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9

拜占庭经济“中产阶级决定论”考辨

拜占庭经济“中产阶级决定论”考辨
—关于《罗马—拜占庭经济史》*

陈志强

摘要 :
《罗马—拜占庭经济史》特别强调的“中产阶级决定论”不符

合罗马—拜占庭历史发展的实际,该书确定的这一概念与拜占庭史料中的

类似提法含义完全不同,也与拜占庭学术界的相关研究结论有很大区别,

故而该书自说自话定义的拜占庭“中产阶级”并不符合拜占庭历史发展的

实际。这一脱离了拜占庭经济史客观发展实际的观点之所以形成,关键在

于该书的研究方法不是历史学的,而是经济学的。那种预先设定模型,而

后填充史实的方法并不适合拜占庭经济史研究,其关于罗马—拜占庭经济

发展的“中产阶级决定论”也不能成立。特别是该书未能认识到古代经济

活动与现代经济活动的本质区别,误将工业文明主导的某种经济活动现象

与以农为本的经济活动相混淆,因此既不能看到两种经济结构内在的差异

性,也不能识别两种经济结构中多种貌似相同要素之间的不同。

关键词 :拜占庭 经济史 中产阶级 决定论

《罗马—拜占庭经济史》于 2006 年 9 月刚刚问世,该书作者厉以宁先生就

*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拜占庭历史与文化研究”(项目编号 :14ZB061)、教育部国


别和区域研究项目“科索沃问题的历史解读”(项目编号 :320—H0920004)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项目(项目编号 :632029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3
世界历史评论 2020 年第 4 期

第一时间寄来了他的签字赠书。当时笔者真的吃了一惊,不是因为该书作者
是我国鼎鼎大名的经济学家,而是因为这位经济学家写出了这样一部上下两
编共 60 万字、涉及“上下两千年,纵横数千公里”的历史巨著。诚如全书序
言所指出的那样,他“是一位著名经济学家,他关注的是全国、全世界的经
济运行及其对国计民生的影响,整日参加各种会议、讨论,奔波各地调研、
考察、作报告、作讲演、写文章、写著作,无时休息,而在百忙之中,居然
还能挤出时间,写这么一部大部头的历史著作……这样的奋发向上,献身科
学的精神,更值得我们许多同辈学人和后辈学人学习”。a 笔者在惊叹之余,
更加佩服作者跨界执笔的勇气,以经济学家特有的思维模式对又古又洋的外
国历史大胆涉猎,直面罗马帝国和其后的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留给后
人的诸多难题,大胆提出其自成体系的观点。仅从其下编拜占庭经济史部分
参考并引用了 347 种各类文献来看,就可以看出作者用功之勤,确实值得吾
辈学习。也许是早年翻译罗斯托夫采夫那本名著引发了无尽的思考,b 促使作
者写出了这部大书。然而,细读该书后,笔者对他提出的罗马—拜占庭帝国
衰亡的“中产阶级决定论”还是有不同看法,本文就此浅谈一二,就教于作
者和众同仁,也希望在纯学理探讨中促进我国正常学术批评环境的形成。

该书最引人关注的是其阐释的中心论点。该书作者认为,古代罗马的兴
盛在于其“中产阶级”的兴旺,“城市的工商业者和自耕农的经营既使罗马
帝国得到充裕的财政收入和丰富的农产品供应,又使罗马帝国得到充足的兵
源,从而使帝国走向昌盛”。c“在探讨西罗马帝国衰亡原因时,决不能轻视
自耕农和城市工商业者受压榨、受摧残所带来的一系列恶果。这应该被看成
是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主要原因。”d 显然,该书作者是将罗马帝国(即该

a 厉以宁 :
《罗马—拜占庭经济史》(上编),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6 年,“序言”。
b [美]M. 罗斯托夫采夫 :
《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马雍、厉以宁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5 年。
《罗马—拜占庭经济史》(上编),第 415 页。
c 厉以宁 :
d 《罗马—拜占庭经济史》(上编),第 416 页。
厉以宁 :

4
拜占庭经济“中产阶级决定论”考辨

书上编所涉及的 700 年)兴盛和衰落的主要原因归结为由城市工商业者和农


村自耕农构成的所谓“中产阶级”的兴衰。笔者长期从事拜占庭历史与文化
研究,对罗马帝国经济史并不熟悉,也难以做出合理的评论,但是罗马帝国
的经济形式属于奴隶制似乎是学界的共识,甚至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
作家把它当作奴隶制的“典型”。
《罗马—拜占庭经济史》的作者不仅对 4 世纪以前的古代罗马经济史发
展做了上述论断,而且还对那以后的拜占庭帝国做出了同样的论述,他认
为:
“ 整个罗马帝国从屋大维称奥古斯都算起……再到东帝国即拜占庭帝国
由盛而衰,由衰而亡,这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表明,兴盛时依靠的是自耕农
和城市工商业者的支持……至于帝国衰亡的内在原因不仅是失去了自耕农
和城市工商业者的支持……问题的关键正在这里 :西罗马帝国也好,拜占
庭帝国也好,自己把本来能够支持自己并且有力量支持自己的自耕农和城市
工商业者毁掉了,自毁基础,焉有不亡之理?”a 该书作者在全书最后的结论
“ 直到 15 世纪拜占庭帝国的衰亡,实际上,这一切无非是将
中,再度强调 :
近 1 000 年前西罗马灭亡时悲剧的重演……罗马帝国的衰败和西罗马帝国的
灭亡原因就在自己毁掉了赖以生存的基础—中产阶级,拜占庭帝国的情况
也是这样……拜占庭帝国晚期,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的中产阶级都被摧残了。
历史悲剧不幸地再度出现。”b 那么,什么是该书所谓的“中产阶级”呢?作
者明确给出了定义 :
“ 这里所说中产阶级就是罗马城市的工商业者和乡村的
自耕农。”c
《罗马—拜占庭经济史》特别强调“中产阶级”在罗马—拜占庭帝国兴
衰变动中的决定性作用,那么搞清楚“中产阶级”的概念就十分关键了。究
竟该书作者给出的上述概念是否符合拜占庭历史的实际情况呢?答案是否定
的,该书确定的这一概念与拜占庭史料中的类似提法含义完全不同,也与拜
占庭学术界的相关研究结论有很大区别。自然,作为该书核心论点的拜占庭
“中产阶级决定论”也不能成立。

a 《罗马—拜占庭经济史》(下编),第 857 页。
厉以宁 :
b 《罗马—拜占庭经济史》(下编),第 863 页。
厉以宁 :
c 《罗马—拜占庭经济史》(上编),第 416 页。
厉以宁 :

5
世界历史评论 2020 年第 4 期

拉伊奥教授是当代拜占庭学界公认研究拜占庭经济最有成就的学者,她
“14 世纪前半期,
在全面调查了拜占庭史料后,在一本合著著作中明确指出 :
史料开始多次出现 μέσοι 这个词(直译‘中等’人士即中产阶级)了,他们
介于极为富有者和贫穷者之间……中产阶级被认定为那些设法生财并使之不
断增加的人,也就是手工工匠和商人。在著名的文献《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对
话》中,比较大的商人和手艺精湛的工匠被视为相当富有的人,但他们的地
位仍低于贵族们。这种城市居民的分层是很晚近时形成的,且持续了不长的
时间。经历了该世纪中期的战乱后,拜占庭贵族不断失去土地,他们转而从
事商业贸易和银行业,中产阶级这个特指的称谓便消失了。”拉伊奥教授这
里所讲的背景就是 14 世纪王朝内战导致拜占庭形势恶化,各种矛盾集中爆
发,当时的“大部分证据表明,在拜占庭各城市中存在着严重的社会经济分
化,总体上讲,各城市都处于贵族的政治控制下”,a 贵族以下各社会阶层不
满每况愈下的现实,因此几乎所有城市都卷入战乱。这里提到的中产阶级具
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他们集中在城市里,二是他们出现的年代多限定于 14
世纪的一段时间里,显然与《罗马—拜占庭经济史》中贯穿拜占庭史始终的
“中产阶级”不是一回事。
新生代拜占庭学者马拉特拉斯在其博士论文中全面调查了 μέσοι 一词的
原始史料出处,分析了当代拜占庭经济史重要学者就此问题得出的研究结
论。笔者有赖于在伦敦的弟子的帮助,得以找到相关材料仔细研究了这一问
“μέσοι 这个词汇及其派生词 μέσoτες
题。b 马拉特拉斯与拉伊奥教授一样认为 :
(middle status,中等阶层)出现在公元后 14 世纪的史料中。事实上,我们仅
仅有很少的参考材料,其中还有许多是完全不清楚的含义。”c 他之所以说史
料很少是有根据的,因为他只找到了三四种相关原始文献,其中涉及这个名
词的大部分史料都语义不清。
最频繁提到这个词汇的拜占庭古籍作品出自下野皇帝约翰· 坎塔库震

a Angeliki E. Laiou and Cécile Morrisson, The Byzantine Econom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p.199.
b 在此对吴刚博士表示感谢。
c Christos Malatras, Social Structure and Relations in Foutreenth Century Byzantium,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2013, p.80.

6
拜占庭经济“中产阶级决定论”考辨

努斯之手,他提到,当时在首都君士坦丁堡城里,大家都在争取加泰罗尼亚
人的好感,后者是在“1352 年冬季激烈的热那亚战争期间躲避到君士坦丁堡
的可怜”人,参与其中的“不仅有权势人物、修道院和旅店,而且还有很多
μέσοι(中等人家)……以及手工匠人,几乎所有人都在争取他们”。a 坎塔库
震努斯还提到,1347 年为了筹集资金,以为建立和维持一支强大的舰队提供
支持,“商人、手工匠人、修道院长、教堂助祭和几个 μέσοι(中等人士)”参
与了活动。b 在这里,坎塔库震努斯将城市中产阶级、商人、手工匠人、修
道院长、教堂助祭相提并论,他一方面将所谓城市中产阶级与那些“被称作
百姓的城市下层人”区分开,另一方面又没有清晰地指出他们之间的不同。
因此,我们可以推测他们既不是指具有某种职业专长的人如工商业者,也不
是指那些享有社会中等地位的人,更不是指下层穷人,而是指拥有一定财富
的人,因此他们才有可能参与此次筹集资金的活动。在这个记述场景中,记
载者既不考虑其职业,也不考虑其社会地位,而是注重他们是否有一定的经
济实力参与募捐。
坎塔库震努斯在其他类似的记载中也存在同样的定义不准确问题,他提
到在 1328 年施行攻击、抢占城墙作战时,被废皇储安德罗尼克三世就鼓励
“μέσοι(中等)身份阶层的罗马人”不要落后于外族雇佣兵,最终确实有 12
个这样的人首先爬上城墙。c 坎塔库震努斯在这里也没有说明他们具体是何
种职业出身,或拥有多少财产,而只是强调了他们不同于外族雇佣兵。由此
大体可知,在这个场景中,坎塔库震努斯仅仅侧重于他们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标志,即不同于下等普通士兵,也不同于高级贵族军官,是介于两者之间的
士兵,也许指的就是中下级军官。非常明显,记述者在这里提到的 μέσοι 与上
文两次提到的含义都不一样,即强调了本土将士中 μέσοι 们的社会身份和地
位,以此鼓舞其斗志。
在同一文本的其他两个段落中,坎塔库震努斯记述了塞萨洛尼基城市暴

a John Kantakouzenos, Historiarum, ed. by L. Schopen, Bonn, 1828—1832; Geschichte, Johannes Kantakuzenos
ubersetzt und erlautert, trans. by G. Fatouros and T. Krischer, Stuttgart, 1982—1986, III, p.227.
b John Kantakouzenos, Historiarum, III, p.34.
c John Kantakouzenos, Historiarum, I, p.301.

7
世界历史评论 2020 年第 4 期

动中的狂热派强迫市民中间派与起义者配合,以表明其忠诚于后者,否则将
受到惩处。a 与此大体类似的还有一段,其中讲道 :
“ 最仁慈的人民在内战中
遭遇了苦难,情况就是这样。一方面贵族权势者被立即杀掉或遭到逮捕……
另一方面城市里的 μέσοι(即市民中等阶层)也遭到攻击,因为他们没有像起
义者和起义政权的支持者那样积极参加运动。”b 这里关于 μέσοι 的说法只是强
调了他们的政治态度而无关其他。坎塔库震努斯的作品最后还提到过,μέσοι
在当时混乱的情况下“事实上没有收入,他们也遭到了压迫”。c 坎塔库震努
斯把他的一个支持者嘎巴拉斯(Gabalas)称作 μέσος,说他被起义者中的狂
热派分子杀害。d 可是文献提供的信息使我们对这个人的其他情况还是毫无
所知,无法根据涉及他的只言片语解决 μέσοι 的定义问题。这里涉及的显然是
μέσοι 对起义者的政治立场,谈论的是他们在第二次内战中的政治倾向,至于
他们的职业特长和财产情况都无法得到反映。这一点充分表明,《罗马—拜
占庭经济史》中的“中产阶级”在拜占庭史料中是找不到踪影的,换言之,
该书创造的这个概念并不符合拜占庭经济史的史实。
其他拜占庭作家也偶尔提到这个概念,譬如君士坦丁堡牧首乔治· 基普
里奥斯(Georgios Kyprios),他说其父母原来非常富有,但是意大利人来了
后他们的财产就大为减少了,下降为普通富人,变为中等人家(μέσοι)。e 这
里的意大利人是指获得拜占庭帝国商业优惠特权的意大利商人,他说的中等
人家也可以理解为中产阶级,也就是指既非下层普通民众(πένητες),也非
上层特别富有的人。另一位名叫曼努埃尔· 卡雷卡斯(Manouel Kalekas)的
作家也提到,他的一个弟子属于中等人家(μέσοι)出身,既不是忙于生计
的穷人,也不是非常有钱的富人。f 这两份材料所谓的中等人家似乎都是指
那些介于非常富有的人和极端贫穷的人之间的中等富人,他们并不构成在职

a John Kantakouzenos, Historiarum, II, p.235.


b John Kantakouzenos, Historiarum, II, p.179.
c John Kantakouzenos, Historiarum, II, p.334.
d John Kantakouzenos, Historiarum, I, p.393. μέσος 和 μέσοι 是同一名词的单数和复数形式。
e Gregorios Kyprios, Autobiography (Διηγήσεως μερικñς λóγος τὰ καθ’ ἐυατòν περιεέχων), in J.-P. Migne (ed.),
Patrologia cursus completus. Series graeca, Paris, 1857—1866, Vol. 142, p.20.
f Manouel Kalekas,“Letter,”in R.-J. Loenertz (ed.), Correspondance de Manuel Calécas, Citta del Vaticano:
Biblioteca Apostolica, 1950, Letter 10.

8
拜占庭经济“中产阶级决定论”考辨

业、身份、阶级地位等方面自成一体的特殊社会群体,至少文献提供的信息
不允许我们做出这类确定性判断。我们还注意到,如此使用这个词汇的还有
另一个作者马科雷姆波利迪斯(Makrembolites),但是他也同样没有提供任
何进一步的解释。可见这些拜占庭作家只是在一般意义上指称他们描述的对
象是中等富人,但即便他们提到了中等“富人”(μέσοι),我们还是不能了解
其职业及其财富的来源,究竟来自商业贸易还是手工业,是来自经营的农田
还是其担任公职的薪俸。
由此可见,马拉特拉斯与拉伊奥教授的结论是成立的,即拜占庭史料中
出现的这个词汇没有确定的含义,在 14 世纪的拜占庭经济生活中并不构成稳
定且发挥重要作用的群体或阶层。上述原始材料能够告诉我们的是,所谓的
μέσοι 大多为生活在城里的小康之家,是拜占庭晚期历史中一个短暂且动乱时
期人们使用的一个概念,而不是贯穿拜占庭经济史始终且发挥决定性作用的
阶层或阶级。
那么现代拜占庭研究者是否对此有明确的定义呢? 马拉特拉斯的研究告
诉我们,情况非常复杂,“关于 μέσοι 的定义或者身份在现代学者中还存在很
大的争议,因为 14 世纪中期以后的文献中这个词汇就‘消失’了”。a 一些学
者聚焦于特定的专业群体,如伊戈诺米迪斯将它定义为中等阶级的上层,即
市民,并认为他们包括交易大宗商品的商人、大企业主、船主,银行家等。b
而马兹赫科等则把它“定义为所有参与城市经济活动的居民,无论他们的经
济状况如何”。有意思的是,他把这个 μέσοι 阶层定义为那些为国家或者上层
贵族进行财政服务的人 :他们征集税赋或者本身就是贵族财产的管理者。c
最值得关注的是,马兹赫科等虽然就这一名词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但是不同
意将农村里的小土地主(即拥有土地的小农)纳入这个定义中。马拉特拉斯
“ 我们的史料很难把 μέσοι 定义为一个特定的居民群体。正如我们
一再强调 :

a Christos Malatras, Social Structure and Relations in Foutreenth Century Byzantium, p.83.
b Nicolas Oikonomide’s, Hommes d’affaires grecs et latins à Constantinople, XIIIe—XVe siècles, Montreal and
Paris: Pontifical Institute of Mediaeval Studies, 1979, pp.114—115.
c Klaus-Peter Matschke and Franz Tinnefeld, Die Gesellschaft im späten Byzanz: Gruppen, Strukturen und
Lebensformen, Cologne: Weimar and Vienna, 2001, pp.99—138.

9
世界历史评论 2020 年第 4 期

所说,我们的资料太少,而其中大部分来自坎塔库震努斯的《历史》。”a 德国
学者贝克在其分析整个拜占庭社会的讨论中,将 μέσοι 置于更低的地位,他还
把文人和教会神职人员,商人和手工匠人等纳入其中,因为他主要认为他们
拥有中等的财富。显然他说的中等阶级并不是一个特定的群体。b 另一位奥
地利拜占庭学家宏格尔还对比了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和坎塔库
震努斯的《历史》,认为后者不仅在很多记载上模仿了前者,如关于 1347 年
拜占庭爆发流行病的记述,而且还从前者借用了“μέσοι”一词,但是修昔底
德的意思是指“那些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科夫岛内战中保持中立的人”,因
此翻译成中间派或者中立者更为合适。c 总之,现代拜占庭研究者对此没有
统一的看法,他们在极为有限的原始材料解读中无法得出任何确定的结论。
然而,他们不约而同地将自己的考察视线局限在原始材料限定的 14 世纪的
城市里,不约而同地从财富程度上看问题,这是拜占庭历史研究者得出的结
论,显然与厉先生的看法不同。
总而言之,无论从拜占庭史料看,还是从专业拜占庭经济问题研究者的
结论看,《罗马—拜占庭经济史》提出的“中产阶级”概念并不符合拜占庭
历史的实际情况,其“中产阶级决定论”也与拜占庭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和复
杂性相去甚远。正因如此,厉先生在 30 万字的拜占庭经济史部分中用了很多
篇幅叙述了拜占庭史的一般情况,或者引用通史作家的结论(甚至还大量引
用了威尔· 杜兰那套面向高中生的课外读物《世界文明史》)以支持自己的
观点,而很少直接探讨有关拜占庭经济史原始资料的内容,背景介绍远远多
于经济命题的讨论。细心的读者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在其有关拜占庭部分的
5 章 21 节中,只有 8 节讨论了与经济有直接关系的问题,其中还包括作者自
创的理论阐释,唯独缺少了对拜占庭经济发展大量事实的陈述。这从全书注
释中也能看出来,其引用的材料缺少了很多最重要的拜占庭经济史专家的成
果。当然,我们不能苛求一位将主要精力用于关注中国和世界经济现状的经

a Christos Malatras, Social Structure and Relations in Foutreenth Century Byzantium, pp.83—84.
b H.-G. Beck, Das byzantinische Jahrtausend, Munich: 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1978, pp.253—255。与众不同
的是,他没有排除 μέσοι 也包括农村人的可能。
c Herbert Hunger,“Thukydides bei Johannes Kantakuzenos. Beobachtungen zur Mimesis,”Jahrbuch der
Österreichischen Byzantinischen, Vol. 25, 1976, pp.181—193.

10
拜占庭经济“中产阶级决定论”考辨

济学家,他大多引用二手甚至三手材料阐释其关于拜占庭宏观经济发展的观
点也可以理解。但是,正因该书脱离了拜占庭经济史的客观史实,也忽略了
当代最重要的拜占庭经济史家就此问题的专门研究和结论,因此对很多问题
的论说带有自说自话的色彩,甚至出现为了说明自家观点而任意取舍史实的
现象,例如军区制改革就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进而,该书不能对拜占庭帝
国兴衰的原因做出准确判断,而是大而化之地将这个中古帝国衰亡的原因等
同于千余年前西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将拜占庭经济上千年复杂曲折的发展
过程简化为“中产阶级决定论”,因而也不能揭示出拜占庭帝国何以“自毁
基础”、自寻死路的真正原因,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罗马—拜占庭经济史》自说自话的“中产阶级决定论”脱离拜占庭经
济发展的客观历史,因无相关史料证据支撑而难以成立。深究起来,其出现
这样的偏差关键在于该书的研究方法不是历史学的,而是经济学的。历史学
家的研究方法与经济学家不同,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前者要求论从史出,
言必有据,他们绝不会预设某个理论模型,而后将精心选择的历史事实纳入
其先入为主的理论框架。因此,历史学家的研究首先从调查史料、解读史料
开始,以史料解读为依据建立证据链,进而重构历史事实,而后在全面客观
分析事件或人物具有的历史重要性的基础上得出某些学术观点,最终再抽象
出某种理论,或者建构某种历史理论模型。《罗马—拜占庭经济史》的研究
套路显然与历史学方法相悖。
仔细阅读该书就会发现,《罗马—拜占庭经济史》的研究方法就是预设
了“中产阶级决定论”理论模型,而后按照作者的理论模型对罗马—拜占庭
“上下两千年”的经济发展进行解读。由于该书理论源于经济学界对现代社
会经济变动的一种看法,因此作者在解读罗马—拜占庭帝国这个前资本主义
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时,既不能区分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本质区别,也不
能辨析罗马时代与拜占庭时代的不同,而是将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历史统统
纳入一种理论框架中。为此,作者也是下足了功夫,从许多通史作品中找到

11
世界历史评论 2020 年第 4 期

符合自己看法的史实片段,不论它们是否符合历史客观存在,选择的标准就
是能够形成自圆其说的证据。作者自说自话地进行理论解读,挥洒自如的评
论确实少了很多历史著作的枯燥无味,尤其在阐释其理论的章节中,字里行
间都透露着作者的理论自信。然而,由于该书相关内容脱离了拜占庭经济史
发展的实际,因此在叙述中就难免有很多错漏,前后矛盾之处也很突出。如
此一来,该书就不能合理而客观地说明拜占庭经济起伏发展的复杂原因,也
不能在诸多繁杂因素中对最为关键的因素做出正确的判断,其所达到的“中
产阶级决定论”理论自洽也很不合理。
其实,该书作者也不甚同意“以今论古”的研究,在他谈到罗马与迦太
基争夺地中海霸权问题时,就引用了这样的例子 :
“ 尽管曾经有人认为这是
由于商业竞争的考虑,罗马不能容许西地中海有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的存
在,也有人反对这种观点,认为这是把古代现代化了。”在这里,作者显然
是同意李雅书等反对对古代历史做现代意义解释的意见的。a 可是该书作者
自己却没有坚持实事求是地讨论罗马—拜占庭经济史,因此便无法避免具体
论述中的错误。例如,作者在结论中反复强调拜占庭帝国“自己把本来能够
支持自己并且有力量支持自己的自耕农和城市工商业者毁掉了,自毁基础”,
但在叙述中又正确地描述了巴西尔二世对小农的保护,说他“规定在拜占庭
帝国的内地,地主不得侵占(包括购买)小农的田产”。b 那么人们不禁要
问,巴西尔皇帝是否代表了拜占庭帝国,他是在摧毁小农还是在保护小农?
同样,作者也描述了第四次十字军攻占拜占庭帝国首都并统治了半个多世纪
后,拜占庭农村大地主兼并小农农地,导致土地易主,小农破产。c 问题又
来了 :究竟是十字军带来的西欧土地制度改变了拜占庭农村经济制度,还是
拜占庭帝国自己“毁掉了自耕农”呢?在这个重要的中心议题上,作者的解
释随意而缺乏因果关系的证据链,他只顾阐明自己的理论观点,而不顾拜占
庭经济史发展的客观真实情况。

a 厉以宁 :《罗马—拜占庭经济史》(上编),第 37 页。所引意见来自李雅书、杨共乐 :


《古代罗马史》,北
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年,第 127 页。
b 《罗马—拜占庭经济史》(下编),第 585 页。
厉以宁 :
c 《罗马—拜占庭经济史》(下编),第 722—724 页。
厉以宁 :

12
拜占庭经济“中产阶级决定论”考辨

根据笔者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拜占庭经济发展在查士丁尼一世时代即开
始出现重大变化,具体而言就是这位皇帝在位期间,曾在拉文纳和迦太基两
地建立“总督区”(该书作者也提到了这一点,但仅仅认为是行政管理制度
的变更 a)。事实上,总督区就是查士丁尼皇帝的“改革实验区”,它们成为
后来在帝国全境推行的军区制的前身。而其直接而合理的证据就是伊拉克略
王朝创立者伊拉克略一世就来自迦太基总督区,其父亲是当地的总督,作为
后者的长子,他在长期追随其父的经历中深谙总督区制度的好处。在他接受
父亲的派遣,指挥勤王部队占领了首都并建立新王朝后,首先便于 629 年建
立了处于东部前线地区的亚美尼亚军区,b 而后相继建立起奥普西金军区,并
自东向西先后建立了基维莱奥冬、阿纳多利亚、色雷斯军区。c 具备正常思
维的人都不难理解,伊拉克略一世在万般无奈之下,将其熟知的迦太基总督
区管理模式搬到了东部前线。d 至 8 世纪中期时,帝国大部分领土都建立了军
区,帝国全境实行军区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e 军区制是总督区制的升
级版,两者的不同在于 :一是它们的内在管理结构不同,不仅最高长官名称
不同—分别为总督和将军,且总督区的行政系统和军事系统保持相对独立
性,军区则军事和行政权力合一,统一由将军控制 ;二是它们在帝国治理层
面上有差异,总督区作为试点都设立在帝国边远地区,军区制则作为一种重
要制度在全国实行 ;三是两者的经济和兵源基础有别,稳定的农兵阶层就是
在军区制下形成的,这是两者最突出的不同点。
诚如国际拜占庭学界和笔者对军区制的研究一样,军区制改革最初要
解决的迫切问题是帝国兵源枯竭、财政不足,特别是边防吃紧、波斯大军压
境的危机,这一点从军区自东向西逐步推行即可证明,还可以从伊拉克略常

a 《罗马—拜占庭经济史》(下编),第 491 页。
厉以宁 :
b 《拜占庭学研究》,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1 年,第 54 页。
陈志强 :
c John Haldon, The Palgrave Atlas of Byzantine Histor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pp.77—82,
maps.6.1—6.4. 哈尔顿地图史给出的军区最早年代是 660 年,但提供了拜占庭军区变动的全图。
d [南斯拉夫]乔治·奥斯特洛格尔斯基 :
《拜占庭帝国》,陈志强译,西宁 :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
80 页。
e 仅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就有农兵地产 58 000 份,可见军区制在全国的普遍推行情况,其经济主体地位非常
明显。[法]P. 布瓦松纳 :
《中世纪欧洲生活和劳动》,潘源来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5 年,第 41 页 ;厉
《罗马—拜占庭经济史》(下编),第 526 页。
以宁 :

13
世界历史评论 2020 年第 4 期

年驻守东部前线得到佐证。军区制下按照军事需求划分军事管理区域,有效
地提高了军队抵抗反击入侵之敌的迎战能力,解决了罗马军事旧制那种规模
庞大而指挥调动效率低下的问题。由于军政权力合一,军事首脑控制一切权
力,杜绝了以往行政官僚掣肘的弊端,军区最高首脑“将军”可以根据本区
实际情况及时应对突发战事。同时,军区部队驻防本区,既可保持经常性的
巡逻防止突然的入侵,也可以在军区内得到及时调动,明显提高了拜占庭军
队的防守能力。以前线军区为基地,伊拉克略皇帝还不断整军备战,适时出
击,最终击溃了波斯主力,打垮了长期为害拜占庭帝国的东部强敌,迫使其
内部发生动乱,最终使萨珊波斯帝国解体。正因为军区制的好处明显,伊拉
克略及其后人坚持在帝国全境推行改革,并完成了拜占庭帝国的军事化,为此
后有效适应入侵愈加频繁的西亚、东欧地区新形势奠定了基础。a 正是由于军
区制改革,拜占庭帝国出现了以“农兵”为主、以小农为辅的阶层,前者是军
区制改革“以田代饷”的结果,他们平时在分得的土地上经营,战时集中起
来对敌作战,其兵器装备、铠甲马匹等一应军需均由其经营的兵役土地收益加
以支撑。这种以田代饷的方式“是拜占庭中央政府有地无钱而被迫实施的不得
已之举”
,最先在亚洲各军区推行,不仅使大量因战乱被弃耕的农田得到复耕,
而且培育了一个农兵阶层,进而带动拜占庭小农经济的兴起。毫不夸张地说,
正是军区制改革给拜占庭小农经济发展造就了有利环境,是军区制这种重大的
制度性改革为小农经济的兴起创造了必要条件。在这里,军区制改革是各种因
素中的决定性因素。同样的道理,相对安定的环境也为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创造
了良好的投资和交易机会,此处因果关系的主次地位是非常明显的。
小农经济和工商业经济的脆弱性在中古时代表现得特别突出,它们需
要有强大的帝国保护才能生存,因此也不可能单独形成拜占庭帝国兴衰的决
定性力量。这种情况在晚期拜占庭帝国表现得特别明显。军区制虽然在推行
期间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它自身存在难以克服的深刻矛盾,即中央政府大
量下放权力造成了军区军事贵族势力坐大,与王朝中央集权形成了矛盾。同
时,军区上层军官利用向各级下级官兵分配军役地产的权力,中饱私囊,经

a 《拜占庭军区制和农兵》,载《历史研究》,1996 年第 5 期。
陈志强 :

14
拜占庭经济“中产阶级决定论”考辨

济实力不断发展,一方面损害了以农兵为主的小农经济,另一方面形成了以
军事权力为保障的大土地贵族。这是军区制推行者最初难以想到的。大土地
所有和小土地经营之间的矛盾从军区制改革一开始就存在,而后弊端不断积
累,经过数百年后,矛盾最终浮出水面,不仅造成拜占庭小农经济的崩溃,
而且彻底瓦解了拜占庭帝国的经济基础。虽然一些统治者为了化解军事贵族
对中央集权造成的政治危机,而将各个军区重新划小,将军、政权力再度分
离,并采取了保护小农的立法措施,但因为帝国集权专制的政治基础在贵
族,皇帝不可能真正有效地打击和搞垮他们,而小农的脆弱性也决定了他们
在大土地和小土地的竞争中自愿放弃了皇帝立法赋予他们的权利。拜占庭帝
国尼西亚流亡政府曾经一度恢复了行之有效的军区制,但回归君士坦丁堡以
后又因种种原因放弃了,因为此时的拜占庭帝国已经不是拉丁骑士统治了半
个多世纪以前的帝国了。
笔者之所以比较详细地阐述上述道理,就是为了说明《罗马—拜占庭经
济史》中的“中产阶级”决定不了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即便我们按照该书作
者的定义看,这个中产阶级也不是罗马—拜占庭帝国兴衰的决定性因素。因
为自耕农也好,工商业者也罢,其经济的兴盛取决于拜占庭帝国总形势的好
转和重大制度的改革。在这里,以皇帝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帝国是否能够有效
控制全国生产经营和消费运行是最关键的因素,根据拜占庭经济史家的研
究,在 7 世纪以后数百年拜占庭的经济发展中,“首先是国家的重要性,其
经济上的凝聚作用一直持续到 11 世纪。在危机期间,国家重组和强化了以
农业为中心的经济,劳动力短缺的影响被愈发重要的世袭小土地合同制缓解
了,国家构建起控制性经济,因此有相当大一部分剩余(随时间而比例不
同)被国家占用挪用……这个体系有助于农村中的货币化……国家动用全部
行政力量控制经济生活或者多少进行一些垄断经济的活动。在一些重要的大
宗货物如谷物和丝绸贸易中,国家与个体产业相结合……出现了一个明显的
转折点”,经济重建和复兴十分显著。a 同样,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决定性因素

a Angeliki E. Laiou (ed.),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Byzanium: from the Seventh through the Fifteenth Centurry,
Washington, D.C.: Dumbarton Oaks Research Library and Collection, 2002, Vol.3, pp.1146—1147.

15
世界历史评论 2020 年第 4 期

是“政治分裂意味着不再存在单一国家统一发挥传统的凝聚经济的作用……
在前拜占庭领土上再没有统一的国家税收体系,也肯定没有了统一的国家市
场”,拜占庭帝国无可挽回地衰亡了。a 拜占庭经济史学家通过具体的原始文
献和数据统计,得出更接近历史真实的合理结论,也得到学界的认可。《罗
马—拜占庭经济史》一书弄不清这个历史问题上的因果关系,必然会出现理
论上的误读。也许会有人提出,中产阶级发展与帝国制度改革互为因果,相
互影响,笔者要强调的则是不能错误判定两者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方。
总之,《罗马—拜占庭经济史》预设“中产阶级决定论”的理论,而后
精心拼凑历史事实,通过自说自话的阐释达到其理论自洽,这种研究方法与
历史研究的方法非常不同,因此也无法对复杂的历史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历史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研究是有成功案例的,这里仅举拜占庭经济史研究一
例来说明。拜占庭学家以上千页史料“提供的数据和分析为基础,建构出一
个经济模型,以展示 12 世纪早期到中期的拜占庭经济……全景式展开说明 12
世纪拜占庭经济的全貌”。b 从方法论角度看,这样的学科交叉研究非常值得
提倡。限于篇幅,笔者不打算一一指出该书中存在的诸多细节问题,甚至对
该书在其他许多重大事件和人物上的不恰当且随意的评论也不做点评,只是
对全书最核心的重大理论和研究方法相关问题进行评论。

《罗马—拜占庭经济史》“中产阶级决定论”的理论不足还在于作者未能
认识到古代经济活动与现代经济活动的本质区别,误将工业文明主导下的经
济活动与以农为本的经济活动相混淆,因此既不能看到两种经济结构内在的
差异性,也不能识别两种经济结构中多种貌似相同要素之间的不同。
譬如,《罗马—拜占庭经济史》忽视了工业文明主导下的“中产阶级”

a Angeliki E. Laiou (ed.),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Byzanium: from the Seventh through the Fifteenth Centurry,
Vol.3, pp.1156—1157.
b Angeliki E. Laiou (ed.),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Byzanium: from the Seventh through the Fifteenth Centurry,
Vol.3, pp.1153—1155.

16
拜占庭经济“中产阶级决定论”考辨

和罗马时代、拜占庭时代农民的本质区别,在探讨罗马帝国兴衰的经济原因
时放弃将其主要经济成分的奴隶制经济作为决定性因素进行探讨,而将其根
据职业特征确定的所谓罗马“中产阶级”异乎寻常地突出出来,似乎并不合
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古代罗马奴隶制经济衰落的分析似乎
更为恰当,它提到 :
“商业和工业向来不是统治着各民族的罗马人的营生……
商业所得到所保持的东西,都在官吏的勒索下毁灭了……以奴隶劳动为基础
的大庄园经济,已不再有利可图 ;而在当时它却是大规模农业的唯一可能的
形式。”a 很明显,这里对漫长历史时期中罗马奴隶制经济的描述是准确的,
点出了罗马帝国经济中奴隶制的主导地位和基本特征 :以奴隶生产为主的经
济,而不是以按照职业划分出的“中产阶级”为主的经济。《家庭、私有制
和国家的起源》在谈到罗马帝国衰落时说 :
“古代的奴隶制,已经过时了。无
论在乡村的大规模农业方面,还是在城市的工场手工业方面,它都已经不能
提供足以补偿所耗劳动的收益,因为销售它的产品的市场已经消失了……奴
隶制已不再有利,因而灭亡了……于是罗马世界便陷入了绝境 :奴隶制在经
济上已经不可能了,而自由人的劳动却在道德上受鄙视。前者是已经不能成
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后者是还不能成为这种形式。只有一次彻底革命才
能打破这种绝境。”b 与上文相呼应,其对罗马经济最终衰败的解释更为合理,
因为它直指罗马奴隶制经济的要害,不是把奴隶制经济附属部分的工商业,
或者崩溃后、某种过渡时期的自耕农作为分析的重点,而是指出奴隶制衰败
在于其经济运行“无利可图”这一关键点。论说非常到位,分析直指要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涉及所谓“中产阶级”的概念,原因在于它对于分
析罗马经济衰亡没有帮助,这是符合罗马帝国物质基础瓦解的理论认识的。
笔者对罗马帝国经济不甚了解,也不愿就《罗马—拜占庭经济史》的
上编罗马帝国部分做出细致分析和过多评价,这里重点谈一谈该书一再强调
的拜占庭帝国及其经济生活中的“中产阶级”概念存在的理论误区。众所周
知,世界历史自 15、16 世纪以来数百年的发展基本就是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

a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1 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65 年,第 169 页。


b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1 卷,第 170—171 页。

17
世界历史评论 2020 年第 4 期

程,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兴起及其全球性的扩展,从西欧一隅席卷全世界,突
破人类社会农业文明长期形成的限制,导致全球重大变革。这一变革构成
了“世界史的重大转折,也许是意义最深、最大的转折……各大地区间的闭
塞从此获得世界性的突破……世界市场自此渐次形成,资本主义最初以其触
角、其后以其超越前资本主义一切生产方式所能产生的巨大能量,伸入地球
的每个角落,终之席卷世界……十五、十六世纪以来四百年的历史说明,世
界已经从根本上消灭各民族、各地区的闭塞,密不可分的全局已经形成”。a
值得注意的是,工业和农业两种文明在基本观念、社会制度、生活需求,以
及相应的思想方式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优劣,工业世界是在持续机械化进步
中追求无限工效和利润的世界,“又是一个不‘敬天’、不‘法祖’的世界。
它从经济上变以衣食自足的社会为多消费的社会……十六至十八世纪西方在
宗教、法律、政治上的变革,都说明由新兴工业世界带来的种种特点,正以
其所附生的社会力量,冲击农本社会的一切传统……近代的工业世界是对外
扩张的世界,传统的农耕世界是固守闭塞的世界。近几个世纪西方向世界各
地的扩张,其实质是世界历史上扩张的经济体系对闭塞的经济体系的冲击和
挑战”。b 世界“各国对西欧新兴工业世界的冲击所作的不同反应,经历了
新旧制度、新旧社会阶级、新旧思想意识的批判和斗争”,c 最终在形成我们
今日的世界体系过程中,也形成了以欧美为中心的同质化世界经济体系、科
技发展标准、主导性话语体系等。在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所谓
“中产阶级”是可以找到大体一致的概念的,但在前工业文明的农本社会,
在各自相对隔绝独立发展且模式多样化的地区,这个称谓便很难找到共同的
概念,更不用说还要据此建立宏大的理论模型了。
我们今天所说的“中产阶级”通常是指具有中等水平的政治、经济和
社会文化地位的人,他们通常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和稳定的工作及中等水平的
收入,接受过良好教育并从事脑力劳动,追求生活质量和比较优渥的生存条

a 《吴于廑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年,第 578—579 页。


吴于廑 :
b 吴于廑 : 《吴于廑学术论著自选集》,第 178—184 页。
《历史上农耕世界对工业世界的孕育》,载吴于廑 :
c 吴于廑 : 《世界历史——为〈中国大百科全书· 外国史卷〉作》,载吴于廑 :
《吴于廑学术论著自选集》,
第 78—80 页。

18
拜占庭经济“中产阶级决定论”考辨

件,遵守公德良俗并能够进行合理思考,举止言谈有礼貌和修养。这样的
标准虽然在世界各地因文化传统不同而略有调整,在收入数额方面也因实际
购买力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大体上是得到公认的。究其原因,在于工业文明
世界性的普及促使生活在同一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人类个体得到同质化的塑
造,他们在经济发展的同质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逐步趋同,这是工业文明
对地球村改造的结果,也是工业文明对人类个体改造的结果。如此统一的标
准在前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是不存在的,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制于
科技能力的缓慢进步,其劳动生产效率也因此缓慢提高,剩余劳动成果的有
限性决定了他们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存状态,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想文化
等上层建筑的特征。由于人类生产、生活状况更多依赖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
环境,各地经济类型和发展模式呈现出普遍的多样性差异和发展水平的不均
衡,同样以耕作土地为生的世界各地区农民因此呈现出诸多不同,其在各地
区不同时期的经济作用也有很大区别。如果人为地将他们纳入一个特定的理
论框架中,强行用以解释“中产阶级决定论”,必然与客观的历史相去甚远。
总之,《罗马—拜占庭经济史》一再提及的“中产阶级”不符合罗马—
拜占庭历史的实际,该书作者关于罗马—拜占庭经济发展的“中产阶级决定
论”也不能成立。

 (陈志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19
“改变这个世界”:
“自由社会主义者”博比奥政治思想片论

Contents and Abstracts

Features

1. On the Determinism of the Middle Class in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of the

Byzantium: Review of A History of Roman Byzantine Economy

Chen Zhiqiang

Abstract: The book A History of Roman-Byzantine Economy emphasizes the theory

“determinism of the middle class” in the Roman-Byzantine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theory does not conform with the fact of the Byzantine economic history.

First of all its basic conception “the middle class” is an author’s imagination, without any

demonstration from the Byzantine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modern scholars’ academic

viewpoints. Secondly, author as a famous economist does not draws his conclusion with

the historical method rather than the economic method, which is “theory model-facts-

conclusion” but “facts-objective law-conclusion”. Thirdly, the more important thing is

author’s confusion of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re-industrial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the industrial economic phenomenon, that is, he ignores the enormous and

basic differences of the Industrial Ages and the Agricultural Ages. The book’s conclusion is

irrational and incorrect.

2. Discover Individuality: John Mill’s “Mental Crisis” and Its Overcoming

Li Hongtu

Abstract: At the age of 20, John S. Mill, the nineteenth-century British thinker,

experienced a “mental crisis” which turned out to be a transition point in the formation of

his thought. This episode was openly admitted by Mill himself and was closely described in

his Autobiography written during his later years. Based on this and Mill’s other texts, this

essay seeks to explain how he overcame the crisis through rational reflections and a mental

effort to commit “patricide”, as well as how he first developed the idea of “individuality”

25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