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2023 年初中历史报告

万里长城

学生姓名:阮迪信
班级:初二忠
指导老师:周冬梅老师
学校名称:育才独中
前言

长城(The 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


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
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
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
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 。春秋战国时
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
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
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
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
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
疆这 15 个省区市。其中河北省境内长度 2000 多千米,陕西省
境内长度 1838 千米。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
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 8851.8 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
过 1 万千米,总长超过 2.1 万千米。现存长城文物本体包括长
城墙体、壕堑/界壕、单体建筑、关堡、相关设施等各类遗存,
总计 4.3 万余处(座/段)。

1961 年 3 月 4 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1987 年 12 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20 年
11 月 26 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
单。

内容 1

两千多年来中国各时期长城的修筑基本上都有记载,但各朝各
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多有不同,这些不
同的名称,有的在同一历史时期互相通用,有的仅在某个历史
时期或某个地域用过。

【长城】

长城之称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长城最通用的称谓。《史记·
楚世家》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
州,千余里,以备楚。”

【方城】

称长城建筑为方城,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汉书·地理志》
载:“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方城。”

【堑、长堑、城堑、墙堑】

这几种称谓基本上相互通用,从战国直到明代几乎全都使用
过。《史记·秦本纪》在记载秦简公六年(前 409 年)沿洛水
修筑长城时,就只用了“堑洛”两字。《北史·契丹传》载:
“契丹犯塞,文帝北讨至平州(今河北卢龙县)遂西趣长
堑。”

【塞、塞垣、塞围】
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
用以表示关口要隘。这些被称之为塞的关隘,有的就在长城之
上,有的则在离长城很远的地方。另一个意义是用以表示长城。
如《史记·匈奴列传》载:“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秦
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后汉书·乌桓传》载:“秦筑
长城,汉起塞垣。”

【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

这是把长城同塞并在一起合称长城的一种表示形式。这种称
谓在史书中也很常见,如: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中有:
“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晋书·唐彬列传》载:
“遂开拓旧境,却地千里,复秦长城塞。”杜佑《通典》古冀
州条记载:“密云县东北至长城障塞一百十里。”

【壕堑、界壕】

壕堑是长城建筑的一种形式,多指在不易筑墙的地方,挖有
深广各若干丈的深沟,并将所挖取之土堆于沟的一侧,其防御
作用同修筑墙体是一致的。界壕则是金代长城的专用词,除金
之外,基本没有使用界壕一词来称长城的。

【边墙、边垣】

将长城称之为边,主要是明朝。中国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东
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之为边
地,明代则将在这一带地域修筑的长城,称之为边墙或边垣。
如《明史·戚继光传》载:“蓟镇边垣,延袤两千里。”《明
史·兵志》载:“请修宣、大边墙千余里。”
内容二

长城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
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 2000 多年,
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 2 万多千米。

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
城。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
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
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
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要多。清康熙时期,
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
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 2000 多年一直没
有停止过修筑。

据历史文献记载,有 20 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
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有 10 万里以上,其中秦、
汉、明三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 1 万里。
中国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
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
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烽火台的遗迹。

先秦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
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为了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
守需要在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 7 世纪的
“楚方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山等大小诸侯
国家都相继修筑了“诸侯互防长城”,用以自卫。其中,秦、
赵、燕三国和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邻,在修筑诸侯互防
长城同时,又在北部修筑了“拒胡长城”,以后历代君主几乎
都加固增修。这时长城的特点是东、南、西、北方向各不相同,
长度较短、从几百千米到 1000—2000 千米不等。为了与后来
秦始皇所修万里长城区别,史家称之为“先秦长城”。

先秦长城根据防御对象,大致可分为北长城和南长城。
北长城
战国时期,是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诸夏文
化与秦、楚、吴、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统一的趋向日益强烈。
当时进行封建改革的魏、赵、韩、楚、齐、秦、燕七国强盛之
后,进行兼并战争,谋求以武力统一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彼此攻伐不断。

同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匈奴也强大起来,不断掳掠秦、
赵、燕三国北部边境。由于他们善于骑射,长于野战,采取突
然袭击,显示出很强的战斗力,而秦、赵、燕在战国中期以前
的作战部队主要是步兵和战车,行动迟缓,很难抵御匈奴的袭
击和掳掠。这不仅使三国北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大大影响了三国的统一事业。针对这
种被动局面,三国便先后进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筑长城。

1.秦惠文王六年(前 332 年)和十年(前 328 年),秦国大


败魏国,夺取魏西河郡(今陕西洛河流域)和上郡(今陕西东
北部)地。秦惠文王十三年(前 325 年),惠文王令张仪筑上
郡塞,以防北方的林胡、楼烦南侵。接着,又大举进攻义渠,
使之臣服。至秦昭王,灭义渠,置北地郡,秦国北部边境与匈
奴相接。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于陇西、北地、上郡
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并派军驻守。

2.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前 300 年),赵国破中山,国境北至


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云中、九原(今内蒙古
和林格尔县至乌加河地区)。下令筑长城,自阴山(今内蒙古
大青山、乌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内蒙古乌加河),置
代郡、雁门郡、云中郡,以防匈奴南下掳掠。

3.燕国北邻为东胡,经常南掠燕国北部地区。燕昭王即位后
发愤图强,命大将秦开率大军袭击东胡,大破之,东胡却地千
余里。又“度辽东而攻朝鲜”,拓地至浿水(今朝鲜清川江)。
后方稳定后,燕国也开始修筑长城,自造阳(今河北康保县与
内蒙古太仆寺旗)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
东郡以抵御东胡。
南长城
南长城主要以楚、齐、魏、韩、中山国等为代表,主要目的是
为了抵御其他诸侯国的进攻。

1.楚国长城:楚长城筑于楚怀王三十年之前,当时称作“方
城”。其位置从今河南泌阳北到叶县,经内乡东北而达湖北竹
山县境内,用于防御邻国的进攻。

2.齐国长城:齐长城是利用堤防连接山脉陆续扩建而成的,
在齐国南部,西起今山东平阴县东北,至胶州市南的大朱山东
入海,结构主要有土筑和石砌两种,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
古老,而又保存段落或遗迹较多的古长城,原长度 1000 多千
米 [30] 。《史记·楚世家·正义》引《齐记》记载“齐宣王乘山
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齐
长城西起济南长清区,东至青岛市黄岛经济开发区,横穿山东
半岛。
3.中山国长城:中山长城是为了防御西南赵、晋的侵扰修筑
的,筑于赵成侯六年(前 369 年)。其位置在今河北、山西交
界的地区。

4.魏国长城:魏长城有两道:一是西北的防秦和防戎长城
(河西长城),二是南长城(河南长城)。河西长城是魏惠王
在位时,利用西部边境上洛水的堤防扩大而修筑的,南起今陕
西华县华山北麓的相元洞,北达内蒙古的固阳。魏惠王晚年,
修筑了保护国都大梁的南长城,经今河南原阳县境转向东南,
向西直达新密市。

5.韩国长城:长城先为郑国所筑,后韩灭郑,继续修筑使用。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