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4

第 2 章 点的投影

2.1 投影法
2.2 多面正影投和点的投影
2.3 直线的投影
2.4 平面的投影
2.5 直线与平面以及两平
面之间的相对位置
 2.1 投影法
2.1.1 投影法的建 S 投影中心

立 投影线

B
空间点

A 投影面

a
投影

投射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平面进行投射,并在
该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投影法。
投射中心 物体位置改
变,投影大
小也改变。
投射线
物体

投影
投影面

投 影 特 性

投射中心、物体、投影面三者之间的相对距离
对投影的大小有影响。度量性较差。
2.1.2 投影法的分类
投影法可根据投射线平行或汇交分为两类。
1. 中心投影法

特点:投影光线交于一点。
2. 平行投影法

斜投影法
特点:投影光线相互平行。
正投影法
特点:投影光线相互平行且垂直投影面。
正投影法 斜投影法

投 影 特 性

投影 : 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的距离
无关 , 度量性较好。
工程图样多数采用正投影法绘制。
1.2.3 正投影的基本特征
1. 点的正投影特征
过空间点 A 的投
射线与投影面 P 的交点
即为点 A 在 P 面上的投
影。
反之
点在一个投影面
上的投影不能确定点的
空间位置。
2 .直线、平面的正投影特征
( 1 )实形性 直线或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其
投影反映实长或实形,这种特征称为实形性
(下图 a )。
( 2 )积聚性 直线或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其投
影积聚一点或直线,这种特征称为积聚性(下图
b )。
( 3 )类似性 直线或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时,其投影为
小于原长或原形的类似形,这种特征称为类似性(下
图 c )。
返回
2.2 多面正影投和点的投影
2.2.1 多面正投影



物体的单面投影图
结论:利用单面投影图无法确定物体的空间形状
通常将物体放置在两个或更多投影面间,向这些
投影面作投影,形成多面正投影。
2.2.2 点在两投影面体系第一分角的投影
1. 两投影面体系建立
投影面 V

正面投影面
(简称正面或 V 面) X O
水平投影面
(简称水平面或 H 面) H
投影轴
ox 轴 V 面与 H 面的交 两个投影面
线(简称 x 轴) 互相垂直
空间互相垂直的正立投影面(简称正面或 V
面)和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或 H 面)所构成的体
系称为两投影面体系。 V 、 H 面交线称为投影轴,
用 OX 表示。它将空间划分为四个分角:第一分角
、第二分角、第三分角、第四分角。这里重点讲述
的是第一分角中的情况。
2. 点的两面投影形成及投影规律

a 点 A 的水平投影

a 点 A 的正面投影 V
a


A
X ax
O

a ●

注意:
空间点用大写字母 H
表示,点的投影用
小写字母表示。
( a )立体图
V
投影面展开 不动 a
V ●

● a A

X ax
O
aX
a ●

省略不画 H
a ●

H
点的两面投影特性 : 绕 X 轴下
旋转 90º
( 1 ) aa⊥OX 轴

( 2 ) aax=Aa ( A 到 V 面的距离)

aax=Aa ( A 到 H 面的距离)
2.2.3 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Z
1. 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V
正面投影面 -- V
面 X
水平投影面 -- H 面 O W
侧面投影面 -- W 面
投影轴 三个投影面 H Y
互相垂直
OX 轴 V 面与 H 面的交
线
OY 轴 H 面与 W 面的
交线
OZ 轴 V 面与 W 面的交线
2. 点的三面投影形成及投影规律

如:空间点 A
Z
V
a 点 A 的水平投影 a● az
A a
a' 点 A 的正面投影
● ●
X ax W
O
ay
a 点 A 的侧面投影 a●
H
Y
( 1 )投影面展开
绕 Z 轴向
右旋转 90º
不动
Z Z
V W V
a az a a● az
● ●


A ● a
X ax O YW X ax W
ay O

a a● ay

ay
H YH H
Y
绕 X 轴向下
旋转 90º
省略不画
a● Z az a Z

V
a

az
X ax O YW
ay ●
A ● a
W
X ax W
O

a

ay
YH ay H a●
H
( 2 )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Y

( 1 ) aa⊥OX 轴 aa⊥OZ 轴
( 2 ) a ax=aaz =y=Aa ( A 到 V 面的距离)
a ay= aaz =x=Aa ( A 到 W 面的距离)
aax= aay =z=Aa ( A 到 H 面的距离)
例 已知点 B 的两个投影 b, b, 求第三
投影 b" 。
解法一 : Z
bz 通过作 45° 线
b● ● b
使 bbz=bbx
X bx O YW

b●
Z
YH
解法二 : b● bz ● b

X bx O YW
用圆规直接量
取 bbz=bbx b●
YH
( 3 )点的三面投影和直角坐标的关系
Z Z
az
az a′ a″
V
a′ x z y
y A a″W O
X YW
O ax y ayW
ax z x
X ay a ay H
a Y
H
YH
x  aa z  aa y 表示点 A 到 W 面的距离
y  aa x  a  a z 表示点 A 到 V 面的距离
z  aa x  a a y 表示点 A 到 H 面的距离
可见已知点的坐标(x, y , z ),可以求出点的三面投影。
例 求空间点 C 的坐标 (12,10,15) ,试作其三面投影
图。 Z

c′ cz c″

30 20
已知点 C : cx YW
X
X 坐标 =12 毫 O cy W
米; 20 40
c cy H
Y 坐标 =10 毫
米;
Z 坐标 =15 毫 YH
米。
2.2.4 两点的相对位置
空间两点的相对位置,就是指两点之间上
下、前后和左右方位关系,它可以通过两点的坐标大
小来判断。 X 坐标值大者在左,反之在右。 Y 坐标值
大者在前,反之在后。 Z 坐标值大者在上,反之在下

比较 A 、 B 两点的相对坐标

△z △z

△x △y

△x

△y

A 点在 B 点之 A 点在 B 点之 A 点在 B 点之
右 后 上
特殊位置点

V b
B=b

a c
a C=c X O
X O b c
c
b
A=a a
H
2.2.5 重影点及其投影的可见性
1. 重影点 Z
V a●
空间两点在某一投影 az
A
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时, b ●
● ●
a
则称此两点为该投影面的重 X ax B O W
● ● b
影点。 ay
Z a ●

(b)
a a H
● ● Y

b ● ●
b
X O YW
A 、 B 为水平投
被挡住的投 a 影面的重影点

影加 ( ) ((b) YH
a d(c)
a
b b d(c)
A C
D
B

c
a(b) d
c d
a(b)

A 、 B 为水平投影面的重影点
C 、 D 为正面投影面的重影点
返回
2.3 直线的投影
2.3.1 直线及属于直线的点的投影
1. 直线的投影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将两点的同面投影用直线
连接,就得到直线的同名投影。
2. 属于直线的点
属于直线的点有两个主要投影特征:
(1) 从属性
属于直线的点,其各个投影必属于该直线的同面
投影 .
(2) 定比性
属于直线的点,分割直线成定比,投影后比例关
系不变 .
例 如下图所示,已知侧平线 DE 的两面投影及属于
k  ,试求出其水平投影 k 。
该直线的 K 点的正面投影

方法 1 方法 2
2.3.2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征
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直线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可
以分为三种情况:垂直、平行和倾斜 ; 其投影特性取
决于直线与三个投影面间的相对位置。下面分别讨论
它们的投影特征。
1. 投影面垂直线
凡垂直于某一投影面,同时平行于另两个投
影面的直线 . 正垂线(垂直于V面)
投影面垂直线 铅垂线(垂直于H面)
侧垂线(垂直于W面)
投影面垂直线 Z
正垂线
AC ⊥ V

V
C
铅垂线 A D W
AB ⊥ H

X
B
Y
H 侧垂线
AD⊥ W
它们的共同投影特征可归纳为两点:
( 1 )直线在其所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
为一点;
( 2 )直线的其余两个投影,均平行于相应的投
影轴,且反映该直线的实长。
—— 正垂线 a(c) Z
a

c

O
X
YW
c

a
YH

投影特性 :
1. 在其垂直的 V 投影
面 上 , 投影有积聚性

2. 另外两个投影,反
AB⊥V 映线 段实长,且垂直
于相应的投影轴。
—— 铅垂线 a
Z
a

b b
X O
YW

a(b) YH

投影特性 :
1. 在其垂直的 H 投影
面 上 , 投影有积聚性

2. 另外两个投影,反
AB⊥ H 映线 段实长,且垂直
于相应的投影轴。
d  Z a(d)
—— 侧垂线 a ●

X YW
O

a d
YH

投影特性 :
1. 在其垂直的 W 投影
面 上 , 投影有积聚性

2. 另外两个投影,反映
线 段实长,且垂直 于
AB⊥ W 相应的投影轴。
2. 投影面平行线
凡平行于某一投影面,同时倾斜于另两个投影面
的直线 . 正平线(平行于V面)
投影面平行线 水平线(平行于H面 )
侧平线(平行于W面)

它们的共同投影特征可归纳为两点:
( 1 )直线在其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直线实长,
同时还反映该直线与另两个投影面之间的真实倾角。
( 2 )直线的其余两个投影均分别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
投影面平行线 Z
水平线

侧平线 W

Y
H
正平线
—— 水平线

AB∥H
AB∥H
—— 水平线
Z 投影特性:
V
a′ b′
a″ 1 、在其平行的那个投影面上的
A β γ
b″W 投影反映实长 , 并反映直线与另
X oB 两投影面倾角的真实大小。
a βγ

H
b ab = AB
Y
Z 2 、另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平行
a′ b ′ a ″ b″
于相应的投影轴,其到相应投影
轴距离反映直线与它所平行的投
O 影面之间的距离。
X YW
a βγ
ab∥OX ab∥OYW
b
实长 YH
—— 正平线

AB∥V
AB∥V
—— 正平线
Z
V b′ 投影特性:
B
γ
a′  b″ 1 、在其平行的那个投影面上的
X
 γ
W 投影反映实长 , 并反映直线与另
A a″
o 两投影面倾角的真实大小。
a b ab = AB
H
Y
实长 Z 2 、另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平行
b′ b″ 于相应的投影轴,其到相应投影
a′ 
γ 轴距离反映直线与它所平行的投
a″
X
O
YW 影面之间的距离。
a b ab∥OX ab∥OZ
YH
—— 侧平线

AB∥W
AB∥W
—— 侧平线
Z
V a′ 投影特性:
A
a″
β
β
1 、在其平行的那个投影面上的
b′ W
X

o
 投影反映实长 , 并反映直线与另
a
B
b″ 两投影面倾角的真实大小。
H b ab = AB
Y
a′
Z ″
a 实长 2 、另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平行
β
于相应的投影轴,其到相应投影
 轴距离反映直线与它所平行的投
b′ O b″
X
a
YW 影面之间的距离。

b ab∥OZ ab∥OYH
YH
3. 一般位置直线

凡同时倾斜于三直线投影面的
其投影特征为三点:
( 1 )一般位置直线的三个投影与投影轴都倾斜 ;
( 2 )一般位置直线的任一投影均不反映该直线实长,且
小于实长。
( 3 )任一个投影与投影轴的夹角,均不反映空间直线
与任何投影面间的真实倾角。
一般位置直线 Z

V B

A
Y
H
一般位置直线
Z
Z
V b b b
B b
a a
β
γ W a
 O
X O X YW
A a b
b
a H
Y a YH

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
例 已知点 C 在线段 AB 上,求点 C 的正面投影。
b b

c c
a
a
a

b
用第三投影求解
例 判断点 C 是否在线段 AB 上。
b a c 不在
c ●

a

在 b
X
X
b a
c c
a ●

b
Z
a a
不在
c ● ●

b
c b 另一判断法 ?
O
X
a YW 应用定比定理
c●

b
YH
2.3.3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空间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分为:
平行、相交、交叉(异面)

两直线平行: AB//CD
两直线相交 :CD 与 DE
两直线交叉 DE 与 FG
若: AB∥CD ;
则: ab∥cd ; ab∥cd  ;
1. 两直线平行
a b∥cd  。
V b
d d b
c c
a B a
A D
C O X O
X a
a
c b b
d c
H d

性质 1 :空间平行的两直线在同一的投影面内的投
影相互平行,反之也成立。
性质 2 :空间平行两直线长度之比等于其投影长度
之比,但反之并不一定成立。
(1 Z 例 判断图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b b
) d AB 与 CD 平行。
d
a a 对于一般位置直
c O
c 线,只要有两组同面投
X YW
a 影互相平行,空间两直
c
线就平行。
b d Z YH
(2) c c
a a AB 与 CD 不平行。
d d 对于特殊位置直
b O b
X
c YW 线,只有两组同面投
b 影互相平行,空间直
d 线不一定平行。
a
YH
⒉ 两直线相交 b
V c b c k
k
a d d
B a
C D
A K
X
X O
a d
a d
c k b
H c k b

空间两直线相交时的投影特征:其同面投
影必相交,且交点的投影连线垂直于相应的投影
轴。
例 过 C 点作水平线 CD 与 AB 相交。
b
k
c● d

a

a d 先作正面投影
k b
c ●
例 判断直线 AB 、 CD 的相对位置。
c′ 相交吗?
b′
不相交!
为什么?
a′
d′ 交点不符合空
X 间一点的投影特性
a d 。
判断方法?
b
c
⒈ 应用定比原理
⒉ 利用侧面投影
⒊ 两直线交叉b ′
V b′
c′ c′
d′ d′
a′ B
a′
A C D
X O X
a a
d
d c b H
c b
两直线相交吗?
不相交! 为什么?
交点不符合点的投影规律!
凡不满足平行和相交条件的直线为交叉两直线
V b′ 1′ b′
1′ ′ ′)
3(4 ●
3′ (4)
′ ●
c′
c′ ● ● d′
● ●

2′ d′
2′ Ⅳ Ⅰ B
a′ ●

a′
A C ⅢⅡ D
● ●
X O
a
a 4 4 1(2) d
d



● ●

c 3 1(2)
b H c 3
b

投影特性:
同面投影不会同时平行,同面投影可能相交,
但交点的投影连线不垂直相应的投影轴。
“ 交点”是两直线上的一对重影点的投影,用其
可帮助判断两直线的空间位置。
返回
2.4 平面的投影
2.4.1 平面的表示法
平面的几何元素表示法
c

c
● c c c
● ● ●

a● a● a● d a● a●



X b X

b X ●
b X

b X

b
●b ●b ● b ● b ● b

a● a● a● d a● a●

● ●
c c ●
c c
● ●
c
不在同一直线 直线及线 两平行直线 两相交直线 平面图形
上的三个点 外一点
2.4.2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征
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平面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
有三种情况:垂直、平行和倾斜。下面分别讨论它们的
投影特征。
1. 投影面垂直面
凡垂直于一个投影面,而与另两个投影面倾斜
正垂面 (⊥
的平面
投影面垂直面 V) 铅垂面 (⊥ H)
共同投影特征 侧垂面 ( ⊥ W)
( 1 )平面在所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直线,该
直线与两投影轴的夹角分别反映该平面与相应投影面的
真实夹角;
( 2 )平面的另两个投影均为小于实形的类似形。
Z
1. 投影面垂直面

V
正垂面

Y
铅垂面 H
侧垂面
铅垂面
铅垂面 Z
b
b
类似性 类似性
c c
a O a
X YW
积聚性 β c
b YH
γ
a
铅垂面
投影特征:
1 )在它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直线。
即:水平投影积聚成直线。该直线与两投影轴的
夹角反映空间平面与另外两投影面夹角的大小。
2) 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为类似形。
正垂面
正垂面 Z
b b
积聚性
c 类似性
γ
c
a 
O a
X YW
c
类似性 YH
a
b 正垂面
投影特征:
1 )在它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直线。
即:正面投影积聚成直线。该直线与两投影轴的
夹角反映空间平面与另外两投影面夹角的大小。
2 )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为类似形。
侧垂面
侧垂面 Z
b b
积聚性
类似性 β
c  c
a O a
X YW
b
类似性
c YH
a
侧垂面
投影特征:
1 )在它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直线。
即:侧面投影积聚成直线。该直线与两投影轴的
夹角反映空间平面与另外两投影面夹角的大小。
2 )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为类似形。
1. 投影面平行面
凡平行于一个投影面,同时垂直于另两个投
影面的平面
正平面 (∥V)
水平面 (∥
投影面平行面 H)
侧平面 (∥
W)
共同投影特征
( 1 )平面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该平面的实
形;
( 2 )平面的另两个投影均积聚成直线,且分别平行于相
应的投影轴。
2. 投影面平行面 Z
水平面
V

侧平面

正平面
H
Y
水平面
积聚性
水平面 Z
a b c b a c

积聚性
O
X
b YW
a
实形性
c
YH
投影特征:
1 )它在水平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形。
2 )它在另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分别积聚成与相应的
投影轴平行的直线。
正平面
积聚性
正平面 a Z
a
c c
实形性
b b
O
X
积聚性 YW

a b c

YH
投影特征:
1 )它在正面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形。
2 )它在另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分别积聚成与相应
的投影轴平行的直线。
侧平面
a Z
a
侧平面 c
c

b b
积聚性X O YW
a

b
积聚性

c
YH 实形性
投影特征:
1 )它在侧面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形。
2 )它在另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分别积聚成与相应的
投影轴平行的直线。
3 .一般位置平面
凡同时倾斜于三投影面的平面
其投影特征为:
(1 )三个投影均不反映该平面的真实大小;
(2 )三个投影均没有积聚性;
(3 )三个投影均为小于实形的类似形。
一般位置平面 Z
Z V
b b
W
c c X
a
X O a
YW H
b Y

a
投影特性:
c 平面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
YH

三个投影都为类似形。
例 试分析如图所示物体各表面的空间位置,并利用各种
位置平面的投影特征,补画出该物体的俯视图。
物体上 P 面的投影
物体上 Q 、 R 面的投影

物体上 Q 、 R 面的投影
2.4.3 属于平面的点和直线
点和直线属于平面的几何条件
1 .若点属于平面内任一直线,则点属于平面;
2 .若直线经过平面内两点,或过平面内一点且平行于平
面内一直线,则直线属于平面
平面内取点、取线的方法
在平面上取点、直线的作图,实质上就是在平
面内作辅助线的问题。利用在平面上取点、直线的
作图,可以解决三类问题:判别已知点、线是否属于
已知平面;完成已知平面上的点和直线的投影完成多
边形的投影。
取属于平面的点
取属于平面的点 e'

d'

d
e

取属于平面的点,要取自属于该平面的已知直线
取属于平面的直线
e' f'

F d'

d f
e

取属于定平面的直线,要经过属于该平面的已知两点

已知一平面 ABCD , E∈ABCD 平面 , 求 e ;
并判别 F 是否属于平面 ABCD 。
例 已知如图所示,试完成平
面图形的水平投影。

返回
2.5 直线与平面以及两平面之间
的 相对位置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在空间的相对
位置有平行和相交两种情况。垂直是相交的特殊
情况。
2.5.1 平行问题
1. 直线与特殊位置平面平行
判断直线与特殊位置平面是否平行,只要
判断平面的积聚性投影与直线的同面投影是否平
行即可。
当平面为投影面的垂直面时,只要平面
有积聚性的投影和直线的同面投影平行,则直
线与平面必定平行。
2. 特殊位置平面平行

若特殊位置平面平行 , 在它们所垂直的
投影面上的有积聚性投影必相互平行。
f
b
d
g
a
c e
X

d g
b f
a c e
两特殊位置平面平行
2.5.2 相交问题
1 .一般位置直线与特殊位置平面相交

由于特殊位置平面的某个投影有积聚性,交点可
直接求出。
2 .投影面垂直线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
空间及投影分析 :
直线 MN 为铅
垂线,其水平投影积
聚成一个点,故交点
K 的水平投影也积聚
在该点上。
(1) 求交点
(2) 判别可见性
点Ⅰ位于平面上
,在前,点Ⅱ位于 MN
上,在后,故 k1 为不
可见。
3 .特殊位置平面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
求两平面交线的问题可以看作是求两
个共有点的问题,由于特殊位置平面的某个
投影有积聚性,交线可直接求出。
1. 求交线
2. 判断平面的可见性

空间及投影分析 :
一铅垂面□ ABCD ,其水平投影积聚为直线,根
据交线的共有性,交线 MN 的水平投影 mn 必与 a
( d ) b ( c )重合,由 mn 可以作出其正面投影 .
作图
1) 求交线
2) 判别可见性
点Ⅰ在 AB 上,点Ⅱ在 EF 上,点Ⅰ在前,点
Ⅱ在后,因此可得,包含Ⅰ的□ ABCD 正面投影
可见,包含Ⅱ的平面 ΔGEF 则为不可见。故 m
c 左侧两平面重合部分不可见。
2.5.3 垂直问题
1 .直线与特殊位置平面垂直
若直线与特殊位置平面垂直,则在
平面积聚为直线的投影上,直接反映垂直关系,
此时的直线亦为特殊位置直线。

如图所示,与正垂面垂直的直线
必定为正平线,在正面投影中反
映垂直关系。
如图所示,垂
直于水平面的直线
必为铅垂线,在正面
投影上反映垂直关
系。
2 .两特殊位置平面垂直
两特殊位置平面垂直,它们的有积聚性
a b c   d ef 
投影一定互相垂直 . 如图所示

返回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