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研究方法 桂诗春

You might also like

You are on page 1of 8

语言学研究方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桂诗春 宁春岩

  提要: 本文总 结了当代西 方语言学 研究方法 的基本 特征 ,结合我 国语言 研究中 方法论 上的一些 问
题 ,有针对 性地概述了解释性理 论方法、定 性的描写性方法、定量 统计方法和 试验方法的 基本要领 和技
术 ,并探讨了方法论同研究目标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语言学、方法论

法 ,使教学实验立于坚固的科学基础之上。计

算语言学不但使用计算机的手段建立了许多
  现代科学表明 , 研究方法对任何一门学 用途广泛的语料库 ,而且还使用概率的方法
科都是至关重要的 , 研究方法的革新往往成 来做自然语言处理 ,使人眼界大开。神经语言
为理论发展的契机。 Ellen Gag ne( 1985)在谈 学使用神经生理和解剖学的方法研究语言和
到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时指出 ,认知心理 大脑 ,有助于我们了解语言学习的物质基础。
学正处在相当于 50年代遗传学的发展阶段 ,

“研究方法的戏剧性的改进带来了认识上发
生戏剧性进步。”回顾语言学也是如此。 从近   那么我国 语言学研究的现状又怎 么样
五十年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发展来看 ,一 呢? 我们不妨先看两项小调查。
些新的突破都是来自交叉学科所提供的新观 一是王克非 ( 1996)在《语言学界近况分
点和新方法: 促使我们把视野从句子扩展到 析与我们的科研设想》一文中对 1993年《语
话语的是牛津哲学家 Austi n 的哲学论文《怎 言学和语言行为文摘》作了一个分析 ,发现 5
样用词语做事》 ,由此掀起语言教学大纲的一 个最热门的研究领域 ,这 5个领域的文摘量
连串改革。Cho msky ( 1955 /1975)在语言学界 占全年文摘总量的 2 / 3:
所刮起的一场持久的风暴是由于他引入了一    领域    篇数

系列新的心智主义观点和数理逻辑的方法。 应用语言学 3184


描写语言学 1271
社会语言学 (包括文化语言学 )使用社会学的
心理语言学 867
调查方法 ,研究语言的使用域和语言功能 ,促
句法学   742
使了专门用途语言教学的产生。 心理语言学 话语语言学 668
使用心理测量的 方法研究学习者的个 别差  合计 6732
异 ,使外语教学思想从“怎样教”转移到“怎样 如果把这一年的文摘数和 5年前相比 ,突出
学”。应用语言学使用了教育测量和统计的方 增长的是心 理语言学、话 语语言学、语 言哲

本文根据我们所写的《语言学研究方法》一书 (即将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的 《序言》改写而成 ,谨以此文祝贺


《外语教学与研究》 40周年刊庆。
· 14·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年第 3期 (总第 111期 )
学、听说生理学、语言病理学。 在心理语言学 研 究领域 (图 1)分为三类: 应用语言学
中增长最快的是语言和认知。而我国的《中国 ( R1) ; 与语言学相关学科 (交叉学科 ) ( R2) ,
语文》等则很少登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等 ; 理论
人际交往学、社会语言学、非言语交际 的文 语言学 ( R3) , 包括 句法 学、语 音学、语义 学
章。王因此就科研的设想提出三点建议: 1)语 等。
言学的理论性研究 (尤其是注意心理语言学 研 究方法类型 (图 2)分为 5种: 理论性
的 认知与语言的研究 ) ; 2)语言学 的应用研 ( M 1) ,描述 性 ( M 2) , 实验 性 ( M 3) , 思辨 性
究 ; 3)具体语言的研究。 ( M 4) (指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时仅随意举些

  第二项是我们对最近三年 ( 1993- 1995) 例证 ) ,介绍性 ( M 5)。


数 据 类型 (图 3) 分 为 4种: 统 计 数 据
四本外语研究期刊中的 755篇文章所作的小
统 计 (表 1) ,这四本期刊是: 《外语教学与研 ( D1) ,指用统计方法处理过的数据 ; 计算机

究》、《外国语》、《外语界》、《现代外语》。 数据 ( D2) ; 不依赖数据 ( D3) ,只随意举几个


例证 ;数据罗列 ( D 4) ,无统计数字。
调查分三个方面 ,一个是研究领域 ,一个
是研究方法类型 ,一个是数据类型。

表 1  1993- 1995年我国四本外语刊 物的文章分类统计

研究领域 研究方法类型 数据 类型

R1 R2 R3 RT M1 M2 M3 M4 M5 MT D1 D2 D3 D4 DT
1993 89 99 63 251 26 56 7 133 29 251 17 3 197 34 251

1994 99 109 50 258 25 48 9 137 39 258 26 0 203 29 258

1995 79 123 44 246 24 48 8 133 33 246 11 3 203 29 246

总计 267 331 157 755 75 152 24 403 101 755 54 6 603 92 755

人使用的是简单的思辨性的方法 ,随机性很
大。 这些研究方法的成果难登大雅之堂。 这
倒不是说思辨性研究不可取 ,对母语的研究 ,
也可依赖我们 对母语的直觉观察来进 行思
考 ,提出理论模型。但是对非母语的描述性研
究和实验性研究却必须以数据为依归 ,而我
们有 80% 的研究都是“不依赖数据”的。我们
的调查只限于几种主要的外语刊物 ,相信再
图 1 研究领域 扩大调查范围 ,其结果也类似。 究其原因 ,最
  这几个统计数字说明 ,我国的外语工作 根本的一条是我国外语工作者和研究者缺乏
者对语言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兴趣 ,力图使我 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必要的训练 ,或是原来所
们的研究和国外接轨 ,应用语言学、和语言学 掌握的方法已经老化 ,未能更新。随着语言学
相 关 学 科、 理 论 语 言 学 都 占 相 当 的 比 例 研究范围的伸延 ,这个问题变得更为严重。在
( 35% , 44% 和 21% )。 但是问题在于研究人 国外 ,有识之士已经在大学开设研究方法的
员没有足够的方法支持他们的研究 , 54% 的 课程 ,甚至还建立了研究方法系。而我国很多
· 15·
大学的研究生课程还没有开设研究方法及其 鉴甚多 ,理论语言学使用了数理逻辑的方法、
有关的 (如统计学 )课程。 所以我国语言学工 社会语言学使用了社会调查的方法、心理语
作者要想在研究和教学上面真正取得实质性 言学使用了心理测量的方法、计算语言学使
的进展 ,都面临着一个重新学习和更新研究 用了数理统计和计算机的方法、神经语言学
方法的挑战。 使用了病理学和解剖学的方法 ,等等。

图 2 研究方法类型
图 4 语言学研究方法示意图
我们不妨把研究方法分为两大类: 定性
方法和定量方法。这两种方法各有特色 ,但不
矛盾。定性方法的目标是词语 ,定量方法的目
标是数字 ,而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既是词语 ,也
希望表示为数量关系。 就每一门语言学分支
而言 ,对使用哪一种研究方法是有所侧重的。
理论语言学较侧重于定性的方法 ,而心理语
图 3 数据类型 言学、计算语言学较侧重于定量的方法 ,在两
者之间的是人类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文化语

言学 ( et hno li nguistics)。 图 4给出的是简化
  当代语言学研究方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图式 ,实际情况要更复杂。
语言学边界不断扩充 ,语言学研究方法再不

能固守它原来的疆土。 Wi nog rad( 1983)曾对
语言学几个发展阶段作出了生动的比喻:   理论方法亦称解释性方法 ,其基本特征
    规定语法  —— 作为法律的语 言学 在于为科学研究提供认识上的理论模型 ,从
  比较语言学 —— 作为生物学的 语言学 而对科学事实的成因 ( etio logy )提供理论解
  结构语言学 —— 作为化学的语 言学
释 ,回答所研究的事实为什么一定是这样而
  生成语言学 —— 作为数学的语 言学 不会是那样的问题 ,人类语言为什么是这样
  他认为一个科学家在寻找新范式时往往 而不是那样 ,某句话为什么只能这样说而不
受到其他发展得很好的科学的影响 ,总是有 能那样说等问题 ,其最终目的不在于描写语
意无意地把这些成功的姐妹科学看成是一个 言事实是什么样子 ,不在于告诉人们汉语的
模范。 所以当代语言学具有鲜明的交叉学科 “把字句”有哪些 ,英语的被动句有哪几种。实
的性质 ,特别是在研究方法上向相关学科借 际上 ,牛顿、爱因斯坦、伽里略、摩根、哥白尼、
· 16·
笛卡儿的理论都是解释性的 ,他们的研究方 要描写人类群 体的社会行为就必须研 究语
法都是解释性的。 这种以解释为重要特征的 言 ,他们认为语言是独立于其他行为系统的
理论语言学研究 方法的倡导者首推 Chom- 系统 ,可以专门进行描写 ,因此又可称为描写
sky ( 1975, 1986)。其具体内容可概述成以下 主 义或结构主 义的方法。 欧 洲的 Malino w -
几点: ski、 Saussure、 Mei llet,美洲的 Boas、 Sapir、
(一 )依据某些语言事实及事实间的关系 Kroeber、 Blo omfi eld, 都把语言和文化的统
先建立一个形式化理论模型。 这个理论模型 一看成是一种文化产物和社会传统。 继承了
应该具有鲜明的公理系统的特征: 至少要包 人类语言学传统的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
含有限的一些“初始元素” ( pri mi tives) ,有数 还进一步结合语言的各种社会因素和文化系
据型的和运算型的 , 就象数学中的 1, 2, 3和 统 (如地区、民族、性别、年龄等等 )来描写语
+ , - ,× ,÷ 一样 ,构成一些基本的算法。 这 言 ,这就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扩充了语言学研
个模型系统应具有公理系统的自足性和预示 究的视野: 一是注意到句子层面以上的语言
性 ,即不但能对已知的事实具有解释能力 ,而 要素 ,也就是话语分析 ; 二是企图用描写语言
且对某些未知的事实也具有解释能力。 的方法来描写文化。 这些现代语言学的先驱
(二 )把建立起来的具有一定解释能力和 从一开始就注意到研究语言 的方法。 M ali-
预示性的理论模型放在更多的事实中检验 , now ski 发展了一套观察原始社会日常生活
根据新事实中必然出现的反例 ,修改已有的 的调查方法 ,把长期的参与观察和敏感的访
模型 ,循环往返 ,不断修改 ,直至逼近在人类 问结合起来 ,他的调查不但记录了 T robi and
认识能力范围内所能认识到的真理。 居民的坦露的文化知识 ,而且还推断了他们
(三 )解释性理论方法的另外一个特征是 的隐含的文化知识。 Boas根据自己的经验设
建立输出— 输入、表征— 推演的模块式系统。 计了一套完整的、把语言学包括在内的人类
一般先从建立外模块关系出发 ,确定外模块 学教学计划 ,并且发展了一套人类语言学的
的总体输出 ,然后确立内模块关系 ,明确内模 研究方法 ,教导他的学生怎样通过文本来分
块间的输出— 输入关系、表征— 推演关系 ,指 析语言结构。 他在 Cla rk, Co lum bia和 Brin-
定规则以及使用规则的条件。 to n大学 训练 了一批 又一批 的人类 语言 学
(四 ) “对照法” ( co nt rastiv e study ) 是解 家。
释性理论方法的一个最重要的具体技术 ,其 人类语言学使用的基本上是人类学和社
基本要领是: 首先在是与非之间、可能与不可 会学的定性研究方法。 这些方法的观察对象
能之间组成一个“最小的对照对” ,运用已有 是词语 ,其基本出发点是:
理论模型中的概念符号刻画是与非 ,可能与   ( 1)语言和其他的行为是互相依存的 ,不能孤立地
研究语言。
不可能之间的限制。
  ( 2)使用语言的环境十分重要 ,这 些环境大都和非
由于人类语言归根到底是人脑这一特殊
言语行为有关。
物质的产物 ,研究语言无一不是在直接的或   ( 3)各种语言有很大差异性 ,只能 对它们作具体的
间接地研究人脑和认知 ,因此解释性的理论 描述和分析 ,不能套用别的语言的模式。
研究方法对于研究人类语言和人脑认知具有   ( 4)语 言理论有可 能从实际 的现场 调查和 对语言
重大意义。 功能的分析中 产生。
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定性研究方法的目标

是了解在自然发生的状态下的自然发生的现
  描写方法脱胎于人类语言学 ,人类学家 象 , 所以人类各种行为 (包括言语活动 )都必
· 17·
须放在某一具体环境里观察。 观察的对象应 量 ,因而是绝对的。 Emic法是从系统的内部
该是自然发生的事件、过程、相互关系 ,它们 研究行为: 它只针对某一特定的语言或文化 ;
不受研究者在其中的作用所影响 ,更不能受 其范畴是间接的 ,因而是相对的。
研究者所操纵。 这些方法力图从所观察的对 对原始数据经过分类系统的整理后 ,定
象或群体的角度去提供数据 ,这样研究者的 性研究必须从数据中寻找反复出现的型式 ,
文化或心智方面的偏见就不会歪曲数据的收 这也可称为型式编码。 型式编码是有解释力
集和解释。 所以定性方法最主要的特征是自 的编码 ,它可以找出主题、型式或问题。 型式
然观察 (包括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和个案研 ( Harri s称之为规律性 )主要是指要素之间的
究 )。 这些方法强调全面的观点 ,使用归纳和 某些稳定的相互关系。在型式的基础上 ,研究
综合的方法 ,对语言系统和语言结构的不同 者就可进一步形成假设 ,甚至提出一些解释
部分、不同因素、不同层面进行描写、比较和 调查结果的模型。
分析 ,从而找出共同性和规律性 ,甚至建立型 继承了人类语言学传统的话语分析、社
式。 作为整理和归纳数据的一个重要环节是 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主要使用定性研究的
建立严格的分类系统。 分类系统可以根据数 方法 ,但是也不放弃定量方法 ,例如话语分析
据来归纳 ,也可以由研究者根据别的信息源 使用语料库的方法 ,而社会语言学在语言调
来决定 ,但是不管用哪一种方法 ,都应该能够 查结果的分析中也使用各种统计的手段和实
经受别的研究者检验。 历史比较语言学从纵 验方法。 Greenbaum & Qui rk ( 1970)把他们
向研究语言的谱系分类 ,类型语言学则从横 在英语用法调查中所使用的方法称为“英语
向研究人类语言体系 ,其研究成果都体现为 使用和态度研究中的提取实验”。
分类系统。

分类系统除了保证完整性、一致性和经
济性外 ,必须考虑三方面的关系: ( 1)分子和   和定性方法不同 ,定量方法观察的是数
同 分结构的关系 ( allo /eme relatio n) ; ( 2)类 字 ,所以在某个意义上说 ,定量方法也就是数
和 成员的关系 ( class /m em ber relatio n ) ; ( 3) 学化和计算机化 ,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一个
结 构 和 成 分 的 关 系 ( co nst ructio n /con- 重要的趋势。 定量方法感兴趣的是观察两个
sti tuent rela tion)。Pi ke ( 1967)提出把分类系 或更多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如相互关系和因
统区分外部的 (即他说的“ etic分类法” )和内 果关系、差异性关系或相似性关系。但是世界
部 的 (即他说的“ emi c 分类法” ) 对建立语言 上的现象如此纷繁复杂 ,以致必须采取一些
和文化的分类系统更具有指导意义。 eti c来 特殊的手段把不属于观察中的其他变量控制
自 phonetic (语言 ) ,而 emic 则 来 自 pho ne- 起来 ,才能观察到所要观察的变量 ,这些手段
mic (音素 )。 在语音分析中 ,语言学家尽量记 就是实验方法 ,而通过实验所收集的数据还
录新语言的语音形式 ,不管它们在语言中有 必须使用统计方法来分析和推断 ,所以计量
些什么联系。 而音素分析则牵涉到用语音数 方法意味着实验方法和统计方法的结合。 应
据去发现新语言的音素系统。 外部的分类法 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受到教
意味着对行为进行客观的外部的描述 ,不必 育实验和测量方法和心理测量方法的影响 ,
作什么解释 ; 而只有经过长期的观察后 ,人们 较多地采用实验方法 ,而计算语言学则受到
才能由表及里 ,解释行为的内部的含义。 Etic 计算机方法的影响 ,使用数据库的手段 ,但不
分类法从系统的外部研究行为 (包括语言 ): 一定要采用实验方法。 不过两者都要使用到
它是跨文化的 ,可比较的 ;其范畴可以直接测 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
· 18·
实验方法也就是科学实验的方法 ,具有 类分析、判断分析、多维度量表、结构方程模
系统性、逻辑性、经验性、简约性、重复性与传 型等。
递性的特点。 但是在应用语言学和心理语言

学中使用实验方法却有它自身的特色 ,它的
研究对象是人 ,一个在心理、认知和社会因素   最后谈谈理论和方法的关系。
上都十分复杂的统一体。 人的认知和心理过 (一 )理论对象、理论目标和理论方法的
程是内在的 ,往往是不能直接观察的 ,我们只 一致性。理论对象和理论方法是不可分的: 以
能通过实验方法观察一些外在的行为 ,然后 Chom sky 为代表的理论语言学潮流的目标
进行推导 ,往往同一种行为可以有不同的解 是认识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 (共项 ) ,为人脑
释 ,这就出现解释实验结果的不确切性的问 的语言系统建立一个形式化的表述系统 ,一
题。 个包括初始元素的公理系统 ,就不得不使用
实验方法围绕两个或更多的变量的关系 现有公理系统 (如数学、几何、形式逻辑等 )中
选择课题 ,提出假设 ,作文献评论 ,决定、操纵 的初始元素 ,因此需要用到数学方法和逻辑
和控制变量 , 制订实验方 案 ,进行观察 和测 方法。 人类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以研究语言
量 ,验证假设。 它使用一套严格的规程 ,而且 的差异为目标 ,就必须使用许多语言调查和
必须使用统计学方法来保证实验的信度和效 语言描写的方法。 心理语言学以了解人类习
度。 支配着实验方法的几个重要原理是抽样 得和使用语言的心理过程为目标 ,而心理过
的原理、控制的原理、有效性的原理和无差别 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就不得不使用包括实
假设的原理。 验方法和统计方法在内的研究方法。 计算语
统计方法有两个分支。 一是描写统计方 言学的目标是为计算机提供一种处理自然语
法 ,又叫归纳统计方法 ,其目的是通过有关的 言的技术 ,有不同的理论和相应的方法: 一种
量度来描写和归纳数据。二是推断统计方法 , 是让计算机具有和人相同的广泛的知识和逻
其目的是根据对一小部分数据的观察来概括 辑推理的能力 ,这需要语言研究者用演绎逻
它所代表的总体的特征。 科学实验都是为了 辑的手段整理出有预测能力的规则 ,使之形
概括更多的事实 ,故需要用推断统计方法。另 式化 ,然后处理自然语言 ,这是人工智能的方
外观察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基本的方法是单维 法。 另一种观点是把庞大的语料库放到计算
分析。但在现实生活里 ,我们面对的是更为复 机里 ,使用定量分析方法 ,对自然语言进行概
杂的关系 ,如一群被试中的每个人都有几个 率性及其他数学分析。 这是语料库方法或概
变量 ,而一个变量的值和另一个变量的值有 率的方法。
时很接近 (如外语学习与母语能力 ) ,有时则 正因为理论对象、理论目标和方法是不
无大关系 (如外语学习与身高 )。 多元分析方 可分的 ,所以我们在介绍方法时也要接触理
法研究的是同一个人或物的几个方面 (维度 ) 论 ,甚至理论的发展 ,如讨论语言描写的方法
的关系 ,它要观察联合变异 ( joi nt v ari atio n) 时 ,不得不概括从人类语言学到社会语言学
的复杂性 ,例如一件商品有几个不同价格 ,一 和文化语言学的过程。
个被试对几种显示有不同反应时 ,一个机体 (二 )上面谈到 ,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鲜明
有几个生物指标 ,一个国家有几个社会和经 的特征是学科的交叉性和自然科学化 ,我们
济指标 ,等等。多元分析也有人称为多维度测 要在方法论上打好基础 ,还必须涉猎一些相
量 ( multidi mensi onal m easurement ) ,它包括 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必须懂得定性方法和
多元回归分析、多元方差分析、因子分析、聚 定量方法。 对工具的掌握和使用应该持开放
· 19·
的态度 ,向世界开放 ,向自然科学界开放 ,这 其含义却是适用于整个语言学研究。
是因为工具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 库恩在他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 ,
关 ,是最活跃的因素。 和任何科学的探究一 概括总结了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 ,指出
样 ,工具的改善和发展是一个不会终结的过 研究者观念范式的更新会引出重大的科学革
程 ; 而怎样巧用工具还要我们自己不断揣摩。 命和发现。 我们语言研究者掌握了新的认识
随着各个语言学科的深入发展 ,我们的研究 工具、新的研究方法、新的技术 ,势必也会在
方法必须不断更新。 认识人类语言 的工作中作出我们的科 学发
(三 )方法之间可以互补。 对某些语言现 现 ,也许是重大的革命性的发现。
象进行理论上的思考可以辅以语料的调查 , 参考文献
或心理实验研究。 对语言现象的描写又可以 Chomsky , N. 1955 /1975.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上升为形式化的规则。 定量的分析依靠的是 Linguistic T heory. N ew Yo rk: Plenum.
数据 ,而定性分析所依赖的是词语 ,两者相辅 Chomsky , N. 1975. Ref lections on Language. N ew
相成 ,可以使研究更为有血有肉。使用不同的 Yo rk: Pa nth eo n.
方法来探究同一语言现象可以互相引证 ,提 Chomsky , N . 1986. K nowledge of L anguage.

高观察的信度和效度。 有些研究的目标虽然 N ew Yo rk: Pr aege r.


Gag ne, E. 1985.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是一致的 ,但使用不同的方法可以有不同的
Learning . Bosto n: Little Bro wn .
角度 ,使观察更为全面。例如话语分析可以从
Greenba um, S. & Q uirk , R. 1970. Elicitation Ex -
定性方法的角度去研究 ,那就需要建立理论
periments in English Linguistics Studies in Use
框架和描写框架 ,目的是分析词语本身。我们 and Attitude. London: Lo ng man G roup.
也可以从定量方法的角度去研究 ,用语料库 Pike, K. 1967. L anguage in Relation to a Unif ied
方法和统计方法 ,目的是了解文体的统计学 T heory of the Structure of Human Behav iour.
特征。我们还可以从人工智能的角度去研究 , The Hag ue: M o uton.
用实验方法和计算机方法 ,目的是进行自然 Winog rad , T . 1983. L anguage as a Congnitive Pro-
语言处理。 工具本身随着科学和生产水平的 cess , Vol . 1: Syntax . Addiso n W esley .

提高也会越来越精细 ,就好象显微镜一样 ,可 王克非 , 1996,《语 言学 界近 况分析 与我 们的科 研设


想》 ,《外语研究》第 3期。
以不断增加倍数 ,所以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
度去观察现象 ,甚至观察所使用的工具本身。
收稿日期: 1997年 3月 28日 ;
最近兴起的多倾向多方法的设计 ( m ul tit rai t
本刊修订稿 , 1997年 4月 22日
m ul timet hod desig n)以及与之配合的结构方 通讯 地址: 510421 广 州市白 云区 广 东外语 外贸
程模型虽然和实验方法和统计方法有关 ,但 大学重点学科点

会讯
△ 1997年 10月 31日至 11月 3日 ,北京外国语大学与中国译协将在北外举办“国际翻译学术研讨
会” ,工作语言为汉、英语。联系人王琼琼 (英语系 ) ,电话: 010- 68917287。
△ 1997年 10月 10日至 15日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将在北外举办“第二届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术研讨会” ,主题为“一体化、多元化与跨文化交际” ,工作语言为英语。联
系人杜晓飞 ,电话: 010-68916659。
△ 社科院外文所、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等 8家单位发起成立全国英国文学学会。成立大
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将于 1997年 9月 18日至 21日在河北大学 (保定 )举行。
· 20·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in this issue

Research methods in l inguistics, by Gui Shichun and N ing Chunyan, p. 14


In the pr esent a rticle, w e identify some me tho do logical pr oblems as may be true in th e ling uistic e nte r-
prise in China, on the basis of a sta tistic analysis o f the sta te o f the ar t. To ov er co me these pro blems, w e o f-
fer a ge ner al surv ey of th e methodolog ies a nd techno logies presently employ ed in ling uistics a nd applied lin-
guistics in th e W est .
Linguistics: Fif ty years of evolution, by Zhou Liux i , p. 21
This is an ov erview o f the ev olutio n o f ling uistics in its main fields in the seco nd ha lf o f the 20th ce ntur y
with focuses on the theo ries and a ppro aches o f the mo st influencing scho o ls .
Saussure’ s two Courses: Comparison and intepretation, by Zhang Shaoj ie & Wang Kef ei ,
p. 28
   This paper ma kes a co mpa riso n betw een Sa ussure’ s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and Sa ussure’ s Third
Course of Lectures on General L inguistics ( 1910— 1911) and finds tha t be tween the tw o cour ses ther e a re
some substantial disc repa ncies w hich dese rve to be clarified and re-ex amined. The comparison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Third Course will thr ow new lig ht on Saussur e’ s philo sophy o f ling uistics.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the English vocabulary, by W ang Rongpei , p. 36
The English v ocabula ry is g ro wing a ll th e time. Since the end of Wo r ld W ar II, a lo ng with th e chang e of
times , the dev elopment of scie nce and techno log y , and the prog r ess in ideolog y , ther e hav e appeared a larg e
numbe r of new wo rds and new meanings in th e Eng lish v ocabula ry. The pr esent a rticle discusses the causes
and w ay s o f dev elo pment and predicts the tendencies o f dev elo pme nt fo r the Eng lish v ocabular y.
Semantic restructuring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by W ang Chuming , p. 59
This paper co nstitutes a n a ttempt to test the hy po thesis tha t lea rning a no ther lang uag e inv olv es maste r-
ing a new semantic system residing in bo th the v e rb mea ning a nd the sema ntic co nstr aints a sso ciated w ith the
syntactic st ructures in the tar ge t lang uag e. T he finding s fro m two empirica l studies with the Eng lish adjec ti-
v al pa r ticiple as the ta rg et of r esea rch lend suppor t to this h ypothesis .
25 year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by Shi Baohui , p. 66
Comm unicativ e Lang uag e Teaching ( CL T ) has been discussed a nd pra cticed fo r a qua rter o f a ce ntur y
and has a lso r eceiv ed the attentio n o f Chinese languag e teacher s, resulting in a new understanding of la ng uag e
teaching in g enera l. This pape r begins with a loo k at CL T fr om the histo rica l perspectiv e a nd go es o n to ex -
amine its theories and principles. In the third pa rt , it attempts to prov ide an o bjectiv e ev alua tio n of CL T and
ar gues for a “ Generali zed Co mmunica tiv e Appro ach to Languag e Teaching” .

· 80·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年第 3期 (总第 111期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