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1

从自恋到镜像:从弗洛伊德到拉康作者:姜余 霍大同 秦伟

:本文从弗洛伊德的“自恋”概念出发,介绍了从“自恋”到拉康的“镜子阶段”的一系列发展过程。在
厘清从弗洛伊德各个时期到及其后继者安娜.弗洛伊德、梅兰妮·克莱茵,再到拉康的理论框架中的一些关
键概念:冲动、力比多、自我、认同、自我理想和理想自我、客体关系、好客体/坏客体、投射性认同、镜子阶段、
想象界等的同时,本文尝试着回答这样的问题:弗洛伊德的自恋概念如何影响了和发展为拉康的“镜子阶
段”概念?
     主体投向自身的如同投向客体的爱的自恋,因为自我的歧异性的位置,让弗洛

1、纳西斯的神话
 纳西斯的神话
  
2、弗洛伊德时期自恋的发展
 2.1 “自恋”概念早期的运用
 2.2 Sehreber 个案对“自恋”的影响
3 弗洛伊德之后相关理论的发展
 3.1 安娜-弗洛伊德在“自我”概念中的发展
 3.2 梅兰妮-克莱茵的贡献
4 拉康对弗洛伊德的重新阅读
 4.1 A1m6e 个案对拉康及“镜子阶段”的影响
 4.2 拉康对冲动、力比多、自我的再解释,对进化论的摈弃,及对声音赋予的优势地位
5 关于镜子阶段的一些讨论
 5.1“镜子阶段”中的转移和爱的问题
 5.2 镜子的作用:“认同”或者“认异”?
6 总结
 总结
 后记
1、纳西斯的神话 纳西斯的神话
关于纳西斯(Narcisse)的神话有很多个版本。我们所说的“自恋”,与神话本身
有着一些极为密切的联系,我们有必要再次看看这个神话的内容。

    “希腊传统中,术语自恋指示着个体对他自己的爱。这个传说和纳西斯这个人物
由于奥维德(Ovide)的第三部分‘化身’而出名。

    “纳西斯是塞非斯神(ledieue‘phise)的儿子,仙女利萝蒲(lanyri 甲
heLioriPe)和与仙女同名的花朵的保护者。他生得美貌举世无双。他吸引了不少的仙女,其
中一个名字叫爱柯(Echco),但是被他所拒绝。绝望中,爱柯重病并恳求女神勒眉西斯(ald
忱 sseN6m 自 si)为她报仇。在一次打猎的途中,这个年轻人在一口有着平静水面的泉眼边
歇脚。被他自己的影子所吸引,纳西斯吃惊而且有些愚蠢地相信了他看见的是另一个存在,
再也不能把目光从其实是属于他自己的脸上移开。由于钟情于自己,纳西斯将手臂浸入水
中试图触摸这个让他无力自持的形象。被这不可能的欲望所折磨,他留泪了,并意识到他
自己就是那个被就爱的对象。于是他想从自己的身体中抽离,面对着这面命运的镜子,他
说了永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接收到哀伤的信号的他的姐姐们,娜伊阿德(lesNa 工 da)es
和笛压德(lesDydaes),割断了她们的头发。将纳西斯的躯体安置在一个柴堆上,她们目睹

1
了他变成一朵花。”①

    这个版本记录在《词典》中的词条“自恋”中间。这样的一个神话,对后来的自恋
研究提供了以下几个要点:

    对他人之爱的拒绝;

    看到自己的形象;

    将爱情(力比多)投注到自己的形象上;

    一个强烈悲剧色彩的结局。

    我们下面的讨论也将围绕这几个要点来进行。即关于这个故事提供给我们的要素,
我们将分别梳理由弗洛伊德和拉康带给我们的东西:背景、概念以及关系。在这里的纳西斯
神话仅仅为我们的讨论提供一个切入口。像中的俄底普斯或者其他所有神话一样,人类的
自恋并非从纳西斯神话才开始;在东方,人们也没有因为缺少这个神话而缺少自恋。

2、弗洛伊德时期自恋的发展
2.1 “自恋”概念早期的运用
《词条》①中有这样一条注释:“在《为了自恋的引入》一文中的头几行,弗洛伊德
宣称,他从.PN 注 kce(1899)那里借用了这一术语,N 泣 kce 使用它是为了刻画一种性变态。
在 1920 年弗洛伊德在给《性学三论》添加的一条注释中,他又做了这样的宣称:.HElsli 才
是这个术语的创造者。实际上,N 泣 kce 已经很好地制作了术语自恋,只是为了评论
H,Elsli 的观点,后者是在 1898 年在与纳西斯的神话的关系中刻画了一个倒错行为的第
一人。”

    在《词典》中有着这样的叙述:“直到十八世纪末期,术语自恋的使用对于性学家
来说是为了以一种选择性的方式指示刻画为主体给自己带来的爱情的倒错。

    “在 1909 年,sIido:sdage:在关于他自己的爱情方面,将自恋作为在同性恋中间


的客体选择模式;由于他不再把自恋看作一种倒错,而是作为人类精神领域的性的发展的一
个普通阶段,因此和 HnaelockElsli 区别开来。”②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 H.Elsli 还是.PN 毓 ke 都是将自恋作为一种倒错来描


述的。而 sIidorSdager 虽然也是从同性恋的角度来谈论自恋,但其进步的一点是将它作为
了人类的性的发展的一个阶段。

    弗洛伊德当时也受到自恋(纳西斯神话)这个词本身意思的局限,和当时对自恋研
究的影响,在他那里最早的考虑也是和同性恋有关③:“1910 年,为了考虑在同性恋那里
的客体选择:‘把他们自己作为性对象的客体,他们谈论着自恋并寻找和他们相像的可以让
他们去爱的年轻人,就像他们的母亲爱他们自己一样。”,这里的内容为以后的自恋埋下
了几个伏笔:自恋是作为客体爱的一种;其次,对象是和自己相象的人;最后,同母亲的关系。
2.2 Sehreber 个案对“自恋”的影响

2
但是很快,弗洛伊德便不再满足于以上的几个要点,尤其 1911 年在对 Scherber
个案的分析遇到困难之后。此个案中他是将妄想狂 Schrbeer 的澹妄当作对同性恋冲动的防
御来解释的。虽然这个关于 DanielPaulschreber 的个案和杜拉(Dora)、鼠人
(l’Hommeauxarts,EmstLnazer)或者和狼人
(l’Hommeauxloups,SergueiConstantinovitchpankejeff)均不一样,因为它不是由弗洛
伊德接待病人后而做出的,但是在 1911 年发表的《关于妄想狂自传的评论》却历来和前几
个个案一样具有重大价值。它一直被所有的工作者反复评论、解释和争执。
    出生于 1842 年 7 月,DhaelPualScherber 属于一个典型的德国新教资产阶级的家
庭,成员由法官、医生和教育者组成。父亲,DanielGottlieb(Gottlob)MritzSchreber:
(1808 一 1861)因为发明建立在健身体操基础之上的教育理论而著名。

    在他的在德国广泛传播的教材中,他建议改良人们的体质,通过创造一个新民族
而医治社会的衰退。作为德国精神改革的一个狂热支持者,他是小块土地持有者的发起人,
因此他也被后来民族社会主义者占据的社会民主党所支持。1858 年 Schreber 的父亲遭遇了
一个梯子砸在头上的意外事件后出现强迫倾向,三年后即 1861 年死于溃疡穿孔。

    1884 年 DnaeilPualScherber 被任命为 Sxae 地区的法官。在他作为候选人出席选


举受到一些打击之后开始表现出精神障碍的征兆。因此被神经科学家 PualFlechisig 所照顾。
1893 年他任职于 Dersde 地区的法官,但在七年之后遭遇停职及财产监管的打击。于是他编
撰了《一个神经病患者的回忆》一书出版于 1903 年。由于这本书,他得以从精神病院中出来
并重获财产,不仅证明了他不是疯子,还向法院指出了他的疯癫不能作为监禁的司法动机
而被压制。19H 年 4 月,他死于莱布尼茨的精神病院。几个月之后弗洛伊德开始编撰关于
1903 年自传的评论,那时他忽略了作者是否还在世的问题①。

    Scbxeber 的回忆录表现了一个被上帝所迫害的男人的澹妄系统。长时间生活在没
有胃没有膀肤的状态里,有时还“吞食自己的喉”,他认为世界末日就快到了,而自己将
成为下界中央那些“马马虎虎作就的人的影子”中的唯一幸存者。上帝对他说一种“基本
语言”(神经语言),并将他委以拯救的任务让他变成女人孕育新人类。不断被使他获得不
朽的光线所再生,他被带到“天庭”,Scbleber 还被“神迹鸟”所追随,这些鸟向他传达
了古代人类灵魂的“痕迹”。等待被去势而成为女人并被上帝受胎,他朝天空嚎叫反抗
Flechagi 医生的阴谋指责他是对他有过性侵犯的“灵魂杀手”。①

    如果以前的个案都属于神经症的范畴,病人可以对分析家产生移情从而推动治疗
的进行。而妄想狂属于精神病,这样的状况中,病人完全处于自己的世界中,和外部世界
的联系是割断的,因此移情无法产生。那么如何使用在《瘾症研究》以及《性学三论》发展起
来的冲动、力比多理论来解释精神病的情况成为弗洛伊德急于要解决的问题。

    对 Scherber 卓越的文字所着迷的弗洛伊德,研究了这个个案。和布鲁勒


(EugenBleuler)和容格(CarlGustavJung)针锋相对的同时,他试图指出自己关于精神病理
论的有效性。他在 Schreber 对上帝的嚎叫中寻找到一种反对父亲的表达,指出澹妄源于对
同性恋的压抑,最后通过妄想狂的逻辑爱转变成了恨②。

    “在 1911 年的 Schreber 个案中,对自恋的研究发现使弗洛伊德提出了在自淫和


客体爱之间的确定的性的发展阶段。‘主体开始于通过对其自己,自己的身体的,如同客

3
体爱一样的触摸’,这个确定了性冲动的第一次的统一。相同观点见《图腾与禁忌》。”③

    通过几年的临床积累,弗洛伊德认为有必要专门引入“自恋”。于是在 1914 年
《论自恋:引论》中的开头,弗洛伊德就非常明确的表示,“术语自恋来源于临床的描述”,
“描述为自恋的力比多应该在一个更加广阔范围内呈现,它应该在人类性欲发展的规律过
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在这个意义上的自恋就不应该是一个倒错,而是自保冲动的力比
多的补充,一个属于每个生物的合理的手段。”④
2.3 弗洛伊德在《论自恋》中对“自恋”的阐释
    《论自恋》一文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容格在 1912 年撰文
说,力比多理论在解释精神分裂症是失败的,因为性的病源论准确来说在妄想狂的个案中
并不明显,并且他要求弗洛伊德接受一个在更广泛的范围中的精神能量,即力比多的去性
化。然而如果力比多一旦被去性化,它就丧失了弗洛伊德赋予在它上面的临床上的所有价
值。因此《论自恋》也成为弗洛伊德要澄清自己关于力比多理论的重要文献。
《弗洛伊德英文
标准版摘要》这样评论:“《论自恋》是最重要的弗洛伊德著作之一,而且可以看作是他的
观点演化的巅峰之一。”①通过对早发性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他使用冲动和力比
多理论来解释自恋:力比多从投注的客体中撤回,并且投向自我。

    当然不光是这样,在《论自恋》中弗洛伊德更是引入了“自我理想”,一个类似于
后来的“超我”和“检查”的概念,为他以后的理论修改埋下了伏笔。

    《论自恋》第一部分:在不同情况下的自恋和该术语的来源。精神病临床工作者经
常被基于患者的自恋态度所困扰,被描述为自恋的力比多的分配仿佛要更加广泛得多,并
且占据了一个人类性欲发展的某个规律性的位置。解释这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自恋的动机,
就是在力比多理论的假设下解释现有的早发性痴呆和精神分裂的企图上升起来了。力比多
理论从我们的观察和对儿童及原始人的观点上得到加强。一个整体的自我不可能在个体身
上一开始就存在,自我必须被发展。然而自淫的冲动是一开始就有的。因此肯定有某个新的
精神活动加之于自淫之上,因而带来了自恋。

    第二部分:器官疾病,疑病症和性生活中自恋。自恋的研究方向中似乎存在着某些
困难。抵达它的最主要的方式可能在于对妄想狂的分析上。疑病症就像器官疾病一样有着疼
痛的躯体感觉,同时也有力比多对该器官的投注。也就是说,疑病症将其对外部世界的兴
趣和力比多统统撤回投注到占据他所有注意力的器宫上。妄想狂和转移性神经症的主要区
别在于环境,前者中被挫败(urfsrtatoin)解放的力比多并没有以幻想的形式附着于客体,
而是撤回到自我。而夸大狂控制了相应于后者的大部分的力比多,也成为建立在转移神经
症基础上的幻想的内倾的对立物。这样一个精神功能的失败导致了妄想狂的疑病,同样也
导致了转移性神经症的焦虑。因为妄想狂经常带来力比多从客体的部分脱离,我们便可从
临床情形做出三种分类:1.代表着保持神经症正常状态的;2.代表着病变过程的;3.在瘴症或
强迫性神经症之后,力比多再次附着于客体,代表修复的。“支撑”导致彼恋,“自恋”
导致同性恋。

    第三部分:理想自我。如果力比多冲动与主体文化及伦理相冲突它们就被压抑。对
于自我来说,一个理想的形成是压抑的生成因素。这个理想自我成了在儿童期为当时自我
所享受的自爱的目标。牵涉客体力比多的升华不断促使冲动的方向朝向另外的东西而不是
性满足。理想化的过程所牵涉的客体在主体的思想中被放大和夸张。一个特殊的精神机制执

4
行着“看”的功能,确保自我理想那里的自恋的满足,持续观察当前的自我并用理想来衡
量它。被视妄想以一种退行的方式表达了这种力量(看、发现、批评),揭示出自我理想的起
源。自尊,视一种自我规格的表达方式。自尊的态度是为正常的和神经症人群讨论的。自尊
和性欲(力比多的客体投注)的关系可以在两种情况被区分后表达:性欲投注是自我和谐的还
是遭受压抑的。自我的发展是不断离开原发性自恋又强烈的回到这种状态。这个离开是力比
多朝向自我理想的移置带来的;满足既是填满这个理想。性理想对自我理想的附着关系被讨
论。自我理想不仅控制着自我力比多,而且很大部分控制着同性恋力比多,从而使力比多
返回到自我。

 2.5 第二个拓比理论中的“自恋”的变化及这一部分的小结
    弗洛伊德,这位的创始人,严格遵循这科学主义的道路,试图为精神世界中发生
的事情寻求一个“科学”的表达。因此他使用类似于牛顿力学中的“力”的概念的“冲
动”和“力比多”来翻译我们的精神能量。简单地将冲动的演化制作为以下图式:

    “自我”在 1920 年之前,弗洛伊德几乎把它当成一个有机体的隐喻,差不多作为


感知意识系统来处理。在精神病和同性恋的群体中,自我是爱的对象,因而也引出了“自
恋性客体选择”(客体按照自身的模式进行选择)和“认同”(主体按照客体的模式进行建
构)的联系。把自我当作对象、彼者来爱的自恋的观点,弗洛伊德一直保留到 1916 年《哀悼
和抑郁》:自恋就是对彼者自恋性的认同。

    但是在第二个拓比之后,弗洛伊德完全改变了他的观点。在《讲演新编》中,他认
为原发性自恋是以完全失掉周围的关系和以自我和超我的分化为特征的,在子宫内的生活
为它的原形,或多或少用睡眠可以作为代表。同彼者关系上的自恋被弗洛伊德放在了继发
性自恋的位置上。

    这个改变有三个原因:一,它我作为一个独立机构,在它中间的分化导致其他机构
的产生的引入;二,自我概念的改变:强调了自我是从它我那里分化出来的,起的是适应和
协调各种关系的作用:三,自淫和自恋概念的区别的取消。

    这样的一个改变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其他的问题:一个对外界完全没
有任何开口的婴儿是如何将精神世界转向外部的?这样的一个转向是由生物学的发育带来的
吗?

    在治疗学的平面,弗洛伊德仍然按照自己的理念,试图把精神病、妄想狂纳入神
经症的框架,避免用精神病的话语来谈论精神病,而是用“防御”“压抑”等概念来理解
妄想狂的机制。他也意识到这样的尝试有其缺陷。一,澹妄普遍地被认为是治愈的倾向,而
这个幻想泛滥的状态不是压抑的后果;二,妄想狂病人有着强烈的信仰,这些信仰对他们来
说是来自外部而不是内部的,因此也不属于压抑的范畴。因此“自我的分
离”(Clivageudmof)是弗洛伊德在解释精神病和恋物癖时的重要理念。

    从上述一系列的分析到现在弗洛伊德理论的问题和焦点整个儿地集中到“自我”
上面。“自恋’,不论是原发性自恋还是继发性自恋,都是对“自我”的力比多投注。“自
我”从和感觉一运动系统密切相关的并且类似于“意识”的概念一路走来,发展到后期的
从“它我”分化出来的一个独立的机构,这个力比多投注意义上的“自恋”概念不再满足

5
于弗洛伊德的解释。因此必须另外寻找其他的途径。拉康的镜子阶段理论正是在这个困境中
滋生的。

    我们在《论自恋》中发现了一个苗头:将“自我”作为客体的投注。弗洛伊德理论中
的自我始终是执行着某种功能的自我,是意识的,是防御的,是起着调和作用的和几乎是
实在的自我。它有着自己的起源、发展和某种结构。但是种种矛盾正是从这个实体性的自我
中产生,以致于人们无法将各种变幻莫测的现象整合到这个自我上。拉康受着前人的经验
的启发和结构主义带给他的灵感,从《论自恋》的文本开始,探索另外的道路。
3 弗洛伊德之后相关理论的发展
3.1 安娜-弗洛伊德在“自我”概念中的发展
    安娜在她的父亲死后,将“自我”的作用具体到作为防御机制。她出版了《自我与
防御机制》一书。拉康认为在这种意义上的“自我”感觉上相对主体而言它就像有了自主的
生命一样,于是将其戏称为“人中间的小人”。这个小人为了对外部作出防御对主体下达
这样的命令:“父亲,保持向右;父亲,保持向左!”① 在 1950 年,安娜被国际协会
(IAP,htienration 成 psyehonaaiytiealAssociatoin)中的某人称为“的垂线”,意思是
保持了弗洛伊德的原有路线,继承了弗洛伊德的最本质的精神。拉康却认为在一幢建筑中
仅仅有垂线是不够的,至少还需要一根水平线。在这里我们看到在拉康的思想中结构的概
念的确是无孔不入。讨论班上,拉康和其弟子讨论了安娜的一个个案。个案中的一个小女孩
在刚开始时同分析家保持着很友好的关系,但是只要涉及到她的症状她的态度就变成攻击
的。分析家认为是由于自我中的对情感的防御所以才有那些讽刺和挖苦的态度。只有处理好
了这样的防御分析才能够继续下去。但是拉康却认为这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自我的确仅
仅通过其防御表现出来,’因为它们是和分析的进程相抵触的。而并不是所有阻碍了分析
的东西都属于自我的防御。之所以安娜对小病人的分析无法继续,是因为安娜将病人的情
绪当成了对分析家本人的情绪,分析停留在一个二者之间的维度上。一旦进入这样的一个
框架,那么转移(Trnasefrt)的位置便被抹煞了。这才是分析无法进行的真正原因。拉康说:
“安娜-弗洛伊德所称的‘对情感的防御’仅仅是她自己本人的解释而不是主体的解释。她
只有理解了她在相信主体的防御是对她本人的防御的问题上误入歧途,才可能分析转移的
抵抗。”②一个仅仅停留在防御和消除防御层面上的分析是完全不够的。
3.2 梅兰妮-克莱茵的贡献
梅兰妮-克莱茵(1882 一 1960)出生在维也纳,从事儿童临床工作。

    犹太人,先后在弗洛伊德的两大弟子费伦齐 S(.Ferenczi)和亚伯拉罕
很.Abrhaam)处接受分析,后来移居伦敦,1938 后,她与安娜佛洛伊德在理论上有很大冲
突。

    拉康的讨论班中称安娜-弗洛伊德和梅兰妮.克莱茵为“从来就无相同之处的,墨
洛温王朝的两位对头夫人”。①在同儿童一起的工作里,她在婴儿前俄底蒲斯时期同客体
的关系中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她的理论在的领域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拉康后来
提出“镜子阶段”、“客体小 a”等概念都有一定启发。因此在正式进入“镜子阶段”之前
有必要回顾一下克莱茵的某些与之相关的重要概念。

    3.2.1 好客体,坏客体(objet(Bone’tMauvais))

    1934 年由梅兰妮-克莱茵引入的术语,为了指示客体关系的一种模式,它出现在

6
孩子的幻想生活中。根据这个客体被感觉为令人沮丧的还是令人满意的,孩子重新看到了
客体的好和坏的分裂(例如:好妈妈,坏妈妈)②。

    “婴儿最初是不能区别自体与客体的,客体似乎是自体的一部分或一方面。这些
婴儿不能区分母亲的乳房与他自己的手指之间的不同。他们偶然发现它们,都会用嘴吮吸。
逐渐地,婴儿开始从自体中区分出客体来。心理的未成熟,使儿童以主观的词语‘这个对
我好’或‘这使我痛苦’,来描述和体验这个世界。

    儿童也不能识别出,内部坏的客体是在外部世界困扰或恐吓儿童的某些人。如果
儿童感到高兴,就被感觉是好的,因为令人愉快的客体和儿童的需要是相吻合的。如果因
为失败或坏的客体而有不高兴的感觉的话,那么儿童在他或她的自体表象中,就被感觉为
是坏的,则孩子的需要就不能得到满足。”③

    这个概念注定在 1945 年以后开启客体概念的一个普遍性的改写,因此也就引出了


伍林科特(DnoaldWqdosWinnioc)tt 的过渡客体和拉康的客体小 a 的概念。

    从亚伯拉罕(KariAbrhama)关于力比多的发展阶段的思考出发,梅兰妮.克莱茵在
同一个研讨会上同时提出了两个概念:抑郁状态(postioind 己 pressive)和(好、坏)客体。
弗洛伊德仅仅在他的冲动理论和发展(进化论意义上的)的框架中对客体感兴趣,于是他认
为分裂的是自我。试图想把的临床扩大到精神障碍的各个领域中的亚伯拉罕修订了弗洛伊
德的概念,以刻画儿童早期和其周围的关系,从而理解精神病状态的早发性起源。他把客
体的经典概念和阶段的概念分割成很多部分,从一个整体的客体划分成部分的客体。在《性
学三论》中弗洛伊德曾强调重要的不是部分客体而是部分冲动。对弗洛伊德来说,这些冲动
抓获到的客体,是躯体的某些部分,或者是从躯体上脱落的某些部分:乳房、粪便等。

    1934 年,致力于对于亚伯拉罕的修改,梅兰妮-克莱茵引入了客体的分裂,并分
成好客体和坏客体。部分客体,比如说乳房,就被分裂成一个理想的乳房,孩子欲望的对
象(好客体);和一个作为迫害者的乳房,作为块状而被感知的恨和怕的对象。

    这个术语允许了我们彻底地重新思考精神现实的领域,而且指出了不管是精神病
还是正常发展的人中间,所有的主体由于作为部分客体的母亲的丧失都经过了被迫害的抑
郁状态。而前者精神病,充满了焦虑、恐惧、仇恨的幼儿幻想的世界中的主体不能将母亲看
成是一个整体的客体并持续依据一个好和坏客体的分裂模式来抓捕她。

    3.2.2.客体关系(objet(Relationd

    被弗洛伊德的后继者所用的术语,为了指示一些主体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幻想模
式,它们表现在主体事实的客体选择上。①

    为了理解这个问题在二十世纪后五十年引起的的影响,必须从弗洛伊德的冲动和
其目的的概念上出发,因为冲动总是试图要达到它的目的。

    Lnalnahce 和 Potllalsi 强调说,“即某种满足类型,可能是一个人,或者是一


个部分客体,一个实在的客体或者一个幻想的客体。”②

7
    对于弗洛伊德来说,所有关系的概念化都是这样的,而且主体到客体的关系问题
是在进化阶段和生物学术语的意义上来考虑的。1924 年,亚伯拉罕修改了这个理论,分出
了一些阶段并把这些阶段分配到一个状态上,差不多是一个生物学的道路。他引入这样的
一个思想,主体的行为是被这些客体本身所塑造的,进一步说是主体是在同这些部分客体
的关系中建立起自身来的。

    但是同样也打开了一条同弗洛伊德观点完全相反的道路。不再从同客体的冲动性
的和性欲的发展性关系上考虑主体的演化,人们试图指出以一种结构的方式,依据客体关
系的不同类型,早发幻想行为是如何构成的。1934 年,跟随了这样的思想,梅兰妮.克莱茵
抛弃了阶段的概念并发明了好客体和坏客体的概念。因此她强调的是客体的分裂而不是自
我的分裂。

    两年以后,也就是 1936 年,拉康跟随了这个道路并理论化了瓦侬(HenliWaloln)


的概念,提出了镜子阶段。对于运动来说,这个情况和其他的一样也涉及到了探索人类人
格的一些基础这样的问题:是作为形象的自身还是同他人的关系,是被吸收,被内投,被投
射作为迫害者的客体还是令人满意的客体。“在治疗学的平面上,要客观地把的技术引入
到儿童教育的领域和反对精神病学在治疗疯癫和孤独症时的民粹主义。”

    克莱茵派和拉康派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想在生物学的进化论之外抓住幻想的生
活和人类的无意识。因此阶段的概念被客体关系的概念取而代之,而重点也落到母亲的早
期角色上来,虽然弗洛伊德总是给与父亲一个特权。

    3.2.3.投射性认同(.dentifieationprojeetive)

    由梅兰妮.克莱茵在 1946 年引入的一个概念为了指示一种投射的和认同的模式,


在将其损害的目的中引入自身。①

    1946 年的英国协会(BritishpsyehoanalytiealSoeie,ytBps)的一次交流中,梅
兰妮。克莱茵在题为-《关于某些类精神分裂机制的笔记》中发明了投射性认同这个概念。她
把这个机制同幼儿期施虐联系起来:孩子不是仅仅摧毁其母亲还想占有她。“这个导致了一
种建立了攻击性客体关系的原型的认同形式。我建议把这些过程命名为投射性认同。”②

    投射性认同是弗洛伊德意义上的认同模式的一种,但它也是一种人们可以在所有
主体身上发现的精神病性质的机制。同时也与二元过程相关:抑郁状态/偏执分裂状态
(positiond 德 perssivP/eositionpnaaro 记 e 一 sehizo、de)。对于投射性认同临床性质的
阐释是 1955 年题为《关于认同》的一篇文章中。

    该文中梅兰妮,克莱茵评论了于连.格林(JulinaGreen,1990 一 1998)的小说《如
果我是你……》(1947)。这部作品中,作者讲述了一个现代浮士德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发
宾(Fbaine)为了变成自己想生活的一些人同魔鬼签订协议。这样他就无止境的变成另外一
个人。书的结局里,他变回自己的身体并且平静地在母亲的身边死去。梅兰妮.克莱茵从主
人公的命运里面看出一种克服精神病性焦虑的倾向同时读出在结局中有作者刻意制作的美
好痕迹:“对这个粗糙的结局的解释还没有完结。”①

8
    读了这个评论,于连.格林非常吃惊,因为梅兰妮.克莱茵已经猜出了小说的真实
结局。实际上在起草小说的第一版中,发宾在变回自己之后遇到了另一个魔鬼:“历史从来
不会结束,这就是地狱。”在第二版中,他让主人公同上帝和解并让他安详的死去。

    因此梅兰妮.克莱茵当然是和安娜齐名的,但比起安娜,她还有作为优秀的儿童家
自己的独到之处。从她的“小迪克”个案②中可看出来。小迪克不同于任何分析家遇见的神
经症的儿童。他处于语言的环境中,但是无法使用语言,他看待分析家的方式冷漠、透明
“仿佛是看着一幢建筑”。他和分析家之间的距离是母亲的躯体,是一个黑洞洞的容器,
他位于一种真实的平面上,一个几乎没有开口的容器中。接下来便是梅兰妮.克莱茵为我们
展示的俄底浦斯神话的魔力。在迪克玩弄火车的时候,克莱茵带着分析家的直觉和或多或
少的专断对迪克说:“迪克小火车,大火车爸爸火车”,然后迪克说了一句:“车站”。

    俄底浦斯的结构通过这样的隐喻的表达被抵达了:迪克的世界也被开了一个口子,
想像的口子被锋利的语言打开。这样的一个个案就和安娜.弗洛伊德在儿童中面临的困境形
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分析家和分析者的自我针锋相对,分析毫无进展;一个却巧妙地使
分析者的话语滑向更深的层面,言说得以继续。“这个分析打开了分析成年精神病患的可
能性,同时引起了大众的注意,人们开始注意许多未受到诊断的受苦的精神病儿童,于是
童年精神分裂症和精神病的诊治也于焉开始。”①
 3.3 小结
    二次大战期间,安娜,弗洛伊德和克莱茵同处伦敦,由于这些没有医学学位的女
性分析家的睿智而剧烈的争论与竞争,几乎使当时的英国协会成为一个女性主导的协会。
许多例如琼斯(ErnestJnoes)和葛洛弗 E(如 ardGlove)r 一样活跃的男性无法参与讨论。

    如果说安娜-弗洛伊德延续的是弗洛伊德后期的功能性自我的理念的话,克莱茵则
将自己的天赋应用到了幼儿幻想的领域。最初儿童并不能将自己与母亲的乳房相分离,也
不能把自己同周围的世界相区分。乳房不光为这个孩子提供食物还为他提供爱。作为最早的
客体爱的乳房被孩子当成生命、爱、安慰等所有好的事务的来源。在通过吮吸得到乳汁的同
时,婴儿还找到了一种施虐的表达。一方面婴儿幻想着进入乳房便进入极乐世界,另一方
面由于投射性认同他也觉得乳房是具有伤害性的、危险的。这些源初幻想属于偏执分裂状态。
在婴儿长大一点后,他认识到乳房属于母亲而非自己,他处于抑郁状态。这个婴儿不得不
在幻想中将乳房分裂为好的和坏的,当乳房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它成为好乳房即好客体,当
乳房属于母亲的时候它就是坏乳房坏客体。母亲也随之分裂成好母亲和坏母亲。当婴儿无法
接受坏客体的时候,这个客体便从自我中分离出去,成为一个彼者,或者是非自我(non 一
moi)。

    这里的克莱茵便在“彼者’,和“自我”之间做了一个比弗洛伊德更加细致的区
分。

4 拉康对弗洛伊德的重新阅读
4.1 A1m6e 个案对拉康及“镜子阶段”的影响
    拉康以一种完全不同于弗洛伊德的方式来接触了妄想狂和精神病的领域。

    虽然弗洛伊德这位维也纳的大师总是试图把精神病引入神经症的领域而避开精神

9
病的言说,拉康完全反其道而行之。由于从法国和德国的精神病临床的道路上才开始接触
的弗洛伊德思想,而且拉康本人就是一个精神病的临床实践者,他对精神病的领域的兴趣
总是多于普通病源学的领域。在众多的精神病中,对于他来说只有妄想狂才是普遍意义上
的疯狂的范例。他认为的治疗必须类似于一个被引导的妄想狂,因此对妄想狂言说的逻辑
所着迷。因此 1932 年他发表了关于妄想狂人格的博士论文《妄想狂精神病及其与人格的关
系》①。这篇论文介绍了对一位妇女的分析,她的 Aim 能的名字来自于她一篇未发表的小说
中的女主人公。在拉康理论构建中占有和个案安娜.欧(AnnaO)类似位置的一个个案。是《词
典》的作者兼历史学家伊丽莎白(血 sibaehtRuodinesoc)第一次于 1986 年披露了这位女士
的真实身份,并在 1993 年在其子 Didier 八刀 Ziue 和另外一些家庭成员的见证下写成了她
的传记。

    Aim6e 原名 M 哩 ueritePantaine(1892 一 1981),生于法国中部的一个天主教家庭。


抚养她的母亲有一些迫害症状,她很早就梦想走出她的状况进入上流社会。

    1910 年她进入邮政管理系统,七年以后她嫁给公务员 Rne6AnZiue。1921 年开始有


一个奇怪的行为:被迫害澹妄和抑郁状态。然后就进入一种双重的生活中:一方面是邮电局
职员的日常普通生活,另一方面是澹妄造成的想象的领域。1930 年她接连撰写了两篇想要
发表的小说,其文字非常优美动人。其中一部小说的女主人公的名字就叫做“Aim 既”。她
认为自己不久之后就会成为三十年代巴黎舞台上的名演员 HugueettDuflos 迫害的牺牲者,
幻想这名演员一定会夺走自己的儿子。1931 年她试图用一把小刀刺杀这个演员,但是
Duflos 逃过了,而 Magruertie 因此住进了 Salnie 一 Anne 精神病院。在那里她被委托给拉
康,拉康也就完成了这个名为“Aim 已 e”的色情狂和自我惩罚的妄想狂个案。

    在 Aim 朗的个案中,如果用弗洛伊德的“自恋”去解释的话,无疑出现了问题。原


因有:(1)当弗洛伊德在讲“自恋”的时候,Aim 曲的位置就处于一种同外界隔离的孤立状
态。即用“继发性自恋”这样的概念:将投向彼者的力比多遇到困难后转而投向自身这样的
解释在 Aha 色 e 身上行不通。情况却恰恰相反,Aim 既同外部世界是有联系的,她的问题是
把自己同像 HugueettDunos 那样的社会名流混同起来,分不清内部和外部。她对自己的命名
“Aim‘e’’即“被爱”还体现了她对来自彼者之爱的呼唤。(2)弗洛伊德说,被迫害澹妄
的逻辑是因为爱一个人,却要对这种爱进行防御,因此这个爱从外部转回来成为恨。

    在 Schrbeer 个案中他认为,因为 Scherber 爱 FleeZhgi 医生,可是对同性恋的爱


的防御让这种爱从 Fleebzgi 那里返回的时候成为了 Flechzgi 对 Scherber 的迫害。

    虽然这种被迫害澹妄的逻辑是有道理的,可是力比多到了同性恋的问题上仍然说
不通。否则就要接受容格对力比多的解释:有一个中性的力比多的存在。在 S。址 beer 个案中
是这样,在 Aim 能的个案中仍然如此。

    诸多困难和疑点,使得弗洛伊德的“自恋”对妄想狂精神病的解释走到了死胡同
中。拉康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开始新的思考。

    拉康在 Aim 朗身上看到了主体同自我之间的差距。一个现实的人生没有和主体所认


同的位置重叠,Aim 己 e 的生活并没有和她自己认同的形象结合在一起,而这种差距的存
在是普遍性的。“Aim 能”这个名字,很好地表达了患者情感的诉求。在语言学的层面上,

10
“爱”—“被爱”互为一种镜像关系。她希望得到爱,于是在幻想中把自己和舞台上灼灼
生辉的女明星等同起来,仿佛也得到了万众瞩目的机会。这种认同是以摧毁彼者为代价的,
最终的目的带来是对自己的惩罚。因此澹妄在 Aim6e 用小刀刺向 Duflos 的时候被打破,行
动使得澹妄得以治愈。

4.2 拉康对冲动、力比多、自我的再解释,
对进化论的摈弃,及对声音赋予的优势地位
    拉康说“重复弗洛伊德就是离开弗洛伊德”。

    “拉康和列维斯特劳斯有一个相遇,即他同结构人类学的相遇,这使他能区分想
象和象征。”①结构的概念在拉康的思想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拉康对弗洛伊德的文本
的阅读不是在论证弗洛伊德已经建立的假设,而是用了他自己的结构的概念在切割,在重
构,在理解的话语实践,以及在想象、象征、实在这三者的关系中的话语的作用。

    为了理解说话的人,不得不去理解人类中的个体的状态,也不得不去理解世界及
人的本源。这让拉康以及所有的分析家看起来像是哲学家。拉康也深受黑格尔、海德格尔等
人的影响。但说到底是面对症状的主体性科学,它既不是哲学也不是科学,它有着自己独
特的领域。拉康就是在这个领域中玩着从语言学、结构人类学、哲学那里借来的,遵守着隐
喻和换喻的规则的严肃的游戏。

    拉康也在讨论班中和他的学生一起理解弗洛伊德当年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弗洛伊
德在理论制作上对“自淫”存在的理由是:“自淫牵涉到的是一种建立了的通过解放的、延
长的、假足的兴趣客体的力比多的分配。从这种力比多投注的主体发散开始,主体就依据他
自己的冲动的结构形成他的冲动进度,建构他的世界。”力比多这个时候是和主体的欲望,
对于弗洛伊德具体来说是作为动物存在的性欲联在一起。因此这里的力比多既牵涉了主体
又牵涉了外部世界。但是力比多一旦被中性化就丧失了它所有存在的意义。

    因此弗洛伊德要写作《论自恋》,自淫具有的双极性(生理性和心理性)使它很难从
容格的框架中走出来。因此弗洛伊德区别了自我力比多和客体力比多。而当力比多从客体撤
回投注于自我的时候,它们能量的等价性使得我们无法区分客体力比多和自我力比多,所
以弗洛伊德又引入了原发性自恋和继发性自恋的区分。

    拉康的学生 Mnna。址小姐试图用这两种自恋对拉康的镜子阶段作了一个解释,一
种是对自我的本体论的投注,一种是对自我形象的对称物即自我理想的投注。这样的两种
自恋牵涉到的是现实的建立同身体想象的关系。首先是人将其形式作为人而不是作为动物
给予环境,即原发性自恋;其次是人自己作为彼者的形象对人的迷惑,这个相当于继发性自
恋,使人认同于彼者位置上的这个自己的形象。然而拉康的“镜子阶段”对于弗洛伊德的
理论是一个颠覆性的重构。如果仅仅从两者的背景上来理解的话是因为弗洛伊德受的是进
化论的浸润,而拉康则深受结构主义的影响。他不再考虑心理机制的发展问题。打个比方,
如果我们可以将理论在数学中的坐标中定位的话,弗洛伊德的论述除了隐喻、换喻这两个
横纵的维度之外还有一维,即时间。他总是在时间的推移中考虑各个机制的演变。而拉康则
将这种深度心理学平面化了。但是取消这个时间维似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乎更合弗洛伊
德的本意,因为他说“无意识中没有时间”。所以拉康那里即没有原发性自恋也没有继发
性自恋。我们仅仅看到的是形式化的结构而已。

11
    实际拉康之所以要重读《论自恋》是因为他认为《论自恋》是澄清、理解“镜子阶
段”的唯一契机。因为弗洛伊德在此之前仅仅把自我当作“意识”的等价物,而在 1920 年
的转折点之后又把自我当成从它我中演化出来的一个部分。

    而“自恋中的自我”正是拉康要说的。

    让我们再来看看纳西斯神话:纳西斯拒绝了他人之爱,看到了自己在水中的像,爱
上了自己的形象,投水身亡。弗洛伊德却受了这个神话的字面意义的骗。孩子一开始是位于
对自我投注的状态的,由于客体选择,他将力比多投注于彼者。力比多重新投回的时候,
形成继发性自恋。我们可以将他的自恋,既力比多投注的过程,写作一个公式:自我—彼者
—自我(投注)(投注的返回)而在拉康,这个发生学的公式便不成立了。但是我们几乎也可
以再写一个公式:彼者—自我(想象关系)这完全是一个平面上的东西。自我成为镜子中的那
个像,成为发动“主语我”或者主体的一个元素。彼者和自我在镜像关系上的对称的存在,
类似于黑格尔讲“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关系:没有奴隶,便没有奴隶主;反之没有奴
隶主也没有奴隶。通过类似于光学原理的投射和内投,还处在混沌状态的孩子把一个在其
外部的整体的像,当作了自己。如果说之前孩子是一种类似于“自淫”的碎片状态的话,
孩子现在由于和这个整体的像相遇使他对自己的身体有了一个“格式塔”完形的认识,因
为这个整体性的飞跃,孩子面对这个像狂喜不己。这个像,既是己像又是彼像。因此自我一
上来就是和彼者搭上关系。

    它们之间是一个数学的映射的概念,也是光学中的一点必然有其反射点的概念。

    这样,拉康引入了他的光学图式。他用花瓶和花的光学游戏取代了纳西斯这个人
物。

    而拉康还强调了声音。主体,既是言说的主体。毕竟,是一个和声音一起工作的事
情。如果说弗洛伊德开拓了的事业,言说使一批瘾症患者摆脱症状的困扰的话,那么对于
弗洛伊德本人来说他自己并不太清楚,这种形式的言说,这种区别于生活中的普通言说的
说话,为什么会有用。拉康就试图对这个问题做一个回答。他关注语言本身:不是法语、不是
汉语不是任何一种具体的语言,而是无意识的语言。他试图给一个关于言说为什么会治病
的回答,因此在五十年代,(后期有所转变)声音的力量被置于图像的维度之上。

    伴随着谈论镜子阶段,象征和想象的早分被提出来,分析的维度也从弗洛伊德时
代的图像层面双倍化到现在的二维。
4.3 关于“镜子阶段”的几个重要概念
    4.3.1 镜子阶段

    由雅克.拉康在 1936 年锻造的术语用来指示人类发展中的一个精神病性的和本体


性的时刻。在生命的六至十八个月之间,孩子通过对整体形象的一个认同和在镜中的其自
身形象的感知提前了对他躯体的统一性的控制。①

    与哲学家亚历山大-柯也夫的常年交往,允许了拉康从 1933 年开始学习黑格尔的


哲学,并通过一种关于自身意识(al。noscineecde501)的哲学反思的倾向来质问关于自我

12
的性质的问题。当时,诸如梅兰妮-克莱茵等人也提出了关于弗洛伊德第二个拓比理论的问
题。因为从 1920 年到 1923 年弗洛伊德实际上对之前的理论有了一个完全相反的观点。弗洛
伊德继续认为自我是它我发展分化的一个产物,在现实和冲动之间起协调作用;克莱茵她们
却完全相反,跟这种自我的“自治”背道而驰,是从术语“认同”的角度上来考虑自我的
性质的。

    实际上,在第一种观点下,作为美国的发展中的部分观点,人们试图从它我中把
自我抽出来作为个体对外界现实的一种适应工具;然而第二种,如同克莱茵或者是拉康,自
我是按照从彼者那里借来的意象(imgao)或者按照投射性的认同建立起来的。

    1931 年,心理学家亨利.瓦侬(Henri 叭/a110n,1879 一 1962)提出了一个经验性


的“镜子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在镜子面前的小孩逐渐能够分辨出他自己的身体和镜中的
反射形象。这个辨证性的操作之所以能够实现,对于瓦侬来说是因为想象空间中的主体有
一个象征性的理解,在想象的空间中他形成了他的整体性。

    在瓦侬的观点下,他具体化了从镜子到想象,然后是从想象到象征的过程。在
1936 年 6 月 16 日的给巴黎协会(soci‘砧 PsychnaalytiuqedeP 拭,sSPP)拉康重谈瓦侬的
术语,并且把镜子实验改成了“镜子阶段”,是在克莱茵和弗洛伊德的阶段意义上的一个
混合。他还取消了瓦侬的自然辨证法的考虑:在拉康的观点中,镜子阶段再也不是一个有真
实的阶段的事情,也没有一面真正的镜子。它成为了一个精神的操作,甚至是本体性的操
作,通过它才建立了一个对其整体认同的人的存在。

    拉康借用了荷兰胚胎学家路易.布洛克(LuosiBolk,1866 一 1930)的观点,镜子阶
段的意义必须同由客观观察到的解剖学的不完整性既出身的前成熟期结合起来,还必须同
生命最初几个月中运动的不协调性结合起来。

    然而拉康是和瓦侬的心理学倾向相区分的,他是在一个无意识的角度中而不是在
意识的角度中描写该过程的,而且他宣称的是,在表达了源初自我认同的镜子世界里并不
包括进化论的演变。

    在 2936 年的国际协会(IntemationalpsychonaalyticalASsociation,IAP)的年会


上,拉康第二次公布了他的镜子阶段的观点。由于厄内斯特.琼斯(EmestoJnes)的打断,他
不得不中断了自己失败的报告。那些最早的一些文本被弗朗斯瓦兹-多伦多(Frna 卯
iesDolto)保存在 SPP 里面。后来拉康把这些段落和一个很长的关于家庭的文本结合起来,
在亨利.瓦侬的邀请下发表在 1938 年的《法国大百科全书》中。

    “镜子阶段”这个独特的发现在 1949 年 7 月在苏黎世召开的第十六届国际会议中


再次成为拉康的主题:《作为“我”的功能的发动者的镜子阶段》①

    概括地说,镜子阶段中存在三个这样的环节②:

    a)在镜子面前的儿童表现得仿佛看见了一个真正的人或者是一个其他的形象:

    b)然后儿童不断地想控制或者找到在镜子后面的这个人。这个时候的儿童的反应

13
和猴子或者其他动物的反应没有区别,要不然他就对这个形象不感兴趣,漠不关心。

    )c 人类的儿童认出了这个像就是他自己。这是一个认同的过程,一个主体同一性
的占领。与镜中形象相遇的时刻对于人类的孩子来说是具有决定性的时刻。

    “在这之前,孩子是一些碎片,各个部份是不相联的碎片状态,是通过从外部使
孩子在内部把自己聚合起来。自我就是外部的包裹,通过镜中为主体提供了一个包裹外部
的外皮,这时,孩子把镜中的形象当作自己自身,这个形象给了他一个统一性,他的自我、
他的认同、他的形象,但是这个形象是一个幻象。”

    ① 拉康说这些碎片的感觉在梦中或者是在分析的动力强制分裂个体的某个水平的
时候,甚至是某些艺术作品中都能被清楚的呈现出来。在身体的碎片中孩子感受到的是局
部的自身,然而在镜子阶段这一刻发生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格式塔(Gesat)tl 的完
形,孩子把镜子中的形象当成了自己。“正是通过躯体的整体形式孩子在一种幻象中提前
了其能力的成熟,而这种形式是作为格式塔被给出的。”②由于这个整体的彼者的像被抓
捕,或者是孩子被这个像的抓捕,孩子表达出一种狂喜:“啊,这真奇妙!(灿 a
一.EIlbenis!)”。③人就被这个幻像所迷惑(c 即 ut 朗),并在这个关系上建立起他与世界,
与彼者的关系,所以拉康的自我,一上来就是人与彼者关系中的自我,也是一个镜子中的
形象。

    这三个环节并不是一个逐渐发生的过程,而是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可能完成的一个
质的飞跃。

    在镜子阶段中,破碎的躯体得到了一个整体的像自我作为主体的发动者,和彼者
即是母亲处于想象的关系中间。这是粘着在一起的两个像的位于“目光的交流”中的关系,
没有中介,是一个直接的、相互诱惑的关系。在这个维度上,孩子认为自己就是母亲或者她
身体中的部分,反之也成立。孩子也认为自己就是跟他一样的孩子,因此这个时候和周围
的关系实际上是没有区分的。但是通过认同于一个不是他自己的形象,认同于一个身体的
外在的形象,他重新认识了或者说把握了一个整体的形式。这个时候,他是作为一个种群
而不是一个个体来给出自己的。

    在孩子和母亲相互诱惑相互混同的维度上,孩子此时既认同于母亲,又认同于母
亲的缺失,既母亲的欲望。孩子欲望着母亲,觉得自己就是母亲欲望的对象。而母亲的缺失
是为石祖 Pallus,父姓所定义的,这成为孩子后来可以认同为石祖或者认同于父亲的原因。

    一些精神病患者和孤独症儿童,不能直视来自镜子中的那个人的目光,他们不是
对那个目光漠不关心就是表现出非常害怕的样子。就镜子阶段给出的解释是,他们还处于
镜子阶段之前,或者还处于和母亲粘在一起的状态中,是母亲的某个部分,身体呈现四分
五裂的感觉。

    因此,镜子阶段的意义一方面建立了来自于彼者的允许身体进行定位的整体的形
象,它决定了一个异化,一个让渡,一个孩子对自己形象的、对整体性的或者是对母亲的
屈从;另一方面作为主体的发动者,拉开了自我同主体的距离:孩子同母亲的相互诱惑需要
第三者来打破。

14
    4.3.2 想象界(lmaginaire)

    从拉丁词 Imgao(imga)e 中分化出来的术语,在哲学和心理学中作名词使用为了指


示有想象(imganiatino)特征的东西,既在思想中独立于现实的代表物的官能。①

    从 1936 年起被拉康所用,和镜子阶段联系起来指示一种整体形象的双向关系。从


1953 年开始在拓扑学的框架中,同实在界和象征界相联,拉康意义上的想象界作为尤其同
幻觉、抓捕和诱惑的现象的自我的地点所定义。

    从心理学家亨利.瓦侬的工作,黑格尔、胡赛尔的现象学和 Umweti(环境)的概念中
受到启发,拉康建立了其第一个想象的理论。Umwetl 是由德国生理学家 JkaobVonUxek 川
(ll864 一 1944)使用来指示被每一个动物物种所经历的这样一个世界的。20 世纪初,他发
展了行为研究(包括人的研究)并指出,对一个中心的从属必须被考虑为在每个物种中心的
内化。因此一个主体对其环境的从属不能被定义为在一个自由个体和一个社会之间的契约,
而是在一个中心和一个个体之间的依赖关系。

    借用了 Ue 欢位 11 的概念,拉康在他的《家庭情结》一文中建立了想象界的理论:不
仅仅建立精神而且是意象(恤 ga。),即是说以一个最普遍的过程的精神形式出现的无意识
复现表象的整体。拉康早期指出镜子阶段是想象界的镜像过程;1953 年时他又将其定义为同
在自我和主体之间分裂经验相联系的一种诱惑。于是象征界就被定义成能指的和父性功能
的地点,想象界就是自我的幻觉的、分裂的和母亲躯体相混合的地点;而实在界就是剩下的
那些不可能被象征的部分。

    在动物那里,形象就是同类之间的性行为的启动装置。比如刺鱼,雄刺鱼看到有
雌刺鱼图案的纸板也会上前去进行交配的舞蹈。拉康说:“当然,这个运作在人或在适应于
一个同一的环境的动物是完全不同的。在动物那里,在其想象的结构和在它的环境中吸引
它的那个东西,即对于这些自己起着种群类型的永存功能的个体的永存而言重要的东西,
之间存在着某些预先建立的一致性。

    人类却相反,在镜中的反射显示了一个原初的思维的可能性,并引入继发性自恋,
它的基本样式就是同彼者的关系。”①一只野鸡在求偶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形象,
会不停地跳求偶的舞蹈,直到筋疲力尽而亡。而人,却有能力分辨出镜中的形象是自己的
形象。

    在镜子阶段中,孩子对镜中形象的这种认同成为日后一切认同的原型。这个时候
的关系是双性的(due)l,或者是对立的。拉康用 Imganiaier(具有想象特征的)来刻画这种
关系。孩子认同于一个自己的复制品,一个不是自己却允许自己去认识自己的复制品。这个
孩子就会在镜子面前做各种游戏:他打,他被打;他哭,也看到镜中形象流泪。这种攻击性
的关系立即在身体和形象之间被表达出来。这个关系是即时性的,没有任何中介的,于是
这个性质成为想象界的唯一特征。

    我们要考虑到那个时候的孩子经常是由母亲陪伴来照镜子的。在照镜子的时候,
母亲会说:“看,那就是你。(C’estoti.)”孩子于是有了一个答案:“哦,是我!

15
(C’estmrti!)”这个时刻下,尤其是在法语的语境中,立刻会引出主语我(主体)eJ 与作
为人称代词的我(对象我)Moi 的对称关系。拉康认为,之所以孩子会讲出“是我
(C’estmoi)”这句话,母亲的话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是母亲的话语使得形象和躯体联结
起来。而话语的功能勿庸置疑就高于了形象。

    象征界比想象界的重要,也成为当时拉康理论的一个标志。
5 关于镜子阶段的一些讨论
5.1“镜子阶段”中的转移和爱的问题
在讨论班(S6mniaire)中,拉康多次提到“转移”和“爱”的问题。在 S 巨而
narie 中关于自恋考虑的章节中至少有三处:

    (1)“在想象联系的本质上,在言说过程中显示出来的观点,建立在同客体关系概
念有紧密关系的转移上。……当然,从来,转移之爱的问题都和爱的概念的分析制作相关
过密。它不牵涉到作为爱诺斯之爱—以一种联系主体间的能力普遍显示的,又隐藏于改变
分析的整个现实的爱诺斯—而是牵涉到激情的爱,由主体具体地经历的,如同心理学的一
种灾难的爱。提出的问题,你们知道,是去知道,在它的基础上,这种激情之爱在哪方面
同分析相联系。”①

    (2)“什么是我的欲望?什么是处于想象结构中的我的位置?因此这个位置只能位于
想象之外的一个向导中被理解,只能在象征的平面,只能在仅仅体现在人类存在之间的语
词的交换的平等交换中被理解。这个支配主体的向导,是自我理想。”

    “差异完全是本质性的,它允许我们理解在想象平面中发生的事情,名为转移的
东西。”②

    (3)“如同有两种自恋一样,必须存在两种爱:爱诺斯和拉加裴。”⑧

    弗洛伊德和拉康的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弗洛伊德的自恋是一个孤立的经验,切断
了和外界的联系;而拉康的镜子阶段却是建立在两者之间的关系之上的,虽然这种关系是直
接的,因此作为了爱和转移的一个重要维度。

    弗洛伊德在自淫、同性恋到异性恋的过程中增加了自恋这个阶段,拉康则是描述
了这个阶段究竟发生了什么和它的影响,成为他在法语区谈论的起点。

    1954 年拉康的讨论班中他提到分析中的转移和抵抗的问题。分析的话语当然能表
达主体的存在,但有时它们却什么也不是。那么人们如何在分析的转移经验中在同话语的
关系上定位这些情感和想象的参考系呢?作为转移,实践中的动力,是我们从事的活动中的
最重要最本质的东西之一。究竟是转移带来了话语,还是话语本身包含着的情感在推动分
析?我们似乎有必要就这些相互缠绕相互矛盾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解释。于是拉康说:“我们
不能将分析的经验当成一个游戏,一种诱惑,一个幻觉性的小阴谋,一次催眠。这个经验
把实话当成理由。从这个提出的点开始,我们己经可以让自己感受到许多东西定位了,清
晰了,但许多的悖论和矛盾出现了。这个概念(实话)的功劳正是在于使得悖论和矛盾显现
出来,因此它们不再是模糊和晦涩的东西。相反,经常是那些看起来和谐和可理解的东西

16
才窝藏了晦涩之物。反之,在矛盾中,在缺口中,在困难中,我们才找得到透光的机会”。

 5.2 镜子的作用:“认同”或者“认异”?
    我们之所以可以讨论镜子的作用,有一个前提是我们作为人类的存在,我们拥有
人类的语言,或者是浸润在语言的环境中。因此我们才有了命名或者说分辨镜中形象的能
力。

    镜子里面有一个形象。镜子给我们提供了认识发现自己形象的机会。这个形象,既
是“‘我”,又不是“我”。西方的柏拉图的传统是“你在另一个人的眼中看见自己,才
能看见别人的意见”,而东方的传统是“以水为鉴,可以知妍丑;以民为鉴,可以知吉凶;
以文为鉴,可以知得失。”在拉康理论的早期他强调的是镜子的认同作用,镜内和镜外的
一致性,而中国的传统告诉我们,镜子也提供了差异性的存在。②因此拉康后期利用拓扑
学中的波罗米结,当三个分别代表象征、想象和实在的波罗米结套在一起,剪掉其中的任
何一个其他的两个也随之散开的原理来说明,象征、想象和实在三界地位的平等性。这一点
霍大同先生在他的论文《无意识像汉字那样构成的》中专门论述了汉字中的声音和形象相互
压抑的机制③。

    “它”是“我”的形象,却不是“我”。按照光学的一一对映的原则,“我”身
上的每一个点都可以在镜中的形象土被定位。它是“我”的复制与再现。在这个意义上,镜
子是从来不会说谎的。但是镜中的形象和“我”又有着巨大的差异。当“我”举起右手时,
镜中人举的是左手。镜子中的形象和现实是左右颠倒的。因此,镜子提供的是同一性和差异
性共存的可能性。不需要透镜,镜子展现了这种共存性。

    可以看到,镜子的力量是双重的。首先是封闭性的,这可以从物体和形象的一一
对应关系中看出来:它捕获了人的目光,人被这个形象所吸引,并且把这个形象当成自己。
其次它具有引导性:它将人的思想引导到一个地方,一个类似于真理但并非真理的地方,使
得人可以看清楚真相的某些方面。、因此我们说镜子的作用类似于洞的作用,具有迷获功能
的洞。洞可以将人囚禁在其中,也可以通过它达到彼岸。
5.3 小结
    从弗洛伊德到克莱茵再到拉康,我们大致勾画出这样的一些图式:

    直观地看,由于弗洛伊德是一个历时性的理论,因此我们可以把从作为自我形成
之前的一个精神操作的自恋到认同于父亲这一发展同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三分的发展对比
起来。首先,“自恋”和“它我”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位置,这里是孩子最开始的力比多
对自己身体的投注。然后通过客体选择模式自恋转为彼恋,即对母亲的力比多投注。父亲作
为“超我”的力量插入进到孩子的人格结构中,孩子接受规则,压抑了对母亲的爱转而认
同父亲。但是在这个人格结构图中,母亲即第一个爱的对象并没有作为人格结构的部分体
现出来。

    在克莱茵,自我和彼者的关系开始明了,孩子在自己的幻想中不断区分自己和客
体,以不同的状态即抑郁状态/偏执分裂状态来适应这样的区分,并且一直都处于这样双向
的摇摆中。通过投射性认同和“好客体”与“坏客体”区分,孩子把好的那部分纳入到自
我中来,把坏的那些东西划为非自我的。

17
    理论发展到拉康那里,拉康在想象关系(RelatinonIiganiari)e 上面定义了自我 a
似 oi)和小彼者 a’(urt)e。在象征关系,图中的无意识(hcIonseint)的一维上定义主体。
通过大彼者(Auter)的插入,主体才呈现出来。自我成为主体的发动者,并且自然同主体拉
开了距离。

    然而上述理论的发展隐藏了以下几个要点:

    A.弗洛伊德始终没有一个“内部”和“外部”的区别,这个区别是从克莱茵开始
的。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不管是“原发性自恋”还是“继发性自恋”都是一个孤独的经验,
取消了彼者的在场。但克莱茵在孩子的母亲的关系之中考虑问题,她的“好客体”和“坏
客体”的区分让精神世界中的“内”和“外”的分别清晰起来。

    B.由于参考了克莱茵的“好客体”“坏客体”的分别,拉康得以把“坏客体”这
一维度更加清晰地划分为作为规则给定的象征界。“好妈妈”是满足孩子要求的妈妈,
“坏妈妈”是缺席的妈妈,是作为女人、拥有自己欲望的妈妈。当孩子把石祖(Phallus)作
为母亲缺席的原因的命名的时候,理论上,石祖处于其中,自地位的象征的维度出现了。

    C.弗洛伊德和克莱茵不言自明地谈论想象的关系,是拉康将象征和想象的二维进
行了清楚的区分。弗洛伊德是在词表象中谈论无意识,克莱茵谈论孩子的幻想世界。从上图
的比较中,也可看出从克莱茵谈论的“母亲和孩子的关系”到拉康的“想象关系”有很强
的继承性。是拉康拉开了想象和象征之间的距离,使它们成为两个不同的维度。

    D.弗洛伊德和克莱茵都没有很好地定义“自我”的概念,而拉康做到了。从早期
地将“自我”与“前意识一意识”系统或“知觉一意识”系统等同,到晚期的把“自我”
当成防御的一级,弗洛伊德使在一种非常摇摆的态度中对待“自我”的:一会强调自我的异
质性,一会又强调它的独立的可能性。克莱茵虽然谈论了“自我”和“非自我”但对这个
概念本身的定义并没有涉及。拉康一方面通过一个将破碎的躯体包裹起来整体的像的格式
塔的飞跃;另一方面,通过和彼者同处于想象的关系中,它们之间没有区分、粘着在一起,
没有此便没有彼,没有彼也就没有此,类似于“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

    E.弗洛伊德和克莱茵都是从生物学发展的层面上谈论“自我”的,由于拉康实现
了想象界和象征界的区分,清楚了自我和彼者的相互诱惑的关系,拉康的“自我”成为了
精神层面的概念。
6 总结 总结
    由上文对关于自恋的文献,进行疏理之后,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自恋在弗洛伊德那里,一开始是一个比较松散的,没有很好定义的概念,至少
1914 年的《论自恋》,弗洛伊德才在的许多其他概念之中,给了自恋一个适当的位置:自恋
是一个性倒错的概念,主体不再对外在的与自己不同的客体有一个爱和欲望的投注,而是
将它投注到自己身上,就像投注到客体一样。也是从 1914 年开始,弗洛伊德认为自恋对主
体生活来说,是一个必要的冲动的投注形式,也就是说,与其说自恋是一个病理性的东西,
还不如说自恋是主体形成的一个结构化的必要条件。

18
    自恋首先代表着主体发展的某个阶段,同时也代表着主体发展的一个结果。

    弗洛伊德认为,有一个原发性自恋,人的发展过程中,他不仅要发现他的身体,
而且更重要的,他要适应他的身体,知道他的身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也就是说,要有一
些冲动,特别是性冲动捕捉到他的身体,就像捕捉客体一样。也就是说要有一个主体的永
远的对于自己的投注存在,这也是自我和生活的一种动力所在。原发性自恋弗洛伊德认为
是由自淫发展而来,1920 年,弗洛伊德在他的第二个拓比理论下,基本上将原发性自恋与
自淫等同起来。但是还有一种继发性自恋。原本投向外界的力比多停止向外界投注,并且撤
回到主体身上。对自我的投注和对客体的投注呈现此长彼消的趋势,一个用得多一个就用
得少。

    也就是说继发性自恋中出现了自我的投注竞争到了更多的投注,主体处于一个基
本和外界隔绝的状态中。
6 总结 后记
    的实践,就是要打破“自恋”,打破同彼者的粘着。然而至少现在我还做不到。从
四年前,师爷爷 McihelGubal 先生在他的讲座上说“是一场奇遇,一个爱的事业”,我作
为一个僧懂的正遭遇爱情考验的少女被吸引开始,到现在不过四年。

    四年很短,转瞬即逝;也足够长得去经历许多事,讲许多的话,流许多的泪,绽放
许多的笑容。但是,如同那些真正的分析家讲的那样,“没有年轻的分析家”,我真的感
觉自己的稚嫩和浅薄。

    因为我还太年轻,还没有修炼出一双凤凰的翅膀用以翱翔天际;因为我的分析还没
有抵达一个地方,让我可以心如止水,平静地面对分离。

    于是我没有看到电影的结尾,没有目睹音乐会的落幕,也没有走到路的尽头。

    梦还没有醒。

    在史上,闪烁着很多女性的名字,有的是些聪明的女病人,有的是女性的分析家。
很羡慕安娜.弗洛伊德和克莱茵的时代,这些没有取得医学学位的女性在学术的争论中让那
些经验丰富的男分析家都睦目结舌,插不上话。

    普遍地被认为是一个男权的产物,因为它用阴茎或者石祖来定义人类的欲望;女性
被置于阉割、被损害的位置上。然而从事这一行业的女性用事实证明了,在这个领域里,人
人都是独特的个体。

    受了这些人的影响,我在妄想,有一天,找到真正自由的自己。

    摆在我面前的是这样的一条路:在男性与女性的对抗之间,在东方与西方的冲击之
间,在理论与临床的对峙之间的思考。

    我愿意继续走下去,不愿告别。

19
    我想在硕士毕业之际,谨以最真挚的感情来感谢以下的人:

    恩师霍大同先生,我对他怀有父亲一样的感情;

    爱人严和来先生,不论在学术上还是生活上他都给我最大的关怀,让我对“爱”
和“生活”有更深的理解;

    恩师秦伟先生,他对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我的工作给予极大
的支持;

    我的分析家,在我最痛苦的时候陪伴我、倾听我;

    我的法语老师 Murelisc 址 mti 小姐,她教会我用“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来讲话


与阅读;

    我的朋友 Phillippepoerrt 和 V‘roniqueporret 夫妇,他们让我明白幻想是有机


会成为现实的;

    PasealHassoun 女士与 LaurentCornaz 先生,给我许多鼓励;

    跟我朝夕相处、情同手足的同学和朋友:文平、樊春平、刘明、赵敏、杨春强、陶杏华、
乔定翠、郑禹、居飞、李霞、杨新、徐云、邹静、姜启壮、张涛、刘谨(排名不分先后)等等;

    我的家人们,虽然他们不懂,但他们从来没怀疑过我的选择,以最大的信任来支
持我的学习和事业,让我倍感欣慰。

    然而,如果将自恋(原发性)与自淫等同,会有一系列新的问题出现,比如:一个对
外界完全没有任何开口的婴儿是如何将精神世界转向外部的?弗洛伊德之后,许多分析家致
力于在理论上解决这一困难,从上文的材料,可以看出,安娜弗洛伊德和克莱茵对此都有
贡献。不过,应该说是拉康的镜子阶段的提出,将自恋问题带到了一个新的理论层面。

    显然,拉康是回到 1914 年弗洛伊德在《论自恋》中的观点,强调了自淫与自恋的


区分。从克莱茵和瓦侬那儿得到启发,拉康注意到,幼儿在不会说话之前,在不会语言之
前,他没有一个完整的自己身体的意象,他也不能很好地区分自身与外部世界。因此这个
幼儿也就谈不上有主体和客体的概念。拉康认为最原初的冲动的投注在这个时候已经发生,
而这种投注就是自淫,之所以这样命名这种投注是,是因为拉康认为自淫
(l,aut06orstim)e 很好地暗示了主体在这个时候的缺场。一个自恋(原发性)直到镜子阶段
才出现。镜子阶段是“自恋”来临的时候。当身体处于碎片一样的孩子在镜子中看到他整体
的形象时,这样一个外部形象的内投使原本像碎片一样的身体拥有了一个整体的外壳,成
为类似于格式塔一样的完形。正是在这个完形中,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意象完成了一个从部
分到整体的飞跃,因此他表达出自己这时的狂喜。

    此时实际上,孩子和周围的环境还是没有分开。在镜子阶段中孩子只是以种群而

20
不是个体给出形式。因此,孩子的像和彼者的像(无论是母亲还是其他的孩子)混合在一起
无法分辨。处于一种相互依赖相互混合的状态:没有彼者的像就没有孩子的像,没有孩子的
像也没有彼者的像。这个双向的没有中介的二维关系成为日后一切认同的基础。自我永远和
彼者联系在一起,拉康的光学图式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不过,镜子阶段的提出,拉康并不是强调与弗洛伊德的理论联系,而是将弗洛伊
德的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理论层面,不同于安娜-弗洛伊德也不同于克莱茵的理论层面。这
不仅仅在于拉康强调自我是一个镜像,而且也强调了大彼者(Auter)的存在。说明这一点要
回到镜子阶段来临的那一刻,即在孩子形成主体意象的那一刻,拉康强调:是母亲在说,
“看,那是你!”。也就是说,主体意象以及以后形成的自我都是在另一个人的影响(具体
地说就是母亲的爱和声音)下形成的。而孩子进一步适应自己的自我意象,让自我意象内化,
也是相对于与一个大彼者(Aurte)互动而言的这个彼者也执行自我理想的功能。如果说人在
镜子阶段的时候第一次有了人之所以是人的经验,那么这个经验也是在彼者的意象中完成
的。因此主体是被言说所定义的。在拉康那里,想象的关系上主体还没有呈现,自我仅仅是
呈现主体的发动者。自我和彼者在想象中的相互诱惑的状态必须由象征维度上的作为规则
插入的大彼者进入后,真正的主体才呈现出来。因此,拉康的理论中存在着两个相互关联
的维度:想象界和象征界。

    这两个不同维度构成拉康结构性的言说,并取消了弗洛伊德关于俄底普斯的三角
结构。

http://read.psybook.com/modules/article/index.php?class=3 好网站。 心理学之家

2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