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智识 专题策划

部编小学语文 一 年 级 上 册
识字写字 教 材 解 读 与 教 学 建 议
唐芙蓉

伴随着教育部统编的小学语文教材(以下简称“部 编者的匠心,才能有效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编本”)全面推广的脚步,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 (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的“识字、
出了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字以溯源》。作为开 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
篇第一课,这档节目再一次唤醒了国人的文化自信。汉 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的重要精神。
字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瑰宝,是流淌在每一个中华儿女
一、识字与写字板块的教材特点
血脉中的家国情怀和文化标识。“部编本”一年级上册
的学习正式开启了小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魅力的精神 “部编本”集众多版本的语文教材之长,在识字写
文化之旅,而作为学段重点的识字写字部分更具有举足 字板块,更是依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汉字的文化特性进
轻重的地位。作为教者,应该充分研读教材,真正领会 行编排。

4 智慧教学 2017 年第 9 期
(一)定位更准 文中还辅之以形象可爱的情境图,图中有体现中国风的
“多认少写,识写分流”是“部编本”低段识字写 京剧造型、卷轴中国画、喜庆的剪纸等,也有充满创意
字板块中一个显著的编排原则。为了落实这一目标,为 而富有想象力的卡通画面。呈现方式的丰富多彩,蕴含
学生大量识字创设更为契合的情境,编者从多个方面予 内容的匠心独运,必然带来识字方法的五花八门,必然
以考虑,并在教材中逐一体现。一年级上册按主题内容 带动识字过程的不拘一格。学生在充满趣味、积极主动
共编排 8 个单元——在“我上学了”之后,安排了 2 个 的识字写字过程中,建立了对汉字音形义之间联系的认
识字单元、2 个拼音单元和 4 个课文单元。与苏教版教 识,灵活而跳动的思维得到了激活与生长,丰富而绮丽
材不同,“部编本”改变先学拼音后识字的传统,从极 的想象得到了发展与张扬。同时,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基
具形象与画面感的象形字和会意字开始,通过溯源或与 因、精神元素也悄然濡染、浸润着学生的生命成长。
画面比对,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意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学 (三)指向更明
习汉字的兴趣与热情。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部编本”特别强
拼音教学,从学习声母开始,就介入读拼音节与识 调汉字学习识用结合的导向。一年级上册教材通过构建
字读词的联动,使拼音学习不再抽象,让识字过程有了 各种各样的识字情境让学生乐于识字,习得识字方法,
拐杖。“语文园地”中“识字加油站”集中安排一些常 逐步领会汉字的构字规律,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用字的识读,明显增加了识字的数量并提高了效率。此 的感情。教材中呈现的各种不同的识字情境关注学生已
外,利用不同的语境让一些使用频率高的常用汉字得以 有的生活经验,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联。学生在熟
不断复现,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生字。 悉的情境中,识字写字便成为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在
在课文的编排中,汉字与拼音采用不同的字体进行 一年级上册教材的课文和“语文园地”中,课程表、文
排版,学生捧起书本,首先跳入眼帘的是四四方方的中
具名称、簿本面、身边人物的称呼、职业及自然界中的
国字,直观形象地显现出汉字与拼音的主次关系;教材
景物,这些学生特别熟悉的生活点滴都成为学生识字的
的最后一篇课文只在需要识写的汉字上注音,其他的字
途径,亲切的场景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特别自由自主的识
有些是常用字的巩固复习,有些字词则鼓励学生借助图
字氛围。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本身即
画猜读,学生在习得识字方法的同时,进一步明了拼音
是一个大课堂。认识相应的汉字后,学生随即便能在自
只是识字的辅助手段。与以往教材相比,“部编本”中
己的学习生活中运用,既巩固了识字的成效,又激发了
要求学生适当增加识字的数量,适当减少会写的汉字数
他们在生活中识字的热情。随着识字量的急剧增多,
“快
量,同时难度也有所降低。此外,汉字的书写重视基本
乐读书吧”“和大人一起读”等就更能实现课堂内外的
笔画、基本笔顺与常用偏旁的教学,夯实了学生的书写
无痕对接,学生的识字通道也变得更为开阔。学以致用,
基础。
用而促学,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从而促进学生语文
(二)方法更活
素养的整体提升。
沿袭以往教材的编排,部编一年级教材中需要识写
的汉字既有集中呈现的如《天地人》《日月水火》以及
“识字加油站”,也有随课文分散出现的。这些都突出
了低段教学中识字的核心地位。集中呈现的识字内容便
于学生更紧凑地学习一些识字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同
时也能在相应的语境中加以应用和复现,以达到快速高
效识字的目的;分散识字则让学生在活泼而引人入胜的
情境中更好地把握字义。“各种识字教学方法虽然方法
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小学识字教学质
量。”张田若先生的观点启示教者,集中识字与分散识
字各有其优势,在教学中应灵活采用。
部编教材中的待识汉字通过对韵歌、儿歌、古诗、
童谣等方式呈现,也有借助于反义词、语境词串出现的,

The Horizon of Education 5


智识 专题策划

二、识字与写字教学建议 旁的书写,再到笔顺规则的确立,都是遵循由易到难、
由简单到复杂、由独体到合体原则的螺旋式递升。初入
语文学习是个系统工程,识字、阅读、习作是其重
学的儿童拿起笔进行日常写字,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他们
要的三大板块,而识字写字则是整个工程的根基,“基
学习生涯中的一次飞跃。正确的用笔姿势和书写坐姿,
牢”方能“固本”,“根深”才能“叶茂”,因此,对
是写好字的第一步。教者要特别重视学生写字姿势的训
于小学起始年级的“识字与写字”的教学,教者有必要
练与矫正,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发育,也关系
细思量、再斟酌。
到写字的质量和写字的速度。一旦错误的姿势形成,便
(一)激发兴趣,呵护童心
很难去纠正,只有反复抓、抓反复,良好的书写习惯才
识字写字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部编本”第一
会让学生受用终身。在初始阶段,写字速度宜慢,写字
册安排的识字量是 300 个,会写的字是 100 个,对于刚
的数量要少而精,等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后方
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学生来说,识字与写字目标的达
可慢慢提速。要充分利用田字格,多示范,勤指导,在
成难以一蹴而就,教材的多样化呈现都在为识字写字创
帮助学生一笔一画写到位的同时,引导他们感受汉字的
设美好的情境,搭建更适切的阶梯。教师应尊重学生的
形体美、意蕴美。
识字起点,充分挖掘利用教材资源,如朗朗上口的儿歌、
对于识字,教者应关注一个现象:因为学生形象感
可爱的画面,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调动学生自主习字
知能力强,在反复地诵读富有韵律感的童谣儿歌后,他
的欲望,引导他们识用结合,对主动识字写字并能灵活
们不知不觉就能牢固记忆。往往能做到翻到书的某一页,
运用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
无须认真看字,课文内容便能脱口而出,倒背如流。但
积极性。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运用习得的识字方法在生
如果突然让他们指认其中的一个字,则偶有迷茫。为杜
活中随机识字,让他们感受到身边的汉字无处不在。作
绝这种情况的发生,让学生真正识字,教师可以有意识
为教者,应激励先进,但也要照顾全体,切忌拔苗助长,
地将需要认识的字变换呈现的位置和语境,培养学生独
以防逐渐削弱部分学生识字写字的热情。
立识字的能力。
(二)养成习惯,奠定基础
(三)习得方法,熏染文化
“部编本”第一册的学习,是学生识字写字的起步
中国汉字从远古走来,她是泱泱中华最为璀璨的
阶段。学习的状况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母语的热情和所能
文化,同时她也是历史长河滔滔绵延的源头活水,她也
达到的高度。起始阶段,教者应有时刻培养学生良好习
必将是民族文化传承走向未来的载体。因此,无论是识
惯的意识,提升他们语文学习的能力。识字的过程中,
字还是写字,教者都应该让自己的教,让学生的学深深
听说读的循序训练有助于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对教材
地扎根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这样的识字写字才能彰显
中生字的书写,从“一”字的横画练习开始,到常用偏
文化的魅力。教学中,有些汉字完全可以从字理的角度
去追溯它的演变,如“正”字的演变,“开学第一课”
节目中就进行了形象的展示……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故
事,都是一段文化,都是一个灵魂。识字写字课上,进
行适度的文化渗透和熏陶,我们责无旁贷。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的重点,而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
组成部分,它绝不是一个阶段性的目的,理应贯穿于语
文学习的全过程。基于这样的“识字写字观”,教者要
本着“基于儿童,为了儿童”的立场,智慧而理性地运
用“部编本”,引领学生走进语文,提升素养。

(唐芙蓉,江苏省盐城市实验小学。邮编:
224003)

6 智慧教学 2017 年第 9 期

You might also like