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90

*
超越直观主义
———论马里翁对胡塞尔的批评

余君芷

[摘 要] 胡塞尔的现象学是直观主义的, 直观是其方法、 原则与目的。 马里翁认


为,胡塞尔现象学没有达到无前提性 ,因为他设定的当下的优先性、直观的权威性以及体
验的优先性均是未经追问的,它们以各自的方式为现象的显现施加了先天条件 ,限制了现
象按其被给予性自身展现,从而 “回到实事本身” 被局限于 “回到直观 ”。 虽然马里翁的
批评存在诸多细节问题,但这个批评仍然是成立的。在马里翁的被给予性现象学中,直观
仍有重要地位,但这种现象学通过一种非直观的还原超越了直观主义 ,进入了更本源的现
象领域之中。
[关键词] 现象学 直观 被给予性 还原
[中图分类号] B565. 5

“直观主义 ( intuitionism) ” 这个术语通常出现在学界对胡塞尔关于观念之物如何被认识这一问


题的讨论中。胡塞尔认为作为本质的观念之物可被直观把握 ①, 他的这种观点被称为直观主义 ②。
但在胡塞尔那里,直观主义还有更广阔、更基础的一层含义,即直观在胡塞尔现象学中居于原则性
地位。胡塞尔希望把认识判断的有效性建立在相应的直观被给予性之上, 以此为科学奠基。③ 然
而,法国现象学家让 - 吕克·马里翁 ( Jean-Luc Marion) 认为,直观在为现象的显现提供条件的同
时也为现象施加了先天的限制,因此直观不宜被赋予原则性地位 。马里翁的批评不可小视,因为这
会招致以下疑虑: 这是否表现了一种反动的倾向,要从胡塞尔借助直观建立起来的有光的世界退回

** 本文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 68 批面上资助项目 “马里翁启示现象学的解释学困境” ( 2020M681907) 的


阶段性成果。
① 参见胡塞尔: 《逻辑研究》 第二卷第二部分,倪梁康译,商务印书馆,2015,第 1044 页。
② Cf. Hans Ruin,“Seeing Meaning: Frege and Derrida on Ideality and the Limits of Husserlian Intuitionism ”,
Husserl Studies,Vol. 27,2011,pp. 63 - 81; James Dodd, “Husserl between Formalism and Intuitionism”,Rediscovering
Phenomenology,L. Boi,P. Kerszberg,and F. Patras ( eds. ) ,Phaenomenologica,Vol. 182,Springer,2007,pp. 267 -
307.
③ 参见胡塞尔: 《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2,第 380—382 页; 胡塞尔: 《笛卡尔沉思
与巴黎讲演》,张宪译,人民出版社,2008,第 48—51 页。
超越直观主义 91

传统形而上学的晦暗空洞和主观任意之中 ? 抑或,马里翁对直观主义的批评是对现象学的推进 ,是
对胡塞尔直观主义不能满足现象学的彻底性要求的洞察 ? 本文认为,马里翁对胡塞尔直观主义的批
评虽存在一些问题,总体而言却是有效的,并且,马里翁通过提出向被给予性的还原来超越胡塞尔
的直观主义,这成功地将现象学推至一个更本源的领域 。

一 直观作为方法、原则与目的
虽然不少法国现象学家都对直观的优先性提出了批评 ,但他们大多倾向于从自己所侧重的问题
出发来 指 出 这 一 理 论 的 局 限 性, 比 如 德 里 达 ( Jacques Derrida ) 侧 重 符 号 问 题, 列 维 纳 斯
( Emmanuel Levinas) 侧重他人问题,米歇尔·亨利 ( Michel Henry) 侧重肉身问题, 他们却都没有
对其作出较为系统的说明。这是情有可原的,因为胡塞尔自己也 “没有明确地规定和划定 ‘直观 ’
在现象学中的作用与范围”①。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并且需要根据胡塞尔的理路本身提供这样一种
规定。
在胡塞尔那里,直观是一种具有认识论优先性的意向性模式 ,直观以直接的、原本的、当下的
方式呈现其对象 ②,这种呈现可以为指向同一个对象的含义提供充实和证实 ③。 胡塞尔把直观的对
象拓展到感性直观之外,把本质以及范畴规定为直接被给予的 ,与感性直观一样具有充实和证实的
功能。④
胡塞尔现象学的直观主义,首先在于把直观作为认识合法性的最高判别准则 。我们可以用胡塞
尔提出的最为人熟知的几条原则来说明直观在其现象学中的认识论优先性 。米歇尔·亨利曾分析了
这几条原则对显现和存在之间关系的规定的彼此矛盾 ⑤,马里翁基本赞同这种分析 ⑥。 本文则试图
说明这几条原则如何合力建立起直观的优先性 。从中我们不但会看到被胡塞尔设立为判别认识合法
性标准的直观是怎样的直观,也会看到这种直观在何种意义上具有认识论的优先性 。
第一条原则是 “有多少表象,就有多少存在 ”⑦。 这条原则表明胡塞尔用意向性学说刷新了存
在论的研究对象。 历经了现象学还原和超越论还原的现象学存在论 ( 胡塞尔称之为 “形式存在
论”) 所面向的是意识体验的可能对象以及对象的显现方式 。而意识体验对象的可能性 “必须通过

① 倪梁康: 《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 ( 修订版)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第 40 页。紧接着此


句,倪梁康补充道: “他 [胡塞尔] 在后期对发生现象学、本能现象学等等的规定与设想表明,现象学也可以是非
直观的、解释性的。” 在此需要指出三点: 第一,胡塞尔后期对非直观现象学的探索并不能否定他前期的理论是直
观主义的; 第二,尽管胡塞尔的探索进程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但胡塞尔后期的理论并不能与前期的方法论框架
很好地融合起来,这种情况侧证了前期的理论是直观主义的; 第三,胡塞尔后期的探索借用了其他科学例如精神
分析的成果,这种借用是否会损害他提出的无前提性原则,仍有待商榷。
② 参见倪梁康: 《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 ( 修订版) ,第 40 页。
③④ 参见胡塞尔: 《逻辑研究》 第二卷第二部分,第 925 页; 第 1009 页及以后。
⑤ Cf. Michel Henry,“IV. Quatre principes de la phénoménologie”,Phénoménologie de la vie I. De la phénoménologie,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2003,pp. 77 - 104.
⑥ Cf. Jean-Luc Marion,tant donné. Essai d'une phénoménologie de la donation,2 e éd. ,corrigée,PUF,1998,
pp. 18 - 23.
此原则源自赫巴特 ( J. F. Herbart) 在 《形而上学要旨》 ( Hauptpunkte der Metaphysik) 中提出的命题 “有多

少假象,就有多少对存在的预示”,此命题被胡塞尔在 《第一哲学》 第 33 节引用 ( 参见胡塞尔: 《第一哲学》 下
卷,王炳文译,商务印书馆,2010,第 92 页) 。“有多少表象,就有多少存在” 是对此命题的简化表达,这里采用
方向红的译法 ( 参见马里翁: 《还原与给予: 胡塞尔、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研究》,方向红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第 347 页) 。
92 《哲学动态》2021 年第 8 期

直观来奠基”①,对象能否在形式上成为对象 ( 这是成为一个对象的最低要求和最普遍标准 ) , 需
要通过直观来验证和判断。根据第一条原则,第二条原则 “回到实事本身 ”② 中的 “实事”, 就不
同于经验科学以及传统存在论的研究对象, 而是意识体验及其相关项。 而 “回到 ” 体验及其相关
项需要一种向内的目光,所以 “回到实事本身 ” 预设了内省直观的方法。 根据前两条原则, 把直
观确立为方法的原则 ( 即第三条原则,“原则的原则”) 就顺理成章了: “每一种原初给予着的直观
都是认识的合法源泉,在直观中原初地 ( 可说是在其机体的现实中 ) 给予我们的东西, 只应按如
其被给予的那样,而且也只在它在此被给予的限度之内被理解 。”③ 我们可以看到,作为认识合法性
来源和判别标准的直观必须是这样一种 “原初给予着的” 直观,在这种直观中,对象是 “原初地 ”
被给予我们的。这样的直观正是通过还原获得的 。
胡塞尔提出过多种还原,如本质还原、现象学还原、现象学 - 心理学的还原、超越论还原、原
真还原等。在 1913 年实现超越论转向以后,还原成为了胡塞尔现象学方法的核心, 它 “一方面意
味着对某些事物 ( 非本质性的事物) 的排斥, 另一方面则表明向某些事物 ( 本质性的事物 ) 的回
归”④。上述各还原之间的差别在于所 “排斥” 者和所向之 “回归 ” 者的不同⑤, 它们的操作实质
上是统一的: 它们都属于现象学反思, 是其不同类型。 现象学反思是一种 “反自然的 ” 反思性直
观。之所以被胡塞尔称为 “反自然的”,是因为这种反思 “并不在于对那些杂多的、 相互交迭构成
的行为的进行,并随之而素朴地将那些在其意义中被意指的对象设定为和规定为存在着的 ,或者以
假设的方式以这些对象为开端,据此而设定一些结论, 如此等等 ”⑥, 而是在于 “使这些行为本身
及其内在的意义内涵成为对象”⑦ 。现象学反思的特殊之处在于,一方面它 “是一种本质直观的反
思,它要求在反思中对反思对象进行本质直观的把握 ”⑧ ,另一方面它 “是一种不设定的反思, 它
以中立的或悬搁的态度来对待在反思对象中呈现出来的东西 ”⑨ 。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本质还原是其他所有还原的基础 ,本质还原所导向的先天一般性
和普遍有效性是胡塞尔用以克服相对主义困境的方式 。 相对主义是基于经验的内省哲学 ( 例如心
理主义哲学) 所容易出现的困境, 这种困难涉及对对象的认识内容本身的相对化以及对主体的认
识能力的有效性的相对化。由于本质还原可以以反思操作本身为对象 ,即反思作为方法的运作也接
受本质直观的考察,所以本质还原能够克服这种双重的困境 。第二,这些还原都属于基于反思性直
观的观念操作,这些操作会使更加本源的直观对象得以展现。 并且, 各种还原对 “排斥 ” 和 “回
归” 的设定并不是任意的,它们都有一个目的, 就是通过排除阻碍对象的原初被给予性在直观中
展现的因素,使对象在直观中得到原本的展现 。因此,对象的原初被给予性是通过还原来呈给直观
的,因为还原保证了直观的认识论价值 。超越论转向以后,胡塞尔对对象的被给予性的讨论侧重于
不同类型的对象如何被超越论意识所构造, 但是这种讨论的成果仍是由基于直观的方法论来保

① 胡塞尔: 《形式逻辑和先验逻辑》,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第 9 页。译文有改动。


②③ 胡塞尔: 《纯粹现象学通论》,第 88 页; 第 98 页。译文有改动。
④ ⑧⑨ 倪梁康: 《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 ( 修订版) ,第 396 页; 第 411 页; 第 411 页。
⑤ 本质还原排斥个体的经验事实性,向本质的先天一般性回归; 现象学还原 ( 在此指现象学悬搁意义上的
现象学还原) 排斥世界存在的信念或设定,向世界的纯粹现象性即在其作为显现方式中的显现者的本质回归; 现
象学 - 心理学的还原排斥对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兴趣,向心理主体性回归; 超越论还原排斥世界中的对象的自在
存在的信念,向超越论主体性也就是作为构造对象的纯粹意识的主体性回归; 原真还原排斥与他人相关的意向性
构造成就,向自我的本己领域回归。
⑥ ⑦ 胡塞尔: 《逻辑研究》 第二卷第一部分,倪梁康译,商务印书馆,2015,第 313 页; 第 313 页。
超越直观主义 93

证的。
总之,直观是 “胡塞尔描述现象学的根本方法、 基本原则和终极目标 ”①。 这就是胡塞尔的直
观主义的意涵所在。然而,对于马里翁而言,胡塞尔的直观主义为现象按其被给予性的完全展开限
定了先天条件,因此胡塞尔的现象学不能达到他所宣称的彻底无前提性 。马里翁的这一观点依据何
在? 为何说胡塞尔的直观主义为现象的显现限定了先天条件 ? 限定了哪些先天条件? 为什么设定这
些条件会是一种阻碍,使得胡塞尔现象学不够彻底?

二 胡塞尔直观主义的限制
马里翁对胡塞尔直观主义的批评主要集中在 《还原与给予: 胡塞尔、 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研究 》
( 以下简称 《还原与给予》) 与 《既给予: 论一种被给予性现象学》 ( 以下简称 《既给予 》) 两个文
本之中。在 《还原与给予 》 中, 马里翁认为胡塞尔现象学中有几点设定是 “没有得到追问 ” 的,
这几点都与我们前文提到的三条原则相关 。
第一,在胡塞尔那里,当下性在诸意识样态中具有优先性, “现象的被给予性———它被看作如
其自身给予的那样———以现实性 ( leibhafte Wirklichkeit) 的方式将现象呈现于当下之中 ”②。 这种
优先性来源于意识本身的时间性模式, “只有在当下首先构成了意识———它通过直观而感知———的
存在样式的特征时,或者不如说,只有在当下首先来源于意识的存在样式时 ,这种卓越的当下才展
开它对体验的毫无争议的统治”③ 。直观因为具有这种当下性的特征 ,才具有了认识论上的优先性。
现象只有在满足了当下在场的条件时 ,才能自身给出而显现。然而,当下性的优先性是没有得到追
问的,它也限制了胡塞尔的视角,使得胡塞尔 “不可能对非当下进行思考”④ 。
第二,直观被设立为原初性的权威, “因为只有它证明了显现的正当性, 在这里, 在直观的背
后,再也没有其他任何意识的能力或权威可以在其显现中对这个显现进行判断 ”⑤ , 也就是说, 直
观变成了 “显现的法庭 ”, 成为显现之物的有效性的判定根据。 对胡塞尔而言, “现象只有面对绝
对的直观才绝对地给出自身 ”⑥ 。 然而, 直观作为现象的合法性标准的权威性地位, 并没有得到
追问。
马里翁认为,直观的权威地位与直观本身带有的限制性相互矛盾。 这一点在 《既给予 》 中得
到了更详细的说明。对马里翁而言,直观具有双重的有限性。一方面,直观的有限性是事实上的有
限性,直观承认界限,并且这些界限标志着所有的东西都不能完全被给予 ,直观实际上服从于一种
匮乏性的逻辑。⑦ 这种匮乏性表现在,在胡塞尔那里,直观与意向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关系 , 直观
对意向来说始终是缺乏的,就像充实对含义来说总是缺乏的一样 ,也就是说,意向和含义超过了直
观和充实。⑧ 这种缺乏是就达到明见性的理想而言的, 明见性作为直观与意向的相即, 是一种认识
的理想状况,这种理想恰恰在意向仅要求一种形式的 、范畴的直观甚至不要求直观的情况下才得以
实现。⑨ 例如,这种理想通常实现在数学和逻辑学等本质科学的对象之中 , 因此数学与逻辑学的对
象在胡塞尔那里具有认识论的优先性 。马里翁认为,逻辑和数学的现象通过它们在直观上的贫乏、
被给予性上的贫乏和对象的非实在性而区别于其他现象 。这种贫乏性不能自明地充当整个现象性的

① 方向红: 《还原越多,给予越多? ———试论马里翁第三次现象学还原的局限和突破》,《世界哲学》2017 年


第 3 期,第 9 页。
② ③④⑤⑥ 马里翁: 《还原与给予: 胡塞尔、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研究》,第 82—83 页; 第 83 页; 第 92 页; 第
84—85 页; 第 85 页。
⑦ ⑧⑨ Cf. Jean-Luc Marion,tant donné. Essai d'une phénoménologie de la donation,p. 259,p. 268,p. 268.
94 《哲学动态》2021 年第 8 期

范式,因为这种范式不能通达理念以及被给予性的一些极端情形 , 而且不能通达一些日常的现象,
如自然存在者、生命体、历史事件、他人的面容等。这些现象不能被充分地分析,它们显现的权利
也不能得到承认。①
另一方面,直观具有应然上的有限性。 所有的直观都首先处于视域的限制之中, 视域把未知
者、未被经验者和未被注视者始终预设为可相容 、可压缩的,预设为与已被经验者、已被注视者和
已被内化者同质的,从而事先据有了它们,使未见者变成了 “预 - 见者 ( le pré-vu) ” 和 “可预 -
见者 ( le pré-visible) ”,所有新颖的现出都被禁止。② 马里翁认为, “原则的原则 ” 为被给予性预设
了一个条件,即视域,视域的必然性是出于对被给予性和直观的混同。③ 直观要求一个视域, 在这
个视域中,直观可以围绕一个意向对象核来保留 、组织和期待相继的体验。简言之,只有直观流才
要求对象极的恒定及其事先在视域中的限制 。④
第三,胡塞尔从体验出发来定义现象: 现象具有双重性,不仅是显现的对象,还有对象在其中
得以显现的体验。马里翁认为,这种双重性使我们能够思考意向性 ,从体验的内在性出发来通达显
现,同时这也意味着这种通达并不是从对象本身的显现出发的, “因为对象从定义而言是有条件
的”⑤,也就是说,对象的现象性总是回指着体验的结构 。 这一点是直观具有权威的关键, 因为
“每一体验……都能够成为反思的、内直观的对象”⑥。现象的显现要借助意识的验证和体验 , 直观
也随着体验的优先地位而成为现象性的有效性的判断依据 。对马里翁而言,体验的这种优先地位是
给现象本身施加的一个先天条件 ,而这种优先地位是未经追问的。
那么,体验的这种优先地位会给现象施加什么样的限制 ? 根据上述的现象的双重性,胡塞尔对
体验的优先地位的设定表现为两个方面 : 用对象性来规定显现者,以及纯粹自我的超越论地位。马
里翁对这两方面都提出了质疑。就对象性而言,胡塞尔把现象规定为对象在意识体验中的显现 ,而
意识的目光要求对象的 “自身的亲身被给予性 ( la donation de soi en personne) ”, 即对象满足 “直
接把握、永恒在场和直接明见这些要求”⑦ 。现象显现,意味着对象向着意识当下明见地在场 ( 成
为可以被直观的对象) , 没有满足这种要求的现象都会被排除在合法的显现之外。⑧ 马里翁认为,
胡塞尔混淆了被给予性与对象性 : 胡塞尔用对象性来衡量被给予性 ,然而对象的自身给予并不意味
着被给予者总是首先被对象化,对象性只是被给予性的其中一种模式而已 ,它不能囊括、规范和衡
量被给予性。⑨ 被给予性与对象性的根本区别在于 ,被给予性的现象性是自身给予并且自身显现的 ,
而对象性的现象性只有从纯粹自我出发 、 从意识出发才能得到构造。⑩ 这就涉及体验的优先性设定
的第二个方面———纯粹自我的超越论地位。 超越论自我是现象的构造者、 把握者、 操作者、 判断
者,超越论自我对现象而言具有决定性的主导地位。 所有的直观只有 “向我们 ” 给出的时候才能
呈现显现之物。
瑡 这种规定属于 “形而上学的自我学 ”
瑏 , 它 “使得纯粹自我的构造从对现象首先自
瑢。 超越论自我以先天的形式和概
身给出的承认偏移到意识根据一种对象的意向对其体验的综合 ”

① ②③ ④ ⑨ ⑩ 

瑏 Cf. Jean-Luc Marion,tant donné. Essai d'une phénoménologie de la donation, pp. 273 - 274,
pp. 261 - 262,p. 261,pp. 261 - 262,p. 50,p. 50,p. 262.
马里翁: 《还原与给予: 胡塞尔、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研究》,第 88 页; 第 90 页。
⑤⑦
⑥ 胡塞尔: 《逻辑研究》 第二卷第二部分,第 1123 页。转引自马里翁: 《还原与给予: 胡塞尔、海德格尔与
现象学研究》,第 88 页。
⑧ 参见马里翁: 《还原与给予: 胡塞尔、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研究》,第 93 页。


 Jean-Luc Marion,tant donné. Essai d'une phénoménologie de la donation,p. 262.
超越直观主义 95

念,根据体验的条件预先地规定了现象性 ①,因此现象的显现就不能被称为从自身出发的亲身显现
了。总而言之,体验的优先性一方面把被给予性狭隘地规定为对象性 ,另一方面使得意识自身对对
象的构造条件预先限制了现象显现的可能性 。
体验的优先地位是通过还原建立起来的 。如前所述,胡塞尔提出的各类还原都是基于直观且为
了更好地直观———这种直观之中, 对象是 “原初地 ( 可以说是在其机体的现实中 ) ” 被给予我们
的。从马里翁的论述中可以看到,这里所说的原初被给予性就是显现者作为对象在体验中被给予我
们,它在超越论自我的意识中被构造 。还原通向两个结果: 用对象性来涵盖被给予性,以及超越论
自我的奠基性地位。由于还原是基于直观的,而直观的权威地位连同上述几点相关设定都是未经追
问的,所以在胡塞尔那里,还原与其说为现象提供了彻底无前提的阐明 ,不如说是将这些设定演绎
出来的一个展示性操作。这就是为什么马里翁将胡塞尔的还原视为不够彻底的还原 。马里翁具体批
评了胡塞尔的各类还原,他重在指出这些还原背后的设定及其不彻底性 。
综上所述,在马里翁看来,胡塞尔的直观主义中,当下的优先性、直观的权威性以及体验的优
先性这几种设定是未经追问的,它们规定了现象,却以各自的方式为现象的显现施加了先天条件,
限制了现象按其被给予性自身展现, 从而 “回到实事本身被局限于 ‘回到直观这一根源 ’”②。 然
而对于熟悉胡塞尔著作的读者而言 ,马里翁的批评有许多令人困惑之处 ,尤其是,他似乎把胡塞尔
现象学中一些明确区分的层面混为一谈 。

三 反思马里翁对直观主义的批评
在笔者看来,马里翁对胡塞尔直观主义的批评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
第一个问题在于,马里翁关于直观的贫乏性的说法 ,所依据的判定标准是什么。感性对象的意
向可以得到感性直观的充实,而本质科学的对象可以得到本质直观和范畴直观的充实 ,鉴于这两种
直观与感性直观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们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和比较孰更丰富孰更贫乏 ? 感性直观与本
质直观、范畴直观相比,多出来的是感性的质素 ( Hyle) ,或许马里翁正是据此把本质直观与范畴
直观说成是贫乏的。但是,本质直观与范畴直观也有比感性直观更丰富的维度 : 首先,本质科学的
对象得到本质直观和范畴直观的充实 , 通常是具有绝然明见性的充实, 比感性对象的充实度要高
( 以空间中的物件为例,对这个物件的感性直观始终不能完全充实对这个物件的意向 ) ; ③ 其次, 与
感性直观相比,本质直观和范畴直观更为形式化和逻辑化 ,二者在质料上的规定不似感性直观那么
具体和明确,但是二者恰恰因此涵盖了比感性直观更丰富广阔的可能性 。我们或许可以按马里翁的
逻辑来回应这个质疑: 本质直观和范畴直观———胡塞尔在 《逻辑研究 》 中实现的对直观的两大拓
展———只是在与感性直观类比的情况下才被称为直观, 本质直观与范畴直观的 “看 ” 与感性直观
的统一性不过在于它们都是对亲身被给予性的直接把握 ; ④ 这里的重点毋宁在于, 上述的直观涉及
的都是直观与意向相即或意向超出直观的情况 ,直观被框在意向之中。但以上回应并不能解决这个
质疑,因为马里翁确实没有给出一个有说服力的解释 , 来说明为什么本质直观和范畴直观是贫乏
的。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马里翁对被给予性丰富程度等级的描述中 。当他描述某些现象被给予性更

① Cf. Jean-Luc Marion,tant donné. Essai d'une phénoménologie de la donation,p. 263.


② 马里翁: 《还原与给予: 胡塞尔、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研究》,第 90 页。
③ 参见胡塞尔: 《纯粹现象学通论》,第 385、396—399 页。
④ 参见马里翁: 《还原与给予: 胡塞尔、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研究》,第 57—58 页。
96 《哲学动态》2021 年第 8 期

丰富而另一些则不那么丰富时,他具体指的是什么,也是缺乏解释的。
第二个问题在于,马里翁把现象性的范式和真理的范式混为一谈 。对于胡塞尔来说,本质科学
的对象的范式并不是现象性的范式 ,而只是真理的范式; 真理并不规定整体的现象性,而只规定了
具有认识论价值的现象性而已。 对此我们可以反驳说: 胡塞尔把本质科学的对象性视为真理的范
例,这明显表现出一种科学认识论中心主义的倾向 ,这种倾向设定了各种意向性的认识论价值的等
级,并把最能代表近代科学认识范式的意向性类型放在这个等级秩序的最高处 。然而这样的设定是
缺乏追问的,也使前述的日常现象及其真理性不能被如其所是地阐明 。但这一反驳不能使这个质疑
失去效力,因为马里翁确实把现象性的范式和真理的范式混为一谈了 。这种混同使马里翁将胡塞尔
所说的现象性狭隘地理解为只是符合胡塞尔真理概念的那些现象 ,但实际上在胡塞尔那里,现象依
据不同的明见性等级而得到区分, 明见性等级低的现象也可以显现, 只不过认识论价值比较低而
已。① 在此马里翁有一种 “树立稻草人” 的嫌疑,因为他所批评的是一个已经被他通过上述混同而
狭隘化了的现象性概念,而在胡塞尔那里,现象性概念实际上要宽泛得多。
第三个问题在于,马里翁混同了视域中体验的融合以及现象的可预见性这两个层面 。在胡塞尔
那里,视域把未知物与已知物组织在一起 ,与其说是出于对未知物和已知物的同质性的预设 ,不如
说是出于未知物和已知物作为时间中的体验的同构性 。直观对象的背景的潜在可见性、时间意识中
前摄的期待,是不可以和一个事件的可预见性相混同的 。前者是使得体验能够成为连续的流的结构
性特征,体验与体验被组织在一起,并不是因为在内容上具有同质性 ,而是因为每个体验的基本结
构有着横向上 ( 体验流在某个时间点的横截面) 和纵向上 ( 体验流于某个时间点在时间轴方向上
的延伸,即滞留和前摄) 的 “晕圈”,这种晕圈使得不同的体验,无论它们的内容及内容的样态如
何,都可以在这两个方向上粘合在一起 。② 所以直观的背景的潜在可见性和前摄的期待 , 意思并不
是说潜在直观的内容与已直观到的内容 、期待的内容与即将发生的体验的内容相一致 ,而是说这些
内容尽管是异质的,但由于它们作为体验都有着基本相同的结构 , 也可以被织入同一个体验整体。
反过来,体验与体验的同构性并不妨碍我们对意外事件的体验 ,我们预先知道对意外事件的体验能
够与先前的体验组织在一起; 也并不妨碍我们对这个事件感到意外, 因为我们并不预先知道其内
容。所以一个事件是否可被预见,更多地是指这个事件的内容是否与所预见的内容相符 ,这与视域
中潜在的可见性的那种可预 - 见性是不一样的。视域并不组织新颖的现出,意外事件的来临并不使
视域失去其资格。
尽管如此,胡塞尔对于视域的设定以及这种设定所带来的限制 ,仍然是他的现象学存在的一个
问题。马里翁并非第一个提出这种批评的人。 列维纳斯在 《总体与无限: 论外在性 》 中, 对胡塞
尔的视域理论中表现出来的视觉中心主义提出了批评 。他认为, 视觉是一种对象化的意向性模式,
它具有一种总体化的倾向,即把体验以及体验的对象构建为一个总体 ( 视域就是这种总体化的表
现) ,对象的意义并不是凭其自身而具有的, 而是依据它在总体中的位置从总体 “借来的 ”。 这种
总体化会对他者现象造成暴力, 使得他者并不是凭其自身显现, 而只是作为自我所构造的对象显
现,但他者真正的现象性并不是依据对象性的模式而展开的 , 它并不像胡塞尔在 《笛卡尔式的沉
思》 中描述的那样,是超越论自我的构造成果。 所以列维纳斯的批评指出了胡塞尔的视域理论的

① 参见胡塞尔: 《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2,第 394 页。


② 参见胡塞尔: 《纯粹现象学通论》,第 236—239 页; 胡塞尔: 《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倪梁康译,商务印书
馆,2010,第 122—131 页。
超越直观主义 97

限制———它不能阐明他者现象。① 实际上,在涉及交互主体性问题时, 许多现象学家都意识到了胡


塞尔现象学的局限, 并试图用其他意向性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 例如, 舍勒提出 “内陌生感知
( inner Fremdwahrnehmung) ” 这种与自身内感知一样原初、 直接和内在的对他人人格的感知 ②; 列
维纳斯则以一种偏向于听觉的模式来描述他者现象 , 认为他人与自我之间实质上是一种话语的关
联 ③ ; 米歇尔·亨利受梅洛 - 庞蒂的启发,重视身体感受的模式,把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规定为
基于自我的自感触 ( auto-affection) 的异感触,一种 “同 - 受 ( pathos-avec) ”。④
值得强调的是,马里翁批评中的诸种细节问题只是集中在对直观本身的限制的描述 ,但总体而
言,马里翁对当下的优先性、直观的权威性以及体验的优先性的批评仍然是有力的批评 。因为这些
设定在胡塞尔那里确实是未经追问的 ,这些设定也确实先天地限制了现象性 ,从而使一些日常现象
无法被讨论,这显然与胡塞尔宣称的无前提性和普遍性相冲突 。

四 直观主义疑云
我们仍可以提出一个对马里翁的质疑 : 马里翁一方面批评胡塞尔的直观主义给现象带来限制,
但另一方面,他在自己的被给予性现象学中似乎并没有与直观主义拉开距离 。有以下两点佐证。
第一点佐证是马里翁对德里达的反驳 。 我们知道 , 德里达认为胡塞尔现象学是 “在场形而
上学 ”, 并指出胡塞尔的直观主义在处理理念问题和符号问题上的局限性。⑤ 而马里翁在 《还原
与给予 》 第一章中试图反驳 “在场形而上学 ” 这一指控 , 并认为 , 胡塞尔的 “被给予性 ” 概念
可以使其摆脱德里达的批评 。 这似乎意味着 , 马里翁并不是在批评胡塞尔的直观主义 , 反而是
在为其辩护 。
第二点佐证是直观在马里翁自己的被给予性现象学中的地位 。在马里翁那里,直观仍然具有明
显的优先性。首先,马里翁把充溢现象 ( 即直观充实溢出意向的现象 ) 视为现象性的范式, 认为
充溢现象的优先性在于,直观过度充沛,从而溢出对象化的意向的尺度; ⑥ 其次, 马里翁对充溢现
象的规定实际上进一步拓展了直观概念 ,把通常被视为缺乏直观的现象如面容 、上帝等纳入直观的
范围,这些现象直观过剩 ( 而非直观缺乏) 因而人无法对之形成对象化的直观; ⑦ 第三, 充溢现象
的自身展开是被给予性还原把直观从意向的限制中解放出来的结果 。⑧ 我们在这里似乎看到一种更
为激进的直观主义。既然如此,马里翁所批评的直观主义岂不也在他的被给予性现象学中起作用 ?
以上佐证看似有力,但如果我们仔细考察马里翁的文本就会发现 ,马里翁反驳德里达的批评并
不是因为马里翁试图为胡塞尔的直观主义辩护 ,而是因为德里达提出的批评是基于对胡塞尔文本的
浅薄理解,马里翁对德里达的反驳只是为了给他自己对胡塞尔的更深入批评作铺垫 ; 并且,虽然直
观在马里翁的被给予性现象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他有一个很强的理由使自己摆脱直观主义
的标签,那就是,向被给予性的还原并不是纯粹直观的 。
在 《声音与现象》 中,德里达断言, 胡塞尔的文本中存在一种根本张力, 即他一方面扩展了

①③ 参见列维纳斯: 《总体与无限: 论外在性》,朱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第 171—179 页; 第 178—


182 页。
② 参见舍勒: 《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倪梁康译,商务印书馆,2011,第 745 页。
④ Cf. Michel Henry,Phénoménologie matérielle,1 re éd. ,PUF,1990,pp. 137 - 179.
⑤ 参见余君芷: 《论德里达对胡塞尔本质直观问题的处理》,《现代哲学》2018 年第 3 期,第 116—122 页。
⑥ ⑦⑧ Cf. Jean-Luc Marion,tant donné. Essai d'une phénoménologie de la donation,pp. 304 - 305,316 - 317,
pp. 280 - 342,pp. 314 - 316.
98 《哲学动态》2021 年第 8 期

直观,使直观普遍化至整个意识范围 ( 被意识到即意味着被直观而在场 ) , 另一方面却赋予含义以


脱离直观的自主性,即含义可以不通过直观而被意指 。但对德里达而言,胡塞尔仍使含义屈于直观
的优先性之下,因为含义的载体———表达———的目的是重构在直观中被给予的意义 。① 这种做法坐
实了胡塞尔的 “在场形而上学” 的倾向,因为胡塞尔在此把优先性赋予了直观而不是含义。② 马里
翁认为,德里达对胡塞尔的批评的问题在于 ,德里达把在场等同于直观 ③, 而在胡塞尔那里, 在场
并不限于直观,因为含义虽不属于直观,却也可以通过被意指的方式而在场 ,可以凭其自身而具有
明见性 ④ ,并且直观和含义都是对象通过被意指而被给出 ( 即在场 ) 的方式, 直观和含义都被统
一在 “被给予性” 这一概念之下 ⑤ 。这样一来, 直观的扩展与含义的自主性并不矛盾, 直观的扩
展反而 “依赖于有待充实的意向空间”⑥,因为 “在这里首先是含义意向, 而且它是自为地被给予
的; 尔后才附加了相应的直观”⑦。由此,被给予性的在先性消解了直观扩展与含义自主之间的张
力。在马里翁看来,德里达的批评是出于对在场的过于狭隘的理解 ,因为德里达没有意识到胡塞尔
“把在场深化为被给予性”⑧ 。
既然如此,马里翁对胡塞尔的批评到底是在批评什么呢 ? 他的批评与德里达的批评有什么区
别? 质言之,马里翁一方面批评德里达没有彻底理解胡塞尔 ,另一方面批评胡塞尔不够胡塞尔 。胡
塞尔的被给予性概念涵盖了直观和非直观的被给予性 ,它先于直观和含义并将二者统一起来 ,这是
德里达没有看到的; 然而胡塞尔 “对由他完成其扩展的被给予性没有进行追问, 所以他并没有把
这种被给予性从在场的囚禁中解放出来 ,因而仍把它保留在形而上学的羁押中 ”⑨ 。对马里翁而言,
胡塞尔的问题毋宁在于: 胡塞尔将被给予性等同于在场,把被给予性还原到在场,即使之作为意识
对象而被意指。⑩ 而这种使被给予性狭隘化为在场的还原 ,就是前文所说的基于直观的还原。 所以,
马里翁在其被给予性现象学中与胡塞尔直观主义拉开距离的方式就是 : 提出一种从本质上而言并非
基于直观的还原,即向被给予性的还原。

五 向被给予性还原: 非直观主义的还原
向被给予性的还原被马里翁称为继胡塞尔的超越论还原和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还原后的 “第三
次还原”。根据马里翁提出的现象学原则 “有多少还原, 就有多少被给予性 ”
瑡 , 现象学还原作为

卓越的方法,目的就在于摆脱所有的限制, 尤其是直观的限制
瑢, 从而为现象的自身展现扫清障

碍
瑣 。还原唯一的目标就是把全部现象带回到被给予性 。
瑏 瑤 但前两种还原都把一些先天的可能性条

件赋予被给予者,分别用对象性和存在者性 ( l'étantité) 掩盖了被给予性。


瑥 而第三次还原则要将这

些条件本身还原掉,以此达到真正的无前提性、彻底性和根本性,使现象真正完全根据其被给予性
自身显现。
第三次还原相较于前两次还原的优越性取决于被给予性的规定本身 。我们可以把马里翁对被给
予性的描述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 1) 普遍性: 所有的现象性最终都从绝对的被给予性出发并由

①② Cf. Jacques Derrida,La voix et le phénomène,PUF,1967,p. 83,p. 100.


③ ④⑤⑩参见马里翁: 《还原与给予: 胡塞尔、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研究》,第 30—32 页; 第 44—46 页; 第
50—51 页; 第 90—91 页。
⑥ ⑧⑨瑡 马里翁: 《还原与给予: 胡塞尔、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研究》,第 53 页; 第 55 页; 第 62 页; 第 348 页。

⑦ 胡塞尔: 《逻辑研究》 第二卷第二部分,第 32 页。转引自马里翁: 《还原与给予: 胡塞尔、海德格尔与现
象学研究》,第 53 页。
瑢

 瑣
瑏 瑤
瑏 瑥 Cf. Jean-Luc Marion,tant donné. Essai d'une phénoménologie de la donation,p. 28,p. 16,p. 36,p. 59.

超越直观主义 99

被给予性决定。① 被给予性包括直观的被给予性和非直观的被给予性 , 被给予性不等同于直观, 也


不必然要求直观。② ( 2) 在先性: 任何东西都必须首先在被给予性模式中实现才能向我们显现。③
被给予性先于现象性,决定现象的本质, 也规定着还原。④ ( 3) 非超越性: 被给予性是作为被给
予者的现象的特征,并不超越于被给予者, 也不从外部决定被给予者, 它作为被给予者的 “褶皱
( pli) ” 而自身展开。⑤ 它不显现为一个存在者、一个实体 ( substance) 或是一个主体 ⑥ , 也不被规
定为一个形而上学的原理或基础 ,它不能根据效力因、 充足理由律等形而上学模型来加以思考 ⑦ 。
( 4) 被给予性是自身给予着的, 它 “通过剥夺自身, 通过产生一个不同于自身的他者, 一个它消
失于其中的他者即被给予者, 而确保自身 ”⑧。 它应被理解为一种纯粹的现象学行为, “它产生事
件,却不把自身产生为事件 ”⑨ 。 因此, 对象性和存在者性乃至一切现象性都以被给予性为前提 ,
但这个规定不意味着形而上学超越性的植入 ,而是指示着现象性的本源发生。
由于被给予性 “只能在被给予者的褶皱中不直接地显现 ”, 因此向被给予性的还原要求我们
“从被给予者出发并在被给予者表面读出被给予性 ”⑩ , 即首先将现象还原为被给予者, 以至于它
除了被给予性之外没有别的规定 。这是通过五重悬搁达成的,每一重悬搁都使被给予性的不同规定
得以展开,详见下表: 

表1

各重悬搁 被悬搁者 展开的被给予性规定

变形( anamorphose) 给予者 现象根据其终点被描述为被接收者

事件 接受者 现象根据其起点被描述为自身给出者

到来( arrivage) 形而上学必然性 现象来临的不可预见的主动性

事端( incident) 原因、理论、超越的本质 现象的可接受性

既成事实 现象现出的超越条件 现象显现的纯粹主动性

这五重悬搁使现象被还原为被给予者 ,也使被给予性的规定被读出。但悬搁并不是向被给予性
的还原的全部。悬搁是为进一步的还原———呼唤 ( appel) ———而服务的。

马里翁在 《还原与给予》 中将第三次还原规定为 “纯粹形式的呼唤 ”,


瑣 这种规定在 《既给

予》 中被详细展开。呼唤是充溢现象的特征, 它是对意向性的翻转, 这种翻转意味着主体不再是


现象的构造者和把控者,而是被呼唤改变为接受者和委身者 ( adonné) , 它根据被给予性来接受被
给予者,并从中接受它自身,即通过无条件服从呼唤来实现自身 

瑤———这就是为什么向被给予性的
还原并非另一种形式的先验还原 。呼唤本身始终是听不见看不见的 ,它作为本源的话语而本源地现
出,摆脱了可能的视域。
瑥 只有对于呼唤的倾听和回应才能将呼唤现象化 , 但这种现象化始终是不

① ②③④⑤⑥⑦
瑡
瑏 瑤
瑏 瑥
瑏 Cf. Jean-Luc Marion,tant donné. Essai d'une phénoménologie de la donation,p. 43,p. 82,
p. 79,p. 41,60,108,p. 95 - 96,p. 89,p. 107 - 108,pp. 244 - 246,pp. 369,390,p. 396.
⑧ ⑨⑩ Jean-Luc Marion,tant donné. Essai d'une phénoménologie de la donation. ,p. 89,p. 90,p. 60 - 61.


 Cf. Jean-Luc Marion, “The Reduction and ‘The Fourth Principle ’”, Daniel Gillis ( trans. ) , Analecta
Hermeneutica,Vol. 8,2016,p. 61.


 参见马里翁: 《还原与给予: 胡塞尔、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研究》,第 349 页。
100 《哲学动态》2021 年第 8 期

可避免地延迟了的。① 对呼唤的服从使委身者进入更大和更本源的被给予性的自身展现 ———诸充溢


现象———之中,也使委身者实现其最根本的自身性 。
我们可以看到,上文列举的直观主义的几个设定 ———当下的优先性、直观的权威性和体验的优
先性———在呼唤的模式中都被推翻了。但要完全证成第三次还原不是直观主义的还原 ,我们仍需说
明为什么第三次还原并非一种基于直观的纯粹观念操作。 《既给予 》 虽然对悬搁和呼唤作出了描
述,但是并没有说明悬搁和呼唤具体以何种方式实现, 直到 《情爱现象学 》 中的爱洛斯还原———
从属于第三次还原的一个特殊却根本的还原 ———提供了一个至今为止最完整的示例 。限于篇幅,我
们在此不再赘述爱洛斯还原的具体过程。② 我们只需指出, 爱洛斯还原的过程毋宁———如德普拉
( Natalie Depraz) 所言③———是实践性的,即用服从爱每一阶段的被给予性呼唤的行动去通向还原
的下一阶段,还原的推进和结果的得出都无法借助本质变换这类基于直观的纯粹观念操作而实现 。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向被给予性的还原是非直观主义的还原 。然而,它带来的结果却是直
观的进一步解放,同时非直观的被给予者作为现象的展现也具有了合法性 ,从而使被给予性概念和
现象自身相对于现象显现的主观条件的优先性得到更加充分地阐明 。所以,尽管直观在被给予性现
象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被给予性现象学并非胡塞尔直观主义的简单延续 ,它比胡塞尔直观主义更
能满足胡塞尔自己提出的彻底性要求 。

结语: 超越直观主义意味着什么
马里翁在批评和超越胡塞尔直观主义上的尝试 ,与其他法国现象学家如德里达、列维纳斯和米
歇尔·亨利的工作相一致的地方在于: 他们对胡塞尔的直观原则的超越还是在于对象化意义上的直
观,非对象化的直观 ( 自身意识以及实项的直观 ) 仍然在他们自身的哲学构建中起作用。 然而,
他们并不止于直观,而是通过直观的跳板,探索比可直观者更本源的领域,这个领域有着直观原则
所无法规定和证成的意义, 例如伦理、 他者、 爱和上帝。 这是他们对胡塞尔的超越的真正意义
所在。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 如果这个领域是直观原则无法证成的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从胡塞尔通过
直观建立起来的有光的世界退回传统形而上学的晦暗空洞和主观任意之中 ? 如何证成对这个领域的
认识的有效性? 首先要说明的是,法国现象学家对胡塞尔的批评并非全盘推翻胡塞尔的直观理论,
而只是指出了直观作为认识有效性的原则只适用于部分领域的现象 。至于比直观更本源的领域应当
如何被非直观地证成,这确实是法国现象学家的理论中比较薄弱的一环 。但马里翁的工作似乎是一
个例外。我们将会在以后的研究中更深入地考察这一点 。

(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 袁 恬

① Cf. Jean-Luc Marion,tant donné. Essai d'une phénoménologie de la donation,pp. 397 - 398.
② 对爱洛斯还原过程的概述,参见余君芷: 《爱洛斯还原不是一种现象学还原吗? — ——与 Claude Romano 商
榷》,《安徽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年第 2 期,第 29—35 页。
③ Cf. Natalie Depraz,“tant donné,Essai d'une phénoménologie de la donation by Jean-Luc Marion”,Revue de
Métaphysique et de Morale,No. 4,2000,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pp. 566 - 56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