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案例研究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它通过深入分析特定的个案来探究现象、问题或

现象的发展趋势。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特定情况下的因果关系,提供实践性
的解决方案。
案例研究方法有多种形式,包括单一案例研究、多重案例研究和比较案例研究。无论
采用哪种形式,案例研究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步骤。
特点
深入:案例研究方法允许研究者深入探究个案的细节,从而获得更全面和深刻
的理解。
具体:案例研究通常涉及特定的个案,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因此更具体和实
践性。
多角度:案例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个案,从而提供多种解释和理解。
综合:案例研究方法可以结合不同的研究方法,如访谈、观察和文献分析,从而
获得更全面的数据。
步骤
案例研究方法的一般步骤包括:
1. 选择个案:研究者需要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个案,以便能够推广到更广泛的
情况。
2. 收集数据:通过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如访谈、观察和文献分析。
3. 分析数据:研究者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便发现模式和关系。
4. 提出结论:根据数据分析,研究者可以提出结论,并解释个案的特点和发展
趋势。
5. 推广:研究者可以将个案的结论推广到更广泛的情况,并提出实践性的建议。

如果您需要进行案例研究,我们强烈推荐您使用HelpWriting.net。这是一个专业的写作
服务平台,拥有经验丰富的作家团队,可以为您提供高质量的案例研究报告。他们不
仅熟悉案例研究方法,还能够根据您的要求定制研究报告,确保完全符合您的需求。
立即访问HelpWriting.net,订购您的案例研究报告吧!
《案例研究: 设计与方法》的主要内容是:这是一组有关案例研究方法的经典姊妹篇。
她们已被翻译为多种文字,而且自上世纪80年代第1版出版以来,已经出版了3个
版本,重印高达40余次,国际社会科学界数十万学者从中受益。她们的作者罗伯
特•K.殷博士,先后取得了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学位,并创办了COSMOS调查公
司,该公司已成功完成了几百个美国联邦、州,以及私人基金会委托的案例研究
项目。这两本书中关于案例研究的理论和“案例”都来自作者及其工作团队的一手
资料。这对姊妹篇相辅相成,《案例研究: 设计与方法》一书可以被看作是案例研究的
工作流程说明,能够帮助读者处理案例研究中一些比较有难度的问题。而《案例研究
方法的应用》一书则为读者展示了来自教育、社区研究、法律、戒毒等领域的案例研
究的“案例”,这些案例为读者提供了开展案例研究时可以直接参考的范本。相信很
多被论文搞得一筹莫展的学子都会有类似的疑问。论文是每个大学生的必经之路,想
要拿到最后的毕业证书,还得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论文才可。想要写出一篇优秀的
论文,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那么论文到底……应该怎么写呢? · · · · · · ( 更多) 第一是建
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对所研究的概念形成一套正确的、可操作性的测量。在案例研
究中,采用多元的证据来源; 形成证据链;要求证据的提供者对案例研究报告草案进行
检查、核实。该策略所使用的阶段分别为资料收集、资料分析和整理、撰写报告。 全国
300多个城市,上万个门店和服务终端期待您的光临,为您提供贴心的服务! [31]
EISENHARDT K M. Building theory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9(14):532. ISBN: 9787562457329 (6)确定案例总体并进行理论抽样。框定文献
总体,从中提取有代表性的文献“样本”。 (2)研究者的主张是什么?研究者的主张引导研
究进行的线索。它可以来自现存的理论或假设。无论是建立新的理论还是对现存的
理论进行检验,主张的提出都是必不可少。接着就是目录部分,目录部分就是排版
技巧,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将会在下一期跟大家分享如何生成目录的技巧,记得持
续关注哦! (20)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一所学校的个案研究》,东北师范
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16] 唐权,杨立华.再探案例研究的属性、类型、功能与研究设
计[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9):117-121. 历史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政治制度的现状
及其演变趋向。但不是断章取义地分析政治制度的现状,而是系统地研究它们以往
的发展及其变迁的原因。历史研究法主要是研究政治制度的发展历史,从各种事件
的关系中找到因果线索,演绎出造成制度现状的原因,推测该制度未来的变化。 关于
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方法强调从总的场景或所有因素的
组合出发,描述现象发生的事件过程或事件后果,在大环境下对个体行为研究与分
析进而形成假说(Shaw, 1927);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一种对一个特殊事件进行系统研
究的方法(Nisbet, 1978);也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对一组研究方法的笼统术语,这些方
法着力于对一个事件进行研究(Adelman, 1997);更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对一个人、一
件事件、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 风笑天,2005) 。Robert
Yin和大部分案例研究法的资深学者都认为案例研究适合回答“怎么回事”和“为什么”的
问题。 科学研究过程是对自然或社会想象做系统的、受到控制的、实证的和批判的
调查,它可以始于理论,也可以终于理论。书中提出一个理论图谱。 学系统的social
research methodology 不仅仅是对搞学术的人有用,它实质上会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法。
举两个个人最简单的例子。我在第三年读博士的时候经受了一阵对于中医的疑惑,
起因就是当时逐渐学习了quasi-experiment的各种方法,想不清楚中医没有数据如何能
存在(然而现在明白中医本身并不属于science 这个paradigm,这是另一个话题,且先跳
过)。另外看新闻看报纸会非常注意区分”views” 和“facts”----比如 “我们公司一向秉持艰
苦朴素的作风”,这是个观点还是事实?你如何证明?如何说服我?你可以说“我们
周末从来不放假,人人刻苦加班”。Ok, 这是个fact了。再比如,看到科学研究的新闻,
如“科学家发现晚睡晚起更有益人类健康”ok—以前呢可能就是听一下就把这个结果
奉为答案了,现在要继续看几眼---样本多大?试验了一百个人?一千个人?一万个
人?样本多样性如何(randomness) ?都是男生吗?都是女生吗?都是老年人吗?都是
健康人吗?都是长期熬夜的人吗?已知的相关其他因素都control了吗?然后发现很多
以前不关心的枯燥数字变得特别有意思起来。 [18] 劳伦斯·马奇,布伦达·麦克伊沃.怎
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M].陈静,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 本书
所选案例来自不同的学科,涉及不同性质的问题,如,教育、社区发展、公共卫生、小
企业发展、高新技术园区建设等,几乎每个读者都能在其中发现一个与其研究领域
直接关联的案例。 [10] 唐权,杨立华.再论案例研究法的属性、类型、功能与研究设计[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9):118. 在工商管理学学科发展史上,很多管理理论创新并不
完全是由理论推导而来,而是源于大量深入企业的调研实践和案例研究总结。通过
对其中一些著名理论的回顾,可以见证案例研究方法在理论建构层面的突出贡献,
就像一些学者坚持的,“案例研究不宜用于实证,而只能用于旨在构筑理论的归纳式
研究,这是主流管理学理论界的一般共识”(13)(许德音、周长辉,2004)。 [7] 凯瑟琳·E·埃
森哈特,梅丽萨·E·格瑞布纳.由案例建构理论的机会与挑战[J].张丽华,等,译.管理
世界,2010(4):126. 在工商管理学学科发展史上,很多管理理论创新并不完全是由理论
推导而来,而是源于大量深入企业的调研实践和案例研究总结。通过对其中一些著
名理论的回顾,可以见证案例研究方法在理论建构层面的突出贡献,就像一些学者
坚持的,“ 案例研究不宜用于实证,而只能用于旨在构筑理论的归纳式研究,这是主
流管理学理论界的一般共识”(13)(许德音、周长辉,2004) 。 案例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具
有很大程度的灵活性,并不存在标准或统一的报告格式。但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常
常会使用与案例研究过程相匹配的格式,从而将案例研究报告分为相对独立的几个
部分: ①背景描述;②特定问题、现象的描述和分析;③分析与讨论;④小结与建议。 [12]
欧阳桃花.试论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J].管理评论,2004,7(2):100-105.
(11)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 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9页。 (3)明
确研究目的。进行文献综述后,可明确该项研究所处阶段及其研究目的。就研究目的
而言,可应用文献计量范式建构理论、检验理论或发展理论及其知识体系。明确研究
目的既是文献计量范式的必经步骤,也是其它研究范式不可或缺的。明确研究目的
为研究者从事研究指明了方向,但究竟出于何种研究目的, 还要视文献综述结果及
研究者偏好而定。 (1)能否提出明确且有学术价值的问题决定了案例研究的成败,也
影响着后续案例研究理论视角确定和分析单元选择。一般来说,研究问题的提出有
文献回顾和现象观察两种方式。其中,文献回顾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发现现有研究未
解决或者解决不够彻底之处,并将其作为研究问题表述出来;现象观察则是在一定经
验基础上,通过对社会进行深度观察,发现有趣、重要且学界尚无人研究的现象,将
其表述为研究问题。但无论是由哪种方式提出研究问题,都需要研究者以大量阅读
相关文献为前提,其中由现象观察提出的研究问题可能在后续文献回顾过程中,受
到某些文献启示而得以进一步完善。 万卷方法( 共155册), 这套丛书还有 《参与观察
法(修订版)》《社会统计学》《民族志》《问卷统计分析实务》《概念界定》 等 。 关于案例研
究的资料收集方式,案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思路包含了各种方法,涵盖了设计的
逻辑、资料收集技术,以及具体的资料分析手段,是经由系统化的资料收集与分析,
并发掘与发展暂时已验证过的理论。一般认为案例研究是一种运用历史数据、档案
材料、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数据,并运用可靠技术对一个事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
带有普遍性结论的研究方法( 张梦中,马克· 霍哲,2002) ;但是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既不
是资料收集技术,又不仅限于设计研究方案本身,而是一种全面的、综合性的研究思
路(应国瑞,Robert K. Yin, 2005)。③ [23] 刘伟.政策试点:发生机制与内在逻辑——基于
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政策的案例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5(4):115. [17] 潘善林,崔
丽丽.SPS案例研究方法:流程、建模与范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 Beijing 100191, China)
案例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迄今 为止,这种研究方
法已经得到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政治学以及公共管理等学科研究者的认可,并
且被运用到面向实践特定问题的研究之中,例如城市规划、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管
理科学、社会救济及教育等等。案例研究方法引入我国已30余年,逐渐受到国内学者
的关注并得以采用,下面以工商管理学、教育学、社会管理三个学科 领域为例进行
述评。 然而这里我是想说social research毫不神秘,我们都可以做,只是需要稍加训练。
所以相对于普通的”研究研究“,学术研究使用一整套尽量严谨的方法使答案尽量科
学和接近正确,如此而已。然而,质量很高的social research 又是非常难达到的。举例
来说,我之前的博士导师,会用2到3年的时间去设计、执行、分析一个研究问题,虽然
同时有几个项目在进行,但是因为周期都很长,平均下来一年能出一篇质量上等的
期刊文章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研究一下美国大学教授拿到
教授终身制 (tenure) 的要求,很多学校要求老师在入职后七年的时间内至少发表7篇以
上top journal article----这个目标对于很多教授来说还是很有挑战性的,这从另一个侧面
说明了在管理学这种社会科学里,平均一年发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已经很让人羡
慕了。(当然,如果只看重量而不看重质,一年发几十篇也是有可能的)。案例研究常
常与定性研究混为一谈。案例研究有时也需要使用定量证据,不能根据证据资料是定
性的还是定量的来判断选取何种研究方法,如果仅仅是因为要进行定量分析而放弃
了案例研究方法,实际就是对案例研究产生了这种误解。案例研究可以基于定性材料,
也可以基于定量材料,或者采用定性材料与定量材料相结合。事实上,案例研究和定性
或定量研究强调的并非同一层面的问题,两者可以是相互包含的关系,当确定采用案
例研究方法以后,可以再进一步选择是用定性还是用定量方法;同样,当确定使用定性
或定量方法后也可以对采用案例研究或其他方法进行进一步选择。 也有部分学者按
照研究目的、手段等对研究方法进行分类。比如别敦荣和彭阳红将研究方法分为:理
论思辨、经验总结、历史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数学分析、质的研究和个案研
究; 探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论文都由哪些部分来组成,然后再由我
们的架构,来开始撰写我们的论文。论文的基本结构如下:选题、开题、摘要、目录、
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了解完论文的结构之后,我们再一步步循序渐进,
慢慢来完成,在询问了多位优秀毕业生的论文写作技巧后,总结成文来和大家分享,
接下来就来说一说关于论文的写作步骤和技巧,满满干货,希望可以给莘莘学子一
些新的建议与启发。 案例研究与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其他研究方法之比较 页数: 244 "《
法学研究方法论》是关于在从事法学研究活动中如何规范研究方法,如何和为何选定
及如何运用某一(些)种研究方法来研究具有法律意义的特定事务、事项或者问题,
以及对据之产生的结果或者结论进行评价的知识体系。 以上就是关于论文写作的技
巧总结,相信跟着步骤一步一步的循序渐进,在撰写论文的时候才会更加有条理性,
只有保持一定的逻辑结构,条理清晰,论文才能在众多的毕业论文中脱颖而出! 定价: 2
5.00元 关于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方法强调从总的场景或
所有因素的组合出发,描述现象发生的事件过程或事件后果,在大环境下对个体行
为研究与分析进而形成假说(Shaw, 1927);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一种对一个特殊事件
进行系统研究的方法(Nisbet, 1978);也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对一组研究方法的笼统
术语,这些方法着力于对一个事件进行研究(Adelman, 1997);更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
对一个人、一件事件、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风笑
天,2005) 。Robert Yin和大部分案例研究法的资深学者都认为案例研究适合回答“ 怎么
回事”和“为什么”的问题。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2005-2024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在罗伯特·殷确立的案例研究的分
析框架中,案例研究属于现象学的研究范畴,它和属于实证主义范畴的实验研究和
调查研究之间的差别是径渭分明的。实证主义是定量的研究范式,而解释主义是定性
的研究范式,但是近些年来兴起的案例调查方法作为案例研究方法与调查研究方法
的一个嫁接产物,它将调查研究中确定变量间具体关系的定量方法,尤其是统计分
析方法带入了案例研究领域,使得很多学者在很大程度上混淆了案例研究方法和案
例调查技术。 根据Yin的观点,案例研究是一种实证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案例研究
的特点是致力于在现实情境中研究时下的现象,并且这种现象与现实情境并没有十
分明显的界限。从案例研究的内涵可以看出它与其他研究方法的差 别:与实验法存在
的关键差别在于对环境的可控性,实验法会刻意地将现象从情境中分离出来,如在实
验室里通过对环境的控制将焦点集中在少数变量之上,案例研究所面对的是充满不
确定性的实际情景;与历史研究法的区别在于研究对象所处的时点不同,案例研究法
关注的是时下的现象,而历史研究法的关注点在过去,并且相关的信息和事件不能通
过直接的访谈和观察获得。 (18)谢翌:《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一所普通中
学的个案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22] 哈里斯·库珀.如何做综述性研
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8. ③[美]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周
海涛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页。 简单来说,以前大概很容易听信,现在
习惯性的开始质疑,甚至有时我觉得太容易“不信”,看什么都觉得“别想轻易忽悠我”。
这在美国其实是再自然不过的一种思维习惯---critical thinking, 大学老师最注重培养学
生的能力之一。事实上跟美国学生一起上课或者做research , 你会注意到他们特别喜欢
举反例,说“I may disagree you a little bit on this..”我觉得这已经成为了美国人的第二直
觉(第一直觉大概是”democracy! Freedom!”) 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简称ANOVA),
又称“变异数分析”或“F检验”,是R.A.Fisher发明的,用于两个及两个以上样本均数差别
的显著性检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所得的数据呈现波动状。造成波动的原因
可分成两类,一是不可控的随机因素,另一是研究中施加的对结果形成影响的可控
因素。方差分析是从观测变量的方差入手,研究诸多控制变量中哪些变量是对观测
变量有显著影响的变量。 注意文献综述部分,需要阅读大量而全面的资料,分收集、阅
读、筛选、整理四个部分来展开,围绕自己的论文主题和相关领域,来探究好国内外
的研究现状。
对于那些认为自己做过案例研究、那些认为案例研究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研究方法,
以及那些认为案例研究不是科学研究的方法的人来说,这本书都值得认真一读! (6)
案例研究质量评价包括案例研究信度、构建效度、内在效度、外在效度检验,以及与
已有文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信度与效度评价是主要的定量研究评价标准,而案例
研究信效度评价无法像定量研究那样精确,因而用这套标准严格评价案例研究结论
未必合适。由于案例研究方法主要用于理论构建,因而在进行案例研究质量评价时,
除了使用信效度标准外,还有必要将案例研究得出的结论与原有文献进行对比
分析,并对差异之处进行解释,以便详细展现案例研究的理论贡献——文献比较是理
论构建型案例研究的点睛之笔。历史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政治制度的现状及其演变
趋向。但不是断章取义地分析政治制度的现状,而是系统地研究它们以往的发展及
其变迁的原因。历史研究法主要是研究政治制度的发展历史,从各种事件的关系中
找到因果线索,演绎出造成制度现状的原因,推测该制度未来的变化。 由此可见,案
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学科发展史所做出的重要的理论贡献。对此,张丽华认为,“
基于对企业管理实践活动基本规律的认识,通过案例研究方法总结提炼升华,用来
构建新理论或拓展原有理论的解释范畴都被视为理论创新,这已经成为工商管理理
论发展的重要途径”(15)(张丽华、刘松博,2006)。余菁也认为“企业管理学为案例研究这
样一种经验性、贴近现实的研究方法,提供了发展和繁荣的沃土”(16)(余菁,2004)。 (3)
分析单位。分析单位可以是个人,或是事件或一个实体,如非正式组织、企业、班组
等等。有时候,可以有 主要的分析单位和嵌入的分析单位。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管理
研究方法丛书 “多元回归”在工具书中的解释:1、研究一个依变量、依两个或两个以
上自变量的回归。2、亦称为多元线性回归,是反映一种现象或事物的数量依多种现象
或事物的数量的变动而相应地变动的规律。3、建立多个变量之间线性或非线性数学
模型数量关系式的统计方法。在肥料试验中广泛应用。 社会学是一门具有独立的理
论和研究方法的社会科学。从理论的层面讲,社会学所提供的是与其它社会科学所
不同的研究社会的视角。社会学认为案例研究法是以一个或多个个案为研究对象,
通过具体分析解剖,促使人们进入特定的研究过程,获得真正的研究信息,并寻求解
决问题的答案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社会学中案例研究大部分的数据搜集都是定
性的,但有些情况下也存在定量的搜集方法。[29] RIDDER H G. The theory contribution of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s[J]. Business Research, 2017(10):1-22. (2)研究者的主张是什么? 研
究者的主张引导研究进行的线索。它可以来自现存的理论或假设。无论是建立新的
理论还是对现存的理论进行检验,主张的提出都是必不可少。(2)技术上的局限和研
究者的偏见:案例研究没有一种标准化的数据分析方法,证据的提出和数据的解释带
有可选择性,研究者在意见上的分歧以及研究者的其他偏见都会影响数据分析的
结果。 收稿日期:2016-07-12 作者简介:唐权(1988-),男,广西全州人,北京航空航天大
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案例研究法、冲突治理、电子治理、城市治
理;杨振华(1986-),男,河南林州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
究方向为环境治理、公共政策。商品编码:12563464 (2)案例正文中涉及的组织、人
物和统计数据等,可以作适当的技术性处理。例如,隐去组织和人物的真实名称而采
用化名,对真实的统计数据作同比放大(或缩小)处理。 [5] 欧阳桃花.试论工商管理学
科的案例研究方法[J].南开管理评论,2004,7(2):101. (3)实现研究目的的必然要求。案例
研究目的按研究阶段可划分为建构理论、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3种。其中,建构理论
旨在通过研究前人从未研究的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达到建构“元理论”或“全新
理论”的目的;检验理论旨在检验已有理论的真伪或已有政策的适用性;发展理论是
在检验已有理论基础上的 “查漏补缺”,完善现有理论及其知识体系[22]。因此,建构理
论是一项全新性研究,其比较适合选用文献荟萃分析、实地观察与访谈这类探索性研
究范式;检验理论或评估政策以现有理论或政策为前提,其可借鉴相关理论及其知识
体系,比较适合问卷调查或文献计量范式;发展理论旨在改进已有理论,其适用于选
择各种研究范式,特别适用于选择混合研究范式。与不同研究目的相对应,研究者所
处阶段也可分为探索期、检验期和发展期。一般而言,建构理论往往处于理论探
索期,检验理论处于理论检验期,发展理论处于理论发展期。因此,研究者需要综合
考虑理论研究所处阶段来选择“较优”( 将案例研究过程视为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范式。 陈向明指出,“研究方法”一般包含三个层面:第一,方法论,即指导研究的思想
体系,其中包括基本的理论假定、原则、研究逻辑和思路等;第二,研究方法或方式,
即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序与操作方式;第三,具体的技术和技巧,即在研究的某一
阶段使用的具体工具、手段和技巧等。[22] 哈里斯·库珀.如何做综述性研究[M].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8. 案例研究质量不能由研究者主观意愿决定,也不能由研究过
程复杂性决定,其需要在研究过程中秉持科学的研究原则或研究程序。当前,案例研
究领域既充斥着各种复杂的定量倾向案例研究范式( 将复杂的数理公式和统计软件
不假思索地“搬套”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之中),也充斥着各种简单的定性倾向案例研
究范式(对网上数据进行粗浅的理论分析)。 “搬套”定量倾向的案例研究范式难以提
出新理论,而简单选用定量倾向的案例研究范式则难以保证案例研究信度与效度。
因此,本文认为,为了保证案例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案例研究需注意以下3个方
面: 1) 我们可以问身边的人--“嘿隔壁老王,你知道哪有好吃的湘菜没有?” ,老王说他
家旁边有一个不错,物美价廉,你就去了; 在工商管理学学科发展史上,很多管理理
论创新并不完全是由理论推导而来,而是源于大量深入企业的调研实践和案例研究
总结。通过对其中一些著名理论的回顾,可以见证案例研究方法在理论建构层面的
突出贡献,就像一些学者坚持的,“案例研究不宜用于实证,而只能用于旨在构筑理
论的归纳式研究,这是主流管理学理论界的一般共识”(13)(许德音、周长辉,2004)。
ISBN:9787300266602 虽然学界通常认为理论构建型案例研究应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
对于单案例研究方法,更多是通过对某个典型个案进行分析确认或挑战一个理论,
或者用来提出一个独特或极端的案例。但数据表明,在管理学 领域单案例方法使用
最为普遍。研究者选用某个典型案例确认一个理论或者通过对案例进行动态追踪和
系统分析,总结普适性规律和经验,最常见的做法是发现某个具有研究价值的典型
案例,由此提出一种新的治理模式,对原有理论加以创新和完善。单案例研究中有相
当比例的文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对单个案例进行深度追踪,即纵向案例分析。这种
案例分析技术一般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不同发展阶段,选择至少2个维度对案例中的变
量进行刻画。刘亚军[22]对东风村逐渐发展成“淘宝村” 的案例进行追踪调查,将其自发
式包容性增长划分为创业萌芽、模式扩散和蜕变增能3个阶段,将商业扩散阶段分为“
学什么”和“怎么学” 两个维度对嵌套案例进行分析。张伶[23]在《社会工作者组织承诺提
升策略——台湾儿童暨家庭扶助基金会的案例研究》一文中就通过追踪一些新领域
的纵贯发展变化全过程进行探索性单案例研究,使读者深入理解某种单一情境下的
动态过程。同时,文章将核心概念组织承诺具体化为组织认同、努力意愿和留职倾
向3个维度进行测量,挖掘组织承诺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刘伟[24]在《政策试点:发生机
制与内在逻辑——基于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政策的案例研究》一文中使用要求更高
的过程回溯方法对我国绩效管理试点过程进行了分析,应用过程回溯方法对单一案
例进行因果分析时要求案例过程具有明确的起点且过程持续不间断。将连接自变量
与因变量之间复杂因果关系的中间环节分解探寻,研究案例中的初始条件如何转化
为特定结果。多案例研究中也会使用纵向案例分析,研究者对单案例不同发展阶段
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再进行多案例对比分析并不断与现有文献进行比较。单案例研究
中纵向案例分析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同一个案例中进行正反对比从而找出规律。蔡
岚等[25]在《ANSELL 合作治理框架与我国区域合作的契合性分析——以长株潭公交一
体化为例》中将长达20多年的长株潭公交一体化案例拆分成两个部分,第一次一体化
经历3年半后失败和第二次经历10年后成功。通过两次公交一体化成功和失败的对比
研究发现ANSELL 合作治理框架与长株潭公交一体化的解决方式具有一定的契合性。
(1)案例正文的叙述,要做到全面、周密、客观,避免加人作者的主观分析评价。同
时,还要注重情节的真实感和生动性。 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理论的指导。其中,在检
验研究假设结束之后,需要与现有的文献对话,再次发现新问题,开始新一轮的研究
过程。在这个环节之中,资料分析作为重要一环,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极为重要。 (4)连
结数据及命题的逻辑。为了把数据与理论假设联系起来,在设计研究阶段时就必须
对理论主张进行明确的表述。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