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第 35 卷 第 2 期 四 川 兵 工 学 报 2014 年 2 月


【武器装备理论与技术】 doi: 10. 11809 / scbgxb2014. 02. 007

坦克装甲车辆装甲防护发展研究
1 1 2 1
房凌晖 ,郑翔玉 ,马 丽 ,汪伦根
( 1. 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合肥 230031; 2. 合肥市公安消防支队,合肥 230061)

摘要: 阐述了装甲钢、铝合金、钛合金、陶瓷和复合材料等主流装甲防护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并对爆炸反应
装甲、复合装甲、格栅装甲和电磁装甲等几种典型装甲防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 分析了未来装
甲防护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对提高装甲车辆的防护能力和战场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坦克装甲车辆; 防护材料; 防护技术; 发展趋势
2014( 2) : 23 - 26.
本文引用格式: 房凌晖,郑翔玉,马丽,等. 坦克装甲车辆装甲防护发展研究[J]. 四川兵工学报,
中图分类号: TJ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 0707( 2014) 02 - 0023 - 04

Armor Protection Development of Tank & Armored Vehicle


FANG Ling-hui1 ,ZHENG Xiang-yu1 ,MA Li2 ,WANG Lun-gen1
( 1. Army officer Academy PLA,Hefei 230031,China; 2. Hefei Fire Brigade,Hefei 230031,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discusses the advances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main armor materials,including
armour steel,aluminum alloys,titanium alloy,ceramic and composite materials. Then,the basical theory
and research status of some typical armor protection technologies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such as explosive
reactive armor,composite armor,grille armor,electromagnetic armor and so on. And on this basis,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armor protection technology is also discussed,which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protection ability and viability of armored vehicle.
Key words: armored vehicle; protection materi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
Citation format: FANG Ling-hui,ZHENG Xiang-yu,MA Li,et al. Armor Protection Development of Tank
2014( 2) : 23 - 26.
& Armored Vehicle[J]. Journal of Sichuan Ordnance,

装甲防护是坦克装甲车辆在战场上生存的基础。现代 钢等。从二战至今,均质装甲钢是被广泛采用的装甲材料,
战争中,坦克装甲车辆面临着敌方坦克炮、反坦克导弹、肩扛 它是通过轧制相应化学成分的钢锭使其成形,并将钢板加热
式反坦克武器、反坦克手榴弹、简易爆炸装置、电磁武器、高 至 820 ~ 860℃ 淬火硬化,再经过 400 ~ 650℃ 回火处理制成,
功率微波武器等各种反装甲武器全方位的立体攻击,对坦克 使其具有均匀微结构并达到合适的韧度和刚性。布氏硬度
装甲车的防护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加强装甲防护成 值超过 430 的均质装甲钢称为高硬度装甲钢,制造方法与均
为各国研究的热点,各种新兴装甲防护材料和装甲防护技术 质装甲钢类似,但回火温度稍低。双硬度装甲钢是将两块不
[1]
不断涌现 。 同的钢板轧合在一起制造而成,与单一硬度的材料不同,双
硬度装甲钢具有不同的硬度值,其中一面硬度高,另一面硬
1 装甲防护材料发展 度较低。双硬度装甲钢的弹道性能数据如阻挡枪弹所要求
的装甲厚度和面积密度等均优于高硬度装甲钢和均质装甲
1. 1 钢装甲材料 钢,但因其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应用受到限制。
钢装甲材料有均质装甲钢、高硬度装甲钢、双硬度装甲 目前,虽然不断有新型装甲材料出现,但装甲钢在抗弹

收稿日期: 2013 - 11 - 17
基金项目: 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资助( 2012XYJJ - 078) 。
作者简介: 房凌晖( 1973—) ,男,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装甲装备运用与保障研究。
24 四川兵工学报 http: / / scbg. qks. cqut. edu. cn /

和结构应用方面仍有较强优势,各国对于性能先进的高强 1. 4 陶瓷装甲材料
度、高硬度装甲钢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 陶瓷材料硬度和抗压强度高,能防护高速穿甲弹的侵
和瑞典 SSAB Oxelosund AB 公司对布氏硬度 477 ~ 534 的高 其密度小,约为均质装甲钢的 25% ~ 50% ,有利于减轻装
蚀,
硬度装甲钢、布氏硬度 600 以上的超高硬度装甲钢、面板布 甲质量。陶瓷材料耐热性好,有利于抵御高温射流的侵蚀。
氏硬度 601 ~ 712 和背板布氏硬度 461 ~ 534 的双硬度装甲钢 陶瓷材料也存在塑性差、断裂强度低、成型尺寸小等缺点,因
进行了研究,瑞典生产的 ARMOX 600T 的布氏硬度为 600, 此不能作为均质装甲单独使用,通常与金属材料、树脂基复
ARMOX ADVANCE 布氏硬度超过 650。德国 IBD 戴森罗特 合材料等构成复合装甲。
公司研制了新型高硬度装甲钢,其与 ARMOX500Z 高硬度装 装甲陶瓷材料主要有氧化铝、碳化硅、碳化硼、硼化钛、
甲钢对比试验表明,抵御 B32 型 7. 62 × 54 穿甲弹的攻击,采 氮化硅等。其中碳化硼( B4 C) 的密度最低,硬度最高,是理
用新型高硬度装甲钢板的厚度只有采用 ARMOX500Z 钢板 想的轻型装甲陶瓷材料,但价格昂贵。氧化铝( Al2 O3 ) 抗弹
[2 - 3]
厚度的 70% 。 性能略低,但烧结性能好、制品尺寸稳定、表面粗糙度低、价
1. 2 铝合金装甲材料 格便宜,被广泛应用。碳化硅( SiC) 密度比氧化铝小,硬度较
铝合金装甲的应用始于上世纪中叶,使用范围涵盖装甲 高,硼化钛( TiB2 ) 密度较大,硬度高,可防大口径弹的侵彻,
输送车、步兵战车、轻型坦克和中型坦克。在同等防护水平 是较理想的重型装甲材料,可用于战车的装甲面板。
下,与钢装甲相比,铝合金装甲可减重 20% 左右,采用铝合金 当前,陶瓷装甲材料研究的重点是提高其韧性并降低生
装甲可以使整车重量大大降低。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研制 产成本,美国采用微波烧结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大幅降低了
了 5083 和 5046( Al-Mg-Mn) 合金装甲板,英国研制 D54S( Al- 生产成本,并实现了碳化硅和硼化钛陶瓷材料的规模化生
Mg) 合金装甲板。M113 装甲输送车的车体采用了 5083 材料 产。为提高抗弹性能,美国计划发展全致密碳化硅、氧化铝、
冷轧制造,可以防止各种榴弹破片对车内人员和设备的杀 硼化钛和碳化硼等单质陶瓷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及透明
[8]
伤,由于此类材料不能热处理强化,抵御小口径弹丸直接冲 陶瓷材料 。
击的效果差,难以满足防护需求。 1. 5 树脂基复合装甲材料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研制了可热处理强化的 7039( Al- 树脂基复合装甲材料由叠层基质粘合加强纤维组成,由
Zn-Mg) 合金,
7039 合金可以通过轧制、锻造、挤压等方式制 基质提供连续相位将荷载传递给更坚硬的纤维,采用的纤维
造装甲板,英国研制了中等强度、耐腐蚀的可焊铝合金 7020, 有 E 玻璃纤维、S 玻璃纤维和芳纶纤维( Kevlar29、Kevlar49、
高强度可焊铝合金 7017 以及可焊 50 mm 以上厚度的 7018。 Kevlar129、Kevlar KM2) 等。树脂基复合装甲材料主要利用
对 7. 62 mm 和 14. 5 mm 穿甲弹而言,7039 铝合金的法线角 纤维的拉长塑性变形和断裂来吸收侵彻弹丸能量,从而实现
防护性能优于均质钢装甲,
7017 的硬度比 7039 稍大,但韧度 抗弹功能。
稍差。美国“布雷德利”步兵战车的首上甲板采用 7039 制 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防腐、绝热、隔音和隐身性
成,
英国“武士”步兵战车采用了 7017 材料,此类材料通过热 能,在相同抗弹能力前提下提高了结构性能,减轻了车体重
处理强化可获得良好的力学和抗弹性能,但有一定的应力腐 量。树脂基复合材料可以防止装甲背面崩落毁伤乘员和设
蚀开裂敏感性,不适合于易腐蚀环境使用。 备,从而避免因采用附加的车体内衬引起的附加重量。目
为解决铝合金抗弹性能和抗应力腐蚀性,美国研制了 前,一些国家正在研究用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车体结构材
2519-T87 铝合金,前苏联研制了含 Sc 的 01975 铝合金,其中 包括美国的先进复合装甲车( CAV) 平台以及英国的先进
料,
[9]
2519-T87 既具有与 7039-T64 相当或更高的抗弹性能,也具 复合材料装甲车辆平台( ACAVP) 计划等 。
有 5083-H151 优良的焊接性和抗应力腐蚀性。而美国最新
研制的 2139T8 和 2195T8P4,相比于前述铝合金装甲材料,具 2 装甲防护技术发展
[4 - 6]
有更加优异的力学和抗弹性能 。
1. 3 钛合金装甲材料 2. 1 爆炸反应装甲
钛合金是性能优异的装甲防护材料,韧度比铝合金好, 爆炸反应装甲通常以附加或披挂的方式使用,其基本结
其密度是装甲钢的 60% ,但强度与装甲钢相当,钛合金装甲 构类似于“三明治”即在一层钝感炸药的两侧各放置一块钢
的防护性能比同等重量的均质钢装甲优越 30% ~ 40% ,由 板( 面板和背板) ,当破甲射流击穿面板后,装药被引爆,暴轰
于其成本高于同等防护性能钢装甲约 10 ~ 20 倍,因此钛合 波将面板和背板向相反的方向推出,面板和背板在飞行过程
金在坦克装甲车上没有得到广泛应用。钛合金目前主要用 中对侵彻体起到干扰和破坏作用,使侵彻体减少或丧失继续
[10]
于舱盖部件、附加顶装甲、炮塔座圈、车长舱盖、发动机顶盖 侵彻能力,降低对主装甲的毁伤 。
等。美国对铝合金薄装甲技术以及钛合金低成本制造技术 以色列、俄罗斯等国在爆炸反应装甲研究领域处于领
进行了研究,并用 X 射线 CT 拓扑技术研究了 Ti-6Al-4V 装甲 先。以色列自 1982 年首次在主战坦克上安装反应装甲以
终点破坏情况。此外,美国和欧洲研究了 Ti-6Al-1. 8Fe-0. 来,已开发了五代产品,拉斐尔公司研制的新型爆炸反应装
1Si,德国、奥地利研究了 TiAl,澳大利亚研究了 Ti-6Al-4V、Ti- 甲已安装在 M113 装甲输送车、美国“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及
8Al-1Mo-1V 等合金的性能情况[7] 。 新型防地雷反伏击车上。俄罗斯研制的“接触 - 5”爆炸反应
房凌晖,等: 坦克装甲车辆装甲防护发展研究 25

装甲可使坦克对穿甲弹防护能力提高 20% ~ 40% ,能抵御 BTR-80 装甲输送车等先后安装了条形格栅装甲。
M829A1 贫铀穿甲弹的攻击,目前已安装在 T-72、T-80、T-90 为减轻装甲车战斗全重,满足装甲轻量化需求,各国不
等主战坦克上。 断研制新型格栅装甲。BAE 系统公司研制了长杆型装甲,用
随着装甲车辆防护技术的进步,各国对爆炸反应装甲的 高强度铝合金杆代替钢条,面密度比条形装甲减少了 50% ,
研究也呈现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利用外挂爆炸反应装甲的 该型装甲已安装在美国“野牛”扫雷车上。瑞典鲁阿格公司
壳体材料和形状实现车辆的隐身功能; 改进结构,保持与已 研制的 LASSO 线网装甲是采用 4 mm 高强度钢丝组成的菱
2
爆炸反应装甲相邻单元的完好状态,提高反应装甲的抗损毁 形网,面密度约为 15 ~ 20 kg / m ,丹麦将其安装于 M113 装甲
能力; 利用传感器和微处理器控制技术研制主动反应装甲, 输送车上。美国福斯特 - 米勒公司研制的 PRGNet 线网装甲
实现精准确定爆炸反应块和爆炸时机,以更有效的方式拦截 采用 Kevlar 纤维制造,利用由方形金属构件制成的线网节点
2
来袭弹药。 将线网固定成合适的结构,其面密度为 10 kg / m ,该装甲已
2. 2 复合装甲 安装在法国 VBCI 步兵战车上。Amsafe 公司和英国国防部
复合装甲是一种多层结构的组合装甲,组成材料为金 联合研制的“塔兰”装甲由覆有合成纤维织布网的面板组成,
2
属、陶瓷、纤维等,其各层材料、厚度、连接方式、细微结构和 用于挤碎击中装甲网的榴弹头,其面密度为 5 kg / m ,“塔兰”
[14]
形状的不同可得到不同的防护效果,这种类型装甲的防护性 装甲已安装到英国的重型运输车和装甲输送车上 。
[11 - 13]
能明显优于普通均质装甲 。 2. 4 电磁装甲
最早的复合装甲出现在前苏联的 T-64A 上,它是一种夹 电磁装甲是一种依靠储存的电磁能使来袭射弹失去或
层结构,T-64A 车体首上装甲由 80 mm 钢板、
105 mm 玻璃纤 降低侵彻能力,从而起到保护车辆和乘员作用的装置。电磁
维和 20 mm 钢板组成,防护高速动能弹和破甲弹的能力分别 装甲可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被动式电磁装甲是将两块有
相当于 375 mm 和 450 mm 均质钢装甲。T-80BV 车体复合装 一定间隙距离的装甲板分别与高功率电容器的两极相连,当
甲采用三层结构,140 mm 高碳钢板、80 mm 陶瓷柱夹层、20 破甲弹爆炸的金属射流或穿甲弹芯穿过外板接近内板时,两
mm 增强纤维构成了第一层,120 mm 高碳钢板、80 mm 陶瓷 板间绝缘层被击穿激发电容器放电从而形成强磁场,同时大
柱夹层、
20 mm 增强纤维是第二层,
50 mm 高碳钢板、
80 mm 电流通过射流或弹芯,由于受到洛伦兹力和欧姆加热效应的
陶瓷柱夹层、
20 mm 增强纤维为第三层,试验证明 44 倍口径 影响,在射流或弹芯中产生的磁流体动力效应导致射流或弹
[15 - 17]
的 RH-120 和 M256 型火炮均无法将其击穿。而 T-72BM、T- 芯破碎,从而降低其侵彻能力 。
80U、T-90 主战坦克采用了 5 层钢板与含玻璃纤维的夹布胶 主动式电磁装甲立足于对来袭弹丸主动拦截,使其在一
木板交替叠加的复合装甲,T-80U 防护穿甲弹 / 破甲弹的能 定距离内偏向或失去侵彻能力。首先通过探测装置对射弹
力相当于 550 mm 和 720 mm 均质钢装甲,T-90 防护穿甲弹 / 的方位、速度、距离进行探测和定位,然后发射系统发射金属
破甲弹的能力相当于 570 mm 和 900 mm 均质钢装甲。 板或其他拦截物,使射弹提前爆炸或偏转。法 - 德圣路易斯
英国的“乔巴姆”复合装甲能有效防护破甲弹、碎甲弹和 研究所开展了线圈感应式主动电磁装甲研究,
1986 年即首次
钨弹芯脱壳动能弹,防护穿甲弹的能力是均质钢装甲的 3 完成了电磁发射防护板试验; 1996 年完成了 35 KV、400 KJ
倍。“乔巴姆”复合装甲是将不同特性的材料综合在一起形 电容器的试验装置,电容器通过线圈放电 40 μs,放电电流达
成防多种弹药的能力,通过吸热化学材料结合陶瓷复合材料 50 KA; 已获得 8 项专利,完成了防破甲弹和保护顶装甲的栅
抵御破甲弹,通过易变形的材料支撑钢材料以提供减振能 格发射试验。近年来,该所对防护板的速度、方向和稳定性
力,达到防碎甲弹的效果。目前,“挑战者”系列、M1、“豹”2 控制进行了重点研究。
等主战坦克都采用了这种复合装甲。 美国陆军研究所最早开始研究磁场重接式主动电磁装
美国利用核废料研制的贫铀复合装甲防护穿甲弹 / 破甲 甲,通过发射金属板拦截和破坏接近战车的动能弹丸。该所
弹的能力相当于 600 mm 和 1 300 mm 均质钢装甲,并将其用 于 1987 年使用多级磁场重接发射装置将 150 g 铝板发射到
于 M1A1HA 坦克,为坦克提供了强大防护能力。 1992 年使用单级磁场重接发射装置将长
1 000 m / s的速度,
2. 3 格栅装甲 15. 2 cm、厚 1. 27 cm 的铜铍合金板发射出去,速度超过 200
格栅装甲是为防止 RPG-7 火箭筒发射的火箭弹聚能装 m / s,所发射金属板的质量、速度完全满足装甲防护的需要。
药引爆而研制的一种安装在装甲车体外部的非常规装甲。 目前,美国陆军研究所在优化发射装置结构、提高发射装置
其防护原理: 火箭弹前端的压电式触发引信通过一个双层前 效率以及评估装置工作时电磁环境对人员和设备的影响等
锥体与聚能装药底部的引爆器相连,当前锥体一侧击中格栅 方面开展研究。
装甲侧缘而受到挤压后,内外锥体相碰造成引信短路,从而
阻止聚能装药引爆。阿富汗战争时期,苏军在部分 T-62 主 3 结束语
战坦克上安装了条形格栅装甲,伊拉克战争后,条形格栅装
甲开始大规模应用。条形装甲易于安装,其钢条厚 6 mm,宽 未来反装甲武器的技术和攻击能力将不断加强,单一被
2
50 mm,间距为 64 mm,面密度约 50 kg / m 。美国“斯特赖克” 动装甲防护已难以适应战场环境和作战任务需求的发展,装
装甲车、英国“弯刀”轻型侦察车、俄罗斯 BMP-2 步兵战车和 甲防护也朝着多样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演变。
26 四川兵工学报 http: / / scbg. qks. cqut. edu. cn /

1) 坦克装甲车辆将集材料学、力学、电子学、信息学技 [6] 张煜.“三明治装甲”与铝合金装甲材料发展[J]. 包钢
术新成就,进行综合防护,实现不被发现、不被捕获、不被命 2011( 5) : 4 - 6.
科技,
中、不被击毁的防护目标。 [7] 曹贺全,
张广明等. 装甲车辆防护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2) 被动装甲防护作为坦克装甲车辆最重要、最基本的 [J]. 兵工学报,
2012( 12) : 1549 - 1554.
防护形式不会改变。装甲材料继续向高硬度、高强度、高韧 [8] 刘薇,
杨军. 装甲防护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性、低密度、低成本方向发展,并通过新型材料的使用以及结 2011( 2) : 108 - 111.
热加工工艺,
构和配置的优化,实现装甲的强韧化、轻量化、多功能化、模 [9] 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 兵器先进复合材料技 术 研 究
块化、高效化,达到更高级别的防护水平。 [R]. 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报告,
2009( 4) : 1 - 4.
3) 主动防护技术逐步进入实用阶段,在装甲防护领域 [10] 崔宝元,
刘天生. 爆炸反应装甲主动防长杆穿甲弹技术
将发挥重要作用。现有的装甲防护技术大多是基于战车被 2011( 2) : 29 - 31.
新探究[J]. 机械管理开发,
击中而采取的被动防御技术,未来将更多地利用伪装技术、 [11] 康永,
柴秀娟. 陶瓷复合装甲材料研究和发展[J]. 陶瓷
隐身技术、干扰技术、红外诱骗技术进行预先防护,降低坦克 2010( 9) : 17 - 18.
科学与艺术,
装甲车辆被发现和探测到得概率。若受到敌方反装甲武器 [12] 施征,
林楠. 俄罗斯主战坦克复合装甲解读[J]. 国外坦
攻击,则主动防护系统将对来袭目标进行攻击,避免被命中。 2007( 10) : 12 - 17.
克,
4) 为不断提高坦克装甲车辆的战场生存力和作战能 [13] 冉隆云. 新的装甲防护措施[J]. 国外坦克,
2004( 4) : 15
力,未来装甲防护系统必须具备抗多次打击的技术和能力。 - 18.
[14] 安学国,
张国斌. 非常规装甲的发展[J]. 国外坦克,
2011
参考文献: ( 2) : 45 - 47.
[15] 王凤英. 装甲防护技术的发展[J]. 测试技术学报,
2002
[1] 王雄高. 装甲战车的现代防护[J]. 国外坦克,
2011( 2) : ( 2) : 144 - 147.
38 - 44. [16] 胡金锁,
李治源. 坦克装甲车辆电磁装甲技术与研究现
[2] 李补莲,
韩梅. 战场威胁的变革与装甲防护的演变[J]. 2002( 6) : 34 - 36.
状[J]. 现代兵器,
2012( 3) : 39 - 45.
国外坦克, [17] 朱建方,
孙忠胜等. 主动电磁装甲控制系统[J]. 现代物
[3] 孙葆森. 新型高硬度装甲钢[J].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2( 1) : 35 - 36.
理知识,
2010( 4) : 41 - 41. [18] 姜广顺,
吕伟,杨召甫,等. 军车的装甲防护技术[J]. 四
[4] 张卫东. 装甲材料的发展历程[J]. 国外坦克,
2006( 10) : 2012( 3) : 45 - 47.
川兵工学报,
22 - 26.
[5] 博望,
月仪. 装甲车辆被动防护方案[J]. 国外坦克,
2010 ( 责任编辑 周江川)
( 9) : 48 - 51.

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

( 上接第 12 页)
参考文献:
4 结束语
[1] 樊会涛,
刘代军. 红外近距格斗空空导弹发展展望[J].
通过与六自由度弹道模型进行仿真对比可以看出,本文 红外与激光工程, 34( 5) : 564 - 568.
2005,
所建立的包含导弹姿态信息的三自由度弹道仿真模型能够 [2] 袁子怀,钱杏芳. 有控飞行力学与计算机仿真[M]. 北
比较准确、快速地计算近距格斗空空导弹的飞行弹道,适用 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1.
于实时攻击区搜索等需要快速弹道解算的场合,而四元数的
引入解决了近距格斗导弹各种大机动转弯飞行中可能存在 ( 责任编辑 杨继森)
的运动方程奇异问题。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