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媽閣廟

媽閣廟是澳門耳熟能詳的名勝古蹟之一,又名媽祖閣、娘媽廟,是澳門現存最
古老的廟宇,也是全世界第二古老的媽閣廟。它位於澳門半島西端内港入口處。
其實它在明朝 1488 年已經建成,足足有五百年歷史。

相傳在明朝時,福建商人和漁民駕船來澳,途中數遇風暴,幸得媽祖顯靈相助,
因此,安全抵澳之後,那些人就在登陸之處建廟上香,還神許願。而第一批葡
萄牙人在 16 世紀中葉到達澳門,就詢問居民當地的名稱,居民便誤以為葡萄牙
人問廟宇的名稱,便答他們「媽閣」了。「媽閣」、「媽閣」、
「MACAU」,澳門的外文名稱—MACAU 就這樣產生了。

媽閣廟供奉的媽祖又稱天后,是保護海上漁民的女神。由於昔日的澳門還是一
條漁村,許多人從事漁業,所以就敬奉媽祖為他們的守護神。

整座媽閣廟背山面海,由四大殿組成,分為三層。上層就是觀音閣,中層就是
弘仁殿,而下層就是號稱「神山第一殿」的正殿、正覺禪林和廟門,是一座富
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古建築。

媽閣廟的大門為一棟牌樓式花崗石建築,廟門口有一對石獅護門,雕工精美,
栩栩如生,是三百年前清朝人的傑作。

媽閣廟最有歷史價值的是弘仁殿,用來供奉天后,位於半山之上,乃一間僅 3
平方米的石室,明朝時已經建好,是最早和最原始的媽閣廟來的。到 1605 年,
在原有的弘仁殿前面,加建了「神山第一殿」,來供奉媽祖。

媽閣廟香煙繚繞,每年有不同的傳統活動,包括年三十晚的上頭炷香、觀音開
庫、媽祖誕,供善信進香拜神,祈求媽祖保佑風調雨順、水陸平安。
港務局大樓

港務局大樓,由意大利人卡蘇杜設計。1874 年建成,是為當時由印度來澳士兵
的駐扎營地,可容納 200 多名士兵,由於其信仰的宗敎,被人稱作摩爾人,因
此這座樓宇也被稱為“摩爾軍營”。

1905 年大樓改為港務局和水警稽查隊的辦公地點,現為海事及水務局的辦公大
樓,故被俗稱為水師廠。

大樓位於媽閣斜巷,又稱為萬里長城的一段波道上,是一座受阿拉伯及哥德式
建築影響的磚石建築,港務局大樓的特色就例如這一條帶有 19 個尖拱券的迴廊。
這種廊式設計除了便於觀賞風景外,同時具有通風效果,適應本地熱帶氣候的
特點。各拱券之間有三葉花飾點綴,加上牆上排列的方尖形裝飾,形成一種強
烈的節奏感。

建築整體粉刷成黃色,並以白色花紋襯托,與粗糙的花崗石牆基在色彩和質感
上形成強烈的對比。

由於港務局大樓位處於媽閣內港入口附近的山坡地,其樓頂設置的颱風信號站
讓當時的漁民與居民得知風球信號。隨着港務局發展,改組為海事及水務局,
該局辦公室已於 2018 年搬往旁邊的海事及水務局大樓,港務局大樓的重要作
用逐漸淡出。
亞婆井

亞婆井是澳門最古老的水井之一,葡萄牙人早期在此聚居,今天亞婆井前地一
帶仍然保留著許多西式建築,充滿南歐風情。

前地,來自葡文的 Largo,意思是以周圍建築物圍繞而成的,具在一定社交功
能的開放空間。

四百多年來,一批批的葡萄牙人,為著獲取財富,為著傳播信仰,從遙遠的大
西洋彼岸來到澳門,在這裡落地生根,開枝散葉。隨著歳月的流逝,他們在此
形成了特別的族群,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土生葡人,是一群葡裔與亞洲族裔通婚
後在澳門所生的後代。他們有其自身的生活圈子,有傳統的宗教信仰,有獨特
的烹飪文化,有摻入東南亞成分的土生葡語,他們利用自身的優勢,為澳門的
發展貢獻了才智和力量。

亞婆井前地的 7、9 和 27 號房屋,則是葡人公寓式住宅,具有裝飾性藝術風格,


建於 20 世紀初,來到這裡,人們的空間概念不由自主地發生顛倒,以為誤闖到
了南歐的小鎮。這些公寓式住宅與一旁傳統的房屋,外形上形成強烈對比。

亞婆井的葡文稱呼為「Lilau」,澳門葡人常說,「喝了亞婆井水,忘不了澳
門」無論葡萄牙人飛去哪裡,只要來過澳門的,都不會忘記亞婆井那清澈甘甜
的井水,不會忘記那些不同族群和睦共處的昔日生活。

原來的亞婆井水泉仍然存在,正確位置是亞婆井斜巷盡頭的高地上,而不是位
於亞婆井前地。
無 WI-FI 你揾我唔倒:

鄭家大屋是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幕觀應(1842-1921)的故居,大屋由其父鄰
文瑞始建,其建築年份可追溯至 1869 年內院主屋有属日「通奉第」,由兩座
建築中間以水巷相,整體建築三層高,前後廳,腾,兩廳之間設天井,讓壞養
窗局,兩座建「餘慶堂」,為「積善堂」,「餘廢葉」為超居場所,二被太廳
中間要一醬「游胖」,而拼警世楹聯和壁畫:「積善堂,最引人注意的關陳列
的硬木家俱,為大屋主人的珍貴遭運建築為一-中式院落大宅,現建築佔地約
4000 平方米,縱深達 120 多米,属序為大門樓,輔助房區,二門,內外花園
以及後面由兩座嶺南傳統院落式建築組成之主房區。建築主入口在東北方的龍
頭左巷,是一座兩層高的大宅門樓通過一條既長且寬的燻道,跨過另外一座將
主輔房區隔開的三門來到主人家的內院主屋外側為規整的四方形內花園,由一
條及兩座房量的外牆圖合而成,上有連續的,蜜部採用西式拱券結構,使該內
花戲別具待色:

無 WI-FI 你揾我唔倒:

大屋雖主要中國嶺南建築之形制满遠,但卻有別於一般中式民居建築,特別是
將抬樑式的主要置於二樓位置的做法更是罕見,此外,室內天花温型國,門想,
裔權的式樣,以及外牆抹灰等建築細節,也體現外來文化的影響一系列振聲發
理的先進主張,集中為一個口號。「望幕報理」道該書從 1894 第一版面世,
十多年內,前後二十個版本,共印刷了二十多萬冊,這在當時中离。絕無僅有,
沒有另外一本政論書可以與之相比,上世紀中起,由於運家後人散居各越,大
屋許多房間被出租,一度出現七二家房客:的亂象,加之長期缺乏雄護和探養,
更引來祝融光,導戏鄧分結構崩塌,200 年年,特區政府取得大运業權,經八
年維修,大屋源有特色希得以基本飲復《盛世危言》如黑暗中的火炬,為業缺
的人照亮了前進的道路,從光縮皇帝,到康有為,梁啟超:從蔡中山以至到毛
澤東,都從該宏篇大作中委得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成為他們改造中國的指導是
想。家大屋,放取露去,整座建發物給人以數實穩重,氣宇軒昂之親,以及中
土典前,西風氣篇之感大星主人,祖義商東中山的鄰觀,是中國最早的洋務派
商業家,年少即同父老共赴上海創業,他専心好學,動力發奮,1878(36
歲)超,便受北洋重百李鴻章之托語,先後靠當統理上海器氣布局,上海電報
分局以及輪新。商局等重任,廊氏菜合同袍,頑體耐勞,成為近代中國蓋兒首
一指的洋務京業家,取得事案利財富方面雙雙的殼厚成果富時,華北地區遠造
特大早。。鄭魏應身在商場,心繫同胞,他在極参與上游練商對北方大災荒的
販病工作,不但多方呼薩,海式惊慨解囊,在各地多次救災活動中鄭蘇店以捐
款數十萬南白銀而名列全國首位,故鄭氏一家不但壽到時任山西巡撫曾些荃照
居的「崇德厚,扁牌,更後光絡皇帝降旨(1881),准許那文瑞及其子影觀應
等件名事跡載入廣東省誌和香山縣誌,落示表彰而資,動。不僅在浮務和香方
面聲名整州,鄰観迷更是近代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思想家,1884 至 1894,鄭應
以其半生的和累和洋務的經驗,針對中國的時幣,在這価那話而深遂的大宅中,
在青年孫中山的参下,寫出不与的政論豆著《盛世危言》,他在這本書中,提
出反計專制,變法政革,體用兼顧,立憲設院,富強教同,而藏圖以及廢除科
學等

無 WI-FI 你揾我唔倒:

TOO 聖老伤佐教堂是演門天主教最古老的三大教堂之一,由耶穌會會士建於
16 世紀中葉,初為簡随的木星,約於 1618 年重建,目前的規模削成形於 1846
年,由本建笑師多馬斯,亞牽諾設計重修枝形吊燈,是該教堂燈飾的特色,教
堂主祭禮在聰的端部,和兩旁的側堂一樣,皆為筒拱結構形成的部式空間。聖
老楞佐教堂建造於高臺之上,報壯觀美輪美卖:又掩映在花木之中,環境南幽
超塵脫俗教堂內部的色彩對比十分獨特:藍色的頂黃色的牆面,白色和金黃色
的機飾綫,再加上續聖經趣材的五顏六色玻碼窗,更今人有目不眼石設而上,
進入教堂正門,教堂為單層建榮,入口經分有夾層,謹變高三將。教堂平面為
拉丁十字形,中間是跨度為 5 米的中聽,無柱謝相隔,以木到弧形天花覆蓋,
從天花垂下數個華業的教堂立面總高約 18 米,兩個鐘樓高約 21 *對稱佈置,
教室堂外觀的特徵是在歐洲吉典式的!上帶有巴洛克風格

無 WI-FI 你揾我唔倒:

教堂內正中主祭台上有該常主保聖人,手持(》和刑县的聖老楞佐的雕像,據
史料記載,老方佐是羅馬教會副祭之一,掌管教會的財產,負產业海窮人的工
作,公元 257 年,羅馬皇帝頒佈仇教語令,一年後,總督要求老楞佐交出舉行
宗教福時使用的金銀祭器和財育,老楞佐客應寬限幾天一定带來。他在三天之
内,將原來由教會維持生活的全體何來,活浩禧滿地向總督府遮發,總督大怒,
围房佐這批人來做什麼老情佐說道:「他們就是會的財策,結幹命人將老楞佐
放在藏架上,用燒維的媒火,優慢情炙老楞佐在鐵架に,被烤了一面文物另一
面。他對法官說「兩而好,你們可以收啦老楞你同時為羅馬全城的居民行禱,
希他們園正,最終因傷重氣絕身亡,時為公元 258 年,造入主祭壇之前,右倒
有聖若藝像,抗倒有花地瑪聖排像教堂中廳右側的小堂正中央是那穌聖心像,-
旁有無原非聖母像陪伴:左創堂內則供奉病人之森(健末)聖母。室內殺有小
祭產,放置了聖對產宗徒,聖女小德蘭,聖女路濟亞聖方濟各,沙勿客,耶穌
架舉和聖安多尼聖像。此外,教堂人門左側為聖洗幸,是為嬰幼洗禮的地方內
有洗者的鯨(澳門主保)為少年耶穌施洗的關像,聖老樹佐教堂俗稱為風順堂,
時,因該堂建新主船嘉於高臺,前方開關望海,葡精水手的家人常怎在教堂前
的石柳園,高聲呼唤,祈來順風順水,壽候山海之人平安歸來,正如中文古籍
記連,「計劃當歸則婦備邊星號,以祈南風ょ,故以黑斯重稱之,
無 WI-FI 你揾我唔倒:

佈局,窗間隔以薄柱,為愛之尼亞款式,建業黃色,間以白色綫條,框為綠色,
上頂為 B 遠看像一座精致的建築玩具模型。何東屬書館大檢不晚於 1894 年之
前建成,屋主為溪門滤督官也的大人,後南香海富商何東爵士於 1918 年藤入,
作為其在澳門消暑的別壓,二次大戰日軍估領香港煎間,何夜爵上暫活於此,
1956 年何東垂世後,後人據試通腦將大樓及二萬五千元港整贈與澳門政府,該
建築物改為公共画書館,於 1958 年正式對外開放,成為別具特色的園林式熊
內一樓是閱壁室,二樓是「何東蔵書下,來到這裡,書香送醫,雲椅迎客:薩
見之,几亮,陳設高雅。健業殺有前庭後園,前薩花國的黃攤讓华該館搜高三
層,底層前部是拱。,二,三樓相海部分為湯台,立面每層關有五個供券窗,
成對稱色的拱形鐵冊門成鮮明對比:庭院之內的參天大柳與靜盡一隅的噴泉假
山相映成越,樓後是幽雅的花

無 WI-FI 你揾我唔倒:

國,一四季。線蔭如蓋,能疇如訴,依地琴而。的合形地面,已蘭為精巧別緻
的商天岗覽區,這强可以告訴人體,早影著名的那鮮會士金尼閣於十七世紀初
以拉丁文寫的,紀錄中系土人情的《中國地方誌》之文德,是象有最早编模的,
由徐產斯和商美士以英,文於十九,世絕出版的讓門歷史著作,不可或缺的研
究當地歷史的資料。何更區書解不很建染精巧,藏書亦珍奇可蒙,不僅反职中
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查展示了煎裡文化這可以击訴人們,中國歷力上最大-类造
書-《車全商》如何誕生,由清代著名商書務業堂数展流傳出来,以消代名 1 等
方網於乾降年間參與道集《四庫全書》的札記與語而輯成的(《第方剃案四原
捲要輪》享節的 16 種,帳粹為澳門何東型出方藏敢書为研所「四庫學提供原給
内中西文化在門這想控乐和文意,必造通和翻譯手段,來記識中國的系士人份
各診影的字要便道和生這,人需也可以養到,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期的 40 多
参語對外語以及外准时滩請的古本字典,信中酸史族悠久的您前酒停教士后被
返於 1822 年指的《关水典》:三於中空典,可以沙幸於 1833 所前(淡洋台
字》马最早,孟言及方言)参括:中文,到文,这文,英文,G 文,拉 T 文,
以及這話,寺然三业:《本燕》 UII 日 6 吉港和福州新等,f 林選,封不很給,
何東到 Y,變《星的)要,体這程可以舌訴人們,中随城內服的第一付的外國
人到辦的近代報紙的山真航創到於 1822 門和世要新聞以及中國社會狀流,
《峰奪報》以週刊形出版,奇文編排,非,版了矿据。

無 WI-FI 你揾我唔倒:

東望洋炮台始建於 1622 年,1637 年擴建,至要年始築成,因位於澳門半島最


高的東望洋山雛(海拔 90 米)而得名,又名基亞(Gula)炮台,華人稱松山
炮台,佔地約 2,400 平方米,平面為不規則多邊形,牆高約 6 米,主要由花崗
石建成,女兒牆不作难業式設計,在架設大炮的地方,胸牆稍為降舊,炮台附
有哨房,火藥庫,塔樓等,此處長期列為軍事禁圖,只有每年 8 月 5 日聖母能
及農曆九月初九重爆節才開放予公眾進入,至 1976 年,葡軍撤出澳門,炮台
始開放成為旅遊景點,炮台內的聖母雪地殿教堂約建於 1622 年,掌內供奉葡
人的「雪地聖母」(Nossa Senhora das Neves),中昆長方形,長 16 米,
寬近 5 米。白牆,紅瓦和黃邊,濃厚的葡式色彩,彷神從彼邦阿關多想地區搬
過來的一般,正立面設計前單,兩邊聖柱加上三角形山花,門口設計也是使用
同樣手法 1996 年政府維修教堂,施工時於拱頂和兩佩之處,發現以中國繪畫
技法表現的聖經故事和人物的壁畫遺,整個畫面展示了中西文化藝術的融合為
本地眾多教堂所絕無僅有

無 WI-FI 你揾我唔倒:

東望洋燈塔建成於 1865 年,是遠東,也是中國海岸最早的現代燈塔,其經緯


度坐標同時成為演門在世界地圖上的地理定位。燈塔建築為-鳳簡形告構,底部
直徑為 7 米,往上收為 5 米,內部分三層,有一旋轉梯連接垂直空間,塔頂設
一個巨型探射燈有關燈塔的更多情況,葡文資料是這樣介紹的:燈塔的設計者
是一-位出身名門的上生藝人,他聰明能幹,在財政局任出納,又是國民衛隊的
上尉名叫羅沙(Carlos Rocha),活了 65 歲,還有,修建燈塔的費用,是由
當時在澳門的外國人社團負的,其首領名叫麥傑遜(Margesson),可能因為
外國商人對澳門周圍海域的地理情況不大熟悉,因此才見義勇為,慷慨集資的,
今天,燈塔成為了澳門紀念性建築。1865 年 10 月 2 日,由澳門港口司令宫簽
署了以下的通告,「自從上月 24 日晚,一座建在東望洋山頂的新燈塔開始運作,
燈塔的位置為東經 113 度 35 分,北緯 21 度 11 分,海拔 101.5 米,燈塔旋轉
一轉需時 64 秒,在晴朗的天氣,燈先射程可「0 亿 1874 年,燈塔因遭風暴襲
擊受推,經重修後於 1910 年 6 月 29 日重新啟用至今。F 的兩地神紙,共同吃
的澳門的各個族群,安居樂来祥和發展,這是澳門文化遺產賜給我們最寶的財
富,據說,聖母是葡萄牙人航海的保護神而端祖則是中國人的海上守護神,幾
百年來,位於東西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