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63

·外国哲学·

*
生命的内在性
———德勒兹与多样性的哲学

董 乐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德勒兹思想的分析,揭示生命的内在性维度,论证哲学的多样
性。生命的内在性维度意即生命拥有的一个具有无限小差异与无限大力量的侧面 。这个侧
面由 “能动力” 代表,与由 “反动力” 代表的日常生活侧面形成对照。 这一内在性维度
无法通过逻辑与概念把握,对这个侧面的体验能够带来创造, 这种体验是一种深层思想。
多样性的哲学意味着哲学并不必然要探索真理与家园 ,而总是可以有新的、更为深入的可
能性。哲学不应被局限于显而易见的常识与普遍必然的准则 ,也不以为思想寻求一方安全
的领土为目的; 哲学不会带来美好与合一,而总是直面失败的风险,打破既有的界限,创
造新的规范,探索深层的思想。
[关键词] 生命 内在性 创造 差异 重复
[中图分类号] B565. 59

对生命 ①的 “内在性 ( Immanence) ” 的探讨可以向我们揭示出,正如生命可以有一个深层的维


度,思想同样可以走向深层。思想并不必然要在诸如逻辑与混乱、概念与所予等之间进行选择或加以
调和,也不必然要局限于任何已有的规范和主题所形成的 “平面”,而是可以在另一个 “纵深” 的方
向上探索。这就意味着,以思想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并不必然要受制于逻辑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也
不必然要以追求真理、返回家园为主旨,而是可以拥有一种 “多样性 ( multiplicity) ”②。 但脱离所有
固有的 “平面” 同时意味着哲学也是 “不安全 ” 的, 这些创造并不一定会为我们带来美好、 恰当
与合一。与此相应,对深层思想的探索也总是尝试性的 ,是不恰当与不合时宜的。哲学可以是这样

** 本文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生命的内在性: 德勒兹与斯宾诺莎” ( 2020NTSS34)


的阶段性成果。
① 本文不从生物学的视角讨论德勒兹思想中的 “生命”。在这种视角下,一切存在物都是有生命的,这在
《差异与重复》 等作品中均有体现。与此相对,本文讨论的 “生命” 是只属于人的,与人的实践和创造紧密相联。
② 本文不在德勒兹文本的意义上使用 “多样性” 这个词汇。德勒兹用这个概念刻画 “潜能 ( the virtual) ” 中
的差异 ( 参见吉尔·德勒兹: 《差异与重复》,安靖、张子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第 289—373 页;
Gilles Deleuze,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Paul Patton ( trans. ) ,Continuum,1997,pp. 168 - 221) ,而笔者理解的 “多
样性” 在于,哲学总可以有新的创造和新的可能性。
64 《哲学动态》2021 年第 9 期

一种思想的历险。具体而言,生命的内在性维度所指的是,生命拥有一个具有无限的差异与力量的
“侧面”①,而这个侧面与生命日常的侧面,也即我们日常的生活、体验和思考不同。因此, 内在性
侧面无法通过感官直接被感知,也无法通过一般的概念和逻辑来把握 。内在性侧面维度的差异小于
任何可被测量和确定的差异,它揭示出无限大变化的可能,而如此无限大的变化就是具有无限力量
的生成。② 体验这种无限力量的生成会带来创造 ,这种创造不是全局的或摧毁性的, 而总是局部的
和实验性的。哲学本身可以是这样一种不断进行创造的实践 ,没有预先决定和普遍必然的界限 ,而
总是可以有多样的可能性。
德勒兹在不同的文本中往往使用不同的概念阐述他的想法。例如,在 《差异与重复》 中,德勒
兹讨论的核心问题是 “潜能”“现实 ( the actual) ” 和 “思想 ( thought) ”; 在 《意义的逻辑》 中则是
“意义 ( sense) ”“事态 ( states of affairs) ” 和 “命题 ( propositions) ”; 而在 《什么是哲学?》 中又变
成了 “概念 ( concept) ” “内在性平面” 和 “概念性人物 ( conceptual persona) ”。学者们对这一问题
一般有两种看法。休斯认为,德勒兹思考的核心在于生命的两个侧面之间的生成。虽然在不同文本中
德勒兹讨论的核心概念不尽相同,但他一直在从不同的角度探究生命的日常侧面如何产生充满差异与
力量的内在性侧面,以及内在性侧面如何产生日常侧面。在休斯看来, 《差异与重复》 《意义的逻
辑》 与 《反俄 狄 浦 斯 》 所 讨 论 的 关 键 都 是 这 两 种 生 成。③ 与 之 相 对, 贝 斯 特 吉 ( Miguel de
Beistegui) 认为,对生成的讨论只是德勒兹前期思想的重点 , 并不能代表其最重要的哲学突破。 在
他看来,德勒兹思考的关键体现在 《千高原》 和 《什么是哲学?》 等后期文本中。 在这些文本中,
德勒兹关心的并不是两个侧面相互之间的生成 ,而是如何能在不脱离日常侧面的情况下体验力量与
差异。④ 笔者认为,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德勒兹思考的关键都不是两个侧面如何相互产生 ⑤, 而
是如何能在生命的日常侧面之中体验生命的内在性维度 ( 正是这种体验带来创造 ) , 对生成的讨论
只是在探寻体验的一种具体方式。 也就是说, 在 《差异与重复 》 等文本中, 思想的生成指向一种
不同于日常思维的创造性思想,这种思想是对生命的内在性侧面的体验 ; 在 《千高原 》 等文本中,

① “侧面” 并不是德勒兹本人的术语。实际上,在不同的文本中,德勒兹讨论的核心概念各有不同。对此笔
者认同乔·休斯 ( Joe Hughes) 的观点。他认为,虽然这些概念不同,但德勒兹始终是在表达其对差异、生命和内
在性等的相关思考 ( 参见 Joe Hughes,Deleuze and the Genesis of Representation,Continuum,2008,pp. 155 - 158) 。为方
便表述,笔者统一使用 “侧面” 这一笼统的表达概括这些概念。例如,在 《差异与重复》 中,这个侧面是 “潜能
( the virtual) ” ( 参见吉尔·德勒兹: 《差异与重复》,第 289—373 页) ; 在 《意义的逻辑》 中,这个侧面是 “事件
( Event) ” ( 参见 Gilles Deleuze,The Logic of Sense,Mark Lester and Charles Stivale ( trans. ) ,The Athlone Press,1990,
pp. 148 - 153) ; 在 《什么是哲学?》 中,这个侧面是 “内在性平面 ( plane of immanence) ” ( 参见吉尔·德勒兹、菲
力克斯·迦塔利: 《什么是哲学? 》,张祖建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第 247—282 页) ; 在 《千高原》 中,这个
侧面是 “无器官身体 ( body without organs) ” ( 参见吉尔·德勒兹、菲力克斯·迦塔利: 《千高原》,姜宇辉译,上
海书店出版社,2010,第 206—230 页) 。
② 关于无限与速度的讨论可参见德勒兹对 “内在性平面” 的表述 ( 参见吉尔·德勒兹、菲力克斯·迦塔利:
《什么是哲学? 》,第 257—258 页) 。关于力量的讨论可以参见 Gilles Deleuze,“Immanence: A Life”,Two Regimes of
Madness: Texts and Interviews 1975 - 1995,David Lapoujade ( ed. ) ,Ames Hodges and Mike Taormina ( trans. ) ,Semiotext
( e) ,2006,pp. 384 - 389。德勒兹在其中表明,内在性平面与潜能是充满 “力量 ( power) ”的。
③ See Joe Hughes,Deleuze and the Genesis of Representation,pp. 20 - 154.
④ See Miguel de Beistegui,Immanence-Deleuze and Philosophy,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10,pp. 1 - 3.
一些学者正是从这个角度入手讨论自然世界如何从生命的另一个侧面产生,并由此阐释德勒兹对当代生物

学的 启 发 ( 参 见 Levi R. Bryant,Difference and Givenness: Deleuze's Transcendental Empiricism and the Ontology of
Immanence,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2008; Claire Colebrook,Deleuze and the Meaning of Life,Continuum,2010) 。
笔者认为,他们的观点虽然有一定道理,却错失了德勒兹思考的关键。
生命的内在性 65

生命的内在性维度由 “无器官身体 ” 所刻画, 对生命内在性的探索表示为: 被日常方式组织起来


的器官去体验无器官身体之上生成的强度与力量 ,也就是去体验 “生成 - 强度 ”。 这种体验不是整
体性的,不是指摆脱生命的日常侧面而只保留内在性侧面 。与此相对,这种带来创造的对内在性的
体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特定情况下沿着特定方向进行的局部的 、不断重复的实验。
笔者将围绕德勒兹的 “反动力 ( reactive forces) ” 和 “能动力 ( active forces) ” 概念展开探讨。
这两个概念来自德勒兹对尼采的分析 ①, “反动力 ” 代表生命的日常维度, “能动力 ” 代表生命的
内在性维度 ②,生命是否能进行创造取决于这两种力何者占据主导地位 。 因此, “反动力 ” 与 “能
动力” 这两个概念会向我们揭示体验生命的内在性何以可能 。 笔者将首先讨论代表生命的日常生
活侧面 ③的反动力。日常生活的侧面指处于世界之中的我们与我们在世界之中面对的一切 。 笔者将
阐明反动力的含义与反动力所代表的立场 ,并说明为何反动力无法通过转化与提高导向内在性 。接
下来,笔者将讨论代表生命的内在性维度的能动力 。能动力代表了一种对生命内在性维度的体验,
它既不摧毁反动力, 而是依赖于反动力在特定情况、 特定方面的 “毁灭 ”, 也不试图 “保持 ” 或
“保存” 自身,而总是肯定差异。也就是说, 作为对差异肯定的能动力, 本身就包含了其 “他者 ”
的生成,即创造本身同时揭示了能动力趋向反动力的生成 。进而言之,肯定不是一次性的实验,而
需要不断地重复,每一次重复都是一次局部的、特定的对创造的再次尝试。对生命的内在性维度的
揭示同时也为哲学自身带来了多样的可能性 。哲学并不必然要从常识出发,不必然要追求真理,也
不必然要最终回归家园; 哲学也可以是一种追求创造却永远伴随着危机与失败的历险 。哲学可以具
有多样性,也就是说,哲学总是可以有新的可能性。

一 反动力与日常生活
反动力的基本立场为: 承认生命的日常生活侧面有诸多不美好之处, 试图通过对日常生活的
“修正” 来追求一种美好的生活。笔者接下来的讨论将表明: 反动力无论如何 “修正 ”, 都只能停
留在生命的日常侧面,而无法进入生命的内在性维度。
反动力代表的是生命的这样一个侧面 : 作为有限的暴露于世界之中的生命 ,我们首先必须去生
存,去适应世界以保存生命。也就是说,我们的日常生活总是沉浸于各种困难和冲突之中 ,而无论
我们怎么努力,都难以找到合理与恰当的解决方式, “它们通过确保机械手段和终极目标, 实现生

① 虽然 《尼采与哲学》 是德勒兹对尼采的研究,但其中的 “能动力” “反动力” 等概念已经充分展现了他本


人对生命的内在性维度的思考。这些概念与德勒兹的其他核心概念交织在一起,铺设出一条新的哲学研究路径。
② 德勒兹的思想的确为尼采研究带来了新的启发与视角 ( 参见尚杰: 《消失的永恒与瞬间之力量———读德勒
兹的 〈尼采与哲学〉》,《世界哲学》2016 年第 3 期,第 32—41 页) ,但笔者的目的并不是讨论尼采的思想。事实
上,如果把 《尼采与哲学》 视为德勒兹对尼采的解释,那么不难发现,虽然德勒兹很好地把握了尼采思考的关键,
并且对尼采哲学的很多讨论很有洞见,但整体看来,德勒兹给出的解释很难说是忠实于尼采哲学的解释。德勒兹
认为,反动力起主导作用时,权力意志表现为否定,而能动力起主导作用时,权力意志表现为肯定。这似乎并不
完全符合尼采的本意。在尼采看来,生命就是权力意志,权力意志本身的强弱就是生命的强弱,它并不需要通过
两种力的关系来呈现。杰·康威认为,尼采代表了一种德勒兹哲学中的概念性人物,因此他把 《尼采与哲学》 的
表述当作德勒兹自身哲学的一种表达 ( 参见 Jay Conway,Gilles Deleuze: Affirmation in Philosophy,Palgrave Macmillan,
2010,pp. 185 - 190) ,笔者对此表示赞同。但是,笔者并不赞同康威对德勒兹哲学整体的把握。比如,康威认为对
于潜能和意义的思考是抽象的和沉思的,而在笔者看来,这样的思考从一开始就是具体的和实践的。
③ 在 《差异与重复》 中此侧 面 的 表 述 是 “现 实 ( the actual) ” ( 参 见 吉 尔 · 德 勒 兹: 《差 异 与 重 复》,第
374—438 页) ; 在 《意 义 的 逻 辑 》 中 则 是 “事 态 ( states of affairs ) ” ( 参 见 Gilles Deleuze,The Logic of Sense,
pp. 4 - 11) 。
66 《哲学动态》2021 年第 9 期

命所需要的条件,达到保持、适应以及实用的功能和任务, 来发挥这种力 ”①。 面对这种境况, 反


动力进一步代表了这样的立场: 我们总是面对上述困境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从一开始就是有
问题的。所以,生命的这个侧面需要得到一种 “修正 ”②。 德勒兹指出: “生命中的苦难首先意味
着生命不是公平的,甚至本质上就是不公平的,它用苦难来抵偿本质的不公: 因为它承受苦难,所
以理应受到责难。于是意味着生命必须得到辩护,换言之,必须把它从不公平中解救出来。解救则
通过刚才还在责难生命的苦难进行 : 既然生命该受谴责, 它就必须受苦。”③ 因此 , 反动力代表的
思路可以总结为 : 无论我们如何生活在世界中 , 总是会遇到各种不如意的情况 , 这说明日常生活
是不美好的 , 首先需要被否定的 。 与之相对 , 我们应当去寻求一种美好的日常生活 , 在这种生活
中 , 一切都是合理而恰当的 , 我们也可以合理而恰当地应对人生中的风浪从而成为一个 “好 ”
人 ; 而这种美好生活的达成依赖于不美好生活的 “转化 ” 与 “提升 ”。
反动力可以具体呈现为多种形态 。例如,反动力代表的立场可以认为,以常识为基础,通过从
中提炼出的概念与逻辑可以最终得到真理 。探求真理的过程就是对日常生活的 “转化 ”, 获得真理
自身就可以使我们在所有困境面前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我追求真理意味着我不想欺骗。…… 但
是真理的寻求者总想贬低假象的权威 : 他令生命变为 ‘错误 ’, 令世界变为 ‘表象 ’。 这样, 他使
知识与生命对峙,使世界与另一个世界,与超越的世界,确切地说,那个真实的世界对峙。……不
想欺骗的人想要得到更好的世界和生活 ; 他之所以不想欺骗完全是基于道德的原因 。……他希望生
命变得富有德行,可以自我纠正并更正表象,假此生之舟楫,通达另一世界。”④ 这里,问题的关键
并不在于是否提出了 “另一个世界 ”, 而在于通过探寻真理来寻求更好的世界和生活。 也就是说,
反动力的立场首先认为日常生活不美好的原因在于其中充斥着谬误 , 而探求真理就是不断纠正谬
误,最终将生命的日常生活侧面 “提升” 为美好生活。 除此之外, 反动力代表的立场还可以认为,
我们的生命内部和世界之中都存在着各种合理与恰当的时机 ,而我们的日常生活不美好的原因在于
我们沉溺于激情和欲望,丧失了保护我们的家园,因而没有捕捉到这些时机。如果我们能够不断地
“修正” 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可以抓住这些总是已经存在于生命内部和世界之中的时机 , 使得我们
的日常生活变为合理与恰当的。 如果我们能够这样生活, 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成为一个 “好 ” 人,
从而在人生之中犹如在家园之中一样对一切情境的变化应对自如 。这样的生活就是我们所要寻求的
美好生活,为此我们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在不同的情境中捕捉合适的时机 。
表面上看,上述情况似乎与能动力的肯定和创造的重复没有区别 ,但是,反动力与能动力有不
同的 “本源”⑤。也就是说,无论我们生命的日常生活侧面如何 “转化 ” 与 “提高 ”, 都无法使我
们体验生命的内在性侧面,也即能动力代表的侧面。 “能动力和反动力在一开始,也就是它们起源
的时候就存在着区别。它们之间没有承继的关系,而是在起源中共存。从否定完全站在反动的立场
这一原则就可以看出能动力与肯定 、反动力与否定之间的合谋关系。”⑥ 反动力之所以不能 “提高”
与 “转化” 成能动力,是因为反动力是从否定生命的日常生活侧面开始的, 也即反动力的立场首

① ③④⑥ 吉尔·德勒兹: 《尼采与哲学》,周颖、刘玉宇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第 89 页; 第 31 页; 第


204—206 页; 第 119—120 页。
② 德勒兹分析尼采的角度与此不完全一致。德勒兹认为,尼采的观点是反动力通过否定的权力意志否定生
命,而能动力通过肯定的权力意志肯定生命; 反动力应当是低等的,服从于能动力的,但是反动力却通过将能动
力与其所能分离而逐步抑制了能动力。
⑤ 这一点在 《差异与重复》 中被德勒兹表述为 “现实和潜能不可混淆”,即不能认为任何从现实出发的运动
可以最终 “到达” 潜能; 而在 《意义的逻辑》 中,不可混淆的是意义 ( 或事件) 与事态。
生命的内在性 67

先认为日常生活是一种不美好, 是需要被 “修正 ” 的。 换句话说, 生命的日常生活侧面之所以不


能够 “提高” 和 “转化” 成生命的充满差异与力量的内在性侧面, 就是因为日常生活自身就包含
着否定自身、“提高” 自身和 “转化” 自身的诉求。正因如此,如果我们一定要说反动力 “提高 ”
与 “转化” 成能动力,那么这种 “提高” 与 “转化” 只能意味着反动力的 “毁灭”。①

二 体验生命的内在性
前文已经说明,反动力从对日常生活的否定开始,与之相对,能动力从反动力的 “毁灭” 开始。
然而,这种 “毁灭” 并不意味着对反动力的否定。具体而言,我们在人生中总是会经历各种风浪,面
对这样的境况,反动力代表的立场认为这表明我们没有找到真理、没有捕捉到时机从而需要探求真理
与返回家园。对此,能动力代表的立场并不意味着探求真理与返回家园是不好的,而没有找到真理、
没有捕捉到时机是好的,因此人生中的一切都是值得肯定的。换句话说,当反动力指出日常生活本身
就包含着否定自身而去寻求美好生活的诉求的时候,并没有暗示能动力代表的立场认为日常生活本来
就是美好的。② 肯定不是指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无所谓,只要逆来顺受就可以了。与此相对,能动力之
所以代表了生命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内在性侧面,是由于能动力既不从否定日常生活开始也不从肯定日常
生活开始,而只能从日常生活的 “毁灭” 开始。这种 “毁灭” 意味着对无限差异与力量的肯定只能从日
常生活的某个部分被震慑、被淹没开始。这种 “毁灭” 意味着日常生活的某个方面被某些并非出自我们
一般意愿的暴力所碾压。 “毁灭” 指向了另一种力量,在这种力量面前,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无力
的。③ 在这个意义上,对生命内在性维度的体验也不能通过一般的逻辑与概念思维的最大化得以完
成,因为这样的思考仍是针对普通经验的,在能动力面前则毫无力量。也就是说,能动力并不是另一
个日常主体,而是 “前 - 主体” 或 “非 - 人”。生命的内在性侧面不是个体的另一个侧面,而意味着
一种 “生成 - 动物”④。这种 “生成 - 动物” 就是 “生成 - 强度”,也是对无器官身体的体验。
不仅如此,反动力的 “毁灭” 并不是对反动力的摧毁。能动力不与反动力相割裂,也不以消灭
反动力为目的。体验生命的内在性侧面的确需要日常生活受到局部的震慑,但这并不是在整体上彻底
摆脱日常转而去拥抱一种 “新的生命”。通过逃离、摧毁日常生活来寻求生命的另一种力量只会带来
空洞与恶性的体验⑤,这种体验带来的结果就是创造的失败。与此相对,成功的创造必须立足于日常
生活,在其中的某些特定方面尝试性地探索生命的内在性侧面。事实上,对生命内在性的体验总是存
在着因各种原因失败的可能性,因为创造不被任何给定的标准和规律所限定,无论这些标准和规律看

① 参见吉尔·德勒兹: 《尼采与哲学》,第 370—373 页。


② 德勒兹认为,尼采笔下对一切都说 “是” 的驴子代表了这样的观点。参见吉尔·德勒兹: 《尼采与哲学》,
第 378—380 页; Gilles Deleuze,Nietzsche and Philosophy,p. 178。
③ 《差异与重复》 第三章对这个问题有详细的分析。德勒兹反对我们可以找到从日常思考 ( 也即符合常识与
逻辑规律的思考) “到达” 真正的思想 ( 也即对潜能的思考) 的方法。他并不看重常识的价值,也不认为每个人都
可以自然而然地这样思考。真正的思想只有在日常思考被震慑的时刻 ( 也即常识、一般概念和逻辑遭受暴力而无
力思考的时刻) 才可能产生。在 《内在性: 一种生命》 中,德勒兹采用了 “伤口 ( wounds) ” 来论述这个问题: 充
满力量的内在性平面只有在日常生活 “受伤” 时才会呈现。参见 Gilles Deleuze,Two Regimes of Madness: Texts and
Interviews 1975 - 1995,p. 389。
④参见邰蓓: 《如何认识德勒兹的 “生成 - 动物” 问题———从德里达的质疑说起》,《文化研究》2017 年第 1
期,第 153—168 页。
⑤ 在 《千高原》 中,德勒兹明确表示,这种方式只会带来吸毒与癌变的无器官身体,而不是真正生成强度
和带来创造的无器官身体。
68 《哲学动态》2021 年第 9 期

起来多么显见和普遍。因此,没有任何确定的方法可以保证创造的成功,体验生命的内在性只能是一
项实验,一项总是与失败和危机相伴的实验。德勒兹指出,“应该这样做: 将你自身置于一个层之上,
利用它所提供的那些可能性进行实验,在它之上发现一个有利的场所,发现潜在的解域运动,可能性
的逃逸线,检验它们,到处确保着流之间的结合,一个节段一个节段地检验强度的连续体,始终拥有
新疆土之上的一小块土地”①。日常生活就是这样的一个层,虽然在其中有各种局限、困难和冲突,但
生命只能在这个层中生存。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不是通过对既有方法的使用与推演,而是通过实验与
探索,这个层的一些部分可能会呈现出一些逃逸线,它们会带来反动力在某个方面的 “毁灭” 或 “解域
( deterritorialization) ”。这种日常侧面的局部被碾压指向了对强度和力量的体验,而这就是能动力的肯定。
能动力的肯定也可以用掷骰子的游戏 ②来描述: “蹩脚的赌徒指望多掷几次骰子, 通过这种方
式,他可以充分运用因果关系和可能性来产生满意的组合 ”③; “这意味着有这么一些自称有效的偶
然的碎片,它们求助于概率,恳求游戏者多掷几次骰子。这些偶然的碎片不过是装成主人腔调的奴
隶,在反复投掷的过程中,它们被分解成了几个简单的概率 ”④; “因为掷骰子是多重肯定, 是对
‘多’ 的肯定。但是所有片断和碎片都在一次投掷中被抛了出去 : 一切都是偶然的, 一切都在瞬间
中完成。这种力量像火一样,它不是对多样性的抑制, 而是对多样性瞬间的肯定 ”⑤ 。 德勒兹反对
通过概率理解掷骰子并不是暗指掷骰子是对日常意义上的纯粹随机毫无因果的肯定 。实际上,掷骰
子的游戏是超出所有日常思考的把握的 : 即使是日常思考中用来把握偶然性的概率论也无法把握掷
骰子的偶然性。这种偶然性没有办法被任何度量方式所测量 ,它持续的时间总是比任何可以指定的
一段时间要短,它占据的空间也总是比任何可以指定的一片区域要小 。因此,这种偶然性代表的只
能是不同于日常生活空间的平面与不同于日常生活时间的瞬间 。对于生命的这另一个侧面,我们没
有办法用任何 “同一” 来加以界定,因为我们总是需要某种度量来确定一种 “同一 ” 的 “关系 ”。
所以,我们只能认为,这种偶然性表示的是无限小的差异 。这种差异不是本体 ⑥, 它快于一切度量
的捕捉,在瞬间生成。因此,这种生成具有无限大的速度,也就具有无限大的力量。能动力代表的
正是生命的这一个侧面,也就是生命的内在性维度。能动力的肯定正是对这样无限小的差异与无限
大的力量的体验。这种肯定会从反动力的任何 “转化 ” 与 “提高 ” 中逃逸出去, 在某个特定的方
向 “毁灭” 反动力,在某个局部对日常生活进行解域 ,由此带来创造。
能动力这种无限大速度的生成意味着能动力不能 “保存 ” 自身, 或者说, 根本没有一个能动
力的 “自身” 来 “保存”,能动力的 “自身 ” 就是无限的变化。 这也意味着, 能动力代表的生成
一定会生成能动力的 “他者”,也即一定会有能动力向反动力的生成。⑦ “能动力趋向反动。 趋向

① 吉尔·德勒兹、菲力克斯·迦塔利: 《千高原》,第 223 页。


② 在 《差异与重复》 中,掷骰子的游戏对于刻画 “潜能”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 《什么是哲学?》 中,这个
游戏也贯穿了 “概念” “内在性平面” 和 “概念性人物”。当然,在对于掷骰子的具体表达方面, 《差异与重复》
《什么是哲学?》 和 《尼采与哲学》 各有不同。
③ ④⑤ 吉尔·德勒兹: 《尼采与哲学》,第 58 页; 第 61—62 页; 第 64—65 页。
德勒兹的思想通常被解读为一种关于差异的 “本体论”,这的确是理解德勒兹哲学的一个重要角度。在

《差异与重复》 与 《意义的逻辑》 中都可以找到相关论述 ( 参见 Gilles Deleuze,The Logic of Sense,pp. 266 - 279) 。
但是,本文并不以此为视角,而是试图说明从 “什么是” 到 “谁” “如何” 是一个从本体论到多样性哲学的变化,
从而揭示了哲学新的可能性。
⑦ 德勒兹在 《尼采与哲学》 中对尼采的分析与此并不完全一致。德勒兹认为尼采的观点是,反动力通过分
离能动力与其所能而使得能动力趋向反动。这样的生成是能动力的堕落,但也是我们人类能感到的唯一趋向。反
动力趋向能动力的另一种生成则需要一种超人的感知力 ( 参见吉尔·德勒兹: 《尼采与哲学》,第 137—140 页) 。
生命的内在性 69

一词必须从最严格的意义来理解 : 力的生成表现为能动趋向反动。”① “即使能动力回归,它也会变


成反动力,甚至永恒的反动力。不仅反动力回归,趋向反动的力也在回归。”② 这种能动力向反动力
的生成表明,生命的日常生活侧面和内在性侧面总是相互伴随的 ③, 而这正是能动力不是从对日常
生活的否定出发的原因。对生命的无限小差异与无限大力量的肯定与体验并不意味着让我们 “停
留” 在某种比日常生活更高的境界, 从而带给我们比日常生活更美好的生活; 我们也不因为创造
而变成更 “好” 的人,肯定与创造并不能减少人生中的不如意和困境。 相反, 由于能动力会趋向
反动力,所以这样的肯定与创造必定会生成更多的困难与冲突 。不仅如此,创造总是实验性的,这
意味着,创造经常以失败而告终, 从而带来更多的困难与冲突。 无数次对生命的内在性维度的体
验,可能仅仅带来一次有突破性的创造 。④ 因此,这种肯定并不会如真理与家园一般为我们提供安
宁的庇护所,使得一切都变得合理而恰当,这种创造也无法令我们面对日常生活中的苦难时应对自
如。相反,这种创造恰恰伴随着失败,伴随着日常生活的生成,也必然伴随着日常生活中苦难的回
归,因此总是不安全、不恰当与不合时宜的。能动力趋向反动力的生成也表明 : 能动力的肯定不能
仅仅是一次性的。每一次对生命的内在性侧面的体验都可能会失败 ,并且一定会回归日常生活。也
就是说,我们必须要重复地开始肯定, 重复地进行实验, 反动力也因此必须重复地在局部被 “毁
灭”,被另一种不属于日常生活的力量所淹没 。因此,能动力的肯定是重复地对生命的内在性侧面
的体验。肯定是对差异重复地肯定,创造也一定是重复地创造。⑤ 这种能动力的肯定的重复就是永
恒回归。⑥
德勒兹对于上述讨论有很好的总结: “肯定仍然是评价,然而是通过一种意志的特定视角进行
评价,这种意志满意于它自身在生命中的差异 ,而不会为这生命自身所引起的对立而痛苦 。肯定不
是为现存事物负责任,不是接受现存事物,而是释放、解放一切生物。肯定就是卸下负担,不是为
生命负上更高价值的重担,而是去创造生命的新价值,使生命更轻松和能动的新价值。 确切地说,
只有当我们尽其所能去发明生命的新形式而不是将生命与其能力分开时 ,才会有创造。”⑦ 正是在这
个意义上,能动力为从哲学的角度研究生命问题带来了突破 。⑧ 在这种对生命的内在性维度的探索
中,我们不去 “修正” 自身以期在人生的风浪中捕捉合理与恰当的时机, 我们也不去 “转化 ” 与

① ②⑦吉尔·德勒兹: 《尼采与哲学》,第 137 页; 第 139 页; 第 393—394 页。


③ 这也是 《差异与重复》 中 “潜能” 与 “现实” 的伴随和生成关系。在 《内在性: 一种生命》 中,德勒兹
也谈论了生命的两个侧面,只是在这里充满力量的侧面采用了 “内在性平面” 这个表达。
④ 这一点与中期尼采对自由精神的表述相契合: 自由精神不断进行各种实验,但多数都以失败而告终。
⑤ 在相关的德勒兹研究文献中,张中同样表达了 “生命充满力量” 与 “生成就是创造” 的观点 ( 参见张中:
《何谓 “生成”? ———论德勒兹的 “生成” 观念》,《文艺评论》2016 年第 1 期,第 69 页) 。他还认为,对于德勒兹
而言,哲学和思想本来就是生命的实践问题 ( 参见张中: 《何谓 “生成”? ———论德勒兹的 “生成” 观念》,第 74
页) 。但是,我们不能将生成的生成表述为生成的循环往复。恰恰相反,差异的重复表明每一次创造都是一次新的
创造,而不是一种返回和循环。这里需要将差异的重复与复制、循环区别开来。
⑥ 德勒兹在 《尼采与哲学》 中并没有完全摆脱 “是什么” 这个本体论问题。他在解释尼采的这种永恒回归
的双重肯定时仍然认为第一个肯定是生成,第二个肯定是对第一个肯定的肯定,也即存在的表达 ( 参见吉尔·德
勒兹: 《尼采与哲学》,第 396—397 页) 。当然,德勒兹的实际想法并不是要回到一种对存在的考察,而是强调对
生成的肯定就 “是” “存在” ( 参见吉尔·德勒兹: 《尼采与哲学》,第 52—53 页) 。本文在此处的讨论更多地借鉴
了 《差异与重复》 第二章中对 “永恒回归” 的分析。
⑧ 在 《尼采与哲学》 中,德勒兹指出,尼采认为这种生活是属于超人的,而不是属于人的 ( 参见吉尔·德
勒兹: 《尼采与哲学》,第 394 页) 。但就德勒兹自己的哲学思考而言,人的生命本身就具有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内在
性侧面。
70 《哲学动态》2021 年第 9 期

“提高” 自身以期获得真理,从而找到合适的应对困境的方法; 与此相对, 我们重复地让已经包含


在日常生活中的这种在生命内部与世界中寻求家园与真理的 “负担” 得到 “释放 ”。 我们要重复地
在局部进行让生命的某个日常生活方面被暴力碾压的实验 ,在无数次失败之中继续重复地体验与肯
定生命的充满差异与力量的内在性侧面 ,最终实现创造。

三 多样性的哲学
通过对德勒兹思想的分析,生命的内在性维度也即生命与日常生活侧面相伴的充满力量与差异
的另一个侧面得到了揭示。不仅如此,对德勒兹而言,哲学不是一种对真理与家园的寻求 ,而是为
了创造对生命的无限小差异与无穷大力量的重复体验 。这种对生命的内在性的探讨也为哲学自身提
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意味着哲学可以是多样的。笔者在此无意为德勒兹的思想 “辩护 ”, 关注点
也不在于论证研究哲学最 “正确 ” 的方式是探讨内在性。 恰恰相反, 问题的关键不是为哲学找到
唯一正确的方式,而是为哲学提供多样的方向与可能 。接下来,笔者将通过哲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
内容两个方面展开进一步讨论。
通过前文的讨论我们不难发现,一般的概念、逻辑规则和论证方法不能用来探讨生命的内在性
维度。事实上,对生命内在性的探讨无法被任何确定的方法所限定 。如果哲学的一种可能是通过对
生命的内在性的体验来进行创造性的实践 ,那么哲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该相应地有所突破 。
事实上,德勒兹的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尝试。 如果对德勒兹不同文本中提出的不同概念进行考
察,我们很难简单地认为这些文本是相互补充并能够互相印证的 ①; 我们也很难简单地认为这些概
念是 “同一的” “相似的” “类比的” 或者 “对立的”。② 但是,用一般的方式无法把握,并不意味
着这些概念是不可把握的。 “任何概念都是一个振动中心,每个概念本身如此,概念与概念之间亦
如此。因此一切都在共振,并非此起彼伏,也不是相互感应。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使我们认为概念是
前后相继的。作为零散的整体,概念甚至连拼图游戏的拼件也不是 ,它们的不规则的轮廓根本拼接
不起来。”③ 这就表明,在研究方法上,我们不应通过细读去发现文本中的 “张力 ”, 去拼接不同
概念形成的 “整体”,去重构核心问题的框架与论证。 与此相对, 在德勒兹看来, 哲学研究需要投
身概念之间的 “共振”。④ 只有如此,生命的内在性维度才能得到揭示 。
上述讨论并不意味着逻辑论证不能作为研究哲学的方法 , 而概念共振才是正确方法。 事实上,
对哲学的研究并不一定要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方法 , 即使这种方法看起来符合常识与思维的必然规
律,并可以建立起普遍标准。哲学可以有多样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与哲学研究的问题相对应 。然
而,如果哲学没有一个有普遍标准的方法 ,我们又如何能够确保哲学研究结论的正确性呢 ?
如果哲学研究的目的只在于获得真理 ,那么结论的正确与否的确是最为核心的问题 。但是,我

事实上,同一个概念在德勒兹不同文本中的意义显然是有所不同的。比如, “强度 ( intensity) ” 在 《差异



与重复》 《戏剧化方法》 《什么是哲学?》 《千高原》 中的阐述都不尽相同且难以调和。同样, “思想” 在德勒兹不
同文本中的表述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
② 对于德勒兹而言,真正的思考是不能够采用上述模式的。这一点在 《差异与重复》 中有过很多讨论。
③ 吉尔·德勒兹、菲力克斯·迦塔利: 《什么是哲学?》,第 231 页。
德勒兹如此描述这种研究方法: “在差异这个问题上,我探寻了另一种技巧,相对戏剧来说,它和拼贴更

接近。它是一种如同给我们在波普艺术中看到的某种拼贴乃至系列发生 ( sérigénie) 的技巧 ( 在微小变异之上的重
复) 。” ( 吉尔·德勒兹: 《吉尔·德勒兹谈哲学》,载 《〈荒岛〉 及其他文本: 文本与访谈 ( 1953—1974) 》,大卫·
拉普雅德编,董树宝、胡新宇、曹伟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第 211 页)
生命的内在性 71

们此前的讨论已经表明,体验生命的内在性侧面并不是获得真理 ,哲学研究的内容因此也可以有更
多的可能。德勒兹也阐述了一种哲学基本问题的变换: “为发现理念或是本质, 我们不能确定 ‘什
么是? ( qu'est-ce que?) ’ 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好问题。 或许, ‘谁? ( qui? ) ’ ‘多少? ( combien?) ’
‘怎样? ( comment? ) ’ ‘哪 ( où?) ?’ ‘何时 ( quand?) ’ 等类型的问题更为恰当, 无论是为了发现
本质还是确定关于理念的一些最为重要的事情 。”① “本质 ” 已经不再指向 “是什么 ” 这个问题的
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已经转换成了 “谁在做哲学 ” 和 “如何做哲学 ”。② “哲学是创造概念
的。……哲学在本质上是创造的,甚至是革命的, 因为哲学不断地创造新的概念。”③ 哲学不是对
家园与真理的探求,而是一种创造的实践。对于德勒兹而言,这种实践立足于对生命的内在性维度
的体验进行概念的创造。
这并不意味着真理问题不应该是哲学研究的内容 ,而只有对生命的内在性侧面的探讨才是真正
的哲学问题。实际上,哲学研究并不一定要局限于某些特定的内容 ,即使这些内容看起来是哲学已
经习以为常的研究对象,反映了思维普遍必然的本质规律 。哲学研究可以有多样的可能性,可以寻
求获得真理,可以寻求返回家园,也可以寻求对这些问题的突破,没有哪一项内容预先决定了哲学
的界限。

结 语
本文通过对德勒兹思想的分析得到了两个结论 。
第一,生命拥有一个具有无限小差异与无限大力量的侧面 ,这个侧面是生命的内在性维度。这
个侧面与我们日常的生活、体验、思考不同,因此也无法通过一般的概念和逻辑来把握 。对生命内
在性维度的体验是一项重复进行的 、伴随失败风险的实验。这样的实验带来创造,而哲学可以是这
种创造的实践。生命的内在性揭示了一种深层思想的可能性 ,虽然深层思想并不必然就是生命的内
在性。这种思想并不是在一个 “平面” 上拓展思想的边界,而是展开了思想的 “另一个维度 ”。 思
想并不必然要在逻辑与混乱、概念与所予之间徘徊,而可以向着与它们垂直的纵深方向探索 。
第二,哲学可以拥有多样的可能性。看起来显而易见的常识与普遍必然的准则似乎都是不容置
疑的,并由此给出了哲学应当遵守的规范 。但是,哲学不应被局限于此。哲学可以不断打破已有的
界限,创造新的规范,走向另一个方向。哲学并不必然要遵守逻辑、追求家园或寻求真理,而是可
以探索生命的内在性,也可以在更一般的意义上探索深层的思想 。这种探索是一种历险,因其经常
伴随失败,不会带来美好与合一,因而总是不合适、不恰当的。多样性的哲学意味着哲学没有预先
决定与普遍必然的方法和内容,而总是可以有新的可能性,总是可以尝试走向更深入的领域 。

(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责任编辑 袁 恬 吴清原

① 吉尔·德勒兹: 《戏剧化方法》,载 《 〈荒岛〉 及其他文本: 文本与访谈 ( 1953—1974) 》,第 136 页。


② 可以同时参考 《什么是哲学?》 中对概念性人物的讨论。参见吉尔·德勒兹、菲力克斯·迦塔利: 《什么
是哲学?》,第 283—318 页。
③ 吉尔·德勒兹: 《哲学与权力的谈判: 德勒兹访谈录》,刘汉全译,商务印书馆,2000,第 155 页。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