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鄒族音樂的起源與介紹

文、圖—錢善華
 
        鄒族舊稱曹族︰「曹」是日語發音的漢字,「鄒」則是直接音譯自鄒語的 Tsou(意
即︰「人」),一般將鄒族分為南鄒及北鄒,南鄒包括高雄縣三民鄉的卡那卡那富群和桃
源鄉的沙阿魯阿群。北鄒即阿里山鄒,包括阿里山地區的特富野社、達邦社、伊姆茲社以
及魯夫都社等四大社,主要在嘉義縣阿里山鄉,及南投信義鄉的久美村,總人口約 6000
多人。

        鄒族傳統歌謠依其功能和性質上來劃分,可以分為祭儀性歌謠與非祭儀性歌謠兩大部
份:鄒族主要祭典有瑪亞士比祭典(Mayasvi)、收成祭 (Homeyaya)及南鄒的貝神祭
(Miatungusu),其中都包含有特別的歌曲,非祭典期間不得演唱;非祭儀性歌謠則是鄒人
祖先代代相傳下來,屬於鄒人日常生活中,個人或集體傳唱的非儀式性的歌謠。
喜愛音樂的鄒人也喜歡擷取外來歌謠的曲調,如東洋調式的歌謠、西洋名曲、漢族民歌
等,配上日常所使用的鄒語,而成為改編歌謠;或有一部份鄒族年輕族人,使用吉他或鍵
盤樂器,來自己創作屬於鄒族青年的歌謠,其音樂風格,有完全創新的曲與詞,也有從傳
統的歌謠曲調當中,擷取部份動機加以發展與變化的創作歌謠。除此之外,在鄒族社區中
擁有廣大信徒的基督教及天主教會,也有將西洋、國語聖歌,或是利用傳統鄒人歌謠之曲
調,重新改編成以鄒語歌詞來演唱的聖詩及彌撒曲。

祭典歌曲

瑪亞士比祭典(Mayasvi)

        瑪亞士比(Mayasvi)有凱旋祭、戰祭、團結祭或敵首祭等名稱,是鄒族最重要也廣為
人知的祭典,傳統上舉行瑪亞士比祭典的時機有 3 種,一是出草歸來,二是重建會所,三
是小米收穫祭後視當年的情況(如有重大變故、不順遂之事)擇期舉行;目前 mayasvi 只在
阿里山鄉的達邦、特富野兩大社舉行,儀式過程也已大為簡化,僅保留下象徵性的殺豬祭
神、兒童獻禮、成年禮、道路祭和歌舞祭等,且舉行的時間也縮短至舉行 1 至 3 天,前些
年曾固定在每年 8 月 15 日及 2 月 15 日輪流於達邦、特富野二社辦理,但近年來已統一在
每年 2 月 15 日舉行。其祭歌是流傳至今最古老的鄒族歌曲,平時不能演唱,只有在祭典
期間能夠集體練習及正式典禮時歌唱;二社的祭典儀式及音樂大同小異,主要是祭拜天神
Hamo 和戰神,在男子聚會所 Kuba 及其廣場前舉行,儀式舉行前有 ekubi 的儀式,是男子
聚會所的修繕典禮。

        瑪亞士比主要儀式順序與演唱歌曲為:
1.迎神祭:演唱迎神曲〈只有男性參與演唱〉。
2.團結祭:除長老朗頌勇士誇功頌文 tu'e 以外,沒有歌曲。
3.送神祭:演唱送神曲、慢板祭歌〈此時女子持火把加入歌舞行列〉、快板祭歌〈女子正
式加入歌唱〉及送神曲等四首祭歌。
4.道路祭:沒有歌曲。
5.氏族祭倉祭儀:沒有歌曲。
6.歌舞祭:祭典當日下午開始,族人都可以參加,通宵達旦地演唱戰歌、歷史頌、青年
頌、勇士頌、天神頌、亡魂曲等,2 至 3 天後的半夜 12 點以前,再次演唱迎神曲、送神曲
後(達邦社只唱迎神曲),瑪亞士比祭典正式結束。

瑪亞士比歌曲

1.迎神曲 ehoyi〈達邦社稱為 O〉,迎接戰神。4 音組織,和聲由 4 度及 5 度構成,2 聲部


奧干農複音唱法。歌詞大意:在上面的那一位(指天神),豬已殺了,血也準備好了,請下
來享用吧!
2.送神曲 eyao,送天神 hamo。和聲與迎神曲相似,多了 3 度的運用,單音齊唱與 2 部和
聲唱法自由出現。歌詞大意:祭典已結束,歌已唱完了,請你回到上面,我們要繼續唱你
喜歡的歌,你在上面聽我們的歌,同時也請你的力量繼續留下,與我們同在。
3.慢板祭歌〈或譯戰歌〉peyasvi no poha'o,少女數人攜各氏族家中火炬入場,並加入行
列。以 C、E、G 分解和弦為骨幹,二部和聲出現比例較送神曲多,除 4 度與 5 度和聲以
外,3、6、8 度也都出現,沒有明顯曲式。歌詞大意:祭典已經開始,年輕人快來參加,
這祭典是神明所傳授,自古流傳的。
4.快板祭歌 peyasvi no mayahe,女子正式加入歌唱。3 音組織,以 C、E、G 3 音為主,
構成不同的 3、4、5、6 度和聲,每晚歌舞祭都須由快板祭歌開始演唱,各氏族不同歌
詞。自此曲開始加入舞蹈,因此有明顯的節奏。歌詞大意:火是永遠的生命,女子們請你
們從家中帶火來加入祭場上的火,並且加入我們祭舞的行列。
5.歷史頌 toiso,3 音組織,和聲唱法較少,3、4、5、8 度和聲自由出現。歌詞大意:這是
有生命的地方,常有生命的力量表現出來。
6.青年頌 yiyohe,5 聲音階形式,類似羽調式 5 聲音階,大部分為齊唱。歌詞大意:從古
到今都舉行了祭典,我們雖然年輕,但英勇,可以殺敵了,因此有資格可以交女朋友。
7.勇士頌 nakumo,5 聲音階形式,類似徵調式五聲音階。歌詞大意:我們年紀輕,可是很
英勇,可以殺豬,也可以殺敵人,因此可以交女友、結婚了。
8.天神頌 La’lingi,3 音組織,在主要旋律上自由加入 3、4、5、6、8 度和聲。歌詞大意:
年輕人來聚集會所,歌舞頌神,並效法祖先英勇。
9.亡魂曲 miyome,5 聲音階,類似宮調式 5 聲音階,自由出現 3、4、5、6、8 度和聲。
歌詞大意:月亮阿!請你關照我們已經逝去的祖先們靈魂所走的路。

        除了以上歌曲之外值得一提的還有:tu'e 勇士誇功頌文:在部落勇士的帶領之下,參


與祭典的男子要舉行 tu'e 勇士誇功頌文,主要是向戰神報告戰功,並砥礪勇士士氣。tu'e
並沒有曲調,稱不上是歌曲,只以相同的節奏,由征帥吟誦一次,眾勇士們隨即複頌一
次,講述曾經到過哪些地方英勇殺敵的事蹟。

綜合以上瑪亞士比祭典歌曲,其特色為:
1.歌曲速度:以第一首迎神曲最慢;至歌舞祭轉為較輕快的節奏。
2.音域:以前兩首 12 度最廣,之後各曲多徘徊在 8 度左右。
3.和聲:迎神曲僅有 4 和 5 度出現,之後的曲子和聲較為自由。和聲出現比例在迎神曲為
100%,送神曲次之,其他歌曲都較少。
4.音階和音組織:只有前兩首為 4 音組織,其餘 3 首為 5 聲音階,4 首為 3 音組織。
5.演唱方式:全部歌曲都為應答式唱法,都由一位獨唱者領唱,然後其他部跟著全體唱
和。
6.節奏方面:歌舞祭的曲子較有明顯節奏,4 首是 3 拍子,2 首是 2 拍子,但最前面 3 首僅
站著唱沒有配合舞蹈,因此沒有明顯的節奏型態。

        瑪亞士比祭歌是流傳至今最古老的鄒族歌曲;其中以迎神曲及送神曲最具特色,演唱
時由全體鄒族勇士面向神樹圍成半圓,頭目領唱後全體勇士跟著加入,全曲悠長緩慢,配
合忽前忽後步伐,虔誠禮讚天神。演唱時依音域高低會形成完全 4 度或 5 度的平行式奧干
農(Organum)唱法,為鄒族瑪亞士比祭典中最具特色及意義之祭歌。

收成祭 (Homeyaya)

        屬於家族性的祭儀,在每年的 7、8 月左右小米收割完後舉行,主要祭祀小米神,並


藉著祭典強化家族的凝聚力。
原來有收成祭歌曲,但目前已沒人能夠演唱,不過有鄒族人新創作的 Homeyaya 歌曲,並
非做為祭歌使用,內容僅歌頌收成祭儀式,現頗為流行,常在舞台上配合舞蹈演出,反而
成為現今最廣為一般人演唱的鄒族歌曲。

貝神祭(Miatungusu)

        是高雄縣桃源鄉沙阿魯阿族特有的祭典,每兩年舉行一次,曾多年未舉行,近年才再
恢復。
        根據呂炳川對於沙阿魯阿族祭儀音樂的描述,其歌唱方式以持續音的複音唱法來進
行,但是由目前族人仍傳唱的傳統歌謠中觀之,沙阿魯阿族人似乎放棄了複音合唱的演唱
方式,而僅以單音齊唱的方式來進行傳統民歌的演唱。
在音階的使用方面,5 聲音階的使用相當頻繁,曲調的結構當中,沙阿魯阿族善於以 La 音
為中心音,曲調以這個音上、下行四度為主要運行範圍,再回到原音結束,為其曲調的慣
用音形。

非祭儀性歌謠

        傳統非儀式性歌謠,是鄒人祖先過去生活過程中所留下,表現喜、怒、哀、樂的情緒
或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由於這類歌謠的歌詞內容深奧難懂,再加上大部份歌詞,都是鄒人
如今已很少使用在日常生活用語當中的古語,因此它僅殘存在少數鄒族耆老腦海當中,這
一代的年輕人已少有人能隨口吟唱。

        至於音組織及調式的運用,鄒族傳統生活歌謠大多建構在以 La 調式、 Sol 調式、 Do


調式形成的 5 聲音階上。曲調音域大多在 8 度音程之內。

        節奏的運用,除了一般二分法單拍子的基本節奏之外,又以自由散板式的節奏及「三
拍子」的節奏形之使用最為特殊。
有些歌曲也有配合舞蹈一起歌唱的,如跳躍之歌,歌詞大意是:
        年輕人快過來要開始活動了!
        我們現在開始跳躍吧!
        我們跳躍,而且要跳得高。
        因此唱此歌是配合著跳躍的舞蹈動作而唱。
        又如捉螃蟹歌,歌詞大意是:
        捉螃蟹喲!洞裡出來一隻大螃蟹,捏到我的手,好痛啊!好痛啊!
        到山上去放陷阱,沒獵到一隻就回家,好累啊!好累啊!
        到河邊去釣魚,沒釣到一隻就回家,好累啊!好累啊!。
        表演此曲時還可一面模仿螃蟹的動作一面唱,甚為特別。

        許多鄒族歌曲都是利用前一句的後 2 個音節作為下一句歌詞的前兩個音節,依次循環


下去,形成了特殊的「頂針」風格的歌謠,這種「頂針」風格的方式,也是台灣原住民許
多其他族群的主要特色之一。

鄒族的樂器

        鄒族的傳統樂器有口簧琴、橫笛、弓琴、鼻笛及樂杵,其中口簧琴、橫笛、弓琴普遍
存在於台灣原住民各部落中;鼻笛為單管橫吹式的,與著名的排灣族雙管直吹式鼻笛不
同,但現已無人會吹奏。
樂杵僅見於台灣原住民的邵族、布農族及鄒族當中,鄒族樂杵主要是配合舞蹈演出,高低
8 個為一組,而鄒族傳統舞步為 4 步一個循環,剛好可以與之配合。
主要參考文獻

浦忠成。《台灣鄒族之風土神話》。台北市:台原出版社,1992。
浦忠勇。《台灣鄒族民間歌謠》。[台中縣]豐原市: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
錢善華。〈阿里山鄒族特富野 Mayasvi 祭典音樂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
究所集刊》第 67 期,(1989 年春):29-52。
呂炳川。《臺灣土著族音樂》。台北:百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
吳榮順。《台灣原住民音樂之美》。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1999。
 

●錢善華

  師大音樂系畢業後赴蘭嶼服務,在蘭嶼任教期間,
曾致力於搜集、保存達悟族音樂文化。美國加州大
學碩士學位、奧地利維也納國立音樂院作曲家文
憑。
  現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專長領域包含
台灣原住民音樂研究等課程,曾發表〈阿里山鄒族
特富野 Mayasvi 祭典音樂研究〉等學術論文。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