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0

投資分析與企業發展

— 總體經濟分析 —
(聯準會升息)

清華大學科管院 計量財務金融系

蔡子晧 老師
總體經濟分析—理論部分

理論部分非常重要,請修習相關課程

• 直接相關:經濟學、總體經濟、貨幣銀行、金融市場

• 間接相關:個體經濟 ( 廠商理論與產業競爭 ) 、財務管理(企


業運作、資金成本)、投資學(資本市場)、國際金融(外
匯市場)
總體經濟分析—需要觀察面向

• 貨幣市場 • 各項經濟指標

• 資本市場 • 產業 / 景氣循環

• 外匯市場 • 國家財政

• 勞動市場 • 國際貿易

• 國際政治
今日總體經濟觀察重點

1. 美聯儲升息循環是否停歇?

2. 消費物價指數指數: CPI , PCE

3. 美國的非農就業 / 職缺數: JOLTS

4. ISM 製造業指數 or PMI 採購經理人指數

5. 結束升息循環下的美元走勢
一、美國聯邦準備系統 FRS

• 聯邦準備系統( Federal Reserve System ,簡稱美聯準或


FRS )是美國的中央銀行體系,依據美國國會通過的 1913
年《聯邦準備法案》而創設,以避免再度發生類似 1907 年
的銀行危機。

• 整個系統包括聯邦準備理事會(聯準會, FED )、聯邦公開


市場委員會( FOMC )、聯邦準備銀行、三千家會員銀行及
3 個諮詢委員會。
聯邦準備理事會 Federal Reserve Board

簡稱聯準會,是美國聯邦準備系統的主要管理機關。負責監
管 132 個聯邦準備銀行,幫助推行貨幣政策。主要目的有:

1. 維持物價穩定。例如,維持通膨率在 2 %。

2. 調控貨幣供給,維護金融穩定。

3. 促進充分就業。

4. 維護經濟增長。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 公開市場委員會(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 FOMC ),負責進行公開市場操作。

• 由 12 名委員組成, 7 名聯邦準備理事會( FED )成員都是


委員,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負責執行公開市場操作 ,因此其行
長也是委員,以上共計 8 個席位。

• 另外 4 個席位則由其餘 11 家聯邦準備銀行的行長每年輪流
擔任。
鷹派 V.S 鴿派

• 輪流票委則由 11 家分行分為 4 個小組進行每年輪替, 4 小組分別為 (1) 波士頓、


費城、里奇蒙 (2) 克里夫蘭、芝加哥 (3) 亞特蘭大、聖路易斯、達拉斯 (4) 明尼蘇
透過哪些工具影響市場利率?
聯準會可以影響利率的工具很多,在不同時期,影響利率的工
具也不同,尤其在 2008 年金融海嘯過後影響利率的工具方法
出現很大的變化。
• 2008 年以前,主要透過「重貼現率 Federal Discount Rate 」跟
「公開市場操作 Open market operation 」來影響市場利率。

• 2008 年後,主要透過「準備金利率 IORB 」及「逆回購利率 ON


RRP Rate 」來控制利率下限。

• 詳細請見: https://rich01.com/fed-interest-rate-work/
2022 年進入快速的升息循環

• 2011 ~ 2020 年:為了讓經濟從 2008 金融海嘯和 2020 新


冠疫情中復甦,聯準會維持長期的低利率水準(約 0%-
2.5% )。

• 如此寬鬆的貨幣政策,雖然維持了經濟成長,但也造成了嚴
重的通貨膨脹與信用寬鬆。

• 2021 ~ 2022 通膨約 5% ~ 8 %,遠超 Fed 目標水準的


2 %,因次加快了升息的腳步。
近 20 年 Fed fund rate 與衰退的關係
近 30 年 US Inflation rate
抑制通膨

• Fed 為了抑制通膨,從 2022/03 開始,截至 2023/03 ,連續 9


次升息,共升息 4.75 %( 475 個基點 bps ,或 19 碼),堪稱
史上最劇。

• 截至 2023/03 , CPI 通膨似有稍微降溫,至 5.99 %,但仍處於


高水準。

• 然而,經濟體質較弱的金融業與企業,已在此次快速升息的循
環中應聲倒下,如矽股銀行、瑞士信貸等等。
2022.03~2023.3 歷經 9 次升息 v.s. 美元指數
升息的優缺點

• 優點:利率是借貸的資金成本。當利率上升時,資金會回到儲
蓄體系,企業會減少投資(融資成本上升,利潤下降),個人
會減少消費(房貸、車貸),達成抑制物價與縮減信用的效果。

• 缺點:當企業減少投資,個人減少消費,可能引起連串的效果。
例如庫存累積、降低生產、利潤不足,進而引發裁員與倒閉等
問題,造成失業、經濟衰退,與隨之而來的惡性循環。
當前問題

• Fed 升降利率,影響全球經濟甚劇, Fed 也相當慎重,需透過


許多數據來支持其決策。

• 然而此次的通膨,不完全是資金面的問題(指貨幣貨幣),更
多來自於結構性的因素,例如:去全球化(中美貿易戰) ,疫
情(供應鍊斷鍊),地緣政治風險(烏俄戰爭),氣候變遷
(原物料上升)、重視 ESG (長期企業成本上升)。

• 能否單靠升息來抑制通膨,仍有待觀察。
二、常見的物價指數:

• 消費者物價指數(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衡量消費


者購買一籃子商品和服務的價格變化,是最廣泛使用的物價指
數之一。

• 生產者物價指數( Producer Price Index, PPI ):衡量生產者


所售出的商品的價格變化,這些商品還未被最終消費者購買。
常見的物價指數:
• PCE (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個人消費支出指數,是美國
經濟分析局( 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每個月公布的數據,
衡量一段時間內個人的消費支出 ( 例如一個月或一季 ) ,消費者的消費支
出加總。

• 包含了家庭和企業的實際支出以及可能支出 ( 例如保險理賠 ) ,其中包括


耐用品、非耐用商品,服務有關的消費數據。

• PCE 共有六個大項目,食品、住屋、交通運輸、 醫療保健 、娛樂消遣、


其他等。
PCE 與 CPI
• PCE 與 CPI 都是物價指數,但由於 PCE 不僅針對消費者進行調查,
也包含企業的調查,所以美聯儲 (Fed) 在衡量美國的通貨膨脹和整
體經濟穩定性時,會偏好參考 PCE 價格指數。
核心 CPI 與核心 PCE

• 由於能源和食品蔬果,容易受到季節性和供需變化的影響,因此
衍生出核心物價指數,可以更好地反映通貨膨脹的整體趨勢。

• 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 Core CPI )是 CPI 中排除能源和食品蔬


果等波動較大的物價成分後的指數。同理,核心個人消費支出指
數( Core PCE )是 PCE 中排除能源和食品蔬果等成分後的指數。

• 在上一個景氣循環中 (2012 年 ) , FED 訂下了 Core PCE 年增率


為 2 %的目標( Inflation Target )。
通膨過高的缺點
1. 本國貨幣貶值,國家經濟競爭力下降。

2. 實質購買力下降,進而影響消費能力。

3. 實質利率為負,變向鼓勵借錢消費,資本市場亂了套。

4. 對貨幣失去信心,企業和個人無法預測未來的物價水平,造成恐慌。

5. 最終是經濟泡沫化,即實體生產力未提升,僅名目價格提升,經濟
體終將無法支持過高的物價,很可能透過一次快速調整(硬著陸)
付出慘痛的代價,如大量工廠倒閉、勞工失業、經濟蕭條。
三、美國勞動市場 / 就業市場指數

• JOLT , Job Openings and Labor Turnover Survey ,是美國勞動


統計局每月統計的勞動市場數據。

• 有三大核心數據組成:新職缺、雇傭、自願離職。

• 有三大統計類別非農、私人、政府。

• 非農:美國為農業大國,計算職場就業與顧傭情況,一般會扣除農
業就業人口,可視為製造業與服務業的加總。非農業就業人口的生
產力佔了美國 GDP 80% 以上,是美國景氣狀態的代表性數據。
美國勞動市場 / 就業市場指數

1. 非農職缺數 / 空缺數:企業希望 30 天內上工的職缺數,可以


視為勞動力緊缺程度的依據。

2. 非農雇傭人數 / 招聘數:企業新增僱傭人數,當景氣愈好時,
則雇用人數會呈現上升趨勢,反者是下滑趨勢。

3. 非農自願離職數:可視為薪資成長程度,因為通常只有可以
找到更高薪水的時候才會有大量人願意主動離職。
參考新聞: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5%9C%8B%E9%9A%9B%E7%B6%93%E6%BF%9F-%E6%93%B4%E5%A4%A7%E5%8D%87%E6%81%AF%E5%9C%A8%E6%9C%9B-%E7%BE%8E2%E6%9C%88%E9%9D%9E%E8
接續要關心的全球經濟重點

非農職位空缺率 = 非農空缺數 / (非農空缺數 + 非農就業人口數)


美國勞動市場 / 就業市場指數
1. 前聯準會主席葉倫( Janet Yellen )常用此觀察美國就業市
場的狀況。

2. 由上圖可看出,職位空缺率仍很高(約 6 %),表示職場仍
是非常缺工,代表就業環境非常好,需求仍高。

3. Fed 的目的並非是要壓低就業或提高失業率,而是在高通膨
下,就業環境仍非常好,薪資可以持續攀高(企業成本攀升、
消費力攀升),就不太能壓低通膨。
美國勞動市場 / 就業市場指數
3. Fed 的理想情況是:經濟成長,就業環境好,不希望見到通
膨。目前的情況是:經濟將衰退,就業市場略降,通膨略降。
在無明確暫壓低通膨的現象時,無法停止升息。

4. 因此,打擊通膨的代價之一是壓低就業率(是必要之惡)。
當 Fed 見到就業市場鬆動,便有停止升息的可能。 ( 但目前
就業市場緊張可能是另外的結構性因素 ?) 。
美國勞動市場緊張的結構性因素
1. 移民人口。川普上任後的政策收緊與邊境管制,加上疫情導
致入境管制與簽證停發,疫情兩年期間合法移民短少百萬。
對於依賴新移民從事的農業、礦業、製造業與零售業來說,
即使景氣恢復,但招工不易已超過一年。

2. 需求面:轉業人口。以往純勞力工作,轉為收入較高、工作
較彈性的轉業人口。例如人們不想從事會被 AI 取代的工作,
或高染疫風險的工作。
美國勞動市場緊張的結構性因素
3. 需求面:企業需求的人才,不見得短期人力能夠補上。 E.g.
利用 AI 技術工作的人才。

4. 染疫病逝與長期後遺症造成的勞動力短缺。疫情至今,美國
勞動力供需缺口仍高達 350 萬人,其中包括 200 萬的過度
/ 提前退休,造成勞動供給不足。
美國勞動市場緊張的結構性因素
• 美國科技業已經逐步在裁員,目前裁員潮漸擴張到零售業者 Walmart
等大公司。就業動能預計可在 Q2 、 Q3 放緩,但服務業供給短缺將限
制失業率回升幅度。

• 上述就業市場缺工的原因,多屬結構性因素,因此職缺比率會快速下降
可能性並不大。

• 如 2023/03/06 鮑威爾所述:「企業仍不願意裁員,職位空缺遠超過
尋找工作的人數,目前並不像是一個需要很多人失業的現象,失業率的
增長更多是反映就業市場供需結構恢復平衡的過渡現象。」
補充:失業率( Unemployment Rate )

根據就業與勞動人口,可計算失業率

失業率 = 失業人口 ÷ 勞動人口 × 100%

• 美國勞工統計局進行家戶以及機構調查。把有工作的列入「就業中
的勞動人口」,無工作者如果有積極找工作,就會被納入失業人口,
若沒有在積極找工作,就會被列入「非勞動人口」。

• 失業率是一項落後指標。因為企業在雇用、解僱員工都需要花費時
間、成本,因此景氣不佳時,一般會先縮減員工的工時,直到真的
需要刪減人力時,才考慮裁員。因此通常失業率會落後景氣幾個月。
四、 ISM 製造業指數 or PMI 採購經理人指數

•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 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 , ISM )每月針對製造業採購經理人進行問卷
調查,內容包括新訂單、生產、僱傭指數、供應商交貨、存貨,
最後匯整成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urchasing
Managements' Index , PMI )。
ISM 製造業指數 or PMI 採購經理人指數

1. 針對新訂單、生產、僱傭指數、供應商交貨、存貨這 5 項指標,
觀察經理人認為當月是「轉佳」、「持平」或「轉差」。

2. 計算每項回答的人數:(認為更好的人數 / 總人數) x 1 + (認
為持平的人數 / 總人數) x 0.5 + (認為變差的人數 / 總人數)
x0 。

3. 把 5 項分數加權計算,即製造業指數 PMI 。

PMI = 新訂單 *0.2 + 生產 *0.2 + 僱傭指數 *0.2


+ 供應商交貨 *0.2 + 存貨 *0.2 。
ISM 製造業指數 or PMI 採購經理人指數

• 應用上, ISM 指數超過 50 時,代表製造業擴張,低於 50 則


代表製造業景氣趨緩,關鍵讀數 42.4 則被經濟學家視為製造
業陷入衰退的臨界值。

• 由於 ISM 指數組成具有領先的特性(調查對未來的信心水
準),因此被視為最重要的製造業領先指標之一。
ISM 製造業指數 or PMI 採購經理人指數
五、接下來需較關心的全球經濟重點
1. 快速升息下金融危機再現?矽股銀行、瑞士信貸倒閉。

2. 美元指數( DXY )走勢?以及各國的去美元計價的趨勢


https://wantrich.chinatimes.com/news/20230406900712-420201

3. 日本央行持續寬鬆政策?新任總裁植田和男是否延續安倍的
超寬鬆經濟政策?

4. 全球供應鍊疫後復甦情況 ?

5. 地緣政治的衝突:烏俄戰爭、中美競爭衝突。
六、下半年美元走勢
1. 2022 年快速升息,使得美元指數大漲。由於投資人預期 2023
年中,將會停止升息,因此在 2022Q4 時,就先行反應,造成美
元指數的下跌。 (p.s. 效率市場理論與未預期到的政策才有效果 )

2. 美債再次抵達上限,需要國會協商才能提高上限。然而不斷提高
舉債,是否會降低投資人對美債與美元的誘因。
https://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m/GArticle.aspx?id=ARTL003009915

3. 近期金磚國家、東協提出去美元化結算,是否會造成美元的持續
弱勢 ?
美元在全球的重要性
1. 全球 90 %以上的外匯交易涉及美元。

2. 44 %國際貿易以美元收支。

3. 50 %國際貸款和債券發行以美元計價。

4. 美元資產戰多國外匯儲備三分之二以上。

5. 但美國經濟產出和國際貿易占全球比率僅分別占 23 %和
11 %。
蔡老師的建議
1. 近期看似是去美元化趨勢,長期是美中爭霸影響 ? E.g OPEC
減產協議。

2. 同學觀察全球經濟的同時,也要關心 / 瞭解全球與國際政治
的趨勢與變化。

3. 看多元資訊的來源,並保持客觀性與批判性,某個程度預測
政治發展比預測經濟指數容易,就更容易在金融市場上賺錢。
下週期中考

• 日期: 2023/4/21

• 時間: 1320-1420

• 請上 eeClass 線上應考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