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7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學 習 內 容

購買力平價理論
購買力平價理論的實證
購買力平價偏離的原因
長期間影響匯率的因素
貨幣分析法的長期匯率模型
單一價格法則
說明
單一價格法則 (law of one price) 係指,在完全競爭
意義 市場,且沒有任何天然及人為貿易障礙下,相同質
量的財貨,其價格以同一種貨幣表示時將會相同。

例如, 1 支鋼筆 = 5,000 日圓


1 支鋼筆 = 50 美元
釋例 將上述二式放在一起
1 支鋼筆 = 5,000 日圓 =50 美元
→100 日圓 =1 美元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貨幣高估與低估
市場匯率 US1 = CNY6
購買力隱含匯率 US1 = CNY5.5
→ 人民幣被低估 ( 貶值 )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購買力平價說

購買力平價理論 (PPP) 是以二國相對物價水準


來說明匯率的決定,並以二國物價水準的變動
來解釋匯率變動的學說。
購買力平價說又可分為:
絕對購買力平價 (APPP)
相對購買力平價 (RPPP)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絕對購買力平價
「絕對購買力平價」認為,匯率決定於兩國貨幣
的購買力,亦即由兩國一般物價水準的相對比率
來決定。
當本國物價上升時,本國貨幣購買力下降,∴本
國貨幣貶值 1
外國貨幣的購買力 pf Pd
E  
本國貨幣的購買力 1 Pf (9-1)
pd

請參閱範例 9.1(p.256)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範例 9.1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相對購買力平價
「相對購買力平價」認為,匯率將隨著兩國物價水
準的變動而調整。
當本國物價上漲率大於外國物價上漲率,表示本國
貨幣的相對購買力下降,本國貨幣應貶值
我們可以用變動率的方式,將上式改為:

E  Pd  P f (9-2)
當 Pd ↑> Pf ↑ E↑
當 Pd ↑< Pf ↑ E↓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相對購買力平價 ( 續 )
方法 2 :

給定 P :物價指數,其中 et 為 t 期的匯率, e0 為
基期的均衡匯率
給定 inflation :物價變動率 i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相對 PPP 的計算及其意涵
若日本物價水準在一年間上漲 2% ,而美國上漲
例子 5% ,則根據相對 PPP 理論,日圓兌美元匯率 ( 日
圓 / 美元 ) 的變動率應為多少?

計算 E  2%  5%  3%
表示根據相對 PPP 理論,日圓應該升值 3% 。
若此期間日圓對美元貶值 2% ,因日圓實際上是貶值而非
升值,此意味著根據相對 PPP 理論,日圓相對美元被低
意涵 估 (undervalued) ;反之,若此期間日圓升值 10% ,超過
相 對 PPP 理 論 計 算 的 3% , 意 味 著 日 圓 被 高 估
(overvalued) 。
範例 9.2(p.257)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絕對 PPP 理論的實證
絕對 PPP 通常不能成立,特別是在短期上,市場
匯率與根據絕對 PPP 計算的隱含匯率,經常明顯
脫節。
長期而言,此種脫節會隨著計算期間拉長,而逐
漸改善。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圖 9-1  日圓兌美元實際匯率與絕對 PPP 隱含匯率

日圓兌美元匯率
400
日圓兌美元實際匯率
350
美元高估而日圓低估
300

250

200

150
絕對PPP隱含匯率
100

50 美元低估而日圓高估

0
1970 1974 1978 1982 1986 1990 1994 1998 2002 2006 2010 2014 2018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大麥克指數
自 1986 年起,經濟學人雜誌 (the Economist) 每年均會以各
國麥當勞的大麥克 ( 麥香堡 ) 價格,編製所謂的「大麥克指
數」 (Big Mac index) ,藉此反映各國貨幣匯率對美元係高
估或低估。
就 2007 年 6 月底人民幣匯價而言,在中國大陸 1 個大麥克
售價人民幣 11 元,美國售價 3.41 美元,根據 PPP 理論, 1
美元應等於 3.23 元人民幣 (11/3.41) 。
而當時中國官方匯率為 1 美元兌換 7.6 元人民幣,換言之,
人民幣匯率被低估 58% 「 (3.23-7.6)/7.6 」。
嚴重低估的人民幣價位是否有所調整?人民幣兌美元的匯價
從 2007 年 4 月底之 7.6 ,升值至 2015 年 1 月底之 6.2 。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大麥克指數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台灣:隱含匯率 =75/3.41=21.9941
(21.9941-32.8)/32.8= -32.94%

歐元區: EUR1 =US1.36


歐元區:隱含匯率 =3.06/3.41 = 0.8974 (1/0.8974)
(0.8974-(1/1.36))/(1/1.36)
))/( = 0.8974*1.36-1 =22.05%
通貨膨脹率 =(CPIt-CPIt-1)/CPIt-1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相對 PPP 理論的實證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圖 9-2  通貨膨脹率差距與匯率

圖中通貨膨脹率差距和匯率變數呈正相關,表示通貨膨脹率相對愈
高的國家,該國的貨幣貶值幅度愈大 。本例觀察的期間較長 (27
年 ) ,故以物價來解釋匯率變動,能獲得不錯的效果。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圖 9-3  日本與美國的相對 PPP 平價 ( 年資料 )

25%

20% 實際匯率變動率(E )
15%

10%

5%

0%

-5%

-10%

-15% P日本  P美國


-2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

短期間,以物價變動來解釋匯率變動的效果不佳,實際匯率經常偏
離相對 PPP 隱含匯率 。
相對 PPP 隱含匯率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購買力平價偏離的原因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表 9-2   3 種匯率分析法之比較

資產分析法
項目 流量分析法
貨幣分析法 投資組合分析法
貨幣及債券等資產
匯率的決定 外匯供需決定 貨幣供需決定 供需共同決定;著
重資產選擇觀點。
存量或流量 流量 存量 存量
貨幣分析法的長期匯
偏長期或 率模型,係建構在
長期 短期
短期因素 PPP 理論上,故被認
為偏重長期因素。
適用於分析物
適用於分析貨幣供給 適 用 於 分 析 利 率 、
較 適 合 的 分 價、生產力、
成長、所得 ( 產出 ) 預 期 心 理 及 風 險 等
析場合 偏好等因素對
等因素對匯率的影響 因素對匯率的影響
匯率的影響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圖 9-5  外匯需求與供給曲線

1
E↓ (E  Pf)↓( 美國商品的新台 E↑E
Pd↓( 台灣商品的美國
幣價格↓ )  進口↑  FEd↑ 價格↓ )  出口↑  FEs↑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圖 9-6  外匯市場的均衡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圖 9-7  外匯需求和供給增加對匯率的影響

主要可能因素 :
1. 進口增加;或 主要可能因素 :
2. 資本流出 1. 出口增加;或
2. 資本流入

(a) 外匯需求增加 (b) 外匯供給增加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影響匯率的長期因素
相對物價水準
關稅及限額
產品相對偏好
生產力
長期貨幣供給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相對物價水準
當本國物價水準相對外國上升時,最後匯率會上
升,表示本國貨幣貶值。
匯 S1 本國產品相對變貴,
S0
率 出口減少,外匯供
(E) 給減少

E1 出口減少
E0
進口增加

外國產品相對便
D1 宜,進口增加,
D0 外匯需求增加。
0
EF0 外匯數量 (EF)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關稅及限額
關稅及限額會影響進口數量,間接影響外匯的需求及匯率。
例如,台灣對美國進口的商品大幅提高關稅,將使進口減少,
外匯需求降低。最後會使匯率下降,即本國貨幣升值。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對本國貨相較於外國貨的偏好
對本國貨相對偏好↑→出口↑→外匯供給↑→ E↓

對外國貨相對偏好↑→進口↑→外匯需求↑→ E↑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生產力
圖 9-11  本國生產力提高導致本國貨幣升值

成本及售價下降→出口增加→
生產力提升 外匯供給增加→ E↓
資產報酬提升→資本流入→ ( 本國貨幣升值 )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圖 9-12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和日圓兌美元匯率之走勢

日圓匯率 新台幣匯率
300 45

新台幣匯率(右軸) 40
250
35
200 30
25
150
20
100 15
10
50 日圓匯率(左軸)
5
0 0
1980 1983 1986 1989 1992 1995 1998 2001 2004 2007 2010 2013 2016 2019/6

上述長期間影響匯率的因素和經濟發展及生活水準有關。如
圖 9-12 所示,新台幣匯價和日圓匯價之長期走勢頗為相似,
這是因為台灣與日本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型態類似的緣故。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長期貨幣供給
其他條件不變下,當本國貨幣供給持續成長,而
造成本國物價水準相對上漲時,將使匯率上升,
表示本國貨幣貶值,而外國貨幣升值;
反之,如果外國貨幣供給持續成長,而導致外國
長期物價水準相對上漲時,匯率將會下降,表示
本國貨幣升值,而外國貨幣貶值。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表 9-3  長期間影響匯率的因素

因素 因素之變動 匯率 (E) 之反應

本國相對物價水準 ↑ ↑

關稅 ↑ ↓

對本國貨的相對偏好 ↑ ↓

相對生產力 ↑ ↓

長期貨幣供給 ↑ ↑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貨幣學派與 PPP 理論
貨幣學派認為,貨幣供需決定物價水準,而根據
PPP 理論,二國物價水準決定匯率。
因此,可以將貨幣學派的貨幣分析法,建構在
PPP 理論上,即能推導出貨幣因素與匯率在長期
下的關係。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貨幣需求
人們的貨幣需求量主要受到下列 3 大因素影響:
所得
物價水準
利率
貨幣需求可以表示如下:

d
M  P  L( y, i ) (9-3)
+ + -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貨幣學派的長期匯率模型
貨幣市場的均衡條件為:
s d
M  M  P  L( y, i ) (9-4)
Ms
⇒ P (9-5)
L( y, i )
據此,我們可以將本國與外國物價水準表示如下:

s
Pd  M L( yd , id )
d (9-6)
s
Pf  M f L( y f , i f ) (9-7)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貨幣學派的長期匯率模型 ( 續 )
將 (9-6) 及 (9-7) 式代入 (9-1) 絕對 PPP 等式,可得到:

Pd M ds L( yd , id )
E  s (9-8)
Pf M f L( y f , i f )

(9-8) 式為貨幣學派的長期匯率模型,其認為匯率決定
於長期貨幣供給相對貨幣需求之高低。由於此模型強
調貨幣供需對匯率之重要性,故又稱為匯率的貨幣分
析法。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貨幣分析法下匯率的影響因素
相對貨幣供給

本國貨幣供給持續增加↑→ Pd↑→ E↑( 本國貨幣貶值 )

外國貨幣供給持續增加↑→ Pf↑→ E ↓

相對所得 ( 產出 )

本國所得 yd ↑ → 本國貨幣需求↑ → Pd↓ → E ↓ ( 本國


貨幣升值 )

外國所得 yf ↑ → 外國貨幣需求↑ → Pf↓ → E ↑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圖 9-13  美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與美元走勢

美元實質有效匯率指數(基期2010年)
125
第 部
第 第 量
一 分 化
120 二 三
波 量 波 寬
量 化
波 鬆
115 量 量
化 寬 化 逐
寬 鬆 化 漸
寬 退
110 鬆 措 鬆 寬

施 鬆
105 退

100

95

90
美國聯準會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藉由大量買進債券,
85
增加貨幣數量,並大幅降低利率,導致美元走弱

80
2008/9 2009/5 2010/1 2010/9 2011/5 2012/1 2012/9 2013/5 2014/1 2014/9 2015/5 2016/1 2016/9 2017/5 2018/1 2018/9 2019/5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匯率的貨幣分析法有何啟示

國際金融 Chapter 9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