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8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压静电催化耦合净化室内空气污染物

硕 士 研 究 生: 高梦翔
学 号: 116020910113
导 师: 上官文峰教授
申 请 学 位: 工学硕士
学 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所 在 单 位: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答 辩 日 期: 2019 年 5 月
授予学位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INDOOR AIR PURIFICATION BY HIGH


VOLTAGE STATIC ELECTRICITY
COUPLING CATALYSIS

Candidate: Gao Mengxiang

Student ID: 116020910113

Supervisor: Prof. Shangguan Wenfeng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Master of Engineering

Power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Speciality: Thermophysics

Affiliation: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ate of Defence: May, 2019

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压静电催化耦合净化室内空气污染物

摘 要

由于具有效率高、能耗低以及无二次污染的特点,高压静电催化
耦合是一种理想的空气净化手段,可用于协同脱除室内颗粒污染物
(PM)和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本文基于高压静电催化耦合净化
器的研究,旨在揭示其内部与空气净化相关的物理过程,进而优化除
尘性能,并同时实现 VOCs 的有效去除。
本文首先模拟了耦合净化器内部的电晕放电、气流流动、颗粒荷
电、颗粒运动和臭氧传质等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电晕电场的存在导
致流场各位置出现流速差异,但入口风速的增加使流场逐渐恢复均匀。
荷电区和收尘区均有除尘效果,且除尘效率随着颗粒粒径的减小而下
降。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臭氧集中分布于电极线下游的中心区域,其分
布形态不随入口风速而改变。
其次,设计并搭建了静电催化耦合实验台架,实际测量了不同条
件下的截面风速、颗粒去除率和臭氧浓度。研究结果表明,实测数据
与模拟结果十分接近,所构建的数值模型准确可靠。
随后,对耦合净化器的除尘功能组件——双区静电除尘器进行了
分析,确定了除尘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推导出双区静
电除尘的理论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完全收尘长度与收尘电压成
反比,与收尘极板间距的平方成正比。并且,适当缩短荷电区、加长
收尘区、减小收尘极板间距和提高收尘电压,均可有效提升除尘性能。
最后,基于实际需求开发了高压静电与催化的内置式耦合,在减
小空气阻力的同时提高了 VOCs 的去除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内置式
静电催化耦合可以有效去除 PM 和 VOCs,并减少密闭空间内的臭氧
累积。与后置耦合相比,内置耦合在去除 VOCs 方面性能更佳,但抑

I
摘要

制臭氧累积的能力相对较弱。

关键词:静电、催化、空气净化、耦合、数值模拟

- II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NDOOR AIR PURIFICATION BY HIGH VOLTAGE


STATIC ELECTRICITY COUPLING CATALYSIS

ABSTRACT

High voltage static electricity coupling catalysis is an ideal method for


indoor air purification due to its high efficiency,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no secondary pollution. It is widely used in the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particulate matter(PM) an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In this
paper, the coupling purifier is studied in depth to reveal its internal physical
process related to air purification, optimize the dust removal performance,
and improve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VOCs.
First, the corona discharge, airflow, particle charging, particle
dynamics, and ozone mass transfer in the coupling purifier are stud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It is shown that the existence of the corona electric
field in pre-charger leads to a nonuniform flow field. However, the flow field
gradually returns uniform with the increase of inlet wind speed. The pre-
charger and the collection stage both have dust removal capacity. The
removal efficiency decreases as the particle size decreases. The ozone
generated during the operation is concentrated in the central zone
downstream of the corona wire, and the distribution does not change with
the inlet wind speed.
Second, an experiment system is built to measure the sectional wind
speed, particle removal efficiency, and ozone concentra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 results, which validates the
accuracy of the numerical model.
Third, the dust removal function component in the coupling purifier,
two-stag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is analyzed and optimized. A general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dust removal performanc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s formulated. It is shown that the complete dust removal

III
ABSTRACT

length is proportional to the square of collection plate spacing and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repelling voltage. Moreover, properly shortening the pre-
charger, extending the collection stage, reducing collection plate spacing
and increasing repelling voltage are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dust removal
performance.
Finally, the built-in coupling of static electricity and catalysis is
developed to improve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VOCs and reduce air
resistance. It is shown that the built-in coupling purifier is able to remove
particles and VOCs while reducing ozone accumulation in a confined space.
Compared to the rear type coupling, the built-in coupling is more
advantageous in removing VOCs, but its ability to reduce ozone
accumulation is poorer.

KEY WORDS: Static electricity, catalysis, air purification, coupl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 IV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1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
1.2 室内空气净化技术 · ············································································2
1.2.1 室内除尘技术 · ············································································2
1.2.2 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降解技术 · ··························································2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4
1.3.1 高压静电除尘 · ············································································4
1.3.2 室内 VOCs 的催化氧化 · ··································································6
1.4 本文研究内容 · ·················································································7
第二章 耦合净化器的数值模拟 · ····································································10
2.1 引言 · ··························································································10
2.2 几何模型的建立 · ·············································································10
2.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11
2.3.1 电场模型 · ················································································12
2.3.2 流场模型 · ················································································13
2.3.3 颗粒荷电模型 · ···········································································14
2.3.4 颗粒运动模型 · ···········································································15
2.3.5 臭氧传质模型 · ···········································································16
2.4 数值计算流程 · ················································································16
2.5 数值模拟结果 · ················································································17
2.5.1 电晕电场 · ················································································17
2.5.2 气流流动 · ················································································19
2.5.3 颗粒荷电 · ················································································21
2.5.4 颗粒轨迹 · ················································································22
2.5.5 臭氧分布 · ················································································24
2.6 本章小结 · ·····················································································25
第三章 实验验证与现象讨论 · ······································································26
3.1 引言 · ··························································································27
3.2 实验台架设计 · ················································································27
3.3 实验装置设计 · ················································································28
3.4 实验方案与实验仪器 · ········································································31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
3.5.1 截面风速 · ················································································32
3.5.2 除尘效率 · ················································································36
3.5.3 臭氧浓度 · ················································································38
3.6 本章小结 · ·····················································································39
第四章 双区静电除尘及其影响因素 · ·······························································40
··························································································40
4.1 引言 ·

V
目录

4.2 自身属性· ·····················································································41


4.2.1 荷电区/收尘区长度 · ·····································································41
4.2.2 收尘极板间距 · ···········································································43
4.2.3 荷电电压与收尘电压 · ···································································44
4.3 运行工况· ·····················································································46
4.3.1 入口风速 · ················································································46
4.3.2 颗粒粒径 · ················································································46
4.4 双区静电除尘理论计算公式 · ································································48
4.5 本章小结· ·····················································································51
第五章 内置式静电催化耦合 · ······································································53
5.1 引言· ··························································································53
5.2 理论基础· ·····················································································53
5.3 工艺实现· ·····················································································55
5.4 有效性验证 · ··················································································59
5.4.1 实验装置与测量流程 · ···································································59
5.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0
5.5 实验研究· ·····················································································62
5.5.1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案 · ···································································62
5.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3
5.6 本章小结· ·····················································································66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7
6.1 全文总结· ·····················································································67
6.2 后续研究工作 · ···············································································68
参 考 文 献·························································································69
致 ······························································································73
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74
·····································································7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发明专利·

- VI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 录

···················································································9
图 1-1 研究路线图 ·
图 2-1 耦合净化器结构示意图 ······································································10
图 2-2 耦合净化器二维几何模型 · ···································································11
图 2-3 数值计算网格划分· ···········································································17
················································································18
图 2-4 电晕电场分布 ·
················································································18
图 2-5 极板表面电场 ·
图 2-6 不同入口风速下的流场分布 · ·······························································19
图 2-7 颗粒荷电特性 ················································································21
图 3-5 测量点布置示意图· ···········································································31
图 3-6 入口风速实测 ················································································32
图 3-7 采样孔Ⅱ风速实测值与模拟值 · ······························································33
图 3-8 采样孔Ⅲ风速实测值与模拟值 · ······························································34
图 3-9 采样孔Ⅳ风速实测值与模拟值 · ····························································35
图 3-10 污染源颗粒粒径分布· ······································································36
图 3-11 不同风速下颗粒去除率实测值与模拟值 · ················································37
图 3-12 不同粒径颗粒去除率实测值与模拟值 · ···················································38
图 3-13 臭氧浓度的实测值与模拟值 · ······························································39
图 4-1 不同荷电区和收尘区长度的模拟结果 · ····················································42
图 4-2 不同收尘极板间距的除尘性能 · ····························································43
图 4-3 完全收尘长度示意图 · ·······································································44
图 4-4 不同荷电电压的模拟结果· ··································································45
图 4-5 不同收尘电压的完全收尘长度 · ····························································45
图 4-6 不同入口风速的模拟结果· ··································································46
图 4-7 不同粒径颗粒的完全收尘长度 · ····························································47
图 4-8 荷电区与收尘区内的颗粒运动状态 · ·······················································49
图 4-9 收尘区内颗粒理想运动状态示意图 · ·······················································49
图 5-1 电辅助催化反应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 ·······················································54
图 5-2 内置式静电催化耦合工作原理示意图 · ····················································55
图 5-3 不同胶黏剂效果 · ············································································56
图 5-4 不同喷涂方法效果· ··········································································57
图 5-5 蜂窝铝负载效果 · ············································································58
图 5-6 内置式耦合实验装置示意图 · ·······························································60
图 5-7 内置式耦合有效性测试结果 · ·······························································61

VII
目录

图 5-8 内置式耦合实验配件 ·······································································62


图 5-9 研究耦合方式的实验环境 · ·································································63
图 5-10 不同耦合方式的实验结果 · ································································64

- VIII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主要符号说明

E1 荷电区电场强度(V/m) q 荷电区空间电荷密度(C/m3)
ε0 气体介电常数(C2/(N·m2)) μi 离子迁移率(m2/( V·s))
Di 离子扩散系数(m2·s) E2 收尘区场强(V/m)
U 收尘电压(V) d 收尘极板间距(m)
u 流体速度(m/s) ρf 流体密度(kg/m3)
μ 层流黏性系数(kg/(m·s)) μt 湍流黏性系数(kg/(m·s))
fe 流体所受电场的体积力(N/m3) εp 多孔介质孔隙率
K 多孔介质渗透率(m2) CF 无量纲阻力常数
qp 颗粒荷电量(C) qspace 电场荷电量(C)
qdiffusioin 扩散荷电量(C) qs 饱和电场荷电量(C)
t 颗粒荷电时间(s) τ 电场荷电时间常数(s)
εr 颗粒相对介电常数 dp 颗粒直径(m)
̅
E 荷电区平均电场强度(V/m) q̅ 荷电区平均空间电荷密度(C/m3)
τc 扩散荷电时间常数(s) v̅ 离子均方根速度(m/s)
up 颗粒运动速度(m/s) ρp 颗粒密度(kg/m3)
E 颗粒所处位置场强(V/m) CD 流体曳力系数
c 臭氧浓度(mol/ m3) D 臭氧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m2/s)
i 单位长度电极线的电流(A/ m) Vin 入口风速(m/ s)
Fdrag 颗粒在收尘区内所受曳力(N) Felectric 颗粒在收尘区内所受电场力(N)
L 完全收尘长度(m) L1 大粒径颗粒的完全收尘长度(m)
L2 小粒径颗粒的完全收尘长度(m) upx 颗粒 x 方向运动速度(m/s)
upy 颗粒 y 方向运动速度(m/s) apx 颗粒 x 方向运动加速度(m/s2)
apy 颗粒 y 方向运动加速度(m/s2)

IX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起居环境的要求也
越来越高。而在工业建设和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污染往往相伴产生,使得如今环
境问题日益严峻。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频发,大气中的颗粒污染物(PM)浓度
严重超标。其中以 PM2.5 为最为人熟知,民众深受其害。颗粒污染物的空气动力学
当量直径通常较小,可以直接悬浮在空气中,由于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也
被称为可吸入颗粒物。而 PM2.5 特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 2.5μm 的颗粒物,也被
称为细颗粒物。资料显示,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污染严重,大部分人口在起居生活
中被迫直面颗粒污染物的威胁[1]。并且,大气中的颗粒污染物可通过空调通风系统
和建筑缝隙渗透等途径进入室内,而自然通风是我国房屋住宅的主要通风形式,
因此室外细颗粒物的严重超标会导致室内颗粒污染的发生。
室内空气除了受到外界大气污染的影响,住宅建筑内部也有很多空气污染源。
比如日常烹饪带来的油烟和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都是引发室内细颗粒污染物超
标的原因。并且,近年来随着装修热潮的兴起,室内家装大量使用化学化工产品
和人造材料,加上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办公设备和家用电器的运行,室内空气成分
日趋复杂,空气中以甲醛和苯系物为代表的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臭氧
等污染物浓度远高于室外[2]。
综上所述,我国室内空气往往细颗粒污染物和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并存。并
且室内环境相对封闭,流通和自净能力较差,极易造成污染物浓度的累积,如果
不采取控制手段,会造成室内污染严重超标。近年来,室内空气质量的相关研究
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针对室内空气中的不同污染物,研究者们开发了不同的空气
净化技术,去除细颗粒污染物和以甲醛为代表的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但是目前
只能去除单一种类污染物的空气净化手段在使用中有很大的局限性,人们在实际
生活中迫切需要高效率组合式的空气净化设备以满足室内环境的复杂需求。因此
研发新的空气净化手段,使其具有高效率,低能耗和多功能的特点,对推动室内
空气净化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 1 -
第一章 绪论

1.2 室内空气净化技术

室内空气净化技术按照目标污染物可以大致分为除尘技术和 VOCs 去除技术。


其中室内除尘技术主要包括过滤除尘和静电除尘等。而室内去除 VOCs 则有物理
吸附、催化降解、低温等离子体降解和臭氧净化等手段。

1.2.1 室内除尘技术

(1) 过滤除尘
过滤除尘技术采用风机带动污染空气通过纤维过滤材料,从而使空气中的颗
粒污染物在滤料的作用下被拦截和捕集。在此过程中,颗粒粒径、气流风速和滤
料织造工艺等因素都会影响过滤除尘的效率。由于使用高效滤网作为滤料,过滤
除尘技术通常具有吸附量大和净化效率高的特点。但同时其缺陷也非常明显。过
滤材料作为一种耗材需要频繁更换,在应对现今长时间的室内颗粒污染时,维护
成本较高。并且作为一种致密材料,高效滤网会大幅增加风机能耗,并带来运行
过程中的噪声等问题。
(2) 静电除尘
静电除尘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风机将含尘气流送入高压静电场中,使颗粒在
尖端放电的作用下逐渐带电,随后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收尘极板靠近,最终
被捕获并附集其上,从而实现颗粒污染物与空气的分离。静电除尘技术的潜力巨
大,因具有效率高、无耗材和风阻小的特点而比过滤除尘更适合作为室内除尘手
段。根据相关研究资料,静电除尘的效率可达 90%以上,可有效去除细颗粒污染
物[3]。并且其空气阻力很小,可以极大减少风机所消耗的能源。但是,在室内应用
静电除尘技术的障碍在于,高压静电在尖端放电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臭氧,造成
室内臭氧的累积。有学者通过实验测定,线板式或针板式电离型空气过滤器的臭
氧发生速率在 56~2757μg/h 之间[4]。而臭氧作为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一种,高浓度的
臭氧会给室内人员带来呼吸系统及其他的损伤。因此当静电除尘技术应用于室内
空气净化时,必须配备相应地臭氧消除手段。

1.2.2 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降解技术

(1) 物理吸附
物理吸附顾名思义,即令污染空气通过吸附材料,使其中的可挥发性有机污
染物吸附在材料表面,从而达到空气净化的目的。通常使用的吸附材料有活性炭、

- 2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分子筛和硅胶等拥有大比表面积的多孔材料。物理吸附技术具有吸附能力强、脱
除效率高等优点,经常与过滤式除尘在室内空气净化中被联合使用。物理吸附有
两个缺点。其一是当其所处的温度、湿度和运行风速变化时,其表面吸附的污染
物会发生脱附,从而造成二次污染。其二是吸附材料存在吸附能力的上限。一旦
材料吸附饱和就不再具备吸附能力,此时若不及时更换,容易造成有害物质被重
新释放。
(2) 催化降解
催化降解是指使通过催化材料加快空气中 VOCs 的分解反应速率,最终将其
分解为完全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达到空气净化的效果。相较物理吸附而言,
催化降解 VOCs 的方式更彻底也更理想,能够真正意义上地去除 VOCs,且没有
使用寿命的限制,可以完美应对室内持续产生的 VOCs。目前降解 VOCs 的催化
剂主要是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盐,按照金属种类可分为贵金属催化剂和非贵金属催
化剂。其中使用铂、金等贵金属的催化剂在常温条件下就有较好的反应活性,可
以实现室温下 VOCs 的催化降解,但其制造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规模推广。
而非贵金属催化剂室温下反应活性较差,往往采用其他手段促进催化降解过
程的进行,比如使用热催化和光催化技术。热催化是指通过加热提高催化剂表面
的反应温度以增加 VOCs 的降解速度。其装置简单有效,但缺点在于加热需要额
外消耗能源,且易造成催化剂失活。光催化技术中的催化剂通常是二氧化钛。在
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下,VOCs 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光催化降解反应而被分解。同时光
催化降解也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病毒的蛋白质,具有一定的除臭杀菌功能。其
问题在于光催化降解反应大多在紫外光下才能激发,室内自然光条件下效果较差。
若要将光催化降解实际应用于室内空气净化,还需额外添加紫外光源,并增加能
源消耗。
(3) 低温等离子体降解
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是指通过电晕放电、介质阻挡放电等途径形成稳定的低温
等离子后,将含有 VOCs 的污染气体通入其中,使 VOCs 在等离子体中电子、离
子、激发态粒子和强氧化性自由基等高能物质的作用下被分解。其也可以与催化
联用,成为等离子体催化技术,以获得更好的反应活性和反应产物的选择性。
低温等离子体降解的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在等离子体这一特殊状态下,苯
等化学结构较稳定物质的化学键更容易被破坏,很多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分解
过程更容易进行,因此它对 VOCs 的整体去除率较高。但同时,低温等离子体的
发生装置和发生条件都较为苛刻,需要高压电源和特制的反应器,很难实现日常

- 3 -
第一章 绪论

生活中的大规模普及。并且,在不与催化联用的情况下,生成低温等离子体的同
时会有氮氧化物和臭氧等伴随产生,这些副产物若不经过催化处理直接排放至室
内,同样也会造成室内空气的严重污染。
(4) 臭氧净化
臭氧作为强氧化剂,在室温下可完成氧化反应,对室内空气中的 VOCs 和细
菌病毒等可产生氧化、分解和杀灭的作用。基于此原理,可在室内运行臭氧发生
装置,利用产生的臭氧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和消毒。然而,臭氧虽然有净化杀菌
的功用,但其本身也是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一种,会对室内人员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在使用臭氧净化空气时,需保证场所内无人员停留,待净化完毕臭氧自然分
解完全后,才能重新开放该室内区域,而这种使用方法导致臭氧净化仅能用于某
些特定场合,不适合日常起居生活中的使用。
综上所述,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各有特点,优势与缺陷并存。面对来源广、种
类多的室内空气污染物,使用单一技术不能满足室内空气净化的实际需求,开发
和研究高效、节能、多目标和无副作用的净化技术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面对实际
需求,本课题组率先提出使用高压静电与催化耦合的方式同时去除室内空气中的
细颗粒污染物和可挥发性有机物,经过相关方向研究人员的完善,静电催化耦合
技术已成为一种可靠的空气治理手段[5-8]。其原理大致为使用高压静电除尘技术去
除颗粒污染物的同时,利用高压放电产生的臭氧辅助催化过程的进行,从而加速
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并消除静电除尘器的臭氧污染。该技术结合了静电除尘和催
化降解的优势,通过二者之间的耦合作用,既扫除了静电除尘器在室内应用的阻
碍,又解决了室温下催化降解效率不高的问题,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室内空气净化
手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高压静电除尘

静电除尘技术通常采用电晕放电的方式使颗粒物带电。当高压直流电源对放
电极施加很高的电压时,丝状或针状等曲率半径很小的放电极周围会形成极不均
匀的电场,使得空气中极少数的自由带电粒子加速,轰击碰撞周围的中性分子。
受到轰击后,中性分子被打碎并逸出新的自由带电粒子。如此循环,放电极周围
空间就会充满带电粒子。而带电粒子的电性与放电极所加电压的极性有关。当放
电极所加电压为正时,空气中的自由带电粒子为正离子,空间电荷为正。当所加

- 4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电压为负时,自由带电粒子为电子,空间电荷为负。这一现象被称为离子雪崩或
电子雪崩。当颗粒物进入电晕放电的范围后,带电粒子在电场和分子热运动的作
用下与颗粒物发生接触碰撞,从而使颗粒逐渐荷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的荷电过
程称为电场荷电,而在分子热运动作用下的荷电过程称为扩散荷电[9]。荷电后的颗
粒受到静电除尘器内部的电场作用而向收尘极板运动,最终被极板捕获,完成除
尘过程。
常用的静电除尘器按照结构可以分为单区和双区,区别在于前者内部颗粒的
荷电和捕集过程同时进行,而后者颗粒荷电和捕集过程则分别在荷电区和收尘区
完成。单区静电除尘器结构简单,处理流量大,常应用于工厂尾气的后处理。而
双区静电除尘器的臭氧发生量较小,对细颗粒物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也更佳,常被
用于室内空气净化。因此在静电催化耦合技术中,使用的也是双区静电除尘器。
自静电除尘技术问世以来,研究者对静电除尘过程的理论研究逐渐深入,研
究手段也逐步发展。1922 年 Deutsch[10]结合大量实验数据提出了著名的静电除尘
效率公式——多依奇公式。基于入口截面颗粒浓度均匀等假设,公式推导了静电
除尘效率与收尘极板面积、入口气体流量和颗粒趋近速度之间的关系。而随着研
究的深入,人们却观察到了诸多 “非多依奇现象”,同时也发现由于静电除尘器
内部充满空间电荷,放电极周围的空气会在强电场下发生流动。这种流动被称为
“离子风”或“电风二次流”,它的存在会对静电除尘过程产生很大影响。结合以
上两点,又有学者依据湍流模型及相关计算,提出了以湍流掺混系数带入湍流脉
动和电力二次风影响的半经验公式[11-13]。到了 60 年代中期,伴随计算流体力学的
蓬勃发展,有关学者将数值计算这一研究手段引入静电除尘过程的研究。通过数
值模拟,静电除尘器内部的电场分布、流场形态得以被清晰地呈现,颗粒荷电和
颗粒运动等难以通过实验直接观测的物理过程也可以被研究和分析。随着研究的
深入,有关静电除尘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从简单到复杂,从二维到三维,从单场
分析到多场耦合,逐渐构建了贴近实际情况的数值模型[14-16]。
与理论研究相比,对静电除尘技术实际应用的改进和优化更多。由于本文主
要涉及室内空气净化,在此仅梳理室内常用的双区静电除尘器的前沿技术研究。
目前相关研究的焦点在于提高细颗粒物的去除效率和减少运行时的臭氧产生,具
体内容可归纳为材料开发、结构设计和参数优化三类。有研究者通过开发新的放
电极或收尘极板的材料,以强化颗粒荷电或减少反电晕。例如 Kim 等[17]研究了使
用碳纤维毛刷作为荷电区放电极时颗粒的荷电情况,发现碳纤维毛刷细长多枝的
结构不仅能够强化颗粒的荷电效率,而且有助于减少空气电离过程中臭氧的产生。

- 5 -
第一章 绪论

Wen 等[18]通过在收尘极板表面包裹多孔泡沫材料减少了被捕集颗粒的二次扬尘现
象,提高了超细颗粒物的捕集效率。另有研究者致力于改进双区静电除尘器的结
构,通过优化设计增加除尘效率或减少能源消耗。例如 Takashima 等[19]研究了使
用感应荷电装置代替电晕放电作为荷电区的可行性,发现其可在更低的电压下实
现对颗粒的荷电,此举可有效降低能耗并减少臭氧产生。Kawada 等[20]发现线板式
荷电区接地极板过长或过短会都导致电极线周围电场强度下降,存在最佳长度使
颗粒荷电效率最高。还有研究者测定了双区静电除尘效率与运行参数之间的关系,
分析了不同参数对除尘效率的影响。Jaworek 等[21, 22]测量了不同放电电压、供电方
式和入口风速下的颗粒去除效率,并提出不管使用何种形制的荷电区,增加收尘
区的长度都有助于提升颗粒去除效果。
总而言之,目前双区静电除尘器还处于技术改进阶段,少有人涉足理论研究。
过去绝大多数理论研究相关的文献所针对的都是单区静电除尘器,而单、双区静
电除尘过程差异很大,单区的理论研究成果很难适用于双区。因此有必要对双区
静电除尘器内部的物理过程开展详细研究,形成普适性的指导原则或理论公式,
从而为改进设计提供参考和帮助。

1.3.2 室内 VOCs 的催化氧化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室内 VOCs 的催化降解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由于甲


醛和苯系物在室内空气污染中最为常见,因此很大一部分研究将其作为降解对象。
目前能够实现室温下催化降解甲醛和苯系物的方式包括贵金属催化降解、光催化
降解、等离子体催化降解和臭氧辅助催化降解。
由于具有较好的低温催化活性,Pt 系和 Au 系催化剂在甲醛的室温降解中经
常被使用,而影响其活性的关键因素包括贵金属的负载量和分散性。在负载量一
定的情况下,贵金属的分散性越好,催化性能越好。为此很多研究人员使用负载
型催化剂以获得更大的表面积和更好的分散性。Qi 等[23]通过微波-水热途径合成
了高比表面积的介孔分子筛 Pt/TiO2 催化剂。得益于中空的链状结构,该催化剂在
室温下对甲醛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催化活性。段媛媛等[24]通过水热法制备了具有
分等级结构的花状锡氧化物,并通过浸渍和硼氢化钠还原法将 Pt 负载其上。研究
结果表明,分等级结构能有效加速甲醛催化氧化分解,从而提高催化剂在室温下
的反应活性和产物选择性。
较低的污染物去除效率是光催化降解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最大阻碍。目前光
催化降解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提高光催化活性和提升可见光利用率。有学者通过调

- 6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控催化剂的形貌来增加光催化对于苯系物的降解效率。Liu 等[25]在 120℃下煅烧合


成的 BiOBr 纳米片对苯具有优异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在紫外光照射下 90 分钟气
相苯的光催化降解率可达 75%。Hou[26]等制备了多孔的 β-Ga2O3 催化剂,由于具
有更强的氧化能力和更大的比表面积,其在紫外光条件下对于苯的去除效率比商
业二氧化钛催化剂高一个数量级。另有学者通过半导体耦合的方法拓展了光催化
剂的光谱响应范围,提高了甲醛的催化活性。Kaewtip 等[27]将三价铁离子与硫脲共
掺杂于 SiO2-TiO2 耦合薄膜中,发现掺杂后的薄膜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的甲醛去除
率有较大提升。Photong 等[28]制备了具有 ATMS 功能团的 SiO2-TiO2 耦合膜,由于
ATMS 功能团强化了薄膜表面的吸附并影响硅酸盐网络的形成,耦合膜的甲醛去
除率大幅提升。还有学者通过掺杂过渡金属或稀土元素,来降低光催化过程中电
子与空穴的复合率,从而增加光催化降解甲醛的反应活性。陈勇等[29]将 La 和 Fe
共掺杂于 TiO2 并将其负载在活性炭纤维上,当 La 和 Fe 的掺杂量均为 0.5%,紫
外光下的甲醛降解率最高可达 98.9%。Lam 等[30]制备了 Cr/TiO2 并将其负载于玻
璃板上,通过调整 Cr 离子的负载量,可见光下的甲醛平均降解率最高达到 18%。
低温等离子体具有特殊的状态,内部的高能物质使 VOCs 更易被分解。通过
与催化联用,可以实现室温下苯系物的降解。目前相关研究的焦点在于寻找与等
离子体更匹配的催化材料,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并减少过程中的副产物。秦
彩虹等[31]以 MnOx-AgOx/γ-Al2O3 为吸附剂兼催化剂,在气体循环条件下利用低温
等离子体催化氧化吸附态的苯和甲苯,在提高了 CO2 选择性的同时,大幅降低了
臭氧等副产物的浓度。Jiang 等[32]将低温等离子体与 Ag-Ce 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耦合,使苯的降解效率最高可达 96.2%,且极大抑制了放电产物和有害中间体的
排放。Mao 等研究了内含 CeO2 /γ-Al2O3 催化剂球的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
发生器在大气压和 30℃下分解苯的过程,结果表明苯的降解率可在 37-40J/L 的能
量密度下达到 92.5%,且 CeO2 /γ-Al2O3 催化剂可以有效减少副产物苯酚的产生。
根据现有研究,在 VOCs 的催化分解体系中引入臭氧有助于促进反应的进行,
可以使非贵金属催化剂在室温条件下有效去除甲醛和苯系物等。其大致原理如下:
臭氧首先在催化剂表面被分解为活性氧原子,随后有机污染物在活性氧原子和催
化剂共同作用下被氧化并分解。研究表明,过渡金属氧化物能够有效地分解臭氧,
并利用该过程中的活性物种深度氧化挥发性有机物。Zhu 等 [33]以 Al2O3 负载的
MnOx 为催化剂,开发了一种循环的甲醛存储-臭氧催化氧化新方法应用于室内低
浓度甲醛的脱除,在保持高甲醛去除率的同时提高了臭氧的使用效率。Zhao 等[34]
发现了水蒸气对臭氧协同 MnOx 催化剂去除甲醛过程的增强作用,并且当相对湿

- 7 -
第一章 绪论

度大于 55%时,室温条件下甲醛可被完全分解,反应的稳定性上升。Huang 等[35]


将高度分散的 MnO2 纳米颗粒负载在 ZSM-5 沸石上,用于气态苯的臭氧催化氧化。
研究结果表明苯的转化率和 CO2 选择性分别达到 100%和 84.7%,且没有形成 CO
副产物。Fang 等[36]将 MnOx 催化剂负载于 SiO2 和活性炭上,提高了其在臭氧催化
氧化气态苯过程中的活性和稳定性。本课题组周吉文等[6]考察了 Co-MnOx/ZSM-5
催化剂在室温下与臭氧协同去除甲醛的特性,发现其高活性主要来自于形成的
CoMnO3 晶相和 Mn4+与 Mn3+价态共存;陈猛等[5]通过原位红外技术发现甲酸是甲
醛臭氧催化氧化反应的主要中间产物。综上所述,臭氧辅助催化降解甲醛技术有
很光明的前景,既可以使用非贵金属催化剂节约成本,又可以实现室温下甲醛的
高效去除。尤其是与静电除尘技术联用,形成高压静电催化耦合技术后,可以在
分解有害臭氧的同时降解甲醛,满足了室内空气治理的复杂需求。

1.4 本文研究内容

根据上文的总结和梳理可知,虽然室内空气净化技术众多,但它们在各有优
势的同时也存在显著缺陷。相比之下,静电催化耦合技术非常契合我国室内空气
污染的治理需求,在去除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和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同时,可
以保持低能耗并杜绝二次污染。然而截至目前,关于静电催化耦合技术的研究不
多,且绝大部分都是从实际应用出发 ,将静电催化耦合净化器看作一个“黑箱”,
研究不同输入条件(静电除尘器尺寸、运行电源参数和催化剂种类等)与空气净
化效果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出一项或几项最优参数配置。其最大的问题在于忽
略了耦合净化器内部的物理过程,不能揭示实验条件的改变是通过何种作用影响
最终效果的。而且,高压静电催化耦合净化空气的过程十分复杂,光是静电除尘
阶段就已涉及电场、流场和颗粒运动的三者耦合。因此若只关注实验条件与实验
结果之间的关系,很难得到正确且完整的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对高压静电催化耦合净化器的研究,揭示其内部与空气
净化相关的物理过程,进而优化除尘性能,并同时实现 VOCs 的有效去除。本文
研究路线如图 1-1 所示,主要内容包括:
(1) 简化静电催化耦合净化器的几何模型,并采用数学方程对耦合净化器中的
物理过程进行描述;数值计算其内部的电晕电场、气体流动、颗粒荷电、颗粒运
动和臭氧传质等过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
(2) 搭建静电催化耦合实验台架,设计和制造可用于验证实验的双区静电除尘
器;实验测量各条件下的风速分布、颗粒去除率和臭氧浓度,验证数值模型的合
- 8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理性和准确性,并探究入口风速和颗粒粒径对双区静电除尘效率的影响。
(3)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各因素对双区静电除尘效率的影响,确定荷电区/收尘
区长度、收尘极板间距、荷电电压、收尘电压、入口风速和颗粒粒径与除尘效果
之间的定量关系,推导双区静电除尘效率的理论计算公式,总结双区静电除尘器
的优化设计准则。
(4)提出新的静电催化耦合方式——内置式耦合;探索内置式耦合的实现方式,
确定其在除尘、除甲醛和抑制臭氧方面的有效性;研究并比较内置式耦合与后置
式耦合的性能差异,探讨内置耦合高 VOCs 去除效率的原因。

图 1-1 研究路线图
Fig.1-1 Roadmap of research

- 9 -
第二章 耦合净化器的数值模拟

第二章 耦合净化器的数值模拟

2.1 引言

首先明确,本文研究对象“静电催化耦合净化器”,特指利用高压静电和催化
耦合原理产生空气净化效果的主要装置,包括双区静电除尘器和与其匹配的催化
模块,而非包含壳体、风机和电源在内的净化器实体。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高压静
电催化耦合过程及相关组件进行研究,风机、电源等配套设备仅作为实验的辅助
需要,并不在研究范围之内。
静电催化耦合净化器内部复杂的耦合物理场一直是研究过程中的最大阻碍。
由于电场、流场和颗粒运动之间的相互作用,人们很难深入研究空气净化效果与
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针对这一问题,本章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耦合净化
器,先简化其内部复杂的物理结构,再通过数学公式描述物理场之间的耦合关系,
最后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获得各物理量的数值解,从而建立起耦合净化器的
完整模型,为后续的研究分析和结构改进提供坚实基础。

2.2 几何模型的建立

静电催化耦合净化器由双区静电除尘器和后置的多孔催化板组成,而双区静
电除尘器又可分为荷电区和收尘区,因此耦合净化器是典型的三段式结构。其结
构示意图如图 2-1 所示。

图 2-1 耦合净化器结构示意图
Fig.2-1 Schematic of coupling purifier

- 10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虽然耦合净化器三维形体复杂,但研究中无需重现所有细节,仅保留关键结
构特点,使几何模型能够满足研究需要即可。由于耦合净化器包含很多重复结构,
因此可以将耦合净化器看作是很多基本单元的组合,其中每个基础单元包括一个
荷电单元、数个收尘单元和等宽的多孔催化板。进一步对每个基础单元进行明细
和简化,以最有代表性的线板式荷电单元和平行板式收尘单元作为研究目标,使
基础单元中一个荷电单元对应两个收尘单元,采用多孔介质模型描述多孔催化板。
从中心高度截取一个基础单元的剖面,将此剖面作为静电催化耦合净化器的二维
几何模型。
如图 2-2 所示为构建几何模型的结构尺寸,荷电区、收尘区和多孔介质区从
上游到下游依次排列。荷电区长 100mm,宽 50mm,中心有一根直径 0.22mm 的
电极线加载荷电电压,两侧极板接地。收尘区长 100mm,宽 50mm,被 1mm 厚的
中央极板平分为两个相同的收尘单元。中央极板加载收尘电压,电性与荷电电压
相同,两侧极板接地。多孔介质区厚 20mm,宽 50mm,与多孔催化板孔隙率相同。
在研究中将三维耦合净化器转换为二维模型有很多优势,不仅有利于其内部空气
净化过程被准确清晰地呈现,而且能够大量节省数值计算的算力,因此下文将使
用该几何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

图 2-2 耦合净化器二维几何模型
Fig.2-2 2D geometric model of coupling purifier

2.3 数学模型的建立

耦合净化器内部的空气净化过程十分复杂,同时存在物理过程和化学变化。
物理过程包括电场分布、流体运动、颗粒荷电、颗粒运动和臭氧传质等。化学变
化包括臭氧产生,臭氧分解和催化剂表面臭氧辅助下的 VOCs 降解。对上述所有
现象进行数学公式的描述,无疑会分散研究的重点并削弱研究的深度。根据实际
科研需要以及 CFD 软件优势所在,确定本章重点为建立耦合净化器内物理过程的
数学模型,主要包括静电除尘和臭氧传质。研究涉及四个方面的基本理论:电场
分布理论、颗粒荷电理论、稀疏气固两相流理论和稀物质传递理论,最终构建了

- 11 -
第二章 耦合净化器的数值模拟

电场、流场、颗粒运动和臭氧传质的多场耦合数理模型。

2.3.1 电场模型

对于耦合净化器中的双区静电除尘器而言,荷电区和收尘区的电场特性截然
不同,可对二者分别建立电场模型。
电晕电场的存在使得荷电区内产生电场强度的同时存在大量的空间电荷,而
二者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荷电区内的电场。忽略气流和带电尘粒的影响,则线
板式荷电区内的电晕电场可由泊松方程和电流连续性方程描述[26, 31, 37, 38]:
𝛻 ⋅ (𝜀0 𝑬𝟏 ) = 𝑞 (2-1)
𝛻 ⋅ (𝜇𝑖 𝑞𝑬𝟏 − 𝐷𝑖 𝛻𝑞) = 0 (2-2)
式中
E1 ——荷电区电场强度(V/m);
q ——荷电区空间电荷密度(C/m3);
ε0——气体介电常数(8.85×10-12 C2/(N·m2));
μi——离子迁移率(m2/( V·s));
Di——离子扩散系数(m2·s)。
对于方程(2-1)和(2-2),其边界包括电极线表面、极板表面以及荷电区进
出口,其中电极线表面电势与电荷空间密度已知,极板接地电势为零,其余采用
第二类边界条件,详细情况如表 2-1 所示。其中 Vw 为电极线电势,其值等于荷电
电压。qw 为放电极表面空间电荷密度,是关于电极线半径、线板间距和电极线表
面电势的函数,可以基于 Kaptzov 假设和 Peeks 公式进行计算[39]。

表 2-1 荷电区电场边界条件
Table 2-1 Boundary conditions of pre-charger
方程 放电极 接地极 其他
(2-1) Vw 0 ∂V/∂n=0
(2-2) qw ∂q/∂n=0 ∂q/∂n=0
收尘区电场与荷电区相反,其内不含电极线等曲率半径极小的结构,所施加
的收尘电压也较低,因此收尘区内不会产生电晕放电现象,收尘极板间只存在电
场强度而不存在空间电荷。忽略荷电区与收尘区之间的相互影响,则收尘区可视
为多组平板电容器,收尘极板之间电场强度的方向由正极板垂直指向接地极板(或
由接地极板垂直指向负极板),电场强度的大小相等满足匀强电场方程:
𝑈
𝐸2 = 𝑑 (2-3)
式中
- 12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E2 ——收尘区场强(V/m);
U ——收尘电压(V);
d——收尘极板间距(m)。

2.3.2 流场模型

高压静电催化耦合净化器内部的流场可划分为双区静电除尘器内的电流场和
多孔催化板内的多孔介质流场。荷电区内存在的大量空间电荷在强电场下会使气
体本身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因此双区静电除尘器内的流场被称为电流场。相关研
究表明湍流模型比层流模型更加贴合静电除尘器内气体的实际流动,故可用连续
性方程、Navier-Stokes 方程和雷诺应力标准湍流模型(standard k-ε turbulence model)
描述电流场的形态[40-42]。将双区静电除尘器内气体的流动看作不可压缩、黏性、
稳态的流动,则连续性方程和 Navier-Stokes 方程可表示如下[9, 32]:
𝛻⋅𝒖=0 (2-4)
𝜌𝑓 (𝒖 ⋅ 𝛻)𝒖 = −𝛻𝑝 + (𝜇 + 𝜇𝑡 )𝛻 2 𝒖 + 𝒇𝒆 (2-5)

式中
u ——流体速度(m/s);
ρf ——流体密度(kg/m3);
p——压强(Pa);
μ——层流黏性系数(kg/(m·s));
μt——湍流黏性系数(kg/(m·s));
fe——流体所受电场的体积力(N/m3),荷电区内该项计算如(2-6)所示,收
尘区内该项为零。
𝒇 𝒆 = 𝑬𝟏 𝑞 (2-6)
鉴于耦合净化器正常运行时流速较低,可将气体在多孔介质区内的流动视为
不可压缩稳态流动,采用 Brinkman 方程描述其流动过程[43],方程表示如下:
𝜌𝑓 𝜕𝒖 𝒖⋅𝒖 1 𝜇 𝜇 1
[
𝜀𝑝 𝜕𝑡
+ 𝛻 ( 𝜀 )] = − 𝜀 𝛻(𝜀𝑝 𝑝) + 𝜀 𝛻2𝒖 − 𝐾 𝒖 − 𝐶𝐹 𝜌𝑓 |𝒖|𝒖 (2-7)
𝑝 𝑝 𝑝 𝜌𝑓 √𝐾

式中
εp ——多孔介质孔隙率;
K——多孔介质渗透率(m2);
CF——无量纲阻力常数。
对于以上流场方程,其边界条件包括荷电区入口风速(Vin)、多孔介质区出口

- 13 -
第二章 耦合净化器的数值模拟

的指定压力(1atm)、荷电区和收尘区内的标准壁面函数、多孔介质区内的壁面无
滑移条件,以及收尘区与多孔介质区交界面处的速度压力连续条件。

2.3.3 颗粒荷电模型

颗粒的荷电量是影响静电除尘器内颗粒运动行为的重要因素。许多学者对颗
粒荷电行为进行研究,提出了不同类型的荷电模型[44-47]。Long 等[48]分析了多种颗
粒荷电模型对于模拟颗粒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荷电模型适用于不同工
况下除尘过程的数值模拟。为了兼顾计算的准确性和便捷性,选择综合考虑电场
荷电和与扩散荷电,并且荷电量随时间变化的颗粒荷电模型:
𝑞𝑝 = 𝑞𝑠𝑝𝑎𝑐𝑒 + 𝑞𝑑𝑖𝑓𝑓𝑢𝑠𝑖𝑜𝑛 (2-8)
式中
qp ——颗粒荷电量(C);
qspace——电场荷电量(C);
qdiffusioin——扩散荷电量(C)。
颗粒的电场荷电量与荷电区电场强度和颗粒粒径有关。当颗粒进入荷电区后,
电场荷电量迅速增长,并趋近饱和电场荷电量。达到上限后,颗粒的电场荷电量
会停止增长并保持不变。颗粒的电场荷电表示如下:
𝑡
𝑞𝑠𝑝𝑎𝑐𝑒 = 𝑞𝑠 ( ) (2-9)
𝑡+𝜏
𝜀𝑟 2̅
𝑞𝑝 = 𝑞𝑠 = 3 𝜀 𝜋𝜀0 𝑑𝑝 𝐸 (2-10)
𝑟 +2
4𝜀0
𝜏= (2-11)
𝑞̅𝜇𝑖

式中
qs ——饱和电场荷电量(C);
t——颗粒荷电时间(s);
τ——电场荷电时间常数(s);
εr——颗粒相对介电常数;
dp——颗粒直径(m);
𝐸̅ ——荷电区平均电场强度(V/m);
𝑞̅ ——荷电区平均空间电荷密度(C/m3)。
与电场荷电不同,颗粒的扩散荷电与电场强度无关,而由气体热运动的离子
速度和尘粒周围的空间电荷密度决定。并且颗粒的扩散荷电量没有上限,随颗粒
运动的进行而持续增长。颗粒的扩散荷电过程表示如下:

- 14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𝜋𝜀0 𝑑𝑝𝑘𝑏 𝑇 𝑡
𝑞𝑑𝑖𝑓𝑓𝑢𝑠𝑖𝑜𝑛 = 𝑙𝑛 (1 + ) (2-12)
𝑒 𝜏 𝑐
8𝜀0 kb 𝑇
𝜏𝑐 = 𝑑𝑝 𝑒𝑞̅𝑣̅
(2-13)

式中
τc——扩散荷电时间常数(s);
𝑣̅ ——离子均方根速度(500m/s)。

2.3.4 颗粒运动模型

在室内环境中,空气中的尘粒浓度较低,颗粒之间的碰撞概率极小,颗粒的
相互作用对运动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室内含尘气体的运动属于典型的稀疏
气固两相流。对于稀疏气固两相流的计算,一般将流体视为连续介质,而颗粒视
为离散体系,采用拉格朗日法描述。离散颗粒模型(DPM 模型)是计算中最常使
用的方法,应用该模型可以对每个颗粒的轨迹进行计算求解,从而获得丰富的颗
粒尺度信息。
在气固两相流中,颗粒与流体时时进行动量交换,流体中的颗粒受到的作用
力通常有:曳力、重力、浮力、Saffman 升力、热泳力等。此外,双区静电除尘器
内的颗粒还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据研究表明,对于流体密度远小于颗粒密度的
气固两相流而言,与颗粒自身惯性相比,浮力、Saffman 升力、热泳力等作用力的
数量级很小,静电除尘器内曳力和电场力是控制颗粒运动的主要作用力[49, 50]。且
由于本文采用二维模型,忽略颗粒自身重力,只考虑流体曳力和电场力对颗粒的
影响,双区静电除尘器内的颗粒受力方程如下所示:
𝑑𝒖𝒑 3𝜌𝑓 |𝒖−𝒖𝒑 |(𝒖−𝒖𝒑 ) 6𝑬𝑞𝑝
𝑑𝑡
= 𝐶𝐷
4𝜌𝑝 𝑑𝑝
+
𝜋𝜌𝑝 𝑑𝑝 3
(2-14)

式中
up ——颗粒运动速度(m/s);
ρp——颗粒密度(kg/m3);
E——颗粒所处位置场强(V/m);
CD——流体曳力系数,其值与颗粒雷诺数(𝑅𝑒𝑝 )有关。满足如下关系:
24
, 𝑅𝑒𝑝 < 0.1
𝑅𝑒𝑝
𝐶𝐷 = {22.73 0.0903 (2-15)
+ + 3.69, 0.1 < 𝑅𝑒𝑝 < 1
𝑅𝑒𝑝 𝑅𝑒𝑝 2
𝜌𝑓 |𝒖−𝒖𝒑 |𝑑𝑝
𝑅𝑒𝑝 =
𝜇
(2-16)

- 15 -
第二章 耦合净化器的数值模拟

2.3.5 臭氧传质模型

伴随静电除尘器运行而产生的臭氧是限制其在室内使用的重要因素,也是静
电催化耦合环节中的重要一环。虽然臭氧在电晕放电中的产生和催化剂表面的分
解是化学变化,难以通过计算流体力学的手段进行深入研究,但通过数值模拟了
解耦合净化器内部的臭氧浓度分布,同样有利于研究人员采取相应手段提高耦合
效率和加速臭氧分解。耦合净化器内臭氧的发生源位于荷电区的电极线表面,在
电晕形成后的空气电离过程中,臭氧会源源不断的产生,随气流经过收尘区,最
终达到多孔介质区与表面的催化剂接触。臭氧的传质过程是分子扩散与对流扩散
共同作用的结果,借助菲克定律和物质守恒原理可以导出臭氧在耦合净化器内的
扩散微分方程。忽略传质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认为臭氧在扩散时不发生自行
分解,则臭氧的稳态浓度分布如下:
𝛻 ⋅ (−𝐷𝛻𝑐) + 𝒖 ⋅ 𝛻𝑐 = 0 (2-17)

式中
c ——臭氧浓度(mol/ m3);
D——臭氧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m2/s)。
二元气体常压下的扩散系数可通过富勒公式简单估算。方程(2-17)的边界条
件包括电极线表面指定浓度的流入入口,以及多孔介质区出口截面的流出出口。

2.4 数值计算流程

对于 2.2 节中简化得到的几何模型和 2.3 节中构建的控制方程,通过计算流体


力学获得各物理场的数值解是最成熟可行的方式。但与其他数值模拟研究不同,
本文涉及电场、流场、传质和两相流等领域,求解对象的几何模型简单但控制方
程复杂,且控制方程相互之间存在耦合关系,不能拆解成单独的物理场逐一进行
分析,需要进行多场耦合计算,才能使模拟结果反映真实情况。对此,COMSOL
Multiphysics 是一款专业的有限元分析软件,擅长多物理场的耦合计算,因此本文
选用其作为求解工具。
为了使多场耦合数值计算的结果收敛,需要制定合理的数值求解流程。分析
控制方程之间的耦合关系,制定计算流程如下。首先计算电晕电场,求解含有荷
电区电场强度和空间电荷密度两个独立变量的泊松方程和电流连续性方程。设定
边界条件并赋予变量初值后开始迭代计算,计算收敛后获得荷电区内的电场强度
和空间电荷密度。随后计算流场,加载电场数据以计算荷电区内流体所受的电场
- 16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体积力,设定多孔介质区孔隙率等物性参数,设置边界条件并迭代计算,收敛后
获得耦合净化器内部各处气流速度。然后计算颗粒轨迹,设定一定数量的颗粒在
荷电区入口释放,初始速度与入口风速相同。随着颗粒在荷电区内行进,每一个
时间步长内读取颗粒所在位置的电场数据,经荷电模型计算后更新颗粒的荷电量。
当颗粒进入收尘区后,则保持颗粒荷电量不变。计算颗粒在双区静电除尘器内受
流体曳力和电场力影响下的运动轨迹,直至颗粒被荷电区和收尘区的接地极板捕
获或从收尘区出口逃逸。最后计算臭氧分布,设定电极线表面有一定浓度的臭氧
稳定流出,该浓度可通过荷电区单位时间内的臭氧发生率折算获得。读取耦合净
化器内各处的气体流速并迭代计算,计算收敛后可获得耦合净化器内各处臭氧浓
度。
采用 Delaunay 三角形剖分法对几何模型划分非结构化网格,对电极线和直角
附近的网格进行加密处理。为验证网格无关性,网格单元数依次选取 13261、20628
和 69874,模拟不同粒径颗粒的除尘过程,发现网格数为 69874 时的网格无关性
最好,除尘效率的相对误差不超过 2%,因此选择该单元网格数进行计算,以确保
计算结果的精度。几何模型的网格划分如图 2-3 所示。

图 2-3 数值计算网格划分
Fig.2-3 Computational mesh for CFD calculation

2.5 数值模拟结果

2.5.1 电晕电场

作为研究静电催化耦合净化过程的基础,荷电区内部的电场分布是分析离子
风成因和形态的重要凭据,也是解释电流场内带电颗粒运动行为的关键。然而在
以往的文献中,少有针对荷电区内部电场强度和空间电荷密度分布形态的研究。
这一方面是因为在荷电区的狭窄空间内缺乏精确的实验观测手段,另一方面则是
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一个个孤立数据点也很难反映电场的全貌。而本文所采用的
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使荷电区内部电场强度和空间电荷密度分布情
况可以被清晰完整地呈现。

- 17 -
第二章 耦合净化器的数值模拟

a) 电场强度 b) 空间电荷密度
a) Electric field intensity b) Space charge density
图 2-4 电晕电场分布
Fig.2-4 Corona electric field distribution

如图 2-4 所示为加载+10KV 荷电电压时,荷电区内部电场强度和空间电荷密


度分布。由图可知,电场强度较高的区域整体呈沙漏状,最大处位于电极线附近,
远高于荷电区其他位置。由于电极线曲率半径极小,周围环绕的电势等势线相对
密集,其附近场强也较大。这同时映证了电晕的产生机理,说明电场强度极大的
电极线表面是“离子雪崩”的源头。而电极线半径越小,周围等势线越密集,电极
线表面的场强就越大,电晕也越容易产生。除了电极线附近,电场强度较大的区
域还有荷电区极板中心内侧,越靠近极板表面场强越高。而荷电区内的空间电荷
密度以电极线为中心呈椭圆状分布,最大值在电极线表面,向四周扩展的过程中
逐渐减小,且越靠近电极线,空间电荷密度的变化梯度越大。
500 100
(a) (b)
Space charge density (μC/m )
Electric field intensity (KV/m)

400 80

300 60

200 40

100 20

0 0
0 20 40 60 80 100 0 20 40 60 80 100
Position (mm) Position (mm)

a) 电场强度 b) 空间电荷密度
a) Electric field intensity b) Space charge density
图 2-5 极板表面电场
Fig.2-5 Electric field on the surface of grounded plate

如图 2-5 所示为荷电区极板表面电场强度和空间电荷密度分布。由图可知,
场强和电荷密度在荷电区极板中心最高,沿两侧方向逐渐减小。二者不同之处在
于,电场强度下降趋势较慢,进出口边界仍存在较高场强,其值约为峰值的四分
- 18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之一。而空间电荷密度沿两侧方向迅速下降,至进出口边界处,电荷密度已与峰
值相差近两个数量级,说明起源于电极线表面的“离子雪崩”影响有限,所产生
的空间电荷不会超出荷电区本身的范围,进出口以外区域的电荷密度可忽略不计。

2.5.2 气流流动

离子风,又称电风,是因电晕放电产生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迁移而引起的流
动,其形成的流场也被称为电流场。由于和入口的主流相对,所以也叫二次流。
很多学者对离子风的形态和影响进行了阐释,认为其增强了静电除尘器内的湍流,
并对流体中带电颗粒的运动产生作用,从而影响整体除尘效率[51-53]。由于耦合净
化器中包含双区静电除尘器,其内部流场也会存在离子风效应,以下将结合数值
模拟结果,研究耦合净化器内部的电流场分布。设定荷电电压为+10KV,分别模
拟入口风速为 0.5m/s、1m/s 和 2m/s 时耦合净化器内部的气体流动情况。

图 2-6 不同入口风速下的流场分布
Fig.2-6 Airflow distribution at different inlet wind speeds

如图 2-6 所示为不同入口风速下流场的速度分布云图。由图 2-6(a)可知,由于


荷电区内的离子风效应,即使入口截面风速均一,耦合净化器内部的流场也并不
均匀。荷电区内,由于存在强电场和大量与电极线电性相同的空间电荷,电极线
上游的流体在水平轴受到与来流方向相反的电场力,而在电极线下游,受力方向
则与来流相同。在竖直轴上,流体始终受到自电极线出发,沿电场线指向极板的

- 19 -
第二章 耦合净化器的数值模拟

作用力。又因流体不可压缩,电极线上游的流体在电场力作用下被迫偏离极板转
向电极线,从而在荷电区中心形成高速气流;而在电极线下游,电场力又迫使流
体加速趋向极板,从而在荷电区极板中心形成弧形低速区,以及在电极线下游形
成三角形低速区。相较而言,收尘区只存在电场而不存在空间电荷,区域内流体
不受电场影响,其流场形态主要由上游决定。由图 2-6 可知,电极线下游三角形
低速区继续向后延伸,在收尘区中央极板两侧形成狭长的带状低速区,而两侧收
尘极板表面流速相对较高。多孔介质区由于其自身阻力特性,流速分布比较均匀,
其内部致密的空隙结构起到了气体整流器的作用,只有紧靠中央收尘极板下游位
置形成了小范围的低速区域。
对比图 2-6(a)(b)(c)可以发现,双区静电除尘器内部流场对入口风速的变化非
常敏感。随着入口风速的增加,流场迅速变均匀,电极线周围的高流速区域和荷
电区极板中心的弧形低速区逐渐消失,收尘区中央极板两侧的带状低速区也逐渐
变窄。而对于多孔介质区而言,其内部低速区域的范围会随入口风速的增加而扩
大,流场的均匀程度逐渐降低。由此可见,双区静电除尘器和多孔介质的流场均
匀性随入口风速增加而变化趋势相反,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造成二者流场不均
匀的原因不同。多孔介质区内部低速区的成因是上游收尘区中央极板的阻挡,来
流速度越大,低速区域影响的范围就越深入。而导致双区静电除尘器内部流场不
均匀的原因则是离子风效应,不同区域的流速差异也是其作用的结果。尤其当入
口风速较低时,离子风相对入口主流较大,其效应被突出体现,荷电区和收尘区
各处流速差异明显。而当入口风速增加,入口主流被加强,主流对流场的影响远
超离子风,此时内部流场主要体现入口主流的形态,各处流速分布变均匀。根据
Leonard[51]的理论,荷电区内离子风对流体的影响可用一个无量纲数 NEHD 来衡量:
𝑖
𝑁𝐸𝐻𝐷 = 𝜇 𝜌 2 (2-18)
𝑖 𝑓 𝑉𝑖𝑛

式中
i ——单位长度电极线的放电电流(A/ m);
Vin ——入口风速(m/ s)。
无量纲数𝑁𝐸𝐻𝐷 代表了电晕电场中电场力对流体的体积力与流体自身的惯性
力之比,即离子风与入口主流的相对影响,𝑁𝐸𝐻𝐷 的值越大,电场力对流体的影响
越显著,静电除尘器内各处流速差异也越大。由公式可知,各物理量中入口风速
对无量纲数影响最大,𝑁𝐸𝐻𝐷 的值与入口风速的平方成反比, 表明增加入口风速会
快速降低电场力对流体的影响,使得各处的流速差异迅速消失,这也是双区静电
除尘器内的流场形态对入口风速非常敏感的原因。

- 20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5.3 颗粒荷电

在获得电场和流场分布的基础上,继续研究耦合净化器内部的除尘过程。静
电除尘的实质是颗粒在电场和流场作用下的荷电和运动,而荷电量会直接影响颗
粒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也决定了颗粒是否会被收尘极板捕获,因此有必要对颗
粒荷电过程进行研究。设定入口风速为 0.5m/s,荷电电压为+10KV,在荷电区入
口中心释放不同粒径的颗粒,初始速度与入口风速相同,观察它们的荷电过程,
导出相关数据并绘图。
500 80
(a) (b) 72.46 Space charging

Proportion of two charging ways (%)


70 Diffusion charging
Final charge of the particle (e)

400 60.37 60.79


60
0.4μm
0.75μm 50
300
2μm
40 39.63 39.21
200
30 27.54

20
100
10
0 0
0.00 0.05 0.10 0.15 0.20 0.4μm 0.75μm 2μm
Time (s)

a) 荷电量随时间变化 b) 不同荷电方式占比
a) Particle charge with time b) Proportion of different charging ways
图 2-7 颗粒荷电特性
Fig.2-7 Charg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如图 2-7(a)所示为不同粒径颗粒的荷电特性曲线。由图可知,各粒径颗粒的荷
电量在开始运动后的短时间内快速增长,随后持续稳定增加。截至荷电过程结束,
颗粒的最终荷电量随粒径的减小而减小。结合荷电模型分析,荷电特性曲线的两
个增长阶段反映了电场荷电和扩散荷电不同的作用机理。电场荷电速率很快,达
到饱和电场荷电量后停止增长,其效果体现在初期荷电量的快速增加。而扩散荷
电速率较慢,却永不饱和,其效果体现在后续荷电量随时间的持续增长。虽然两
种方式在荷电速率上相差较大,但并不意味着颗粒的电场荷电量一定大于扩散荷
电量。因为电场荷电量的上限与颗粒粒径的平方成正比。对于粒径很小的超细颗
粒物而言,电场荷电量的上限较低,反而是随时间稳定增长,与粒径成正比的扩
散荷电会成为颗粒的主要荷电方式。如图 2-7(b)所示为两种荷电方式在各粒径颗
粒最终荷电量中的占比。由图可知,电场荷电是 2μm 颗粒主要荷电方式,扩散荷
电是 0.4μm 和 0.75μm 颗粒主要荷电方式,颗粒粒径越大,电场荷电所占比重越大,
颗粒粒径越小,扩散荷电所占比重约大。

- 21 -
第二章 耦合净化器的数值模拟

根据以上分析,对于不同粒径大小的颗粒可以提出不同的荷电优化方式。对
于微米级以上的颗粒,电场荷电在最终荷电量中占比最大,而增加荷电区平均电
场强度可以有效提高电场荷电量的上限,因此可以通过提高荷电电压的方式有效
增加大粒径颗粒的最终荷电量。而对于亚微米颗粒,扩散荷电是主要荷电方式,
应尽量延长颗粒在荷电区内的停留时间,充分发挥扩散荷电效应,从而使颗粒总
荷电量随时间稳定增加。

2.5.4 颗粒轨迹

为探究颗粒在荷电区和收尘区内的运动特点,设定荷电电压为+10KV,收尘
电压为+5KV,分别改变入口风速及颗粒粒径,模拟耦合净化器中的双区静电除尘
过程。

图 2-8 不同粒径颗粒轨迹
Fig.2-8 Tracks of different sized particles

如图 2-8 所示为入口风速为 0.5m/s 时不同粒径颗粒的运动轨迹。由图可知,


双区静电除尘器的荷电区和收尘区均有除尘效果,且颗粒去除效率随粒径的减小
而降低。按照颗粒轨迹特点,双区静电除尘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荷电区内颗粒向
极板的趋近过程受流体曳力和电场力共同影响,中央颗粒跟随高速气流加速向下
游前进,而靠近两侧极板的颗粒则在合力作用下趋近极板,部分颗粒被荷电区极
板捕获。收尘区内颗粒向极板的趋近过程主要受电场力控制,颗粒进入收尘区后
荷电量保持不变,所受电场力恒定并垂直指向极板。收尘区内颗粒轨迹近似直线,
颗粒粒径越大,轨迹倾角越大,被收尘极板捕获的颗粒就越多。

- 22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 2-9 不同风速下颗粒轨迹
Fig.2-9 Particle tracks at different inlet wind speeds

如图 2-9 所示为不同入口风速下 2μm 颗粒的运动轨迹。结合 2.5.2 节中所述,


可确定入口风速对颗粒运动轨迹存在三方面的影响。其一是入口风速增加会造成
颗粒荷电时间减少,进而削弱颗粒在收尘区内所受到的电场力。其二是入口风速
增加使得颗粒在除尘器内的停留时间变短,电场力作用时间减少,从而缩短了颗
粒向极板的趋近距离。该影响主要体现在当入口风速的增加,收尘区内颗粒轨迹
倾角减小,更少的颗粒被收尘极板捕获。其三是入口风速增加会引起流场形态的
变化,进而影响颗粒的运动轨迹,该影响主要发生在流场形态受入口风速影响较
大的荷电区。举例说明,当入口风速为 0.5m/s 时,图 2-6(a)的荷电区极板中心存
在低速区域,颗粒经过此区域时前进速度放缓,电场力对颗粒物的捕集效果增加。
体现在颗粒轨迹上则如图 2-9(a)所示,此区域内的颗粒轨迹呈曲线,极板捕获颗粒
的数量较其他区域更多。而随着入口风速的增加, 荷电区内部流场由不均匀向均
匀转变,存在流速差异的区域消失,颗粒轨迹越来越平直,极板上颗粒的落点分
布更均匀。因此在研究颗粒物去除率与入口风速的关系时,除了考虑入口风速对
颗粒前进速度或荷电时间的影响,还应结合不同入口风速下静电除尘器内的流场
形态,具体分析不同流场形态给颗粒运动轨迹带来的变化。

2.5.5 臭氧分布

臭氧在静电催化耦合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关键,因为它既能够增强多孔催
化板表面的催化剂去除 VOCs 的效果,但同时本身也是一种空气污染物,需要被

- 23 -
第二章 耦合净化器的数值模拟

催化剂完全分解,以免室内臭氧浓度超标。因此,耦合净化器内的臭氧浓度分布
是研究中非常关心的问题。线板式静电除尘器中电极线表面的电晕是臭氧产生的
源头,设定臭氧从电极线表面流入,自多孔介质区出口流出,通过实验获得相同
尺寸线板式荷电区的臭氧发生率后,将其换算为稳态时电极线表面的臭氧浓度,
带入相关物性参数开始计算,最后导出数据并绘图。

图 2-10 不同风速下臭氧浓度分布
Fig.2-10 Ozon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at different inlet wind speeds

如图 2-10 所示为荷电电压为+10KV 时,不同入口风速下的臭氧浓度分布。由


图可知,耦合净化器产生的臭氧集中分布在正对电极线的下游,形成了位于中心
的高浓度区域。而随着气流向下游的行进,浓度差的存在使得臭氧向两侧扩散,
下游高浓度区域逐渐变宽,区域中的臭氧浓度逐渐下降。当入口风速增加时,耦
合净化器内部臭氧浓度分布的整体形态保持不变,浓度最高的区域仍集中在中央
10mm 范围内,但臭氧的平均浓度随入口风速的增加而减小。
造成耦合净化器中心区域臭氧浓度较高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作为臭氧发生源
的电极线位于荷电区正中央。且耦合净化器内的气体流速较大,浓度差驱动的分
子扩散与对流扩散相比影响较小。因此电极线周围产生的臭氧更易跟随气流向下
游行进,而不是向两侧极板扩散。其二是电场影响下的流场形态会导致臭氧在中
心区域的汇集。对比图 2-6 可知,电极线下游中心区域的流速低于极板两侧,而
根据对流扩散原理,流速越小的位置臭氧浓度越高,因此耦合净化器内臭氧浓度

- 24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分布呈现中心高,两侧低的特点。
数值模拟结果所揭示的臭氧分布形态对耦合净化器的改进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由上述分析可知,无论入口风速如何增加,多孔介质中心区域的臭氧浓度始终高
于其他位置。因此,在催化剂的负载过程中,可适当调整多孔催化板各位置的催
化剂负载量,将更多催化剂集中于正对电极线的下游,以最大程度发挥臭氧辅助
催化去除 VOCs 的效果,并降低室内臭氧浓度的累积。

2.6 本章小结

本章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静电催化耦合净化器中的电晕电场、气流流
动、颗粒荷电、颗粒运动和臭氧传质等物理过程。首先对耦合净化器的复杂结构
进行了简化,构建了满足数值模拟需要的二维几何模型。其次使用微分方程对电
场、流场和臭氧传质进行了数学表达,采用综合考虑电场荷电和扩散荷电的颗粒
荷电模型,构建了颗粒在流体曳力和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方程。最后对二维几何
模型进行了网格划分并验证网格无关性,制定了合理的多物理场耦合的计算流程,
从而得到了数值模拟结果,相关结论如下:
(1)线板式荷电区内部的高电场强度区域呈漏斗形,电极线附近场强最大,
其次为极板中心内侧。而空间电荷密度则以电极线为中心呈椭圆状分布,电极线
表面密度最高,向外扩展时逐渐减小,进出口边界以外的空间电荷密度可忽略不
计。
(2)电晕电场对气流的作用会导致耦合净化器内各位置出现流速差异。具体
表现为电极线周围流速升高,荷电区极板中心流速降低,电极线下游出现带状低
速区域。但随着入口风速的增加,离子风效应迅速减弱,流场恢复均匀。
(3)电场荷电作用体现在在运动初期颗粒荷电量的快速增加,而扩散荷电的
作用使体现在运动过程中颗粒荷电量的持续增长。颗粒粒径越大,电场荷电量占
比越大。颗粒粒径越小,扩散荷电量占比越大。
(4)双区静电除尘器的荷电区和收尘区均有除尘效果。荷电区内颗粒在流体
曳力和电场力共同作用下趋近极板,而在收尘区内颗粒向极板的趋近过程则由电
场力主导。并且随着颗粒粒径的减小和入口风速的增加,双区静电除尘器的除尘
效率明显降低。
(5)入口风速的改变不仅会影响颗粒在静电除尘器内的前进速度和荷电时间,
其引起的流场形态的改变也会作用于颗粒轨迹。
(6)耦合净化器中的臭氧集中分布于正对电极线下游的中心区域,且分布形

- 25 -
第二章 耦合净化器的数值模拟

态不随入口风速的增加而变化。因此调整多孔催化板各位置催化剂的负载量,将
更多催化剂集中在正对电极线的下游,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耦合净化效果。

- 26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实验验证与现象讨论

3.1 引言

上一章通过构建静电催化耦合系统的数值模型,探究了其内部电晕放电、流
体流动、颗粒荷电及颗粒运动的物理过程,使静电除尘器内离子风的形态和颗粒
的荷电过程得以直观呈现,体现了数值模拟在研究中的优势。然而,数值模拟的
根本是对实际物理情况的反映,其数值结果必须以贴近实际为准则,任何数值模
型都应通过实验数据的验证,以保证在其基础上进行的研究是真实可信的。
在相关领域内,常用的数值模拟验证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在所构建的模型中
代入前人文献的实验条件,对比数值模型的模拟值与文献中的实验值以完成验证。
其二是研究者搭建与数值模型匹配的实验装置,同时调整二者进行对照研究。相
对而言,前者可验证的工况有限,削弱了说服力,而后者不仅可以验证数值模型,
还能观察实际现象,两者并行更利于研究的推进。因此静电催化耦合实验台架的
搭建非常必要。并且,与一般的性能测试台架不同,本文搭建实验台架的目的是
验证与研究,使用的实验装置必须具有典型性,才能使研究结论适用范围更广。
所以本文的主要实验装置没有直接使用商业成品,而是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以满
足科研需求。

3.2 实验台架设计

实验台架包含双区静电除尘器、多孔催化板及其他组件,其入口风速可调,
特定截面风速和颗粒物浓度可测。实验台架主体如图 3-1 所示,实验系统由颗粒
发生模块、风速调节模块、静电催化模块和实验风道四部分组成。颗粒发生模块
包括一个半密闭腔体、一个混合风扇、一个可调离心风机及相应的导流装置。实
验时将香烟或线香等发烟源置于腔体内燃烧,产生的颗粒在风扇吹扫下与空气混
合均匀,形成的含尘气流被风机抽送经导流装置稳定输出。腔体出口处通过控制
离心风机改变出口风速,可以调节发生含尘气流的颗粒物浓度。风速调节模块包
括一个变压器、一个离心风机和一个圆转方接头,实验中通过变压器调节离心风
机的功率以控制入口风速,而转接头内放置了多孔材料作为气体整流器,以保证
风机输出气流的平稳。静电催化模块包括一个高压直流电源、一个荷电区、一个
收尘区和一个多孔介质区。荷电区和收尘区共同组成了静电催化耦合净化器中的
双区静电除尘器,多孔介质区代表了后置于双区静电除尘器的多孔催化板。高压

- 27 -
第三章 实验验证与现象讨论

电源通过绝缘导线分别连接荷电区和收尘区,二者供给电压独立可调。实验风道
通体由透明亚克力板制成,顶盖可拆卸,长 1.2m,内截面 202mm*230mm。静电
催化实验台架系统侧视图如图 3-2 所示,荷电区、收尘区和多孔介质区前后均设
有测量孔,按照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依次编号Ⅰ、Ⅱ、Ⅲ、Ⅳ,位于风道两侧中心
高度,可测量各装置前后截面的风速和颗粒浓度。

图 3-1 静电催化耦合实验台架实拍
Fig.3-1 Picture of the coupling experiment system

图 3-2 实验台架侧视图
Fig.3-2 Side view of the coupling experiment system

3.3 实验装置设计

实验装置的设计主要包括线板式荷电区、收尘区和多孔介质区的设计。线板
式荷电区的构造非常简单,平行等距的接地极板将荷电区分隔为多个荷电单元,
每个单元中央有一根张紧的电极线与接地极板平行,连接至直流高压电源。线板
式荷电区的结构设计有两个关键。其一是电极线与接地极板的绝缘支撑结构。荷
电区的骨架需要在支撑电极线和接地极板的同时保证两者之间的绝缘。其二是电

- 28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极线的张紧装置。线板式的荷电效果对电极线的弯曲非常敏感。一旦电极线松弛,
线板式荷电区迅速失效。且多数电极线的材料是很细的钨丝,自然状态下易卷曲,
需要较大的张紧作用力使其绷直。
出于制造成本的考量,商用线板式荷电区一般为分体式结构,接地极板与金
属外壳固定,电极线连接弹簧张紧后悬挂于上下金属梁,金属外壳与金属梁通过
陶瓷端子固定并绝缘。虽然这样的布置简洁有效,但为了防止接地极板与金属梁
之间的异常放电,极板上下边缘的形状往往不规则,造成荷电单元之间的分隔不
彻底,荷电单元之间相互干扰,不适合研究荷电区内的离子风现象。而研究人员
以往的做法是,抛弃影响流场的骨架支撑结构,仅使用两块接地极板和一根电极
线组成一个荷电单元,中央的电极线通过悬挂重物的铅锤法张紧。这虽然避免了
额外结构对流场研究的干扰,但问题同样存在。铅锤法所需实验空间较大,电极
线易受外界因素而摆动,平板内边界层效应也容易掩盖离子风影响。

a) 荷电区 b) 收尘区
a) Pre-charger b) Collection stage
图 3-3 荷电区与收尘区实拍
Fig.3-3 Pictures of pre-charger and collection stage

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新的线板式荷电区如图 3-3(a)所示。荷电区内截面
200mm*200mm,长 100mm,被五块竖直平行铝合金板等分为四个荷电单元,极
板通过螺丝与上下水平亚克力板固定并提供支撑。每个荷电单元上下亚克力板中
央开有孔洞,孔内塞有打螺纹孔的电木衬套,衬套内旋入手拧螺丝,电极线两端
连接金属挂钩后分别悬挂在手拧螺丝金属杆上。顶部所有手拧螺丝经绝缘导线连
接至高压直流电源,所有极板也通过导线连接并接地。该装置优点在于四个荷电
单元内部无多余结构阻挡,相互之间被极板完整分隔,流场互不影响。因此该装

- 29 -
第三章 实验验证与现象讨论

置中间高度横截面非常接近理想的线板式荷电区二维模型,如图 3-4 所示。并且,


通过底部手拧螺丝的旋入和旋出,可以精准调节电极线的张紧程度,解决了铅锤
法电极线摆动问题,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收尘区的原理结构简单,由多组平行极板构成,带电极板与接地极板被交替
放置以使极板间形成均匀电场。其实验装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荷电区类似。商
用收尘区采用极板打孔穿入金属杆的方式提供支撑强度,破坏了单个收尘单元的
完整结构,影响流场的测量研究。而文献中关于双区静电除尘器的相关研究较少,
更极少涉及其内部流场,因而收尘区的实验装置设计暂无参考资料。为解决上述
问题,设计新的收尘区实验装置如图 3-3(b)所示。收尘区与荷电区尺寸相同,内截
面 200mm*200mm,长 100mm,被九块平行竖直铝合金极板分隔为八个相同的收
尘单元,极板通过螺丝固定在亚克力板上。同样地,每个收尘单元之间流场互不
影响,中间高度横截面接近理想的二维模型,尺寸参数如图 3-4(b)所示。所有的金
属极板分为两组,每一组通过导线间隔相连,一组接高压直流电源,一组接地。

图 3-4 荷电区与收尘区尺寸
Fig.3-4 Geometric sizes of pre-charger and collection stage

静电催化耦合净化器的催化剂载体多数为蜂窝陶瓷板,其疏松的多孔结构可
以有效增大催化剂负载面积并提升净化效果。因此实验中选用孔隙率为 0.7、厚
20mm 的堇青石蜂窝陶瓷板以代表耦合净化器中的多孔介质,将四块面积为
100mm*100mm 的小陶瓷板拼接,使其面积与荷电区、收尘区内截面相同,四周包
裹缓冲材料后竖直放置于收尘区的下游。

- 30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4 实验方案与实验仪器

基于上述实验台架,可以测量静电催化耦合净化器内部不同位置的风速和颗
粒物浓度,以验证第二章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并探究实验现象。
流场的验证与探究实验流程如下。设定荷电电压为+10KV,收尘电压为+5KV,
调节离心风机功率,使气流以 0.5m/s,1m/s 和 2m/s 的风速到达荷电区入口并依次
通过荷电区、收尘区和多孔介质区。将荷电区、收尘区和多孔介质区沿空气流向
划分为四个相同的单元,每个单元含一个荷电单元、两个收尘单元和等宽的多孔
介质如图 3-5 所示。风道两侧各有对应的Ⅰ、Ⅱ、Ⅲ、Ⅳ四个采样孔,代表荷电区
入口、荷电区出口、收尘区出口和多孔介质区出口四个截面。采样口位于实验风
道中心高度,此高度的荷电区和收尘区横截面最接近理想的二维模型。使用 TSI
的 DCFM8901 型热线风速仪穿过各采样孔测量截面风速分布,在各采样孔依次测
量每个单元 0mm、10mm、20mm、25mm、30mm、40mm、50mm 处的风速,四个
单元相同位置风速取均值后作为该位置风速的实测值并记录。随后在数值模型中
设定相关几何参数,代入入口风速及边界条件,计算后导出各截面风速分布模拟
值并绘图比较。

图 3-5 测量点布置示意图
Fig.3-5 Schematic diagram of measuring point position

颗粒物去除效率的验证与探究实验流程如下。在颗粒发生模块的腔体内点燃
三根香烟,使其向实验风道风机入口稳定输送含尘气流。设定荷电电压为+10KV,
收尘电压为+5KV,调节离心风机功率,使含尘气流以 0.5m/s,1m/s 和 2m/s 的风
速依次通过荷电区和收尘区。使用苏州自动化仪器仪表研究所的 CSJ-D 型激光尘
埃粒子计数器通过采样孔Ⅰ、Ⅱ、Ⅲ测量截面中心各粒径段的颗粒物浓度。计算荷
电区和收尘区的颗粒物进出口浓度差,以此作为不同风速下颗粒物去除效率的实
测值。在数值模拟中,代入入口风速、荷电电压和收尘电压等条件,设定颗粒物

- 31 -
第三章 实验验证与现象讨论

基于入口网格释放,颗粒物密度为 2200kg/m3,采用所测粒径段的平均直径作为颗
粒直径,统计落在荷电区和收尘区极板上的颗粒数量以计算颗粒去除率的模拟值,
绘制颗粒物去除率实测值和模拟值对比图。
臭氧分布的验证流程与流场类似,设定荷电电压为+10KV,收尘电压为+5KV,
调整风机功率使气流以 0.5m/s 的入口风速依次通过荷电区、收尘区和多孔介质区,
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使实验系统内臭氧浓度分布稳定。在实验风道中心高度从采样
孔Ⅲ(收尘区出口)使用 Thermo 公司的 UV-100 型臭氧检测仪测量每个单元 0mm、
10mm、20mm、25mm、30mm、40mm、50mm 处的臭氧浓度,四个单元相同位置
取均值后作为该位置臭氧浓度的实测值。与测量风速不同,系统内臭氧浓度分布
易受环境扰动,因此测量时采用 10min 内的时均浓度作为此处数据,以屏蔽臭氧
浓度波动带来的影响。随后将荷电区移至密闭的三立方舱,加载相同电压并测量
其平均臭氧发生率。数值模拟时将此数据代入并作为电极线周围的臭氧产生率,
添加其余边界条件以计算净化器内的臭氧浓度分布。计算收敛后导出多孔介质出
口截面的臭氧浓度作为模拟值,与实验测量值比较并绘图。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3.5.1 截面风速

对于静电除尘器而言,入口风速越均匀,除尘效率越高,内部电流场也越具
有代表性。因此在过去研究中,研究人员对静电除尘器数值模型的入口速度常赋
予一个定值,在实验中也尽量使入口风速均一,本文同样遵循这一原则。
2.25
2.00
1.75 0.5m/s
1m/s
1.50
Wind speed (m/s)

2m/s
1.25
1.00
0.75
0.50
0.25
0.0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Position (mm)
图 3-6 入口风速实测
Fig.3-6 Measured value of inlet wind speeds

图 3-6 为设定入口风速为 0.5m/s,1m/s 和 2m/s 时采样口Ⅰ处(荷电区前)的

- 32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实测风速。由图可知,荷电区入口风速非常均匀,与设定值相差很小,非常接近
数值模拟中入口风速均一的边界条件,这也是验证数值模型的基础。并且可以注
意到,荷电区入口近壁面两侧风速略低于中心风速,这是由于风道内流场边界层
效应导致的,入口风速越高,速度差异越显著,在荷电区入口前使用气体整流装
置可以有效缓解此问题。
0.6 1.2
(a) (b)
0.5 1.0

Wind speed (m/s)


Simulated value
Wind speed (m/s)

0.4 0.8 Simulated value


Measured value Measured value
0.3 0.6

0.2 0.4

0.1 0.2

0.0 0.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Position (mm) Position (mm)
2.4
(c)

2.0

Simulated value
Wind speed (m/s)

1.6
Measured value
1.2

0.8

0.4

0.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Position (mm)

图 3-7 采样孔Ⅱ风速实测值与模拟值
Fig.3-7 Measured and simulated values of wind speed at section Ⅱ

如图 3-7(a)(b)(c)所示分别为入口风速 0.5m/s,1m/s 和 2m/s 时采样孔Ⅱ处(荷


电区后)的实测风速与模拟风速对比。由于荷电区内离子风的存在,这一截面是
验证数值模型流场的最佳位置。如上所述,荷电区内离子风的存在使流场分布如
图 2-6 所示,电极线下游形成低速区,荷电区出口截面中心风速远低于近壁面两
侧,采样孔Ⅱ截面中心存在一个较低风速值。因此实验中能否观察到这一现象是
验证数值模型的关键。而通过图 3-7(a)(b)(c)中风速实测值可以看出,实验时荷电
区出口风速不仅呈现近壁面风速高,中心位置风速低的特点,而且实测值与模拟
值非常相近,说明荷电区内离子风真实存在,证明第二章所构建的数值模型可以

- 33 -
第三章 实验验证与现象讨论

准确反映静电除尘器内的实际流场。验证数值模型后,继续探究实验现象,可以
发现荷电区出口截面中心与近壁面两侧的风速差异随入口风速的增加而减小,说
明增加入口风速会使流场逐渐变均匀,也映证了第二章中离子风作用随入口风速
的增加而迅速减小的论述。
0.6 1.2
(a) (b)

0.5 1.0

Simulated value
Wind speed (m/s)

0.4 0.8 Simulated value

Wind speed (m/s)


Measured value Measured value
0.3 0.6

0.2 0.4

0.1 0.2

0.0 0.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Position (mm) Position (mm)
2.4
(c)

2.0

Simulated value
Wind speed (m/s)

1.6
Measured value
1.2

0.8

0.4

0.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Position (mm)

图 3-8 采样孔Ⅲ风速实测值与模拟值
Fig.3-8 Measured and simulated values of wind speed at section Ⅲ

如图 3-8(a)(b)(c)所示分别为入口风速 0.5m/s,1m/s 和 2m/s 时采样孔Ⅲ处(收


尘区后)的实测风速与模拟风速对比,由图可知,此截面风速的实测值与模拟值
也非常接近,进一步证明了流场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分析风速分布可以发现,此
截面中心位置存在一个的狭窄的低风速区域,且它的变化趋势与采样孔Ⅱ(荷电区
后)截面相反,入口风速越大,该位置与附近风速差异也越大。这是因为该位置
的低速区域并非因离子风产生,而是气流经过上游的 1mm 厚的收尘极板在其下游
形成了低速尾流,来流速度越快,尾流越狭长,该位置风速越低。
与此同时,由于一个荷电单元对应两个收尘单元,收尘区通道宽度是荷电区
的一半,内壁面带来的边界层效应也越发凸显。该现象在图 3-8 中同样有所体现,

- 34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随入口风速的增加, 0mm-25mm 和 25mm-50mm 这两个收尘通道内风速分布曲线


从水平直线向抛物线转变,收尘通道内中心风速与壁面风速差异变大,收尘区内
流场的均匀程度变低。综上所述,虽然采样孔Ⅲ(收尘区后)与采样孔Ⅱ处(荷电
区后)截面风速分布类似,但二者形成的原因不同,因此当入口风速增加时,荷
电区和收尘区流场均匀程度的变化趋势完全相反。
0.6 1.2
(a) (b)

0.5 1.0

0.8 Simulated value

Wind speed (m/s)


Simulated value
Wind speed (m/s)

0.4
Measured value Measured value
0.3 0.6

0.2 0.4

0.1 0.2

0.0 0.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Position (mm) Position (mm)
2.4
(c)

2.0

Simulated value
Wind speed (m/s)

1.6
Measured value
1.2

0.8

0.4

0.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Position (mm)

图 3-9 采样孔Ⅳ风速实测值与模拟值
Fig.3-9 Measured and simulated values of wind speed at section Ⅳ

如图 3-9(a)(b)(c)所示分别为入口风速 0.5m/s,1m/s 和 2m/s 时采样孔Ⅳ(多孔


介质后)截面风速的实测值与模拟值对比,由图可知,该截面风速分布均匀,模
拟值与实测值非常吻合。多孔介质的致密孔道强化了内部气体流动过程中与壁面
接触,这一方面增加了污染空气与壁面负载催化剂的接触几率,有利于 VOCs 的
去除,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气体的流动阻力,使带动空气流动的风机需要消耗更多
能源。多孔介质区对流场的影响非常直观,体现在收尘区出口不均匀的气流通过
多孔介质后会变均匀。对比图 3-8 可知,原本存在于采样孔Ⅲ处(收尘区后)截面
中心位置的狭窄低风速区在采样孔Ⅳ(多孔介质后)已基本消失,仅在入口风速
为 2m/s 时中心位置 25mm 处风速较低,但此时截面整体风速分布仍差距很小。

- 35 -
第三章 实验验证与现象讨论

综合采样孔Ⅱ、Ⅲ、Ⅳ截面风速模拟值与实测值对比图可知,应用第二章构建
的数值模型模拟静电催化耦合净化器内部流场时,荷电区、收尘区和多孔介质区
出口的风速实测值与模拟值相差很小,说明所构建的数值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实际
的流动情况。这不仅为第二章关于耦合净化器内部流场的分析论述提供了实验证
据,而且验证了流场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使其成为耦合净化器流场研究
分析中的有利工具。

3.5.2 除尘效率

如图 3-10 示为实验条件下燃烧香烟为污染源时含尘气流中各粒径段颗粒数量
占比。可以看出,数量最多的是粒径在 0.3-0.5μm 范围的细颗粒物,占比达到 53.86%,
其次是 0.5-1μm 颗粒占比 39.97%,而 0.3-3μm 三个粒径段颗粒的总量可达 99.9%。
结合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室内空气颗粒物污染具有鲜明特点,占比最大的颗粒物
粒径大多在 2μm 以下,属于细颗粒污染物。相较于粗颗粒物,细颗粒物在除尘器
中的运动特征发生明显改变,因此室内空气净化需要研究者针对细颗粒污染物的
特点进行研究并对应优化除尘器结构。
75
Percentage of different particles (%)

60
53.86

45
39.97

30

15
6.06
0 0.10 0.003
0.3-0.5μm 0.5-1μm 1-3μm 3-5μm 5-10μm
图 3-10 污染源颗粒粒径分布
Fig.3-10 Distribution of particle diameter in pollution source

为验证第二章构建的颗粒运动模型,并探究入口风速对双区静电除尘器除尘
效率的影响,选取粒径为 1-3μm 的颗粒作为研究对象。因为该粒径段的平均粒径
颗粒 PM2 具有代表性,且使用本文实验装置在高风速下对此粒径段颗粒的去除效
率不会过低,有利于减少实验误差的影响。对比入口风速 0.5m/s,1m/s 和 2m/s 时
荷电区和收尘区颗粒去除率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如图 3-11 示,由图可知,模拟值与
实测值差距较小,表明颗粒运动模型可以反映真实环境中双区静电除尘器内的颗
粒运动过程,不同风速下的除尘率模拟结果准确可信。继续探究实验现象,发现
- 36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入口风速对荷电区和收尘区的颗粒去除率存在较大影响,入口风速越大,荷电区
和收尘区除尘效率越低,且近似成比例下降。此外,实验装置的荷电区实际与线
板式单区静电除尘器结构相同,将其作为单区的代表与收尘区进行比较,可以发
现相同条件下收尘区颗粒物去除率实测值均高于荷电区,说明同尺寸的双区静电
除尘器对细颗粒物的去除效果好于单区除尘器。
50 50
(a) Simulated value (b) Simulated value
Measured value Measured value
Dust removal efficiency (%)

Dust removal efficiency (%)


40 40

30 28 30 28.61
26.53 26

20 20
16 16
12.79 14.28

10 8 10 8 7.68
5.86

0 0
0.5m/s 1m/s 2m/s 0.5m/s 1m/s 2m/s
a) 荷电区 b) 收尘区
a) Pre-charger b) Collection stage
图 3-11 不同风速下颗粒去除率实测值与模拟值
Fig.3-11 Measured and simulated values of dust removal efficiency at different wind speeds

双区静电除尘数值模拟过程中,所构建颗粒荷电模型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除
尘率的模拟结果,而颗粒粒径又是决定颗粒荷电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可以在相同
入口风速下比较荷电区和收尘区去除不同粒径颗粒效率的模拟值与实测值,验证
颗粒荷电模型对不同粒径颗粒的兼容性,并探究颗粒粒径对双区静电除尘效率的
影响。
选定入口风速为 0.5m/s,不同粒径颗粒的模拟与实测去除率如图 3-12 所示。
由图可知,模拟值与实测值均相差很小,说明构建的颗粒荷电模型适用于粒径大
小不同的颗粒,通过其计算得到的模拟结果非常贴近实际除尘效果,不同粒径颗
粒的除尘率模拟结果准确可信。继续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发现,随着颗粒粒径的减
小,荷电区和收尘区对颗粒的去除率都随之下降。且荷电区颗粒去除率对粒径变
化更敏感,与收尘区相比,其去除率随粒径的减小下降幅度更大,在模拟值和实
测值的变化上都有所体现,这一点也同样映证了双区静电除尘器在去除细颗粒物
时的优势。

- 37 -
第三章 实验验证与现象讨论

50 50
(a) Simulated value (b) Simulated value
Measured value Measured value
Dust removal efficiency (%)

Dust removal efficiency (%)


40 40

30 28 30 28.61
26.53 26

20 19.12
20 20
16 16 17.25
12 13.82
10 9.67 10

0 0
0.3-0.5μm 0.5-1μm 1-3μm 0.3-0.5μm 0.5-1μm 1-3μm
a) 荷电区 b) 收尘区
a) Pre-charger b) Collection stage
图 3-12 不同粒径颗粒去除率实测值与模拟值
Fig.3-12 Measured and simulated values of removal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sized particles

综上所述,本小节从两个方面分别验证了双区静电除尘数值模拟的准确性。
通过固定颗粒物粒径,改变入口风速,验证了颗粒运动模型。通过固定入口风速,
改变颗粒物粒径,验证了颗粒荷电模型。二者结合证明了不同入口风速下,不同
颗粒粒径时,数值模拟得到的的颗粒去除率均与实测结果非常接近,因此数值模
拟可以作为研究双区静电除尘过程的有效手段。此外,经过实验数据的分析,证
明了同尺寸的双区静电除尘器比单区静电除尘器对细颗粒物的去除效果更好,且
除尘率随粒径的减小衰减更慢,更适合室内空气净化领域。

3.5.3 臭氧分布

如图 3-13 所示为采样孔Ⅲ(收尘区后)截面臭氧浓度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对比。
由图可知,实测结果与模拟臭氧浓度的分布形态基本一致,数值大致相近,中心
位置浓度最高,向两侧壁面方向迅速减少,且绝大部分臭氧集中在中心位置 20mm-
30mm 范围内。结合图 3-7(a)和图 3-8(a)可知,在离子风影响下,正对电极线下游
的狭长低流速区使电极线周围产生的臭氧在此汇集,从而造成采样孔Ⅲ截面中心
位置臭氧浓度最高。这一实验现象证实了数值模拟结果所展示的耦合净化器内臭
氧分布形态,也支撑了相关论述。但同时需要指出,臭氧浓度的模拟结果与实验
测量在峰值上存在一定差距,说明构建的臭氧扩散方程在预测某处臭氧浓度具体
数值时还不够精确。分析其原因,臭氧作为一种高能物质在空气中的自发分解是
主要因素,若要精确模拟静电催化耦合净化器内的臭氧浓度分布,还要有赖于计
算流体力学的发展和臭氧分解机理的深入研究。

- 38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0 Simulated value

Ozone concentration (μmol/m )


Measured value

3
7.5

6.0

4.5

3.0

1.5

0.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Position (mm)
图 3-13 臭氧浓度的实测值与模拟值
Fig.3-13 Measured and simulated values of ozone concentration

3.6 本章小结

本章设计并搭建了静电催化耦合实验台架,对于线板式荷电区和平行板式收
尘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创新的结构设计,巧妙地通过螺纹作为电极线的张紧结构,
在实现了装置小型化的同时,也避免了装置本身结构对流场测量的干扰。随后基
于所搭建的实验台架,针对性地设计了不同实验方案以分别验证流场、颗粒荷电
运动和臭氧分布的数值模型。其中流场模型和颗粒荷电运动模型被证明准确有效,
各种条件下的截面风速分布和颗粒去除率的实测数据与模拟结果非常接近,为使
用数值模拟结果进行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了实验支持。耦合净化器内臭氧分布形态
的模拟结果同样被实验结果所证实。此外,通过对实验现象与数据的分析,得到
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例如粒径在 3μm 以下的细颗粒物是室内空气污染中最主要的
威胁;同尺寸的双区静电除尘器对细颗粒物的去除效果优于单区除尘器,且双区
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随入口风速增加而成比例下降。

- 39 -
第四章 双区静电除尘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章 双区静电除尘及其影响因素

4.1 引言

双区静电除尘器是耦合净化器中的主要除尘组件,也是分离空气中颗粒污染
物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大气环境治理力度逐渐增强,对治理手段的需求也
日益提高,相关领域学者将目光瞄准潜力巨大的双区静电除尘器,并致力于相关
研究,目前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是总体而言,关于双区静电除尘器的研
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超细颗粒物的捕集效率,尚缺乏各
因素对双区静电除尘过程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这也导致研究得到的的结论限制
很大,尤其是颗粒捕集效率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仅适用于特定实验装置
的特定实验条件,不能指导所有双区静电除尘器的设计和优化。因此有必要对双
区静电除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对影响除尘效率的各因素进行定
量分析,以找出双区静电除尘器的普适性规律。
而对于双区静电除尘这一多场耦合的复杂物理过程,数值模拟是有力的研究
手段。上文通过数值计算模拟了双区静电除尘器内的电场、流场、颗粒荷电和颗
粒运动等过程,研究了其内部的流场和颗粒的运动状态,论述了荷电区内的颗粒
荷电特性和收尘区内的颗粒运动特性。在此基础上,本章将继续对双区静电除尘
器进行研究,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双区静电除尘效果的作用机理,推导双区静电除
尘理论计算公式,进而找出除尘效果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
双区静电除尘效率的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双区静电除尘器的
自身属性,包括几何尺寸和电压参数。双区静电除尘器的几何尺寸有很多,包括
除尘器整体的长、宽、高等,但并非所有尺寸都需要在研究中考虑,其中影响颗
粒捕集效率的关键尺寸有荷电区/收尘区长度和收尘极板间距。而电压参数则是指
放电极上加载的荷电电压和收尘极板上加载的收尘电压。第二类则是双区静电除
尘器运行时所处的工况条件,包括含尘气流的入口风速,颗粒污染物的粒径、运
行时的环境温度等。然而对于室内空气净化而言,环境温度的波动范围很小,所
导致除尘效果的差异远低于其他因素,因此在研究中忽略不计。
需要注意的是,双区静电除尘器的优化针对的是其自身属性,即通过几何尺
寸或电压参数的合理配置来达到提高除尘效果的目的。对于运行工况,需要探究
其对双区静电除尘效率的影响机理,但不应该通过改变工况来提高除尘效果。例

- 40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如,虽然降低入口风速会使除尘效率会上升,但这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双区静电除
尘器的除尘性能。

4.2 自身属性

4.2.1 荷电区/收尘区长度

结合收尘区内颗粒的运动特点可知,收尘区内部受离子风影响较小,颗粒荷
电量恒定且运动轨迹平直,是双区静电除尘器产生除尘效果的主要阶段。在这一
阶段,静电除尘的本质是颗粒在电场力作用下向收尘极板的趋近过程。若颗粒在
沿气流方向脱离收尘区之前,在垂直气流方向上到达收尘极板,则颗粒被捕获,
反之亦然。从这个角度看,三个因素决定了颗粒能否被捕获,第一是颗粒向极板
的趋近速度,第二是颗粒向极板的趋近时间,第三是垂直气流方向上颗粒到极板
的距离。当优化和改进双区静电除尘效率时,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归根结底都是
通过改变此三者进而对除尘效果产生作用。因此在研究中可以以此为基础,分析
优化措施背后的作用机理。
以前文的线板式双区静电除尘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荷电区和收尘区长度对
双区静电除尘效果的影响。仅改变荷电区与收尘区的长度,固定双区静电除尘器
其余参数,保持荷电电压为+10KV,收尘电压为+5KV,荷电极板间距为 50mm,
收尘极板间距为 25mm。设定运行工况不变,入口风速为 0.5m/s。受放电电压、制
造工艺等条件限制,荷电区长度实际存在下限,过短的荷电区会造成电极线与接
地极板之间异常放电,空气被击穿后形成的电流会使荷电区失效。在当前条件下,
经测试荷电区最短下限为 25mm,因此固定双区静电除尘器总长为 200mm,分别
设定荷电区与收尘区长度为 25/175mm,50/150mm,75/125mm,100/100mm,
125/75mm,比较荷电区与收尘区不同长度时的颗粒运动过程及除尘结果。
如图 4-1(a)中白色柱状图所示为目标颗粒物为 2μm 时,荷电区和收尘区不同
长度下的除尘效率。由图可知,随着荷电区与收尘区长度比的减小,双区静电除
尘器的收尘效率增加,即荷电区越短,收尘区越长,双区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果
越好。分析其原因,加长收尘区使得颗粒向极板的趋近时间增加。由于沿气流方
向需要更长位移才能脱离收尘极板的捕集范围,颗粒在收尘区内的停留时间变长,
相应地增加了颗粒在垂直气流方向上向极板趋近的时间。而缩短荷电区的影响则
体现在加快了颗粒向收尘极板的趋近速度。针对目标颗粒物,分别计算不同荷电
区和收尘区长度下颗粒物的最终荷电量,结果如图 4-1(b)中白色柱状图所示。由图

- 41 -
第四章 双区静电除尘及其影响因素

可知,随着荷电区缩短,颗粒最终荷电量逐渐增加。分析颗粒荷电公式可知,颗
粒的最终荷电量与荷电区内平均电场强度、平均空间电荷密度和颗粒荷电时间有
关。荷电区的缩短使荷电区内平均电场强度和空间电荷密度增加,从而提高了电
场荷电量的上限,强化了颗粒在短时间内快速荷电的能力。而当颗粒最终荷电量
增加时,其在收尘区内所受电场力变大,加快了颗粒向极板的趋近速度,使其更
易被收尘极板捕获。
90 (a) 88 (b) 599.7 2μm particle
2μm particle 600 12

Final charge of the 0.1μm particles (e)


Final charge of the 2μm particle (e)
0.1μm particle 0.1μm particle
80 515.8
72
Dust removal efficiency (%)

500 10
70 454.8
60 408.1
60 400 371.7 8
52
50 6.312
44 300 5.759 5.959 5.925 5.878 6
40
30 24 200 4
20
20 18 16 16
100 2
10
0
100/100 125/75
0 0
25/175 50/150 75/125 25/175 50/150 75/125 100/100 125/75
The length of pre-charger and collection stage (mm) The length of pre-charger and collection stage (mm)

a) 颗粒去除率 b) 颗粒荷电量
a) Particle removal efficiency b) Final particle charge
图 4-1 不同荷电区和收尘区长度的模拟结果
Fig.4-1 Simulation results for different lengths of pre-charger and collection stage

然而,当目标颗粒物为亚微米颗粒时,荷电区和收尘区长度对除尘效率的影
响会有所不同,因为此时缩短荷电区对颗粒荷电量的影响会发生变化。根据颗粒
荷电理论,亚微米颗粒的扩散荷电量大于电场荷电量。并且与电场荷电不同,扩
散荷电量的决定性因素不是电场强度和电荷密度,而是荷电时间。因此,荷电区
的缩短并不一定会导致亚微米颗粒荷电量的增加,因为其提升电场而带来的收益
会被荷电时间的减少所抵消。如图 4-1(a)中阴影柱状图所示为目标颗粒物为 0.1μm
时,荷电区和收尘区不同长度下的除尘效率。虽然随着荷电区的缩短和收尘区的
加长,除尘效率逐渐提升,但上升的幅度很小。并且,如图 4-1(b)中阴影柱状图所
示,颗粒荷电量最大值出现在 50/150mm 这一组,而非 25/175mm 组。这映证了上
文的分析,即颗粒粒径特别小时,过短的荷电区反而会导致亚微米颗粒荷电量的
下降。
总而言之,当颗粒粒径大于 0.1μm 时,本文中荷电区和收尘区的最优配置为
25mm 和 175mm。并且,荷电区和收尘区长度的改变从两方面影响收尘区内的除
尘过程。加长收尘区增加了颗粒向极板的趋近时间,而适当缩短荷电区有助于增
加颗粒的最终荷电量,因此在双区静电除尘器的设计过程中,适当缩短荷电区并

- 42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加长收尘区长是提升双区除尘效果的有效方式。

4.2.2 收尘极板间距

根据上节关于荷电区和收尘区长度的讨论,以下研究中将沿用荷电区和收尘
区长度的最佳配置,将其分别定为 25mm 和 175mm。为研究收尘区极板间距对除
尘效果的影响,固定收尘区宽度不变,通对增减收尘区极板的数量将收尘极板间
距分别调整为 50mm,25mm,16.67mm,12.5mm 和 10mm,同时保持其余参数及
工况与 4.2.1 节相同,模拟不同收尘极板间距时的收尘过程。图 4-2(a)所示为不同
极板间距下双区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如图所示,随着收尘极板间距的减小,
双区静电除尘效率迅速上升,当极板间距为 16.67mm 时,除尘效率已接近 100%。
100 900
(a) (b)
800
Simulation data points
Complete removal length (mm)
Dust removal efficirncy (%)

80 700 Fit curve


600
60 2
500 y=0.32258x
2
400 R =0.99808
40
300

20 200
100
0 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Collection plate spacing (mm) Collection plate spacing (mm)

a) 颗粒去除率 b) 完全收尘长度
a) Particle removal efficiency b) Complete dust removal length
图 4-2 不同收尘极板间距的除尘性能
Fig.4-2 Dust removal performances for different collection plate spacing

继续分析图 4-2(a),虽然当极板间距为 16.67mm 以下时双区静电除尘器去除


目标颗粒物的表现相同,2μm 颗粒的去除效率均达到 100%,但由常理可知,极板
间距的不同必然带来双区静电除尘器实际除尘能力的差别,只是由于颗粒物去除
率存在 100%的上限而无法反映。为弥补颗粒物去除率作为衡量标准的缺陷,并清
晰反映双区静电除尘器的除尘能力,引入新的衡量标准——完全收尘长度。其定
义为,当荷电区长度固定时使除尘率达到 100%的最短收尘极板长度,其示意图如
图 4-3。
需要说明的是,完全收尘长度是针对双区静电除尘器的衡量指标,且定义中
完全收尘长度的值与所处的工况有关。即使对于同一个双区静电除尘器而言,当
入口风速改变或目标颗粒物粒径改变时,完全收尘长度也会随之改变。而当所处
工况一致时,通过比较不同双区静电除尘器的完全收尘长度,可以衡量它们除尘

- 43 -
第四章 双区静电除尘及其影响因素

性能的好坏,完全收尘长度越长,除尘性能越差。使用完全收尘长度作为衡量标
准的优势在于,其不仅没有类似于颗粒物去除率的上限限制,而且能够直接反映
收尘区内颗粒运动的物理过程,这一点对于除尘过程的定量计算非常有利,在下
文的分析和推导中也有所体现。

图 4-3 完全收尘长度示意图
Fig.4-3 Schematic diagram of complete dust removal length

如图 4-2(b)所示为双区静电除尘器的完全收尘长度与收尘极板间距的关系。
由图可知,完全收尘长度随极板间距的减小而快速减小,拟合后完全收尘长度与
极板间距的平方成正比。改变收尘极板间距会对除尘过程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
随着极板间距的减小,收尘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增加,使颗粒所受电场力增加,
加快了颗粒向极板的趋近速度。此外,减小极板间距也直接缩短了收尘区内颗粒
在垂直气流方向上到达极板所需的距离。因此,通过减小收尘极板间距的方式来
提升双区静电除尘效果比其他手段更高效。

4.2.3 荷电电压与收尘电压

为考察不同荷电电压下的双区静电除尘效果,设定荷电区长度为 25mm,收尘
极板区长度为 175mm,仅改变荷电电压,保持其余参数及工况与 4.2.1 节中相同,
模拟颗粒的运动过程并统计除尘结果。如图 4-4 所示分别为不同荷电电压下目标
颗粒物的最终荷电量和除尘器的完全收尘长度。由图 4-4(a)可知,在荷电电压的变
化范围内,颗粒最终荷电量缓慢线型增长。而最终荷电量的增加使颗粒在收尘区
内所受电场力变大,向极板的趋近速度增加。其最终效果如图 4-4(b)所示,完全收
尘长度随荷电电压的增加而缓慢下降。
提高颗粒荷电量是增加颗粒在收尘区向极板趋近速度的方式之一,提高收尘
电压使收尘区内带电颗粒受到电场力变大也可以达到同样效果。类似地研究收尘
电压对双区静电除尘效果的影响,仅改变收尘电压而保持其余参数及工况不变,
得到完全收尘长度与收尘电压的关系如图 4-5 所示。由图可知,双区静电除尘器

- 44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完全收尘长度随收尘电压的升高而下降,除尘效果也相应得到提升。拟合数据
点后可知,完全收尘长度与收尘电压的变化成反比关系,当收尘电压较小时,提
升此项参数带来的收益较为显著。
700 300
(a) (b)
650 290

Complete dust removal length (mm)


600 280
Final charge of the particle (e)

550 270
500 260
450 250
400 240
350 230
300 220
250 210
200 200
8.0 8.5 9.0 9.5 10.0 8.0 8.5 9.0 9.5 10.0
Corona discharge voltage (KV) Corona discharge voltage (KV)
a) 颗粒荷电量 b) 完全收尘长度
a) Final particle charge b) Complete dust removal length
图 4-4 不同荷电电压的模拟结果
Fig.4-4 Simulation results for different corona discharge voltages
240

220 Simulation data points


Complete dust removal length (mm)

200 Fitting Curve

180

160
y=673.68161/x
140 2
R =1
120

100

8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Repelling voltage (KV)

图 4-5 不同收尘电压的完全收尘长度
Fig.4-5 Complete dust removal lengths for different repelling voltages

综上所述,提高荷电电压和收尘电压都有益于提升双区静电除尘效果。而在
实际应用中,荷电电压的增加会造成更多的臭氧累积,也容易促使电极线和接地
极板之间异常放电,因此通过其提升双区静电除尘效果有很大的限制。相比之下,
提高收尘电压则没有上述弊端,因此可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尽量增加收尘电压以
提升收尘效果。

- 45 -
第四章 双区静电除尘及其影响因素

4.3 运行工况

4.3.1 入口风速

为研究入口风速对双区静电除尘效果的影响,设定荷电区长度为 25mm,收尘
极板区长度为 175mm,仅改变入口风速,保持其余参数及工况与 4.2.1 节中相同,
模拟除尘器内的气体流动与颗粒运动,研究入口风速对双区静电除尘效果的影响。
如图 4-6 所示为不同入口风速下双区静电除尘器的完全收尘长度和目标颗粒
物的最终荷电量。由图 4-6(a)可知,完全收尘长度与入口风速基本成正比。入口风
速的增加会对除尘过程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颗粒在荷电区内停留时间变
短,荷电时间减少,最终荷电量下降,导致颗粒在收尘区内所受电场力减小,向
极板的趋近速度变慢。由图 4-6(b)可知,入口风速的变化引起了颗粒最终荷电量的
变化,当入口风速由 0.5m/s 增加至 2m/s 时,颗粒最终荷电量下降了 10.9%。另一
方面,入口风速增加使得颗粒在收尘区内沿气流方向速度加快,停留时间变短,
减少了颗粒向收尘极板的趋近时间。这一作用对除尘效果的影响最为直接,使得
完全收尘长度与入口风速基本呈正比。
700
(a) (b)
Complete dust removal length (mm)

800 600
Final charge of the particle (e)

Simulation data points


Fit curve 500
600 y=458.20248x
2 400
R =0.99858
400 300

200
200
100

0 0
0.0 0.5 1.0 1.5 2.0 2.5 0.50 0.75 1.00 1.25 1.50 1.75 2.00
The inlet wind speed (m/s) The inlet wind speed (m/s)
a) 完全收尘长度 b)颗粒荷电量
a) Complete dust removal length b) Final particle charge
图 4-6 不同入口风速的模拟结果
Fig.4-6 Simulation results for different inlet wind speeds

4.3.2 颗粒粒径

为研究颗粒物粒径对双区静电除尘效果的影响,设定荷电区长度为 25mm,收
尘极板区长度为 175mm,仅改变颗粒粒径,保持其余参数及工况与 4.2.1 节中相
同,模拟除尘器内颗粒的运动情况。

- 46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00

Complete dust removal length (mm)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Diameter of the particle (μm)
图 4-7 不同粒径颗粒的完全收尘长度
Fig.4-7 Complete dust removal lengths for different sized particles

如图 4-7 所示为双区静电除尘器在去除不同粒径颗粒物时的完全收尘长度。
如图所示,完全收尘长度随颗粒粒径的减小而增加,且大致分为两个阶段。颗粒
粒径小于 2μm 时,完全收尘长度随粒径减小急速上升,而颗粒粒径大于 4μm 时,
完全收尘长度随粒径增大缓慢下降。对于“粒径越小的颗粒物越难去除”这一现
象,以往研究中将原因归结为粒径减小而导致的颗粒荷电量减小。实际上,这种
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小粒径颗粒物在荷电量较小的同时,其本身质量也较小,很
难直接判断与大粒径颗粒物相比,电场力对其作用效果究竟是增强还是减弱。为
了更合理地解释这个问题,构造一个新的无量纲数 Ga 以便进行理论分析。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对于收尘区内的除尘过程而言,电场力和流体曳力对颗
粒捕集的作用效果相反。电场力引导颗粒向极板运动,并被收尘极板捕获;而流
体曳力迫使颗粒跟随气流,脱离捕集范围。因此可以使用某一颗粒所受电场力和
流体曳力的比值来衡量其被捕集的难易程度,此比值即为新的无量纲数 Ga。无量
纲数 Ga 的值越大,表明颗粒越容易被双区静电除尘器捕获。随后分析无量纲数 Ga
与颗粒粒径𝑑𝑝 的关系,将颗粒粒径作为变量而其他参数视作常量,代入相关公式
可以获得颗粒物所受电场力与粒径的关系:
𝐹𝑒𝑙𝑒𝑐𝑡𝑟𝑖𝑐 = 𝐸2 𝑞𝑝 = 𝐴𝑑𝑝 2 + 𝐵𝑑𝑝 𝑙𝑛(1 + 𝐶𝑑𝑝 ) (4-1)

式中
𝐹𝑒𝑙𝑒𝑐𝑡𝑟𝑖𝑐 ——颗粒在收尘区内所受电场力(N);
A,B,C ——与颗粒粒径𝑑𝑝 无关的正系数。
类似地推导收尘区内颗粒所受流体曳力与粒径的关系。估算收尘区内的颗粒
雷诺数𝑅𝑒𝑝 后发现其值远小于 0.1,根据公式(2-15)可得此时流体曳力系数𝐶𝐷 与

- 47 -
第四章 双区静电除尘及其影响因素

颗粒雷诺数𝑅𝑒𝑝 的关系为𝐶𝐷 = 24/𝑅𝑒𝑝 。将其与颗粒雷诺数𝑅𝑒𝑝 的表达式——公式


(2-16)一并代入流体曳力的计算公式,化简可得颗粒所受流体曳力与粒径的关
系:
1 2
𝐹𝑑𝑟𝑎𝑔 = 8 𝜋𝑑𝑝 2 𝜌𝑓 𝐶𝐷 (𝑢 − 𝑢𝑝 ) = 𝐻𝑑𝑝 (4-2)
式中
𝐹𝑑𝑟𝑎𝑔 ——颗粒在收尘区内所受曳力(N);
H ——与颗粒粒径𝑑𝑝 无关的正系数。
根据定义,无量纲数 Ga 与颗粒粒径𝑑𝑝 的关系如下:
𝐹𝑒𝑙𝑒𝑐𝑡𝑟𝑖𝑐
𝐺𝑎 = 𝐹𝑑𝑟𝑎𝑔
= 𝑋𝑑𝑝 + 𝑌𝑙𝑛(1 + 𝑍𝑑𝑝 ) (4-3)

式中
X,Y,Z ——与颗粒粒径𝑑𝑝 无关的正系数。
由此可见,无量纲数𝐺𝑎 是颗粒粒径𝑑𝑝 的单调函数,随着颗粒粒径的减小,电
场力相对于流体曳力的作用效果持续降低,即颗粒越小越难被双区静电除尘器捕
获。进一步将无量纲数𝐺𝑎 对颗粒粒径𝑑𝑝 进行求导可得:
∂𝐺𝑎 𝑌𝑍
∂𝑑𝑝
= 𝑋 + 1+𝑍𝑑 (4-4)
𝑝

该公式说明无量纲数𝐺𝑎 与颗粒粒径𝑑𝑝 的函数曲线在近原点处和无穷远处时呈


现完全不同的变化趋势。当颗粒粒径𝑑𝑝 较大时,无量纲数𝐺𝑎 与颗粒粒径𝑑𝑝 近似线
性关系。而当颗粒粒径𝑑𝑝 接近 0 时,函数曲线的斜率很大,颗粒粒径𝑑𝑝 的略微减
小都会引起无量纲数𝐺𝑎 的大幅下降,意味着双区静电除尘效果随超细颗粒物粒径
的减小而被极速削弱。通过上述理论推导,不仅证明了双区静电除尘效果随粒径
减小而严格单调递减,而且解释了双区静电除尘器在面对超细颗粒物时除尘效果
衰减很快的原因,深度揭示了双区静电除尘器的特性。

4.4 双区静电除尘理论计算公式

以上探讨了双区静电除尘器自身属性和工况条件对除尘效果的影响,而本节
将对收尘区内颗粒的运动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定量地研究收尘效果与各影响因素
的关系。为探究颗粒在收尘区内的运动状态,将荷电区和收尘区长度分别定为
25mm 和 175mm,保持其余参数和工况与 4.2.1 节中相同,计算并模拟双区静电除
尘过程。选取一个在荷电区中心释放的 2μm 颗粒,规定沿气流方向为 x 方向,垂
直于气流方向为 y 方向,绘制该颗粒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4-8 所示。

- 48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0.65
0.60
0.55
0.50 x direction
0.45 y direction

Velocity (m/s)
0.40
0.35 The
0.30 pre-
Dust removal stage
0.25
charger
0.20
0.15
0.10
0.05
0.00
0.00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Time (s)
图 4-8 荷电区与收尘区内的颗粒运动状态
Fig.4-10 Particle motion state in the pre-charger and collection stage

由图可知,颗粒进入收尘区后 x 方向的速度线性增加而 y 方向的速度迅速降


低并稳定在 0.03m/s。结合 2.5.2 节中的分析,收尘区内的流场是造成颗粒 x 方向
速度逐渐增加的原因。在颗粒向收尘极板趋近的过程中,所处位置的流场 x 方向
速度逐渐增加,导致颗粒在曳力作用下逐渐加速。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入口风速
增加,离子风作用会迅速衰减,流场恢复均匀,则此时颗粒 x 方向上的加速现象
消失,x 方向速度近似于入口风速。相比之下颗粒在 y 方向上的运动较为简单,当
脱离了荷电区与收尘区交界面附近的离子风尾流范围,作用在颗粒上的电场力与
流体曳力达到平衡,颗粒在 y 方向以恒定速度向极板趋近。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收尘区内颗粒运动的两个重要结论。其一是颗粒 x 方向的
平均速度约为入口风速。其二是颗粒在 y 方向上绝大部分时间处于匀速状态,颗
粒所受电场力和和 y 方向流体曳力达到平衡。

图 4-9 收尘区内颗粒理想运动状态示意图
Fig.4-9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ideal motion state of particle in the collection stage

基于上述对收尘区内颗粒运动过程的分析,可适当简化后将其作为双区静电
除尘效果理论计算的理想条件。简化条件如下[36]:1.忽略荷电区与收尘区交界面
处的离子风影响,认为收尘区内流场均匀稳定,只存在 x 方向速度且大小与入口
风速相等。2.仅考虑对颗粒运动影响最大的流体曳力和电场力,忽略重力、浮力及

- 49 -
第四章 双区静电除尘及其影响因素

其他作用力。结合简化条件与收尘区内颗粒运动的实际过程可知,在理想条件下
颗粒进入收尘区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假设颗粒自带电极板下缘(0,d)进
入收尘区,运动后到达接地收尘极板(L,0)位置被捕获,则 L 即可视为此工况
下的完全收尘长度,过程示意如图 4-9 所示。
理想条件下对收尘区内颗粒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颗粒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在 x 方向上受力平衡,流体曳力对颗粒的 x 方向加速度𝒂𝒑𝒙 为零。由颗粒 x 方
向加速度公式可知,颗粒 x 方向速度𝒖𝒑𝒙 始终等于流体 x 方向速度𝒖𝒙 。另根据简化
条件,流体 x 方向速度大小约为入口风速𝑉𝑖𝑛 ,因此收尘区内颗粒 x 方向速度大小
等于入口风速。
3𝜌𝑓 |𝒖𝒙 −𝒖𝒑𝒙 |(𝒖𝒙 −𝒖𝒑𝒙 )
𝒂𝒑𝒙 = 𝐶𝐷𝑥 =0
{ 4𝜌𝑝 𝑑𝑝 ⇒ 𝑢𝑝𝑥 = 𝑉𝑖𝑛 (4-5)
𝑢𝑥 = 𝑉𝑖𝑛
相似地,y 方向上颗粒也受力平衡,在电场力和流体曳力作用下加速度(𝒂𝒑𝒚 )
为零。根据理想条件,流场在 y 方向速度为零,则颗粒 y 方向加速度公式可表达
如下:
3𝜌𝑓 |𝒖𝒑𝒚 |𝒖𝒑𝒚 6𝑬𝟐 𝑞𝑝
𝒂𝒑𝒚 = 𝐶𝐷 + =0 (4-6)
4𝜌𝑝 𝑑𝑝 𝜋𝜌𝑝 𝑑𝑝3

式中𝒖𝒑𝒚 为颗粒 y 方向速度。估算颗粒在 y 方向运动时的颗粒雷诺数𝑅𝑒𝑝 ,代入颗


粒趋近速度及其他物性参数,可知颗粒雷诺数𝑅𝑒𝑝 的值远小于 0.1,此时曳力系数
𝐶𝐷 与颗粒雷诺数𝑅𝑒𝑝 的关系为𝐶𝐷 = 24/𝑅𝑒𝑝 ,将其与公式(2-16)一并代入公式(4-
6),化简可得收尘区内颗粒 y 方向速度大小的表达式如下:
𝐸𝑑 𝑞𝑝
𝑢𝑝𝑦 = 3𝜋𝑑 (4-7)
𝑝𝜇

对于理想条件下收尘区内颗粒的匀速直线运动,x 方向和 y 方向的运动时间


相等,以此作为等式的基础,建立颗粒 x 方向和 y 方向运动之间的联系。再代入
相关公式并化简,得到双区静电除尘器完全收尘长度 L 的计算公式如下:
𝐿 𝑑 3π𝑉𝑖𝑛 𝑑2 𝑑𝑝 𝜇
= ⇒𝐿= (4-8)
𝑢𝑝𝑥 𝑢𝑝𝑦 𝑈𝑞𝑝

其中,极板间距𝑑和收尘电压𝑈与其余物理量相互独立,而颗粒荷电量𝑞𝑝 是颗粒粒
径𝑑𝑝 和入口风速𝑉𝑖𝑛 以及其他物理量的函数。因此当分析完全收尘长度 L 与颗粒粒
径𝑑𝑝 等物理量的定量关系时,还需对公式进一步解耦。
由公式(4-8)可知,双区静电除尘器的完全收尘长度与极板间距的平方成正
比,与收尘电压成反比,表明收尘极板间距是影响除尘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减
小极板间距可以快速提高双区静电除尘性能。并且,理论计算得到的定量关系与
模拟结果得到的拟合曲线完美符合,证明了所基于的简化和假设并没有使理论计
- 50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算的结论偏离实际,公式能够反映双区静电除尘的真实物理规律。
对于公式中的颗粒荷电量𝑞𝑝 ,它是颗粒粒径𝑑𝑝 等多个物理量的函数,全部展
开时公式较为复杂,可根据颗粒粒径的大小分情况进行讨论。大粒径颗粒物的主
要荷电方式为电场荷电,进入荷电区后颗粒荷电量在短时间内达到饱和并稳定,
扩散荷电量所占比重极小,此时颗粒的总荷电量约为其电场饱和荷电量𝑞𝑠 。将其
带入公式(4-8)可得双区静电除尘器在去除大粒径颗粒物时完全收尘长度 L1 的计
算公式。由此可知,此时完全收尘长度与入口风速成正比,与颗粒粒径成反比,
从而解释了图 4-9 中颗粒粒径大于 4μm 时,完全收尘长度随颗粒粒径的增大而缓
慢减小的现象。
(𝜀𝑟 +2)𝑉𝑖𝑛 𝑑2 𝜇
𝐿1 = (4-9)
𝜀𝑟 𝜀0 𝑈𝑑𝑝 𝐸̅

对于粒径较小的颗粒物,扩散荷电是其主要荷电方式,电场荷电量在总荷电
量中所占的比重很低,此时可认为颗粒的总荷电量与其扩散荷电量相等。将颗粒
扩散荷电量𝑞𝑑𝑖𝑓𝑓𝑢𝑠𝑖𝑜𝑛 作为总荷电量代入公式(4-8)可得双区静电除尘器在去除大
粒径颗粒物时完全收尘长度 L2 的计算公式。从公式可以看出,与大粒径颗粒物相
比,双区静电除尘器在去除小粒径颗粒物时,双区静电除尘效果对颗粒粒径的变
化非常敏感,从而解释了图 4-9 中颗粒粒径小于 2μm 时,完全收尘长度随颗粒粒
径的减小而迅速增加的现象。并且在去除小粒径颗粒物时,入口风速对除尘效果
的影响有所增加,因为其不仅影响颗粒在收尘区内的停留时间,而且决定了小粒
径颗粒扩散荷电的充分与否。因此在研究小粒径颗粒物去除效率时,应给与入口
风速更多关注。
3𝑉𝑖𝑛 𝑑2 𝜇𝑒 𝑑𝑝 𝑒𝑞̅𝑣̅𝑙
𝐿2 = 2𝑈𝜀0 𝑘𝑏 𝑇
/𝑙𝑛 (1 + 8𝜀 ) (4-10)
0 𝑘𝑏 𝑇𝑉𝑖𝑛

4.5 本章小结

本章聚焦于耦合净化器中的双区静电除尘器,研究了双区静电除尘效果及其
影响因素,提出以完全收尘长度作为除尘效果的衡量标准,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
式探究了除尘效果与荷电区/收尘区长度、收尘极板间距、荷电电压、收尘电压、
入口风速和颗粒粒径的关系。最后通过一定的简化和假设,构建了收尘区内颗粒
运动的理想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双区静电除尘器完全收尘长度的计算公
式,且公式中的定量关系完美符合数值模拟中相应结果的拟合曲线。现总结本章
的主要结论如下:
1)适当缩短荷电区和加长收尘区是提升双区静电除尘效果的有效方式。此外,

- 51 -
第四章 双区静电除尘及其影响因素

提高荷电电压和收尘电压,减小收尘极板间距也都有助于提升除尘效果。
2)“粒径越小的颗粒物越难去除”这一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双区静电除
尘器内施加在颗粒上的电场力相对于流体曳力的作用效果随颗粒粒径的减小而持
续衰减,并且颗粒粒径越小,衰减幅度越大。
3)在双区静电除尘过程中,完全收尘长度与收尘电压成反比,与收尘极板间
距的平方成正比,表明减小收尘极板间距是提高双区静电除尘性能最有效的方法。
4)当目标颗粒物粒径较大时,完全收尘长度与入口风速成正比,与颗粒粒径
成反比。而当目标为超细颗粒物时,完全收尘长度对颗粒粒径的变化非常敏感,
粒径的略微减小都会大幅降低除尘效果,并且入口风速对除尘效果的影响增加。

- 52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内置式静电催化耦合

5.1 引言

过去的静电催化耦合净化器采用的均是三段式结构,包括荷电区、收尘区和
多孔介质。催化剂独立于静电除尘器,并负载于后置的蜂窝陶瓷上。依据这一特
点,称其为后置式耦合。目前,后置式耦合净化器在实际应用已非常成熟,相关
的研究体系也已建立。然而,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最棘
手的莫过于能耗和效率不能兼顾。为保证 VOCs 的去除效率,催化剂载体的蜂窝
陶瓷孔结构应足够致密以增加 VOCs 与催化剂的接触几率。但随之而来的是,蜂
窝陶瓷作为多孔结构会大幅增加风机能耗。这一现象在使用非贵金属催化剂时尤
为突出。与贵金属的催化剂相比,非贵金属催化剂的使用条件更严格,室温下的
催化效果也较弱,因此需要更大的负载面积以保证催化效果,同时也带了更大的
风阻能耗。对此问题,本文提出新的思路,将静电与催化以内置的方式耦合,在
减小风阻的同时提升 VOCs 的去除率。

5.2 理论基础

与三段式的后置耦合不同,内置式静电催化耦合舍弃了多孔介质,转而将催
化剂直接负载于双区静电除尘器的收尘极板上,使其内置于收尘区的稳定强电场
中,利用极板间的强电场辅助催化剂分解气流中的 VOCs,以达到降低风阻并增加
VOCs 去除率的目的。
内置式静电催化耦合可行的理论基础有三点。其一是制造工艺的发展使得双
区静电除尘器收尘区内的极板间距最低可以达到 3mm 左右,这意味着单位空间内
收尘极板的密度很大。而密集的收尘极板可以为催化剂提供较大的负载面积,足
够发挥其对 VOCs 的去除效果。其二是极板表面催化剂的负载并不影响极板间电
场的存在。只要颗粒经过荷电区后带电,且收尘极板之间存在电场,带电颗粒就
会在电场作用下被极板捕捉而完成静电除尘过程。因此收尘极板上催化剂的负载
不会影响净化器本身的除尘效果。其三是收尘极板间的强电场与金属催化剂结合
后会发生电辅助催化作用,有助于表面催化氧化过程的进行,这也是改进后催化
剂的负载面积虽然减小,但去除 VOCs 效率反而会升高的关键。

- 53 -
第五章 内置式静电催化耦合

图 5-1 电辅助催化反应器工作原理示意图[54]
Fig.5-1 Work principle of electro-assist reactor

利用电场提高金属催化剂活性的方法已有先例,其原理及应用在电辅助选择
性催化氮氧化物(NOx)领域中有所记载。在电化学干法催化脱硝中,可通过给金属
催化剂施加足够大的电压或电流,使金属催化剂表面催化反应速率显著增加。其
增强途径主要有两种,分别为结构辅助和电子辅助,前者提高并稳定催化剂载体
表面催化活性位的分散度,使更多活性位暴露在表面以促进反应进行;后者为催
化过程提供过剩的电子以降低反应能,加速催化反应的发生[54]。电催化辅助脱硝
的相关研究不仅为电场辅助催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其实际应用中的反应器结构也
与内置式耦合的净化器极其类似[54]。图 5-1 所示为电催化辅助反应器结构原理图。
如图所示,施加了直流电压的正负电极之间填有催化剂,正极表面覆盖的绝缘材
料阻断了电流的产生,以保证正负极之间电场的形成和过剩电子在催化剂处的汇
集。
而内置式耦合净化器收尘区结构原理图如图 5-2 所示。由图可知,收尘极板
表面负载的的催化剂同样处于均匀定向强电场中,而极板之间的气流通道起到了
绝缘的作用,隔绝了电流的产生。不同之处在于,净化器的收尘极板分别连接正
压和接地,在形成电场的同时导出了过剩电荷。催化去除 VOCs 与选择性还原 NOx
的过程不同,VOCs 在催化剂作用下被氧化而非还原,过剩电子的存在反而会抑制
反应的发生。因此通过接地极板的设置,导出催化剂表面的过剩电荷,从而切断
电子参与反应的途径,仅保留电场对金属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的重整作用。如上所
述,内置式耦合与电催化辅助干法脱硝原理一致且反应器结构高度类似,应存在
电催化辅助作用使内置式耦合净化器的 VOCs 去除效率得到提高。

- 54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 5-2 内置式静电催化耦合工作原理示意图
Fig.5-2 Work principle of built-in coupling of static electricity and catalysis

以上论述了静电催化内置式耦合可行的理论基础,但其在实际运行中仍面临
重重考验。首要问题就是收尘极板表面催化剂负载的实现。与蜂窝陶瓷不同,金
属极板的表面非常光滑,很难通过简单快捷的浸渍法使催化剂附着其上,需要开
发新的负载方式达到设计效果。其次“收尘极板表面负载催化剂不影响除尘效果”
这一论断需要对比催化剂负载前后的实际除尘效果进行证明。如果催化剂在收尘
极板上的负载会使除尘功能失效,那么改进也失去了意义。最后,内置式耦合中
的电辅助催化作用需要通过实验验证,应用实测数据证明内置式耦合净化器中的
VOCs 去除效果确实有所提高,才能说明理论中的增强效果实际存在。只有上述三
个问题都得到解决或验证,使用内置式耦合改进静电催化净化器的设想才真正可
行。在下文中,将一一解决这三个问题,并对内置式耦合净化器的可行性和效果
进行实验研究。

5.3 工艺实现

如上所述,后置式耦合净化器的基础是收尘极板表面催化剂的负载,因此催
化剂的选用与制备,以及催化剂在金属平板表面的负载方式是极为重要的。由于
金属收尘极板多为铝合金材质,表面光滑且附着力差,不适用于浸渍等方法,实
际生产中也没有成熟的负载流程,所以研究中拟采取的技术路线为先制备催化剂
粉体,后通过在收尘极板上涂覆胶黏剂使催化剂粉体与极板固定。
研究中所使用的催化剂选用周吉文[6]等制备的钴锰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其在
室温有臭氧辅助的条件下可有效降解室内低浓度甲醛。在内置式静电催化耦合的
实验研究中,重新制备了上述催化剂,制备过程如下。取一定比例的硝酸钴与硝
酸锰溶液,与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放在旋转蒸发仪上蒸发干燥直至形成溶液凝胶,
随后以 6℃/min 的升温速率,将其置于马弗炉中以 500℃高温煅焙烧 2h,焙烧后
的产物经研磨后制成 Co-MnOx 催化剂粉体,在本次制备过程中采用的 Co/Mn 摩

- 55 -
第五章 内置式静电催化耦合

尔比为 1:1。关于该催化剂的表征、性能和特点,在周吉文的论文中有详尽说明。
所选用的催化剂粉体制备完毕后,开始对负载过程中所使用的胶黏剂进行探
索。调查后发现,聚氨酯胶黏剂对金属表面有良好的化学粘接力,是铝制平板粘
接作业时经常使用的材料。因此,探索过程中以聚氨酯胶黏剂为主体进行调制和
适配,使其满足负载催化剂的需要。实验探究中调配了三种胶黏剂配方,分别是
纯聚氨酯胶,经过乙醇稀释的聚氨酯胶,以及乙醇稀释的聚氨酯胶加乙基纤维素,
其中乙基纤维素的加入是为了测试其是否能够增加胶黏层的分散度和柔韧性。将
一片铝制收尘极板超声清洗十分钟后,分别涂覆三种配方的胶黏剂,观察它们的
固化效果与分散情况,效果如图 5-3 所示。如图所示,经过 6-8h 三种配方均固化
完毕,其中纯聚氨酯的胶体与金属平板黏结作用最强,胶体之间连接紧密形成整
体,但其问题在于胶体厚度不均,且内部含有密集的微小气泡。而聚氨酯加乙醇
配方的胶体对金属浸润性很好,形成的胶体薄膜均匀且干净,强度略逊于纯聚氨
酯。第三种配方在聚氨酯和乙醇的基础上添加了乙基纤维素,增加了胶体的黏稠
程度,并提高了胶体固化后的柔韧性,但同样存在无法解决的胶体内颗粒状团聚。
综合三种情况,由于胶体内部的气泡和团聚会极大程度影响后续流程中粉体催化
剂的负载,极易导致催化剂粉体暴露面积的减少,因此选择聚氨酯加乙醇的配方
作为黏结剂。随后经过进一步探究,确定了当聚氨酯与乙醇的体积比为 1:1 左右
时,胶体与金属平板的黏结作用最佳。

图 5-3 不同胶黏剂效果
Fig.5-3 Actual effects of different adhesives

催化剂粉体的制备和胶黏剂配方的探索完成后,进行催化剂在金属极板表面
负载方式的研究。实验中设计了三种负载方式。第一种方式为直接涂浆法,即将

- 56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催化剂和胶黏剂混合均匀涂覆于金属极板表面。具体流程如下。将催化剂粉体与
一定量的乙醇混合并持续搅拌,将其标记为试剂 A 放置待用。另将乙醇和聚氨酯
以 1:1 比例混合记为试剂 B,在 70℃下对试剂 B 持续搅拌 2h 并在期间缓慢加入
试剂 A,搅拌完毕后即获得含有催化剂的浆料。在金属极板表面进行浆料的涂覆
后,室温风干 8h,再 80℃鼓风干燥 2h,获得最终成品,其效果如图 5-4(a)所示。
第二种方式为液体喷涂法。具体流程为先在金属极板上涂覆黏结剂(试剂 B),等
待 3h,在胶体未固化时喷涂含有催化剂的液体试剂 A,继续等待 5h 至黏结剂固
化以获得成品。该方法的设计目的是希望更多的催化剂粉体暴露于胶体表面,并
且通过喷涂的方式提高催化剂的分散性,其成品效果如图 5-4(b)所示。第三种方法
为粉体喷涂法,具体实施方式与设计目的和液体喷涂法类似,只是将所喷涂的含
有催化剂的液体试剂 A 换成制备好的催化剂粉体,其成品效果如图 5-4(c)所示。

图 5-4 不同喷涂方法效果
Fig.5-4 Effects of different spraying methods

逐一检验三种负载方式的成品效果,发现直接涂浆法成品的效果很差,获得
的成品无法彻底固化,即使额外将其置于室内干燥 24h 加鼓风干燥 8h,其表面浆

- 57 -
第五章 内置式静电催化耦合

料仍然呈现粘稠状,稍微施加外力即可破坏涂层,不能形成与金属极板牢固结合
的整体。此外,涂浆法成品催化剂大部分都包裹在胶体内部,表面暴露的催化剂
粉体有限。因此直接涂浆法不适合作为后置式耦合的负载方式。使用液体喷涂法
获得的成品相较直接涂浆法大为改观,涂层表面基本固化,与金属极板之间的连
接也较为牢固,绝大部分催化剂粉体分布在涂层表面,基本可以满足负载所需的
要求。然而,含有催化剂粉体的液体试剂 A 在喷涂时仍会出现与未固化胶体的融
合,导致成品的涂层表面固化不彻底。此外,融合过程中催化剂颗粒在重力作用
下的沉降会使胶体形成凹陷,增加了催化剂粉体被胶黏剂包裹的概率,致使成品
表面凹凸不平。相较而言,三种方法中粉末喷涂法的效果最为理想,金属极板表
面形成了均匀平整的催化涂层,绝大部分催化剂颗粒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胶黏剂
的固化也很彻底,可以将金属极板和催化剂粉体紧密连接,即使剧烈震荡或反复
刮擦也未出现粉末脱落。并且,粉末喷涂法在三种负载方式中催化剂用量最少,
是涂浆法的一半左右,可以有效节省原材料。综上所述,粉末喷涂法是金属极板
表面催化剂负载的最佳方式。

a) 负载前 b) 负载后
a) Before loading b) After loading
图 5-5 蜂窝铝负载效果
Fig.5-5 Loading effect of honeycomb aluminum

实际上,开发金属表面催化剂的负载方法还有其他意义,比如在后置式耦合
器中使用蜂窝铝表面负载催化剂以代替蜂窝陶瓷。堇青石蜂窝陶瓷作为空气净化
器中最常使用的催化剂载体,有很多天生的缺点难以克服,比如昂贵,易碎,密
度大,风阻大。相比之下,蜂窝铝在这些方面有绝对优势,但它未能替代堇青石
蜂窝陶瓷的原因正是其表面难以实现催化剂的负载,而通过本文的探索恰好解决
了这一问题,使蜂窝铝替代蜂窝陶瓷成为可能。在后置式静电催化耦合净化器的
- 58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实验研究中,同样使用到了负载催化剂的蜂窝铝。采用相同的流程对蜂窝铝进行
负载,可得到负载有 Co-MnOx 催化剂粉体的蜂窝铝配件,负载前后效果如图 5-5。

5.4 有效性验证

5.4.1 实验装置与测量流程

为验证内置式静电催化耦合净化器的有效性,需要测试其对颗粒污染物和可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为此开展符合国家标准的密闭空间内空气净化器
除污染物实验,使用的密闭空间为国标《GB/T18801-2015》中规定的标准三立方
舱,密闭舱体内部尺寸为 1500mm×1770mm×1090mm,总体积约 3m³。舱体内壁
面为不锈钢材质,壁面上安装有一盏照明灯和一个混风风扇,其中混风风扇的作
用为在测试中时时混合舱内空气,保证各类污染物在舱内均匀分布。舱体左右两
侧各有三个直径为 10mm 的测试孔,测试中可由通孔测量密闭舱内各类污染物浓
度。
测试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实验装置是一个线板式双区静电除尘器,长 110 mm,
宽 155mm,高 205mm。该静电除尘器有 4 个等宽的荷电区,荷电区中央悬挂有张
紧的电极线,可连接至高压直流电源以施加荷电电压。收尘区共有 17 片收尘金属
极板,接有收尘电压的极板和接地极板间隔放置,以使收尘极板间形成强电场,
整个静电除尘器的金属外壳接地。标记此时空白的双区静电除尘器,作为实验中
的对照组。随后,拆开其收尘区并取出收尘极板,按并照上一小节所述的流程,
在每片收尘极板表面一一负载 Co/Mn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将收尘极板原样装回后,
即获得 5.2 节中所述的内置式静电催化耦合净化器。
随后添加风机等配套设备,以负载前后的静电除尘器为主体,组装具有空气
净化功能的实验装置如图 5-6 所示。如图所示,轴流风机和净化器被共同置于一
壳体内,净化器与壳体外的高压直流电源相连,调节荷电电压和收尘电压分别为
+8KV 和+4KV。轴流风机则连接壳体外的变压器,通过调节轴流风机的功率,可
以控制风机向净化器输送气流的速度,保持净化器的出口风速约为 0.7m/s。
测试中的目标污染物有两种,其一是颗粒污染物,其二是可挥发性有机污染
物。除此之外,由于静电除尘器自身在运行过程中也会产生臭氧,而臭氧本身作
为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一种,其浓度同样需要被关注,通过比较运行过程中臭氧的
累积情况可以评价不同静电除尘器的优劣。因此为了获得催化剂负载前后的双区
静电除尘器的颗粒物去除效率、VOCs 去除效率以及臭氧累积情况,分别制定测试

- 59 -
第五章 内置式静电催化耦合

流程以获得相关实验数据。

图 5-6 内置式耦合实验装置示意图
Fig.5-6 Schematic diagram of built-in coupling purifier

参考国标中的规定,颗粒物去除测试的实验流程如下。使用颗粒物检测仪在
三立方舱内布置采样点后,在舱内点燃一根香烟并开启混风风扇。待香烟燃烧完
毕且舱内空气混合均匀,开启空气净化装置,随时间记录舱内粒径在 0.3μm 以上
所有颗粒物的数量浓度浓度。去除 VOCs 测试的实验流程与颗粒物类似。实验中
选用家庭装修中最常见的甲醛作为 VOCs 的代表,在加热器表面加入一滴稀释后
的甲醛溶液并关闭舱门。待舱内甲醛完全挥发并混合均匀后,开启空气净化装置,
使用 Formaldemete 的 htV 型甲醛检测仪和臭氧检测仪随时间记录舱内甲醛和臭氧
浓度。分别使用空白静电除尘器和收尘极板上负载催化剂的深度耦合净化器作为
空气净化装置进行上述测试流程,整理二者的实验数据并对比分析。

5.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如图 5-7(a)(b)(c)所示分别为空白静电除尘器与内置式静电催化耦合净化器的
颗粒去除效率、甲醛去除效率和臭氧累积速率对比。由图 5-7(a)可知,空白静电除
尘器和内置式耦合净化器对颗粒物的去除效率均非常之高,测试开始后 15min 内
可去除密闭空间里 99%的颗粒物,体现出静电除尘器高效去除颗粒污染物的能力。
并且通过对比,空白静电除尘器与内置式耦合净化器颗粒物浓度下降曲线几乎重
合,催化剂负载前后的静电除尘器具有相同的除尘效果,说明内置式耦合净化器
收尘极板表面催化剂的负载并没有影响收尘区本身去除颗粒物的能力。
由图 5-7(b)可知,在甲醛去除测试过程中,空白静电除尘器和内置式耦合净化
器的除甲醛效果产生明显差异。空白静电除尘器不具备甲醛去除能力,在测试时
长的 280min 内,甲醛浓度仅下降了 0.12ppm,趋势缓慢呈线性,符合密闭舱内因
自然吸附而导致甲醛浓度下降的特点。反观内置式耦合净化器,开始测试后密闭

- 60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舱内甲醛浓度在 280min 内下降了 0.7ppm,下降幅度是对照组的近 6 倍,且下降


趋势符合国标中空气净化设备开启后密闭空间内气态污染物的降解特征,由此可
以证明内置式静电催化耦合净化器具备除 VOCs 的能力。
由图 5-7(c)可知,无论是空白静电除尘器,还是内置式静电催化耦合净化器,
在密闭空间内的运行过程中都发生了臭氧累积现象,且累积速度先快后慢,最终
浓度趋于稳定。事实上,臭氧作为一种活性物质很容易在空气中自行分解。臭氧
自身浓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这也是测试过程中密闭空间内的臭氧浓度最终会
达到稳定的原因,此时臭氧的分解速率与电晕产生臭氧的速率达到平衡。对比空
白静电除尘器和内置耦合净化器的臭氧累积曲线发现,内置式耦合净化器的臭氧
产生速率和最终的稳定浓度均小于空白静电除尘器,两种测试条件下臭氧的最终
稳定高浓度相差 16.67%,表明收尘极板表面负载的催化剂起到了减少臭氧累积和
加速臭氧分解的效果。 (a)

2.0 4.50
Particle concentration (million/2.83L/min)

(a) Blank (b)


1.8
Formaldehyde concentration (ppm)

4.25 Blank
Built-in coupling
1.6 Built-in coupling
4.00
1.4
3.75
1.2
1.0 3.50
0.8 3.25
0.6
3.00
0.4
0.2 2.75

0.0 2.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270 300
Time (min) Time (min)
a) 除尘效率 b) 除甲醛效率
a) Dust removal efficiency b) CH2O removal efficiency
320
(c)
280
Ozone concentration (ppb)

240

200 Blank
160 Built-in coupling

120

80

40

0
0 60 120 180 240 300 360 420 480
Time (min)
c) 减少臭氧累积
c) Ozone reduction efficiency
图 5-7 内置式耦合有效性测试结果
Fig.5-7 Validity test results of bulit-in coupling purifier

- 61 -
第五章 内置式静电催化耦合

综合三种测试结果, 内置式静电催化耦合净化器的有效性已得到充分验证。
收尘极板表面负载的催化剂并没有使原本的除尘功能失效,除尘效率依然保持极
高水平。并且通过极板表面催化剂的负载,内置式耦合净化器具备了原本空白静
电除尘器不具备的甲醛去除效果,静电除尘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副产物臭氧
也因催化剂的负载而得到抑制。至此,以静电催化内置耦合的方式去除室内空气
污染物的技术路线已被证明可行,说明即使不采用多孔介质作为催化剂载体,耦
合净化器同样可以具有去除甲醛和减少臭氧累积的效果。在下一节中,将继续研
究内置式与后置式耦合在污染物去除效果上的差别,并通过实验验证收尘区电场
对催化活性的增强效果。

5.5 实验研究

5.5.1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案

为探究耦合方式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并验证收尘区电场对催化活性的
增强作用,采用新的实验装置并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实验使用的主要实验装置为
一个针孔式静电除尘器,如图 5-8(a)所示,除尘器呈圆柱形,外径 76mm,高 36mm。
19 个内径 11mm 的除尘孔在圆形盘面上均匀分布,除尘孔中央有一根同轴的针状
电极。所有针状电极固定于金属支架并彼此导通,而金属支架通过三根绝缘橡胶
棒与除尘器主体固定并绝缘。在运行过程中,固定针状电极的金属支架连接至
+4KV 直流高压,除尘器主体接地。此时由于尖端放电作用,电极的针尖处会形成
薄薄的电晕,颗粒经过此处而荷电,相当于荷电区;而下游的针体与孔壁之间则
形成均匀的强电场,带电颗粒在孔内运动时受电场力作用而被孔壁捕获,相当于
收尘区。因此,针孔式静电除尘器本质是一个双区静电除尘器。

图 5-8 内置式耦合实验配件
Fig.5-8 Accessories of built-in coupling experiment
- 62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计算除尘孔壁面的总面积,裁剪相等表面积的蜂窝铝按照 5.3 节中的流程负


载指定催化剂,获得如图 5-8(b)所示的后置催化配件。如此,当针孔式静电除尘器
孔壁表面无催化剂负载,且该催化配件后置于除尘器出口时,该装置为后置式耦
合。当不使用后置催化配件,而在除尘孔壁表面负载催化剂时,该装置为内置式
耦合。当既有除尘孔壁表面负载的催化剂,又有催化配件后置于除尘器出口时,
该净化装置为内置耦合加后置耦合。为简化叙述,在下文中将内置耦合加后置耦
合简称为双重耦合。将此三种情况标记,分别作为实验中的三种方案。
实验中针孔式静电除尘器及后置催化配件被置于一个配套壳体内,如图 5-9(a)
所示,高压及接地线穿过壳体与外界高压直流电源相连,壳体一端配有一个小型
轴流风扇,可在 12V 直流电源的带动下以 1m/s 的风速向净化装置输送气流。实验
整体环境如图 5-9(b)所示,净化装置被置于一个 500mm*400mm*750mm 的密闭亚
克力箱中,箱内体积为 0.15m3。另有一混合风扇置于箱内使实验过程中的空气混
合均匀。箱体左侧有两个测量孔,可进行箱体内污染物浓度的监测。实验中以甲
醛作为目标污染物,在箱内滴入一滴稀释后的甲醛溶液并待其完全挥发后,开启
混合风扇和空气净化装置,通过甲醛检测仪和臭氧检测仪记录甲醛浓度和臭氧浓
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分别使用后置耦合、内置耦合与双重耦合三种方案作为空气
净化装置重复上述实验,整理实验数据并绘图比较。

图 5-9 研究耦合方式的实验环境
Fig.5-9 Test conditions for coupling method study

5.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如图 5-10 所示分别为三种实验方案下密闭箱体内甲醛和臭氧浓度随时间的变
化情况。对比并分析后置耦合与内置耦合的实验数据,发现不同耦合方式的空气
净化效果差异巨大。当静电催化内置耦合时,开启净化装置后密闭箱体内甲醛浓

- 63 -
第五章 内置式静电催化耦合

度迅速下降, 480min 内由初始浓度 11.35ppm 下降至 1.9ppm,去除率达 83.3%。


但内置耦合在臭氧抑制方面效果不佳,实验开始后密闭箱体内臭氧迅速累积,实
验结束时浓度达到 9420ppb。而后置耦合则与内置耦合完全相反,拥有极好的臭氧
抑制效果,却几乎没有表现出甲醛去除能力。实验开始后 480min,累积臭氧浓度
仅有 706ppb,是相同条件下深度耦合方案的 1/13,但在后置耦合的实验过程中甲
醛浓度由 13.29ppm 下降至 12.09ppm,甲醛去除效率总计只有 9.03%。
14 10
(a) (b)
9
Formaldehyde concentration (ppm)

12
8

Ozone concentration (ppm)


10 7
6
8
5

6 4
3 Rear type coupling
4 Rear type coupling Built-in coupling
2
Built-in coupling Double coupling
2 1
Double coupling
0
0 60 120 180 240 300 360 420 480 0 60 120 180 240 300 360 420 480
Time (min) Time (min)
a) 甲醛浓度变化 b) 臭氧浓度变化
a) CH2O concentration change b) Ozone concentration change
图 5-10 不同耦合方式的实验结果
Fig.5-10 Results of different coupling methods

后置耦合的实验数据表明,实验中使用的 Co/Mn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在无高浓


度臭氧辅助也无电场增强的情况下,对甲醛的分解效果较差,其表现出的性能更
倾向于快速分解臭氧。但对同一种催化剂,仅改变负载位置,其臭氧抑制和甲醛
去除效果就完全相反,表明静电与催化不同的耦合方式会对空气净化效果产生重
大影响。
两种耦合方式在臭氧抑制效果上的差异是由于催化剂负载位置的改变而导致
的。后置耦合时,静电除尘器产生的所有臭氧都会经过后置催化配件,所负载的
催化剂能完全发挥分解臭氧的作用。而内置耦合时,除尘孔内某一位置产生的臭
氧则只会随气流经过下游孔壁负载的催化剂,其上游的催化剂需要进入密闭空间
再次循环后才能接触,相当于除尘孔内壁面上游的催化剂没有被充分利用,因此
后置耦合的臭氧抑制效果优于内置耦合。
相比之下双重耦合的实验现象非常特殊:臭氧浓度的变化情况与后置耦合基
本一致,最高浓度不超过 980ppb;甲醛浓度在 480min 的实验过程中由 12.37ppm
降至 5.76ppm,去除率为 53.44%,去除效率低于内置耦合却远高于后置耦合。即
使考虑到催化剂负载量的差异,也应认为内置耦合、双重耦合和后置耦合此三者
- 64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甲醛去除能力依次递减。
据此进一步分析,可以推测内置耦合甲醛去除能力较高的原因有二。其一是
内置耦合抑制臭氧能力较弱,导致密闭箱体内存在高浓度臭氧,从而增加了甲醛
催化反应的活性。因此在双重耦合实验中,当后置催化配件大幅减少累积的臭氧
后,催化剂就失去了高浓度臭氧的辅助。所以与内置耦合相比,双重耦合的甲醛
去除效果有所下降。其二是收尘区电场对催化活性的增强作用。这一点可以在双
重耦合与后置耦合实验现象的对比中得到映证。在实验过程中,二者均未发生高
浓度的臭氧累积,然而双重耦合的甲醛去除率仍远高于后置耦合,说明内置耦合
过程中存在另一种机制,大幅提高了催化剂活性,使原本较难分解甲醛的催化剂
在无臭氧辅助下亦能高效分解甲醛。结合上文,这种机制即电场对催化的增强作
用。
由此彻底解释了内置耦合甲醛去除效率较高的原因,其并非来自本身催化剂
的高活性,而是来自高浓度臭氧的和收尘区电场对催化过程共同的增强作用。在
双重耦合方案中,臭氧增强催化的途径被切断,仅余电场对催化的增强作用,因
此甲醛去除效率较内置耦合有所下降。而在后置耦合方案中,臭氧和电场增强催
化的途径均被切断,其甲醛去除效率进一步下降,仅表现出催化剂本身在室温下
较低的活性。
至此,内置式静电催化耦合中的三个问题已被完全解决。金属表面催化剂的
负载方式已被开发,
“收尘极板表面催化剂的负载不会影响静电除尘效果”的论断
被证实,而收尘区电场对催化活性的增强作用也被实验现象所验证。总体而言,
本章的研究结果已证明静电催化耦合净化器确实可以通过内置耦合的方式达到降
阻增效的目标。
但是,研究过程中同样发现了内置式静电催化耦合净化器的缺陷,即内置式
的耦合方式会大幅降低催化剂对臭氧的分解效果,这对于室内空气净化而言非常
不利。相对地,实验结果也证明了后置耦合在臭氧抑制方面相对于内置耦合有很
大的优势。因此,可以灵活调整内置耦合和后置耦合的利用方式,将二者进行结
合,利用内置耦合增加去除 VOCs 的效率,利用后置耦合保证臭氧的抑制效果。
如此,后置的多孔催化板无需承担主要的去除 VOCs 功能,多孔介质材料的选择
也有了更大空间,而风阻更小,重量更轻,价格更便宜的蜂窝铝就可以满足需求。
只要结合两种耦合方式之所长,就可以提升静电催化耦合空气净化器的整体性能,
从而获得效率与能耗兼顾的空气净化器。

- 65 -
第五章 内置式静电催化耦合

5.6 本章小结

本章改进了由荷电区、收尘区和多孔介质区三段式结构组成的后置耦合净化
器,提出了内置式静电催化耦合的方式,即将催化剂直接负载于收尘极板表面,
利用电场对催化活性的增强作用,提高耦合净化器对 VOCs 的去除效率,并同时
减少多孔介质带来的空气阻力。通过对胶黏剂配方和催化剂粉末喷涂方式的探索,
研发了成熟的金属表面催化剂的负载方法,使得内置式耦合净化器的实现成为可
能。随后实际制作了一个内置式耦合净化器的样机,通过三立方舱测试,证明了
该装置具有去除颗粒物,去除 VOCs 和减少臭氧累积的效果,说明内置耦合的原
理可行有效。最后,通过不同耦合方式的实验设计,映证了收尘区电场对催化增
强作用是内置耦合净化器高效去除 VOCs 的原因之一。此外还发现,内置耦合和
后置耦合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内置耦合对 VOCs 去除效果很好但减少臭氧累积的
效果不佳,而后置耦合与其完全相反。因此两种耦合方式的结合可以提升静电催
化耦合净化器的整体水平,实现降低风阻和增加效率的目标。

- 66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高压静电催化耦合是室内空气净化的有效手段,但由于过程中涉及多个复杂
耦合物理场,前人少有系统研究。而本文模拟和实验并行,揭示了耦合净化器内
部的物理过程,优化了除尘性能,改进了静电与催化的耦合方式。全文主要内容
分为四个方面。首先数值计算了耦合净化器内部的电晕电场、气流流动、颗粒荷
电、颗粒运动和臭氧传质,揭示了耦合物理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其次,设计了
静电催化耦合实验台架,通过实际测量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准确性,讨论了相关实
验现象。随后,对耦合净化器中的双区静电除尘器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发现了除
尘效果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推导出双区静电除尘效果的理论计算公式。
最后,基于实际使用需求,提出并实现了静电与催化的内置式耦合,在减小风阻
的同时提高了对 VOCs 的去除效率。全文主要结论如下:
(1)本文构建的数值模型可以反映耦合净化器内部的复杂物理过程,包括电
晕电场、气流流动、颗粒荷电、颗粒运动和臭氧传质。并且不同条件下截面风速、
颗粒去除率和臭氧浓度的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均十分接近,证明该数值模型准确
可靠。
(2)荷电区的电晕电场对气流存在作用力,导致耦合净化器内部出现流速差
异。具体表现为电极线周围流速升高,荷电区极板中心流速降低,电极线下游出
现带状低速区域。并且流场对入口风速的变化十分敏感,随着入口风速的增加,
流场迅速变均匀。
(3)耦合净化器中的臭氧集中分布于正对电极线下游的中心区域,且分布形
态不随入口风速的增加而改变。因此调整多孔催化板各位置催化剂的负载量,将
更多催化剂集中在正对电极线的下游,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耦合净化效果。
(4)“粒径越小的颗粒物越难去除”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施加在颗粒上
的电场力相对于流体曳力的作用效果随颗粒粒径的减小而持续衰减,并且颗粒粒
径越小,衰减幅度越大。
(5)为提高双区静电除尘效果,可适当缩短荷电区并加长收尘区。此外,提
高荷电电压和收尘电压,减小收尘极板间距也都有助于提升除尘效果。
(6)在双区静电除尘过程中,完全收尘长度与收尘电压成反比,与收尘极板

- 67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间距的平方成正比。当目标颗粒物粒径较大时,完全收尘长度与入口风速成正比,
与颗粒粒径成反比。当目标为超细颗粒物时,完全收尘长度对颗粒粒径的变化非
常敏感,且入口风速对除尘效果的影响增加。
(7)通过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负载于收尘极板表面可以实现高压静电与催化
的内置式耦合。实验证明,内置式静电催化耦合净化器可以有效去除 PM 和 VOCs,
并减少臭氧累积。与后置式耦合相比,内置式耦合具有更强的 VOCs 去除效果和
更低的空气阻力,但其抑制臭氧累积的能力较弱。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将两种耦
合方式结合,以提升耦合净化器的整体水平。

6.2 后续研究工作

高压静电催化耦合净化室内空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中包含物理变化
和化学变化。由于时间所限,本文的研究内容未能覆盖所有方面,需要完善的地
方包括:
(1)受到研究设备的限制,本文在数值模拟中将耦合净化器简化为二维几何
模型。并且在实验验证与探究的过程中,使用热线风速仪测量了各截面上的单点
风速。然而对于耦合净化器内的流场而言,其在离子风作用下会存在复杂的空间
形态,使用二维平面模拟和单点风速测量很难完全反映流场的全貌。因此后续研
究可建立耦合净化器的三维几何模型,数值计算其中流场的空间分布。在实验过
程中,可使用粒子图像测速法,在不介入流场的条件下获得丰富的流场空间结构
以及流动特性。如此可以更深入地研究耦合净化器内的气体流动情况。
(2)基于一定的的理想条件,本文提出了双区静电除尘效果的理论计算公式。
然而,实际情况与文中的理想条件必然存在偏差。因此后续工作可立足于此,根
据实际情况对该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修正,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生产生活。
(3)本文提出了内置式静电催化耦合,探索了其实现方式并测试了其使用效
果。然而,文中实现金属极板上负载催化剂的方式仍较为繁琐,不适用于大规模
工业化生产,因此后续可以对于这一工艺流程进行改进,提高负载效率。此外,
研发更适合于内置式耦合的催化剂有助于提高耦合净化器的整体表现,电场对催
化反应的增强作用也需要更直接的研究予以证明。

- 68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 考 文 献
[1] 杨杰. 室内环境污染的现状及监测措施分析 [J]. 才智, 2014, 36): 389.
[2] 杨阳, 曹小林, 何凯, 等.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指标和方法简述 [J]. 流体机械,
2014, 42(12): 73-6+28.
[3] 彭继. 静电除尘技术在中央空调系统净化改造中的应用 [J]. 建筑节能, 2013,
41(04): 1-5.
[4] Niu J L, Tung T C W, Burnett J. Quantification of dust removal and ozone emission
of ionizer air-cleaners by chamber testing [J]. 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 2001, 51(1): 20-
4.
[5] 陈猛, 李一倬, 范泽云, 等. 钴锰复合金属氧化物同时去除室内甲醛和低浓度
臭氧 [J]. 分子催化, 2015, 29(6): 545-52.
[6] 周吉文, 李一倬, 范泽云, 等. 负载型钴锰复合氧化物臭氧辅助催化降解低浓
度甲醛的性能研究 [J]. 分子催化, 2014, 28(1): 60-6.
[7] 李帮俊, 范泽云, 张溢, 等. 高压静电催化耦合净化空气中的臭氧控制及其室
内浓度预测模型 [J]. 环境工程学报, 2017, 11(7): 4117-24.
[8] 姚鑫, 陈猛, 范泽云, 等. 烹饪油烟污染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J]. 化学工业
与工程, 2015, 32(3): 53-8.
[9] 吴晓君. ESP 粉尘收尘过程数值模拟 [D]; 东北大学, 2011.
[10] Deutsch W. Bewegung und ladung der elektrizitätsträger im zylinderkondensator [J].
Annalen der Physik, 1922, 373(12): 335-44.
[11] Leonard G, Mitchner M, Self S A. Particle transport i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1980, 14(11): 1289-99.
[12] Cooperman P. A new theory of precipitator efficiency [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1967), 1971, 5(7): 541-51.
[13] Yamamoto T, Velkoff H. Electrohydrodynamics in a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J].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1981, 108(1-18.
[14] Skodras G, Kaldis S, Sofialidis D, et al. Particulate removal via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CFD simulation [J].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6, 87(7): 623-31.
[15] Lei H, Wang L-Z, Wu Z-N. EHD turbulent flow and Monte-Carlo simulation for
particle charging and tracing in a wire-plat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J]. 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 2008, 66(3-4): 130-41.
[16] Nikas K, Varonos A, Bergeles G.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flow and the collection
mechanisms inside a laboratory scal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J]. 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 2005, 63(5): 423-43.
[17] Kim Y J, Han B, Chang W, et al. Performance of ultrafine particle collection of a
two-stage ESP using a novel mixing type carbon brush charger and parallel collection
plate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2017, 53(1): 466-73.
[18] Wen T Y, Wang H C, Krichtafovitch I, et al. Novel electrodes of a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for air filtration [J]. 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 2015, 73(117-24.
[19] Takashima K, Kohno H, Katatani A, et al. Two-stag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using
induction charging [J].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2018, 51(17):

- 69 -
参考文献

[20] Kawada Y, Shimizu H, Zukeran A. Considerations of suitable grounded electrode


length of pre-charger in two-stage-typ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proceedings of the
Industry Applications Society Meeting, F, 2017 [C].
[21] Jaworek A, Marchewicz A, Krupa A, et al. Dust particles precipitation in AC/DC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J].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2015, 646(1): 012031.
[22] Jaworek A, Marchewicz A, Sobczyk A T, et al. Two-stag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with dual-corona particle precharger for PM 2.5 particles removal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7, 164(S0959652617314609.
[23] Lifang Q, Bei C, Jiaguo Y, et al. High-surface area mesoporous Pt/TiO2 hollow
chains for efficient formaldehyde decomposition at ambient temperature [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6, 301(522-30.
[24] 段媛媛, 宋少青, 程蓓, 等. 分等级结构对锡氧化物负载 Pt 室温催化甲醛氧化
性能的影响[J]. 催化学报, 2017, 38(02): 199-206.
[25] Liu Y, Yin Y, Jia X, et al. Synthesis process and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BiOBr
nanosheets for gaseous benzene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6, 23(17): 17525-31.
[26] Hou Y, Wang X, Wu L, et al. Efficient decomposition of benzene over a β-Ga2O3
photocatalyst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6,
40(18): 5799-803.
[27] Kaewtip C, Chadpunyanun P, Boonamnuayvitaya V. Effect of Co-Dopants in TiO 2
–SiO 2 Thin films on the Formaldehyde Degradation [J]. 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2012, 223(4): 1455-65.
[28] Photong S, Boonamnuayvitaya V. Synthesis of APTMS-Functionalized SiO 2 /TiO
2 Transparent Film Using Peroxo Titanic Acid Refluxed Solution for Formaldehyde
Removal [J]. 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2010, 210(1-4): 453-61.
[29] 陈勇, 谷锦, 陈鹏, 等. La、Fe 共掺杂 TiO2/膨润土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J].
功能材料, 2013, 44(20): 3003-6.
[30] Lam R C W, Leung M K H, Leung D Y C, et al. Visible-light-assisted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gaseous formaldehyde by parallel-plate reactor coated with Cr ion-
implanted TiO 2 thin film [J]. Solar Energy Materials & Solar Cells, 2007, 91(1): 54-61.
[31] 秦彩虹, 党小庆, 黄家玉, 等. 气体循环条件下等离子体催化氧化吸附态的苯
和甲苯 [J]. 环境工程学报, 2017, 11(03): 1691-7.
[32] Jiang N, Hu J, Li J, et al. Plasma-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benzene over Ag–Ce
bimetallic oxide catalysts using hybrid surface/packed-bed discharge plasmas [J].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16, 184(355-63.
[33] Zhu B, Li X S, Sun P, et al. A novel process of ozone catalytic oxidation for low
concentration formaldehyde removal [J].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2017, 38(10):
1759-69.
[34] Zhao, Dezhi, Shi C, et al. Enhanced effect of water vapor on complete oxidation of
formaldehyde in air with ozone over MnOx catalysts at room temperature [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2, 239-240(4): 362-9.
[35] Huang H, Ye X, Huang W, et al. Ozone-catalytic oxidation of gaseous benzene over
MnO2/ZSM-5 at ambient temperature: Catalytic deactivation and its suppression [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5, 264(24-31.

- 70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6] Fang R, Huang W, Huang H, et al. Efficient MnOx/SiO2@ AC catalyst for ozon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gaseous benzene at ambient temperature [J].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19, 470(439-47.
[37] Porteiro J, Martín R, Granada E, et al.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for the estimation of their particle collection efficiency [J].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16, 143(86-99.
[38] Dong M, Zhou F, Zhang Y, et al. Numerical study on fine-particle charging and
transport behaviour i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J]. Powder Technology, 2018, 330(210-
8.
[39] Mcdonald J R, Smith W B, Spencer Iii H W, et al.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calculating electrical conditions in wire‐duct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ion devices [J].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977, 48(6): 2231-43.
[40] Feng Z, Long Z, Adamiak K.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electrohydrodynamic flow
and vortex analysis i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Dielectric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 2018, 25(2): 404-12.
[41] Chun Y N, Chang J-S, Berezin A A, et al. Numerical modeling of near corona wire
electrohydrodynamic flow in a wire-plat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J]. IEEE
Transactions on Dielectric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 2007, 14(1): 119-24.
[42] Zhao L, Adamiak K.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electrohydrodynamic flow in a
single wire-plat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2008, 44(3): 683-91.
[43] 李亨, 张锡文, 何枫. 论多孔介质中流体流动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 [J]. 石油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5): 111-6+0.
[44] Pauthenier M, Moreau-Hanot M. La charge des particules sphériques dans un champ
ionisé [J]. J Phys Radium, 1932, 3(12): 590-613.
[45] White H J. Particle Charging i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ion [J]. American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s Transactions of the, 1951, 70(2): 1186-91.
[46] Lawless P A. Particle charging bounds, symmetry relations, and an analytic charging
rate model for the continuum regime [J]. 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 1996, 27(2): 191-
215.
[47] Fuchs N. The charges on the particles of aerocolloids [J]. Izv Akad Nauk SSSR, Ser
Geogr Geofiz, 1947, 11(341-8.
[48] Long Z, Yao Q. Evaluation of various particle charging models for simulating
particle dynamics i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J]. 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 2010,
41(7): 702-18.
[49] 龙正伟, 冯壮波, 姚强. 静电除尘器数值模拟 [J]. 化工学报, 2012, 63(11):
[50] Mao L, Chen Z, Wu X, et al. Plasma-catalyst hybrid reactor with CeO2/γ-Al2O3 for
benzene decomposition with synergetic effect and nano particle by-product reduction [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8, 347(150-9.
[51] Leonard G, Mitchner M, Self S.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electrohydrodynamic
flow i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J].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1983, 127(123-40.
[52] Atten P, Mccluskey F M, Lahjomri A C. The electrohydrodynamic origin of
turbulence i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1987, 4): 705-11.
[53] Niewulis A, Podliński J, Mizeraczyk J. Electrohydrodynamic flow patterns in a

- 71 -
参考文献

narrow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with longitudinal or transverse wire electrode [J].


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 2009, 67(2-3): 123-7.
[54] 徐先莽. 电辅助催化净化 NO 基础研究 [D]; 昆明理工大学, 2014.

- 72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致 谢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压静电耦合催化去除 VOCs 污染物及其协同作用
的研究(21577088)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室内公共场所空气污染控制关键
技术与装备”(2017YFC0211800)在本文研究过程中所提供的资助。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在交大的求学时光即将结束。在此,诚挚感谢我的研究
生导师上官文峰老师。是上官老师的悉心教导指引我在科研过程中一路前行,在
研究过程中给予我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使我受益匪浅。上官老师对待学术严谨、
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更是我今后的学习目标,恩师情谊此生难忘。
感谢课题组姚鑫师兄、张溢师兄和同学张益坤在实验中对我的意见,感谢朱
勇师兄在数值模拟方面对我的指导,是你们的帮助使得本文研究得以顺利开展。
同样感谢课题组的与我朝夕相处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你们是我的良师益友,在
科研和生活中给了我很大的关心,谢谢你们的理解、包容和陪伴。
感谢我的室友曹晟和蒋俊峰,与你们的愉快相处是我学习生活中的美好回忆。
最后,谨以此文献给我父母,感谢我的亲友,感谢我的女朋友赵铭泽,是你
们的鼓励和支持,使我不断向前,祝你们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 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1] Gao M, Zhu Y, Yao X, et al. Dust removal performance of two-stag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J]. Powder Technology, 2019, 348: 13-23. (SCI)
[2] 高梦翔, 姚鑫, 朱勇, 等. 双区静电除尘器的数值模拟研究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8, 38(10): 3698-3703. (EI)
[3] 高梦翔, 姚鑫, 朱勇, 等. 双区静电除尘模拟设计中的颗粒荷电模型选用 [J].
工业催化,2018,26(10):124-129. (中文核心)
[4] Yao X, Gao M, Wei Z, et al. Removal of hexanal in cooking fume by combination
of storage and plasma-catalytic oxidation on alkali-modified Co-Mn solid solution [J].
Chemosphere, 2019, 220: 738-747.(SCI)

- 74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发明专利
[1] 上官文峰、高梦翔等,静电催化耦合空气净化器及其制造方法,申请号 :
CN201810997714,申请日 : 2018.08.29,公开(公告)号 : CN109107765A.

- 75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