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藉由概念上和經驗上的討論,筆者希望能夠澄清中醫科學化這個議題,並且
進一步指出其可能性。筆者的企圖並不止於滿足概念或是哲學上的興趣。事實
上,筆者希望藉由這篇論文,提供理解中醫科學化的一個好立場。
另外,筆者也希望這篇論文對於中醫經驗研究能夠有一定程度的幫助。一般
認為,科學哲學的討論並無助於科學上的討論。這或許對於頂尖的物理學、化學、
生物學研究確實如此。但是對於中醫科學化而言,科學哲學的反思卻能有所幫
助。原因在於,中醫理論並非抽象化或是良好奠基的科學。事實上,中醫理論的
推理模式與日常推理相差不遠,所用的詞彙對於台灣和大陸而言,也非如同科學
詞彙一般晦澀。此外,現代中醫研究由於深深為中醫理論和經典所綁死,使得科
學哲學的思維能夠在這議題出力,清除現代中醫研究的盲點(我們應當為此高興
嗎?)。
就目前的中醫研究來看,中醫科學化的路途才正要起步。許多所謂現代中醫
的實驗,大多數都是研究中醫草藥的藥效和副作用,而尚未對於中醫理論本身做
出任何改革。王唯工的血液共振理論算是近乎 30 年來,唯一的中醫科學理論,
並取得一定的實驗成效(雖然筆者仍是質疑部份研究的解釋是否合理)。其他研
究,不能說沒有提出理論,但總是未能取得有效的實驗結果。這是因為,現代中
醫研究太執著於中醫理論本身,以致於無法檢證或是否證中醫理論,往往利用詮
釋方式挽救中醫。筆者認為這是文化和意識型態的影響,而這正是科學研究所努
力擺脫的東西。
就目前所顯示的證據,筆者不認為傳統中醫理論能夠一成不變地流傳下來,
而此一觀點,筆者已然在本文中清楚地主張。另外,筆者也認為,從宏觀觀點的
研究僅能顯示相關性,或是中醫技術的效果,而無法證實中醫理論本身。這一點,
筆者已經在第二、三章中加以說明,在此就不多加說明。根據前面幾章的討論,
我們只有透過中醫醫療技術的檢證和理論建構,方能進一步將中醫科學化。客觀
描述和保留中醫理論的作法,最終無法符合現今科學社群的標準,僅會帶來更多
的經驗和概念問題。
現代中醫研究除了必須找出更多的有效治療方法和醫藥之外,必須積極形成
理論,而非持續使用傳統中醫理論。在這裡,必須獲得跨學科的幫助,諸如生理
學、血流動力學、生物化學、生物學、現代醫學等等,透過不同領域專業的協助,
除了能夠積極找出中醫現象的機制之外,也會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公信力。王唯
工研究的問題在於,雖然有物理系、電機系以及中醫師的協助,但始終缺乏血流
動力學專家,或是現代醫學等相關領域人員協助。也因此,王唯工曾抱怨醫學人
士不明白為何僅用機械模型就可解釋人體血流現象1。但實際上,王唯工忽略的

1
王唯工(1998)
,p.24~25。

141
是,在醫學上,由於生物體的複雜性,物理學模型和實驗方法不能直接套用到醫
學之上。在實驗室中,A 藥可以成功地消滅 B 病毒。但是,人體並無法消化排
除 A 藥化學成分和其副作用。因此,服用 A 藥後,B 病毒被消滅了,人也死了。
唯有透過現代科學跨領域的幫助,方能進一步將中醫科學化,這是現今中醫研究
者共同的體悟。

5.2 建議
中醫科學化這個議題基本上可以從很多方向切入來談。筆者在本論文的主要
目的,乃是藉由現代中醫實驗來討論中醫科學化的議題。但實際上,有許多相關
而且有趣的問題筆者無法一一探究,故僅能留待有心人士加以探究。故在此,筆
者將建議幾個研究方向供大家參考。

A.社會面向
從社會、經濟、政策的觀點來看中醫,我們會發現到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
即使中醫科學化是一條可行的道路,我們並不會因此就匆促決定應該投資時間、
精神、金錢在中醫上面。假若 NBA 不能帶入相當可觀的收益,籃球是否還能如
此興盛還是個問題。中醫的現實問題在於,已經具有發展成熟的現代醫學,為何
還需要投資中醫科學化或是中醫研究呢?純粹從科學和經濟的角度來看,與其投
資不可測的未來,還不如好好投資和發展既有的知識和學科,不是能夠獲得更大
的發展嗎?另外,即使中醫技術和草藥已知在一些疾病或是傷害中能夠發揮療
效。但是,目前現代醫學能夠提供更好藥品和治療,為何還要苦苦發展中醫呢?
以上的觀點,是許多現代醫學研究者所不能理解的地方,這也牽涉到整個政府對
於醫藥產業的預算,以及國科會研究預算等問題。
顯然,保護傳統文化並不是個好理由,這個理由在中西醫論戰中,早已被攻
擊到體無完膚2。我們需要更好的理由來支持中醫研究3。根據 WHO 在 2002 年的
調查顯示,愈來愈多人使用傳統藥物治療或是預防疾病。這不僅在所謂第三世界
國家如是,在先進國家也是如此4。有鑑於此,WHO 將世界各國的發展,整合為
「傳統醫藥與替代醫藥全球策略」。因此,使用傳統醫藥的人口增加或許是個值
得研究的原因。這裡不僅伴隨著使用人口的生命衛生安全,同時也伴隨著巨大的
醫藥利益。因此,政府政策有必要支持傳統醫藥的研究,一方面嚴格控制傳統醫
藥的使用與治療,使得傳統醫藥具有更加嚴格的標準和安全性之外;另一方面,
透過對於傳統藥物或是技術的提供,也可以增加國家經濟產業的競爭性和利益5。

2
最常聽見的攻擊是,裹小腳、一夫多妻是中國文化的一環,我們是否得保護這些文化傳統?
3
在這裡,筆者使用「中醫研究」乃泛指所有中醫相關的科學研究、醫療、教育以及研討會,非
特指中醫科學化研究。
4
根據 WHO 在 2002 年所做的調查,非洲約有 80%的人口使用傳統醫藥,在中國佔健保服務 40
%。在先進國家,至少使用一次傳統醫藥的人,在澳洲有 48%,加拿大有 70%,美國影有 42%,
比利時有 38%,法國有 75%。http://whqlibdoc.who.int/hq/2002/WHO_EDM_TRM_2002.1_chi.pdf
5
「WHO 將此經濟誘因量化,2002 年全球的傳統醫藥與替代醫藥的產值是 650 億美金,預估每年

142
另外根據 1999 年 9 月 2 日出版的《美國醫學會期刊》指出,
「……另類醫學
已經成為西方醫學的一個重點研究目標。Harvard 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自 1997 年
開始對全美國 125 個醫學院進行訪談,迄今已完成了 117 所調查。結果顯示,
64%學校已經開設另類 醫學課程供學生選修,而其中三成多的學校把另類醫學課
程列為必修,上課方式包括老師主講、示範、實習等方法 。在 123 個課程中,
68%是開放選修、31%是必修、1%是正規醫學選修課程中的一個單元。31%課程是
由家庭醫學科 提供、 11%是由醫學系或內科醫學學科開設。這些另類醫學的課
程主題包括:鍼灸、按摩、推拿、草藥學、營養學 、打坐、冥想、禪修等。」6
上述顯示在美國,另類醫學已經逐漸受到醫學院的注意7。這原因也許不僅
是因為傳統醫學的經驗有效性,同時也是對於目前現代醫學束手無策的疾病,譬
如說癌症、AIDS,或是慢性病,如高血壓等等的一個新的研究路徑。
在這一點上,提供一條新的研究路徑,或許是值得投資的理由之一。若是中
醫研究能夠發展出治療 AIDS 或是癌症的方法8,不僅可以享有專利,獲得驚人
的經濟利益。另外,諾貝爾醫學獎可謂唾手可得,增加國家威望何樂而不得?
或許,今日中國大陸和台灣如此支持中醫研究的理由,正如社會建構論者所
言,完全是個意識型態或是文化上的問題。許多社會建構論者的文本可以使我們
注意到,科學發展活動中,政治、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或許可
以從社會面向,來談中醫科學化的社會、政治以及意識型態之因素。

B.哲學面向
現今有許多中醫辯護者,除了依據現代中醫實驗以及「中華五千年的文化」
之外,亦有人從哲學方面,來論證中醫作為科學的可能性。這些從哲學立場來辯
護中醫的有心人士,大部分都偏向社會建構論、後現代主義和科學相對主義的立
場。譬如說邱鴻鐘嘗試透過比較文化的觀點,解釋中醫作為一門文化的獨立性。
侶同俊則以 Feyerabend 的論述為基礎,論述在多元科學的標誌下,傳統中
醫可以獨立於西方醫學而自成一格。 「中醫科學化」,對於侶同俊而言,乃是「中
醫現代化」,即是利用現代科學知識去解讀並重構中醫理論,用以彌補 Hacking

會成長,至 2008 年,可能達到 1000 億美金。」呂鴻基、張永賢、林宜信主編(2005) ,p.2。


6
轉引自 http://fda.tmu.edu.tw/f_0002.htm
7
「值得一提的是,近代西醫的發展也面臨了挑戰,「主流/另類」之間也有了新的消長趨勢。
例如,一項 1995 年加拿大的研究顯示,一般科醫師中,73%認為應該自己應懂一些另類療法,
65%感受到病人期待他們提供一些「另類服務」(Verhoef & Sutherland,1995)。在英國,
70%的醫院醫師和 93%的家庭醫師(GP)則都曾推薦病人採用另類醫療。而其中 12%的醫院醫師和
20%的家庭醫師本身亦會用另類療法治療(Perkin et al.,1994)。而事實上,紐西蘭、荷蘭、
瑞典、德國等國的醫生在採用另類醫療(主要為針灸、整脊療法和催眠治療)的比例更以超過
20%(Lynoe and Stensson,1992;Visser and Peters,1990;Himmel,Schulte and Kochen,
1993)」胡幼慧(1997),p.2。
8
這是國人花錢看中醫的一個理由。由於目前現代醫學並無法完全治療癌症。因此,有許多癌症
病人便是抱持著希望去求助於中醫,找尋治癒的機會。根據坊間流傳,有不少中醫治癒癌症末期
病人的消息,但始終未獲得檢證。

143
所說的「失聯」(dissociation)9。然而,問題在於,侶同俊不是將「失聯」視為
中醫理論的「危機」,而是視為中醫理論的「轉機」。事實上,藉由 Feyerabend
「不可共量」的觀念,侶同俊極力維護傳統中醫的獨立價值,反抗西方科學霸權。
對於侶同俊來說,中醫理論的問題乃是在於現代人缺乏能力或是時代環境來理解
中醫理論,中醫理論術語與現代科學術語存在著失聯的鴻溝。為了真正評估和檢
證中醫理論,侶同俊認為第一步的工作是要恢復其間的語意連結(semantic
connections)。
筆者認為,仔細討論這些社會建構論、後現代主義和科學相對主義是否能夠
真的為傳統中醫理論辯護是個值得研究的議題,尤其是針對台灣和大陸而言。近
幾年來,社會建構論、後現代主義和科學相對主義的風潮影響台灣和大陸甚鉅,
除了社會建構論、後現代主義和科學相對主義書籍的大量引入之外,許多文化批
評、文學批評、報章雜誌、小說文集等等,無不見到相關的術語和概念。然而,
筆者始終以為,社會建構論、後現代主義和科學相對主義並無法真的捍衛傳統中
醫理論。不僅在於其理論本身的概念問題之外,這些論述對於科學和實驗的蔑
視,也是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攻擊或是捍衛社會建構論、後現代主義和科學相
對主義的中醫論述,倒也不失為一個值得研究方向之一。

9
詳見侶同俊的碩士論文《費若本的科學合理性問題對中醫傳統的啟發》。

14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