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2003年7月 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国语文双月刊) Jul y 2003

第35卷 第4期 Forei gn Language Teachi ng and Research (bi mont hl y) Vol .35No .4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

南京大学 许 钧

提要:近年的翻译研究关注译者主体意识和翻译主体性的探讨‚取得了明显成果‚凸现了译者在翻
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如何看待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如何认识与把握并
协调翻译活动中作者、译者与读者这三个主体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各种关系的和谐是保
证涉及翻译的各种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条件。而积极、互动的主体间性使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者之
间的和谐共存成为可能‚也为从视界融合导向人类灵魂的沟通开辟了一条必由之路。
关键词:翻译、主体间性、视界、融合
[ 中图分类号] H315∙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0
-0429(2003)04
-0290
-6

近年来‚国内翻译界对翻译主体与翻译主 杨恒达(2002) 从翻译活动的任务和目的出发‚


体性的研究越来越重视‚通过研究与探讨‚译者 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指导‚从“ 主体间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得以凸现。但同 性” 这一概念的内涵出发‚探讨了上述问题。
时‚翻译界也更清醒地意识到译者主体地位的 杨恒达把处理好多重的主体间关系‚当作
确立并不以排斥作者为前提‚也不以否认读者 成功、出色的翻译的基本前提。他(2002) 着重
的作用为目的;译者的主体作用不是孤立的‚而 分析了译者与原作者、译者与读者的双主体间
是与作者和读者的作用紧密相联。现代阐释学 关系‚以及译者与作者和读者的多主体关系‚并
尤其是伽达默尔的阐释理论与哈贝马斯的交往 提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否定自己‚然
理论为这种认识提供了理论基础‚翻译活动不 后才能确定自身。为说明此问题‚他把作者主
再被看作一种孤立的语言转换活动‚而是一种 体的可认知性定为翻译的前提。他援引哈贝马
主体间的对话。本文在这一理论背景下‚提出 “ 我把达到理解为目的的行为看作是
斯的话说:
要正确认识翻译的主体性‚有必要进一步探讨 ” 他认为对翻译来说‚最根本的
最根本的东西。
翻译的主体间性问题。 问题‚也必须以达到理解为目的。而要在翻译
中达到理解之目的‚就“ 必须以确立作者主体的

可认知性为前提” 。就翻译的具体操作程序而
研究翻译的主体性‚不能忽视翻译主体间 言‚虽然译者面对的是文本‚但杨恒达不说“ 文
的关系。于是需认识以下几个问题:如何看待 本的可认知性” ‚而提出“ 作者主体的可认知
译者在翻译中的中心地位?如何认识和把握翻 性” ‚是因为文本不仅是作者主体的创造物‚而
译活动中作者、译者与读者这三个主体的关系? 且实际上是作者主体的一部分‚对文本的理解

● 本文为江苏省“ 十五” 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290·
许 钧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

不可能离开对作者主体的理解。在是否以作者 的观点。贝尔曼所说的“ 尊重” 具有两方面含


主体的可认知性为前提的问题上‚他谈到了译 义‚一是保留原文的特质、气韵、风格等;二是要
者的良心问题: 在目的语中进行再创作‚以丰富、拓展、延续原
就译者作为认知主体而言‚我们从哈贝马斯交
作的生命。也就是说‚译者与原作者应该是一
往行为理论中得到的启迪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 种相互尊重的对话关系‚应以平等的态度直面
先‚
哈贝马斯对非认知主义的抨击是从道德角度出 对方的存在‚作为译者‚他应当以其再创作的作
发的‚而在翻译问题上‚是否以作者主体的可认知性 品来实现对“ 原作的一种馈赠” 。诗学标准是针
为前提‚涉及到译者的良心问题。译者在翻译中扮 对目的语而言。诗学视作品为整体存在‚则诗
演的认知主体角色不同于普通读者在阅读中充当的 学标准强调译作要作为整体而存在‚有独特的
认知主体角色。因为读者可以误解作者的意思‚而 节奏、连贯的风格和内在的统一。总之‚译者奉
当他向他人阐释或介绍作者原意的时候‚他是以自
献给目的语读者的‚是一部完善的经过再创作
我的身份出现的‚他要为自己的误读、曲解及错误解
的作品‚它既包含了原作者的生命要素‚又以新
释负责。而译者则不一样‚他是以作者的身份说话‚
的生命形态在新的语言、文化环境中生存( An-
他在翻译中的误读和曲解在一般情况下都会被读者
看作是作者的本意。那么‚既然译者是以作者的身
t oi ne 1995:
86-
101) 。
份说话‚他在翻译中就有一个否定自身‚进入文本作 考察翻译活动‚探讨翻译的本质‚不能不关
者主体的过程。在这个问题上‚译者的伟大之处在 注译者、作者与读者的相互关系。无论是杨恒
于甘愿把自己看作文本作者的传声筒‚他既是认识 达在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启迪下所说的“ 否
主体‚又要 否 定 自 己‚尽 量 让 作 者 借 他 的 语 言 来 说 定自身” 以确立自身‚还是贝尔曼针对原文与目
话。这就像 演 员 一 样‚既 要 认 识 角 色‚又 要 成 为 角 的语所提出的道德与诗学标准‚都在告诉我们
色。能否做到这一点‚或者说尽可能接近这一点‚就
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翻译活动‚特别是文学翻
要看译者是否真诚‚是否有对得起作者、对得起读者
译活动中所涉及的作者、译者与读者三个主体‚
的良心‚这是一个道德问题。( 杨恒达2002:
99)
不是孤立的主体‚而是以对方存在为前提的一
关于“ 良心问题” ‚这实际上是任何一个译 种共在的自我。因此‚如何协调好作者、译者与
者都挥之不去的“ 情结” ‚也就是“ 忠诚” 的观念。 读者间的关系‚使共在的自我在翻译中充分发
“ 良心问题” 的提出‚明显受到哈贝马斯交往伦 挥和谐的创造作用‚非常重要‚为此‚我们有必
理学的启发。根据哈贝马斯的理论‚主体间的 要求助于伽达默尔的“ 视界融合” 说。
对话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参与对话的各

方应是平等的‚二是参与对话的各主体必须遵
守被语言和生活共同体所承认和接受的准则与 阐释学“ 作为一门对于意义的理解和解释
规范。法国的贝尔曼在《翻译批评论:约翰·唐》 的理论和哲学” ‚所关心的问题总是与翻译学所
一书中也提出了这一问题。贝尔曼以“ 道德” 与 关心的联系十分紧密‚伽达默尔在《古典阐释学
“ 诗学” 的双重标准对译者与作者( 原文) 和读者 和哲学阐释学》一文中这样写道:
( 目的语文化) 的关系进行了审视。在他看来‚
赫尔默斯是神的信使‚他把诸神的旨意传达给
翻译主体间的关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限制。首
凡人—在荷马的描述里‚他通常是从字面上转达诸
先是道德标准‚这与杨恒达所谈的“ 良心问题”
神告 诉 他 的 消 息。 然 而‚特 别 在 世 俗 的 使 用 中‚
颇有相通之处。道德标准是针对原文而言。贝 Her mē
neus( 诠释) 的任务却恰好在于把一种用陌生
尔曼避免用“ 忠实” 概念‚而是提出“ 尊重” 和“ 负 的或不可理解的表达的东西翻译成可理解的语言。
责” 。译者要“ 尊重” 原作并要对原作“ 负责” ‚这 翻译这个职业因而总有着某种‘自由’。翻译以完全
里借用的不是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而是 理解陌生的语言并以对被表达东西本来含义的理解
现代阐释学关于主体间关系的“ 宽容” 与“ 能动” 为前提。谁想成为一个翻译者‚谁就必须把他人意
·291·
2003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4期

‘诠释学’的工作就
指的东西重新用语言表达出来‚ 者而言。对于翻译的前提—理解‚伽达默尔在
总是这样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转换‚从神的 《真理与方法》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话:
“ 不应把理
世界转换到人的世界‚从一个陌生的语言世界转换
解设想为好像是个人的主观性行为‚理解是将
到另一个自己的语言世界( 转引自洪汉鼎2001:
2) 。
自己置身于传统的一个过程‚正是在这过程中
细读伽达默尔的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他 过去和现在不断融合” 。这里涉及到了一个对
所说的“ 诠释学” ‚与我们研究的翻译问题在许 翻译理论来说非常关键的问题:若把理解视作
多层面上相一致。首先‚在他的论述中‚翻译的 译者的纯个人的主观行为‚那么传统翻译论所
传统方式得到了揭示‚即在荷马的描述里‚通常 强调的以客观( 理解的客观性) 为基础的忠实‚
都是“ 从字面上转达诸神告诉他的消息” 。字面 就无可保证。伽达默尔在对理解的主观性提出
翻译在本质上就是逐字逐句的翻译。其次‚伽 质疑的同时‚又赋予了它一个有限制的存在理
达默尔所说的诠释( 阐释) 任务与我们今天所说 由‚那就是要将理解的主观性置身于传统之中‚
的翻译任务是相同的:把一种用陌生的或不可 因为在他看来‚任何一个理解者‚都不可避免地
理解的语言表达的东西翻译成可理解的语言。 处于传统之中‚正是传统将理解与理解对象联
在这里‚我们特别注意到被反复使用的两个词: 系在了一起。为此‚伽达默尔又给传统与成见
理解与表达( 包括下文的“ 重新表达”) 。这两个 一个重要的位置‚以此作为个人理解的前提‚从
词构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翻译的基本过程。在 而实现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这一观点为译
伽达默尔看来‚这两个方面中理解是前提‚所以 者理解作者的意图‚把握文本的意义起到了积
他的许多著述中特别强调对“ 理解” 的研究。再 极的作用。同时‚就译者而言‚作为一个特殊的
次‚他指出了对于翻译研究来说非常重要的一 读者‚他还担负着用另一种语言将他所理解的
点‚即从“ 他” 世界到“ 我” 世界的转换‚这一转换 东西向所设想的读者表达出来的任务。而我们
是本质性的‚它标志着语言生成与接受环境的 知道‚在翻译活动中‚读者的期待与要求始终是
根本变化‚而这一根本变化必然对理解与再表 译者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一些富有经验
达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此外‚伽达默尔提出了 的译者来说‚作者的意图、文本的意义、读者的
一个与传统翻译观相去甚远的观点‚还给了翻 期待能否与译者的理解与再表达形成和谐的关
译这个职业“ 总有” 的某种自由‚也就是在根本 系‚在某种意义上直接影响了翻译的目的与任
上承认翻译是有一定自由的。 务能否完成。翻译的这种多因素和谐的要求‚
上述几点‚在今天看来‚也许并无新颖独到 又同样可在伽达默尔的阐释观中找到理论的支
之处‚但以此为出发点‚可以紧紧围绕我们所关 撑‚这就是他的“ 视界融合” 说。周宪对伽达默
心的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当译者进行翻译 尔的“ 视界融合” 说是这样理解的:
时‚他直接面对的并不是“ 作者” 和“ 读者” ‚而是 所谓视界融合‚指解释者的历史理解不可能是
文本和想象中的“ 隐含的读者” 。也就是说‚一 不偏不倚客观公正的‚他对过去的理解总是包含着
边是文本‚另一面是译者假定的读者。这马上 自己对当前情况的理解。然而‚解释者的视界又不
给我们提出了相关的问题‚那就是文本是否等 是凝固不变而是动态开放的‚当前的视界可以扩大
同于作者?译者翻译时考虑的读者是以什么方 到包容过去的视界( 即施莱马赫尔所要求的) 。这样
便构成一个新的更广阔的视界( 周宪 1997:
251) 。
式出现的?换言之‚译者考虑读者时考虑的是
什么因素?如果按照伽达默尔的观点‚翻译需 周宪补充指出‚尧斯在伽达默尔的阐释学
“ 以完全理解陌生的语言‚而且还以对被表达的 基础上‚提出了期待视界这一重要概念。
东西本来含义的理解” 为前提‚以“ 他人意指的

东西重新用语言表达出来” 为结果‚那么我们可
以说‚前者是针对原文本而言‚而后者是为了读 期待视界是站在读者的立场提出来的。文
·292·
许 钧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

本的接受和理解都有赖于特定的期待视界‚对 历史可以在一个单一的视域内被表述。我们既
于翻译来说‚这便涉及到多种期待视界存在的 不存在于封闭的视域中‚又不存在于一个唯一
可能性。对原文本的读者而言‚存在着至少两 的视域中。没有视域是封闭的‚因为总有可能
种不同视界‚即文本问世时最初读者的期待视 使自己置于他人观点和他种文化之中。主张他
界和当下读者的期待视界。一旦引入目的语的 人是不可接近的‚这将使人想起鲁宾逊·克鲁苏
接受语境‚便又出现目的语读者的期待视野。 (Robi nson Cr usoe) 。但 是 也 没 有 视 域 是 唯 一
这种视界的历史间距与空间间距是客观存在 的‚因为他人和自己之间的紧张关系是不可超
的。译者作为一个特殊的读者‚他的基本任务 越的” ( 见洪汉鼎 2001:
447) 。文中的“ 视域” ‚
之一是要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阐释‚融合成一个 与我们所谈的“ 视界” 是一个词。在利科的分析
更大的视界‚让翻译涉及的诸视界达到贯通融 中‚我们可以看到视界融合这一概念的辩证性
合‚
亦即最终完成沟通与交流之重任。那么如 在于‚一方面对否认阐释者自身‚抹杀阐释主观
何去达到视界的融合呢?就翻译而言‚视界融 的作用‚毫无“ 先见” 地解释历史的客观主义提
合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了保证作者的意图、文本 出了质疑;另一方面‚又对坚持自己一孔之见‚
的意义在目的语中得到再生‚获得目的语读者 单凭自已误以为的惟一视界去理解历史的主观
的共鸣。对这一问题‚译界近年来有不少思考‚ 主义予以批评。客观主义的结果是阐释者永远
其中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它们都与译者在 无法真正理解与把握文本的意义和真理。因为
翻译活动中如何正确定位有关。 呈开放结构的文本需要阐释者的投入才能激活
1.客观与主观的关系 对大多数译者来 其意义。主观主义的结果便是永远无法超越与
说‚他们长期以来都奉行一条原则‚那就是在翻 原作者的冲突‚两者的视界无法融合‚达不到沟
译中不要掺入自己的主观因素。这条原则的形 通、
交流与对话意义上的积极理解与阐释。针
成是基于如下认识:只有保持客观‚才能保证正 对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而提出的视界融合说于
确的理解与再表达。这是一种典型的客观主义 是赋予了“ 成见” 以最突出的特征。利科指出:
翻译观。当我们通过对意义的探索‚不再认为 成见是现在的视域、是近物在其向远物开放中
作品的意义是永远固定不变和唯一的‚不再把 的有限状态。这种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给予成见概念
翻译当作复制原作者的意图‚传达原作的意义 以其最后的辩证作用:仅由于我使自己处于他人观
的简单的语言转换时‚我们便有可能从一个更 点中‚我才使自己与我现在的视域、我的成见发生冲
“ 理解就不
深刻的角度去理解伽达默尔的观点: 突‚只有在他人与自我、过去文本与读者的观点之间

只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 的紧张关 系 之 中‚成 见 才 具 有 历 史 的 作 用 和 本 质”


( 见洪汉鼎 2001:
447
-448) 。
行为” 。因为在伽达默尔看来‚作品的意义场永
远是一种不断开放的结构‚其意义并不只存在 利科的表述有些艰涩‚但道出了“ 他人” 与
于文本的字面‚而是需要读者的不断阐释来激 “ 自我” 、
“ 过去的文本” 与“ 读者的观点” 之间冲
活它‚阐释的最好方法便是作者视界和读者视 突的不可避免‚而要积极地协调它们之间的紧
界的融合。伽达默尔的这一观点表明‚阐释活 张关系‚就不能不赋予理解者的成见以存在的
动既不是一种纯个人的主观活动‚也不是一种 理由‚赋予理解者的主观性以存在的必要性。
客观主义的对文本意义的简单求索或还原。 在此‚主观性与客观性构成了阐释过程的辩证
保尔·利科在《诠释学与意识形态批判》一 与互动关系。从理解上讲‚译者作为一个处在
文中对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这一概念作了深刻 特殊地位中的读者和阐释者‚面对一部作品‚自
分析‚认为它“ 是一个辩证的概念‚它是由拒绝 然会有着某种期待( 认知的‚审美的等等) 。这
两种观点而产生的:一种是客观主义‚在忘却自 种期待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介入原文的一种主体
身之上假定他人的客观性;二是绝对知识‚普遍 意识。作为审美主体的译者‚自然要受到自己
·293·
2003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4期

的个人兴趣、需要、知识、经验、文艺修养、欣赏 通” ‚在“ 归化” 与“ 异化” 的两极中寻找一个平衡


习惯‚乃至带有社会性因素的个人信仰等因素 的度;在对原本血脉的继承中创造某种不朽的
的制约‚这些因素构成了译者理解与阐释原文 生命‚在一次又一次的复译中朝理想中的“ 范
的主观性‚是译者与具有开放结构的文本进行 本” 靠近。在充满冲突和各种矛盾的翻译活动
交流与对话的不可忽视的方面‚但这些主观因 中‚不少翻译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出了一
素不能形成封闭的一孔之见、僵化的好恶判断、 套套化解矛盾与冲突的方法并试图建立起能被
随心所欲的自我表现‚而是要设法融入文本所 普遍接受的原则。余光中在读思果的《翻译研
提供的历史语境中‚在肯定自我为一种必然存 究》一书后‚写了一篇长文‚叫《变通的艺术》。
在的同时‚又时时打破自我的禁锢‚走出自我‚ 文章概括了翻译的一些基本特征:翻译是一种
融入他人‚重新塑造一个融合于过去与现在、他 相遇、相知与共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冲
人与自我视界的更大视野‚真正做到从心所欲 突‚有矛盾。为相知‚必尊重对方;为共存‚必求
不逾矩‚让原文本的血脉在译本中得到继承‚让 “ 两全之计” ‚以妥协与变通‚求得一桩美满婚
异域文本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获得再生。 姻。而这 一 切‚全 凭 译 者 的“ 修 养” ( 余 光 中
2.冲突与和谐的问题 在翻译活动中‚无 2002:
55) 。在我们看来‚这里的“ 修养” ‚也就是
论涉及哪一方‚从本质上都不喜欢发生冲突。 译者的主体性因素。
如果按照传统的翻译观‚译者甘当一个没有主 不少翻译家更是从为人的高度探讨了如何
见的仆人‚忠实地在作者与读者之间充当一个 与作者和读者沟通的原则‚如曾虚白(1984:
“ 传声筒” ‚那毫无疑问‚译者与作者也好‚与读 415
-416) 在强调译者的主观性存在之必要的同
者也罢‚都不可能发生冲突。然而‚翻译如伽达 “ 一在自己‚一在读
时‚给自身提出了两重标准:
默尔所说‚要从神的世界转换到人的世界‚从一 ‘这样的表现是不
者。为我自己方面‚我要问:
个陌生的语言世界转换到一个自己的语言世 ’为读者方面‚我要
是我在原文里所得的感应?
界。在这种从“ 他” 到“ 我” 的转换中‚由于语言、 ‘这样的表现是不是能令读者得到同我一样
问:
思维与现实的参照方式发生了变化‚也由于涉 ’若说两个问句都有了满意的认可‚我
的感应?
及翻译各个层面的差异的客观存在‚翻译在某 就得到了‘神韵’‚得到了‘达’‚可以对原文负
种意义上说‚是在不可能中求得可能‚是在“ 反 责‚可以对我自己负责‚完成了我翻译的任务” 。
逆” 中求得新生‚于是冲突不可避免。也就是 傅雷积其丰富的翻译经验‚视翻译为神圣崇高
说‚凡翻译必有冲突‚且冲突会出现在翻译活动 “ 把损害艺术品看作像歪曲真理一样严
的事业‚
的方方面面‚正因如此‚翻译中才存在一系列难 重” ‚要求自己持郑重的态度‚慎重选择‚以免冲
以解决的矛盾‚存在令译者两难的悖论。 突。他(1984:
626) 这样说道:
面对客观存在的冲突的可能性‚译者不能
“ 选择原作好比交朋友:有的人始终与我格格不
借口自己的“ 居间性” 而回避冲突‚相反‚一个有 入‚
那就不必勉强;有的人与我一见如故‚甚至相见
责任心的译者往往在充分认识有可能造成冲突 恨晚。但即使对一见如故的朋友‚也非一朝一夕所
的种种障碍与困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 能真切了解。想译一部喜欢的作品要读四遍五遍‚
主观能动性‚采取各种方式‚去化解矛盾‚去协 才能把情节、故事‚记得烂熟‚分析彻底‚人物历历如
调冲突‚将持不可知论的某些哲学家判为不可 在目前‚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也能慢慢琢磨
能的翻译责任勇敢地承担起来‚通过译者富于 出来 。但做了这些功夫是不是翻译的条件就具备

创造性的努力‚化冲突为和谐‚从隔阂到相互了 了呢?不。因为翻译作品不仅仅在于了解与体会‚
还需要进一步把我所了解的‚体会的‚又忠实又动人
解与沟通。为此‚翻译家们以实实在在的努力
去面对“ 左右为巫” 的困难‚在译与不译的尴尬
地表达出来。

处境中‚在异同与得失之间‚进行“ 选择” 与“ 变 傅雷把选择原则当作交朋友‚态度是严肃


·294·
许 钧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

而诚恳的。不勉强与自己格格不入的作者‚但 集》[ C] 。北京:商务印书馆。

对一见如故、相见恨晚者‚也不轻率相处‚而是 2001‚引言:何谓诠释学[ A] ‚载洪汉鼎编‚


洪汉鼎‚ 《理
解与翻译—诠释学经典文选》[ C] 。北京:东方出
努力去了解对方。金圣华(2002:
18) 在力求认
识翻译真面目的探索过程中‚更是提出了“ 翻译
版社。
2002‚
金圣华‚ 《认识翻译真面目》[ M] 。香港:天地图
如做人” 的原则:
书有限公司。
翻译如做人‚必须慎言慎行‚掌握分寸‚方能立 2001‚
思果‚ 《翻译研究》[ 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
于不败之地。然而‚翻译中分寸的掌握‚与译者有否 版公司。
敏锐的语感息息相关。每一种语言‚在词意的运用‚ 杨恒达‚2002‚作为交往行为的翻译[ A] ‚载谢天振编‚
语句的铺排‚段落的结构方面‚都有其独特的方式‚ 《翻译的理论建 构 与 文 化 透 视》[ C] 。上 海:上 海
而每一个词每一个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亦各不相 外语教育出版社。
同‚
所以译者必须对译语与源语‚都有透彻的了解‚ 2002‚
余光中‚ 《余光中谈翻译》[ M] 。北京:中国对外
深切的体会‚方可动笔。 翻译出版公司。
1984‚
曾虚白‚ 《翻译中的神与达》[ A] ‚载罗新璋编‚
《翻
小至一个词义的选择‚大到原作者和读者
译论集》[ C] 。北京:商务印书馆。
身后的两种文化的接触、碰撞、理解与沟通‚复
1986‚
张汝伦‚ 《意义的探究—当代西 方 释 义 学》[ M] 。
杂的翻译工作给译者造成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同时也赋予了译者以巨大的活动空间‚如何协 1997‚
周宪‚ 《超越文学—文学的文化 哲 学 思 考》[ M] 。
调好与原作者和读者的关系‚让作者、读者和自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身的主体作用各得其所‚各尽所能‚是一个值得 Ant oi ne ‚B .1995.Pour une criti que des t r aductions :
永远探索的课题。在我们看来‚各种关系的和 John Donne .Paris :Galli mar d .
谐是保证涉及翻译的各种因素在妥协、变通之
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条件。而积极、互动的 收稿日期:2003—1—10;
2003—5—8
本刊修订稿‚
主体间性使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者之间的和谐
通讯地址:210093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共存成为可能‚也为从视界融合导向人类灵魂
的沟通开辟了一条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984‚
傅雷‚ 《翻译经验点滴》[ A] ‚载罗新璋编‚
《翻译论

·29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