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第29卷第3期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6月

塑!:!! 堕!.! !!!!!型堕生!!塑堕!!翌!!旦!!:!!!!型 !!!:!业!

运动员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初步研究

马春霞
(山东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东临沂276002

摘要:采用内隐联想剥验(IAT)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SCL一90)研究了高校运动员内隐自尊厦与心
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校运动员存在内隐自尊效应;(2)高枝运动员内隐自尊显著女运动员高
于男运动员;(3)高校运动员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不显著.
关键词:高棱运动员;内隐自尊;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395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5l(2007)03~0055—03

l前言

自尊fSelf-esteem)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对自我价值的积极评价和情感体验…
由于自尊对个体心理生活的重要作用,自尊及其相关问题成了+个倍受关注的研究领域.正常群体
自尊的个体差异及青少年心理健康、人格和行为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文献比较丰富,但对运动
员的研究较少.近年来,诸多研究发现外显自尊之外还存在一种个体所不能意识到的内隐自尊,尽
管意识不到,但它却会自动化地对个体的许多外显评价、行为产生影响,如个体对自我或自我相联、
相关的事物做评价时,通常会有一种无意识地、不自觉地给予积极评价的倾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个体在无意识中对自我持有一种不自觉的、内隐的评价,倾向于把自己和一些好的、积极的评价及
事物相联(Greenwald et al 1995)【21.1995年,Greenwald和BanajiTM通过对前人大量研究的分析和总结,
提出了内隐自尊的概念内隐自尊是指通过内省不能意识到(或无法正确识别出)的一种自我态度
效应,这种效应会对与自我相关或不相关联的事物产生评价上的影响,即做出积极自我评价的倾向
认为内隐自尊(Implicit Self-esteem)是内隐社会认知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后来又提出了内隐联想测
验(ImplicitAssociationTest,IAT),内隐联想测验(IAT)能有效测量内隐自尊[41本文探索高校运动
员内隐自尊的特点及高校运动员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等问题.

2研究方法
2 1被试
选自山东省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运动员,抽取60人,男女各半,年龄均在18 22岁,训练年限在
五年以上.实验前均未阅读过有关内隐的文章,均是自愿参加实验.
2.2测量工具
2 2 1内隐联想测验(IAT) 选取评价性属性目标词、自我与非我词作为测验材料,目标词大多数借
鉴Greenwald等设计的用于测量内隐自尊的IAT.属性目标词包括积极的属性目标词和消极的属性目
标词,前者包括诚实、可爱、强壮、高尚、成功等后者包括笨拙、愚蠢、虚弱、丑陋、无能、卑鄙等;
自我词包括本人、我、自己、俺等.非我词包括外人、人家、别人等研究表明,这是目前测量内隐
自尊较好的方法[51.
2.2.2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该量表是目前在临床心理学研究领域中运用最为广泛的量表之

收稿日期:2007 04 02

作者简介:马春霞(1961一),女,山尔莒县人,山东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健康教育

 万方数据
56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第29卷

一.现有的研究表明该量表的区分效度和预测效度均非常好16l本实验把这一测量指标崩作个体的
心理健康水平
根据Grecnwald等171的建议,数据预处理时,小于300毫秒的反应时以300毫秒计,大于3000毫
秒的以3000毫秒计,错误率超过20%的予以删除;对两组判断分类反应分别计算其平均反应时,把
不相容组的平均反应时减去相容组的平均反应时,所得到的差即为内隐自尊效应指标
2.3采用SPSSl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3,t高校运动员内隐自尊效应
对高校运动员不同性别的相容反应和不相容反应的甲均反应时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表l男女高校运动员相容和不相容判断分类平均反应时比较t单位:毫秒)

表1显示,高校运动员无论男女,不相容组的判断反应时均高于相容组的反应时,即均表现出:
当把自我词和积极属性词归为一类时,反应时短;而当把A我词和消极属性词归为一类时,反应时
长.经IAT的相容组和不相容组的反应时进行配对t检验,高校男运动员(t(29):20 06,P<0 001)和
高校女运动员(t(29)=1705,P<0 001)的内隐自尊效应都非常显著.这表明,高校男性和女性运动员
都倾向于把自我l同和积极属性词归为一类.即自我与积极属性相联系,对自我的评价更倾向于积极

高校运动员男女性别IAT效应的t检验比较f[158)=7 29,P<o 01) 结果表明高校运动员男女性
别IAT效应有显著差异,女运动员IAT效应强于男运动员IAT效应,即女运动员内隐自尊强于男运动
员内隐自尊
3.2高校运动员内隐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
实验得到高校运动员内隐A尊(IAT效应指标:男437.27±55 19、女306 53±50 38).将高校运动
员内隐自尊与SCL一90各项指标做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内隐自尊水平与SCL一90各单项得分以及总
分无显著相关

4分析讨论
4 1高校运动员内隐自尊的特点
我们以内隐联想测验(IAT)为工具对高校运动员内隐自尊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高校运
动员也具有把自我同积极的事物或属性相联系的倾向.具体是把自我概念词和积极属性词归为一类
时,反应时短;而被要求把自我概念词和消极属性词归为一类时,反应时长这说明高校运动员内隐
的自我态度是积极的,表现出内隐自尊效应.在高校运动员自我图式中,自我与积极的评价性词的
联系更为密切,或自我词自动激活的自我态度是积极的、肯定的.由于我们没有对高校运动员进行
外显自尊测量,因此无法比较高校运动员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的关系这也是由于目前有关外显自
尊和内隐自尊的测量工具在内部一致性和效度等方面都不好,这一问题今后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研究结果还表明,高校运动员内隐自尊存在性别差异(P c 0 01),女运动员内隐自尊强于男运动
员内隐自尊.这是否是因为社会角色的作用、女性的从属性、乖乖女等原因使得内隐自尊较男性强;
而男性主动性、争强性等原因使得内隐自尊较女性弱

 万方数据
第3期 马春霞:运动员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初步研究 57

4.2高校运动员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自尊直被认为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自尊(外显)高的个体也表现
出较高的心理健康状态Grcenberg和Soloman(1986年)提出,自尊(外显)是个体适应文化环境的
产物,具有对焦虑的缓冲功能(bufferingfunction)[s J.内隐自尊是近年来自尊研究领域关注的新问题.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内隐自尊与个体自我报告的焦虑水平无关,但与非言语行为表现出来的
焦虑状态有关19].与这项研究结果一致,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IAT指标与SCL一90各项得分没有显
著的相关关系即高校运动员个体的内隐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不显著

5结论

高校运动员也存在内隐自尊效应;高校运动员内隐自尊女运动员显著高于男运动员;高校运动
员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不显著.

参考文献

[I]魏运华自尊的概念和结构[J]社会心理科学,1997,/1):35—39
[2]Anthony G greenwald,Mahzarin R Banaji hnplicit Social Cognition:Attitudes.Sell esteem and Stereotypes[J]Psychological

Review,1995,102(1):4—27

[3]Greenwald,Anthony G,Ban@R 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Attitudes,Self-Esteem,and Stereotypes[J]Psychological Re—

view 1995 J02(1):4-27.

[4]Greenwald A G.Mc Chee D E.Schwartz J L K 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hnplicit Cognition:The Implicit Associa—

tion Test[J]Journal of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74(5)1464_1480

[5]Jmmifer K Bosson.William B Swann,Jr.James w Pernebaker.Stalking the Pertect Measure of Implicit Self-esteem:the

Blind and the Elephant Revised[J]Journal of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79(4)684—686

【6J汪向东巾国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川):3I-35
t7]Greenwald A G,Famham S D Using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to Measure Self-esteem and selfcono印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79(6):1022—1038

18l Greenberg J,Solomon S,Pyszynski T,et al Why do people need self-esteem?Converging evidence that self-esteem serves as

an anxiety—buffering function[J].Journal of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2,63(5)913 922

19]Egloff B,Schmukle S C Predictive validity of an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for assessing anxiet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2,83(6):144I 1455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Implicit Self-respect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University Athletes

MA chun—xia

(Shandong Medical College,Linyi Shandong 276002,China)

Abstract:By using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examination(IAT)and the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diagnosis

examination(SCL 90)the autho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plicit self二respect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university athletes As is showed,firstly,university athletes are influenced by their implicit self-respect;

secondly,the implicit self respect of female athletes is remarkably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 athletes;thirdly,there is

no remarkable correl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thletes’implicit self respect and their psychological health

Key words:university athletes;the implicit self-respect;psychological health

责任编辑:马爱国
 万方数据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