定 論 ( predestination) 或 預 定 論 , 以 加 爾 文 主 義 預 選 說 神 學 理 論

為代表。加爾文主義《西敏信條》宣稱,上帝「自由不變地預定了將

來 所 要 發 生 的 一 切 」,包 含 兩 大 絕 對 — —「 神 的 絕 對 主 權 」和「 人 的 絕

對 墮 落 」。加 爾 文 主 義 預 選 說 五 要 點 TULIP:人 全 然 的 敗 壞、上 帝 無 條

件 揀 選 、 基 督 限 定 的 代 贖 、 不 可 抗 拒 的 神 恩 典 、 聖 徒 恆 忍 蒙 保 守 12。

10
豆 瓣 讀 書 提 供 , 《 〈 哲 學 導 論 〉 試 讀 : 6.3 決 定 論 》 。
https://book.douban.com/reading/21771455/( 2021 年 1 月 8 日 1pm) 。

11
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雙 語 詞 彙 、 學 術 名 詞 暨 辭 書 資 訊 網 提 供 , 《 宿 命 論
Fatalism》 。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9524/( 2000 年 12 月 ) 。

12
維基百科提供,《加爾文主義預定論》。

8
在 伊 斯 蘭 教 前 定 論 的 基 本 概 念,主 張 一 切 自 然 現 象 和 社 會 現 象,如

人的富貴貧賤、吉凶禍福、生死壽限以致國家和社會的興衰存亡、自

然 界 的 變 異 等,均 處 於 真 主 的 前 定 和 安 排,人 無 法 預 知,也 無 能 為 力,

只能聽其自然。人的行為是實現前定的因由,人的行為本身是真主依

前 定 創 造 的,在 創 造 每 一 種 行 為 的 同 時,也 創 造 了 行 為 所 帶 來 的 後 果,

如 善 功 受 賞 、 罪 惡 受 罰 等 , 而 是 否 實 行 這 些 行 為 , 是 人 的 自 由 13。

二、相容主義調和決定論

相 容 主 義 ( compatibilism ) 又 可 稱 之 為 調 和 決 定 論 ( reconciling

determinism) 或 溫 和 決 定 論 ( soft determination) , 中 心 論 點 在 於 重 新

定義了對於「自由」的概念。硬性決定論把處於因果鏈條中的、被決

定的任何事件都視作非自由,認為無論是出於自已的意願還是迫於外

在的壓力,都起因於某種因素,因此都是被決定而沒有自由的。相容

主義的調和決定論則指出,自由不是被決定的對立面,而是被迫的對

立面,所謂意志自由就是能按照自己的意願無阻礙、無限制地行動,

能 不 被 強 迫 地 ( uncompelled) 行 動 。 因 此 , 自 由 與 被 決 定 是 並 存 的 ,

所有事物都處於因果關係中,自由意志也處於因果關係中,無阻礙、

無 限 制 的 自 由 意 志 也 是 有 原 因 的 而 被 決 定 的 1 4 。 霍 布 斯 ( Thomas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6%80%E7%88%BE%E6%96%87%
E4%B8%BB%E7%BE%A9%E9%A0%90%E5%AE%9A%E8%AB%96&oldid=6347268
0( 2020 年 12 月 28 日 ) 。

13
Baidu 百 科 提 供 , 《 前 定 說 》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9%8D%E5%AE%9A%E8%AF%B4/6793784
( 2021 年 1 月 8 日 3am) 。

14
賀 善 侃,「 決 定 論 和 自 由 意 志 論 」,《 探 索 與 爭 鳴 》第 3 期( 1991 年 ),
64。

9
Hobbes)、洛 克( John Locke)、休 謨( David Hume)、密 爾( John Stuart

Mill) 都 是 古 典 相 容 主 義 者 ( the classical compatibilism) 1 5 。

相容主義的基本論證如下:

1、 肯 定 了 決 定 論 基 本 觀 點,人 類 行 為 不 論 是 否 自 願,都

由先定因素所決定,處於因果關聯中。

2、 人類的自願行為是沒有外來限制和阻力的行為。

3、 在 沒 有 外 來 限 制 和 阻 力 的 情 況 下,人 類 自 願 行 為 起 因

於人類自身因素,即人類自身的意志、意願、選擇和

決定。

康 德 ( Immanuel Kant) 的 相 容 論 為 解 決 自 由 與 決 定 論 的 衝 突 , 發

展 出 現 象 經 驗 因 果 決 定 論( causal determinism)與 物 自 身 智 性 超 驗 自 由

( transcendental freedom) 的 相 容 論 學 說 1 6 。

三、自由意志非決定論

非 決 定 論( indeterminism)以 站 在 決 定 論 的 反 面,主 張 並 非 每 一 件

事 都 有 其 充 足 的 自 然 原 因,宇 宙 中 並 不 是 每 一 件 事 都 是 可 預 測 的 1 7。19

世紀後期或然性的理念逐漸興起,如在統計熱力學等實證科學中的機

率 論 , 成 為 統 計 ( 機 率 ) 決 定 論 , 也 常 常 被 視 為 一 種 非 決 定 論 。 1927

15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提 供,《 MA in Philosophy CUHK (Part-
time) 》 。 http://www.phil.arts.cuhk.edu.hk/~phidept/MA/MABooklet(2021-22).pdf
( 2021 年 1 月 8 日 ) 。

16
劉 創 馥 ,「 康 德 的 自 由 與 自 發 性 」,《 人 文 及 社 會 科 學 集 刊 》第 一 期 第
二 十 八 卷 ( 2016 年 ) , 106。

17
豆 瓣 讀 書 提 供 , 《 〈 哲 學 導 論 〉 試 讀 : 6.3 決 定 論 》 。
https://book.douban.com/reading/21771455/( 2021 年 1 月 8 日 1pm) 。

10
年,量子力學進一步引發出關於決定論與非決定論的激烈論爭,複雜

性科學揭示出世界的複雜而非線性的因果聯繫,混沌、漲落與自組織

成為與決定論的爭論點:混沌模糊了確定性與隨機性、必然性和偶然

的嚴格界線;漲落與分岔取消了因果等當性、自組織及其演化的層級

性 則 否 定 了 自 然 的 機 械 性 18。

然而,現代科學包含量子力學、生物學等的最新研究成果並沒有

否定客觀世界所具有因果性、必然性和規律性,只是揭示了因果性、

必然性和規律性豐富多樣的存在形式,突破了機械論自然觀對決定論

的禁錮。因此,非決定論可再嚴格分為極端的主張宇宙非前定理論包

括完全否定因果性和規律性之形態,以及承認因果性與隨機性並存、

有統計規律的非決定論形態。

自由意志非決定論否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普遍存在著客觀規律

和必然的因果聯繫,事物的發展變化是無客觀規律的,是由事物內在

的 自 由 意 志 決 定 的 19。

主張人類有自由意志的理論,具有選擇做或不做什麼的自由,還

有 自 由 意 志 主 義 ( libertarianism ) 、 自 我 決 定 論 (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

(一)自由意志主義

自 由 意 志 主 義( libertarianism)屬 於 形 而 上 學 之 概 念 , 其 哲 學 理 論

18
痞客邦提供,《複雜性與非決定論——論爭與反思》。
https://brainwu1.pixnet.net/blog/post/47117341( 2007 年 6 月 22 日
07:56:29am) 。

19
華人百科提供,《非決定論》。
https://www.itsfun.com.tw/%E9%9D%9E%E6%B1%BA%E5%AE%9A%E8%AB%96/
wiki-4024344( 2021 年 1 月 8 日 6pm) 。

11
堅持人有自由意志,能夠主動發起某個行為,並且在完全相同的客觀

環 境 下,行 為 仍 有 可 能 多 於 一 種。與 必 然 主 義( necessitarianism)概 念

對立,必然主義完全否定自由意志,認為沒有任何行為是人主動發起

的,在完全相同的客觀條件下,人只能發起一種行為,這行為是各客

觀 因 素 決 定 好 的 20。 因 此 , 自 由 意 志 主 義 是 必 然 主 義 的 反 義 詞 。

(二)自我決定論

自 我 決 定 論 (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 又 稱 為 人 的 作 用 理 論

( the theory of agency) , 從 人 的 能 動 作 用 探 討 人 的 行 為 本 質 , 強 調

人 的 主 動 ( originate, initiate) 和 履 行 ( perform) 功 能 2 1 。 主 張 人 類 不

同於一般的物體,是有自我決定能力的存在物,能自我引起自己的行

為,自我成為自己行為的原因。

自我決定論強調人自我的整體功能,人不是事物的一般集合

體,而是一種具有自我運動能力的特殊實體,是一種具有複雜結構的

生命體作為自己行動的原因和決定者。

20
豆 瓣 讀 書 提 供 , 《 Libertarianism 一 概 就 是 “ 自 由 意 志 主 義 ” 嗎 ? 》 。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026516/( 2017 年 12 月 29 日 15:08:58) 。

21
賀 善 侃 , 「 決 定 論 和 自 由 意 志 論 」 , 《 探 索 與 爭 鳴 》 第 3 期 ( 1991
年 ) , 65。

12
第三章、「自由意志」的神學概念與神學辯論

在 聖 經 中 , 開 宗 明 義 的 說 到 神 按 照 祂 的 形 像 造 人 ( 創 1:26-27) ,

授 權 與 人 治 理 世 界 和 管 理 海 陸 空 所 有 活 物 ( 創 1:26、 28) , 神 要 求 人

順 服 聽 從 祂 的 誡 命( 創 2:16-17), 人 有 權 力 、 能 力 給 動 物 命 名 , 看 人

怎 樣 叫 各 樣 的 活 物 , 就 是 那 活 物 的 名 字( 創 2:19-20)。 換 句 話 說 , 人

是按神的形像被造的,人有權力、能力管理世界和活物,神告訴人要

聽從祂所吩咐的話,神讓人依自己的意思給活物命名,因此,創世記

第一、二章的經文就是在交代人是有自由意志的,人的自由意志是神

允許的。

至 創 世 記 3:17, 因 為 亞 當 沒 有 聽 從 神 的 吩 咐 卻 聽 從 了 妻 子 的 話 ,

使地受咒詛,造成人與神的關係破裂。從一開始人的行為就是自主自

由的,神並不是用強迫的方式制約限制亞當和夏娃,神用說的讓人聽

了而遵從,因此人有聽的能力和決定行動的能力。蛇只是說了個謊,

蛇也沒有強迫夏娃,夏娃其實是順從了自己貪心的意念,覺得那果子

看起來好吃又漂亮,還可以有智慧,再加上蛇的慫恿,就吃了禁果。

而亞當則是完全不將神的話放在心上,夏娃給他果子就吃了,完全不

尊重、不在乎神說過什麼。因此,是人主動破壞了與神的關係,沒有

任何外力強迫人違背神的話,是人自己決定而做的行為(順從自己而

不順從神),人當然要為自己所做的行為及導致的結果負責。

申 命 記 30:19「 耶 和 華 對 以 色 列 人 說:『 我 今 日 呼 天 喚 地 向 你 作 見

證;我將生死禍福陳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揀選生命。』」在神與人

的關係當中,自由意志一直是關鍵,神從來不是強迫我們愛祂、強迫

13
我們遵守祂的話,我們要自己主動甘心樂意地愛祂、自願選擇遵守神

的話。

論到自由意志的神學概念,一定不能忽略教父奧古斯丁與伯拉糾

的原罪之爭,以及千年之後改革宗神學加爾文神的預定與亞米紐斯人

的回應世紀爭論。筆者閱讀參考了向青山先生在《天府新論》期刊上

發表的「奧古斯丁與康德自由意志理論的比較」一文,以及李天鈞先

生在《輔仁宗教研究》期刊上發表的「伯拉糾的人觀——基督教人觀

的一個傳統」,對於奧古斯丁和伯拉糾爭議內容分析摘要如下:

一、奧古斯丁的自由意志但唯獨恩典

教父奧古斯丁非常強調人的自由意志,上帝給予人自由意志和自

由選擇的能力,本是要人類棄惡從善,服從上帝的永恆法。在《論意

志的自由選擇》一書,奧古斯丁反對摩尼教的善惡二元論,摩尼教將

惡看成是與善並列地位的實體性存在,降低了善的核心地位。奧古斯

丁 信 仰 上 帝 的 全 善 , 不 能 接 受 惡 是 與 上 帝 並 列 的 實 體 22。

奧古斯丁肯定上帝是全善的存在,來源於上帝的一切都是善的,

上 帝 所 創 造 的 不 可 能 是 惡 的。惡 的 定 義 是「 對 永 恆 法 的 忽 視 與 背 離 」

惡 來 源 於 「 虛 無 」, 也 就 是 「 缺 少 」、「 缺 陷 」, 每 一 種 缺 陷 都 來 源 於 虛

無。而善有不同的等級,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程度的善,按著秩序,擁

有自由意志的人處於善的中間等級,在其之上是比人擁有更大程度的

善的存在如天使,在人之下如動物、植物則不具備人那麼多的善。擁

有 自 由 意 志 的 靈 魂,就 算 是 有 罪 的,也 比 沒 有 自 由 意 志 的 動 物 要 高 貴。

22
向青山,「奧古斯丁與康德自由意志理論的比較」,《天府新論》第
2 期 ( 2012 年 ) , 24。

14
然而,行惡犯罪的人背離上帝的永恆法,走向虛無。因此,對惡行負

責任的是行惡的人自己,上帝的公義是必然性的,行惡者必然要承受

上帝的懲罰。

自由意志是上帝賦予人的選擇能力,原本是要人主動遵從永恆法,

過高貴有德性的生活,人卻誤用這麼好的東西,用自己的自由去選擇

背離上帝、背離永恆法,去追求自私的、短暫的、邪惡的慾望。根據

奧古斯丁的思想,惡的來源是對上帝永恆法的背離,如果這種背離出

自 事 物 的 本 性 與 自 然,如 木 頭 自 然 而 然 的 腐 爛,這 種 背 離 雖 是 一 種 惡,

卻無需責備,亦不必承擔責任。但如果這種背離是出於自由意志的選

擇,人自願選擇作惡,那這種背離就是一種應受責備的,因而必將遭

受 懲 罰 的 惡 23。

奧古斯丁肯定上帝是自由意志的最終來源,真正的自由就是服從

真理,上帝就是真理本身,因此,真正的自由就是服從上帝、服從永

恆法、服從必然性。人的行為出於人的自由選擇,不受外物乃至上帝

的支配,自由意志所導致的惡只能由行為者自己負責,這就是奧古斯

丁的神正論,證明了自由意志的可能性及上帝的正義性。

上 帝 的 全 能 可 以 預 見( foresee)、預 知( foreknow),祂 預 見 到 那 些

人 將 會 通 過 自 己 的 意 志 去 犯 罪,但 神 沒 有 迫 使( force)人 犯 罪 或 悔 改。

上帝的預見與人的自由並不矛盾,對上帝服從的自由並沒有否定人的

自由,而是肯定了人的自由,因為人的自由是上帝的賦予,是上帝的

恩典。但上帝賦予人的恩典並不完全,所以人並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

自由,不能自律地把自由意志引向對永恆法的遵從,經常會背離永恆

23
向青山,「奧古斯丁與康德自由意志理論的比較」,《天府新論》第
2 期 ( 2012 年 ) , 24。

15
法 而 陷 入 犯 罪 24。

奧古斯丁在《懺悔錄》中把作惡的自由稱為「虛無的自由、無益

的 自 由、空 洞 的 自 由 」
,人 不 是 天 使,不 能 像 天 使 一 樣 把 自 由 意 志 主 動

地 引 向 永 恆 法,因 而 人 需 要「 被 救 贖 」,需 要 上 帝 更 大 的 恩 典,才 能 避

免自由意志把自己引向惡道。這種更大的恩典,只有通過服從的形式

才能體現出來,所以,奧古斯丁所謂真正的自由,不是完全按照自由

意志的選擇去行為,而是讓自由意志服從永恆法,這樣自由才能使人

獲得救贖。

真正的自由在於服從上帝的永恆法,藉著信和基督寶血的洗禮救

贖,人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遠離惡道、獲得拯救。因此,奧古

斯丁認為「人脫離上帝而自律」這種想法是一種惡念,人是不可能做

到 自 律 的 25。

二、伯拉糾的自由意志自決從善

伯拉糾肯定人類的本性是美好的,人類本性的美好在於神創造人

的形像,賦予人比萬物更高的地位管理萬物。伯拉糾認為人類有兩項

其 他 萬 物 所 沒 有 的 內 在 條 件 : 理 性 ( reason) 及 判 斷 力 ( judgement),

使 人 可 以 管 理 萬 物,確 認 萬 物 所 不 能 確 認 的 創 造 者 上 帝 並 能 服 事 祂 2 6。

上帝把人類創造成有理性及判斷能力的受造物時,給予人類有自

24
同 上 , 25-26。

25
向青山,「奧古斯丁與康德自由意志理論的比較」,《天府新論》第
2 期 ( 2012 年 ) , 26。

26
李天鈞,「伯拉糾的人觀——基督宗教人觀的一個傳統」,《輔仁宗
教 研 究 》 第 十 二 期 ( 2005 年 ) , 252。

16
由去抉擇的權力,在人類的本性上有不受強制而憑其自由意志去選擇

善惡的可能。因此人類有選擇走向邪惡的能力,這是因為人類意志的

自 由 選 擇 向 善 或 向 惡 是 沒 有 必 然 性( necessity)的,這 也 是 伯 拉 糾 回 應

摩尼教有關人性無可避免會向惡的人性觀。然而同時,上帝亦給予人

類 的 心 靈 ( soul) 有 知 曉 何 謂 美 善 的 意 念 ( good will)、 人 心 靈 中 良 知

( good conscience)、 內 心 的 律 法 ( interior law)。 人 類 心 靈 中 的 良 知 ,

使 我 們 知 道 何 謂 美 善 , 並 盡 力 去 持 守 這 美 善 遠 離 罪 惡 27。

伯拉糾相信亞當的犯罪為人類帶來走向罪惡的榜樣,影響了人類

社會形成犯罪的習性。然而,人類的本性並未因亞當的犯罪而毀損敗

壞,或失去選擇正確行為的能力,導致不能避免地去犯罪。因此,伯

拉糾主張亞當的犯罪對人類的本性沒有影響,無論德行的習性或犯罪

的習性都是在人類社會中形成的,非人的本性使然,是人類運用自由

意志去選擇行善或行惡後的累積結果。因此為善為惡,在乎於如何選

擇過生活,而不是受本性所限制決定。在人類社會長期受犯罪的習性

影響下,需要較大的努力才能實踐出有道德的生命,所以,伯拉糾提

出最理想去委身於聖潔生活的方法,就是從人類的幼年時期就開始培

養 28。

對於人類墮落之後的景況,上帝不斷地透過施行恩典對人類及世

界 作 出 護 理( providence)及 幫 助,伯 拉 糾 提 出 耶 穌 基 督 就 是 繼 亞 當 之

後 代 表 有 著 正 直( righteousness)的 人 類,與 亞 當 作 為 犯 罪 的 代 表 相 反。

伯拉糾認為,耶穌基督救贖的工作是言行的教導和作為正直人類的榜

樣,人類只要憑著跟隨耶穌的教導和效法耶穌的榜樣,就能改變形成

27
李天鈞,「伯拉糾的人觀——基督宗教人觀的一個傳統」,《輔仁宗
教 研 究 》 第 十 二 期 ( 2005 年 ) , 253。

28
同 上 , 258-259。

17
已久的犯罪習性,並活出與亞當的犯罪生命相反的成聖生命。而由於

人仍活在罪中,所以需要上帝的幫助和救贖,赦免已經作了的惡事,

因 此 以 信 徒 的 洗 禮 來 赦 免 過 去 所 犯 的 罪 惡 29。

伯拉糾將耶穌基督來臨的前後分成三個時代:第一個時代是由亞

當 到 摩 西,稱 為 本 性 的 時 代( Time of Nature),第 二 個 時 代 是 由 摩 西 到

耶 穌 基 督 來 臨 之 前,稱 為 律 法 的 時 代( Time of Law),第 三 個 時 代 是 耶

穌 基 督 來 臨 及 之 後 的 時 代 , 稱 為 恩 典 的 時 代 ( Time of Grace)。 伯 拉 糾

相信無論是哪一個時代,人類可以憑自由意志去選擇向善,並實踐上

帝吩咐人類的召命,而生活在律法時代中有律法作指引的人類是優於

生活在本性時代中只憑發揮本性過活的人類,生活在恩典時代中有耶

穌 基 督 作 救 贖 恩 典 的 人 類 又 比 生 活 在 律 法 時 代 中 的 人 類 優 勝 30。

伯拉糾與奧古斯丁的爭論要點是在對於人類有否原罪的理解。伯

拉糾認為亞當的犯罪並沒有使自己及後代的本性為罪所敗壞,因而否

定有原罪的問題。人類沒有受原罪的束縛,仍可運用上帝在創造時所

給予的能力去實踐正確或道德的行為,運用自由意志去選擇回應並實

踐上帝的命令,最終走向無罪的生命。

而奧古斯丁認為因著亞當的犯罪,人類本性中的自由意志等能力

便為罪所敗壞,因此亞當的後代便有著原罪,即有著犯罪的必然性,

完全沒有能力重回到義路上,需要上帝的拯救。故強調唯有靠著上帝

的恩典,特別是耶穌基督的拯救,人類才有能力去選擇實踐正確的行

為,最終走向無罪的生命。

身為信仰三位一體獨一真神上帝耶和華的基督徒,筆者認同奧古

29
李天鈞,「伯拉糾的人觀——基督宗教人觀的一個傳統」,《輔仁宗
教 研 究 》 第 十 二 期 ( 2005 年 ) , 262。

30
同 上 , 264。

18
斯丁在自由意志上需要神的救恩的神學思想。只是,對於人無法單單

依靠自由意志離開惡、遵從善的原因,筆者認為並不是因為神賦予人

的恩典不完全,而是因為自從亞當、夏娃吃下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

從 此 在 人 心 中 種 下 比 較 和 分 別 之 心,造 成 的 紛 爭、嫉 妒、仇 恨 和 傷 害,

成為人心靈與意志選擇判斷的干擾的原因。筆者相信神的恩典是完全

充足的。因此人需要神的救恩,人需依靠神的恩典、耶穌基督寶血的

救贖、聖靈的感動,來幫助人越過那些造成心靈與意志判斷的干擾,

才能真正做出離開惡、遵從善的抉擇和生活。

而身為一位教育工作者,筆者也認同伯拉糾主張耶穌基督作為人

類效法的榜樣,是教導我們實踐聖潔生活的模範。筆者認為,人的本

性是神所賜的本能,並無所謂善惡,如夏娃的貪心,喜歡好看的和好

吃的,這些是人的本性也是生存的本能。然而,人犯罪的原因在於人

順從自己而不遵守神的吩咐,因此,伯拉糾所說的人的良心或心中的

律法,其實常常是無法節制人的本性的。再加上亞當、夏娃吃下分別

善惡樹上的果子在人心中種下的分別和比較,成為人心靈與意志選擇

判斷的干擾。因此人類一直處在不斷地犯罪中,就算有摩西的律法規

範人類的行為與生活,然而在心靈意志中的分別和比較仍然干擾著人

類的想法和判斷,以致人類還是不斷犯錯。因此,筆者認為,人不是

有犯罪的必然性,而是有犯罪的不可避免性。

筆者相信,亞當所犯的罪是他不尊重神、不遵守神的誡命、不把

神 當 神 的 罪,也 就 是 伯 拉 糾 所 說 的 驕 傲、輕 視 上 帝 的 罪 3 1,這 是 與 天 使

墮落所犯一樣的罪。而亞當的後代人類所犯的罪,則是因著分別善惡

果在人心中種下的分別和比較而衍生出來的紛爭、嫉妒、仇恨和傷害

31
李天鈞,「伯拉糾的人觀——基督宗教人觀的一個傳統」,《輔仁宗
教 研 究 》 第 十 二 期 ( 2005 年 ) , 259。

19
等各式各樣的罪,比亞當所犯的罪更多、更複雜,所謂人的良心或內

心的律根本很難約束節制,以致人的自由意志無法做出善的抉擇。正

如 保 羅 在 羅 馬 書 7:18 說 的「 … 因 為 立 志 為 善 有 得 我,只 是 行 出 來 由 不

得 我 。 」, 也 就 是 奧 古 斯 丁 說 的 人 的 自 律 是 不 可 能 的 。

神的救恩是必須的。上帝賜給人祂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為人類的

受死代贖,人才能夠從這些複雜到甚至連自己都不知道已犯罪的罪中

得赦免。信徒的心靈藉著蒙耶穌基督寶血洗淨而得蒙赦免,獲得新的

開始。心靈重生的基督徒因而要效法耶穌基督的範式,不斷學習、時

時反省、更新自己,讓自己的心思意念、舉止言行向耶穌看齊,使自

己的意志能夠做出善的判斷與選擇,勝過內心的分別比較、驕傲、紛

爭、嫉妒、仇恨、傷害…,而能過著討神喜悅、聖潔的生活。

20
第四章、我見「自由意志」對今日華人與普世基督徒的重要性

筆者查考自由意志這個主題至此,赫然發現,原來整本聖經所講

的,就是神自由的旨意與人自由意志的故事。神的創造、神的救贖,

都 出 自 神 自 由 的 旨 意,神 沒 有 一 定 要 這 麼 做,神 更 不 是 被 迫 要 這 麼 做,

完全是神自願自由的這麼做。而人因為自由意志,人不是被迫的,完

全是人自願自由的選擇,開始了這千年與神與人之間豐富多采又可悲

可嘆的故事。

自由意志是神賦予人多麼強大的能力!人之所以為人,因為自由

意志。若一個人有意志,但他的意志不是由他自己的意願自由控制,

那 這 個 人 不 是 人 , 而 是 A.I.— — 人 工 智 能 。 更 何 況 人 類 現 在 面 臨 到 更

艱 鉅 的 挑 戰 — — A.I.也 要 自 由 意 志 ! 因 此 , 在 德 國 維 藤 貝 格 有 一 個 教

堂 裡 的 機 器 人 牧 師 Bless u2 會 用 五 種 語 言 禱 告 , 在 北 京 龍 泉 寺 的 賢 二

機器僧還有公眾號可以在手機上回答人的問題,甚至還有一位在美國

佛 羅 里 達 的 教 會 牧 師 說 應 該 鼓 勵 人 工 智 能 機 器 人 加 入 基 督 徒 32。

筆者認為,在當今所有最先進的計算機科學、統計學、生物學、

神經科學、心理學、語言學、數學、哲學、倫理學都在研究人工智能

發展的同時,自由意志在護教學中應更受到重視!

美 國 當 代 哲 學 家 凱 恩( Robert Kane)曾 在 其《 自 由 意 志 與 價 值 》、

《自由意志當代導論》等著作中敘明自由意志問題的重要性:自由意

志與道德責任有密切關聯、自由意志被視為真正原創性的一個必要條

32
每日頭條提供,《人工智慧對基督教產生威脅嗎?》。
https://kknews.cc/tech/j8onavl.html( 2017 年 2 月 12 日 ) 。

21
件、自由意志是自主性的一個根本依據、自由意志與人對「個體性」

和「獨特性」所持有的觀點具有密切聯繫、自由意志對諸如愛情和友

誼一類的人際關係也具有重要意義、自由意志與人對開放的未來和生

活希望的看法具有某些聯繫、自我意志的價值體現在人們的自我概念

上 … 。 33

來自實驗哲學的證據表明人確實存在自由意志觀念,並主張目前

的神經科學並沒有解決自由意志與決定論是否相容的問題,僅僅是為

我 們 的 大 腦 是 如 何 成 為 自 由 意 志 的 來 源 提 供 了 證 據 34。

隨 著 積 極 心 理 學 的 興 起,心 理 學 家 開 始 更 多 地 關 注 主 觀 幸 福 感、快

樂、希望等積極情緒和積極心理品質,根據一份針對大學生所做的研

究顯示,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受到自由意志觀極大的影響:大學生自由

意志觀與焦慮、抑鬱水平之間存在負相關,也就是,自由意志觀水平

越 高,焦 慮 水 平 越 低、抑 鬱 水 平 也 越 低。 3 5 筆 者 認 為,在 基 督 教 的 信 仰

中,基督徒的幸福、希望與積極生命品質等人生觀和信仰實踐,應該

可以為積極心理學提供更多更直接的實證支持。

在社會學文化研究考察中發現,來自西方社會的人們大多認為自

己是獨立的個體,有選擇和行動的自由,然而來自東方社會的人們大

多認為自己是群體的成員,受到社會規則和傳統的限制,很少強調自

我。3 6 因 此 筆 者 認 為,華 人 基 督 徒 在 漢 語 的 語 境 與 文 化 背 景 下 的 自 由 意

志觀,與以英語或拉丁語語境的新教徒或天主教徒、希臘語或俄文語

33
董 蕊 等 , 「 自 由 意 志 : 實 證 心 理 學 的 視 角 」 , 《 心 理 科 學 進 展 》 第 11
期 第 20 卷 ( 2012 年 ) , 1876。

34
同 上 , 1872。

35
同 上 , 1875。

36
同上。

22
境的東正教徒,甚至和希伯來語境的猶太教徒的自由意志觀之間,是

否也存在著什麼樣的差異,亦是一個值得探討研究的方向。

參考書目

Baidu 百 科 。 《 前 定 說 》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9%8D%E5%AE%9A%E8%AF%
B4/6793784, 2021。

董蕊等。「自由意志:實證心理學的視角」。《心理科學進展》第
11 期 第 20 卷 , 2012。

豆 瓣 讀 書 。 《 Libertarianism 一 概 就 是 “ 自 由 意 志 主 義 ” 嗎 ? 》 。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026516/, 2017。

豆 瓣 讀 書 。 《 〈 哲 學 導 論 〉 試 讀 : 6.3 決 定 論 》 。
https://book.douban.com/reading/21771455/, 2021。

古 德 恩 。 《 系 統 神 學 》 。 張 麟 至 譯 , 台 灣 : 更 新 傳 道 會 , 2013。

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雙 語 詞 彙 、 學 術 名 詞 暨 辭 書 資 訊 網 。 《 宿 命 論
Fatalism》 。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9524/, 2000。

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雙 語 詞 彙 、 學 術 名 詞 暨 辭 書 資 訊 網 。 《 自 由 意 志
Free Will》 。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5142/, 2000。

賀 善 侃 。 「 決 定 論 和 自 由 意 志 論 」 。 《 探 索 與 爭 鳴 》 第 3 期 , 1991。

華人百科。《非決定論》。
https://www.itsfun.com.tw/%E9%9D%9E%E6%B1%BA%E5%AE%9
A%E8%AB%96/wiki-4024344, 2021。

李天鈞。「伯拉糾的人觀——基督宗教人觀的一個傳統」。《輔仁宗
教 研 究 》 第 十 二 期 , 2005。

劉創馥。「康德的自由與自發性」。《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一期
第 二 十 八 卷 , 2016。

Medium。 《 〈 天 能 〉 專 欄 : 宿 命 論 、 決 定 論 、 非 決 定 論 與 自 由 意 志
簡 介 》 。 https://medium.com/daniel-j-owen-
23
%E8%BF%91%E5%A2%A8/%E5%A4%A9%E8%83%BD-
%E5%B0%88%E6%AC%84-
%E5%AE%BF%E5%91%BD%E8%AB%96-
%E6%B1%BA%E5%AE%9A%E8%AB%96-
%E9%9D%9E%E6%B1%BA%E5%AE%9A%E8%AB%96%E8%88%8
7%E8%87%AA%E7%94%B1%E6%84%8F%E5%BF%97%E7%B0%A
1%E4%BB%8B-a62444178b37, 2020。

每日頭條。《人工智慧對基督教產生威脅嗎?》。
https://kknews.cc/tech/j8onavl.html, 2017。

痞客邦。《複雜性與非決定論——論爭與反思》。
https://brainwu1.pixnet.net/blog/post/47117341, 2007。

數學知識。《牛頓學派對科學和哲學的影響》。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sm/sm_15_10_2/page9.html#to
p, 2002。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MA in Philosophy CUHK (Part-


time)》 。
http://www.phil.arts.cuhk.edu.hk/~phidept/MA/MABooklet(2021-
22).pdf, 2021。

維基百科。《加爾文主義預定論》。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6%80%E7%88%B
E%E6%96%87%E4%B8%BB%E7%BE%A9%E9%A0%90%E5%AE%
9A%E8%AB%96&oldid=63472680, 2020。

鄔桑。「人工智能的自主性與責任」。《哲學分析》第 4 期第 9 卷,
2018。

向青山。「奧古斯丁與康德自由意志理論的比較」。《天府新論》第
2 期 , 2012。

中國社會科學網。《自由意志的深問題及其知識論的解決方案》。
http://www.cssn.cn/zhx/zx_wgzx/201407/t20140715_1254865.shtml
, 2014。

2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